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05:50: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鎮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鎮化

城鎮化農村管理探討

1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的狀況

眾所周知,在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國土面積廣闊,然而,我國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談及到人均土地占有量,達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很少,屬于嚴重的土地資源匱乏國家,而最為嚴重的是,我國山地荒漠相對較多,因此,耕地資源嚴重缺乏,即便我國的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很少,卻依然會出現很多人對土地肆意浪費,造成土地的損壞,不能使用。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經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因此出現了很多地區一味地追求城鎮化建設的速度,有些地方的工程建設還沒有完成,甚至是有些地區的工程剛開始開發建設,又開始對其它地方進行開發建設,造成了很多地方同時建設,交通堵塞,無法按照正常的工期完成,甚至存在一些在公路主路周圍建設很多的民用住房或者是一些商場酒店或者是娛樂場所,目前逐漸向著城鎮不集中的趨勢發展。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到2011年為止,我國在工業上的土地用地總量占我國土地總量的百分之零點四到百分之零點七之間。這種發展方式,必須依靠強大的資金支持,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擴大生產規模,這對剛開始進行城鎮化建設階段具有很大幫助,但是,當城鎮化建設進行一段時期后,這種模式就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增加了,無法滿足供需平衡的要求,這種模式在應用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然而卻收效甚微,并沒有得到實現規劃好的城鎮建設的目標,此外,這種對土地資源的使用模式不但不能對城鎮化建設起到幫助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極大妨礙了城鎮化建設發展。因此,在面對如此多的困難情況下,負責城鎮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體系,可以引進國外新進的土地管理思想并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而政府加大調控的力度,在進行土地資源使用時,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規劃,讓群眾參與到土地資源利用以及城鎮化建設上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通過這樣,不但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對土地進行管理,還能夠提高城鎮建設發展的腳步。

2討論城鎮化中土地管理出現的問題

(1)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缺乏合理的土地利用體系。我國在進行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在土地利用上存在嚴重問題,首先,并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體系,對土地利用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大多數被征用來的土地都應用在民用房的建設或者是應用于工業領域,使民用住房的數量以及工業區面積顯著增多,這樣就相對降低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設備的土地使用量,在土地資源的分配方面,并未做到合理公平,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根據我國現有的城鎮化建設情況,自我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始,很多在規模上并不大的城鎮自發地開始城鎮化發展,但是眼光并不長遠,只是放到了當下,所以城鎮化設計方案相對片面,缺乏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因此,在城鎮化后并沒有實現最初的目標,這就造成了原來那些相對較小規模的城鎮在城鎮化建設期間,數量很多,但是效率并不高,沒能夠建立完善的、科學的體系,與其他規模較大的城鎮相比,技術上也沒有突破,最終完成的城鎮化出現了很多的質量問題,造成土地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嚴重浪費。(2)土地資源較好的耕地被非法占用,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十分低。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政府部門開始重視經濟開發區以及主題公園等建設。根據相關數據報告表明,從1996~2005年,在大約十年的時間里,城鄉建設面積發生了重大變化,從開始的約20km2增加到了25萬km2,按照這種發展趨勢,每年將會減少更多的土地資源,而在這些被浪費的土地資源中,大約有超過百分之五十是土地肥沃的耕地,在工業上的土地使用也達到了7萬km2。對于上述所提到的耕地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將會永遠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再能夠進行農作物種植,這樣就造成了農民經濟利益的嚴重損失。此外,還會出現由于相關部門或者工作人員的失誤,造成很多被征用的土地資源被長時間擱置,工程無法進行下去。

3城鎮化建設中土地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1)明確“以人為本”,增加執法力度,保障農民合法的土地權益。我國在進行城鎮化建設總體來說是一個發展契機,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這里所說的風險就是城鎮化建設必然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這里可能會包括很多肥沃的土地,造成土地不可逆轉的損傷,農民失去了土地后造成經濟受到損失,可能無法保證正常的生活,甚至是由于土地非法征用,造成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根本無法生存下去;這里所說的契機就是由于進行城鎮化建設,很多農民由于土地被征用被迫走出農村,去外面打工,最終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但是,很多情況下往往是事與愿違,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城鎮開發建設人員都是想建設完美的城鎮,并宣傳想要發展一定會有相應付出的口號,征用了很多農民的土地資源,無所不用其極,只是追求城鎮化的速度,卻忽略了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最終導致所建設的城鎮質量并不理想。面對出現的種種問題,相關的土地管理人員以及城鎮開發人員必須停下腳步,對問題進行思考,不能一意孤行,要多做調研,下基層進行走訪,聽取大家的意見或建議,從大多數農民的利益出發,遵從他們的意愿。如果在城鎮建設過程中,有關部門和農民出現了糾紛,首先要關注的是農民自身的利益,一定要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對于農民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解答,不得出現強拆的現象。如今,存在很多黑心商人,他們打著政府部門的旗號,進行強行征遷,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大打擊力度,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對于違法行為堅決取締。(2)認真貫徹節約資源戰略,完善土地管理體系。通常情況下,土地管理問題與公司的發展息息相關,只有解決好土地管理問題才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得出,我國目前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十三億,人口數量還在逐年增多,然而,目前我國農村建設用地的總面積還達不到0.17億hm2,可以使用的耕地面積也在顯著減少,而且土地遭到了嚴重破壞,且人口數量還在顯著增多,造成了我國土地資源的人均占有量明顯下降。所以,相關的土地管理人員一定要建立科學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體系,在進行城鎮化進程中,盡量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對于不必要的土地征用盡量減少,對于已經征用的土地,一定要做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城鎮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集中使用土地,盡量較少土地浪費情況的出現。相關管理人員在管理已經征用的土地時,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制度,拒絕浪費現象的發生,從而保證廣大群眾的合法利益,保證鎮化建設的質量。(3)調動人民參與規劃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合理使用。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城鎮化的進程也在加快,而人口的不斷增加使人民和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更加明顯,負責土地管理的相關人員一定要讓人民參與土地的管理,積分人民的土地規劃熱情,讓人明充分了解城鎮化建設,減少其中的誤會。擴大土地規劃的宣傳工作,做到人人知道,可以通過舉行活動,或者發邀請函的形式,讓人民了解城鎮發展的進程和實時動態,做到土地管理的透明化。此外,在進行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通過監管,避免出現違法違規的事情發生,切實做到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從而維持社會治安的穩定,增加社會效益,帶動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查看全文

城鎮化發展論文

一、我國城鎮化的基本特點:

我國是個低度城鎮化的國家,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起步晚、總體水平低、發展滯后、城鎮人口比重大。

1、我國城鎮發展滯后主要體現在:與同等收入國家相比,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明顯偏低;與產業結構變化相比,城鎮化也滯后于我國的就業結構和城鄉結構的變動;與我國的工業化與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城鎮化也大大地落后了,例如1949年我國的工業化率與城鎮化率相差不多,僅為1.93個百分點,而到1998年,差距就加大為11.8個百分點,而最高的時候為13.43個百分點:另外,我國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落后,跟不上時展的腳步。

2、國城鎮化水平滯后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起步太晚,發展時間短而且波動較大,期間工業現代化又持續增長,導致城鎮化延后;其次,在其發展過程中,糧食的供應緊張制約了城鎮人口的增長,重工業導向戰略使城鎮人口的擴張力減弱,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對城鎮化的行政干預以及戶籍管理制度的堅冰難以突破。

3、國城鎮化水平滯后的后果——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滯后抑制了消費需求的增軋鋼內,阻礙了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妨礙了農業產業化進程,阻礙了城鎮建設和城市中心功能的發揮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而且它還影響了國民素質的提高,影響用地的集約利用和城鄉生態建設。

二、建國以來我國成鎮化的發展過程:

查看全文

城鎮化文化建設研究

一、文化活動

通過調研發現,張家港市部分社區居民主觀上不關心社區文化活動,其主要原因是新城鎮居民從農村生活模式轉為城鎮化社區生活模式后,不習慣于新的城鎮化社區管理模式,未意識到自己在社區中的責任與權利,很少參與決策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不能深切體會到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中的樂趣,更不能通過參加社區文化活動來顯示自己在社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社區,農村居民在遷入城鎮之后,首先接觸的文化環境就是社區文化,首先接觸的干部是社區干部,因此農村居民能否順利地融入社區是其能否順利向市民轉化的先導性因素。在日常工作中,社區應幫助新城鎮居民樹立主人意識,讓社區居民了解自己在社區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強化社區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讓社區居民切實體會到投入社區建設當中的樂趣,將自己的主人翁意識時刻帶入社區生活中;倡導特有的健康的民風民俗,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維系社區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二、鄰里和諧

鄰里關系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之中,不同的鄰居就會使鄰里關系有不一樣的特征,新市民和老市民必然會在社區中存在交集,因此這些居民的和諧程度不僅關系到城鎮化的推行,也關系到社會的問題。從調研數據來看,張家港市的鄰里和諧評價較高,為3.85分。可以說張家港市在新市民融合方面有著獨到的工作方法,其具體經驗可以總結如下:(1)張家港市在小區規劃中布置了許多公共活動場所,這讓居民在體育鍛煉、散步等日常生活項目中,加強接觸,并為不愿到對方家中打擾的居民們提供交往的場所。(2)舊城改造和農村改造中,盡量做到了原地安置居民,維持原有的社會結構,維護鄰里關系的延續性。(3)張家港市有關管理部門在安置小區住戶時,盡量將同一單位、同一行業的住戶安置在同一幢樓、同一小區,歷史上形成的良好鄰里關系是長期相處的結果。老鄰居往往是新鄰里關系的核心,張家港市政府將新鄰居吸引到緊密群體中來,傳播了鄰里相處的優良風氣。

三、教育

教育是農村居民市民化的重中之重,經驗表明,農村居民向市民的轉化往往需要一至兩代人才可以完全實現,在這個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教育。在此次調研中,我們把教育分拆為“受教育便利性”和“受教育質量”兩個要素。調研結果顯示,張家港市居民對張家港受教育方便程度基本滿意,這與城鎮化過程中張家港市成功的教育資源規劃與大量投入密切相關。張家港市的每個鎮區均有公辦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這些學校的教育資源完全可以滿足所轄學區居民的教育需求;同時,還建有多所民辦高水平中學,可以滿足高收入居民對于教育資源的訴求;此外,還在市區集中建設了3所高等學校、8所成教中心、6所中職學校以及1所特殊教育學校,形成了梯度性的教育資源配置形式,居民可以很便利地接受所需教育。張家港市居民對受教育質量評價不高,原因在于在設計梯度性教育資源配置模式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選擇的因素,大量的優質教師和優質生源被位于市中心的私立學校吸引,鎮區學校,尤其是離市區較遠的鎮區的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相對較低,這也是城鎮化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查看全文

農村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小城鎮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務等為特征的地域系統。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建設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經營小城鎮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落實省委“兩個加快”、市委“兩個強力推進”有效途徑,統籌城鄉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把發展小城鎮作為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抓緊抓實抓好。

一、對*小城鎮建設的現狀分析

建區設市十六年來,由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鎮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對經濟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到20*年底,全市有123個鄉集鎮,61個建制鎮,其中國家級重點鎮5個,省級試點鎮48個,縣城以下鄉鎮建成區面積達到198平方公里,鄉鎮平均建成區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著一個小城鎮。恩陽鎮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4.5萬人,是全國重點小城鎮。清江鎮近幾年來城鎮房屋建筑面積以每年5—10萬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戶、2000人的速度增長。

(二)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通過抓小城鎮的規劃、建設、功能完善,小城鎮成為人口、經濟、社會等資源的重要集聚點,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成為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輻射點,成為農村和城市的重要結合點。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對產業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對農村人口的轉移起到了吸納作用。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全市小城鎮常住人口達到6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27.1%。比如,樂壩鎮總人口7680人,城鎮人口達到6100人,城鎮化率達到80%。白衣鎮十年來鎮區面積擴大8倍,城鎮人口增加6倍,達到1.2萬人,占總人口的35%。

(三)基礎和服務設施明顯改善。路、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市場等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到20*年底,全市鄉鎮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條,里程12*公里;建成區道路硬化率達到70%;鄉鎮通電率100%;60個鄉鎮建有集中供水廠(站);所有建制鄉鎮開通固定電話、移動電話,60%的鄉鎮開通網絡;建成了一批綜合農貿市場、專業市場、經營超市,促進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陽、清江、樂壩、涪陽和興文實現天然氣管道集中供氣;地處深山的空山鄉實現了“五通”。

查看全文

城鎮化提供就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加快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意義;中國城鎮化的瓶頸制約;總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快城鎮化發展水平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客觀要求、加快城鎮化發展水平是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加快城鎮化發展水平是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迫切需要、加快城鎮化發展水平可以成為啟動農村市場乃至擴大整個國內需求的切入點、農村內需不足的制約、農村承載緩解“通縮”、啟動消費和需求的重任、勞動力就業的制約、我國城鎮化發展提供的就業崗位與農村實際需轉移的就業人口間的供求距離越來越大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經過30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村非農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農村城鎮化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在當前農民收入增長乏力、國內需求不旺的形勢下,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對于啟動農村市場、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推動鄉村工業和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轉變農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城鎮建設加快進程

一、加快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意義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一)加快城鎮化發展水平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客觀要求。當前,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仍嚴重滯后于工業化,我國的城鎮化率與同等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相比要低10個百分點,與同等工業化水平國家比要低約20個百分點。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綜合實力競爭,主要是城鎮實力的競爭。城鎮化水平越高,經濟效益就越高,資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強,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城鎮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有利于帶動周邊地區特別是農村的經濟發展,是縣域經濟增長的龍頭。

查看全文

關于縣城鎮化的研究及思考

城鎮化是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戰略,城市化是伴隨著工業化的進步而向前推進的。*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經濟欠發達山區,工業落后,在推進城鎮化方面與經濟發達地區和沿海平原地區顯然更加艱難。如何有效地推進*的城鎮化,已多有高論,本文對*的區域城鎮化作些粗淺的研究。

一、*縣城鎮化的特征

城鎮化是與經濟發展密切聯系的,在封建社會和計劃經濟時代,*的城鎮化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步走上城鎮化道路,并取得較大成效,城鎮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年底,全縣城鎮人口達到68870人。縱觀*城鎮化的發展,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城鎮化起步較晚。中國城鎮的發展是比較早的,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演進帶來的變化,早在*年,清朝政府就頒布了《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規定“人口滿5萬者設鎮,不滿5萬的為鄉。”*年,民國政府也頒布了《縣組織法》,規定“滿100戶以上的集市為鎮。”*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存在著先天不足,農村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人口分散,自然村達2360多個。到上世紀的30年代中期才設立了羅陽、百丈兩個鎮。但在“公社化”時期,又撤了羅陽、百丈兩個鎮建制,以至縣政府所在地羅陽,長期處于自然村落狀態,村莊割據,有城無市。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建立,*的城鎮才逐步發展起來。*年5月才恢復羅陽鎮建制,*年建立三魁、雅陽、百丈、泗溪四個鎮,1987年建立仕陽鎮,1992年建立司前、筱村、彭溪3個鎮,*年增設了龜湖、西旸兩個鎮,全縣建制鎮總數達到11個。此后,我縣農村人口才慢慢地向城鎮轉移,到*年,全縣城鎮戶籍人口達到了72015人,占總人口的20.13%。由于經濟落后,雖然城鎮的數量發展較快,城鎮的質量卻沒有跟上城鎮化的需要,城鎮工商業的發育和供水、供電、排污、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還相當滯后。

(二)城鎮規模小。在鎮區面積上,受山區地理條件的影響,除縣城以外,其他10個鎮的建成區面積平均不足2平方公里,不如發達地區的一個專業園區的面積。在人口規模方面,全縣34.7萬人口,設立了36個鄉鎮,平均不足1萬人。到*年底,11個鎮,平均人口規模只有1.7萬人。縣城所在地羅陽鎮只有39664人,小的鎮只有9200人,少于下洪、東溪、雪溪、鳳洋等鄉的總人口。從經濟規模看,*的城鎮都是由鄉改建而來,經濟基礎差。11個鎮*年工業企業總產值只有64926萬元,只占全縣總產值的37%。產值在億元以上的只有羅陽鎮,5000萬元以下的就有泗溪、百丈、筱村、西旸、龜湖、司前、三魁7個鎮,其中,三魁鎮僅有25萬元,大部分鎮沒有工業。

查看全文

城鎮化須保障農民地權

日前,山東省諸城市撤銷轄區內全部1249個行政村的建制,合并形成208個農村社區,并逐步選舉產生社區黨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這些社區大體上以兩公里為服務半徑,向農民提供醫療衛生、治安警務、勞動保障、文化體育、社會救助、司法調解、人口計生等公共服務,同時開展生產性服務、積聚商業,并引導農民向社區中心村聚合居住,形成了“多村一社區”的諸城模式(8月19日《南方農村報》第3版報道)。

另一方面,廣東近日出臺《珠江三角洲城鄉規劃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欲打造世界級城鎮群,為配合這一規劃,廣東將在地方政府的事權上進行改革,比如對經濟發達、城鎮密集地區的城市,適時撤銷鎮一級行政區劃,設立街道辦事處,以強化城市的統籌協調能力;通過擴權強鎮等方式,賦予更多行政資源;加快推進城市(鎮)增長區行政管理體制的轉型,城市(鎮)增長區的鄉鎮管理機制轉變為現代城市管理體制(8月17日《南方農村報》第7版)。

這兩個地方的改革顯示了在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兩種不同類型的鄉村地區、鄉村居民城鎮化的模式。

城鎮化是文明演進的自然趨勢,現代工商業的發展會加速這一趨勢。城鎮化的本質是原來生活在鄉村的人口,逐漸過上城鎮式生活。很多人錯誤地以為,城鎮化就是造城。這當然是正確的,但僅此是不夠的。如果我們從人的角度來觀察,則城鎮化的真實含義其實是,居民可以更為便利地得到一組公共服務和公共品,享受現代技術所保障的生活上的便利。為了較有效率地獲得這種便利,人們才需要集中起來,形成地理上的城鎮。但是,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這些公共服務和公共品也完全可以延伸到鄉村地區。換言之,生活在鄉村地區的居民,也完全可以過上城鎮式生活。

據此,城鎮化其實可以在兩個方向上演化:第一個方向就是人們熟悉的城鎮化,即人口聚集于城鎮。過去二三十年來,隨著工業化的高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已經出現了大量這樣的人口聚集區,現在這些聚集區的建制通常是鎮。這些鎮已經具有城市的“質料”,政府現在應當做的事情是,讓這些“半城市”成長為城市。目前進行的簡政強鎮具有這個意圖,但還不夠充分。應當考慮突破現有行政建制,設立“縣轄市”,享受目前建制市的政策,使之成為經濟、社會、文化的中心,鄉村人口可以逐漸聚集于此,實現城鎮化。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全中國所有農民都必須進入城鎮居住,即便在珠三角地區,更不要說在廣東廣大地區,必然會有一部分農民不愿進城居住。從文化角度、從社會角度看,保持大量地區為鄉村地區,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內地廣大地區,事實也肯定會如此。

查看全文

農村改革及農村城鎮化

一、農業的重要性及改革現狀

(一)農業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農業在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些都形象地說明了每個人都必須消耗糧食來維持自己的生命。然而從目前來看,糧食也只能從農業耕種而收獲。千百年來,農民躬耕于田地,為世界的億萬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同時,農產品不僅僅只作為糧食來維持生命,還可以為工業提供生產資料,農村、農民還是輸出勞動力與工業品消費的巨大市場,著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這樣評論農業:“可以恰當地說,城市的全部財富和生活資料都是從鄉村獲得的。”

可是僅僅有農民、農業還不足以滿足世界的發展、還不足以滿足人類的多方面的綜合需求。于是重工業、輕工業、服務業也就相繼產生并且迅猛發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種的不同、價值的差異、效益的區別,人們的經濟收入自然也產生了一定的差距,城鄉之間生活水平相應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隨著工業的發展,隨著服務業的興旺,隨著知識、信息產業、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這種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同時,這差距相應地也反映出農業的局限性、農村的落后、農民的貧窮。

(二)農村改革的現狀

查看全文

新型城鎮化鄉土文化保護研究

鄉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在土地、鄉村、農民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有別于城市文化的文化,是我國幾千年來鄉村生活、工作、娛樂以及思維等方式的集中體現,也是現今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以及農民的精神食糧。鄉土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性文化、規范性文化、表現性文化三個層面。其中,物質性文化包括鄉村自然風光、建筑風格、農作方式等,規范性文化包括行為方式、制度或社群、習俗、輿論和文化觀念等,表現文化包括鄉村語言、圖像、色彩、音調和姿勢等。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陳志華曾在《鄉土建筑的價值和保護》一文中這樣評價鄉土文化:所謂中國文化,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儒學、佛學、道學和帝王學,但究其根本其實也不過是典籍文化;有這樣一種文化,它凝聚著廣大農民的生活智慧,滋潤著我國遼闊的村野大地,訴說著我國歷史長河中星星點點的故事,這就是鄉土文化。本文立足于目前在保護鄉土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并在現有基礎上,探索發現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在鄉土文化保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具體分析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根據這些關鍵因素針對性地提出實際解決方案。本文試圖呼吁人們重視鄉土文化的保護,探討鄉土文化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其前景,找到保護鄉土文化的新的突破口。

一、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鄉土文化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鄉土文化的保護措施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在實踐中不難發現,在以城市文化為核心的現代文明的沖擊下,我們對鄉土文化的保護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鄉土文化相關法律不完善。時至今日,可以說,鄉土文化的保護問題依然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2015年5月19日舉行的全國文化法治工作會議上,文化部部長雒樹剛梳理了我國文化類的法律法規。目前在國家層面上,我國已初步創建起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涵蓋知識產權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市場管理、服務公共文化等領域。其中,關于文化保護的相關法律有《著作權法》《文物保護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關于文化方面的行政法規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10多部,文化部目前有32個有效的部門規章。由此可見,對于有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706部、地方性法規8600多部的中國法律體系來說,文化類法律的比重小之又小,更別說是對鄉土文化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了。我國是農業大國,鄉土文化是我們的靈魂。缺失鄉土文化保護的上位法,也就迷失了鄉土文化的保護方向,會使得地方政府保護鄉土文化的隨意性增大,甚至會為了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分得一杯羹犧牲鄉土文化。(二)鄉土教育缺失。《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十年評價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在我國農村,平均每隔一小時,就會有4所學校消失;每隔一天,農村就減少3所初級中學、63所小學,外加30多個教學點。十年來,初級中學少了1.06萬所,教學點少了11.1萬個,學校減少的數量更是驚人,約減少了22.94萬所。初中、教學點、小學減少幅度分別為25%、60%和52%;除此之外,在2010年,農村初中生比十年前少了1644萬人,降低了三成;而初中學校中就讀的學生減少了二成,小學就讀的學生減少了一成。此外,農村學校作為特定區域內的文化傳播機構,無論是師資還是教育經費的水平普遍偏低,導致大多數農村居民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到城里上學,有些家長由于擔心孩子安全,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們,因此放棄農村的工作,到城里打工。農村學校的教育受到城鎮化帶來的物質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只重視應試教育,而嚴重忽視了鄉土文化的教育,常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理念: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走出大山、走出農村,去往更大的城市,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現實的寫照。于是,農村教育的內容與城市教育如出一轍,都是為小考、中考甚至高考而學習的應試知識。這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家長們認為鄉土文化無用、青少年不愿意傳承傳統工藝的尷尬局面。(三)鄉土勞動力流失嚴重。近年來,城市不斷擴大,以放射型的形勢吞并著周邊的農村;高架橋、高速公路、工廠等不斷修建,直接后果就是導致大量肥沃的農用土地被占用。雖然說企業和國家都給予農民一定的補助,農民們拿著這些補助可以去謀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有些損失是無法挽回的。農民們脫離了曾經世代相依的土地,這也意味著與耕地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系的鄉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在慢慢地在人們的視野中模糊,直至消失。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曾斷言:“影響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兩件大事,一是美國的高科技發展,二是中國的城鎮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城鎮化可以帶來經濟利益,促進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的確,城鎮化是一種促進我國發展的方式,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這對我國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就是其所形成的城市文化強烈沖擊著我國的鄉土文化。城鎮化進程中快速、緊張的生活節奏,正在沖擊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知足的生活模式,不斷打破農村居民對鄉土文化的堅守。成千上萬的農民迫于生活的壓力或出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棄耕地,成為費孝通先生所稱作的“宣泄出外的人”,也就是農民工。而青年在外讀書的,也會因為就業條件、發展空間、生活條件等因素,選擇在外創業或者繼續深造,這些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家,或者為了生計選擇不回家。也有許多人將打工掙來的錢寄回家里,紛紛蓋起了洋房。慢慢地,少了土地、農村、農民三個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鄉土文化必然是破碎的,終將抵不過城市文化的強烈沖擊。(四)鄉土文化被過度商業化。隨著一部獲得了高票房與高口碑的影片《大圣歸來》對古典的致敬,“大圣故里”爭奪戰再次成為人們的談資。中國文化學界一直爭論《西游記》中齊天大圣的“戶籍”歸屬問題,于是乎,吳承恩筆下的“孫猴子”誕生的頑石,近年來出現了多個不同的版本,甘肅、山東、江蘇連云港等地紛紛表示,齊天大圣的故鄉是屬于他們的。后來加入爭奪戰的還有山西婁煩縣,該縣的文物旅游局還聲明,授權婁煩縣花果山生態苑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名為“花果山”的風景區。借著經典之名對虛幻的景觀進行人為搭建、大肆宣傳,過度商業化,這難道不是對經典的褻瀆嗎?除此之外,為了方便鄉村、名鎮的統一管理,當地管理部門多采取統一規劃的方式,破壞其原來的格局,強行進行改造。喜歡去古鎮旅游的朋友不難發現,烏鎮、鳳凰古城、靖港古鎮、鎮遠古鎮等知名旅游景點,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商品店面、特色小吃、紀念物品、節目表演等都千篇一律,沒有獨特之處。據筆者調查,四川省江安縣大井鎮九角村就曾有過這樣的情況,當地政府為了打造歷史名城形象,要求路邊的每家每戶必須貼上紅磚青瓦,掛上大紅燈籠,看似整齊劃一,實則是偽造古董和鄉村。更有甚者,將鄉土文化當成文化旅游的吸金石,雇傭農民使其成為專業的歌舞演員或是銷售員,使得傳統工藝、傳統技能成了制造旅游紀念品、迎合游客的手段,也使得鄉土文化僅剩下經濟效益。(五)鄉土文化的多樣性危機。我國文化發展一直表現為城市、鄉土文化二元發展的格局,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文化已然成為“主流文化”,同時隨著網絡、媒體等傳播方式的快速發展,城市文化仍不斷釋放著巨大的生機。反觀鄉土文化,已經因為種種原因被逼到邊緣線,不斷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擠,鄉土文化的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正如陳波、耿達在《城鎮化加速期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空心化、格式化與動力機制》一文所提出的,鄉土文化的危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現有的鄉村文化活動越來越趨同,由政府所主導的文化下鄉活動內容基本上趨于一致,都是送戲、送書、送體育器材、送電影等大同小異的文化活動,并沒有考慮到鄉土文化的差異性;二是隨著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以城市為中心的現代文化正在強有力的吞并著鄉土文化,使得鄉土文化逐漸失去群眾基礎,向“看電視”“打麻將”等娛樂活動集中。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越來越多關于建設農村文化的政策和措施,這說明國家對農村文化越來越重視,經濟、文化、人力等資源向農村投入的比例持續加大,持續穩健推進農村文化的建設。在國家資金和政策的雙重支持下,各地方政府自然也十分重視對鄉土文化的建設。于是,各鄉各鎮逐漸興建文化站、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各村配備專職于文化建設的工作人員,并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鄉土文化的保護工作看似正在順利進行,但是“十里一風,百里一俗”的鄉土文化特點,真的能以這么簡單的方式保護傳承下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使國家如此重視鄉土文化建設,即使各職能部門毫無偏差地將政策執行下來,即使各公務人員將工作做得面面俱到,也只會出現千篇一律的鄉土文化繁榮假象。(六)對鄉土文化存在偏見。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人們在思想價值觀念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呈現出一定的差異化和多樣化,從而發生文化沖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國的貧富差距增大,使得鄉土文化在人們眼里越來越“沒價值”,許多人認為鄉土文化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很多地方的鄉土文化開始面臨斷層和失傳的危險。今天的城市,甚至出現了鄰居之間十年都未見過面的情況,就是這樣相互不熟悉的人組成了我們現在的社會,因此再小的事情都必須完全講清楚,甚者需要立下字據,這樣才發生法律關系。但是在過去,鄉土社會中發生法律關系是罕有的,從初次打招呼到熟悉再到信任,大家的信用并不是用契約等紙質條例來體現的,而是依靠于自古以來的生活習慣和道德約束。此外,有人認為鄉土文化就是落后的、愚昧的文化,有一段順口溜是這么說的:“山炮進城,腰扎麻繩,反穿皮襖,外露毛絨……”這是對農民赤裸裸的諷刺,諷刺其沒有文化,沒見過世面。其實質更是對鄉土文化的鄙視,似乎鄉土文化只會讓人變“土”、變“俗”甚至變“野蠻”。

二、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鄉土文化保護的對策建議

文化是城鎮的靈魂,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不能只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要重視精神富裕。鄉土文化保護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對鄉土文化保護與傳承造成不利的影響。鑒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議。(一)建立健全鄉土文化相關法律體系。保護鄉土文化,首先要建立健全農村法律體系。現有的法律文書主要是針對城市社會、商業社會編制的,但是鄉土社會一直以來以熟人社會為主,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城市的陌生人社會完全不同。因此,要想使法律在農村行之有效,必須充分考慮其實際情況,在立法時應處理好一般性法律法規和民間規范的關系。除此之外,還應建立健全農村司法救助體系,從而保證廣大農村居民在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或是權益受到侵害時,能通過司法救助體系獲得及時而有效的法律援助。另外,法律的制定與實施之間,要有充分的時間引導人們了解此法律,避免“法盲”現象,減少農民與執法人員之間的矛盾。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讓農村居民了解《文物保護法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現有法律,以及《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使農村居民懂得用法,讓更多的人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也為鄉土文化的保護創造有利的條件。(二)改善鄉土文化教育條件,創新教育內容。鄉土教育對于鄉土文化保護與傳承而言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鄉土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必要性,為鄉土文化保護提供良好的基礎。在地區發展極其不平衡的城鎮化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是抱著“先富帶動后富”的想法,認為只要發達城鎮的教育搞上去了自然會帶動鄉村教育發展。鄉土文化有其特殊性,首先,政府要加大對鄉土教育的財政投資,號召社會的捐款資助,鼓勵知識性人才下鄉支教,全面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教育環境。其次,應成立全國性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專項基金,大幅度提高鄉村教師的薪酬待遇,讓鄉村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高薪職業,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師加入鄉村教學隊伍。再者,教師職稱評定與評獎評優應適當向鄉村教師傾斜,還應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專門的鄉村教師評職、評優之類的獎項。因為從目前的評比情況來看,無論是評比內容、名額、過程與規則,都有利于城市老師,由于信息不對稱,農村教師在評比過程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因此,適當向農村教師隊伍傾斜可以點燃鄉村教師的教學熱情。此外,教學內容也不能僅限于應試內容,在讓學生學習基礎課程的同時,也要根據當地的鄉土文化的特點,增設相關選修課程,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鄉土文化的興趣。讓學生走出學校和課堂,去親身體驗農耕文化,感受民俗節慶的熱鬧氛圍,參與手工藝品的制作,深入接觸鄉土建筑等遺址,以此來拉近學生與鄉土文化之間的距離。學校也應舉行與鄉土文化相關的活動或比賽,如“三月三,跳竹竿”“講講我的家鄉故事”等,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和競爭過程中感受到鄉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思考鄉土文化傳承的方式。也許在短時間內,教育資源還是會比較少,但是從長期來看,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持與教學內容的豐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鄉土文化感興趣,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鄉土文化保護的隊伍中來。(三)就近城鎮化,解決鄉村就業問題。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而鄉土文化保護的主體自然也是農民。陳少峰在《文化的力量》一書中提出,目前城鎮化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農村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模式,如美國、日本、英國等;另一種是農業從業者分散向中小城市集聚而形成的族群網絡狀城市化模式,如法國、南斯拉夫等。而在中國,要解決鄉村就業問題,“就近城鎮化”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就近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不向城市遷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或附近縣域,從事非農勞務及工作的新型城鎮化方式,其實質就是將農村的人口或勞動力就近、就地遷移。因此,對于有條件進行就近城鎮化的區域,政府在保護好古村、古鎮、古街的同時,政策也應當進行相應傾斜,相應增多優惠,引導企業投資建廠,增加就業崗位,上級政府應給鄉政府更多的自主權,發揮其主動性。此外,著重發展第三產業,鼓勵農村居民自主創業,將當地特色小吃轉換為地方知名品牌;集合大眾,將民俗風情轉換為吸引游客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優勢,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如此,在帶動地區經濟的同時,避免了鄉土文化保護落入無人保護的尷尬境地,使農民在工作之余,時刻享受并保護著鄉土文化。(四)商業化過程中保留鄉土文化的真實性。過度的商業化造成了鄉土文化繁榮的假象,實則已經破壞了鄉土文化的最本質的內涵。在城鎮化進程中,之所以掀起復古懷舊風潮,流行起尋根之旅,流淌出“鄉愁”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被鄉土文化純真的魅力所吸引,這是鄉土文化區別于城市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地區與地區鄉土文化多樣性差異的源頭。鄉土文化商業化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及鄉土文化資源的開發中,利用人的能動性與創造力對鄉土文化進行開發并取得相應經濟利益的過程。部分學者過分強調使用商業化手段的重要性,忽視了鄉土文化資源的社會效益。“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們對于鄉土文化的理解自然也是如此,有時候會有意無意地偏離鄉土文化的本質,對商業化過程中的鄉土文化的真實性造成威脅。張振鵬在《新型城鎮化中鄉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之道》一文中提出,“無中生有”和“復制粘貼”出來的鄉土文化商品或許看起來與鄉土文化無異,但始終只是“贗品”,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鄉土文化,文化的歷史性拒絕歷時性的模仿。因此,在鄉土文化商業化的過程中,我們的首要工作就是尊重鄉土文化的本來面貌,防止為追求整齊劃一、方便管理而采用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方式,避免大規模復制鄉土建筑、仿古建筑等。其次,政府應該在鄉土文化商業化過程中起監管作用,對于那些外包企業為迎合消費者認同和占據消費市場而進行惡性競爭,背離鄉土文化初衷的商業化行為進行嚴懲。最后,轉換消費觀念,讓消費者從高檔品、奢侈品的消費轉移到鄉土文化的消費上來;呼吁到鄉村旅游的游客們充分尊重當地文化;為鄉土文化的保護提供資金,創造良好的環境。(五)政策制定因地制宜,明確農民在鄉土文化保護中的主體地位。2014年以來,由國家統一指揮、地方政府主導的農村“五大工程”建設,旨在推進農村地區的文化發展,對全國基層和廣大農村地區進行全面覆蓋。其內容大致為:推進農村地區文化活動室、有線電視(電視差轉站)、圖書館(室)、有線廣播、公共電子閱覽室(公共網吧)、籃球場與排球場、文化大院等公共設施的項目建設,逐步形成全國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但是,很多措施并沒有受到農民的擁護,很多人認為這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甚至不知道。因此,鄉土文化保護相關政策的制定必須深入基層,充分了解當地鄉土文化的特殊性,深入調查研究當地農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訴求,借鑒其他地區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的政策和經驗,將其融合成適合當地的相關政策,提高政策的地區適應性,增加居民對政策的認同感,減少政策實施的阻力。并且,應該更加明確文化是在長時間的生產生活中不斷積累、沉淀所形成的,因此文化建設工程是以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為目的的,使農村居民能在鄉土文化保護中自覺選擇傳承與創新優秀鄉土文化,而非創造出新的鄉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堅定并明確農民在鄉土文化保護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農民的文化自覺性。費孝通先生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研究:文化自覺性是人們對自身所處文化壞境有充分認識,了解文化發展的淵源,參與到文化發展的現在,并且能預測其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一種人們對文化的自我認同、自我反省、自覺行動等自發的行為。人們的文化自覺往往會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產生,通過交流了解自身所處文化的特殊性,并加深對其的喜愛,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了無論是處于鄉土還是遠離鄉土的人,鄉愁往往在受到城市文化沖擊的情況下顯得十分強烈。吃西餐喝紅酒時不自覺地會想起家鄉菜和自釀米酒,過圣誕節吃火雞時會懷念大年三十晚的團圓飯。漸漸地,“文化自覺”讓我們不斷進行自我反省,反思鄉土文化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同樣,生活在農村的人會用實際行動遵循著鄉土文化的傳統,堅守著最原始的鄉土記憶。(六)發揮媒體優勢,提升人們對鄉土文化的認知度。在城鎮化過程中,媒體對信息傳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態度與言論對鄉土文化的傳播與輿論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媒體能夠強化鄉土文化傳承意識,吸引鄉土文化的潛在受眾,拓展鄉土文化的傳播范圍。鄉土文化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媒體能將這樣的故事性加工轉換成一種視覺文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廣大群眾接受并傳播。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媒體對鄉土文化進行正面宣傳,鼓勵媒體對鄉土文化傳承方式進行創新。比如海南電視臺舉辦的《呀喏噠嘀》瓊劇比賽,將海南方言、海南傳統戲曲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瓊劇與方言的魅力,激發了廣大群眾對傳承鄉土文化的熱情。除此之外,偶爾瀏覽的新聞,偶然聽到的資訊,以及所有有關鄉土文化的正面報道,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對鄉土文化的看法,讓人們真正感受到鄉土文化的“土”并不是貶義詞,而是農民最樸實無華的品質;真正了解鄉土文化不是落后、腐朽的文化,而是最富有魅力和內涵的文化。由此提升農民的鄉土文化自豪感,以及他人對鄉土文化的認同感,如此,便會自然而然地形成鄉土文化保護的良好氛圍。結語物質生活條件再好也取代不了精神家園,馬路再寬也難以承載胡同所記載的鄉愁。或許“鄉土文化”本身只是被外人賦予的名詞,農民一直把它當成生活常態,但是,忽視鄉土文化、一昧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城鎮化,一定不是健康的發展模式。文化是根,根斷了就難以再續。在城鎮化過程中,只有重視鄉土文化的保護,才能迎來鄉土文化繁榮的新機遇,才能真正實現有靈魂的城鎮化發展。

作者:韓雨彤 單位:深圳大學

查看全文

鄉長在城鎮化推進會發言

我鄉新型城鎮化項目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鄉城鎮化主要在、、三個小地區,近幾年來雖然、、等地城鎮化速度在不斷加快,也只能說是鎮。我鄉雖有5.8萬人口,但城鎮化進程緩慢,城鎮化率僅10%左右,主要集中在街。近年來,我鄉新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街水泥路、整治小城鎮環境、建設休閑廣場等城鎮化項目都使我鄉的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也提升的對外形象。

二、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一是以中材原材料基地建設為契機,將近40戶拆遷戶統一安置在農貿市場附近。目前已征地20多畝并動工建設,該安置小區建成后,進一步促進了集鎮的城鎮化。

二是進一步整治街道環境,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對街道進一步改造,并完善亮化、綠化、美化設施,完善管網工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