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8 00:48: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學生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學生論文

大學生論文:當代大學生的榮辱觀

大學生論文

目前處于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八榮八恥”的提出非常及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把樹立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一項長期任務。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與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相結合,要加強思想建設.因為知榮明恥的目的在于踐行,要確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爭做文明合格大學生!

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高度凝練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特點,是中國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生動體現。胡總書記講話既充分體現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青少年一代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性。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八榮八恥”的榮辱觀不但要領會在心里,更要落實到行動,從細微著手,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關注時事變化,熱衷公益事業,勇擔社會責任,使自己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合格大學生。

“八榮八恥”是一種尊嚴導向、價值導向和責任感導向,學習它關鍵在于認準做人的規范,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和黨員先進性教育相結合,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

“八榮八恥”讓人們明白了應該反對什么,提倡什么。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現代社會生活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論怎樣選擇,都不能離開做人的底線,都不能顛倒是非,以丑為美,以惡為善,以恥為榮。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我們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時,必須樹立的社會價值觀和個人人生觀。它應當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應當成為每個人做人的準則。

查看全文

大學生論文: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生論文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后,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驚嘆“皇帝女兒亦愁嫁”。因而,面對新形勢大學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養自立、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作出選擇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敢于面對困難、挫折與挑戰,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4、心理健康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征,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征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見》明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么,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查看全文

大學生科研訓練與畢業論文探索

摘要:近年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本文就大學生科研訓練活動與畢業論文質量的相關性對南京某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隨機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主因在于大學生普遍科研訓練不足,導致撰寫畢業論文時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由此提出了構建大學生科研訓練和畢業論文一體化運作模式。

關鍵詞:畢業論文;質量;科研訓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修訂)明確規定:“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很顯然,本科生的“初步研究能力”直觀的表現就是畢業論文的質量,它直接反映著一個高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近年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有所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針對這一現狀,有論者從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和管理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措施。但卻因為過于形式化而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還增加了師生不必要的負擔,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情況未有多大的改觀。為此,有學者主張“取消本科生畢業論文”。因此,調查分析畢業生論文質量下滑的主因,探索出保證本科畢業生論文的質量的運作機制,應是高校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主因:大學生科研訓練不足

對大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是高等學校經過長期探索,為提高大學本科教育質量所探索出來的重要經驗,它是大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的前提。目前,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主因,就是大學生科研訓練不足,具體表現為:1.大學生科研訓練活動普遍參與度不夠。高等院校考量學生研究能力的主要依據是本科畢業論文。畢業論文的完成必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支撐。這就需要學生在大學的學習期間要有足夠的科研訓練時間。這是因為大學生科研訓練與撰寫畢業論文兩者時間上的有先后順序,其科研活動能夠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做前期準備,如,查閱和整理文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調研活動等。因此,大學生科研訓練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基礎。本文就大學生參與科研訓練的現狀對南京某高校的學生進行了隨機的問卷調查。調查共發放問卷180份,不記名回答,有效問卷168份,有效率達90%。對“您是否參加過科研訓練活動”(調查樣本1)的問題,在有效問卷中,只有15人參加過科研訓練活動,占比僅為8.9%,沒有參加過科研訓練活動的人數為153人,占比高達91.1%(見圖1)。從調查情況來看,參加科研訓練活動的學生很少,大多數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未參與其中。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部分大學就開始實施“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這一計劃的實施,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創新意識,提高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從實施的情況來看高校大學生的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成為了少數優秀生的專利,以至于未參加過科研訓練活動的大多數學生在做畢業論文時往往茫然不知所措,選題就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或過于大而空泛,或是往年論題的簡單重復,缺乏實際的意義。加之做畢業論文在時間上與就業、考研等時間沖突,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導致拼湊、雷同,甚至抄襲的現象嚴重,不能體現畢業論文檢驗學生學業水平的要求,制約了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2.學校對鼓勵大學生參與科研訓練活動重視不夠。眾所周知,寫出合格的畢業論文,要有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而這些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是寓于平時的教學、科研訓練當中的。畢業論文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科研訓練成果的反映。將畢業論文選題寓于平時的科研訓練活動中,有助于研究問題的漸進性和連貫性,逐漸深化對問題的研究,從而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然而,學校對此并未給予高度的重視。調查問卷對從未參加過科研訓練活動的學生問到“您是否了解過科研訓練計劃項目”(調查樣本2)問題時,其回答情況見圖2。從調查情況來看,學校對學生參與科研訓練活動宣傳不到位,致使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參與到科研訓練活動中,在提高畢業論文質量中缺少了必要的訓練環節。3.科研訓練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溝通不夠。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是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對本專業領域問題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僅取決于大學四年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還在于實踐。大學生科研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過程。學生們通過參加科研訓練,可以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資料;如何做樣本分析;如何利用圖書館檢索文獻資料等,這樣直接參與和親身體驗了科學研究工作的全過程及其各個環節,從而可以避免其在寫畢業論文時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況。而這一過程的各個環節的進行,需要教師經常性地和學生溝通,精心指導。調查問卷就這一問題,對參加過科研訓練項目的學生問到“在科研訓練活動期間,您和指導老師溝通的頻率是”(調查樣本3),其回答情況見圖3。從參與過科研訓練活動學生的問卷調查來看,指導教師與學生聯系不緊密,科研訓練項目任由學生自己完成。由于溝通不足,教師不知道學生在科研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即便是學生參與了科研訓練的項目,但由于指導不夠,其完成畢業論文寫作的專業技能也不會有多大的提升。4.科研訓練課余化,缺乏系統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課程。目前高校未將科研訓練納入正常的教學計劃中,致使學校開展的大學生科研訓練活動,存在著與學科、專業教育相互脫節的問題,科研訓練還沒有真正地融合于學校的整體教學當中,其訓練活動更多地依靠課余時間,常常是由學校團委、大學生社團組織進行,這很難全面地提高大學生對科研訓練的認識。由于科研訓練活動業余化,使很多學生缺乏系統性科研訓練的途徑。調查問卷對未參與過科研項目訓練的學生問到“如果您要參加科研訓練計劃,希望學校給予怎樣的幫助”(調查樣本4)的問題中,其回答情況見圖4。從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學生迫切希望設置大學生科研項目訓練課程,接受系統的科研訓練的專業教育。

二、構建大學生科研訓練和畢業論文一體化模式

查看全文

大學生論文:大學生擇業與求職中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論文

大學生擇業與求職中的心理健康

一、2006年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1、勞動力供大于求壓力進一步加大。

2、困難地區、困難行業和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

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加大,就業服務急待加強。

查看全文

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對策研究論文

一、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勢頭最快的產業,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調查顯示,2007年1-11月,中國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數為近四千萬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7%。其中接待外國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門同胞722831人次,接待臺灣同胞4740206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國人人數為23938139人。其中,入境舉行會議或商務活動的為6434616人,入境觀光旅游的為12049859人,探親訪友的為72866人,入境的服務員工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數為3257940人。預計到2010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將達到1226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0%左右,相當于GDP的7%。很顯然,旅游業將會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近幾年來文化旅游產業有了蓬勃的發展,據世界旅游組織調查報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參加文化旅游的國際旅游者每年有兩億四千多萬。文化旅游因其獨具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氛圍而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它以多樣的形式、深刻的內涵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又因它具有的文化性、變化性、可持續性和季節性不明顯等特點和優點而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可以說文化旅游己經成為當前世界旅游的一種潮流和趨勢,并將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全球旅游發展的亮點和主流。深層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因而成為個性化、知識化時代背景下最具有持續發展前景的一項旅游產品,可以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和支柱。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消費群體也在不斷的擴大中。傳統的旅游項目是針對一些城市白領以及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退休人員。這群人的特點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壓力,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釋放自己,而且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付旅游費用。傳統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組團出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類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漸出現。針對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消費計劃,已經成為各個旅行社提高業績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這一類群體在未來的十年內存在一個很大的旅游消費市場。他們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傳統模式的。研究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是進一步發展我國旅游業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與發展的關鍵。相對比上班族來說,大學生的空余時間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說大學生存在旅游時間的可能性。傳統的旅游消費群體又的僅是在假期或者是黃金周出游,除去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點都處在不飽和的狀態,而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恰好來填補這一不足。避開旅游高峰出游已經慢慢的成為大學生旅游新觀念。所以,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制定大學生旅游營銷策略,不僅可以給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緩解目前旅游業出現的假期爆滿,平時無人的現狀。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研究的基本內容:

查看全文

大學生德育學分制試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學分制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實施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學分制的意義,闡述了德育學分制設計的基本內容,建立了大學生德育學分評價指標體系為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實施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意義

(一)德育學分制是體現以德育為核心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顯然,德育學分制是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發展,落實以德育為核心,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學分制是學生個體德育評估的現實要求

查看全文

大學生德育學分制分析論文

一、實施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意義

(一)德育學分制是體現以德育為核心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顯然,德育學分制是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發展,落實以德育為核心,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學分制是學生個體德育評估的現實要求

目前,大學生在德、智、體全面發展過程中,智育較為重視,體育也成為學分制的一部分,而作為“首位”的德育卻一直是軟而虛,已經成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頸”。高校學生的德育實踐環節尚未形成體系,對學生的德育實踐評估方式量化評分,在知行統一的育人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學生個體德育評估呼喚德育學分制的實施。

(三)德育學分制是提高學生自覺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

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論文

摘要:以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為牽引,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把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科學研究相融合,把以競賽為目的變為以競賽為手段,解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平臺問題。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完善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運行模式和激勵機制,進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本課題的研究可以推廣到其他的大學生科技競賽,搭建更多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實現工科院校大學生科技競賽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數學建模競賽;創新創業;學科建設

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1985年出現于美國[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從1994年起共同主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每年一屆,目前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在高校中已變成最廣泛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之一。這項競賽2007年被列入教育部質量工程首批資助的學科競賽之一。數學建模競賽的題目由工程技術、經濟管理、社會生活等領域中的實際問題簡化加工而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挑戰性[1]。學生面對一個實際問題,對解決方法沒有任何限制,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認為合適的任何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加以分析、解決,他們必須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及主動學習、獨立研究的能力。競賽沒有事先設定標準答案,但留有充分余地供參賽者發揮其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并充分發揚3人一組的團結合作精神。由于競賽面向所有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因此每年吸引了大量工科類專業的大學生參賽。

競賽實際上包括三個階段,即賽前培訓階段、競賽階段和賽后研究階段,彼此相互聯系。在賽前培訓階段,學生要通過課程學習或課外講座掌握一些包括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軟件的使用等數學建模的基本知識,并通過實際建模得到訓練;競賽三天集中完成競賽題目;賽后對賽題繼續深入研究。在“十二五”期間[2],國家決定通過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促進高等學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而數學建模競賽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打開了新思路,給交叉學科建設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開辟了新途徑,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數學建模競賽這個平臺,讓更多的師生參與進來,不斷擴大師生的受益面,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那么如何組織好數學建模教學活動和建模競賽活動,以及如何積極引導師生廣泛參與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如何結合數學建模競賽活動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也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一、以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為牽引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內容

1.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是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在實踐平臺上以模擬實訓的方式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業意識。在構建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過程中要突出課堂理論教學和創新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大學期間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專業課程、學科建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等各個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構建創新創業所需的知識結構,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以專業為依托、以競賽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群體,讓學生適時調整專業知識結構進行自我分析,尋找進入社會的切入點。2.探索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運行模式和激勵機制。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平臺之一,良好的競賽運行模式和激勵機制能夠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不以比賽為目的,而以比賽為手段,重視比賽的各個階段,從賽前的課程學習到校內選拔賽,再到賽后繼續研究,在激勵機制的調動下構成了一個緊密結合和協調發展的氛圍。3.提出實踐教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方案。針對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專業,在二年級的第二學期,即每年的3月份開設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課程,對于全校其他專業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每個學期都開設數學建模公共選修課。在每年的5月份進行數學建模競賽的校內選拔賽,6—8月份進行賽前的培訓實訓,9月份進行全國賽的比賽,12月份進行賽后賽題繼續研究的立項申報工作并積極開展研究,數學建模教學團隊給每個項目配備了指導教師,次年3月開始結合賽題的后續研究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爭取進一步的基金支持。在整個循環過程中,理學院的數學建模實驗室、數學建模開源平臺全程對學生開放,提供研究的軟硬件條件以及團隊教師的及時指導。

查看全文

大學生德育學分制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學分制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實施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學分制的意義,闡述了德育學分制設計的基本內容,建立了大學生德育學分評價指標體系為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實施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意義

(一)德育學分制是體現以德育為核心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顯然,德育學分制是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發展,落實以德育為核心,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學分制是學生個體德育評估的現實要求

查看全文

大學生畢業選擇因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畢業選擇;影響因素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發生了顯著變化,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點,但主要集中在國內升學、就業和出國留學。本文分析了影響畢業生選擇的諸多因素,并為大學生提出可行性建議。

1引文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發生了顯著變化,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點。本次調查通過“關于北京地區大學生畢業選擇情況調查問卷”的研究(數據來源于管理學院周亞老師提供的2004年人事局對北京高校2895個學生的調查結果),運用社會統計學原理進行系統分析,以得到影響大學生畢業選擇的各方面因素,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供科學依據。

2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隨機選取北京地區的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五所院校共2895名大學生作為被試,對其進行問卷調查。此論文采用其中30%的數據,共849個樣本,運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對畢業生選擇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研究。目前,大學生畢業主要有三種選擇——國內升學、就業、出國留學。我們可以得出,本次調查777個有效樣本中,超過半數畢業生選擇國內升學,占有效百分比的54.2%,37.6%的畢業生選擇就業,5.0%的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此外,還有3.2%的學生對畢業選擇不確定。影響大學生畢業選擇的因素有哪些呢?我們通過對調查數據的研究從以下家庭社會因素、個人因素兩個方面加以研究,其中家庭社會因素又可分為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情況、所在學校等,個人因素可分為以性別、性格為代表的先天因素和以學歷、成績、綜合能力為代表的后天因素。通過問卷調查和軟件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畢業生選擇收到家庭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從家庭、社會因素來看,是否獨生子(女)對畢業選擇造成一定影響,獨生子女的出國概率顯然要高于非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情況的影響最為直接,這點與我們預期相符。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問題上,經濟問題顯然是最為直接的。所在學校的不同,也使學生在價值觀上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再加之各學校培養方向的不同,使畢業選擇產生很大差異。此外,有可能影響到畢業選擇的家庭、社會因素還有很多,我們考慮了集中有代表性的因素,諸如,父母和親友期望、周圍同學等生活環境、社會輿論與評價、國家政策、學校老師的就業指導、學校的教育培養。其中學校的教育培養和周圍同學的生活環境對畢業選擇的影響比較大,而其他因素則不明顯。從個人因素來看,根據調查結果,先天因素中的性別和性格對畢業選擇并未造成影響。這與我們的假設并不相符。可見,一個人先天并不影響發展方向。而與之相對,后天因素對畢業選擇有很大影響。首先,學歷不同,思維角度不同,做出的選擇不同,研究生有更大的傾向進一步學習研究。個人成績和綜合能力均對選擇造成很大影響,這點是顯而易見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