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1:15: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道德發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道德資本與企業發展綜述
本文作者:顧中亞工作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道德資本對體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什么是道德資本?實際上,在思想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對資本概念的理解存在較大差異性,甚至是根本的異質性。道德資本的“資本”與馬克思的經典資本概念不同。馬克思的資本本質上是“社會關系”概念,而作為西方經濟學的資本概念則是“生產要素”資本概念。如果按照生產要素資本概念,在生產過程中所有的投入生產過程之中的能夠實現價值增值的物質因素以及精神文化因素都屬于資本概念。換言之,資本發展為價值增值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資源的代名詞。于是,在西方思想史上展現了頗為耐人尋味的“資本概念譜系”:物質資本、實體資本、貨幣資本、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精神資本、社會資本等等。這也表征著資本概念發展的一大趨勢是,越來越注意精神、文化和道德在資本中的位置。不難看出,如果道德是一種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的稀缺資源和財富,或者說是生產要素,那么,它毋庸置疑能夠成為資本,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本、文化資本和價值資本。道德提供的是規范性知識而非技術性知識,它不僅是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價值靈魂”,而且提供了科技、營銷、制度和文化的終極價值,提供了價值導向作用。所謂“道德資本”,是指投入經濟運行過程,能創造價值、獲得利潤的一切道德價值理念及其價值符號。[2](P6)人無德不立,企業無德無法永續發展。道德資本對體育企業經營發展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重構體育企業的經營理念,為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靈魂。在資本主義發展的相當長的時間里,市場不道德、經濟不倫理,為富不仁現象不是社會中的特例,而是司空見慣的“常態”。正如恩格斯指出:“在資產階級看來,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為了金錢而存在的,連他們本身也不例外!因為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賺錢。除了快快發財,他們不知道還有別的幸福。除了金錢的損失,也不知道還有別的痛苦。凡是不賺錢的都是蠢事,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3](P564)由此,企業曾經一度被認為是自私、貪婪和冷酷的“賺錢機器”,沒有良心與道德感,“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是為股東賺錢”(弗里德曼語)。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歷史的進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將企業與道德對立起來的二元化范式,并認為企業是“道德中性”、“道德無涉”,這顯然是一種極其糟糕的錯誤思維方式。喬治認為:“道德是整個社會,自然也是經營活動的潤滑劑與粘合劑。只有在這種道德背景之下,違背道德的行為才有可能出現并能以此獲益。”[4](P17)既然企業具有道德本質,用道德資本來重構企業的經營理念,為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靈魂就不言而喻。丹尼爾•貝爾認為:“傳統的道德哲學家都未曾割裂經濟學與道德的聯系,或宣稱財富創造的本身即是目的。相反,他們都把物質生產看作是促進美德、創建文明生活的手段。”[5](P21)根本上說,“人為”的體育企業生產是一種“為人”的生產,就要“以人為本”,為體育消費者的需要進行生產。顯然,把利益最大化作為首要動機或唯一動機,而不追求經濟目標和道德目標的平衡的做法是有悖企業本真含義,也有悖時展的趨勢。當然,正如著名美國學者佩因指出:“提倡企業道德并不僅僅在于可以防范道德風險和控制損失,而更為根本的原因在于,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作為‘企業公民’,必須符合社會的期望,即在財務和道德兩方面都表現優異。”[6](P142-143)體育企業只有具備“服務社會”、“對用戶負責”的道德精神,才真正提升了經營境界。正如丹尼爾•貝爾在《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中指出:“企業要想在明天獲得生存,今天就必須關心非企業問題”。[7](P8)通用電器前任CEO,被管理界譽為管理之神的杰克•韋爾奇認為,企業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企業文化,他說,企業的根本是戰略,而戰略的本質就是企業文化。張瑞敏對企業文化有一段精辟論述:“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價值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制度文化和規章制度,這又保證了物質文化的成長。”其次是促進體育企業打造人性化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所謂“產品人性化”是指作為生產結果的生產產品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本質需求。相當程度上,企業的“人氣指數”與市場占有率,取決于企業的“道德指數”與人性化產品。德國著名的經濟倫理學家科斯洛夫斯基在《倫理經濟學原理》中提出,“評價商品中象征性的和非物質性的價值成分隨著經濟物質的飽和在向物質性商品價值方面增長。”[8](P123)因此,必須重視企業文化“軟實力”,重視道德資本的價值。要想在“沒有硝煙”的商戰競爭中,成為“領航者”,關鍵要看產品(服務),而體育產品關鍵看道德理念。具有道德資本意識的體育企業,體育產品可以稱為企業道德理念和道德資本的物質外化或物質形態。世界知名體育品牌耐克、銳步等企業之所以能夠打造出超一流的人性化產品,就與其企業道德資本有著密切關聯。要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對市場占有率影響因素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企業市場占有率的高低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以下因素:產品質量、價格、交貨期、銷售服務、促銷方式、競爭策略、品牌知名度等。但是,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產品的營銷由物品營銷向文化營銷、道德營銷轉型,其目的是使體育消費者認同商品輸出的文化價值觀念。認同一旦達成,體育消費者就會把體育產品作為自身認同的文化價值符號來接受。同時導致對其他產品文化的排斥。更為重要的是在購買行為中,消費者會因文化認同而形成對特定企業品牌的信任感,產生習慣性甚至依賴性的購買行為。因此,成功的體育企業往往能夠通過體育產品人性化文化的輸出,建立起同消費者之間穩固的信任關系,從而塑造體育企業自身的品牌競爭力,提高體育產品市場占有率。最后,減少體育企業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任何管理和交易都需要成本。康芒斯認為:“在每一件經濟的交易里,總有一種利益的沖突,因為各個參加者總想盡可能地取多予少。然而每一個人只有依賴別人,才能生活或成功。因此,他們必然達成一種實際可行的協議,并且既然這種協議不是完全可能自愿地做到,就總有某種形式的集體強制(法律的、同行業的和倫理的)來判斷糾紛。”[9](P7)道德資本可以減少管理費用。道德資本能夠激活有形資本,首先體現在它能夠加快有形資本的運轉速度、頻度。傳統管理學的流行觀點認為,盡可能小的管理跨度可以保證對下屬的嚴密控制,為此,組織結構的設計通常謀求高度專業化,結果造成組織的剛性僵化而缺乏活力這種最大缺陷。較大的管理跨度有利于組織效率的提高,組織設計應追求“扁平化”以規避過度的專業化,以靈活的團隊組織代替僵化的部門劃分,這是現代管理學的新理念。道德資本通過組織制度的人性化設計以及對人的潛能的激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盤活有形資產,而且能夠使員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產活動中,提高生產效率。再則,道德資本還可以不斷地物化并蓄積在有形資本當中,通過企業信譽和品牌競爭力等形式,形成資本存量,提高有形資產的附加值。最后,道德資本能夠推動科技進步,促進成果轉化。總之,道德資本可以有機整合有形資本。道德資本可以節省交易費用。交易費用之所以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在于不信守承諾,不履行約定,根子上是道德問題。互不信任、相互猜忌無疑會增加交易費用。美國學者福山考察了“信任”這種道德資本,也認為若在某一社會網絡內形成了普遍的信任感,則這一網絡內任兩社會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易),比他們在一個充滿不信任感的社會網絡內的合作(交易),將花費更少的交易費用。[11]同樣,西松所說:“信任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并且是解決協同行動問題的關鍵。”[12](P28)因此,企業應該按照馬克斯•韋伯的話來規約自己的經營行為:“要記信這名俗話:善付錢者是別人錢袋的主人。以遵守諾言和按時付款而著稱的人,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籌集到他的朋友們省下來的錢。……因此,絕不要違背諾言。”[13](P20)綜上,只有實物資本和無形資本“對接無縫”、相得益彰,才能產生最大化的效益,因而作為無形資產的道德資本投入顯得格外重要。實物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發揮多大效益,獲得多少利潤,并不僅僅取決于自己本身的多少數量和質量,恰恰關鍵取決于勞動者的價值取向和對自身和社會的負責精神這些構成道德資本的因素。可見,道德資本比實物資本意義和價值更大,關鍵不在于其“存量資本”,而在于它所帶來倍加的“增量資本”。道德資本在使實物資本成為資本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實物資本,成為獲取利潤的基礎和關鍵。
中國體育企業道德資本缺失及其成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體育企業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在1998年,中國就被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認為是世界體育用品生產商的可靠地,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體育用品制造大國。[14]全國體育用品行業總產值以每年493億元的規模增長,2000年我國體育用品產量已占世界總產量的65%。[15]道德資本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然而,當前中國體育企業道德資本或道德資產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在發展思路上,由于傳統制度產生的“路徑依賴性”以及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復雜國情,中國體育企業基本上走的是重產量與產值增長,重經濟效益與利潤,而輕社會效益與環境問題的發展思路。管理模式總體上看,中國體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低下,依賴傳統管理模式的集體企業,而家族式粗放管理私營企業占大多數,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并嚴格運作的只是少數企業。從產品來說,目前中國的體育產業經濟還相對落后,體育企業發展水平、高科技與綠色體育產品等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較大。比如運動服中重金屬鉛、偶氮等有害氣體,以及體育場館中使用的涂料黏合劑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等嚴重超標的現象大量存在,而相當多的體育企業還沒有樹立全過程防治污染的管理思想。[16]體育企業缺乏道德資本,低效管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等現象仍然嚴重,對消費者綠色需求導致消費需求的變化、綠色問題引起企業競爭力的分化、環境問題所開拓的新市場機會等缺乏應有認識。199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組建的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TC207),負責制定了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直接采用ISO4001作為國家環境管理體系標準,使之成為阻止外國商品進口的“綠色壁壘”,我國已經加入WTO,要提高我國體育用品生產企業自身在國內和國際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是當務之急。[17]與此同時,商業賄賂、商業腐敗也時刻侵蝕著中國體育企業,制約其道德資本培育和企業的永續發展。國際經濟倫理協會主席羅世范指出:“近年來,腐敗現象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已經成為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嚴重障礙。來自世界銀行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中,每年支付的賄金超過一萬億美元。”[18]綜合學界的調查研究,中國體育企業界在培育道德資本問題上,總體上意識淡薄,行動遲緩,舉措乏力。從經營境界的角度來分類,按照道德資本來經營的企業大致分為三類:(1)理念清晰型。這只是一少部分企業,具有清晰的道德資本意識,健全的企業文化把道德資本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諸環節,謀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如寧波智丹體育經紀公司奉行的道德資本理念是,“體育經紀:誠信、三贏、認真、精進挑戰自我、精益求精”。安踏在提升自身實力與品牌價值的同時,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善盡企業公民的義務,以誠信感恩之心回報社會。它的希望是能夠成為中國市場品牌美譽度與市場份額雙第一的體育品牌,以及全球銷售額排名前十的體育用品公司;第二是理念搖擺型。不少的體育企業贊同道德資本的重要性,是重要的價值資源或無形資產,但卻并未知其“所以然”,因而缺乏應有的系統化、有序性的道德資本投資行動。第三理念糊涂型。部分體育企業是無視道德資本,看不到道德資本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更遑論打造道德資本的行動。導致當前中國體育企業道德資本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度不夠,市場環境有待完善和政府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之外,單從企業自身來說,原因在于企業的認識誤區。一是道德環境惡劣。企業是社會是細胞,某種意義上,社會的性質和狀況決定了企業性質和狀況。關于當代中國道德“滑坡論”與“滑坡論”的爭論由來已久。在我看來,無論道德這些年來取得了怎樣的進步,不可忽視在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國的存在的問題的一面。有人稱之為“這是在一個道德普遍淪喪的時代,對一個無道德社會的報復心理”,“(當今)社會道德水平的下滑,恐怕是我們歷史上的最低點。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時候,民族道德素質下降,甚至無恥,但是,從歷史的記載來講,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徹底。今天是從下到上,從市井小民到高等學府,整個社會呈現出道德淪喪的這樣一種現象和趨向。”在這樣一個道德失序的語境中,要想使得中國體育企業對道德資本的認識水平達到一個應有的高度著實十分困難。二是企業經營理念的扭曲。所謂“企業非道德性神話”,是指企業經濟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超然于道德規約之外。追根溯源,這一“神話”有兩大根源[19]:一是馬克斯•韋伯所謂“價值中立”學說的影響。堅稱經濟學研究的價值中立,經濟活動本身無需倫理道德的追問和審查。一是受到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認為在在經濟領域如同在所有的社會領域中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西方曾經盛極一時的觀點是主張“市場萬能”、“自由放任”,認為它是“自然的”,且能夠解決一切社會問題,而其他一切對社會問題的政治校正或“道德救援”都是反自然而且低效的。從價值觀的層面上,企業非道德經營論奉行企業中心主義這種失去應有平衡的價值觀。企業非道德經營的人性假設堅持人性自私論,作為人格化組織的企業,其唯一主旨是為了實現自己利潤的最大化。企業中心論的價值觀崇尚企業利益至上特別是股東利益至上。
中國體育企業打造道德資本的路徑與機制
各國道德教育發展論文
【摘要】20世紀以來,由于過分強調發展科技而忽視了人文教育,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全球進一步發展的嚴重受阻。為擺脫困境,開辟社會發展的新前景,近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紛紛開始關注對年輕一代的人文教育,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分別采取了各具特色的舉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們的做法給我們不少啟示。
【關鍵詞】科技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
***
20世紀,科學技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帶來了人類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和人的智力、體力的巨大解放。但是,由于片面強調發展科技而忽視人文教育,也給人類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諸如生態失衡、環境污染、資源潰乏、科技犯罪和道德頹廢等。這些問題正成為影響全球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阻力。回顧過去,深刻反思,人們認識到:只有科技的進步并不能促使人類全面幸福,只有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才有利于人類走向徹底解放。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關注對年輕一代的人文教育,重視思想品德教育成為各國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
本文將從探尋原因和介紹幾個國家德育發展狀況兩方面,論證上述結論。
一、原因的分析
網絡對思想道德發展影響
網絡的發展,拓寬了學生認識道德的途徑,改變了傳統道德教育的方式,開辟了學生自由表達自己內心的道德情感的新空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同時,網絡也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增加了復雜性,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學生必須要加強自我控制能力,合理利用網絡,增強對道德善惡的辨識能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一、網絡的便捷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網絡縮短了時空距離,是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對于學生來說,網絡是不可回避的事物,一味地限制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網絡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各類學習資訊,為資源的交流和借鑒提供了便捷的通道;網絡上有豐富的新聞資源,學生可以上網及時了解社會時事,掌握各行各業的最新信息,對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指導作用。如今,很多學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站,并以生動、多樣的形式在校園網站上開展思想道德和法治宣傳活動。這樣一方面能滿足中學生的求知欲望,打造和諧校園;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校園文化水平。同時,學生可以在網站和論壇上傾訴自己的心事,提出自己的困惑,從而減輕課業負擔過重造成的心理壓力和障礙。學生通過網上交流,能夠拓寬知識面,消除錯誤的思想認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網絡的誘惑性造成學生心理障礙
中學時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首先表現在學生性意識與性沖動出現,即出現了性的需要,其次是學生由于身體的全面發展,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些變化導致學生的思想和身心容易受網上信息的干擾。網絡的誘惑性主要體現在某些網站為了達到盈利的目的,會在網站主頁上放上不良信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學生接觸到這些不良信息以后,受到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還有些沉迷網絡的中學生,他們把網絡世界當作現實生活,不愛與人進行語言交流,思想脫離實際,性格則越來越孤僻、自私、不安,甚至有的會產生自殺意念。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但是有些學校卻忽視了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缺乏對學生的道德引導和約束,沒有意識到網絡對中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影響,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脫離了素質教育的目標。
三、網絡的虛擬性導致學生社會化的不足和錯位
小議道德發展的歷史演進
論文關鍵詞:圖騰禁忌禮儀風俗蔑言準則義務責任
論文摘要:道德規范的產生和形成,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根源,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社會關系決定的。道德規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具有歷史性和繼承性。在人類漫長的道德生活中,道德規范曾有過形態各異的表現形式,大體可以概括為圖騰、禁忌、禮儀、風俗、茂言、準則、義務、責任等幾種主要的表現形式。道德規范表現形式的歷史演進,是一個由蒙昧到理性、由自發到自覺、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道德規范是人們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關系的普遍規律的反映,是一定維上會或階級對人們行為和關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也是評價人們行為善惡的標準。在社會生活中,道德規范對于促使人們追求道德完善,逐步從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具有極其重要的道德歷史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規范的產生和形成,有著深刻的社經濟根源,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社會關系決定的。道德規范不是人們抽象思維的產物,而是對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一定道德關系的反映和概括。道德規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具有歷史性和繼承性。
在人類的道德生活中,道德規范作為人們道德行為的準則,從古到今,曾有過形態各異的表現形式,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從原始人的道德規范到現代人的道德規范,如果僅從形式上進行抽象,大體可以概括為圖騰、禁忌、禮儀、風俗、咸言、準則、義務、責任等幾種主要的表現形式。
一、圖騰
小學道德教育發展論文
道德教育是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和改善我省中小學的道德教育,使之建立在科學和系統的基礎上,1994年上半年,我們編制了一套中小學生道德品質團體測量表,在全省各地區中小學按分層隨機取樣。共發放了3600份問卷,收回2900份,有效問卷1848份。這項調查研究的目的是力圖探討以下方面問題。
1.我省中小學生道德品質各方面發展的總體趨向、學段特征、地區差異(沿海地區與內地山區)、校際差異(重點與一般)、表現及其內在規律性。
2.社區環境、傳播媒介、學校、家庭諸因素在學生道德發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響的結果。
3.當前中小學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經驗、教訓及存在的問題(最成功、最受學生歡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學生歡迎的德育活動形式及產生的原因)。
4.當前中小學生道德發展諸因素(道德認識、道德判斷、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中的最薄弱環節。
這個調查研究僅是我們整個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階段,第二步的工作將是根據道德教育理論和調查結果,擬定一套道德教育內容與方法,擬訂一套適合于我省中小學生特點的道德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中小學道德教育與學生道德水平發展的激勵機制(科學的德育評價理論、指標體系和方法技術),選定學校進行實驗驗證,以提高成果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小學道德教育發展論文
道德教育是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和改善我省中小學的道德教育,使之建立在科學和系統的基礎上,1994年上半年,我們編制了一套中小學生道德品質團體測量表,在全省各地區中小學按分層隨機取樣。共發放了3600份問卷,收回2900份,有效問卷1848份。這項調查研究的目的是力圖探討以下方面問題。
1.我省中小學生道德品質各方面發展的總體趨向、學段特征、地區差異(沿海地區與內地山區)、校際差異(重點與一般)、表現及其內在規律性。
2.社區環境、傳播媒介、學校、家庭諸因素在學生道德發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響的結果。
3.當前中小學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經驗、教訓及存在的問題(最成功、最受學生歡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學生歡迎的德育活動形式及產生的原因)。
4.當前中小學生道德發展諸因素(道德認識、道德判斷、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中的最薄弱環節。
這個調查研究僅是我們整個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階段,第二步的工作將是根據道德教育理論和調查結果,擬定一套道德教育內容與方法,擬訂一套適合于我省中小學生特點的道德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中小學道德教育與學生道德水平發展的激勵機制(科學的德育評價理論、指標體系和方法技術),選定學校進行實驗驗證,以提高成果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信用社職工道德教育發展
在各項業務日新月異,構建和諧企業,打造“爭創一流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下,加強農村信用社全體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刻不容緩。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對農村信用社如何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談幾點看法。
一、價值取向的“過濾”作用必須得到重視
職業道德教育和價值取向的引導兩者之間有著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構建與和諧企業一致的價值取向,是農村信用社廣大員工自律的基礎。一個人所具有的道德價值觀,對于外在職業道德規范具有選擇和指向作用,并體現在怎樣“做人”和“做事”的職業行為中。價值觀不僅體現于對職業道德的篩選、認同,還體現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價值觀具有穩定性,一經形成就成為主體頭腦中一種相對穩定的觀念模式,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職業道德規范是外在的要求,把“外在”的要求“內化”為信用社員工自身的需求,是提高職業道德教育實效的關鍵。職業道德規范能否被從業者認同并轉化為自己的行為,必須經過個人價值觀的“選擇”。道德價值取向這種“過濾”作用,極大地影響職業道德教育實效,應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二、必須注重與和諧企業構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在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必須認真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職業道德的內在聯系,強化價值取向的滲透,引導信合員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與和諧企業構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新時期職教道德與技術的發展
本文作者:王銳工作單位:吉林市職業技能開發中心
職業道德與職業技能的關系
在當前的社會中會常常聽見道德的詞語,隨著教育部門的改革和教育的嚴格化,道德教育很受學生的歡迎,并且每名學生都要進行一定的道德教育以培養自身的素質,在職業教育中也同樣包含對職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那么為什么要在職業教育中體現職業道德呢?兩者是什么關系?根據分析可見,職業道德與職業技能為辯證統一的關系,職業道德是全體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它涵蓋了所有。
職業道德在職業技能中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是全體人民的社會道德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也就是說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職業道德,所以從業者在就業前應當接受關于職業道德的相關知識的學習或者職業道德的培訓。現在隨著職業人才的層出不窮,各個用人單位對于職業人才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具有職業技能的人才在職業道德上的要求是用人單位的首選。那么為什么職業道德在職業技能中具有這樣重要的地位呢?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隨科技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道德理念體現出來,在用人單位中,具有一定的素質道德是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的。假如一個沒有素質道德的職業人才在從事某種職業工作,那么人們就會考慮他工作的態度以及嚴謹性,這樣會大大地給用人單位的信譽打折扣。如在某工廠,某職業工人因為他工作態度渙散,導致對職業技術的疏忽,使某產品質量下降,導致工廠的銷售額度下降。所以職業道德在職業技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道德是一切行為準則的基石,職業技能也是一種行為,沒有道德,再高的職業技能也只會干些缺德的事”。無論多么優秀的職業技術人員,沒有了職業道德,那么他們的職業技能也幾乎為零,不會得到認可。
如何更好地在職業技能教育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人際交往的道德發展綜述
本文作者:游運珍工作單位:廣州大學
大學生人際交往是其道德行為表現的最高形態
所謂道德行為,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會的運動、變化和活動,它是人的道德認識(觀念)的具體表現。道德行為必須建立在對他人和社會的一種自覺的道德認識基礎之上,道德行為必須是道德主體自由選擇的結果。[2]而人的道德行為好壞的表現往往通過與人的交往、交流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個人所處的社會關系決定其社會化的行為,這種關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過程和結果。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和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石,也是其道德行為修養的表現形態。這是因為:(一)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形成正如新生兒的思想是一片空白,是家庭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最早在他們的意識里寫下“思想道德”四個字。正所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師,無疑父母的行為修養對新生兒的道德行為產生原初性影響,并且這種影響使人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道德行為心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人的思想道德行為處在不斷地變化和調整中。在大學校園里,思想漸趨成熟的大學生之間的交往關系更能體現出他們的道德行為特征。為了和同學協調好關系,他們深知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即使有時候做錯了,為了不與同學有沖突,也會警告自己注意行為修養,以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二)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發展交往能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大學生不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畢業后的職業生活,都不可能沒有人際交往。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有意識地開始了獨立交往,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可見與同學搞好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擁有良好、和諧學習生活的基礎。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光要想,重要的是見諸行動。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怎么樣,光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只有通過與人的交往接觸才能慢慢知道此人的道德行為修養。(三)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完善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通過人際交往,大學生可以提高自我認識的水平,也可以提高識別他人的能力。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彼此都可以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認識、了解對方。同時,又可以根據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認識自我。交往圈子越大,交往能力越強,對他人的認識越完整,對自己的認識也就越清楚。大學生在四年大學生活中,道德行為深受其同伴、舍友和老師的影響,當然他也影響或改變著其他人的道德行為修養。通過在交往中對他人的全面認識,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才能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的道德行為。
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道德行為發展
(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策略1.主動交往。人際關系是互動的,不要總是消極地等待別人來主動關心自己,而要主動地與周圍的同學交往溝•44•通。大學生思想活躍,都渴望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在社會交往中,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交往活動,主動去與人交流,而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封閉,讓自己呆在一個小圈子里。很多同學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采取消極、被動的退縮方式,總是期待友誼和愛情從天而降,而不是因為他們的交往能力天生就比別人差。這些人只做交往的響應者,不做交往的始動者。根據人際交往的交互性原則,別人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對自己感興趣的。因此,如果你想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必須主動交往。2.尊重他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力量不是作用于人的外部,而是撼動著人的靈魂;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的壓力,而是內心產生的自我需求。如果你是一個與其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別人會對你產生好的印象。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將10元錢塞到賣鉛筆人的手中,然后頭也不回地走開了。走了沒幾步,他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于是連忙返回來,并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鄭重其事地說:“您和我一樣,都是商人。”一年之后,在一個商賈云集、熱烈隆重的社交場合,一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推銷商迎上這位商人,不無感激地自我介紹道:“您可能早已忘記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給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您親口對我說,我和您一樣都是商人為止。”這就是尊重的力量。3.以誠相待。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先生說:“一個人只有真誠,總是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后便會了解的。”他還說:“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只有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不會對你怎么的。”以誠待人是值得信賴的人們之間的心靈之橋,通過這座橋,人們打開了心靈的大門,并肩攜手,合作共事。真誠實在,敞開心扉給人看,對方會感到你信任他,從而卸去猜疑、戒備,把你作為知心朋友,樂意向你訴說一切。成為一個真誠的人,你會感到身心都很輕松;而一個虛偽的人,他常常會感到精神的疲憊;大學生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誠和善意,這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待人真誠、與人為善的人才能交到朋友。(二)提高大學生道德行為的主要途徑1.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從國家層面上講,努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思想道德體系。不斷強化大學生道德行為意識,大力宣講有關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的知識。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教育,建設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從學校層面上講,注意與大學生的教育目標的實現相結合。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為高校更好地開展道德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組織大學生積極參與德育過程,“把德育目標、內容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求、自得的過程,引導大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對兩難性和感覺性的價值問題,讓學生在自我選擇與體驗中感覺到,接受德育不只是社會的要求和為了他人,而且也是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形成自律的品質。”從個人層面上講,大學生要善于將道德認知內化為自我的道德行為,不能知與行脫節。應當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引導大學生積極踐行符合道德的行為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是教育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3]正所謂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大學生要加強政治理論課、社會科學課、哲學課的學習,通過理論學習,提高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切入實際,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通過深入的學習,大學生充分地認識本國的國情、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激發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崇高的理想與信念,完善自我道德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道德行為規范,從生活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訓練自己的道德行為,懂得關心人、幫助人、不參與違反國家利益的任何活動,積極踐行八榮八恥,為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做出應有的貢獻。3.引導大學生學習先進人物的道德品質。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能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心理。在現實生活世界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進人物比比皆是。如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15名學生冒著生命危險,跳入長江救起了兩名不慎落水的少年,何東旭、陳及時、方招不幸遇難,被追授為“全國舍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15名大學生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大學生應當努力錘煉個人品德,自覺向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學習。不僅要像英雄模范人物那樣樹立崇高理想,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更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將道德模范人物作為偶像,成長道路上的良師,循序漸進,積極進取,自覺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小議道德能力的參與發展
本文作者:賈新紅工作單位:江蘇省睢寧縣第二中學
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深入參與
問題是培養發展學生道德認知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動力,也是激發學生將道德認知作為完善自我道德行為的內在需求。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科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調動和引導學生積極地進入問題情境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啟迪思維,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家園,深化道德認識,升化道德情感。如,在學習《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一課第二框“推動社會的偉大變革”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實行改革開往的重要意義,我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①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說明了什么?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不需要中國?③怎樣正確處理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的關系?④我們應以怎樣積極的心態正確看待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和新問題?⑤面對改革開放的新趨勢,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讓學生去討論、去交流。這樣,創設鮮活的問題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探究交流的興趣,促使他們深入思考,在師生、生生之間多元對話交流中深刻感悟和理解了我國實行改革開往的重要意義。
實施多元評價,促進學生有效參與
傳統初中思想品德過程的評價往往采用終結性評價,更多的是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的評價,必須改革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實施多元化評價,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功能,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有效參與。如,在教學《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中第三框“保護環境”時,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自我評價:①能否自覺做到保持環境衛生,不做污染環境的事?②看到污染環境的現象能否去主動上前進行勸阻?③能否主動向他人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參加有關的公益活動?④能否主動向學校、老師提出搞好校園的環境,如學生食堂衛生、宿舍衛生等建設性的解決意見?通過學生自我評價過程的全面有效參與,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反思與提升道德認知相結合的過程。這不僅促使學生樹立了較強的環保意識,而且落實了環保行動。
加強社會實踐,發展學生的參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