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大學生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0 22:37: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殘疾大學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獎勵殘疾大學生制度
各區、市殘聯、財政局,市殘聯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扶助貧困殘疾人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政辦發〔**〕23號),切實維護殘疾人受教育權利,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結合我市救助貧困殘疾學生和獎勵殘疾大學生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救助和獎勵的范圍和對象
(一)救助和獎勵的范圍
1、接受義務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貧困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
2、殘聯系統興辦的殘疾人教育培訓機構中接受教育的殘疾學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殘疾大學生的運用
近年來,研究者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了豐富的研究,但對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幾乎沒有。本文將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運用到殘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探究其是否適用于殘疾大學生。
一、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模式在殘疾大學生中運用的基本內容
(一)課程的教材、主要內容及形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全校必修課,共16個學時。由于目前沒有專用于殘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選用浙江省高等學校德育統編教材,由馬建青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在內容上,選取了“導論”、“自我意識”、“情緒”、人格”、“學習”、“人際交往”、“戀愛與性”、“挫折應對與生命教育”8個章節。教學形式采取在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常用的班級團體輔導形式,具體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團體心理活動、體驗式活動、心理測試、個案分析等。具體見表1。(二)授課對象。課程為必修課,面向全體大一學生。筆者授課共11個班級,其中聽障生班級8個,視障生班2個,肢殘生班1個。班級人數14~22人,小班上課,根據教學活動場景將學生分成1~2個小組,開展班級團體輔導的體驗式課程。其中聽障生班級采取手語雙語教學。(三)課程考核。為體現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對學生的成績考核分為3個部分:課堂情況(20%);3次實踐作業(30%);期末小論文(50%)。課堂情況包括考勤率(10%)和課堂分享發言(10%)。3次實踐作業包括:完成“人際關系中我的樣子”、“我的人際關系圈”、“我的愛情宣言”。期末小論文要求學生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寫出對課程的心得體會,體現學生在課程結束后,收獲的心理體驗,以及是否靈活運用到生活中。
二、課程有效性分析和評估
(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了解心理學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這是課程目標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學生中存在混淆一般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情況,自己給自己貼標簽,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科學心理健康知識,增強自我認識,卸下了心理包袱。(二)培養心理健康意識。殘疾學生對生理健康特別關注,而心理健康卻容易被學生和家長忽視。通過課程,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課程中及課程結束后,有8位同學主動預約心理咨詢,有一位肢殘學生敘述說“生病導致身體殘疾,家里父母壓力大,自己亂發脾氣。以前卻從沒想過通過心理咨詢緩解壓力。”學生開始有意識保健心理健康。(三)運用心理調適技能。是否掌握并運用各項心理調節技能是本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之一。一位聽障生描述“在高中我得過抑郁癥,在這門課,我學到了很多情緒調節方法,如運動、看書、多找人聊天,聽聽歌釋放自己的壓力。”一位視障生描述“我曾固執認為學習心理學沒有用,經過8次課程,讓我更進一步審視了解自己,很多時候會分析一下失落或煩躁時情緒變化過程和原因了。”(四)增強自我認知。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自我認知層面的教學目標。有視障學生說“以前覺得對自己無所不知,通過課程中20個我的游戲,才發現對自己的了解其實只有一點點。”有一位視障同學描述“通過詢問身邊人他們心目中我的樣子,才知道在他們眼中我各不相同,要不是做作業,我不會去問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這點。”另一位視障生描述“通過課程知道了自己的氣質是抑郁質,讓我知道自己平時一些小糾結更多是因為這種氣質造成,而不是心理問題,這讓我不再為不時出現的小糾結太過擔心。”
三、健聽殘疾大學生與聽障大學生的課程效果分析
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論文
1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1.1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是保障殘疾大學生受教育權利的客觀要求
殘疾人同普通公民一樣,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普通教育機構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教育……”。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渠道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但受社會經濟發展和傳統思維的影響,殘疾人在教育中仍然處于弱勢群體,侵害殘疾人受教育權利的情況時有發生。近年來,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殘疾人教育事業迅猛發展,殘疾人教育、就業、康復等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的殘疾人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和普通大學生同等質量的教育。但由于受師資力量、課程建設體系、物質條件、教育途徑等現實問題的制約,殘疾大學生在高校體育教育中被邊緣化,這嚴重侵害了參加人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不利于殘疾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1.2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是豐富高校體育研究體系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研究體系以健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包括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體育文化、體育管理等內容,旨在通過各種方式,完成學生基本體育知識、基本體育技術和基本體育技能的教育,并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頑強的意志品質。伴隨著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殘疾大學生成為高校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豐富和完善高校體育研究體系,促進高校體育的協調全面發展。
1.3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是殘疾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
談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韌性培養
摘要:心理韌性作為一種重要心理素質,是衡量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殘疾大學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校園中一直屬于弱勢群體,因此增強殘疾大學生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顯得十分必要,體育鍛煉是促進身心和諧增強心理韌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帶入心理韌性相關模型進行分析,從心理潛能角度論證體育鍛煉對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塑造的補充意義。體育鍛煉通過連接個體與環境,對殘疾大學生的認知、情感、精神、行為等方面有較好地重塑作用,幫助殘疾大學生統合人格,在移情、問題解決、自我意識及自我察覺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來源,進一步提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展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體育鍛煉;統合人格
1前言
隨著教育部下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八年來帶來的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擁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園中的殘疾大學生數量隨之增多,已經成為一個值得特別關注的龐大群體。根據《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等發表文章的計量學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在自我意識及自我概念、精神疾病、一般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普遍心理健康問題,更是心理障礙的高發群體。而殘疾大學生作為高校中的弱勢群體,本身在學習生活中面臨著困難超過常人,加之眾多客觀因素和主觀認知帶來的心理壓力,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心理韌性是當代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被認為是人在面對生活中的重大壓力事件或挫折、逆境時的良好適應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心理韌性這種積極的心理品質,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觀幸福感緊密相關。殘疾大學生的社會弱勢地位一時較難改變,因此塑造他們的心理韌性,有針對性地為其構筑心理適應及防御體系對于其今后自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現代社會,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同。已有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通過釋放緊張情緒緩解學生的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者們在對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健身運動對心理韌性有一定的正向預測作用。雖然是調節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殘疾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推進過程卻往往由于自身身體狀況、場地器材、技能的缺乏及重視程度的不夠等問題而屢遭阻礙。因此,在當今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開展項目少、鍛煉時間短,現狀堪憂的背景下,將體育鍛煉與殘疾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培養相關聯,成為促進殘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新方向。如何通過心理潛能角度論證體育鍛煉對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塑造的意義,成為積極心理學與運動心理學的關注熱點。
2心理韌性發展模型
無論是積極心理學還是運動心理學,其作用都是“描述、解釋、預測、控制”,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個體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為模型,獲取更加有意義的人生。但是以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為代表的傳統心理學一直以來都把重心放在心理問題的研究上,關注負面情緒、心理障礙、變態行為等,盡管傳統主流心理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們已經遠離了原來的主題———使一切生命變得有意義。而積極心理學倡導用積極的心態解讀人類的心理現象,他們在弄清楚背后的本質的同時,更提醒大家的是,在面對生活重大壓力、挫折甚至逆境時,很多人依然努力著,他們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不曾放棄。然而這種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備,而是表現出了較大的個體差異,催生出“心理韌性”這一概念,其作為一種特質或能力的觀點已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認同(Connor&Davidson,2003)。心理韌性被認為是一種涉及一個人的健康與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質,每個人的心理韌性可以通過有效訓練得到提高和改善,許多研究認為心理韌性是當個體面對的逆境、嚴重壓力或創傷性生活事件等危險因素需要克服時才發揮作用的。心理韌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發展脈絡經歷了前中后三個明顯階段。前期的心理韌性模型聚焦在對韌性內在特質因子和外在環境保護因子的探索上,以Werner、Germezy、Butter等為代表的學者們提出的大多是能力型概念或結果型概念,關注是什么個體特質或者保護因子讓個體在逆境中的表現結果不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心理韌性的研究重點逐漸側重于其動態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學者們提出了“個人———過程———環境”心理韌性框架(Kumpfer,1999)以及心理韌性重組的過程模型(Richardson,2002),即通過動態交互作用,在外在保護因素的作用和個體特質功能的發揮下,個體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逆境的過程。進入新世紀,心理韌性這一概念才結合著新興的積極心理學在西方學界掀起研究熱潮,學者們的關注點逐步轉向個體的積極心理特質和心理潛能,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心理韌性動態模型的構建和提出。模型如下圖一所示:圖一心理韌性的動態模型(李海壘,張文新,2006)該動態模型認為,心理韌性是個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個體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具有“安全、愛、歸屬、尊敬、掌控、挑戰、才能、價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來自于外部保護因素“學校、家庭、社會和同伴群體”以及它們之于個體的“親密關系、高期望值和積極參與”為個體的發展需要提供滿足后,在個體身上會自然地發展出一些個體特質,即圖一中所示的心理韌性特質“合作、移情、問題解決、自我效能、自我意識、自我覺察、目標與志向”等。這些心理韌性特質會在個體面臨逆境時保護其自身發展不受危險因素影響,促進個體的健康成長。然而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由外部保護因素到青少年需求這一鏈條卻幾乎處于斷開狀態,從根本上阻礙了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特質的形成。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極為有限,身體的殘缺往往伴隨著家庭教育的缺失、同伴群體的缺失、社會支持系統不足等客觀因素,這些缺失的支持條件都不足以給殘疾大學生帶來親密關系、高期望值以及積極參與的體驗,因此殘疾大學生的諸多需求例如歸屬、愛、尊敬等都大幅度低于常人。不利的客觀因素和主觀認知的偏差使許多殘疾面臨自我意識模糊、缺乏歸屬感、對未來喪失目標與志向等心理問題。從根本上說,心理韌性是一種個體在身處逆境或被問題困擾時能夠迅速恢復,甚至獲得力量和成長的能力,來自于個體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積極力量。但是殘疾大學生的心理潛能在其擁有的外部保護因素現狀下,無法較好地為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獲得良好發展提供能量。在心理韌性的潛能性定義視角下,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力量正是培養和發揮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的潛能來源。如何幫助殘疾大學生發掘這種積極力量是重中之重。
消除殘疾大學生心理障礙消除的渠道透析論文
[論文摘要]殘疾學生是普通高校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文章結合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文化課學習、同學關系和生活環境,就其誘發成因與如何消除殘疾學生的心理障礙提出具體建議。
[論文關鍵詞]高校;殘疾學生;心理障礙;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民的人道主義意識普遍提高。隨著高等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以及體檢標準的修改與放寬,高校招收殘疾考生的態度明顯轉變,有關招生政策得到落實,越來越多的殘疾考生順利進入各類普通高校學習深造。據調查,這部分殘疾學生大多數都是肢體殘疾,以小兒麻痹后遺癥、脊柱彎曲者居多,極個別身體癱瘓,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但目前我國高校為殘疾學生提供的資源和服務支持遠遠不夠,殘疾學生還有許多學習上、生活上、經濟上的困難和問題,引發了心理障礙。殘疾學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會交往,加上社會對殘疾人尊重理解不夠,校園人文環境和生活學習設施不完善,使得殘疾學生理想和發展目標不穩定,自我價值觀迷失。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影響殘疾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不利于和諧校園建設。因此,及時消除殘疾學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礙,引導他們樹立健康發展的目標,是高校培養全面發展人才,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綜合運用教育學、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知識,采取問卷調查、現場訪談、實地考察等方法,對河南部分高校殘疾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以及解決辦法進行調研,了解殘疾學生心理狀況和心理需求,歸納出消除殘疾學生心理障礙的具體辦法。
高校殘疾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制約因素
摘要:采用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對高校殘疾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制約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自身因素和經濟因素為次要因素,學校因素為主要因素;提出了拓寬高校殘疾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經費來源,為殘疾學生提供專門的鍛煉器材;為殘疾學生培養專業的體育指導人員;建立殘疾學生體育協會等對策.
關鍵詞:高校;殘疾學生;體育鍛煉;制約因素
《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指出:“普通高校要創造條件擴大招收殘疾學生規模,為殘疾學生學習、生活提供便利.”根據統計,目前在高校的殘疾大學生達3萬人以上;高校對殘疾學生的擴招緣于國家對殘疾人教育的重視,對殘疾人這個群體給予關懷,在殘疾人的治療、康復、教育、就業、生活等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保障殘疾人的權益.加強高校殘疾大學生的體育工作,促進殘疾大學生康復健身,提高社會參與能力,是高校體育工作應盡的責任.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銅陵學院、池州學院、安慶師范學院、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16所高校的406名學生.
大學生輔導員特殊教育論文
摘要:培養殘疾人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尤為重要。本文從高等特殊教育殘疾大學生輔導員思政隊伍的現狀與問題出發,就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注重對殘疾大學生人文關懷、加強殘疾大學生人格的塑造與培養、把握住殘疾學生意識形態總開關等問題探討殘疾大學生輔導員思政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殘健融合;高等特殊教育;輔導員;思政隊伍
殘健融合教育是根據殘疾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自身發展需要,將殘疾人大學生與健全學生融合式教育和培養,共享人文環境與教育資源。幫助殘疾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其融入社會的能力。其對于殘疾人的教育、康復、融入社會,平等共享社會主義建設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職業教育培訓過程中,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培養尤為重要。輔導員是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先鋒戰士,是學生思政教育的中堅力量,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航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藝術和水平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1殘疾大學生輔導員思政隊伍的現狀與問題
1.1輔導員角色定位不明確,職業認同感相對較低。職業院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對于殘健結合的班級而言,輔導員具有“輿論”的導向性,也就是說,輔導員的工作態度將間接影響到班級學生的行為反應。輔導員日常工作細致、瑣碎而復雜,工作內容涉及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就業等各方面,加之一些突發事件,經常會處于“身心俱疲”的狀態中,沒有集中的時間提升自身理論水平和深入地思考思政工作藝術、方法手段等,工作缺乏創新性。長此以往,年輕輔導員會進入工作“瓶頸”期,老教師則容易“倦怠”。1.2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化程度不高,工作方法不得當。大學生特別是殘疾大學生正處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學生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指出:輔導員應當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1]。目前從輔導員的專業分布來講,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出身的輔導員占的比例不高,思政工作開展理論功底不夠厚,教育和管理基礎相對薄弱,專業化程度不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在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上缺乏理論支撐,更多的是在事件中摸索。1.3輔導員工作存在任務重與工作經驗不足的矛盾,導致職業威信不高。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既要處理學生日常事務,又要抓學生的思想建設;既要參與教學考核、教研活動又要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既要滿足學校對于學生教育管理的規定,又要協調家長與學校、學生的溝通和聯系。許多輔導員較年輕、缺少歷練,缺乏經驗的積累和技巧的沉淀,加之職業學校學生的生源素質參差不齊,近年來頻出的校園突發危機事件,導致許多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持續處于高強度的工作和心理壓力之下。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情緒,會導致輔導員隊伍中的人員辭職和跳槽。1.4對于信息化時代殘疾人大學生思政的特點掌握的不夠。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各種無障礙工具的出現,網絡已經不能將殘疾人“拒之門外”。信息化、自媒體、微時代,很多殘疾大學生為獨生子女,個性張揚、思想前衛甚至存在叛逆心理,對于呆板的說教“不屑一顧”。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輔導員對于殘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區別對待,在工作方法上往往千篇一律,健全學生和殘疾學生不能區別對待,特殊問題和普遍問題不能鑒別處理,導致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但胡子眉毛一起抓,效果不是很明顯。
2殘疾大學生輔導員思政隊伍的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殊教育探析
摘要:殘疾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一項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教育實踐活動,亟需高等院校對殘疾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的對策,從而有助于社會更加關注殘疾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全面發展,增強殘疾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等特殊教育;融入
殘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國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13027名殘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或進入特殊教育學院接受專業和思想政治教育。這些殘疾大學生無論從理想信仰、民族情感還是對社會道德的領悟等方面都是樂觀向上、充滿活力的,但也有少部分殘疾大學生由于自身缺陷產生了強烈的自暴自棄心理,不愿與人正常溝通和交流,寧愿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導致他們人生目標缺失,對學習失去興趣,長期處在自我否定的狀態中。因此,亟需將殘疾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融入到高等特殊教育,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1.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和方向需要由先進的、正確的思想體系來引導,因此,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重要原則。殘疾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要落實到實際教學當中,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來武裝殘疾大學生的頭腦、來指導實踐。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激發殘疾大學生的愛國情操;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增強殘疾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用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公民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提升殘疾大學生的道德修養。2.不斷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殘疾大學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理解較為吃力、反應速度較慢的特點,因此,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切忌照搬照抄教育健全大學生的成功經驗或者教學方法,更不能照本宣科,對書本生搬硬套。而是應當結合殘疾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以殘疾大學生身邊的普通事平常事開始談起,由淺入深,娓娓道來,從而啟發殘疾大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愛國情操,加深殘疾大學生的思想認同感和社會使命感。因此,“啟發式教學方法”應當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教學方法進行提倡。此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設定具體情境,讓殘疾大學生展開討論式教學,并通過預設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前課后探究的提問,這些都應該是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重要手段。同時,要切實貫徹好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要求,在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的同時,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
小議殘疾大學生的權利救濟
論文關鍵詞:殘疾人大學生;學生權利;權利救濟
論文摘要:做好殘疾人大學生的權利救濟工作,對維護殘疾人的利益、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促進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拓展教育救濟形式,大力發展遠程教育;拓寬物質救濟思路,積極采取有效政策;開拓就業救濟途徑,加強就業指導服務等是殘疾人大學生權利救濟的有效途徑。
“權利是規定或隱藏在法律規范中,實現于法律關系中的主體以相對自由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在走向權利時代的今天,學校和學生之間已不僅僅是一種管理關系,更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雖然我國法學界早已就“權利和義務是法的核心,而法應當以權利為本位”達成了共識,但漠視甚至扼殺學生權利的現象仍時有出現。作為一個弱勢群體,由于殘疾人大學生是大學生群體和殘疾人群體中的極少數,他們的權利保護往往不能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以致成為影響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的“桎梏”。因此,做好殘疾人大學生的權利救濟工作,對于維護殘疾人的利益、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促進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殘疾人大學生的權利現狀
1、受教育權。早在1985年,原國家教委、計委、勞動人事部、民政部就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高等教育招收殘疾青年和畢業分配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高等教育應從殘疾考生的實際出發,貫徹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原則,在全部考生德智體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應僅因殘疾而不予錄取”。《殘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條、《殘疾人教育條例》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九條等條款中也規定:“普通高級中等學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機構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有利于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相關政策,各類高等院校接受殘疾學生的人數逐年上升。從1990年至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近萬名殘疾人大學生,僅2003年進入普通高校的殘疾人大學生就有3072人,進入特殊教育院校的有827人。盡管絕對數字有較大增長,但占當年高校新生的比例仍很低,不足千分之二,這與殘疾人口占全國總人口5%的比例極不相稱。僅以湖北省為例,據湖北省教育廳有關資料顯示,“入學殘疾考生由1996年的0.06%下降到20O4年的0.028%”,3J另外還存在殘疾考生被降格錄取或高分低就的種種不公平現象,有的高校甚至將殘疾考生拒之門外。這表明,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2.物質幫助權。殘疾問題是人類社會不能也無法回避的,對殘疾人的重視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人權的重要內容。殘疾人群體是最困難的弱勢群體,殘疾人大學生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他們經過頑強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幸運地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們的大學生涯更加充滿艱辛。許多殘疾人大學生家庭經濟非常困難,他們有的父母也是殘疾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生活境遇可想而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資助殘疾人的工作已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像廣西北海、遼寧鞍山等市已先后啟動“扶殘助學金”工程,但這項工作還不夠普及;大多數高校對殘疾學生都給予了一定的生活補助,或把殘疾學生等同于貧困生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的援助,但卻鮮有高校針對殘疾學生的特例政策;此外,各高校在為殘疾學生提供無障礙設施方面還很欠缺,如很少或沒有專門供輪椅通行的坡道、聾人交流所需的助聽設備、可觸摸的盲人標識和殘疾學生的康復設施等等。
殘疾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及保障策略
內容摘要:本文基于保障殘疾大學生就業的角度,對目前殘疾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分別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殘疾大學生就業保障策略,希望對進一步緩解目前殘疾大學生就業壓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殘疾大學生;就業問題;影響因素;保障策略
一、殘疾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
(一)殘疾大學生自身擇業觀存在不合理。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對于畢業后的崗位選擇、規劃存在模糊的認識,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適合、喜歡或者說能力范圍內可以做哪些工作,但談到未來工作環境、薪酬、內容確要求甚高,可以說是目標明確,如,工資大于五千,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輕松無任務、每逢節假日休息,完全是想象主義,與實際毫不結合。因此,當前導致殘疾大學生就業面臨困境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來自于殘疾大學生自身過于傳統、保守的擇業觀以及對自身不合理的就業期望值。雖然也有部分學生為追求夢想的實現,在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或是放棄大企業工作機會,到更具發展潛力的中小民營企業中去發揮自身的能力。但與其相比,更多的普通殘疾大學生更加傾向于國企單位,將擇業的選擇對象放在對事業單位以及公務員的報考方面,希望通過考取公務工作,來謀求未來長時期工作的安定。但這些都需要學生在畢業后經過長期的考試準備以及漫長的考試結果公示、面試、審查等待時間,往往一般的學生都積累一定就業經驗,順利實現就業一年時間,這些報考的學生還處于等待階段。加之近年來我國采取緊縮的公務用人政策,公務員招考人數呈逐漸遞減的趨勢。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務人員的學生比例逐漸降低,一旦落榜,不僅又要重新開始面對就業選擇,與應屆生相比自己的年齡條件處于劣勢,與往屆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經驗,從而影響到少數民族學生順利就業的實現。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身在大學階段得到了眾多教師、同學的認可,表現優異,來到社會上也理應受到企業的重視,從而一心尋找大企業工作機會,甚至在進入大企業之后,對上級沒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滿。
(二)社會文化欠缺包容性。就殘疾大學生就業而言,社會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家長送孩子外出求學讀書的目的,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傳統觀念,很少考慮孩子的個人成長。進而最終導致個別家長以工資多少、工作環境好壞、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級別等來評價一個學生是否有出息,完全忽略了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個人素質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一被人們耳熟能詳的開放擇業觀,仿佛只是停留在口頭,社會對于殘疾大學生放棄高薪職業,選擇從事基層工作的態度,大多是不認可的,認為是對人才的浪費。如,最近再一起引起社會高度熱議的北大才子陸步軒,在年近50歲又再次放棄鐵飯碗,重操賣肉舊業,一時之間社會褒貶之聲不絕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使得那些選擇在外地工作的畢業生,由于外地戶口的限制,不能與本地戶口殘疾大學生一樣,享受到同等的社會普惠政策。外地殘疾大學生短期內在無法解決戶口問題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較為寬松的地方進行就業。總之,社會包容性的欠缺,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學生最初的就業夢想,使學生不得不為了滿足他人的眼光,而對自己的就業觀、就業類型作出“社會化”的調整。
(三)社會人才供需方面的問題。社會人才供需問題,包括人才供給與需求。一是在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下,高校向社會輸送畢業生總數呈歷年上漲趨勢。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會就業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從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高校各專業的不合理性調整,使得高校的學科教學內容遠遠滯后于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其知識結構難以滿足社會實際工作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學校能夠保證其培訓人才知識體系的先進性和合理性,但競爭能力不強、社會經驗不足、動手能力差、工作態度不端正等教學之外的內容,仍然是目前高校殘疾大學生的硬傷。二是高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有效推動了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機械化代替了傳統的人工,一些生產企業為調整產業結構,甚至多次作出裁減員工的決定,相比較那些一般人才,企業更需要那些能夠靈活運用機械化的高精尖人才,但那些人才畢竟是少數的,大多數還是那些不出眾的普通人才。崗位數量的減少、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多之間的矛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越發激烈。此外,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地區,由于經濟、交通、資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難以吸引大量的投資商來到本地進行商業開發,就業機會的稀缺也直接導致了本地區對人才吸引力的降低,從而導致本地區殘疾大學生就業情況的愈演愈烈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