國外德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05:24: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外德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外德育

國外德育發展趨勢

一、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

1.時代主題趨勢。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學校德育。許多與我們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也都采取具體措施,大力加強學校德育建設。美國一些人認為:之所以存在教育問題,是沒有把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認為:輕視德育投資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視德育投資,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高速發展;英國認為:只有不吝嗇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原聯邦德國認為:德育投資并不是非生產性投資,它會很快得到經濟補償。各發達國家幾乎都把德育改革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國高校強調要培養學生“理解和忠誠于自由社會”。90年代初提出有針對性的10點建議,呼吁全國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個有利于學校培養道德成熟公民的社會環境,共同擔負起道德教育的義務。英國教師受命從1994年開始對不守規矩的學生采取較強硬的行動。在此之前,英國政府還曾對一些學校紀律不嚴發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將德育作為社會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并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則和措施,強調道德教育的目標在于形成“人”;還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單靠學校進行,必須使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結合起來。

可以說,重視和加強德育之所以成為時代主題,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發達國家面對種種尖銳復雜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機的必然選擇。

2.綜合化趨勢。公民教育(包括愛國主義和法制教育)和價值觀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課題。公民教育一般都分為兩種形式,一是設置特定學科進行道德教育,一是通過學校的整個教育過程進行道德教育。戰后,尤其近年來,德育內容和方法都朝著綜合化方向發展。目前國外在德育理論中都注意到多學科基礎的綜合,力圖廣泛吸收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鑒和補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課被稱為“綜合課”,全國大體有25類綜合課程和500多個這類課程的專題講座。文部省規定“學校的道德教育以通過學校的整個教育活動進行為原則”。它不同于內容單一的“修身課”,開始形成德育內容序列化綜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則滲透到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歐美發達國家普遍打破就學校德育論學校德育的傳統,實行開放的“大德育”。美國形成了傳統方法(即理論教育方法)、現代教育方法(通過課外活動潛移默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系統方法。

3.適應性趨勢。國外德育非常強調適應性,有人稱之為“適應道德教育”。這種趨勢表現為:在制定德育目標時明確提出,從本國的政治經濟發展的水平出發,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培養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開拓性的人才,同時又要考慮到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實際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編制道德教科書的過程中,不僅對在校的學生、教師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而且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還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進行反饋性調查,制定出一套既適合社會發展需要又適合學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計劃和內容,日本則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把德育內容分解為不同的層次、深度和側面,在各年級反復循環,由淺入深,形成循序漸進的過程。

4.實用性趨勢。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國外特別強調德育的實用性。美國一方面把一些具體的、實用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規則通過課堂教學灌輸給學生,另一方面強調通過課外活動(諸如學術活動、文體活動、咨詢活動等)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美國大學進行德育的一個突出環節,包括有組織的和無組織的。總之,美國學校德育的突出特點可概括為“輕理論,重行為;輕說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數國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編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國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論說明、具體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議、實施方法外,還提出了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的策略和手段。

查看全文

國外德育發展研討論文

一、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

1.時代主題趨勢。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學校德育。許多與我們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也都采取具體措施,大力加強學校德育建設。美國一些人認為:之所以存在教育問題,是沒有把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認為:輕視德育投資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視德育投資,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高速發展;英國認為:只有不吝嗇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原聯邦德國認為:德育投資并不是非生產性投資,它會很快得到經濟補償。各發達國家幾乎都把德育改革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國高校強調要培養學生“理解和忠誠于自由社會”。90年代初提出有針對性的10點建議,呼吁全國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個有利于學校培養道德成熟公民的社會環境,共同擔負起道德教育的義務。英國教師受命從1994年開始對不守規矩的學生采取較強硬的行動。在此之前,英國政府還曾對一些學校紀律不嚴發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將德育作為社會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并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則和措施,強調道德教育的目標在于形成“人”;還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單靠學校進行,必須使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結合起來。

可以說,重視和加強德育之所以成為時代主題,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發達國家面對種種尖銳復雜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機的必然選擇。

2.綜合化趨勢。公民教育(包括愛國主義和法制教育)和價值觀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課題。公民教育一般都分為兩種形式,一是設置特定學科進行道德教育,一是通過學校的整個教育過程進行道德教育。戰后,尤其近年來,德育內容和方法都朝著綜合化方向發展。目前國外在德育理論中都注意到多學科基礎的綜合,力圖廣泛吸收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鑒和補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課被稱為“綜合課”,全國大體有25類綜合課程和500多個這類課程的專題講座。文部省規定“學校的道德教育以通過學校的整個教育活動進行為原則”。它不同于內容單一的“修身課”,開始形成德育內容序列化綜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則滲透到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歐美發達國家普遍打破就學校德育論學校德育的傳統,實行開放的“大德育”。美國形成了傳統方法(即理論教育方法)、現代教育方法(通過課外活動潛移默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系統方法。

3.適應性趨勢。國外德育非常強調適應性,有人稱之為“適應道德教育”。這種趨勢表現為:在制定德育目標時明確提出,從本國的政治經濟發展的水平出發,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培養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開拓性的人才,同時又要考慮到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實際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編制道德教科書的過程中,不僅對在校的學生、教師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而且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還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進行反饋性調查,制定出一套既適合社會發展需要又適合學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計劃和內容,日本則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把德育內容分解為不同的層次、深度和側面,在各年級反復循環,由淺入深,形成循序漸進的過程。

4.實用性趨勢。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國外特別強調德育的實用性。美國一方面把一些具體的、實用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規則通過課堂教學灌輸給學生,另一方面強調通過課外活動(諸如學術活動、文體活動、咨詢活動等)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美國大學進行德育的一個突出環節,包括有組織的和無組織的。總之,美國學校德育的突出特點可概括為“輕理論,重行為;輕說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數國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編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國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論說明、具體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議、實施方法外,還提出了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的策略和手段。

查看全文

國外德育發展分析論文

摘要:國外德育發展的時代性、綜合化、實用性、回歸傳統等趨勢,必然要求我們對我國德育工作從主體素質的提升到對客體對象的認識、從德育的手段到德育的目標、從德育的形式到德育的內容、從德育的環境到德育的載體、從德育方向到德育的空間、從德育的過程到德育的效果的全方位審視,尋找新的立足點。

關鍵詞:國外德育;德育發展;傳統審視;中國化;立足點

轉型期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社會控制的弱化、外部世界的影響等帶來了全社會的急劇變遷。我國德育功能表現在社會上的凝聚力和經濟繁榮上的原動力受到挑戰。科技革命高漲、知識經濟崛興與中國現代化新進展對它提出時代要求;業已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它產生正負效應;全球化浪潮和霸權主義壓力與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包括“入世”給它帶來新的課題;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賦予它的歷史責任,現代社會生活和作為個體的人的生存,發展向它突現多方面的關注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德育發展本身更使它產生內在的改革需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了解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尋求與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德育新路徑,其意義不言自明。

一、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

1.時代主題趨勢。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學校德育。許多與我們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也都采取具體措施,大力加強學校德育建設。美國一些人認為:之所以存在教育問題,是沒有把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認為:輕視德育投資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視德育投資,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高速發展;英國認為:只有不吝嗇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原聯邦德國認為:德育投資并不是非生產性投資,它會很快得到經濟補償。各發達國家幾乎都把德育改革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國高校強調要培養學生“理解和忠誠于自由社會”。90年代初提出有針對性的10點建議,呼吁全國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個有利于學校培養道德成熟公民的社會環境,共同擔負起道德教育的義務。英國教師受命從1994年開始對不守規矩的學生采取較強硬的行動。在此之前,英國政府還曾對一些學校紀律不嚴發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將德育作為社會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并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則和措施,強調道德教育的目標在于形成“人”;還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單靠學校進行,必須使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結合起來。

可以說,重視和加強德育之所以成為時代主題,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發達國家面對種種尖銳復雜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機的必然選擇。

查看全文

國外生態德育論文

一、國外生態德育的實行狀況

西方發達國家生態德育興起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發達國家生態德育不斷完善發展,突出表現為教育內容的時代感、教育形式的綜合化、教育方法的滲透力和教育效果的長效性。

1.與時展呼應,生態德育凸顯時代氣息。道德教育具有時代性特征,生態德育亦是如此,其時代性表現為生態德育與時展的雙向互動,時代賦予生態德育發展動力和目標,生態德育參與解決時代問題進而推動時展。自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后,“低碳”成為近些年來生態教育的新內容和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美國、德國等諸多國家的學校都把低碳行動、低碳教育納入到環境教育中來,推行課本的循環利用。國家擁有課本的所有權,每學期初學生向學校申請借用本學期教材,到學期末將教材歸還給學校。這不僅節約了大量的紙張和經費,而且是用身邊實事對中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與時代同步的隱性教育設計可見一斑。本世紀以來科學觀測表明,大氣中各種溫室氣體的濃度都在增加。2013年初,美國航天局與美國環保署針對“氣候變化”舉辦了與全美學生在線座談活動,美國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科學家向孩子們展示了極地海冰變化的衛星觀測數據,用生動具體的事實為學生們上了環保一課。

2.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生態德育注重長效機制。縱觀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是通過長期的認知學習和實踐活動促使生態行為養成。在德國、芬蘭,環境教育均被納入到國家教育體系中,從幼兒園就開始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直至高中、大學,甚至職業教育大綱中;新加坡通過學校、社區、企業和媒體各個環節,對國民實行終身的環境教育;美國的學校生態教育與宗教組織、社會團體、慈善機構、社區中心等合作,建立起制度化的聯系,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并且,這些國家不僅注重認知教育,也十分注重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促進行為養成,使之成為公民的行為習慣伴隨一生。例如,英國、瑞典各類學校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開展環境教育實踐活動,以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英國的每一所中學都設計有戶外學習模塊,甚至一些公共考試科目中也包含著戶外學習;德國政府持久地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展覽、專題講座、文藝表演等形式開展環保宣傳,許多公共機構和軍事機構也提供環境教育服務,將環保理念推廣為一種大眾的生活方式,使其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

3.開發隱性教育渠道,生態德育也似春風化雨。近十多年來,一些發達國家轉變視角,不僅把教育對象從學生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成員中,也越來越重視通過隱性的生態教育形式,把學校生態教育由顯性的課程教育轉向隱性的宣傳熏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達到生態德育目標。例如,在日本韓國,通常是主婦們掌管整個家庭的消費,婦女的消費觀、環保意識通過家庭日常生活傳遞給全家人。一些非政府組織便利用這一點,把環保行為規范印成卡片發給社區的主婦,或是舉辦過度包裝、過度消費等主題的大討論,亦或組織健康生活方式講座定期對主婦們進行環境教育。

4.建立健全規范體系,生態德育享有法制護航。發達國家在鞏固生態德育效果方面一個突出做法就是通過立法和嚴格執法來規范生態教育。美國是全球首個通過立法保障生態道德教育實施的國家,制定了諸如《國家環境教育法》《國家環境教育發展計劃》《環境教育和培訓計劃》等一系列環境教育法規和發展計劃。緊隨其后,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也都把生態道德教育內容融于社會準則之中,例如《與學生有關的社會準則》《有關文化的社會準則》《與環境有關的社會準則》等。總之,通過德法并舉,依托健全的制度體系,使生態道德教育處于良性循環之中已成為國外生態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國外德育教育模式及對中國德育教育的啟示

摘要:中學作為人格培育的關鍵階段,德育教育不可或缺。本文聚焦于中學德育教育,在分析了中學德育教育內涵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國外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進而得出其對中國中學德育教育的啟發。

關鍵詞:中學德育教育;國外模式;中國;啟示

目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在深刻轉型的關鍵期,經濟社會大環境中諸多不利因素對中學德育教育產生一些消極影響,也增加了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難度,迫使學校、家長和社會公眾對中國目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進行反思。本文通過對國外中學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從中得以啟發,使得我們的中學老師和相關德育人士與時俱進,不斷在變革中探索與中國國情相適合的中學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1中學德育教育

德育(moraleducation)也稱道德教育,“德”主要內涵是思想道德品德,而“育”則是指培養教育。一般認為“德育”這一詞在18世紀70、80年代早已經形成了。直到英國學者斯賓塞在《教育論》(1860年)一書中,明確把教育劃分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和“體育”(physicaleducation),“德育”才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基本概念和名稱。從狹義來理解“德育”指的就是道德品德教育。而從廣義而言,德育的內涵和外延就比較豐富,它是一個整體的互動過程,主要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師)按照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的要求以及被教育人員的需求,依據人生發展不同年齡段的思想道德和品質形成的特性和規律,運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理論和實踐中對被教育的人實施的道德品質、政治立場以及心理健康等相關素質的培養和塑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響,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身體力行,以形成他們的品德和自我修養能力的教育活動。簡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活動。通過對德育教育概念和內涵的分析和理解,我們得知德育教育是有一套相應的運行機制,具有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而這些相關因素的相互作用影響最終會形成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有鑒于此,所謂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是指運用具體的方法和手段進行道德教育、塑造、培養,進而形成具有一定理念、主體、方式的教育關系體系。中學德育教育模式的形成與一個國家的國情和各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本國制訂的德育教育任務目標和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習慣有關,只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才能建立和形成科學合適的德育教育模式,進而確保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可接受性,使德育獲得應有的效果。

2國外德育教育模式

查看全文

國外學校德育探討論文

一、國外學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德育方法是為完成德育任務,實現學校培養目標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當今國外學校無不重視研究、改進德育途徑和方法,調整、充實德育內容,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縱觀國外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概括地說,它們所施行的德育方法,似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第一,課堂師授是傳授道德知識的基本方法。從人類教育史來看,學校教育形式由個別化授課制發展到班級集體授課制是教育發展上的一大進步。盡管這種群體性教學形式隨著現代化涌入一定的教學空間,但當今世界各國學校的一切學科包括道德知識的傳授仍以課堂師授為基本形式。在國外,常見到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記。盡管國外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隨時提問,授課教師在課堂上也開玩笑,但課堂教學仍然普遍運用傳統的“灌輸教育法”。可以說,在國外學校諸種德育方法中,課堂“灌輸”則是國外學校無不采用和施加意識影響的基本方法。這種課堂師授道德知識和道德判斷、推理的群體“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方法,在今天仍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從課程設置來說,在西方、東歐、亞洲和各地區,無不按照本國和本地區各級學校的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體系而設置德育課。當今歐美主要德育課程設置理論有三種:即威爾遜(J.Wilson)的道德教育理論、麥克費爾(P.Wephail)的生活指導理論和勞倫斯·斯騰豪斯(L.Stenhose)的人本主義的價值教育課程理論。具體地說,盡管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學校德育,叫法不一,課程設置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為一門正規課程來講授。比如,英國、加拿大、德國等西方國家稱德育為“政治教育”,美國稱“公民教育”,西班牙稱“公共之道教育”,香港和美國一樣稱為“公民教育”;但在開設課程方面,一般開設的有公民課、道德價值課、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世界觀方面的教育課等。美國哈佛大學開設的8類核心課程,其包括75門課,其內容也有從歷史到道德的思考。它們無不是教育者根據道德產生與發展規律、教育規律和本國教育政策、教育目標、從本國和本地區實際、按照學校教學方案和認識水平出發,選擇教育對象所能接受的教育形式與方法進行課堂師授,以灌輸道德知識和行為規范的教育活動。

第二,課外、校外活動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課外、校外活動是對班級授課制所進行的改革。從已研究的德育科學實踐可以看出,國外學校的德育目標,是在主張采用滲透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課程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要求實現的同時,并圍繞社會需要的人才規格來廣泛開展課外活動,以期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盡管各國社會制度不同、國情不一,培養人才目標迥異,但其學校無不為了彌補課堂德育課程時間和方法的不足,而無一例外地增加學生參加課外、校外活動的機會,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并不斷創新開展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風格迥異的德育活動。如舉辦各種不同的理論討論會、演講會、報告會、展覽會,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論文成果的競賽和評估,各種類別的讀書組織和活動,各種社會問題調查和舉辦學生就關心某種問題的民意測驗、時勢研討會,關心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暴力、吸毒和愛情專題研討會,還有體育、音樂、戲劇、舞蹈、攝影比賽、旅行考察,等等。

第三、勞動活動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徑。世界眾多國家普遍認為,開展勞動教育是造就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條件。聯合國教科文第38屆大會決議中指出:“教育與生產勞動一體化的重要性,不僅在于這樣做可造就熟練的勞動力,而且可使教育與日新月異的勞動條件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并有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原蘇聯在教育實踐中,早于六十年代就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不僅規定中小學每周安排一定時間勞動,而且在大學里學生勞動也普遍開展,其活動最主要特色是利用假期組織大學生勞動隊。在西方許多國家里,學生的生活與職業指導是通過和借助勞動教育進行的。在大學里,它們認為讓學生參加勞動,有利于培養學生今后具備為國家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獻身精神。美國大學經常參與社會活動,讓學生到社會服務單位參加義務勞動,參加校園里一些服務工作,也常向學生提供“打工”機會,搞些“有酬”勞動。還有許多研究生院通過社會服務勞動,提高研究生的職業道德水準,如哈佛大學50%以上的研究生到孤兒院義務擔任教師,為中小學差生補課,訪問老年之家和為區社機構義務幫忙。美國總統克林頓現正在全美推行為社會服務的“城市年”計劃,其目的在于讓青年和大學生更好地接觸社會,培養其合作精神、種族團結和社會意識。他要求大學生要為社會做各種工作,包括為老人組織娛樂活動、修復操場和公園,為無家可歸者修補并油漆棲身處,在學校里當教師助手。日本的眾多學校,把“寮教育”即宿舍教育作為德育主體,他們寢室勞動教育搞得好。日本中學生勞動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和職業觀。日本學校體力勞動內容的選擇和勞動課的安排都有明確的界定,比如,它們根據學校所在地的生產情況,依據學生年齡和體力進行勞動,勞動課著重于美化環境、社會服務勞動以及在學校設立的勞動場所內進行生產勞動,教師必須與學生在一起勞動,等等。近些年來,日本在一些中小學推行一種“上山下鄉”、“土留學”活動,讓學生到生活條件差的島嶼、農村和邊遠山寨去,經過艱苦勞動和磨煉,接受勞動教育、集體主義和民情民俗與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在日本的國立和私立大學里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從事半工半讀,其內容有體力和腦力勞動,充當中小學生的家庭教師或企業服務員等。特別是私立大學,有的學生是通過半工半讀來付高額學費。這些教育和活動方式,深受日本國民和社會的支持和贊許。

查看全文

國外學校德育研究論文

、國外學校德育的發展趨勢

從宏觀上考察,世界國際教育組織和當今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學校德育,無不表現出對德育改革的緊迫心情,并且開展了頗具聲勢的討論。在第10屆國際教育大會上,許多國家和社會人士都強調要對學生加強道德倫理、紀律和價值教育。1986年國際教育大會明確要求,要“通過提供智育、德育、體育、美育”等條件,來“教育青年,促進個人全面和協調的發展”。亞太地區的國家從對外開放的實踐中體會到,在重視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決不可忽視本國文化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這種重視學校德育,還有兩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國際趨勢。第一、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國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關系到國家命運的高度,由國家最高領導機構或政府首腦親自提出要求或意見,組織專門機構對學校德育問題展開調查研究,然后又由最高領導機構或政府首腦做出重大決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第二、在經濟和教育發達的國家,要求學校加強德育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并致力于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中去。

在美國,原聯邦教育部部長貝內特1988年4月在向原美國總統里根遞交的5年來教育改革的總結報告中說:“長期以來,我國的許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應該怎樣培育青少年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和怎樣進行培養”,他在報告中還強調要求,為了使學生“增強成功的民族精神”、“富有愛國精神”,必須在“道德課”、“紀律秩序”和“勤奮學習”等三個方面“取得顯著改進”。原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在他的《重視優等教育》一文中明確指出,學校不能僅僅發展學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還強調,“必須把道德價值觀的培養和家庭參與重新納入教育計劃”。1990年2月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全美州長會議,會上正式通過并由喬治·布什總統簽署的《關于全美教育目標的報告》,報告中明確要求全美“所有學生都要參與提高和顯示良好公民意識、社區服務與責任心的活動”,“美國的每所學校都要實現無、無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有紀律的井然環境”。現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政府認為:新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要恢復國際競爭力,必須從培養‘人’開始”。美國主管教育的最高領導機構和歷屆政府首腦如此穩定性、連續性地重視學校德育,這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從考察美國教育史來看,美國早就重視以拯救靈魂和培養良好行為為目的的宗教教育,并把它看作為美國道德教育、倫理原則和價值取向的基礎。可是到了十九世紀末,由于各教派紛爭,從而削弱了以宗教為基礎的道德教育,乃至使美國道德教育一蹶不振。直到八十年代末,道德倫理教育又重新受到重視。本世紀五十年代,由于受蘇聯人造衛星上天的震動,美國朝野認識到國家的危機,觸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教育改革運動,制定了《國防教育法》,把數學、外語放在了學校教育的首位,道德倫理教育一度受到冷落。可是到了六十年后期,雖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帶來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但人們道德墮落現象日益增加,社會道德每況愈下,許多社會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對這種經濟發展與道德發展極不協調的畸形現象感到十分憂慮。在這種背景下,道德教育又重新引起美國政府的極大重視,人們普遍驚呼各級各類學校要“進行道德思考”,有的則主張力行更改教育過程,讓“意識形態教育家出臺”,有的甚至主張“恢復傳統的道德原則”,有的則竭力推崇“價值澄清學說”,而且數以千計的美國學校予以實踐。近些年來,美國就德育問題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比如,1988年舉行的第12次關于教育的民意測驗投票表明,79%的投票者支持在學校進行道德和道德行為的教育。美國對大學生心理社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作為六十年代后期研究項目中第1號項目,關于大學生的研究共有300件以上,可見數量之多。美國在其高等教育中重視道德教育的主要表現是,學校的倫理道德課程不斷受到重視,1977—1978年德育研究表明,全美的623所大學開設的2757種倫理課中,其中50%實用于倫理道德、秘書道德、醫療道德和律師道德,等等。他們把培養“責任公民”放在學校教育的突出地位。八十年代末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學校廢除了體罰制度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各國都增加了社會、政治學科的教學量,引進了《文明公民概論》、《法制》等新學科,以“培養學生個性必要的各種道德品性”。美國不僅重視中小學學生和一般大學生的德育,而且也十分重視對研究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九十年代,美國研究生職業道德危機已成為路人皆知的事實。近15年的抽樣調查表明,賺錢發財、揚名天下、統治他人是當代美國研究生的主要入學動機,為獻身社會、治理環境污染、改善種族關系等進入研究生院的學生寥寥無幾。研究生院只開設專業課,從不開設職業道德課程。近些年來,美國認識到研究生缺乏職業道德問題的嚴重性,普遍加強了職業道德教育。美國律師協會和法學會達成協議,規定法學院所有畢業生務必通過職業道德課程的考試,方能進入律師界工作。商學院也開設了職業道德課程,著重講解企業和公司經理經常面臨的職業道德問題。

在日本,近些年來,社會強烈呼吁加強道德教育,要求把加強道德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于1988年在其發表的教改報告中指出,“能否培養出在道德情操和創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擔起二十一世紀的日本的年輕一代,將決定未來的命運,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學校的道德教育”。日本在其規劃的《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目標》中明確指出:“只有重視思想素質的培養,才能保證人才的健康成長”。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書中強調:“道德教育在培養心靈豐富的人的過程中,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如此強調學校德育的極端重要性,這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

日本對學生道德品行培養的高度重視,具有深遠的歷史,它們十分重視“養成教育”。戰前,日本建立了國家主義的獨自道德觀和價值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教育的培養目標一直是按照“智、德、體”的次序來實踐協調發展的。近些年來,日本鑒于本國風化和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日增的事實,現在則下決心轉為“德、智、體”的次序來實踐培養目標。為了針對青少年道德意識差的情況,日本文部省從1990年起實行一套法定的“學習指導綱要”,其中加強了有關公民道德的科目和內容。日本大學的教育系或教育學院的學生必須學習專門改進了的課程:德育和專門活動,以及全部規定的學科,必須獲得德育的基本學分。日本現專門撥款用于改善和加強德育工作,呼吁學校德育應與其它學科有相同的地位。學校開設了道德必修課,發給道德教科書,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希望家庭、社會和學校一起進行綜合道德教育。日本之所以越來越重視德育價值,十分注重“德育投資”,因為它們認為“德育投資”會給社會管理、生產管理帶來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經濟效益。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從一個新的角度解釋了來自日本的“德育效益”:“日本之所以構成優勢,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勞動力具有良好的素質,尤其突出的是,普通工作人員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能水平”。德國也首肯:“日本的經濟成就是無容爭辯的事實。日本的工業政策只是日本經濟高漲的諸多原因之一。但是,雇員相當高的勞動道德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日本工作人員中間,勞動道德跟工業政策同樣為日本經濟取得成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

國外德育的中國化發展探究論文

摘要:國外德育發展的時代性、綜合化、實用性、回歸傳統等趨勢,必然要求我們對我國德育工作從主體素質的提升到對客體對象的認識、從德育的手段到德育的目標、從德育的形式到德育的內容、從德育的環境到德育的載體、從德育方向到德育的空間、從德育的過程到德育的效果的全方位審視,尋找新的立足點。

關鍵詞:國外德育;德育發展;傳統審視;中國化;立足點

轉型期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社會控制的弱化、外部世界的影響等帶來了全社會的急劇變遷。我國德育功能表現在社會上的凝聚力和經濟繁榮上的原動力受到挑戰。科技革命高漲、知識經濟崛興與中國現代化新進展對它提出時代要求;業已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它產生正負效應;全球化浪潮和霸權主義壓力與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包括“入世”給它帶來新的課題;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賦予它的歷史責任,現代社會生活和作為個體的人的生存,發展向它突現多方面的關注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德育發展本身更使它產生內在的改革需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了解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尋求與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德育新路徑,其意義不言自明。

一、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

1.時代主題趨勢。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學校德育。許多與我們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也都采取具體措施,大力加強學校德育建設。美國一些人認為:之所以存在教育問題,是沒有把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認為:輕視德育投資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視德育投資,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高速發展;英國認為:只有不吝嗇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原聯邦德國認為:德育投資并不是非生產性投資,它會很快得到經濟補償。各發達國家幾乎都把德育改革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國高校強調要培養學生“理解和忠誠于自由社會”。90年代初提出有針對性的10點建議,呼吁全國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個有利于學校培養道德成熟公民的社會環境,共同擔負起道德教育的義務。英國教師受命從1994年開始對不守規矩的學生采取較強硬的行動。在此之前,英國政府還曾對一些學校紀律不嚴發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將德育作為社會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并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則和措施,強調道德教育的目標在于形成“人”;還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單靠學校進行,必須使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結合起來。

可以說,重視和加強德育之所以成為時代主題,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發達國家面對種種尖銳復雜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機的必然選擇。

查看全文

國外德育發展趨勢及我們的立足點

摘要:國外德育發展的時代性、綜合化、實用性、回歸傳統等趨勢,必然要求我們對我國德育工作從主體素質的提升到對客體對象的認識、從德育的手段到德育的目標、從德育的形式到德育的內容、從德育的環境到德育的載體、從德育方向到德育的空間、從德育的過程到德育的效果的全方位審視,尋找新的立足點。

關鍵詞:國外德育;德育發展;傳統審視;中國化;立足點

轉型期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社會控制的弱化、外部世界的影響等帶來了全社會的急劇變遷。我國德育功能表現在社會上的凝聚力和經濟繁榮上的原動力受到挑戰。科技革命高漲、知識經濟崛興與中國現代化新進展對它提出時代要求;業已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它產生正負效應;全球化浪潮和霸權主義壓力與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包括“入世”給它帶來新的課題;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賦予它的歷史責任,現代社會生活和作為個體的人的生存,發展向它突現多方面的關注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德育發展本身更使它產生內在的改革需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了解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尋求與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德育新路徑,其意義不言自明。

一、國外德育的發展趨勢

1.時代主題趨勢。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學校德育。許多與我們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也都采取具體措施,大力加強學校德育建設。美國一些人認為:之所以存在教育問題,是沒有把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認為:輕視德育投資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視德育投資,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高速發展;英國認為:只有不吝嗇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原聯邦德國認為:德育投資并不是非生產性投資,它會很快得到經濟補償。各發達國家幾乎都把德育改革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國高校強調要培養學生“理解和忠誠于自由社會”。90年代初提出有針對性的10點建議,呼吁全國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個有利于學校培養道德成熟公民的社會環境,共同擔負起道德教育的義務。英國教師受命從1994年開始對不守規矩的學生采取較強硬的行動。在此之前,英國政府還曾對一些學校紀律不嚴發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將德育作為社會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并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則和措施,強調道德教育的目標在于形成“人”;還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單靠學校進行,必須使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結合起來。

可以說,重視和加強德育之所以成為時代主題,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發達國家面對種種尖銳復雜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機的必然選擇。

查看全文

國外德育課程理論與實踐分析

摘要:本文以國外有關德育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為視角,從德育課程設置的直接法和間接法之爭引入,對德育課程的內涵,德育課程的呈現形態結合相關理論和實踐作了一定的梳理,得出: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對德育課程和非德育課程作截然的劃分,德育課程所具的各種形態正逐漸走向融合。

關鍵詞:德育課程;內涵;形態;融合

2016年起,教育部規定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初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品德與生活》是之前我國小學一、二年級課表所列的德育課程,按此系列,三至六年級為《品德與社會》,初中為《思想品德》,高中為《思想政治》。僅以法治教育內容為例,國外體現在哪些課程之中呢?列舉一二。例如,美國小學社會科中以法律為核心的教育目標所體現的相關基本問題有:[1]什么是規則和法律?為什么我們需要規則和法律?誰來制訂法律?如果我認為某一個規則或法律是不公平的,我應該怎么做?如果一個人觸犯了法律,會發生什么事情?作為一個公民,在遵守法律方面我要承擔什么義務?法律如何來保護我和我的權利等等。在美國的公民教育課中,也有相關規則和自律的教育內容,通過公民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尊重規則可以使公眾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不守規則就有可能使每人得到的利益相互抵消,還會承擔違反規則的“成本”,使人不敢違反。又如,日本法治教育貫穿于中小學課程教學的始終。在內容上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樹立規則意識,二是私法和消費者保護意識,三是憲法意識。這些內容分別對應于特定的課程教學,在中小學的社會課、道德課、特別活動、綜合學習時間以及其他一些學科課程教學中都會有所體現。可見,同一個法治教育的內容,在不同的國家,涉及的課程可能有所不同,他們有專門的德育課程嗎?究竟什么是德育課程?其基本實現形態有哪些?本文意圖從國外德育課程的理論和實踐這一視角對德育課程作一闡述。

一、有關德育課程設置的直接法和間接法之爭

學校道德教育要不要專門設置課程?道德教育能不能通過專門的課程來進行?教育發展史上,德育作為課程存在的合理性一直存在著爭議,尤其是近代以來,一般人們稱之為直接法和間接法之爭。直接法強調通過單獨設立課程進行道德教育,間接法主張在各門學科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沒有必要單獨開設道德課程。這兩種認識在各個時代在各個國家有著不同的表現。并于今天走向了融合。以美國為例。有學者概括了與宗教課程和權威灌輸性相關聯的西方傳統德育課程的特征:(1)在性質上,是一種強制的、灌輸式的教育。(2)在目的上,試圖通過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學生接受并最終形成特定社會所要求的固定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習慣。(3)在內容上,所要傳授給學生的乃是可推崇并為大多數人一致認可的、具體的道德細則、規范或宗教教條。(4)在方法上,通常訴諸直接的問答式教學、規勸、說服、紀律、強迫執行、訓誡、獎勵和懲罰以及榜樣等。[2]顯然,這也是直接法在當時的主要表現。為此,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約翰•杜威強烈反對,提出“如果知識的方法和題材與道德發展沒有密切的、有機的聯系,就不得不求助于特定修身課和特定的訓練方式:知識沒有和尋常的行為動機和人生觀融為一體,而道德就變成道德說教——成為各自獨立的德行組合”“一切能發展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3]因而主張將德育與所有課程結合起來,可以認為是間接法的主張。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哈特肖恩和梅在美國品德教育研究會資助下主持了一項針對11000多名8-16歲兒童的有關誠實、義務、利他主義和自制等的調查,得出結論,兒童掌握的道德規范和美德概念與他的實際行為無關,甚至過多講授、灌輸有關誠實、利他主義的概念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會有害。“正是道德教學把孩子教壞了”,“當我去掉一個壞孩子業已接受的道德教學時,他就自動變成了一個好孩子”。[4]這一實證研究在當時是對直接法的一次重大打擊。20世紀上半葉,道德教育陷入低谷,進入“道德教育的荒涼時期”,[5]到50年代,無論是直接法還是間接法,道德教育幾乎從美國學校中消失了,究其原因,美國品格教育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托馬斯•里克納曾經作過這樣的概括:[6](1)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使人們以進化的觀點看待任何事物,認為任何事物都是動蕩不定的,包括道德。(2)邏輯實證主義哲學從歐洲傳入美國,強調事實和價值之間的本質區別。因此,道德是相對的、帶有主觀性的,個人的價值判斷也就不能具有公眾性,不能在學校進行傳授。(3)20世紀60年代全球范圍對個人主義的推崇,強調個人的價值、人身自由和主體性,強調個人的權利和自由高于責任。鼓勵無視道德權威,蔑視客觀道德標準,提倡自我實現等。(4)美國社會多元化的加劇使人們懷疑:我們應該教授誰的價值?20世紀60年代以后,形成了以路易斯•拉斯思等人為代表的價值澄清理論和以勞倫斯•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他們的理論都建立在對傳統的德育課程批判的基礎之上,對于如何實施道德教育在方法層面上作出了重要貢獻。前者反對將價值強加給學生,后者認為道德教育不是背記道德條例或強迫紀律,而是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的發展,道德教育應該同理智教育一樣激發兒童就道德問題和道德決策進行積極的思考,發展道德推理的能力。但人們批評他們都只強調教育的過程,而不教授具體的內容,因此,學生并不能借由課程學習形成特定的價值觀。20世紀90年代以來,品格教育成為美國學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其理論和實踐都標志著直接法和間接法的進一步融合。表現在:里克納所提出的品格教育原則之一是“有效的品格教育應該包括一種富有意義和挑戰性的學術課程”,[7]提出的品格教育策略之一是“經由課程傳授價值,運用豐富倫理內涵的學術課程(如文學、歷史、科學)、出色的計劃(如直面歷史和我們、兒童核心倫理課程),以此作為教學價值和測查道德問題的載體)”。[8]除了道德課程的學科融合之外,品格教育的融合還表現為實施范圍的融合,學校道德教育與家庭,與社區的融合,學校道德文化氛圍的創設,教室共同體的創建,還有與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的融合,三個品格維度的融合等,[9]這絕不是一門德育課程所能承載的。由上,僅以美國為例,在道德教育的歷史進程中,對于道德教育是通過一門單獨設置的課程來進行還是通過多學科間接滲透進行,莫衷一是,人們也作出了多種嘗試和努力,直接法和間接法在不同時期交替占上風。盡管一般近代意義上的德育課程設置以1882年法國以公民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課程為起點。作為實然的課程存在,德育課程這個詞的提出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德育課程思想可以說古已有之,并在近代以來的直接法和間接法之爭中逐漸走向成熟。

二、德育課程的內涵及基本實現形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