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韌性培養
時間:2022-05-24 11:00:15
導語:談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韌性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心理韌性作為一種重要心理素質,是衡量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殘疾大學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校園中一直屬于弱勢群體,因此增強殘疾大學生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顯得十分必要,體育鍛煉是促進身心和諧增強心理韌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帶入心理韌性相關模型進行分析,從心理潛能角度論證體育鍛煉對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塑造的補充意義。體育鍛煉通過連接個體與環境,對殘疾大學生的認知、情感、精神、行為等方面有較好地重塑作用,幫助殘疾大學生統合人格,在移情、問題解決、自我意識及自我察覺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來源,進一步提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展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體育鍛煉;統合人格
1前言
隨著教育部下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八年來帶來的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擁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園中的殘疾大學生數量隨之增多,已經成為一個值得特別關注的龐大群體。根據《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等發表文章的計量學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在自我意識及自我概念、精神疾病、一般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普遍心理健康問題,更是心理障礙的高發群體。而殘疾大學生作為高校中的弱勢群體,本身在學習生活中面臨著困難超過常人,加之眾多客觀因素和主觀認知帶來的心理壓力,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心理韌性是當代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被認為是人在面對生活中的重大壓力事件或挫折、逆境時的良好適應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心理韌性這種積極的心理品質,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觀幸福感緊密相關。殘疾大學生的社會弱勢地位一時較難改變,因此塑造他們的心理韌性,有針對性地為其構筑心理適應及防御體系對于其今后自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現代社會,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同。已有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通過釋放緊張情緒緩解學生的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者們在對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健身運動對心理韌性有一定的正向預測作用。雖然是調節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殘疾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推進過程卻往往由于自身身體狀況、場地器材、技能的缺乏及重視程度的不夠等問題而屢遭阻礙。因此,在當今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開展項目少、鍛煉時間短,現狀堪憂的背景下,將體育鍛煉與殘疾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培養相關聯,成為促進殘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新方向。如何通過心理潛能角度論證體育鍛煉對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塑造的意義,成為積極心理學與運動心理學的關注熱點。
2心理韌性發展模型
無論是積極心理學還是運動心理學,其作用都是“描述、解釋、預測、控制”,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個體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為模型,獲取更加有意義的人生。但是以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為代表的傳統心理學一直以來都把重心放在心理問題的研究上,關注負面情緒、心理障礙、變態行為等,盡管傳統主流心理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們已經遠離了原來的主題———使一切生命變得有意義。而積極心理學倡導用積極的心態解讀人類的心理現象,他們在弄清楚背后的本質的同時,更提醒大家的是,在面對生活重大壓力、挫折甚至逆境時,很多人依然努力著,他們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不曾放棄。然而這種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備,而是表現出了較大的個體差異,催生出“心理韌性”這一概念,其作為一種特質或能力的觀點已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認同(Connor&Davidson,2003)。心理韌性被認為是一種涉及一個人的健康與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質,每個人的心理韌性可以通過有效訓練得到提高和改善,許多研究認為心理韌性是當個體面對的逆境、嚴重壓力或創傷性生活事件等危險因素需要克服時才發揮作用的。心理韌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發展脈絡經歷了前中后三個明顯階段。前期的心理韌性模型聚焦在對韌性內在特質因子和外在環境保護因子的探索上,以Werner、Germezy、Butter等為代表的學者們提出的大多是能力型概念或結果型概念,關注是什么個體特質或者保護因子讓個體在逆境中的表現結果不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心理韌性的研究重點逐漸側重于其動態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學者們提出了“個人———過程———環境”心理韌性框架(Kumpfer,1999)以及心理韌性重組的過程模型(Richardson,2002),即通過動態交互作用,在外在保護因素的作用和個體特質功能的發揮下,個體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逆境的過程。進入新世紀,心理韌性這一概念才結合著新興的積極心理學在西方學界掀起研究熱潮,學者們的關注點逐步轉向個體的積極心理特質和心理潛能,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心理韌性動態模型的構建和提出。模型如下圖一所示:圖一心理韌性的動態模型(李海壘,張文新,2006)該動態模型認為,心理韌性是個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個體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具有“安全、愛、歸屬、尊敬、掌控、挑戰、才能、價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來自于外部保護因素“學校、家庭、社會和同伴群體”以及它們之于個體的“親密關系、高期望值和積極參與”為個體的發展需要提供滿足后,在個體身上會自然地發展出一些個體特質,即圖一中所示的心理韌性特質“合作、移情、問題解決、自我效能、自我意識、自我覺察、目標與志向”等。這些心理韌性特質會在個體面臨逆境時保護其自身發展不受危險因素影響,促進個體的健康成長。然而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由外部保護因素到青少年需求這一鏈條卻幾乎處于斷開狀態,從根本上阻礙了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特質的形成。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極為有限,身體的殘缺往往伴隨著家庭教育的缺失、同伴群體的缺失、社會支持系統不足等客觀因素,這些缺失的支持條件都不足以給殘疾大學生帶來親密關系、高期望值以及積極參與的體驗,因此殘疾大學生的諸多需求例如歸屬、愛、尊敬等都大幅度低于常人。不利的客觀因素和主觀認知的偏差使許多殘疾面臨自我意識模糊、缺乏歸屬感、對未來喪失目標與志向等心理問題。從根本上說,心理韌性是一種個體在身處逆境或被問題困擾時能夠迅速恢復,甚至獲得力量和成長的能力,來自于個體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積極力量。但是殘疾大學生的心理潛能在其擁有的外部保護因素現狀下,無法較好地為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獲得良好發展提供能量。在心理韌性的潛能性定義視角下,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力量正是培養和發揮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的潛能來源。如何幫助殘疾大學生發掘這種積極力量是重中之重。
3體育鍛煉對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培養的介入
3.1殘疾大學生的心理韌性特質與統合人格通過圖一的心理韌性的動態模型可知,由于殘疾大學生的外部保護因素的不足,無法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成長需求,進而影響其心理韌性的發展,制約學習生活方面的表現。因此本文提出,用體育鍛煉作為這條斷開鏈條的補充,及時為殘疾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培養提供新途徑,發掘其自身潛能。殘疾大學生處在成年早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在個體一生發展中起定位作用,幾乎決定個體終生發展方向。在這一時期,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同一性的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避免心理不適應與其他精神障礙,都成了這一階段的重要發展課題。發展心理韌性的特質,能夠幫助殘疾大學生統合人格,獲得更加健全的人格與生活。上文中提出的心理韌性模型特質也與統合人格的概念相吻合,包含自我內部的統合(個體自我內在一致的感受)、自我與社會的統合(社會認同、具有社會歸屬感、與社會和諧一致)、自我與實踐活動的統合(對學生來說主要是學習活動)。在人生發展過程中,個體在生活、學習和工作實踐活動中,與他人、與社會的互動,實現自我認識、自我調控與協調發展,獲得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從而實現個體的個性化與社會化。國內外眾多學者的研究結果已表明,體育鍛煉對于個體心理韌性特質中的“合作、移情、問題解決、自我效能、自我意識、自我覺察、目標與志向”等有著積極作用。3.2體育鍛煉對殘疾大學生心理韌性培養的積極作用一直以來,針對殘疾大學生開展的體育鍛煉的目的大多在于幫助他們保健康復,更好地適應生活、提升自理能力,對他們心理健康方面的關注度較為缺乏,對體育鍛煉的作用認識也較為片面。實際上,體育鍛煉通過對統合人格不同要素的作用,對殘疾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塑造大有裨益。1.體育鍛煉對自我內部統合的作用以往的研究結果表明,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殘疾大學生被試的運動愉悅感,進一步提升樂于鍛煉的內部動機,并且能增強自我概念,促進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他們大多存在著對自身過于負面的認知,缺乏對自我價值的客觀評價,適合的體育鍛煉往往能夠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在與運動器械的互動中提升自我內在一致性的感受,完成自我內部的統合,即心理韌性中自我意識與自我察覺的提升。2.體育鍛煉對自我與社會統合的作用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體育鍛煉的心理韌性塑造的積極作用的體現不僅僅表現在對內部自我的塑造,還在于它是在一定場地、器械和規則的配合使用下展開的比拼技藝、團隊協作的具有積極性、建設性的活動,它代表著人類機體的柔韌美、協調美,在調動各個感官協作過程中體驗強烈的愉快感,而運動帶來的競爭意識又會給人以快感、自尊感。因此體育鍛煉對培養殘疾大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力、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建立更佳的人際關系和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都有促進作用。這一點對于殘疾大學生獲得社會支持與融入社會意義重大,不論是在運動中學會合作與共情,還是獲得人及社會適應能力,都是其他形式相比體育鍛煉所不具備的優勢。3.體育鍛煉對自我與實踐活動統合的作用最后,體育鍛煉類的實踐活動能夠強有力地調動殘疾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其未來的目標與志向發展注入信心,塑造自身的創造性人格。當人們需要全身心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生活、工作中時,必須具備自我效能感,需要動力和熱情,體育鍛煉能夠為他們提供充沛的體力與方法策略。但是,體育鍛煉并不能自發地對殘疾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作用,它必須在專業的組織和精心的準備下才能夠順利開展,這一點必須考慮到殘疾大學生的身體殘疾等級及他們自身的心理現狀,切勿違反心理衛生教育的原則,不能開展有損其肢體健康的劇烈運動,還應配合心理老師對其心理健康狀況定期檢測,并由專業體育教師組織并完善整個活動計劃,針對肢殘大學生的具體身體狀況開展適合他們的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
4結論
1.心理韌性,作為一種個體在身處逆境或被問題困擾時能夠迅速恢復,甚至獲得力量和成長的能力,為個體不斷成長發展積蓄積極力量。其通過外部保護因素作用于個體發展需求方面,進而為韌性的特質發展提供保障,提高學習生活中的表現。2.傳統的心理韌性模型并不適用于殘疾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殘疾大學生由于外部保護因素的不到位,無法滿足個體需要,因此這一模型鏈條發生斷開。而體育鍛煉的及時補充,能夠連接個體與外部因素,對殘疾大學生的認知、情感、精神、行為等方面有較好地重塑作用,幫助殘疾大學生在移情、問題解決、自我意識及自我察覺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來源,從自我內部、自我與社會、自我與實踐活動三個角度進行作用,進一步獲得健康統合的人格,保證心理韌性模型的穩態發展。3.體育鍛煉通過塑造殘疾大學生的心理韌性進一步提升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觀幸福感,但是目前高校殘疾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開展有待推廣,高校和社會應當為殘疾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為他們參加體育活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劉輝.我國殘疾大學生體育現狀及其參與鍛煉的價值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30(11):78-81.
[2]王永,王振宏.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及其與積極情緒、幸福感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3,(1):94-99.
[3]殷恒嬋,盧敏,王新利,陳雁飛.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7,27(5):41-56.
[4]Connor,K.M.&Davidson,R.J.Developmentofanewresiliencescale:The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J].DepressAnxiety,2003,18(2),76-82.
[5]KumpferK.L.Resilienceanddevelopment:Positivelifeadaptations[M].NewYork:KluwerAcademic,1999:179-224.
[6]RichardsonG.E.Themetatheoryofresilienceandresiliency[J].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02,58(3):307-321.
[7]劉丹,石國興,鄭新紅.論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韌性[J].心理學探新,2010,30(4):12-16.
[8]李海壘,張文新.心理韌性研究綜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51(3):149-152.
[9]鄭雪.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338-339.
[10]徐娜.肢殘大學生體育鍛煉與自我概念增強相關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10-12.
作者:蘇新勇 吳雪萍 張琦 1單位:濱州醫學院體育教學部
- 上一篇: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再審視分析
- 下一篇:運動技能學習意向在體育鍛煉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