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影視行業現狀分析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6: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外影視行業現狀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外影視行業現狀分析

篇1

一、 我國影視文化出口的發展現狀

(一) 我國影視出口規模小,貿易逆差大

我國電影音像類文化服務的進出口總體呈現出上升態勢,已由2010年的4.9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9.8億美元,然而我國雖為文化強國,是世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影視文化的出口情況卻不容樂觀。自2010年起,我國電影音像出口穩步增長,年平均增長率達13.5%,但遠不敵強勁的進口。雖然近兩年影視行業受到國家重視,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政府甚至將影視劇作為國禮來推動影視文化“走出去”,我國影視文化出口有所提升,可出口規模仍較小,2015年前三季度影視產品出口額僅為5.7億美元。并且,影視文化貿易逆差已從2010年的2.5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2億美元,擴大近3倍,2015年仍有拉大的趨勢(詳見圖1)。

(二) 出口產品競爭力弱,收益較低

由于東西方的價值觀念不同,語言文化、人文風情、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差異,致使我國影視文化的傳播內容與受眾知識、經驗的重合度不高,產品競爭力被削弱。從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數據庫的數據可知,我國影視文化國際市場占有率不高。2014年全球文化和娛樂服務總出口額約為453.4億美元,而中國僅占0.39%。我國影視文化的出口約70%為電視劇的出口,從電視劇出口數量來看,2014年我國電視劇出口7091集,這與我國每年超過1.5萬集的電視劇生產量相比出口數量遠遠不足,并且與英美劇、日韓劇引進國內并受人追捧相反,我國出口的影視劇很少形成話題,國際影響力甚微。此外,國內電視劇一集的銷售價格大都在上百萬,而“走出去”的價格多數是幾千元,海外收益較低。電影產業也面臨同樣的窘境,時光網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國產影片國內收入票房高達271.36億元,海外銷售收入卻僅為27.7億元。

(三) 出口市場集中

我國影視文化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與我國在地理位置和文化淵源上較為接近,我國的影視文化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比如越南翻拍了《西游記》、《還珠格格》等多部電視劇,《媳婦的美好生活》在非洲家喻戶曉,《何以笙簫默》火熱登陸韓國。還有一些集中在與我國有密切的經濟往來國家,如美國、新加坡、俄羅斯等。而我國影視文化在歐洲地區受歡迎程度卻不是很理想,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可知,2014年我國向歐洲出口電視劇總額僅占了我國電視劇總出口額的3.3%。

二、 我國影視文化出口的制約因素

(一)題材創作缺乏創新

我國影視文化創新不夠,常有重復、翻拍風盛行和題材撞車、手法雷同的現象,是阻礙我國影視文化遠行的攔路虎。相比之下,美國大片制作手法別出心裁,創意十足,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富有想像的場景、情節,還能從中感受到大膽創新和科技的先進,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例如,《阿凡達》3D技術的創新使用,斬獲全球27.88億美元票房,并創下海外票房新紀錄?!缎请H穿越》做為少見太空題材電影展開了對浩瀚宇宙的無限想象,在全球掀起一輪宇宙熱潮?!端俣扰c激情7》運用電腦成像CGI技術讓保羅“復活”,并在電影最后讓他向每個人一一告別,電影故事與人間真情相結合,感動了全世界的粉絲。此外,電視節目也面臨著創意不足的困擾。我國每年花費超過2億元從海外引進節目模式,目前熱門的綜藝節目幾乎都被引進海外的節目模式占領,如家喻戶曉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節目原名為The Voice,由荷蘭輸出并享有版權。隨著收視率升高,《中國好聲音》版權費更是水漲船高,2014年第一季節目模式費200多萬元,到第四季漲到了6000萬元,攀升了數百倍。國內自制的節目模式因在創意研發等方面缺乏新意尚且不受國人關注更別說獲得外國觀眾認可。

(二)缺乏中西文化融合

好萊塢大片如《阿凡達》《速度與激情》,其傳達的主旨超越了民族和國家界限,是容易被全球觀眾接受的普世價值觀。而且我國海外熱播的影視劇如《還珠格格》,劇中是對于自由和愛情的追求,屬于全人類共通的情感,可以被全世界人民所共同接受,因而人人知曉。但是我國的影視文化的創作往往強調現實主義,像《泰濉貳度米擁飛》等多以當下或過去現實生活為素材,受制于國外觀眾對中國有限的了解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國內外觀眾對影視文化接受能力的不同,即使國內票房很高也很難走出國門。此外,中西方文化在生產時沒有實現融合,我國一部電視劇大概三四十集甚至更多,時長約45分鐘,而歐美地區一般十幾或二十幾集為一季,分多季播放,每集時長在1小時左右,因此我國影視出口時會重新剪輯以適應外國人的收視習慣,如76集的《甄執》出口至美國時被剪輯成6集90分鐘的電視電影,這很容易造成影視文化傳遞的不完整性,從而喪失觀眾群。

(三)制作方式未能與國際接軌

與歐美地區“即拍即播”制劇模式不同,我國采取制播分開的制作方式,即影視劇的制作與發行分離。內容制作方無法根據觀眾反饋及時調整劇情,造成影視表述和市場需求錯位,產生海外遇冷的局面;出口的影視本來是為中國觀眾量身定制的,在向海外發行時會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不少國產片會找外國人翻譯,但由于不懂中國歷史文化,無法準確翻譯,跨文化傳播無法實現語言傳達上的暢通。如美國版《甄執》中“一丈紅”被直譯為“罪孽深重的紅”,“驚鴻舞”翻譯成了“飛翔的野鵝”,這會導致進口國觀眾不能完全理解甚至無法理解影片傳遞出的信息,干擾了觀劇體驗。此外,像美劇《火星救贖》《紙牌屋》等劇,為使中國觀眾融入劇情,制作公司加入了中國情節和中國元素來迎合中國觀眾。而我國的影視文化出口很少能貼近播出地的受眾群體,產生了距離感,不能很好的吸引海外觀眾,更不方便展開營銷活動。

(四)不注重推廣營銷

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影院而且出口的影視常常在國外“遇冷”,投資商更加重視國內市場,影視的制作很少考慮海外市場需求,更是缺少海外的營銷,“走出去”主動性不強。美國好萊塢電影近50%的開支都用于營銷環節,而國內電影制造商僅花費不到10%的比例用于營銷環節,可見國內制片單位對營銷投入不足。目前,國內影視文化輸出主要是參加電影交易會、國際電影節,中外合拍三種渠道,但在競選中我國影視競爭力較弱,合拍時中方又不能發揮核心的作用,所以輸出成效有限。一般來說,進口方會利用國外的媒體和國內的辦事機構,交給專門的宣傳廣告策劃公司來做宣傳。但我國影視文化出口尚未形成完善的中介機制,缺乏專門做中國影視發行和宣傳的機構,國際市場營銷渠道不暢通使得國內優秀的影視作品無法進入國際市場,制約了我國影視文化的出口。

(五)缺少知識產權保護

我國影視市場體制落后,有關影視的法制建設不夠完善,突出的便是知識產權侵犯、盜版侵權問題較為嚴重。我國很多企業是在瞄準了影視文化潛在的市場和前景才進行的投資,但在投放到市場時,一些盜版產品已在市場上熱銷。例如,熱播劇《瑯琊榜》還未走出國門,海外的“字幕組”就先于制作方翻譯了不同語種的字幕傳到了網上;《讓子彈飛》在國內上映3天海外就出現了盜版。這都嚴重破壞了影視文化出口市場秩序,很難再開發下游市場,給版權方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損害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更傷害了創作人員的創作熱情。此外,一些執法者執法不嚴,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使得盜版猖狂,更是增加了影視文化出口的障礙,打擊了影視企業“走出去”的信念。

三、 增強我國影視文化出口的對策

(一) 講好“中國故事”

內容是影視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增加我國影視國外認知度,獲得國外觀眾的肯定,講好“中國故事”很重要。因此在故事選擇上,要立足中國文化,多選取國內外價值觀共有的題材??上到y梳理傳統文化資源,建設“中華文化素材庫”,從中提煉出能引起國內外觀眾情感共鳴的好故事;還可以與國際上知名的制作機構合作,設置符合海外觀眾表達方式以及思維習慣的故事。另外,在故事的表達上要本地化,影視產品所選取的部分,要接近當地人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可利用當地的風俗習慣,又要有國際化視野,從中尋找到最佳切入點,從而引起海外觀眾對“中國故事”的情感共鳴。與此同時,也要積極造就一批會講“中國故事”并善于開拓國際市場的復合型人才。

(二)發揮互聯網在影視文化中的作用

互聯網技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我國影視文化的出口更需要借力而行,要將“互聯網+”滲入到影視的產業鏈中,為影視文化出口提供更好的服務。如建立類似“影視寶”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拓寬融資渠道和投資通道,為影視文化出口提供金融服務與支持,解決影視出口發展的資金需求;將大數據技術與影視出口相結合,可利用大數據深度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掌握觀眾的消費習慣、消費偏好,甚至是消費細節,從而進行大數據創作、精準化營銷和衍生品的開發,來降低投資風險。在營銷渠道上,可借助互聯網對外傳播影視作品,如互聯網式口碑營銷、開發互聯網視頻?;ヂ摼W的快捷滿足了海外觀眾對于影視作品即時性的要求,并拓寬了影視文化傳播的渠道。例如,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互聯網視頻行業發行并且全球同步更新,掀起一陣熱潮。

(三)提高影視作品的國際營銷能力

增加我國影視文化的出口離不開營銷,影視公司要加大對影視作品海外營銷的資金投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影視作品的國際市場營銷。可合理利用電影節和影展促銷,借此平臺拓展中國影視知名度;可在影片制作初期就介入發行,根據電影的不同風格,以國際市場定位為引導,來主攻主要目標市場的電影節;可利用新媒體和網絡平臺,開發電影相應周邊產業市場和衍生品,建設海推官方網站和中國電影網上交易平臺。廣電總局曾推出的“華影在線”,就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例子。世界各國都能通過這個網站了解中國的電影,很好地在國際上宣傳了我國影視產品。影視公司應該與國外新媒體溝通,在國外熱門網站上進行宣傳,在影視作品在國外影院上線前做足影視宣傳,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加大產權保護力度

完善影視貿易版權相關的法律制度,對激發從業人員的創造力,促進我國影視產品“走出去“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須建立健全版權法律保障體系,制訂出臺針對版權貿易的專項法律法規,促進版權貿易有序運行,確保版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其次應明確管理機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體、企業主營的版權貿易格局,并且加強版權執法力度,堅決打擊盜版行為。此外,還應通過各種教育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版權意識,為版權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基礎。

(五)開展多元化的國際合作

國際合作是降低影視產品文化折扣的重要手段,它能夠提供一個同世界交流的平臺,進而擴大國產影視作品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因此,我國應積極的開發與發展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如舉辦形式多樣的中國電影電視展映活動,增加國產影視文化的海外曝光率,營造積極輿論氛圍,潛移默化培育國際觀眾,助力國產影視出口。此外,“一帶一路”戰略涉及沿線6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我國關系密切,對我國有較低的“文化折扣”,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文化溝通機遇,積極地就影視譯制發行、版權的輸出引進等問題與各國交流合作,促進我國影視文化的國際傳播,方便影視產品更順利地打入對方市場。

參考文獻:

[1]胡荻.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現狀分析及政策選擇.東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3.11.

篇2

關鍵詞:現狀分析;保障體系;工作流程;大專業加定向培養

1動漫人才現狀分析

我國動漫產業是二十一世紀迅猛發展起來的“新”產業,已經走過十幾年的歷史,說它“新”主要體現在經過這十幾年的飛速發展,從最初的動漫行業已經轉變為動漫產業,據不完全統計,動漫企業從數百家發展到了56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了20萬,動漫片年產量超過了22萬分鐘。2008年12月,文化產業部出臺《動漫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到2012年6月全國已有三批390家動漫企業通過了動漫企業認證。據專家估計這個產業應該是年產值約300億元人民幣,每年至少有萬人以上新加入到該行業謀發展,至少還有10倍的發展空間的產業。

雖然動漫前景廣闊,但從目前動漫專業的就業形勢來講不容樂觀。動漫專業就業率持續走低、且薪資較低的專業,屬高失業風險型專業。這說明當前動漫專業的就業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勢與動漫產業近年在中國的火熱景象有相當強烈的反差。因此,我國當前的動漫人才教育值得反思。

1.1專業設置定位不準

現階段,我國高職動漫教育與動漫行業發展脫節,師資、教材、教學體系不完善,課程設置、教學安排與本科動漫幾乎沒有區別。

高職畢業生應該定位在動漫產業生產一線,從事簡單的制作環節,甚至樂意從事管理或市場營銷。但目前高職培養的學生不了解制作實際,必須經過用人單位崗前培訓才能上崗,發展后勁不強,崗位遷徙能力不足。筆者認為根據現在不同的教育層次,不同的教育對象,應該有著不同的培養定位,那么作為培養服務于社會的職業技術人才的動漫教學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培養定位。

高職的動漫教學應更強調的是學生的造型能力、制作能力。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結合生產實踐組織教學,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訓,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1.2專業課程體系不適應現階段高職教育發展

由于高職類動漫教學在我國很少有經驗可尋,所以在教學上還是依照本科的傳統模式,仍舊停留在教師循規蹈矩全面的講解上,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很難主動的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這種教學促使了學生的正常思維,如果一旦遇到棘手的問題,應變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就顯不足,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高職動漫專業學生很難受行業所用的重要原因;反之,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以創新精神為主導的終身學習理念,這樣就能培養出適應行業市場需求、能力強、素質高的動漫人才。

1.3課程保障體系缺失

建設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又有較強技術應用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課程質量的保障體系的一環。

動漫是應用型專業。教師執教能力對學生的影響不能忽視,而我們動漫教師基本是出大學校門進高職校門,沒有動漫行業的從業經驗,專業知識基本停留在專業理論層面上。對動漫行業的工作流程了解膚淺、不了解或者涉足不深,只能按照教科書的例題照貓畫虎。

高職院校動漫專業與動漫行業互動不夠,或者聯動不深入,企業幾乎沒有參入教學過程,理論與動漫行業實際發展嚴重脫節,動漫專業課程保障體系形同虛設。所以培養的學生不能被企業所用也是理所當然。

2基于“工作過程”高職動漫專業設置的思考

2.1以市場要求為導向設置培養模式

加強人才培養,提倡“產――學――研”有教學模式,動漫人才培養定位,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創意研發人才,加工制作人才和經營開發人才。每一個階段都是整個動漫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每個階段都為下一個階段服務,相輔相成。而高職教育的定位是動漫產業中的加工制作人才和經營開發人才。

國家發改委頒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共列1399條,其中鼓勵類750條,限制類223條,淘汰類426條。該指導目錄明確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方向和基本要求。而動漫業隸屬鼓勵類第二十八項信息產業中第43條:數字音樂、手機媒體、動漫游戲等數字內容產品的開發系統。

動漫產品的利潤生產管理主要體現在創意研發和經營開發上,目前我國動漫加工制作人才相對創意研發和經營人才儲備充裕,實際情況一方面由于創意研發人才和經營開發人才缺乏大大制約了我國動漫產業化的速度,而另一方面,動漫制作高端人才的缺乏,導致國內一些影片制作還要高薪聘請國外的制作人,其主要原因在于動漫人才的供需嚴重失衡,而對創意研發和經營開發人才的需求更直接影響我國動漫產業發展。

2.2課程體系與崗位工作過程對接

工作流程:從影視動漫產品生產流程看高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筆者在動漫行業從業幾年,比較熟悉其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如圖1):

圖1動漫行業工作流程

由上圖可以看出動漫產業,是一門綜合的藝術門類,它集音樂、美術、藝術設計、戲劇表演、建筑、攝影、計算機圖形學于一體?,F今高職動漫專業學生想在短短幾年的時間掌握全部學科是有難度的,即使在普通本科院校,動漫專業人才培養上有時也顯的捉襟見肘,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大多數動漫專業在當前教育大框架下“一統式”的發展,脫離了該行業發展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百科全書式”的培養,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表面上樣樣涉足,實則其中極少精通,臨近就業上崗往往還需要到企業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培訓上崗,不能實現零距離就業,高職動漫專業把人才培養定位于能適應動漫產業各環節的制作人員,談化了動漫片制作技術以及各環節的專業性,畢業生一旦進入行業發展由于動手能力差,最終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所以,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認為,以影視動漫產品工作流程進行高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是行不通的。

2動漫產業發展方向決定動漫專業培養方向

我國動漫專業教育局限于動漫產業的中間環節,這樣的重疊性的教育已經使得動漫人才的無序競爭與教育資源的浪費,直接導制動漫產業衍生產品開發與銷售等人才的匱乏,由于很多動漫企業手上擁有大量的動漫中期制作人員,所以只能淪為承接外單為主的動漫企業,在逆境中努力求生存。動漫產業鏈的角度進行高職動漫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是高職動漫教學的必有之路,并且非常適合高職模塊式教學的發展,但現階段我國的高職動漫教學以及動漫產業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才可能使高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回歸以動漫產業鏈的需要上來,因為這需要動漫行業以及教育界的達成共識,以及共同努力。

3采用“大專業加定向培養”模式

高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應堅持“一個平臺,專向發展”。也就是說,學院動漫專業為將來想從事動漫創作的同學搭建一個發展平臺,前一年學生統一學習綜合基礎課程以及專業核心課程;后一年半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選擇動漫這個大的學科內的主攻方向。教師在學生定向之前按照動漫工作崗位群的特點為兩個不同的學習方向:其一,有發揮美術特長,以插畫、平面動漫(描線、修型、上色)。其二,重點掌握軟件應用、以及影視合成剪輯等專長。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找到學生興趣與行業發展的契合點,既讓學生術有專攻,專業又可以對接市場,滿足了工作崗位對從業者的要求,教師教學要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去完成任務,教學形式以個別輔導和小組教學為主;另外,秉承高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辦學理念,在此基礎上獨樹一幟、多樣性的發展,在專業設置上新增如“動漫前期企劃、動漫產品營銷與服務、動漫衍生產品開發與管理”等專業,使動漫專業這個大的綜合性的藝術門類更加細化,從而也增強了動漫服務社會生活的能力,這樣經過幾年的發展動漫產業里就活躍著一群通制作、善策劃、懂市場、精服務的動漫人才,這樣才有利于整個動漫產業的振興與發展。

4小結

為了解決高職動漫人才的無序競爭與浪費,各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的能力,重新審視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1)加強動漫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教師到動漫專業掛職鍛煉。2)高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應堅持“一個平臺,專向發展”,采用“大專業加定向培養”的專業設置模式。3)關注動漫產業鏈,增設如“動漫前期企劃、動漫產品營銷與服務、動漫衍生產品開發與管理”等專業。

參考文獻:

[1] 喬俊.高職動畫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探索[J].成功(教育),2011(12).

[2] 李珊珊.探析高職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J].美術教育研究,2011(6).

[3] 萬江.高職動畫專業課程設置探索[J].美術大觀,2009(9).

[4] 符繁榮.論高職動畫類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4).

[5] 杜一寧.高職動畫專業建設理論與實踐問題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0(7).

[6] 夏文秀.高職動畫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9(23).

篇3

關鍵詞:動畫;產業;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4-0108-02

1 動畫產業概述

動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畫新品種等動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與動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印刷品及日用品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與動畫內容相關的展覽館、游樂場和主題公園的經營等。動畫產業是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對動畫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扶持。2006年4月,為了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文化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十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建立機制和強化政策入手,力爭在5至10年內使我國動畫產業創作開發和生產能力躋身世界動畫大國和強國行列。許多企業據此調整了發展戰略和計劃,初步擺脫了模仿痕跡。一批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的新漫畫期刊、圖書和漫畫家快速成長起來,《漫畫世界》、《漫友》等雜志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漫畫版《水滸傳》與《西游記》陸續在國外出版,一批新老漫畫作品走出國門贏得了市場。動畫教育和人才培養、動畫產業基地建設、動畫國際交流等都駛入了快車道。

2 中國動畫產業中存在的問題

(1)技術人才短缺。從事原創動畫需要創意開發人才,加工制作人才和經營開發人才。對于一個成功的動畫企業來說,前期的創意研發和后期的經營開發要比中期的加工制作更為重要。動畫是知識、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比一般影視劇創作難度高,人力資源投入的成本也更大。從事動畫創作的人才要既懂藝術又懂技術。作為一項產業,動畫經營人才也不可或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金國平曾強調,動畫產業最需要的就是藝術人才和專業人才,其中藝術人才主要指創意、編導和設計等高級人才;專業人才則指專業制片人、專業經理、專業營銷發行人員等。而“能夠融會貫通,一肩挑兩擔”的更為稀有,缺少專業的產業運營和管理團隊。

(2)自主品牌缺乏。近年來我國動畫企業將大量精力用于動畫產品的來料加工,目前已經成為美國、日本等動畫大國的重要代工基地,替海外加工的動畫作品的產量已經遠遠高出原創動畫的產量。在為他人做嫁衣的同時,失去了創作民族品牌的時機,在我國勞動力價格上漲之后,很容易引起動畫產業的整體萎縮甚至消失。

(3)產業鏈條缺失。動畫產業鏈大體上有四個環節,漫畫(圖書、報刊)、動畫(電影、電視、音像制品)以及舞臺劇和網絡動畫。漫畫創作是產業的基礎,影視動畫是產業的主體,動畫舞臺劇是產業的延展和提升,網絡動畫是產業的前鋒,具有拉動和整合作用。此外,還有游戲、玩具等周邊產品開發。這其中的每個環節又牽扯眾多的行業,如策劃公司、動畫制作公司、廣電業、出版業、玩具業、等20多個行業。在我國,作為產業基礎的漫畫業發展緩慢,《動畫大王》、《卡通先鋒》、《少年漫畫》、《北京卡通》等多家漫畫雜志由于連續虧損而休刊。由于缺乏漫畫基礎,中國的動畫公司在尋找題材方面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去揣摩觀眾可能感興趣的熱點。發行方的音像社、播出方的電視臺以及后續的衍生產品開發商,并沒有真正緊密結合起來。由于前面環節不順暢,衍生產品開發無利可圖,企業自然失去了投資的積極性,當然也就更沒有人愿意為動畫片投資了,這必然導致國產動畫片的數量少、質量低的狀況。

3 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對策

(1)發展完整產業鏈。

在動畫產業鏈中,生產、播出、衍生產品開發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日本、美國等動畫業發達的國家都形成了一套循環的動畫產業鏈。目前的中國動畫尚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國產動畫片投入產出仍然失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來自市場。簡單的說正常的市場狀態是:制片人制作動畫片,商銷售,影視系統播放,企業購買動畫產品形象并開發衍生產品,商家銷售產品。這是一個復雜的循環系統,其中各個環節必須互相依存,共同協調,同步發展,才能形成良性互動。在我國,則還沒有完全形成這樣一個系統。產業化是國產動畫片發展的必由之路。惟有實施產業化的運作,國產動畫片才能突破數量少的瓶頸,走向投入和產出良性循環的道路。

(2)加大扶持力度。

目前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發展環境仍然十分嚴峻,政策扶持還不夠到位。在對國外動畫片進口問題的限制和對盜版的打擊力度上,國家應該做出更為詳細具體的方案和措施,使得這兩個問題得以快速有效的解決,國產動畫的保護機制也得以建立;同時國家也應該盡快制定長期的、完整的發展規劃,使國產動畫有一個宏大的遠景規劃可遵循;并且設立專司動畫產業的監督管理部門,使中國卡通動畫產業脫離文化部、新聞出版署、廣電總局等多家政府機構多頭管理的混亂局面。

(3)暢通播出平臺。

動畫本身是電視作品。電視臺的播出渠道應該是暢通的。動畫產業要發展,不應該僅僅要求政府出錢,播出系統不管是網絡頻道還是電視頻道還是影院頻道,對動畫產業

化的發展都應該扶持。

(4)加大衍生產品開發力度。

成功的衍生產品得益于動畫形象的成功和營銷宣傳。因此,從前期策劃開始,就要加強重視,加大資金投入,使動畫形象從一開始就得以深入人心;然后在此基礎上,讓電影、電視、書籍做廣告宣傳平臺,緊隨其后的電子游戲、玩具等各類衍生產品走向市場,最后獲得利潤,收回成本。

(5)加強原創力度。

中國動畫的制作技術并不落后,越來越多的動畫制作公司成為國外動畫片的加工廠。但動畫制作者完成的只是技術,一部動畫片最主要的還是創意故事和情節。所以,要想打造出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動畫品牌,動畫產業必須以“原創”制勝。做好這一點,關鍵在于要進行前期的策劃和調研工作。成功地抓住觀眾的心理,下足功夫去深入研究觀眾的心理需求、他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6)加強人才培養。

我國動畫人才資源嚴重匱乏,后繼力量明顯不足。不僅僅是動畫創意、編劇、導演等專業人才的不足,參與產業鏈條其他環節的諸如管理、策劃、營銷等人才也寥寥無幾。因此,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是當務之急。不僅要培養出可以制作高水平動畫藝術節目的制作者,還需要有能夠進行商業運作、拉動產業鏈條的專業經營管理人才,全方位補充中國動畫業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肖珉,張世浩. 國產動畫片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失衡[J]. 今傳媒,2006,(03).

[2]張露. 論中國動畫中的文化失語[J]. 電影評介, 2007,(03) .

[3]陳岳虹. 我國動畫產業如何走出“有產無業”的困境[J].經濟師,2006,(08) .

篇4

關鍵詞:發酵食品;飲食文化;集團化

我國的飲食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我國的飲食習慣和制作方法也經歷了歷次外來飲食文化的沖擊,但是有一種飲食制作工藝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洗禮得到了很好的延續和繼承,那就是我國的發酵食品的制作。在我國,發酵食品所涵蓋的品種、地域和所代表的文化等等極廣,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會自己制作和食用發酵食品,只是地域的變化,餐桌上的發酵食品也會隨著變化,有的地方甚至不同鄉鎮的發酵食品制作方法都會有不同之處,口味和食品制作過程以及食品安全沒有相關的標準和指導意見。這也暴露出了傳統發酵食品所存在的標準化和發展創新的一些問題,需要相關管理者和從業者的高度重視。

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的現狀

消耗的總量巨大 產銷方式沒有形成集團化。我國每年消耗的發酵食品可以說數量是巨大的,具體的單品消耗量,總的消耗量是多少,沒有具體的數據,主要原因是我國發酵食品企業產業規模普遍較小,沒有形成集約化,和產業化,現有的發酵食品生產企業大多是區域化經營較強,一旦放到全國市場甚至是國際市場往往缺少集團化所帶來的資金以及人才方面的優勢,在與國外同行業競爭的過程中,出現了力不從心的狀況。不少發酵食品公司研發出的產品很具有市場競爭力,因為資金和品牌推廣的人才等問題也出現了叫好不叫量的尷尬局面。

外來飲食文化的沖擊 年青一代的飲食習慣的轉移。近年來,中國食品市場收到了外來飲食文化的沖擊,有部分年輕人的飲食習慣有所改變,朝著西餐化發展。外資企業依靠巨大的資金投入,從影視文化、飲食文化等方面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比如,同是發酵食品的日本納豆,韓國泡菜甚至是高檔的法國魚子醬,都有年輕人因為文化的沖擊,加入到這些食品的食用者之中。綜其原因,有外國的食品口感和國產食品的口感差異,但是更多的還是消費者近幾年通過多種渠道感受到了外國文化的新奇,抱著試一試和趕新潮的想法去嘗試消費的。

飲食健康觀念的沖擊 制作方法急需與時俱進。最近幾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國人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和食品健康,國內外食品研究機構也適時推出了腌制發酵食品容易導致癌癥的觀點。又加上我國癌癥等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很多民眾對發酵腌制食品產生了害怕或者回避的態度,銷量的下降影響了生產企業的營業利潤,導致發酵腌制食品企業對待研發新的食品品種產生了消極情緒。反之,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食品的創新敏感度較高,傳統發酵食品的在與新型食品研發公司的競爭中,產品的單品競爭市場占有率劣勢較為明顯。

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的發展

學習外國經營理念 政府加大飲食集團化的支持力度。國外的食品企業管理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競爭淘汰,很多外國食品企業已經形成了食品企業的寡頭地位。他們的管理和經營理念也早已形成。我國的發酵食品企業最快的趕超辦法就是學習國外食品巨頭企業的管理經驗,結合國內的人文環境和市場動態,制定出區域經營合并為根本,積極爭取政府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擴大生產規模,兼并落后的產能,集中全力努力打造國內及國際知名品牌。擴大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增加企業產品的溢價能力,形成集團化的經營模式。

發揚自身飲食文化 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媒體在我國食品消費領域的指引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電視、電腦等媒體的報道和運作的食品信息,會很快的抓住消費者的眼睛,在通過有計劃的運作后發酵食品在電視及電腦媒體的涵蓋對象會對食品信息有一個新的認識,會嘗試性去接觸它們。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經過幾年的新鮮之后,大部分消費者又會回到傳統飲食的餐桌上,這意味著傳統發酵食品的飲食文化和傳統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認同,是存在著消費基礎的,只要利用好這些宣傳渠道,有效建立起傳統發酵食品的文化內涵。

建立行業制作標準 創新和改良發酵食品。國內的食品企業應在行業自律以及行業制作標準的制定上,拿出積極的態度和決心。在制作食品的質量上下功夫,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制定出發酵食品的行業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堅決不能生產,堅持以往,換取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喪失的消費者的信心。同時在傳統發酵食品的制作中尋找新的制作方法以及原料。比如在北方人愛吃的 饅頭等發酵食品的制作中可以生產出新型的添加劑來滿足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口味。在發酵的豆腐乳等高鹽食品的制作中,適當減輕食鹽的含量,這些辦法都是適應新時代消費者要求的改良辦法。

綜上所述,傳統的發酵食品是消費者非常喜愛的一種食品,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它,發酵食品的生產企業應當在新的消費形勢下,專注食品安全生產為己任,同時以傳統的發酵食品為基礎,做出符合健康標準的創新食品,在管理和產品創新力度上加大投入,力爭將傳統發酵食品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

⒖嘉南祝

篇5

關鍵詞:動漫;古生物復原;三維;重慶古生物

1.引言

重慶是“一座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在重慶所發掘的恐龍大都是世界級明星,都是作為獨立品種并以重慶相關地名命名,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巨型恐龍─合川馬門溪龍,中國首次發現的肉食恐龍─永川龍等。這些發掘成果在國際上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但由于其化石發掘的集群數量較少、對相關資源的宣傳力度、包裝力度較低,導致重慶恐龍的信息大多不為人所知。如何將這些資源得到較好的傳播,將之轉化為文化的一部分、產業的一部分,創造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重慶古生物資源面臨的新問題。有鑒于此,本文試論通過三維復原將這些資源用科技與藝術的方式進行復原,對重慶古生物資源進行深度開發,以實現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為重慶博物體系的發展提出一條新的道路。

2.古生資源開發現狀

2.1發達國家古生物資源開發現狀

2.1.1科學與藝術相融,增強了信息傳播的準確性

在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科普事業對社會文化的建設作用,科普使文化與藝術相融。其科學資源和科技成果以科普形式得以傳播。以恐龍研究為例:相關研究成果都會建立較為系統、可視化的直觀信息,使相關科學信息能直觀地進行視覺傳播,增強了信息傳播的準確性。

2.1.2科普產品帶來豐厚經濟效益

許多科學發現和相關科技成果與文化藝術的結合即轉化為科普文化產品,轉化為一種知識財富,變成專利、著作權、商標、品牌,并衍生出圖書、電視節目、工藝品、玩具,開發出豐富的科普產品并售往世界各地。每一次國際性科技交流活動,都成為他們的巨大賣場,彰顯了他們的科技能力,傳播了先進的科技與文化,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破帐聵I使科技與文化的共舞,使他們的科技更有張力,文化產業基礎更加堅厚。

2.2中國古生物資源開發現狀

2.2.1可視化程度較差,缺乏說服性和感染力。

由于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度也不夠,科學家與藝術家的磨合更是不夠,導致我國幾乎沒有相關科普產品的開發,沒有可視化的絕滅動物數據庫、素材庫和古生物復原成果,無法準確、形象、生動的展示古生物形象。

2.2.2產業化程度差

我國對相關知識產權開發運用價值重視不夠,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度也不夠,科學家與藝術家的磨合更是不夠,導致我國幾乎沒有相關科普產品的開發,由此導致我國恐龍復原的原創性科普成果很少,尤其是科普衍生產品開發幾乎沒有。

2.2.3無法實現博物品牌傳播

歷史以來,中國的恐龍復原都是由科學家自己完成或由所在機構的“美工”、或臨時請一些“客串”于藝術和科普之間的畫家或由博物館裝修機構“組織”去完成,因此,導致我國相關科普產品缺乏或品質粗陋,也必然致使在知識傳播和科普活動及產品開發中大量盜用國外成果。

3.三維復原重慶古生物資源意義

3.1形成獨立品牌、知識產權

重慶古生物資源的開發可以引導我國相關行業進行相關資源的開發;可以形成技術示范,帶動相關技術發展;可以逐步改變中國盜用國外相關知識產權的歷史;可以逐步推動中國從“盜用”國外成果轉為向國外輸出知識產權;

3.2形成科普產業,提高經濟效益

重慶古生物資源的開發可望實現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梢詭佣喾N工藝技術加工,形成產業體系,推動科普事業和產業。可以讓“重慶主題”+“重慶制造”+“重慶原創”及其“規模性”、“專業性”建構了的成果的“亮點”。該成果的“多用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巨大的“賣點”。這兩個特性必然構成強大的市場吸引力,市場競爭力。

3.3形成古生物素材庫

重慶古生物資源的開發可以為科學研究的數字化集成檔案庫;為科普傳播的數字化提供參考圖庫;為相關衍生產品開發提供數字化依據;為相關題材動漫創作提供數字化素材庫。

3.4形成產品研發基地,培養人才

重慶古生物資源的開發還能夠形成一個科普產品研發示范基地,一個動物復原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形成技術帶動,進行人才培養。

3.5完善教學,帶動科學建設

重慶古生物資源的開發還可以完成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學內容,帶動學科建設。

4.古生物資源開發方式

4.1傳統古生物資源開發方式。

傳統古生物資源開發方式是立足于既有資源的開發方式,即通過古生物展覽,博物館售票等方式獲取經濟效益,但在博物面臨運營狀況不佳的今天,緊靠單一的傳統資源開發方式已無法負荷博物體系的運行。

4.2基于當代科技傳媒下的重慶古生物開發方式

當代科技傳媒下的重慶古生物開發方式,是在科學技術背景下的,新的開發方式,是用藝術和科學相結合的開發方式,該方式利用現代科技對古生物進行復原(包括外貌、生態),同時展開古生物雕塑、電影電視劇、玩具周邊、圖書讀物或工藝擺件等科普內容產品的制作,使重慶古生物資源在藝術的包裝下變成專利權、著作權、商標等獨立知識產權。把中國科普產品推向國外,打造屬于中國的國際性科普品牌。

4.2.1古生物雕塑

一方面,雕塑給人以更為直觀的、真實的可視化效果,準確、生動、形象的把重慶古生物形象展示在人們面前。另一方面,雕塑把二維空間的圖片轉換為三維空間的實體,為后期科普相關的衍生產品的開發和發展提供素材,為重慶古生物資源產業化打下基礎。(如例圖)

例圖 永川龍三維立體復原

4.2.2古生物題材電影、電視劇、動畫片。

一方面,重慶古生物題材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將古生物故事化,使重慶古生物深入人心,在全國乃至于世界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另一方面,古生物題材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的票房、收視率把重慶古生物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影片中的植入廣告、貼片廣告更可為重慶博物體系帶來可觀收入。

4.2.3古生物題材圖書

一方面,古生物題材圖書將會全面的、系統的向廣大市民普及科普知識,實現巨大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圖書的售賣將會把重慶古生物資源轉換為經濟收入,可望實現客觀的經濟效益。(如例圖)

例圖 合川馬門溪龍效果圖

4.2.4衍生產品開發

影視動漫產品、室內陳設藝術品、旅游紀念品、工藝品擺件、玩具等衍生產品的開發可以帶動多種工藝技術加工,形成產業體系,帶動博物體系產業鏈,推動科普事業和產業,以達到重慶古生物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實現經濟效益。

5.三維復原對重慶古生物資源開發成效評估

5.1提升重慶古生物體系的可視化程度、說服力和感染力。

項目中的古生物復原圖片可成為科學研究機構(動物研究所)存檔研究資料、圖解說明資料。建造可視化的絕滅動物數據庫、素材庫和古生物復原成果,準確的展示古生物形象。古生物復原模型可成為博物館(包括自然博物館、恐龍博物館、古生物博物館)可視化展示、演示、查詢要件和展示模型。形象、生動的展示古生物形象。

5.2創造中國的博物體系品牌。

項目中的古生物復原圖片成為文化傳媒機構的素材要素,轉化為科普讀物、掛圖、圖書(含電子讀物產品),影視動漫產品。古生物復原模型可成為工藝品生產企業原創設計,通過電子雕刻、模具翻制,轉化為大型城市景觀雕塑、室內陳設藝術品、旅游紀念品、工藝品擺件、玩具等多種產品。

5.3使重慶古生物體系產業化。

博物體系相關的科普讀物、掛圖、圖書(含電子讀物產品),影視動漫產品、景觀雕塑、室內陳設藝術品、旅游紀念品、工藝品擺件、玩具等多種產品的生產和售賣,形成博物、娛樂、售賣為一體的博物體系產業鏈,產生經濟效益。

6.結語

重慶古生物資源是自然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其開發意義對于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重大。傳統古生物資源開發方式使古生物資源沒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沒有帶來客觀的經濟效益。采用三維復原技術可最大限度的實現相關資源的復原,并深度發掘其價值。實現將重慶古生物資源轉換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為重慶博物體系帶來全新的發展模式。(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項目名稱:“重慶恐龍”科普產品開發工程項目

受理編號:cstc2012gg-kp1B0061

參考文獻

[1] 陶思宇,張喜光,3D復原應用于古生物學的初探[J]古生物學報2010.03

[2] 邢立達,王豐平,潘世剛,陳偉,重慶綦江中白堊統夾關組恐龍足跡群的發現及其意義[J]地質學報2007.11

篇6

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藝術元素;教學體系

1 動漫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動漫應用于教育教學方面的主要指動畫。隨著動漫行業發展,動漫人才與市場的供需問題日益明顯,國內動漫教育存在的問題也是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動漫院校的人才培養與行業的市場需要產生嚴重的脫節,內容同質化嚴重,學生創新意識薄弱。同時,高職高專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技術層面的教育,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成為薄弱環節。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我們發現,國內將動漫應用于教育教學的相關研究幾乎沒有。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現代 動漫的產業化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動漫的開發制作仍不能跟上市場的需求, 而充斥于國內動漫市場的主要是美 國與日本的動漫產品, 但由于在動漫進口方面是以市場盈利為導向的, 因此大部分進口動漫的教育功用并不明顯。

1.1 課程體系

動漫專業課程體系分布中,包含《裝飾設計》、《三大構成》等普通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專業課學習,也包含《原動畫設計》、《分鏡頭設計》等專業基礎課程和相關二維三維軟件教學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先修后修課程有理有據,但真正的教學環節中并未做到環環相扣,裝飾設計中傳統裝飾紋樣、傳統工藝未能與接下來的動漫專業課相銜接,造成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斷橋。

1.2 真實項目引入

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只重視動漫理論、基礎知識、動漫設計及制作的基本技能的教育,缺乏對學生的創作、創造、創新能力和藝術素質的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導致學生的專業能力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高職教育動漫教學過程中最忌諱的是紙上談兵,所以一直沿用的都是真實項目引入的教學方法,但因學生素質以及教學條件限制,在真實項目引入后,只是在做一些技術層面的工作,無法鍛煉學生的創意創新能力,學生思想局限。

2 傳統工藝美術中藝術元素在動漫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工藝美術包含的內容廣泛,織錦、印染、陶瓷、金銀器、漆器和木工等,傳統工藝美術首先從實用基礎開始發展,當滿足實用基礎后慢慢過渡到審美需求,從古至今,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藝術元素應用領域廣泛,涉及服裝、雕塑、建筑、設計等各行各業,將其引入到動漫教學領域,融入高校的教學課堂上去,將會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第一,培養有創意創新能力的高技術人才,提升動漫創作的文化內涵,進而去改變我國一味地模仿國外動漫發展的局面。第二,傳承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區域特色文化。日照發展到現在傳統工藝如農民畫和黑陶工藝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高職院校對于大師工作室的建設,鼓勵了對于文化傳承的支持,與此同時更有利于我們將這些當地特色藝術融入動漫教學中去。

高校教學的重點就是能夠將職業教育出來的學生直接輸送到用人單位,能夠與企業對接。這不僅僅包含著技術的掌握,還有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課堂教學,應當注重樹立的民族性、原創性的藝術價值觀。在保證技術的前提下,發散學生思維傳承傳統美術精華的同時直接應用于動漫制作。

2.1 課程應用

藝術元素應用的主要幾門課程有:原動畫設計、場景設計、FLASH、影視后期、三維動畫這幾門課程。

2.2 教學方法探索

(1)案例教學法是在高職教育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優秀案例,講解這些案例是如何借鑒傳統藝術,提煉其中的造型元素和藝術風格,通過對于案例的整個設計過程的理解,把握設計的流程。

(2)影像資料分析,影像資料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之一。較之傳統的板書式或以文字為主的PPT教學,影像資料的恰當應用,可有效改善課堂氣氛,分別從視覺、聽覺等感覺領域給學生以刺激,增強對知識點的記憶。清晰的解剖刀傳統藝術的精華,拓寬學生的視野,能夠發散學生的創作思維。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入真實項目,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有直接的關系。通過企業完成項目流程的學習,讓學生熟悉項目從立項到結項的全部過程。有明確而且清晰的成果展示。畢業后讓學生輕松的和企業接軌。這種教學方法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要求學生有理論和技術的職稱,還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團隊合作意識,運用新的知識,技能去解決在項目制作過程中所有的實際性質的問題。

2.3 教學實踐分析

(1)市場調研,讓學生深入到民俗鄉村,深入的了解傳統工藝美術中區域民俗工藝的藝術特點和藝術文化,當代與傳統工藝美術之間已經出現了斷層,在高校教學中,利用民俗館、大師工作室、民間藝人等資源,以實踐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學、多想,將這些藝術風格沉淀下來,作為創作的一手資源。

(2)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民俗工藝的藝術特點多種多櫻如何巧妙地結合實訓課程,做出來符合市場需求的影片,就需要學生在每一門課程中把握課程的重點,如《分鏡頭設計》如何將鏡頭組接到一起,符合藝術風格的節奏等。

2.4 教學成果

鑒于學校有大師工作室以及相關選修課的開展,提高了學生學習動漫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將競賽引入課堂,以賽促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地域文化有效的引入課堂也獲得了學校的一致好評。

3 與當代動漫教學體系的融合

中國動畫事業的原創性和本土化進程,需要從中國傳統、本土文化中吸收養分,忽略民族文化特點,一味地追隨國外動畫的設計風格,是不可能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因此,在本土動畫的原創性和特色方面考慮,需要不斷探索傳統工藝美術與動漫產業的融合之處。高校動漫專業教師,如何有效的引入傳統工藝美術特色,如何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上面下功夫。這樣融合不僅有利于弘揚地域特色文化同時也促進地區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加深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各行業發展的地位,繼續傳承傳統工藝美術中的精華。

參考文獻:

[1] 張之益.現代動漫技術與“大動漫”[N].中國文化報,2010.

[2] 李文曉.中國動漫產業落后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探討[J].四川大學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15.

[3] 段小聰.從《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對傳統文化的結構和重組[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

[4] 楊曉林.論宮崎駿的生態觀和人文困惑[J].電影評介,2006(09).

篇7

【關鍵詞】進出口現狀電影產業貿易模式比較優勢偏好相似

2008年我國電影票房(不含農村市場)達到43.41億元,較2007年增長10.14億元,增幅達30.48%。加上國產電影的海外銷售收入(含票房收入)25.28億元和全國各電影頻道播放電影的廣告收入15.64億元,全年電影綜合效益達到84.33億元,比2007年增長17.07億元,增幅達25.38%,創下了輝煌的歷史新高(中國電影網,2009)。從數字上看,中國電影產業的確取得非??斓倪M步,國產電影的出口收入甚至超過進口影片在國內的票房,但是如果將其換算成美元,這個數字甚至還不如一部美國電影的國內票房。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商品、服務與生產要素跨國化流動的規模日益擴大,影視產業的發展及其國際影響力已經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目前美、英、日等國家的影視產業已成為其國民經濟的支柱,而我國國產電影的全年總產值換算成一個企業的年產值都不會排入世界500強,所占國內生產總值份額僅1%,雖然票房收入在全球市場由2002年的0.5%上升到了2006年的1.3%,但所占份額仍是微乎其微,與美國等影視強國的差距甚遠。

一、我國電影產品進出口貿易現狀分析

(一)進出口貿易差額分析

如表1所示,2007年,我國電影、音像出口3.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1.3倍:進口1.5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實現順差1.6億美元。2000-2007年期間,我國電影、音像出口年均增長61%,占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的比重仍僅為0.26%:電影、音像進口年均增長22.4%,占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始終在0.1%-0.2%之間波動,變化不大。雖然在2006年從逆差轉為順差,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是我國電影最主要的出口地區,然而香港與大陸近幾年來電影合作非常密切。一些大型、知名的電影產品已經很難區分地域,如將此因素排除,中國電影進出口差額應還是處于逆差。

(二)對外貿易國別分析

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統計數據表明,2006年中國電影、音像出口市場仍然集中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兩者占比分別為1/3以上和1/4以上。進口方面,中國香港代替歐盟成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其次為美國,歐盟和東盟分列第三和第四,電影、音像順差主要來自美國和韓國。2007年中國電影、音像出口市場仍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美國和瑞士,三者占比超過了80%:進口方面,美國取代中國香港成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其次是歐盟和中國香港,電影、音像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瑞士和美國。以上數據表明。我國電影產品的非中文出口地主要是以歐美為主,不是以與中華文化相近的亞洲市場為主。

(三)行業競爭力分析

根據中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從1997到2007年,我國電影和音像的出口總值從0.44億美元增長到1.6億美元,占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由幾乎為零上升到0.3%,在整個服務貿易十二個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一,其行業競爭指數(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lvePower lndex。即TC指數),從1997年至2005年均為負數,至2006年也僅為0.08%(如表2所示)。這種局面不僅與中國穩居世界第二的貿易大國身份極不相符,更與中國文化大國的形象格格不入。

二、我國電影目前對外貿易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生產和文化產品貿易實踐基本是以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為指導,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是各國在生產產品時要根據自己國家的資源優勢進行生產,然后各國再進行不同產品之間的貿易,這個理論對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電影產品的消費是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一旦與接受地區的欣賞習慣產生差距,“文化貼現”將使欣賞和接受活動失敗。所以比較優勢理論只考慮商品之間的生產會因為投入要素區別產生的差異來指導國家間的電影貿易,而忽略了電影產品的消費的特征,無法促進我國電影產業達到貿易擴大的局面,反而會因為出口類型單一、海外市場定位不清等限制電影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的問題。

(一)出口電影產品類型單一、缺乏創新

在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中國功夫一直就是比較受歡迎的電影元素,中國電影要想在海外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功夫是不能少的,2005年,《功夫》、《十面埋伏》、《無極》、《七劍》四部古裝功夫影片的海外票房高達157434萬元,占到當年全部海外收入的95.4%:而2006年《霍元甲》、《夜宴》、《寶貝計劃》、《墨攻》、《無極=》5部功夫題材影片的境外收入達到95794萬元,占全年全部海外收入的83%(朱玉卿,2008)。這種出口模式正是利用我國電影產品的比較優勢,能夠在短時間獲得比較大的回報,但是從長遠來看,中國電影制作為了迎合海外市場的喜好,蜂擁而上拍攝大量的質量參差不齊的功夫片。對于一個需要良好競爭力的電影產業來說,這是非常不利于中國電影貿易發展的。相比之下,一個有成熟的電影產業機制的國家是不會局限于一、兩種類型的電影,在好萊塢電影排行榜上科幻、驚悚、恐怖、災難、動畫、喜劇等類型配套齊全,相對而言,中國電影類型則顯得十分的單一,這說明中國電影核心競爭力不強,主要體現就是創新能力是非常不足的。電影產品的創新性就像給各國電影產品打上標簽一樣,如果一個國家電影產品缺少這樣的創新往往很難在世界電影貿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長此以往國際電影市場的更是會失去該國電影產品的新鮮感和認可。

(二)缺乏清晰的國際市場定位

雖然中國電影這幾年不乏在海外發展成功的作品,比如《英雄》、《赤壁》等都是很好的結合中國特有的文化和某些西方的思想觀念,這樣既符合國際市場的觀影需求。又能激發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好奇心。的確可以使中國電影獲得更多認同。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更多小制作的文藝片都只能在歐美小型院線放映或者只能以音像租賃或電視播放與觀眾見面。更多的電影出口是通過各種電影節獲獎出售版權才能取得相應的海外收入。從總體而言并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整體進入了歐洲主流電影市場。一些電影所獲得的成功更多是個別現象。而值得注意在亞 洲市場中國電影卻有著相對更好的票房和受眾,不僅商業大片能在院線及時上映,而且一些表現親情愛情,節奏舒緩、畫面優美的中國文藝片也可以進入主流院線,還可以在音像和電視市場上播放。比如像《那人那山那狗》在國內市場根本沒有在院線上映,但是卻可以在日本通過藝術院線獲得10億日元(約850萬美元)的高票房收入。獲得巨大成功。所以,中國電影出口目標市場定位如果不能以文化相近的亞洲市場為主而一直以歐美市場為主,就會使中國電影在產業轉型期將失去中國獨有的藝術內涵,更有可能將相對容易獲得的海外市場拱手與人。

亞洲電影后起之秀韓國就有非常有清晰的海外市場定位,電影出口以亞洲和日本為中心,2005年出口的影片79.4%集中于日本,以商業片居多,而在歐洲地區則主要發行金基德等導演的藝術片。因此中國電影產品需要通過細分市場策略為海外市場提供差異化的文化產品,滿足不同的觀影習慣和審美趣味,才有可能獲得更廣泛的受眾。更大的海外市場。

(三)海外發行渠道單一,盈利能力不足

同時,中國電影貿易目前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比較低,競爭力相對也比較弱,等這些存在的問題與海外發行不力有很大關系??傮w而言,中國電影海外發行的渠道相對比較單一,能夠吸引國際片商注意,走向國際市場的機會也并不多。

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途徑主要有三個:第一,通過電影節,這部分的電影主要是通過在電影節上獲獎吸引海外的,這也是中國電影最早能夠被國外片商注意的主要原因,不少中國的導演也是通過這種方式被世界電影所認可,形成了一定的海外影響力,比如張藝謀、陳凱歌及近年的賈樟柯,第二、通過:“北京放映”這種展映會來宣傳并銷售中國優秀的電影,“北京放映”作為國內唯一邀請并接待境外電影采購商和國際電影節選片人來華集中選購和選看中國影片的大型國際活動,已成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但畢竟這種方式需要外商到中國來選片,時間和地點相對比較局限,而且能夠進入展映的電影數量也是有限的。第三、目前最有效也最值得推廣的。就是以合拍片為主完全按照國際上流行的商業運作模式進入海外國家主流院線。自從20世紀80年代開放國外(包括港臺地區)電影進八中國內地拍片以來,合拍片就成為中國電影進入海外市場的最有效途徑,因為大部分合拍電影是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大范圍合作模式,因而具有更廣闊的拓展前景。很多合拍影片如《集結號》、《投名狀》和《梅蘭芳》由于這些影片在投拍時已經按其投資結構分割了全球版權,提前進入海外市場,所以能都不同程度地進入了國際主流電影的放映市場。

但是由于渠道控制和市場經驗方面的不足。很多中國影片是以低價賣斷版權方式交由國外發行中介企業銷售影片,產品出口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雖然海外資金的進入能夠幫助影片進入海外市場,但是拍片內容和形式受到限制,更何況海外資金能夠投資影片是十分少的,而且絕大多數都集中在一些大型制作,中小型影片通過這種臺拍進入海外市場獲得成功的并不多見。上述三種渠道都是各有利弊,但是能獲得海外資金的大制作相對影片質量能夠得到保證,這樣就能參加各種影展并獲得政府的推廣,這樣就使少數電影在這些渠道會重復宣傳及營銷,占用資源。

(四)中國電影產業本身未形成規模經濟導致產品競爭力不強

2007年,共有70個國家和地區向IMF報告個人、文化、娛樂服務進口數據,總額為294.2億美元。美國文化貿易出口額為150.43億,占全球出口貿易的39.7%,為全球第一,進口只有14.4億美元,占全球的4.9%,居全球第八,文化貿易順差高達135億美元,其電影、電視制作及相關的錄音帶、音樂占美國出口額的第一位,電影產業成為美國獲得巨大貿易收入的吸金行業。全世界放映的電影中80%是好萊塢制作的。而美國國內市場上外國電影的市場份額僅為1%,成功的秘訣就在于電影制作在美國已經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產業,發育成熟的電影國內市場和產業機制,產業規模經濟形成了美國電影市場自然的貿易壁壘,同時也形成了電影產業在海外市場的強大國際競爭力。

我國電影產業貿易目前這種模式的也正是因為我國電影產業的規模經濟還未形成。無法形成成熟有規模的國內市場,資源、人才和相關的配套設施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雖有電影制片企業200家左右,但大多數規模較小且不具有內部規模經濟的條件,更沒有形成幾個在行業內制作能力超群的企業,即便像中影這樣的國企其制作能力相對于國際影視大鱷來說仍相距甚遠。其次中國院線也存在數量多規模小,跨省院線延伸能力不強,省內院線仍然存在地域壟斷的現狀。雖然至2008年底,全國院線公司范圍內新增影院118家,總數達到1545家,全國銀幕總數達到4097塊,但以美國的3.6萬塊銀幕作參照,中國應該有十幾萬塊銀幕才能達到人均需求,而且電影院線的設立過于集中在繁華的商業中心,不僅是廣大農村,甚至像城市中的大型居民社區、大學校園都變成是電影的盲區,導致市場的嚴重被分割、院線高票價壟斷,一種平民消費的文化變成奢侈品,院線的市場集中度很高,屬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產業結構(高鋮,2007),這樣的體制也限制了電影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同時因為中國電影產業目前還存在地域限制和行業經營的限制。也不存在一個令其發揮優勢的政策環境,所以難以形成外部規模經濟。好萊塢電影工業就是~個非常典型的外部規模經濟,其地域性非常強,在洛杉磯不大的地區大概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電影制作公司。地方性靈活的專業人才勞動市場和可供短期租賃的設備市場,為這一行業實現外部規模經濟提供了可能。中國電影制作分布全國不同地區,一段時間各個城市紛紛建設各種影視基地,除了在北京懷柔和浙江橫店形成比較大規模,其他地方影視基地根本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無法獲得相應的經濟效應,這樣就很難形成產業集群和地域性優勢,嚴重地阻礙了行業規模的形成,導致人員分散,資源浪費。綜上所敘,中國電影實力還不具備在國際市場有與發達國家抗衡的競爭力,只有電影產業發展完善具備足夠的內部與外部規模經濟,才能真正在國際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巴曙松,2005)。

三、我國電影貿易新模式的策略選擇

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上數據顯示在全球文化貿易中占主要地位的國家主要是歐美的發達國家,進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國家所占份額居高不下,而且總是由這幾個國家占據前五位位置,僅僅只是位置會稍許變化,2007年在全球文化貿易中排名前二十位的國家出口總額所占比重達到93.7%。進口總額所占比重達到91.6%,幾乎已經壟斷全球文化貿易。這種出口和出口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的現象,屬于典型的產業內貿易。中國電影要想在海外市場獲得更大的 市場份額,就必須根據電影這種文化產品的特性調整貿易發展模式,依據偏好相似理論(staffan B等,1961)制定相應的貿易發展政策。

偏好相似理論認為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產品的出口結構、流向及貿易量的大小決定于本國的需求偏好,而一國的需求偏好又決定于該國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對消費的需求的質和量都會提高,對先進的資本設備需要越高。因此兩國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兩國間貿易范圍可能最大。反之,兩國貿易則會存在障礙(李懷亮,2005)。因此,這種產業的國際化經營往往表現為漸進式,漸進式國際化經營的產業往往是國內外需求偏好相似的產業,一開始往往表現為國內經營,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待國內市場飽和后或因偶然機會(被動地)才向外延伸到國際市場,所以根據需求偏好相似原則,首先選擇的是相鄰國家市場,而后才是全球市場。因此根據相似偏好理論確定中國電影貿易模式首要就是實現規模經濟。擴大國內市場,然后選擇偏好相似的相鄰國家進行貿易,逐漸延伸到世界其他國家,并運用多渠道的海外發行了提高產品盈利空間。

(一)實現電影產業的規模經濟以加強其國際競爭力

首先,鼓勵國內電影公司進行收購或合并,優化并擴大中國電影產業規模。中國電影企業如果能通過兼并或收購。制片企業可以揚長避短,資源可得到優化配置與有效利用,集中觀眾與市場,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影片的制作和發行效率,好萊塢電影制片公司無不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發展而威的。目前政府需要盡快調整政策。提供優惠條件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影院建設,采用數字電影技術,降低電影院投資成本。增加中低檔電影院數量,不僅僅在大中型城市上推廣學生院線、小區院線,而且城鎮以及農村更要加大推廣流動影院等,讓普通大眾也能夠享受電影娛樂。采用不同的定價策略,把電影放映市場分成高、中、低三層結構分布:積極推廣統一品牌、統一供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院線制等電影現代流通方式。以資產或契約聯結形式緊密整合,拓寬融資渠道,擴大規模經營,以不同形式進行資本結構改造,并積極探索院線經營規律、營銷方式和管理經驗用于創建精品院線。中國電影企業還必須多次整合和發展,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競爭力。

其次,電影產業的管理部門應認識目前中國影視制作散兵游勇的現狀應盡早改善。運用政府的政策推動效應著重發展幾個地方的影視制作基地,給予這些地方的影視制作企業以較大政策扶持,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落戶該基地,目前北京懷柔及浙江橫店已具備這樣的條件,但根據我國自身地域遼闊、文化多元化的特點還可以在西部及南部選擇適合地點形成相應的影視制作基地,這樣囊括中國東南西北各個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影視基地形成四大影視基地可以逐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實現外部規模經濟。

(二)以東亞文化圈為主要海外目標市場促進中國電影的出口

中國電影產業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營造根據地,先要打贏家門口的戰爭。將中國電影的目標市場分為三部分,首先。亞洲地區和人口應該成為我國影視產品進入國外市場的第一受眾目標。先利用文化親和力,以韓國、日本等亞洲漢文化消費圈為主。然后輻射到朝鮮、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其次是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以及受到華語文化影響的其他人口,這些都是中國電影產品的潛在消費者。最后才是歐美市場,畢竟目前歐美文化是國際市場的主流文化,中國電影想要很快的獲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重要的是慢慢的東方文化的滲透,逐漸讓他們接受東方式的敘事方式和含蓄的表達。通過目標市場的細分,電影制作時考慮海外市場時以東亞文化圈為主要目標市場,這樣的市場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文化貼現”,更能在保留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礎上拍出國內與國外觀眾更有共鳴的電影,不僅擴大海外市場,而且也促進中國獨有的東方文化類型電影的發展(李懷亮,2003)。

(三)建立多層次的海外發行渠道。學習先進的海外營銷模式

要想提高中國影片在海外的能見度,提升知名度,最后走向海外目標市場,這需要提高政府對中國電影的海外推廣的重視和支持,雖然中國政府借鑒國際發行公司的成功經驗于2004組建了年中國電影海外推廣中心(簡稱“海推”),建立中國電影走向海外的宣傳推廣和銷售服務的國家級平臺,但畢竟建立的時間還比較短,雖然這也是很有效的渠道,但短時間也還不能發揮比較大的作用。但是僅僅依靠政府還是不夠的,各種不同規模和類型的電影需要建立有針對性的多層次的海外發行渠道,一些大型的電影制片公司可以通過與國外知名院線聯營,利用自己豐富,優秀的影片資源與國外建立分賬式發行方式,打破原有的賣斷版權的方式,建立自有的營銷渠道,提高盈利空間,例如中影集團、華誼兄弟和保利博納等大型企業都可以建立這樣的發行渠道。而其他具有較為明顯的文藝色彩的電影則可以繼續利用影展和“北京放映”這種方式提高影片的能見度,擴大影響力。進軍海外市場。一些大型商業片進入海外市場合拍片依然是不二選擇,這種方式已經被證明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海外發行方式。當然需要繼續加以利用,多多爭取海外資金,成為海外市場的中國電影的領頭羊。

同時中國電影需要好好學習的是好萊塢的電影營銷模式,這種銀幕營銷和非銀幕營銷同時進行、互為支持的營銷方法具體表現為銀幕營銷、電視營銷、家庭影院、網絡營銷和相關商品開發這“五位一體”的營銷構架。有資料表明。美國電影業總收入中約20%是從影院的票房收入中獲得的,而有約80%則是由非銀幕營銷所得,也就意味著非銀幕營銷的成功更能決定電影營銷的成功與否?!豆锊ㄌ亍肥呛萌R塢電影營銷的一個成功典型案例,它通過電影的成功人氣,在市場上推出與哈里波特有關的一系列衍生商品,如書籍、玩具、游戲、糖果、服裝等,這些衍生商品所得的收入遠遠多于電影的票房的所得。中國電影企業應該從好萊塢的電影營銷成功中認識到,單一的票房收入已不再是電影收入的惟一主線。中國電影的營銷模式有必要向非票房營銷轉移。比如《英雄》、《臥虎藏龍》等影片完全可以利用在海外市場比較成功的勢頭開發出一系列的衍生產品,但是他們沒能把握住機會,而目前在日本大獲成功的《赤壁》就延續成功勢頭已經開發出玩偶系列。

篇8

關鍵詞:傳媒業;新聞集團;資本運營;啟示

一、傳媒資本運營概念界定

傳媒業資本運營是資本運營的一般原理在傳媒領域的具體運用,基本原理與形式和其他行業的區別在于運營主體的特殊性。傳媒業以傳播媒介與經營實體的雙重身份存在,因而對于其資本運營的研究,既要有初級的產品資本運營,又有高級的原型資本運營。

所謂傳媒資本運營,就是將傳媒所擁有的可經營性資產,包括和新聞業有關的廣告、發行、印刷、信息、出版等產業,也包括傳媒所經營的其他產業部分,都可視為有經營價值的資本,通過價值資本的流動、兼并、重組、參股、控股、交易、轉讓、租賃等途徑進行運作,優化傳媒資源配置,擴張傳媒資本規模,進行有效經營,以實現最大限度增值目標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

二、目前國內傳媒業資本運營的現狀

近幾年,我國傳媒業通過循序漸進的改革,由先前的完全的事業屬性轉變為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與此同時西方巨型傳媒集團也在覬覦我國傳媒市場,在自身變革與外部競爭的雙重壓力下思考如何通過資本運作擴張規模、整合資源使我國傳媒業進一步發展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

(一)自身轉變

雖然我國的傳媒業實現了媒介經營管理的重大轉變,但事業單位的性質仍然不可動搖。從兩方面來講,國家對傳媒資本運作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例如編輯業務不允許注入上市公司內部;因此各傳媒集團進行具體業務操作時會充分考慮國家的相關政策和規定,以免“越雷池”而遭重創。

為了引入競爭機制,由直接管制的制度框架向競爭性市場機制的框架全面或部分地過渡,國務院在《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定》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規定》兩個文件中指出:“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等重要新聞傳媒經營部分剝離轉制為企業,在確保國家絕對控股的前提下,允許吸收社會資本;國有發行集團、轉制為企業的科技類報刊和出版單位,在原國有投資主體控股的前提下,允許吸收國內其他社會資本投資;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公司在廣電系統國有資本控股的前提下,經批準可吸收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鼓勵、支持、引導社會資本以股份制、民營等形式,興辦影視制作、放映、演藝、娛樂、發行、會展、中介服務等文化企業,并享受同國有文化企業同等待遇。隨后“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實施細則》的通知”則打破了傳媒投資的只允許“國有資本”進入的限制,認同“各類資本”都可以參與傳媒經營,拓寬了傳媒投融資渠道。

政策的轉變使得傳媒業聞風而動,一批報業集團先后組建,一批有傳媒背景的公司相繼上市,如在報業投資中,北大青鳥投資5000萬與《人民日報》合辦《京華時報》,山東三聯集團注資《經濟觀察報》,上海復星實業牽手《21世紀經濟報道》。

(二)外部競爭

目前,新聞集團、時代華納、路透社、道瓊斯等為代表的傳媒巨頭都以不同形式介入了我國傳媒市場。國際資本還假道投資中國門戶網站,直接介入我國新興傳媒。李嘉誠和黃長實系下的Tom.省略等。目前,不少專業媒體領域,如《計算機世界》、《財富中國》、《IT經理世界》、《個人電腦》等都有海外媒體公司的背景。此外,國外傳媒機構還采用授權使用其品牌,交換節目,以專業媒介購買公司直接經營等的方式滲入中國傳媒市場。

外資介入我國傳媒產業,可以給我國傳媒業帶來大量的資金以及先進的運作理念、管理模式、發展途徑,但是它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與挑戰。雖然現在外資進入我國傳媒業還受到諸多限制,但是隨著我國整體開放程度的增加,我國媒介產品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它們必然會向我國媒介產業深入滲透。外資的到來也不可避免地挾帶著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會對我國社會與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產生一些沖擊。

三、默多克新聞集團對中國傳媒業的啟示

新聞集團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每天24小時連續向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傳送精彩紛呈的新聞和娛樂節目,每周在全球范圍內發行逾4000萬份報紙。作為一家公開上市公司,新聞集團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市值約550億美元,其強大的資本運營能力一直為世人所稱道。綜合來看,新聞集團的資本運作方法能夠總結為以下幾方面,這些成功經驗可以為在資本運作中剛剛起步的中國傳媒業帶來啟示。

(一)兼并收購

新聞集團的成長史也是它不斷并購收購其他公司壯大自身的歷史。從它早期靠購買泰晤士報業集團和太陽報,到2005年購買三家網絡公司后成立??怂够用襟w公司,新聞集團在這些兼并收購中經歷了成功和失敗,最終成為了傳媒巨頭。2005年后,默多克又并購了一系列新媒體,由此擁有了大量娛樂、游戲和社交網站。例如:新聞集團曾以1.88億美元從VeriSign手中購買了德國SP公司Jamba――這家公司以Jamster 的品牌,在華擁有不少SP業務,有利于新聞集團加大在中國SP市場的話語權;新聞集團以比道瓊斯股票市值2倍還多的價格,即56億美元收購道瓊斯集團,從而將以商業和財經領域深度分析報道著稱的《華爾街日報》報系和提供實時財經報道和市場評論的道瓊斯有線新聞社收入囊中。

啟示:兼并收購是資本運營常用的手法。有時這種購并整合不僅僅是為了謀求超額利潤,還是出于對內容平衡方面的考慮,借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二)投資控股

1996年,經過20多輪談判,默多克的STAR TV公司與劉長樂今日亞洲公司各控股45%成立了鳳凰衛視。兩位股東勢均力敵,共同控股。五年后,鳳凰衛視實現了運營的平衡。到2000年財政年度,鳳凰衛視贏利5000萬元港元,營業額則由前一年的311億港元激增到511億港元,并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為了上市,鳳凰衛視進行了微調,今日亞洲和STAR TV各占37.6%的股權,而中銀的子公司華穎占8.35%。在一份鳳凰衛視的廣告指南中,對其3位股東的描述是:衛視控股由美國新聞集團全資擁有,具有豐富的運營國際媒體經驗。今日亞洲的主要股東實力雄厚,在中國內地市場有豐富的運作經驗,多年來已在石油貿易、公路、交通、地產實業等領域投資近百億港元。今日亞洲與中國內地各界廣泛、密切的關系,為鳳凰衛視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華穎國際有限公司在中國和國際財務運作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在中國媒介廣告業務也有豐富的經驗。無論全國性的電視臺,還是廣告客戶均視華穎為服務質量高,信譽好的。兩大股東勢均力敵,第三大股東則明顯帶有中資背景。這就是鳳凰衛視的股東集團。現在,鳳凰衛視成了默多克在中國最成功的投資。

啟示:通過垂直一體化結構可以實現在海外市場的經營本土化,良好的多方合作便于快速融入當地市場,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當然這需要全球化的視野,并對自身的未來發展有清晰規劃,從而尋找到有潛力的媒介形式或傳媒公司。

(三)銀行貸款

讓我們看一看1998年3月-7月默多克的交易:

1998年3月,默多克以3億美元買下了洛衫機道奇棒球隊。

1998年4月,默多克買下《星球大戰(續集)》系列電影的發行權。

1998年6月,默多克以20億美元把發行量達到1300萬份的《電視指南》賣給TCI的環球電視衛星集團。

1998年7月,默多克宣布賣掉福克斯集團的20%股份,以減輕新聞集團的65億美元的債務。

這些交易的最終結果是讓默多克贏得了30-100億美元的利潤。由此可見,利用銀行貸款,低價收購經營不善的媒體,然后售出贏利的做法已成為默多克的慣用手法。

啟示:我國傳媒業是朝陽產業,發展勢頭看好,被認為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高回報率的行業之一,因此可以通過國內商業銀行授信一定的額度直接獲得金融資本。理論上來說,國內金融資本授信傳媒業是雙贏的好事,雙方都有內在驅動力。我國傳媒業發展急需資金扶持,商業銀行也要尋找新的投資領域以使其資金流動良性循環與結構優化。傳媒業與國內其他領域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面臨重重困境,業績不佳,還貸能力差的總體情況相比,無疑是難得的金鳳凰。同時,由于媒介的特殊性質,海外金融資本直接涉足國內傳媒業必然會受到政策的限制,相比之下,國內銀行注資會有政策保護。再一是以銀行信貸方式融資對媒體態度影響小,可以保證媒體在宣傳工作上的獨立性。

21世紀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將不會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一種全新的競爭格局已經出現,互相競爭的將是全球(跨國)公司。中國已經加入WTO,入世后的各種協定對新聞傳播業有著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雖然現在外資只獲準進行國內傳媒業一些邊緣業務,但其利用資本優勢逐漸布點,從傳媒業的下游影響上游并迂回進入核心業務的態勢正在顯現出來。我國傳媒要完成占領受眾市場與輿論陣地這項偉大任務,就必須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站住腳跟。我們除了繼續自力更生,加速積累,爭取政府支持,稅收優惠外,還必須改革傳媒投融資體制,實行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變過去媒介算數級的增長速度為幾何級的增長速度,真正為我國傳媒發展開辟一條廣闊的出路,從而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競爭的需要,建立適應市場發展要求的、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并形成更加有利于傳媒發展的運行機制和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黃升民、丁俊杰,《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國媒介產業化透視》,企業管理出版社,1999年.

[2]馬宇峰、李曉佳,《逆向思辨――走出兼并浪潮》,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

[3]胡正榮,《媒介市場與資本運營》,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4]金澤、伍代春,《我國媒介資本市場現狀分析》,《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

[5]秦爽,《媒介資本運營探析》,《當代傳播》,2004年.

[6] 喻國明,《略論資本市場與傳媒產業結緣的機遇、操作方式與風險規避》,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

篇9

關鍵詞: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4)05-0013-04

一、引言

隨著國家對高科技產業的重視與投入,近幾年,我國的IT產業,特別是動畫與游戲產業呈現爆炸式的發展態勢。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動畫游戲產業的重視推動了動畫游戲產業的高速發展,從而大大增加了社會對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人才的需求。但與此同時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動畫游戲產業持續發展之所以遇到瓶頸,主要是因為游戲動畫方面的人才缺口較大,供給與需求結構失衡。

因此,大力加強促進并規范動畫與游戲軟件人才的培養,建設示范性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已成為一項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緊迫任務。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動漫產業現狀分析

動漫產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同時,也是文化創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代表性產品有卡通動畫、多媒體產品、游戲類產品、服裝、玩具等。國外的動漫產業不僅擁有自己的動漫品牌如“米老鼠”、“唐老鴨”等,同時,也借助中國元素創作了許多著名動漫作品如“花木蘭”、“功夫熊貓”等,占據著大部分動漫市場,而我國自己的動漫產品卻極少(如圖1所示)。從動漫的市場份額可以看出,在中國,日本和歐洲的動畫產品占90%的市場,而中國自己的原創動畫作品只有10%。近幾年,國家對動漫產業的發展給與了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優秀的原創動漫產品的創意制作,培養動漫人才、建立公共動漫技術服務體系。在國家良好的政策和雄厚的資金支持下,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迅速,動畫產業鏈的結構日趨成熟,不僅培育了大量動漫專業人才,而且還創立眾多動漫自主品牌。

圖1 動漫市場占有率 圖2 游戲動畫軟件人才的構成

遼寧省原創動畫片制作實力位居全國三強,就是由于缺乏成熟動畫品牌衍生品產業鏈條,始終制約我省動漫產業的發展。面對動漫產業未來走向,培養高精動漫人才,完善動漫產業鏈條,做大做強衍生產品鏈,將成為我省動漫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動畫與游戲軟件人才現狀分析

動漫產業是21世紀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未來的經濟增長離不開動漫產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動漫人才3年內至少要達到15萬人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而目前我國每年動漫專業的畢業生不到5000人,供需結構處于嚴重失衡狀態。[1]近年來,雖然許多高校也開設了動畫方向專業,為動漫產業輸出了大量人才。但由于學生能力單一,大多屬于底層加工型、操作型人才,即動漫產業工人。而中間層次的技術型人才和頂端層次的管理型、創新型、策劃型人才卻鳳毛麟角 (如圖2所示)。由于人才的稀缺,即便有科技手段,但想要轉化為動漫生產,還有很大距離。

(三)動漫產業與動畫游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關系

為了適應動漫產業的發展,動漫教育應運而生。動漫教育不能脫離動漫產業獨自發展,以避免迷失方向。所以說,動漫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動漫產業的發展, 動漫產業的繁榮離不開動漫教育的繁榮。動畫與游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動漫產業的發展機制相輔相成、互相依托。故按照產業鏈的構成形式,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從根本上解決供需失衡問題。

三、研究問題的提出

目前,東北地區開設動畫方向或專業的院校在教育與人才需求的契合度方面還不夠緊密,人才的結構層次劃分不夠明確,教學體系不夠完整,教材不夠規范。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專業建設積淀不足

目前,東北地區院校動漫專業目標定位不明確,理論與社會實踐矛盾很大,不符合社會需求。動漫制作、游戲開發設備落后,沒有達到專業水平的基本要求。許多院校都有自己培養模式,但由于專業建設方面可供參考的經驗太少,并沒有培養出符合動漫市場需要的人才,導致學校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脫節。

(二)高校技能型教師的培養問題

動漫與游戲開發方向的許多教師,具備的開發經驗比較少,所掌握的知識幾乎都是從書本學習得來的,雖然理論知識比較夯實,但實踐能力比較薄弱。從企業聘請來的教師,開發經驗和技能水平過硬,但又缺乏教學經驗。既有教學經驗又有項目開發經驗的教師的缺口較大,使得教學與需求之間不能完美的結合,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三)課程設置混亂

1.課程設置拼盤化,缺乏科學性

大多數的課程設置具有盲目性,而且對選修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必修課固然是重要,但選修課在拓寬專業口徑,適應社會需求,提高學生興趣,突出個人愛好等方面的作用是必修課所不能代替的。

2.課程設置教條化,缺少實踐性課程

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強、要求動手能力高的專業,其課程設置應以實踐課程為主。但國內專業由于受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缺乏項目制作經驗,導致學生不能學以致用,甚至未能達到市場的最低水平要求。

(四)培養模式趨同[2]

有些院校沒有考慮自身的辦學條件、學科優勢、當地產業的發展形式,盲目效仿一些著名高校的培養模式,不僅抑制具有自身特色的動畫與游戲專業的發展,而且導致培養的學生,知識技能水平一般,且沒有自身的專長和特色,面臨就業缺少核心競爭力,不利于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動漫產業的高速發展及其技術的快速更替,使得操作能力薄弱和知識水平欠缺的動漫產業人員難以應對高標準的社會需求。為了改變目前動漫產業從業難的現狀,人才的培養模式必須更新。

四、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制定教學計劃、設計課程結構、選擇知識發展方式以及確定教學組織形式的依據,也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管理、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改革的基礎和前提。[3]由于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背景的專業,所以,培養目標需要修正,使其更具體、更實際。

通過整理《國內外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資料匯編》材料,訪問國內大學的官方網站,通過數據分析得出各高校主要的培養方向有:動畫設計開發、動漫制作、游戲設計開發、數字媒體軟件開發、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影視節目設計制作等。筆者把上述培養目標歸為2類,一是藝術設計類,二是軟件開發類,并對全國70多所學校按照培養目標進行了統計分析。

圖3 在兩大培養目標下高校的占有比例

從圖3中可以看出以軟件開發為培養目標的院校居多。按照計算機教指委“按培養規格分類”的指導性意見與遼寧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特色突出的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進行定位,擬定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為:立足遼寧省和大連市信息產業發展實際,面向IT產業(動漫產業)探索既掌握專業理論與動畫游戲軟件核心技術、又能及時適應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要求的高素質、重應用、有創新意識的,適合國內和國際動畫與游戲軟件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創意型人才。通過大學4年的學習和實踐,學生應達到以下的條件。

1.在專業基礎方面

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掌握數字圖像處理、電腦動畫和游戲制作的基本理論;具有基本的藝術賞析和藝術素養水平;具有較好的編程能力;掌握數字媒體技術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

2.在專業技能方面

具備數字動畫開發、數字視頻制作、影視特效制作、虛擬現實技術、游戲程序設計等能力,能夠熟練運用高級編程語言和動畫游戲產品開發軟件。

3.在其他方面

具有在本專業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自主創新意識較強。

(二)課程設置

通過深化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的改革,建設突出專業理論與技術實踐相結合的現代動畫與游戲軟件的課程體系及教材體系。選擇能夠體現本專業特色的、其他專業無法代替的課程,規范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把握專業總體發展趨勢。以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多技能為導向,培養學生。[4]促進課程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和考核機制改革,形成可操作的教學方法改革實施方案。

通過調查研究、閱讀文獻得出,目前,許多高校的計算機動畫與游戲專業課程體系基本成型,課程設置比較合理,比如山東大學,主要的課程設置有:公共(數學)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人文藝術基礎、數字媒體專業基礎、游戲開發、動漫技術以及數字內容管理等。[5]陜西安康學院建議課程設置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計算機科學類,包括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軟件工程等;二是網絡技術類,如計算機網絡、網絡程序設計、網絡管理等;三是媒體設計與著作類,包括網站與網頁設計制作工具、動畫制作工具、游戲創作工具等。[6]

我們對上述提出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為了保障培養目標的達成,完成先進的課程體系建設,形成和需求對接的課程建設規范。建議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課程設置從4類課程考慮(如圖4所示),分別是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動畫課程,計算機游戲課程,影視、攝影等課程,培養雙基型專業人才。

圖4 動畫與游戲專業課程設置

(三)培養方式

為加強學科建設,按照強化基礎、突出特色的方案,從本科階段開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進行專業型人才培養。采取了2+2分段培養模式,即前2年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第四學期讓學生選擇專業指導教師,選擇研究方向。第三年在導師的要求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擬定論文題目,拓寬專業口徑,完成選修課的學習,強化個人的專業方向特色。第四年對口公司專業實習和完成畢業設計。

(四)就業渠道

我省動漫產業基地已進駐水晶石、金山、乾元九五、阿凡提、博濤等動漫企業100余家,動漫產業發展迅速,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長。為了拓寬就業渠道,我們以培養目標為前提,課程設置為基礎,培養方式為手段,通過與動漫公司的合作,力求培養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動漫產業需求。

五、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的策略

(一)突出特色

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上,省內院校應該具有自己的特色,突出各個院校自身的優勢,增強就業核心競爭力。為突出動畫與游戲專業的特色,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采取雙通型培養模式

省內院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與游戲軟件方向)專業是面向IT企業、教育領域雙重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的,拓展本專業學生面向IT行業、基礎教育領域、職業教育領域就業,立足省內動畫與游戲發展的現狀,使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市場需求對接,使學校的特色得到升華和延續。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手段,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與游戲軟件方向)專業面向企業和教育的雙重需求出發,進行多渠道的社會合作。校企合作方面,建立校企合作訓練基地,實施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即學校為企業培訓員工,企業為學校實訓學生,達到校企雙贏的目的;校校合作方面,建立優秀教學實習基地,開拓資源共享、人才共建的校際合作新形式,實施基礎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策略,推進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的發展。

3.培養目標合理定位

根據需求提高培養規格,結合學校類型特點,定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但培養規格定位為社會急需的優秀人才,包括培養優秀工程師或培養優秀教師。

4.教學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分散,不利于專業的發展。為滿足教師、學生、企業人士等自主學習的需要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把這些分散的資源圍繞人才培養模式集中起來,建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與游戲軟件方向)專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從而搭建公共平臺,構建終身學習體系。

5.教師隊伍建設

完善教師培養和服務機制。優秀的教師隊伍是先進課程體系得以實施的前提,是培養目標得以達成的手段,是培養模式構建的根本。解決理論研究型和技術應用型教師梯隊的培養,平衡好教學和科研之間的關系是我們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在教學改革進程中處理好技能型教師在高校職稱評聘、成果認定等問題顯得格外的重要。

(二)加強實踐

省內各院校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要注重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立足實踐需做到如下幾方面。

1.從課程體系入手

建立先進的課程體系,形成和需求對接的課程建設規范,并進行課程建設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和考核機制改革,形成可操作的教學改革實施方案。以技能為核心,突出動畫與游戲專業自身的特點;以加大實驗課的比例為前提,把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達到企業上崗就業的基本要求。

2.從教師培訓入手

加大專業教師的培養力度,完善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從師資保障上解決好面向企業需求和面向教育領域的關系,著力解決理論研究型教師與技術應用型教師的工作考核、評定工作。我們可以聘請企業中經驗豐富的人員來學校給予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等各方面的指導,并安排優秀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培訓,使教師們了解掌握最新的行業技術與市場行情,最終使實踐教學融入到時展的要求中。

3.從實驗室建設入手

實驗室建設為專業建設創造條件。建立以培養“技能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目標化、模塊化、層次化”的立體實驗教學體系結構;實施“優化課內,強化課外”、“教學與應用項目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最終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實施校企聯合戰略,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

近年來,我校累計投入200多萬元資金,建立了一流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與游戲軟件方向)專業實訓室,包括3D動作捕捉實驗室、動畫與游戲軟件實驗室、3D動畫實驗室、虛擬實驗室。同時,配備了相應的高端設備,為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基本保障。

4.從校企合作入手

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從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方面入手。大連作為全國11家軟件產業基地以及5家軟件出口基地之一,軟件開發方面優勢明顯,因此,對動漫人才的需求量較大,我校根據大連產業的實際情況,通過校企合作,使得人才培養方向和社會需求相接軌。增強校企合作,有助于推進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從而改善實訓室環境進而提升校內實訓水平。

(三)立足應用

省內各院校計算機動畫與游戲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該指向應用,培養目標的定位、課程結構的設置和培養方式的制定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培養適合于該領域的人才。立足于應用,我們首先應該在課程設置上與應用型人才相契合,不要偏離本質;其次以學生為本,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培養學生的興趣方向,以其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在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主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一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便于發揮學生好奇心以主動去探究新事物,研究本專業。二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實踐中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輔導,使學生對各學科的知識達到互通,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達到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最后改進評價方式,將原有的“一卷定優劣”的傳統評價方式變成綜合評價,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將納入到綜合評價中。

六、結束語

按照我校的“教師教育特色突出的綜合性大學”目標定位,立足遼寧省信息產業發展實際,擬定了人才培養目標。借助院校的優勢,整合資源,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手段,建立合理的培養方式和先進的課程體系,拓寬就業渠道。突出專業特色、加強專業實踐、立足于應用。

由于計算機動畫與游戲軟件專業開設時間不長,專業目標如何定位、課程體系如何設置、培養方式如何制定等問題,各個院校都在探索中。堅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會在未來發展中逐步完善,人才供需達到平衡,動漫產業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 周嵐.高職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建設改革探討[J].宿州學院學

報,2010,(10):109-112.

[2] 李望秀,李華新,譚敏生.我國數字媒體專業本科教育現狀與分析

[J].現代教育技術,2012,(9):84-88.

[3] 伍順比,江玲.師范院校教育技術學本科數字媒體技術方向課程

設置初探[J].現代教育技術,2008,(1):57-59.

[4] 陳紅云.跨學科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機制建構研究[J].湖北

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75-78.

[5] 向輝.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8,(15):

28-30.

篇10

國家文化的發展在衡量國家綜合實力中占據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基于這一點,國際的文化貿易日漸顯現出其重要作用,這種貿易形式與各個國家的文化利益與經濟利益都息息相關。占據文化貿易的核心是關于內容版權相關方面的產業,綜觀我國今年的電視節目,本土原創的電視節目嚴重缺失,大都是國外引進,購買版權。本文基于這一點,試圖找到電視節目在國際貿易與本土原創間的平衡。

[關鍵詞]

電視節目;文化貿易;本土原創

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已經不單單由經濟、政治的發展水平決定,國家文化的發展也逐漸在衡量國家綜合實力中占據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基于這一點,國際的文化貿易日漸顯現出其重要作用,這種貿易形式與各個國家的文化利益和經濟利益都息息相關。占據文化貿易的核心是關于內容版權相關方面的產業,綜觀我國今年的電視節目,不難發現,現電視節目大多都是購買國外電視節目版權,再“本土化”呈現。因此,文化內容的版權產業在國家GDP增長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因素。

一、內容版權貿易

版權貿易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商業模式。首先,版權是法律賦予著作權人在一定期間內的專有權利,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既有經濟屬性又具社會屬性。版權產業是指以版權作為主要經營內容并依靠版權法和相關法律保護而生存發展的產業,涉及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復制、發行和傳播,也涵蓋采存儲、提供信息的信息產業。[1]根據國際認證協會在1990年的版權產業報告中我們不難看出,“核心版權產業”的中心內容主要包括出版、廣播電視、音像、電影、演出、廣告、軟件等行業。其次,電視產業價值鏈作為版權貿易商業模式中的一環,它的發展趨勢對貿易版權產生深遠的影響。版權貿易在我國文化發展的初期是并沒有受到重視的,早在2005年的文化貿易統計數據當中,中國電視節目的版權貿易還未被單獨統計,這說明在當時中國電視節目版權貿易還存在著嚴重的缺失,這樣的情況并不利于國家文化競爭實力和整個傳媒產業的提升。中國大規模引進外國文化也是有史可查的,自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就已經開始流入中國,并意圖用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改造,但是中國本民族文化資源豐富且歷史悠久,未能無違和融入“產業內貿易”,并未與國外文化產業貿易形成平衡,這就使得中國文化產品在國際貿易中長期處于劣勢。

二、電視節目版權購買現狀分析

我國電視節目的銷售數量之所以難以與國外引進節目數量達成平衡,究其本質,是我國電視行業版權意識缺失的原因。之所以會呈現國內的電視節目對外銷售與引進國外電視節目需求難以平衡的狀態,究其原因,一是在中國國內電視人的版權意識還不強,二是對國外電視節目過于依賴。我們熟知的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被譽為我國電視界綜藝娛樂節目的領頭羊,其在初期的節目形式與《我猜我猜我猜猜》有異曲同工之處,由此可見國內的電視制作行業對外來電視節目的依賴由來已久。隨著世界全球化的推進,國外電視節目日趨成熟,中國在電視節目形式方面也開始向世界其他國借鑒和仿效,讓受眾感受到了電視全球化的氣息,由此開始中國電視人版權意識也逐漸加強。曾風靡一時的《超級女聲》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成功仿效了美國電視節目《美國偶像》的模式,將《美國偶像》改造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電視娛樂節目,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吸引中國觀眾的眼球。《超級女聲》概念和創作理念源于《美國偶像》?!睹绹枷瘛吩从谟捎浝砣烁焕諛嬎嫉摹禤opIdol》,但在文化積淀深厚的英國卻很難火起來,后來美國??怂闺娨暸_發現它與美國的社會特點較吻合,就以近億美元的價格買入版權,并把它改造成了更加適合美國觀眾口味的平民選秀節目。[2]《超級女聲》的節目創作理念也極為相似,《美國偶像》反映了當今美國文化的潮流,而《超級女聲》借鑒《美國偶像》,換句話說就是中國版的《美國偶像》,同樣也就是當今中國文化的潮流。此外,同樣因海外購買版權大火的節目還有自2013年開始的播出的《爸爸去哪兒》以及《奔跑吧兄弟》,這兩檔節目均購買自韓國版權,這兩檔綜藝節目從嘉賓主持的設置到后期節目剪輯以及特效的制作,基本參照韓國原版。國內《爸爸去哪兒》兩季分別以1.1%和1.67%的超高收視率開啟了引進韓國節目版權的風潮,也將海外節目如何更好地“本土化”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探討。《爸爸去哪兒》的成功有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中韓文化的互通性,這種文化的互通性使得中韓觀眾的家庭倫理觀更為相近。當然有成功就有失敗,引進國外電視版權也造就了一些失敗案例,首當其沖的就是真人秀類節目。例如美國真人秀《Survivor》。廣東電視臺的《生存大挑戰》將《Survivor》基本完全克隆,并未結合中國國情與中國觀眾觀影尺度,節目內容不適合所有年齡層觀眾,而中國是習慣家庭一起觀看電視節目,因此遭到淘汰。同樣收視慘淡的還有央視的《謝天謝地你來啦》,該節目版權購買自澳大利亞工作犬影視公司,原版節目名叫《你是主的恩賜》,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曾經評價《謝天謝地你來啦》錢都白花了,只買了個節目名稱。從以上兩方面可以看出來在可觀的預期利益驅使下,大部分電視節目制作單位和電視臺都愿意選擇保險的外購版權方式而不是自主發揮創意策劃符合觀眾普遍價值觀的新節目,因為后者需要投入的資金高、時間周期長、市場接受程度未可知。而要擺脫這種文化劣勢,并走上平衡發展的“小康”之路,加快和平衡電視節目版權就成為版權貿易中一塊不可忽視的陣地。[1]

三、電視節目版權銷售情況分析

分析中國電視節目版權的海外銷售情況,我們不得不提的一部電視劇《甄嬛傳》。2014年,《甄嬛傳》成為《還珠格格》后中國古裝電視界新的傳奇,這部電視劇在各大視頻網站的總點擊率10億次,安徽衛視與東方衛視作為首次同步播出的兩家衛視收視率占同時段前兩名達20多天之久?!墩鐙謧鳌芬呀浥c美國有線電視網絡媒體公司HBO合作,將原本76集的電視劇精簡為6集播出,受到了美籍華人的一致好評。除此之外,其主演孫儷更是憑借著《甄嬛傳》墻內開花墻外香,成功入圍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是對其演技的最大肯定,也無疑是為《甄嬛傳》進入龐大的美劇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宣傳基礎。另一個在國際文化貿易市場上表現可圈可點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根據《舌尖上的中國》首次播出當年根據CHINARADIO,FILM&TELEVISIONPROGRAMSENCHANGINGCENTERDE的數據顯示,《舌尖上的中國》共被譯為六中語言,主要銷售到包括歐洲和美國在內的75個國家,海外的總銷售額已達226萬美金之多。這個電視節目之所以不僅能夠在國內引起轟動的同時也能受到海外人士的青睞,其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在于《舌尖上的中國》旨在借用中國地道的美食來傳達中國的風土習俗和人文情懷,讓中國的觀眾從美食中感受國人對生活的熱情也讓國外的觀眾從中看到中國的變化和發展??梢哉f,要想中國的電視節目受到海外觀眾的認可和喜愛,就必須要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世界的價值觀念巧妙融合,才能使中國的電視節目走進國際貿易市場。

四、引進模式吃香,原創力深陷危機

從以上兩點不難看出,中國電視節目文化版權貿易還是處于嚴重失衡狀態。“復制民族文化產業”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并且成為主流的文化政策。很多國家開始從一味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到要求開放文化市場,以求更加多元化節目形式與節目來源替代傳統的主流媒體電視節目,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以電視節目為主的文化產品在世界文化市場上擴大流通量,刺激電視產品的版權貿易需求。但中國電視節目似乎出現了版權引進“一邊倒”的趨勢,本土原創明顯匱乏。在國內一波接一波“限娛令”的推出下,照搬國外電視節目逐漸受到了限制,2013年10月20日,廣電總局向各大衛視下達的加強版限娛令中規定每家衛視每年引進國外版權的電視節目不能超過一個,歌唱類節目最多只能保留4檔且都不能在黃金時段播出。這項規定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中國本土原創的電視節目提供平臺,是本土原創電視節目的重要機遇期。因此中國的本土原創電視節目必須看準時機把握這個機遇,適當調整自家電視節目的競爭策略,結合各地方特色與受眾需求形成差異,用高質量、有意思的電視節目內容吸引觀眾。

五、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的中國電視節目已經進入一個全面國際化的時代。但僅僅有“拿來主義”是不夠的,電視節目的引進是一個復雜的本土化過程。只有看準了國內受眾地喜好和心理特點,加上適當的創新元素,才能夠讓電視臺、廣告商和觀眾獲得“三贏”的局面。但無論如何,一味的引進不是長久之計,中國電視仍然應該在吸收外來優秀電視節目精華的同時,厚積薄發,努力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王牌節目。

作者:楊若螢 吉平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