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健康指導建議范文

時間:2024-01-18 17:29: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殘疾人的健康指導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殘疾人的健康指導建議

篇1

近年來,我國把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擺在了突出位置,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擴大就業的政策措施。為落實憲法賦予每個公民平等的就業權利,國家高度關注殘疾人的就業問題,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幫助、支持殘疾人就業。但是在教師行業中,目前仍然存在教師資格體檢標準的不合理規定,導致大量殘疾人無法申請教師資格,使殘疾人從事教師工作受到很大限制。

然而,從國內外已有的殘疾人從教的事實,與英、日等國支持殘疾人從教的政策與方案來看,殘疾人是能夠勝任教師工作的,也理應和健全人一樣獲得競爭教師職位的機會。

本文從分析我國殘疾人從教的制度壁壘入手,進一步分析殘疾人從教的積極意義,繼而借鑒英國、日本支持殘疾人從教的政策和方案,為我國殘疾人從教提供一些啟示和建議,這對于改善我國殘疾人從教狀況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我國殘疾人從教的制度壁壘

1.殘疾人就業缺乏明確的法律保障

最近幾年,我國的就業歧視尤其針對殘疾人的就業歧視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解決殘疾人的生存問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保障殘疾人的基本就業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具體到就業方面,我國于2008年出臺的《就業促進法》以專章的形式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等不同而受歧視。”這條規定實施以后,對緩解殘疾人就業難的情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問題是該法令對就業歧視的范圍界定過于狹窄,大量已經存在的殘疾歧視現象并未納入法律保護范圍,殘疾人的生存權、就業權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部分省市的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存在歧視

在我國,申請教師資格的各類人員必須通過各省市組織的身體檢查,才能獲得教師資格。體檢標準由各省市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和教育部頒布的《實施辦法》制定,但是各省市之間標準不統一,部分省市的體檢標準殘疾歧視現象比較嚴重。如北京[1]、山東[2]等省市均作出規定,“步態跛行、著裝后脊柱側彎、駝背,脊柱、四肢有顯著殘疾及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肢體殘缺、畸形、功能障礙”的不能申請從教;江西省甚至規定:“男子身高低于160厘米、女子身高低于150厘米或者男子體重低于45公斤、女子體重低于40公斤者”,為體檢不合格。[3]以上教師資格體檢標準對身體條件的要求均過于嚴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殘疾人成為教師的可能性。

二、殘疾人從教的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的不合理之處在于沒有從教師職業特點的角度出發考慮殘疾人究竟能否勝任教師的工作,而是僅考慮了就業者個人的殘疾狀況因素,損害了殘疾人就業的平等權利。清除殘疾人從教的障礙和壁壘,使殘疾人從教成為可能,對殘疾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特殊教育的發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維護殘疾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殘疾人的“生存權”是保障殘疾人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的基本保障;殘疾人的“發展權”是開發殘疾人的潛能、使他們獲得均等發展機會的重要保證。維護和保障殘疾人基本權益,是殘疾人的根本愿望,也是殘疾人工作的主題。目前,殘疾人的生存狀態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處于弱勢地位和邊緣化狀態,忽視和侵害殘疾人利益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殘疾人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區別對待,這也是殘疾人就業和融入社會的最大障礙。

以教師職業為例,基于在教學和學生管理中的需要,國家對教師的儀容儀表、體形體態、情緒管理和閱讀表達都有一定的要求,但這種要求需要有明確的標準,過于泛化的身體要求顯然是對殘疾人的歧視。因此,判斷殘疾人就業能力要和他所從事的具體崗位聯系起來,分析和評價其殘疾狀況對工作的影響,保障有從教能力的殘疾人不因殘疾原因被拒之于教師隊伍之外。

2.有利于特殊教育的發展

殘疾人進入教育領域,其自身殘疾的背景和經歷對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榜樣力量。一方面,在從教的過程中殘疾教師會接觸到許多不同類型殘疾的兒童,殘疾教師更有可能通過兒童外在的表現,去了解兒童的想法和需要,走進殘疾兒童的內心世界,為他們提供幫助;另一方面,殘疾教師本身的經歷和感受可以與殘疾兒童分享,殘疾教師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奮斗歷程可以成為學生的榜樣和動力,有利于激發殘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生活信心。

3.有利于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數據顯示,我國現有殘疾人口8296萬人,在153910個被調查的15歲及以上殘疾人員中,在業人口僅有46752人,無業人口為107158人,占69.6%。龐大的無業人口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也影響了社會的快速發展。而目前,我國師資地區和領域配置不均衡,西部地區、特殊教育領域的師資缺口比較大,吸納一部分有能力的殘疾人從教可以為解決師資短缺和分布不平衡問題作出有益貢獻,也直接減輕了社會的負擔,有利于營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和諧環境,也有利于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英國、日本支持殘疾人從教的政策和方案

吸納殘疾人從教無論是對殘疾人自身,還是對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以及整個社會而言都具有積極意義,這必將成為國家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究竟如何為殘疾人從教提供支持和幫助?需要進行怎樣的法律和政策調整?英國和日本的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借鑒的藍本。

1.日本采取特別對策,為招聘殘疾教師打開通道

日本不僅不限制殘疾人從教,而且在教師錄用考試中專門針對殘疾人采取了特別的支持對策。據平成21年(2009年)的統計顯示,在教師錄用考試中,針對殘疾人的特別選考的縣市有59個。其中,43個縣市針對視覺障礙者有特別的考慮,比如加大文字和紙張(28個縣市)、延長考試時間(27個縣市)、采用點字測驗等;38個縣市針對聽覺障礙者采用了手語翻譯,也有的縣市采用了書面、筆談指示,或將聽覺障礙者的座位調整到前列;針對肢體障礙者,17個縣市采用了分開教室考試的方式,15個縣市延長了考試時間,15個縣市考慮到了試驗會場的機動性。在實際技巧面試的時候,也有55個縣市采取了特別的對策。比如安排讓受驗者感到方便的會場,采用手語翻譯等。[4]

日本對殘疾教師招聘的這一特別對策,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對殘疾人平等對待甚至優待的原則,吸引更多的殘疾人進入教育領域、從事教師職業,這對于穩定特教師資隊伍、促進殘疾人就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英國制定法律政策,為殘疾人從教提供幫助

為了幫助殘疾教師更有效地勝任教學,英國教育與就業部(DFEE)和英國師資培訓署(TTA)于2000年和2004年相繼出臺了《健康勝任教學――關于教師培訓和就業的職業健康建議》和《勝任教學――關于殘疾歧視和勝任教學問題給職前培訓提供者的建議》兩個文件[5],明確殘疾人申請教師資格必須接受職前培訓,并鼓勵其通過填寫健康問卷公開殘疾狀況,以便培訓機構在招募和培訓中合理調整相關條件,創建開放和友好的氛圍。

在兩份文件中,并未統一規定如何幫助殘疾教師,而是根據每個殘疾人的具體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必要支持。師資培訓署在2007年9月更新的政策文本中提供了招募和培訓殘疾申請者過程中合理調整的案例。“在面試過程中,要創設必要的便利條件。聽力障礙的申請者主要通過唇語來獲得信息,培訓機構需要提供相應的調整和保障條件。面試地點的光線必須充足,座椅的位置必須合適,保證殘疾申請者可以看清面試官的面部。”此外,安排彈性培訓時間、適當修改評估程序、配備幫助其閱讀和表達的設備、提供一對一的指導等都是該文本提供的幫扶建議。[6]

四、對我國殘疾人從教的建議

1.明確和細化法律條文,使殘疾人從教有法可依

雖然目前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中明確“禁止基于殘疾的歧視”,但由于其內容規定往往停留在宏觀的層面上,未對具體的殘疾人就業問題作出詳盡的規定,且條款過于原則,宣示性的內容較多,實際操作性不強,導致殘疾人在就業,尤其在從教方面遇到很大阻礙,法律法規彈性大,給實際的執行和監督帶來很大的困難。

針對我國關于殘疾人就業立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應盡力完善殘疾人就業的法律體系,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法律條文,使殘疾人就業有法可依。例如,針對殘疾人就業的不同領域,制訂切實有效的實施程序和監管措施,使殘疾人就業的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法律保障,增強立法的可操作性。在制定殘疾人進入教育領域的就業法律時,應明確不同類型殘疾可以選擇的教育工作崗位,使愿意進入教育行業的殘疾人有法可循,保障其自身的權利。明確的法律規定是殘疾人從教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2.完善地方和學校相關規定,為殘疾人從教提供便利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殘疾歧視,而目前殘疾人就業的現實卻不容樂觀。因此,有必要對省、市、區,甚至學校在有關教師資格認定和教師招聘方面規定的合理性進行考查。一方面,應消除《教師資格條例》及部分地區的體檢標準中與其上位法律規定存在沖突的歧視條款,完善教師資格認定標準和體檢標準,避免操作執行中的矛盾;另一方面,在招聘環節上,應考慮殘疾人身體條件的限制,借鑒日本和英國的經驗,為殘疾人提供便利的設施,創造有利的考試、面試環境,并根據不同殘疾人的情況,滿足其不同的要求,從而使其在應聘過程中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展現自身的才能。

參考文獻:

[1]北京市教師資格認定體格檢查標準(試行)[EB/OL].(2007-08-30)..

[4]日本文部科學省.障害のある者への配[EB/OL].(2009-11-06).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09/01/19/1218034_6.pdf.

[5]Fitness to Teach―Occupational Health Guida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of Teachers[EB/OL].(2009-11-06).dh.gov.uk/en/Publicationsandstatistic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PolicyAndGuidance/DH_4006540.

篇2

關鍵詞:殘疾大學生;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殘疾人高等教育是殘疾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殘疾人教育乃至整個國民教育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大眾化向普及化發展,殘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殘疾人的潛能最大限度的開發受到關注,"平等?參與?共享"成為殘疾人適應社會生活的理想"。作為殘疾人中生命力最為旺盛的大學生群體的發展與教育已成為融合教育背景下廣泛關注的問題。探索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從教育的實踐出發。本文選取三例肢體殘疾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他們的跟蹤回訪,了解其高等教育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案例特點

研究對象一:孟凡(化名),女,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由于先天因素而不能正常直立行走。2002年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被某普通高校中文系錄取。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2006年順利畢業。由于身體的缺陷,畢業不能順利就業,后經過學校幫助、老師推薦,現工作于一縣級市高級中學,擔任語文教師。 研究對象二:程祥(化名),男,幾歲時由于意外事故被高壓線切斷一只手臂,造成上肢殘疾。2004年考入某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在校期間,專業成績突出,多次獲得獎學金;考慮到身體的殘疾對就業的影響,以及現實的就業壓力,2008年考取某師范大學研究生,此校順利接收。研究對象三:何楠(化名),女,因藥物注射而導致小兒麻痹癥,肢體殘疾不能正常行走。2005年考入某師范大學歷史系。2009年畢業,現待業中。以上三例肢體殘疾大學生的事例是所有殘疾大學生現實生活的映射,他們反映了殘疾大學生真實的生活。

二、研究方法

(一)對象的選擇

選取就讀與普通高校的三位肢體殘疾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了解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三位殘疾大學生的教育與發展狀況,對其進行研究。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訪談法、觀察法及檔案資料法。訪談法,研究者選擇針對性的內容對研究對象進行訪問談話;觀察法,即通過觀察了解研究對象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狀況,體會普通高校對殘疾大學生的教育和發展的影響;最后,通過檔案資料法,將訪談和觀察的資料收集。

(三)具體步驟

1.訪談:首先,在訪談之前研究者自擬關于訪談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訪談對象回答的問題,避免造成訪談對象不愿意回答而引起尷尬。同時,注意訪談時間的合理性。

2.觀察:其次,對訪談對象進行觀察,觀察和其相關的學習、生活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狀況,研究現有的環境對其的影響。

3.總結:最后,整理訪談和觀察資料。結合資料進行定性的分析,得出結論,提出教育建議。

三、結果與分析

(一)結果

殘疾大學生在普通高校隨班就讀能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為殘疾大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有利于殘疾大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更多的適應環境參與社會;然而,研究發現:在普通高校就讀的殘疾大學生的教育和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分別從高校各層次支持系統對殘疾大學生影響和殘疾大學生自我適應兩方面展開剖析(結果見表一和表二)。

表一 高校各層次支持系統對殘疾大學生影響狀況

(二)分析

表一研究者從縱向層面分析了普通高校各層次系統對殘疾大學生的影響,表二從橫向方面分析了在各層次支持系統下殘疾大學生的自我適應狀況。結合表一和表二具體分析如下:

.研究者將高校各層次支持系統分為宏觀支持系統、中觀支持系統和微觀支持系統三個層面(見表一)。

1.宏觀支持系統,主要是指各級行政部門管理下高校的各種硬件設施,研究其設置對殘疾大學生的影響。研究發現:宏觀支持系統的不完善給殘疾大學生的教育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突出表現在殘疾大學生的自我適應的方方面面(見表二):在學業方面表現為殘疾大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并且呈現較好的趨勢;但是,對學習環境和配套設施存在一定的不適應。隨著融合教育的不斷深入,高校對殘疾大學生普遍實施招生,但在高校不斷擴大校園建設和學生數量的同時,仍沒有兼顧到殘疾大學生的需要。殘疾大學生的特殊需要在普通高校中仍處于弱勢地位。可見,高校宏觀支持系統是促進殘疾大學生自身適應高校的前提因素。

2.中觀支持系統,即以高校的各種硬件設施為基礎而建立的各級各類社團、機構及文娛組織。研究發現:各種協會、俱樂部等高校活動組織基本大都是按照正常學生的能力愛好和需求而成立的,殘疾大學生缺少適合自己發展的組織機構;高校中缺乏針對殘疾大學生定期的、不定期的心理障礙輔導與咨詢機構;在殘疾大學生就業方面存在盲點,缺乏配套的殘疾人就業指導中心、職業策劃中心等相關部門。隨著普通高校殘疾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和殘疾人權益保障的加強,殘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地影響了殘疾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回訪了解到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如下:第一,自卑心理十分嚴重;第二,長期處于焦慮狀態;第三,自信心明顯不足;第四,人際關系障礙。殘疾大學生常常看不起自己,沒有勇氣主動和同學交往。當遇到人際問題時,不能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比較容易委屈、抱怨,造成心理沖突加劇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3.微觀支持系統,這里主要指作為高校重要組成部分的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群體。觀察發現:高校管理者和教師對殘疾大學生存在無形的排斥,主要源于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缺乏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識,缺乏對殘疾大學生的了解;同時,高校缺少專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另外,作為殘疾大學生重要的學習和生活伙伴正常大學生,他們對殘疾大學生缺少愛心,表現為一貫的漠視。作為殘疾大學生的教師和同學,在學習、生活、心理、就業等方面對殘疾大學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殘疾大學生能否很快的適應高校的學習生活,他們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

四、建議

1.高校在殘疾人的教育中,要加大投資力度,重視殘疾大學生的障礙和困難,逐漸完善學校在圖書館、宿舍、食堂等殘疾大學生重要活動場所的設施,用盡量人性化的方法為殘疾大學生服務。

2.高校的各級各類的組織、機構的不完善是影響殘疾大學生各方面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者建議應從多方面著手促進殘疾大學生的發展。第一,建議學校根據殘疾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建立各種特殊的組織和機構。第二,從高校和殘疾大學生自身出發,有效的解決殘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普通高校應該加強對殘疾大學生的心理指導。通過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改善殘疾大學生的自卑、自信心的不足,緩解其焦慮狀態;第三,做好殘疾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對維護殘疾人的利益,對推進殘疾人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解決殘疾大學生就業問題建議從如下方面進行:首先,建立職業規劃,開展就業指導,完善就業服務,實施就業援助。要發揮社會援助的作用,從行政、法律、經濟等方面出發對殘疾大學生實施就業援助,動員全社會關心和幫助殘疾大學生的就業;進而,提供殘疾大學生的自我提倡和自我競爭能力。在求職的過程中,殘疾大學生會面臨各種不便,要學會要求別人為自己提供應該的幫助;殘疾大學生要培養自己專業知識以外的多方面的技能,以便適應市場的競爭。

3.與殘疾大學生緊密相連的高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群體這一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者建議對殘疾大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設身處地的為殘疾大學生考慮,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改善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殘疾人高等教育是特殊教育史上的一次維護殘疾人權益的重大的飛躍,它反映出時代精神和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與殘疾人高等教育的融合,它與特殊教育的發展一樣,任重道遠。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未來的殘疾人高等教育一定會不斷的改進、不斷創新,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同在。

參考文獻:

[1]袁茵.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理論思考[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2,(4).

[2]張寧生.殘疾人高等教育研究[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文長.弱勢群體高等教育權益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樸永馨.特殊教育辭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5]方俊明.特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雷江華.關于殘疾學生在普通高等學校接受教育的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03,(5).

[7]湯盛欽.特殊教育概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朱寧波.發展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J].中國特殊教育,2003.

篇3

多年來,我國雖然在殘疾法律援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一些制度和機制仍然不健全,在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

(一)法律援助機構對于殘疾人法律需求和殘疾人事業具體情況的掌握還不夠全面和深入。這可能會導致對于殘疾人的法律服務不夠專業。比如,如果法律援助機構不了解本管轄區域內經濟困難的殘疾人情況,針對這些殘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和具體措施就缺乏針對性,不能有效滿足其法律需求和維護其切身利益。

(二)相關部門之間的配合還需進一步加強。各級殘疾人聯合會與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協調配合機制有待加強。雖然全國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殘聯與法律援助機構的聯合工作機制,但是在具體實施和執行層面效果不太理想,包括信息共享程度低,溝通不及時,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不暢等問題。

(三)對殘疾人服務類別不夠細化。目前,大多數法律援助機構對殘疾人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務比較籠統,比如在審查程序簡化方面,對于經濟困難的殘疾人申請法律援助,僅需提供殘疾人證即可;在便民設施方面,雖然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將接待場所設在臨街一樓并開通綠色服務通道,在民事法律援助事項范圍方面,將殘疾人追索侵權賠償案件納入補充事項范圍,但是具體到法律援助服務的提供方面,很少有法律援助機構按肢體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視力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等不同的分級分類標準為殘疾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

(四)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很難保障。在目前法律援助經費普遍面臨不足的情況下,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很難得到保障,相關辦案補貼發放不足或不能發放,這既影響了律師辦理殘疾人法律援助案件的積極性,影響了服務質量,也難以有效維護貧困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五)服務機構比較單一,服務機制不夠靈活。目前我國殘疾人法律援助機構主要是政府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和各級殘聯,除此之外,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對殘疾人法律援助服務工作的參與度還不夠,這限制了為經濟困難的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二、國外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

在我國,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主要靠各級政府法律援助機構和殘疾人聯合會承擔,也就是說,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開展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系統和制度。但是在西方很多國家,沒有統一的政府體系或機構體系,而是由政府設立的機構或非政府機構通過實施單個項目的形式為經濟困難或具有特殊情況的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在一些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對于法律援助的管轄權很小,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援助制度,各省(州/地區)對于法律援助的條件、提供模式等的規定大不相同,因此殘疾人法律援助的實施形式也差異很大。比如美國紐約市的法律援助協會,是一個非政府機構,它實施法律援助的經費部分來自政府,部分來自民間捐贈,部分定向來自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捐贈。其法律援助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分別是刑事法律援助、民事法律援助和青少年法律援助。民事法律援助中又分為很多項目,其中殘疾人法律援助項目為其中之一,它主要為那些符合獲得傷殘補助、退休金以及雖然符合“補充保障收入(SSI)”或“社會保障(OASDI)”項目規定的福利條件,但卻被拒絕或終止福利的殘疾兒童和成年人提供范圍廣泛的法律援助服務。法律援助協會代表殘疾兒童和成年人提出相關福利申請、參加行政聽證、法庭訴訟,并向他們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實踐中,數以千計的紐約市民符合聯邦政府的傷殘補助條件,但是卻只能從紐約市獲得公共救助,法律援助協會的一大職能就是幫助這些人從聯邦政府獲得應得的傷殘補助。

加拿大的ARCH殘疾人法律中心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比較著名的殘疾人法律服務機構。它成立于1980年,是一個專門致力于維護和促進安大略省殘疾人平等權利的社區法律援助診所,為安省殘疾人提供法律服務以幫助他們獲得尊嚴并充分參與社會生活。ARCH致力于殘疾人和殘疾人社團的法律改革與政策建議、社區發展、法律咨詢與轉介、公共法律教育與訴訟。其法律服務由律師和實習學生提供。其他許多團體也慷慨地與ARCH共享人力和智力資源。一些重要的法律、殘疾和健康方面的專家積極參與ARCH殘疾人法律援助政策的制定工作,并作為一些試驗性案件的專家證人。ARCH是一個非營利的慈善機構,其成員每年通過會員大會選出董事會,董事會成員由至少一半的殘疾人組成。董事會執行領導和管理工作,并向安大略省法律援助署申請社區診所資金。ARCH向安大略省的殘疾人居民,殘疾人服務機構提供一定范圍內的法律服務,以尊重殘疾人的尊嚴、獨立與充分的社會參與度的方式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自成立以來,ARCH的工作人員、志愿者和董事會一直致力于采取積極措施,提供優質法律援助服務等,以滿足殘疾人遇到的多樣化的身體、精神、語言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時尊重殘疾人的隱私、尊嚴與獨立。多年來,ARCH辦理了很多具有社會影響的殘疾人案件,在法院和特別法庭為殘疾人提供法律,包括在加拿大最高法院為殘疾人提供法律。在許多有重大影響的涉及殘疾人的案件中為個人或者殘疾人團體提供服務。ARCH通過與殘疾人組織和社區共同合作,為殘疾人爭取更大程度的平等,并推進影響殘疾人日常生活的法律和政策的出臺與實施。

在西方一些法律援助歷史比較悠久或者制度比較先進的國家,非常注重對精神殘疾人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護。因為精神殘疾與聽力殘疾、肢體殘疾等生理上的殘疾有很大不同,有其特殊性,所以具有精神殘疾的人會遭遇特殊的法律問題,有特殊的法律需求,需要特殊的法律保護和法律服務。因此,西方國家有不少專門的致力于精神殘疾和心理健康方面法律服務的非營利的民間機構,這些民間機構大都屬于具有慈善性質的機構。

三、殘疾人法律援助未來發展方向

根據“十二五”時期司法行政服務殘疾人工作的總體目標要求,司法部在《2012年全國法律援助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做好為困難群眾及特殊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關注解決民生領域問題,其中包括要認真貫徹《關于加強“十二五”時期司法行政服務殘疾人工作的意見》,依據《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國家標準),制定加強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完善“便殘助殘”措施。

一是要以殘疾人為本,做好相關法律援助工作。殘疾人作為相對弱勢和困難的群體,其訴求容易受到忽視、權益容易受到侵害。做好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更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穩定。要認真了解殘疾人狀況、掌握殘疾人訴求和相關需求。在有條件的地方,應盡可能進行殘疾人法律需求評估,從而能夠充分了解殘疾人利益訴求,將針對殘疾人的法律援助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建立在實證基礎上。只有把這項工作做好了,真正做到情況明、底數清,法規政策措施才會符合殘疾人的實際需要,公共資源才能得到有效的運用。要充分發揮法律援助的功能和作用,使殘疾人享受服務門檻更低、服務內容更多、服務范圍更廣的法律援助服務,緩解殘疾人在法律援助方面的供需矛盾,切實保障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二是要進一步降低門檻,擴大殘疾人法律援助覆蓋面。目前已經有一些省級法律援助規章通過將經濟困難的殘疾人人身損害賠償、侵權糾紛等相關權益保護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或者規定對經濟困難的殘疾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案件范圍的限制,進一步擴大了殘疾人法律援助的覆蓋面。有的地方對特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和多重殘疾、一戶多殘及老殘一體、孤殘兒童等群體免除經濟困難審查。今后,應當進一步加強相關規定的落實力度,確保更多殘疾人獲得法律援助服務。

三是要加強部門配合,整合資源,共同做好殘疾人法律援助。各級法律援助機構要主動與當地殘聯組織建立密切聯系,可以通過殘聯獲取本地區殘疾人的基本情況、殘疾人在法律援助方面的需求信息,并征求對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由殘聯協助法律援助機構為殘疾當事人提供盲文、手語翻譯等輔助幫助。同時,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要切實加強對殘聯等組織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導、支持和監督力度。

四是要積極開展培訓活動,健全殘疾人法律援助隊伍建設。提高法律援助提供人員對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培訓,提高為經濟困難殘疾人和特定刑事案件中的殘疾人提供的法律援助的質量和水平。同時,為彌補政府法律援助人力資源不足的狀況,可以培養建立熱心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志愿者隊伍和社會工作者隊伍,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參與提供殘疾人法律援助的作用。

五是要設立專項經費,為殘疾人法律援助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只有經費有保障,相關工作才能落到實處,才能較好地實現既定目標,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也是如此。要在目前法律援助經費保障體制機制的基礎上,逐步細化經費預算項目,明確列出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經費,保證殘疾人法律援助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法律援助基金,設立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基金,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基金的作用。

篇4

在我市大力實施三大戰略,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發〔XX〕7號),今天市政府殘工委在這里召開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會議,對全市各級殘聯組織和殘疾人工作者是極大鼓舞和巨大鞭策,必將促進我市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快速發展。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學習貫徹市委市政府7號文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市委市政府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大局出發,今年4月下發了市委7號文件,提出了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實現殘疾人和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市委7號文件的下發,體現了市委市政府以人為本,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把解決困難群體問題作為改善民生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執政理念。體現了社會各方面對殘疾人的關愛與支持,文件起草過程中,先后聽取了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直20多個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社會各方面對殘疾人事業給予極大關注與支持,文件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和社會關愛的結果。體現了廣大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期盼。在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是指導新時期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市委7號文件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奮斗目標,抓住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戰略機遇期,著眼于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改善殘疾人基本狀況,著力加強殘疾人基礎設施和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加強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切實營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縮小殘疾人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實現我市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使殘疾人和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市委7號文件全面貫徹了中央、省委的文件精神,同時結合我市實際,體現特色,提出了改善殘疾人狀況的政策措施,有多項政策上的突破,必將給全市殘疾人帶來極大的實惠。市委7號文件明確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一是明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領導體制;二是明確了政府殘工委成員單位職責、任務;三是明確了殘聯組織的定位、職責和任務;四是明確了指導原則,就是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立足基層、面向群眾”;五是明確了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增長的殘疾人事業經費保障機制。這些為殘疾人事業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貫徹落實市委7號文件是全市各級殘聯長期重要的任務。各級殘聯要深入學習、廣泛宣傳市委7號文件精神,要讓文件精神成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用市委7號文件精神統一思想,指導工作,凝聚力量,推動發展。要深入調研,了解殘疾人的訴求,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向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政策建議,推動各地貫徹市委7號文件實施辦法的出臺。要針對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結合本地實際,扎扎實實做實事、解難事,使殘疾人得到實惠,使殘疾人事業得到發展。

二、明確要求,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我市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

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是市委7號文件的核心內容,是幫助殘疾人改善基本生存發展條件、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實現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根本舉措,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地各部門在落實中央、省市委文件精神和決策部署時,要以保障殘疾人的生存權、健康權和發展權為主線,以“縮小差距、協調發展、共享小康”為目標,突出“保障、服務、發展”三個重點,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重點保障、特別扶助,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的原則,繼承創新、開拓進取,扎實推進殘疾人各個方面的工作,努力推動我市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發展。

1、要在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上下功夫。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是加快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基本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以構建人人享有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和生活保障為目標,切實把殘疾人社會保障納入整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之內,努力讓殘疾人享有較為健全的社會保障。要圍繞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這一目標,做好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針對殘疾人特殊困難制定專項社會保障政策措施。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特殊對象可按本地保障標準20%比例增發補助金或臨時救濟金,逐步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特別要牢牢把握重點保障和特殊扶助、一般性制度安排和專項制度安排、普惠與特惠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涵蓋殘疾人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醫保部門要結合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涵蓋城鄉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體系,研究實施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政 府補貼政策,提高城鄉殘疾人參險比例。落實困難殘疾人大病住院報銷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政策。將符合規定的白內障復明手術、假肢安裝、精神病治療和肢體殘疾人康復訓練等殘疾人急需的基本醫療康復項目納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要堅持應助盡助的原則,進一步研究完善針對殘疾人特殊困難和需求的救助體系,切實加大對殘疾人的幫扶救助力度。住房建設及相關部門要繼續推動住房救助政策向低保邊緣戶和城鎮困難殘疾人家庭延伸,在實施農村貧困家庭危房改造時優先照顧貧困殘疾人家庭,確保每一戶殘疾人家庭住有所居并逐步改善住房條件。

2、要在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上下功夫。改善提高殘疾人工作生活條件是發展殘疾人事業的重要任務。要根據殘疾人特殊性、多樣化、類別化的需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主體、其他社會服務機構為補充,社區服務為基礎、家庭服務為依托,以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社會保障、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無障礙環境建設、權益維護等為主要內容的殘疾人服務體系,不斷滿足殘疾人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殘疾人康復是殘疾人最大需求。要落實康復服務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大投入,重點實施一批康復項目,滿足殘疾人康復需要,特別是要重點做好即將實施的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工程。二是進一步做好殘疾人托養工作。托養是解決精神、智力和重度殘疾人特殊困難、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措施。要堅持托養服務的公益性,積極探索集康復、教育培訓、就業和托養為一體的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建設方式,為殘疾人提供集中托養、日間照料和家庭照護等托養服務。市殘聯要盡快建好殘疾人托養中心,爭創全省“陽光家園”托養示范,各縣(市)區殘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殘疾人托養工作,制定我市殘疾人托養補貼辦法,對困難殘疾人實行補貼。三是要加快發展殘疾人服務業,充分依托街道、社區等積極開展為殘疾人服務的綜合性、公益性活動,積極發展面向殘疾人的居家服務和社會組織,不斷滿足殘疾人的特殊服務需求。四是進一步完善法律服務。要推動建立健全殘疾人各項法規制度,深入開展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加大困難殘疾人法律援助的力度,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在作出有關重大決策時,要尊重殘疾人對殘疾人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五是要切實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殘疾人事業力度,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用于殘疾人事業。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各級殘聯組織、殘疾人康復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的作用,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服務,普遍滿足殘疾人一般性的服務需求。

3、要在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上下功夫。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是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最終目的。各級黨委政府要根據殘疾人的特點,積極為殘疾人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努力使殘疾人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尊嚴。一是要科學規劃和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把殘疾人教育納入全民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努力構建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和聾啞、培智等特殊教育體系,教育部門要加強在校殘疾學生管理與統計工作,與民政、殘聯等部門共同制定扶殘助學政策措施,健全殘疾人助學政策,保障殘疾人平等享有教育權利,提高殘疾人整體素質。二是要認真落實殘疾人就業創業各項法規政策,加強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建設,通過政府采購、扶持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庇護性公益崗位等,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勞動保障部門應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幫助,為殘疾人就業搭建服務平臺,建立殘疾人就業信息網,舉辦殘疾人就業招聘會,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為殘疾人創造社會財富、實現人生價值提供更多機會。三是要高度重視殘疾人文體活動,結合文化建設通盤考慮、統籌安排,鼓勵、組織、扶持殘疾人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廣大殘疾人要繼續弘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積極培養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良好心態,加強學習鍛煉,提高健康素質、文化素養和創業就業技能,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積極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美好生活。

三、加強領導,為加快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發展殘疾人事業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政德工程、民心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殘疾人工作的領導,落實政策舉措,優化社會環境,切實為加快推進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強化組織領導。要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領導體制和各部門密切配合、殘疾人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殘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做到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檢查、同步考核、同步推進。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切實承擔起第一責任,黨委和政府分管領導要具體抓,經常聽取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級殘聯組織要繼續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充分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參謀助手作用,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各殘工委成員單位要把殘疾人工作納入職責范圍和目標管理之中,密切配合協作,切實提高為殘疾人提供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水平。

2、完善政策舉措。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和不斷完善殘疾人康復醫療、教育培訓、勞動就業、基本生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實提高殘疾人事業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水平。要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分解、經費保障、監督檢查、考核獎勵等各項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要統籌安排,狠抓落實,深入實施殘疾人康復工程及殘疾人無障礙等各項創建活動,在促進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扶貧、保障、維權和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不斷研究落實新的舉措,努力推動我市殘疾人工作再上新臺階。

3、加強基層組織。要高度重視殘疾人基層基礎工作,切實加強各級殘聯組織和隊伍網絡建設。特別是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發展、壯大殘疾人專職、專業和志愿者隊伍,全面提升為殘疾人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從政治上、生活上更多地關心和愛護殘疾人工作者,加大培養、使用和交流力度,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和環境。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要繼續秉承“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再接再厲,勤勉敬業,以滿腔熱忱做好殘疾人工作,為殘疾人事業發展再創佳績。

4、營造濃厚氛圍。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特別需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快樹立“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明社會殘疾人觀,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公益支持和宣傳報道力度,大力弘揚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積極營造人人理解殘疾人、處處尊重殘疾人、熱情關心殘疾人、傾力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

篇5

(一)主動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困難

2009年,社區專職委員通過家訪,認真聽取殘疾人的意見和要求,改變了以往殘疾人有困難需要自己或家人到居委會反映,才能得到幫助的被動服務。現在是專職委員上門了解殘疾人的困難,主動給予幫助。我們通過積極主動的工作,多次上門對轄區殘疾人基本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對殘疾人的需求作了認真的記錄,并及時向上級殘聯組織和有關部門反映殘疾人生活現狀,落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時協助做好重殘、特困殘疾人家庭的定期補助和臨時救濟工作,深受殘疾人的歡迎。

(二)求實重效,把康復做到殘疾人家中

我們根據社區每個殘疾人的不同康復需求,對社區內的殘疾居民開展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使其得到最佳的康復效果。轄區殘疾人*因腦癱致使嚴重的肢體障礙,加上年齡偏大,常規訓練已難見成效。做為一名殘疾人專職委員,我與協會*、*兩名同志為她在家中配備了四肢力量訓練器,增強她的肢體力量。同時,將她安排到區殘聯開辦的康復站進行康復訓練,通過手工插花訓練,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在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她已經能用并不靈活的手,敲擊電腦鍵盤,使用電腦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了。社區精神殘疾人*、*是一對夫妻,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工作,家庭生活困難,我通過聯系塑料花外加工工作給他本人和家人做,既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又啟動了精神病人的家庭工療。通過康復進家庭工作:一是解決了困難家庭殘疾人康復問題。二是節約了康復經費。因為到機構做康復訓練,訓練費和交通費支出每月不下2500元,區殘聯難以承擔,而聘請家庭康復員,按每天一小時15元計,每月費用不超過450元。三是幫助解決了社區下崗人員的就業問題,真正實現了“雙贏”。

(三)殘疾人就業工作

目前,殘疾人在就業上面臨較大難度。長期以來殘疾人的就業一直是個難題,但這個問題不解決,殘疾人的小康愿望只能是一個幻想。今年,在我市登記就業的殘疾人中,能實現就業的比率很低。很多的單位別說安排殘疾人就業了,就是依法應該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也想賴著不交。近年由殘聯通過推薦實現就業的有限的殘疾人中,沒有一個能安排在機關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就業。現在接收殘疾人就業的除了福利企業以外,只有少數的私營企業。另外,由于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殘疾人比例甚低(在登記就業的殘疾人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只有2人,具有中專學歷的只有5人),遠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招工要求。再加上受年齡偏大、缺乏專業技能等的影響,就業就更為困難。即使在就業的殘疾人中,其收入水平也普遍偏低。除了部分有穩定工作的殘疾人外,社會上月收入在600元以上的殘疾人比例很少。

今年,協會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探索切實可行的措施,化解各種困難,帶領殘疾人共同奔小康。

1、加大就業工作力度。要提高殘疾人的生存質量,首先要解決殘疾人的就業問題。在全社會給殘疾人就業創造寬松環境的同時,我們加大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力度。一是繼續宣傳貫徹實施《依法實施社會各單位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對轄區內所屬單位殘疾人安置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督促未開展安置工作的單位履行應盡的義務。二是建議工商、衛生、消防、稅務等部門減免各種稅費,為殘疾人經營者,特別是新創業者創造生息的機會,如:對新開業者全免一至兩年的費用。三是探討利用轄區內的市場,在每個市場中設置一些“殘疾人專用攤位”,供殘疾人自謀職業等。四是在煙草等專營的行業,給殘疾人參與經營留出一定的攤位和空間。

2、對殘疾人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及保障。一是擴大福利企業、單位的用人范圍,除了肢體、視力、聽力語言三類殘疾人外,將輕度的智力、精神兩類殘疾人納入進來,不要厚此薄彼。使有勞動能力的輕度智力、精神殘疾人享有勞動的權利。二是現行的民政救濟條件是以戶為計算單位,使有些殘疾人應“救”而不能“救”,建議以人為計算單位,落實到殘疾人本人身上。三是逐步將失業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范圍,為其購買養老及醫療保險。可采用政府出大頭,殘疾人出小頭,或全免的形式,解除殘疾人及家屬的后顧之憂,使殘疾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四是與勞動部門配合,按照有關的勞動法規,對安置單位的殘疾人工資、福利待遇進行檢查,落實好同工同酬的問題。

3、加強對殘疾人的培訓,提高殘疾人的綜合素質。我們通過對社區內的殘疾居民進行文化扶貧、掃盲、職業培訓等手段,不斷提高殘疾人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同時,通過引導、鼓勵殘疾人擺脫等、靠、要的思想,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愛心團體奉獻

一、青年志愿者“愛心助殘”進社區活動的主要方法

今年,我們開展青年志愿者愛心助殘進社區活動,青年志愿者組織有著較為健全的網絡,擁有大量掌握著一技之長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有著多年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傳統優勢,并且參與社區服務的團員青年還有著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積極性,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與青年團員注重從服務上做文章,不但真正讓殘疾人得到了實惠,也突出了活動的特色。

青年志愿服務作為社區服務保障領域內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建立社區多層次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是社區青年志愿者行動的重要抓手,也是社區青年志愿者行動的重要切入點。社區內居民群眾的多層次需要,為青年志愿者開展社區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制約,志愿者們在提供經濟、物質保障等方面缺乏相應的能力,但在服務保障方面是大有作為的。活動開展的實踐證明,社區青年志愿服務作為社區多層次服務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已經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社區群眾的廣泛歡迎。

(五)加強培訓工作

1、狠抓業務培訓,力促業務素質“強”起來。針對殘疾人工作的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采取專職委員集體培訓和到區殘聯以會代訓兩種方式,強化業務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針對基層殘疾人工作的需要,協會領導分別從政治理論、業務工作、實踐經驗等不同角度對我們這些專職委員進行了專題輔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進一步提升開展工作和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

通過業務培訓,增強了我們專職委員做好殘疾人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了投身殘疾人事業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專職委員較為系統、全面的掌握了殘疾人扶貧、康復、教育培訓、勞動就業、法制維權等各項業務知識,增強了業務素質,提升了實際操作能力,為更好地服務于殘疾人事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創新激勵機制,力促干事活力“動”起來。一是物質激勵,提高工作積極性。引入物質激勵機制,把獎金與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工作創新結合起來,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并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專職干事于年底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物質獎勵,極大地增強了專職委員的工作積極性。二是榮譽激勵,激發工作進取心。每年舉行一次評先樹優活動,評選先進專職委員,對表現出色、成績突出的專職委員授予榮譽稱號,給予精神上的獎勵,以調動其積極性。三是情感激勵,營造和諧氛圍。感情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區殘聯注重感情投資,牢牢抓住一個“心”字,將心比心,互相交心。自配備專職委員以來,區殘聯定期開展談心活動,了解專職委員的工作、生活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為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難題。這些人性化、親情化的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專職委員投身殘疾人事業的激情和主動性。

通過激勵機制,真正從內心點燃了專職委員的工作熱情,抱著全力為殘疾人服務的目的,以他們的滿腔熱情和無私奉獻,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成為了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的好助手、廣大殘疾人的貼心人。

篇6

關鍵詞:殘疾人;脫貧致富;問卷調查;自主創業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02

在我國,殘疾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或者身體結構上,組織或者功能的不健全或缺陷導致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喪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進行生活活動的人。目前,徐州市殘疾人目前已經達到8萬多了,面對如此龐大數字,如何對待殘疾人,是體現社會主義文明的鏡子。每個人都擁有勞動的權利,維護殘疾人的就業權利是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1]。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是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決勝時期,國家高度重視和關心殘疾人的生活水平。幫助殘疾人自強自立和脫貧致富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制約,殘疾人在社會中處于弱勢群體,政府和社會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之前大部分研究大多是通過調查殘疾人本人的情況來了解殘疾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水平[2-3]。但是,通過公眾的視角來研究對殘疾人狀況的不多。本文就是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殘疾人的看法,以期為制定我市甚至全國的殘疾人相關政策和措施的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一、徐州殘疾人就業現狀

為了了解學生對殘疾人的看法和態度,本課題組采用面訪的方式對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總共發放問卷159份,收回有效問卷150份。所調查的對象男女比例分別為72%和28%,年齡大部分在18~22歲之間。75%的被調查者為農村戶口。學生的常駐地有城區、郊區、遠郊和其他,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28.1%、12.5%、9.4%、50%。通過調查發現,近90%的學生對殘疾人目前的救助制度不了解。所有學生對殘疾都持不歧視態度,且有90%的學生幫助過殘疾人,幫助的方式主要有捐款和生活幫扶,比例分別為50%和25%。大多數學生對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比較熟悉,但是對于精神殘疾了解較少。另外,78.1%的學生不了解殘疾人的殘疾級別。大部分人認為殘疾人的經濟支出方面主要是飲食、康復和醫藥費三方面。半數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殘疾人生活有些困難。59.4%的學生不了解殘疾人的就業保障金制度。為了改善殘疾人的生活水平,被調查的學生均支持殘疾人參加創業活動。為了支持殘疾人創業,31.3%和28.1%的被調查者分別認為政府應為殘疾人提供技術指導和稅收政策支持。從問卷中可以得出,學生們還是比較同情殘疾人并支持殘疾人創業的。但是殘疾人受到許多客觀因素如自身身體條件、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的制約,因此殘疾人創業還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為了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亟待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和政策。

二、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的策略

(一)制定和完善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政策法規

對于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就業條例》等法律法規。徐州市政府出臺了了許多規定,例如企業必須按照上述法律規定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按省規定繳納殘疾人就業基金。但是,許多單位會在招聘公告中明確要求身體健康,表明了社會上還是存在對殘疾人有一種歧視的態度,認為殘疾人貢獻能力比健康人相對要差些,甚至有的企業寧愿去多交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也不愿意招聘有殘疾的應聘者。這些不和諧的現象都是與國家的政策是相違背的。國家政府部門應該借鑒美國的經驗,出臺類似《反歧視法》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加大對出現歧視殘疾人現象的企業的懲罰力度,切實保障殘疾人就業的權利。同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應該帶頭增加殘疾人就業的比例,給予支持國家殘疾人政策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和表彰,為殘疾人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最后,社會媒體應該大力報道一些身殘志堅的成功模范,讓更多企業看到殘疾人的能力并不必健康人差,改變社會對殘疾人的看法。

(二)大力推廣和強化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

大部分殘疾人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很多連最基本的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上完,這是造成許多殘疾人無法正常就業的主要原因之一。“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采用傳統單純的救濟方法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殘疾人的生活問題。讓殘疾人自己學會一項具備養家糊口的技能,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技。給殘疾人開辦特殊的職業教育平臺,這個重擔就落到了廣大的普通院校和特色職業教育學校上。由于徐州市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2014年,徐州市重點培育六大千億元產業,全年實現產值10336.13億元,三大支柱產業增速分別為31.2%、14.8%和20.9%,增速較2013年分別提高12.5%、3.9%和11.6%。因此,徐州地區制造業、計算機通信相關崗位的就業人數多,殘疾人學校應該多開設一些制造類和電子通信類的職業技術課程,經常舉辦全國性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鼓勵殘疾人考取職業資格證書,以適合本地市場的需求。另外,當畢業時面臨找工作時,許多殘疾人學生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造成他們沒有勇氣與其他健康學生進行競爭。因此,在教育殘疾人時,不僅要把知識技能傳授給他們,還要培養殘疾人學生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多開設一些適合殘疾學生身心發展的心理發展課程。目前,許多特色教育學校存在教師待遇差,教學硬件和軟件存在嚴重的不足。因此,國家應該加大力度改善教師的工資收入和教學環境,增加特殊教育的投入,吸引更多優秀的師資。

(三)“互聯網+”自主創業

隨著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創業的浪潮當中。特別是我們的弱勢群體――殘疾人朋友,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經常會被企業拒之門外。但是,這并不能成為阻擋殘疾人生活下去的理由。近幾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殘疾人的朋友,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最終創業獲得了成功。例如,河北邯鄲的鴻鵠服裝有限公司的王永剛董事長[4]、32歲的內蒙古殘疾人李雄[5]、繡十字繡的殘疾人老鄒[6]、維修電器的韋萬柱[7]、殘疾人大學研究生王福如[8]等等,大量的案例說明殘疾人也是可以通過創業成功的。

在當今這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可以為殘疾人就業創業打開一扇巨大的成功之門,消除殘疾人和健康人之間交流的鴻溝,實現殘疾人的人生價值和自我價值,因此“互聯網+”技術自主創業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方式[9]。徐州是江蘇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如果能采用電子商務的模式將食品及農副產品及時銷售出去,這無疑是能給殘疾人帶來巨大的便利和收入。電子商務可以為殘疾人解決親自上班的困擾,是一種有效的創業形式,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例如:殘疾人創業模式比較單一,貨源信息的收集和供給能力不足,長期客戶的不穩定性和難維持性,無法及時掌握最新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方法和策略等。針對上述問題,殘疾人創業時,應根據自身的條件,找準好合適的創業方向,了解市場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在資源的選擇上做到與時俱進,探尋一個合適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三、結論

目前,對于徐州這個老工業基地,徐州市的殘疾人口較多,為了提高殘疾人自力更生和脫貧致富的能力,政府部門應該嚴格制定和完善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政策法規,并鼓勵開辦殘疾人教育學校,大力推廣和強化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對于殘疾人有自主創業要求的,應該全面鼓勵和支持殘疾人利用“互聯網+”技術自主創業,切實為處于弱勢群體的殘疾人提供最好的就業和創業環境,以促進社會經濟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永安.殘疾人勞動就業政策創新的思考與建議[J].殘疾人研究,2015(1):62-65.

[2]姜麗.東北農村殘疾人就業保障供需矛盾研究[J].蘭州學刊,2016,02:159-168.

[3]胡蓉.廣州市老年殘疾人基本狀況、社會保障及養老服務調查[J].殘疾人研究,2016,01:69-75.

[4]羅杰.殘疾人創業:不信春風喚不回――記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鴻鵠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剛[J].經濟,2016,Z1:108-110.

[5]32歲殘疾人賣燒烤開花Q果實現成家立業夢[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5,01:55.

[6]李艷萍,李翠芳.殘疾人“繡”出創業路[J].兵團工運,2015,12:35.

[7]莫東海.善心維修點亮殘疾人的心燈[J].當代廣西,2015,05:50.

[8]呂榮海,賴香蘭,林家波.身殘志堅忙創業青春無悔獻“三農”――記福建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科技示范戶王福如[J].基層農技推廣,2015,01:216-217.

[9]王納威.殘疾人創業模式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8:84-85.

篇7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康復工作:一是對18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了調查登記,協助縣僑聯爭取實施一期免費白內障復明工程。二是調查落實7名重度精神殘疾人,準備幫助他們實施住院治療。三是為7名貧困殘疾人免費提供輪椅3輛,拐杖4副。

(二)教育工作:一是對在特殊學校就讀的20名殘疾學生給予了每人200元的資助。二是對掛鉤村的10名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進行了慰問。

(三)就業和扶貧工作:一是深入基層廣泛調查適合殘疾人的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為開展培訓打好基礎。二是為鼓勵殘疾人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出臺了對殘疾人自主創業的個體戶進行一次性補助的政策。三是對2012年實施的46戶殘疾人危房改造戶進行了檢查驗收。四是認真組織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活動,發動各級各部門到掛鉤點開展主題為“關愛殘疾孩子,發展特殊教育”的扶殘助殘活動,幫助殘疾人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五)召開了縣殘聯五屆二次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2012年工作,對2012年工作做了安排,與各鄉鎮殘聯簽定了工作目標責任制,對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

召開了換發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工作會議,對換發“二代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換發“二代證”實施方案、成立了各類殘疾評定委員會,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 (七)其它工作:一是按縣科發辦要求,完成了學習活動第二階段分析檢查階段任務,對存在問題進行了自檢自查、征求意見、分析檢查,結合殘聯實際,對廣泛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建議和要求進行了認真總結梳理、深入分析、認真查擺存在問題,達到了找準存在問題、統一班子思想認識、理清發展思路的目的。為更好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打下堅實基礎,做到學習有特色,活動有實效。二是認真抓實“陽光政府四項制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學習和貫徹落實,按照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要求,制定出了公示公告清單,在政府信息公開網站了殘疾人事業方面的7項公告。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殘聯依法行政工作的阻力大。少數單位和部門在落實殘疾人法律法規和優免政策中隨意性大,還存在著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現象,如政府基金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部分單位既不安置也不繳納,給《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貫徹落實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二)殘疾人扶貧解困任務艱巨。絕大多數殘疾人家庭因殘因病導致貧窮,這部分人口家庭基礎差、底子薄,有的家庭主要勞力帶殘、一戶多殘,我縣還有700余戶住在危房中,靠殘聯系統每年解決幾戶成了杯水車薪,要使殘疾人與健全人一造同步奔小康,解決殘疾人的住房難、就醫難、上學難任務還相當艱巨。

(三)殘疾人的優惠特惠政策滯后。殘疾人社會保障還不夠廣泛,保障水平還比較低,缺乏特殊保障政策。

建議:爭取上級政府支持,出臺殘疾人的優惠特惠政策,使殘疾人作為特殊對象予以重點保障,提高扶助標準,實現普惠加特惠。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會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縣委十屆四次全會、州殘聯年度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縣委、政府、州殘聯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思路,認真履職,扎實工作,努力完成縣委、政府和州殘聯下達的各項任務,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落實《大理州殘疾人 “十一五”計劃綱要》和《2012年大理州殘疾人工作目標責任制》規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協調各部門整合資源,讓殘疾人得到更多的救助和扶助,使貧困殘疾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有病能就醫,逐步縮小貧困差距。

(二)開拓康復領域,搞好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積極向上爭取,為迫切需要的貧困殘疾人配發用品用具;繼續抓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抓好下肢截肢者的假肢安裝工作,力爭為下肢截肢者免費安裝普通型假肢。提高殘疾人功能補償和改善的康復水平。

(三)抓好殘疾人教育培訓工作。一是力爭開展8期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培訓殘疾人500人;二是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術培訓;三是主動協調做好大中專學校殘疾學生的招生錄取和畢業分配的各項工作,繼續對考取大專院校的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給予學習生活困難救助共2頁,當前第1頁12

(五)繼續抓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力爭幫助40戶殘疾人住房困難戶實施危房改造;協調好縣扶貧辦在地震安居工程等項目中,優先照顧殘疾人,力爭更多的殘疾人得到扶持和援助,讓殘疾人家庭早日實現“八個有”。

(六)加強文體宣傳工作。積極開展殘疾人文體活動,及時發現培養輸送一批新的殘疾人文藝、體育人才,積極推薦殘疾人運動員。

(七)加強各專門協會和社區殘協工作。每個專門協會和社區殘協要組織殘疾人開展兩次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使殘協組織真正發揮作用。

篇8

[關鍵詞]殘疾人;實踐教學;個案研究

[中圖分類號]G7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808(2015)S2-0195-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殘疾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傳統教育體系的資源對于殘疾人而言顯得很遙遠。為充分了解殘疾學員在接受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難點,上海開放大學普陀分校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重點選取一部分殘疾學員開展實踐教學的探索研究,以期找出一條適合殘疾人的開放教育實踐教學之路,為今后大量招收殘疾學員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一、殘疾人實踐教學的探索

(一)實踐教學環節的選取

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指出:從實踐教學的目的、內容和教學環境方面出發,實踐教學“是指相對于理論教學的多種教學活動的總稱,包括實驗、實習、設計、工程測繪、社會調查等,旨在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掌握技能、技藝,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和獨立工作能力,通常在實驗室、實習場所等一定的職業活動情境下進行,作業是按專業或工種的需要設計的。”通過對殘疾類型、性別、年級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本研究選取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7名殘疾學員,指導其開展社會調查實踐。這7名學員中男生4名,女生3名;多重重度殘疾(必須借助輪椅出行)2名,男女各1名;重度視力障礙3名,男生2名,女生1名;聽力障礙1名,為男生;肢體殘疾1名,為女生。除了2名多重重度殘疾學員待業在家,其余5名學員均在各街道鎮擔任助殘員工作。

(二)開展殘疾人實踐教學的嘗試

1.研討殘疾人實踐教學與健全人實踐教學的區別為了更好地開展殘疾人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指導工作開始之前,課題組專門就殘疾人實踐教學與健全人實踐教學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進行了研討,目的在于統一認識、統一思想,讓參與指導的教師首先從理念上高度重視針對殘疾學員的實踐指導工作,并提前預估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難點,做到有預案、有方法。通過研討,課題組成員認為在實踐中殘疾學員可能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與健全學員相比,殘疾學員對社會調查的畏難情緒可能會比較大,依賴心理也會比較強。從殘疾學員的成長經歷來看,受到生理方面的限制,他們的生活圈子相對狹隘。一直屬于弱勢群體之中,使他們經常扮演著被同情、被幫助的角色。因此,在社會調查工作開始之前就要讓他們樹立信心,積極主動地完成調查工作。第二,所選殘疾學員的工作經驗欠缺,個別重度殘疾學員幾乎沒有過工作的經歷,大多有工作經歷的也只限于助殘員這一領域,結合生理殘疾這一因素,首先讓他們的社會調查選題方向變得非常狹窄。在這一點上一定要有別于健全學員的指導方式,采取因人而異的指導方針。第三,社會調查的教學目標是讓學員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由于大多數學員從事的是殘聯方面的工作,他們面對的工作對象也都是殘疾人,因此,課題組決定將調查的大方向確定為與殘疾人有關的一些公共設施情況的調查,如無障礙通道的情況等。2.分析學員的具體情況,制定個別化實踐方案在充分統一認識的基礎之上,指導老師著手逐一研究每位學員的具體情況,針對每個學員提出至少2種調查方案,然后再專門召開動員會,將方案提出與他們共同探討,找出最切實可行的調查方案。例如,對于2名坐輪椅的學員,由于他們沒有工作,活動范圍可能受到生理障礙的限制。因此,從他們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建議他們調查自己生活中經常會去的公共場所,如商圈、公共事業服務單位等,或者家庭所在小區的無障礙設施情況。而其他學員則根據自己的工作或者自身的殘疾特點確定適合他們調查的方向或目標。3.提前組織學員學習無障礙設計規范要調查相關的無障礙設施情況,必須依據一定的國家規范。經過了解,雖然所有學員都是殘疾人,但他們對于無障礙設施的規范并沒有太多的了解。這樣即使確定了調查的方向,調查行為也只能是盲目的、無序的。因此,在確定了調查題目之后,指導老師組織學員學習了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12年3月30日聯合,2012年9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設計規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選題方向重點學習其中的有關規定,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等部分。讓學員在調查中做到“眼中有目標,心中有標準”。

二、問題與反思

(一)學生調查報告質量的探討

經過前期認真的準備及充分的實際調查,最后7名學員均按時完成了調查報告。2名學員的調查內容與他們的工作有關,其余5名學員針對無障礙設施進行了不同方面的調查,撰寫了5篇內容翔實的調查報告。這些調查報告結論真實可靠。由于調查者本身是殘疾人,在調查時不僅根據國家規范對調查對象進行觀察,更重要的是作為使用者去親身體驗這些設施設計是否規范、是否符合需要、使用是否便捷、是否存在其他不合理現象等等。因此,調查的結論比一般健全人進行的調查更具說服力,發現的問題也更能為有關部門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設計提供參考。

(二)學員反映及教師感受

通過此次實踐探索,學員們普遍反映經過這次調查報告感到“溫故知新”,對以前所學的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2名學生從事社區居委工作,調查內容結合其工作實踐,對其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另外5名學生或沒有工作,或工作內容無法開展調查,他們的調查內容結合自身實際,對周邊社區無障礙設施開展調研,促使他們更多地了解了殘疾人無障礙設施,也為其他殘疾人提供了便利信息。對指導教師而言,此次專門針對殘疾人的實踐指導活動也讓他們受益匪淺。首先,殘疾學員對待調查的認真態度讓教師們驚嘆不已。有學員在動員會后第二天就開始了調查,雖因準備不足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這種熱情讓教師們感受到了教學的成就感。其次,站在殘疾學員的角度上為他們考慮調查的選題,以及和他們一起學習相關的無障礙設計規范,也讓教師們充分意識到了殘疾人教育的意義。“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由殘疾人自己主動擔負起讓社會重視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問題,讓他們不再以弱勢群體的姿態被動地等待社會的援助,這才是教育所應達到的最高目標。

(三)實踐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1.與健全學員共同存在的問題(1)不能充分理解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及意義對所學課程的性質和目的他們并不關心,抱著好聽就聽的態度。實踐教學對他們來說也并沒有特殊的意義,除了不需在課堂聽課之外,他們在意的就是如何應付調查報告。因此,他們更珍惜學習的機會。但由于他們學習基礎差,也無法對實踐活動有更高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在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學員的學習動機就無法被有效地激發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投入到實踐教學中的積極性。(2)對實踐活動存在畏難情緒目前,圍繞著如何為殘疾學員提供更好的支持與服務已經有了很多的經驗與探索,但開放大學一直以來存在的實踐教學環節難題同樣也擺在了教育者面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遠程教育與實踐教學之間存在矛盾;學員數量多,而實踐教學師資相對不足;實踐教學指導過程相對具體和個性化的問題;學生能力差異較大;學生較為分散,而實踐環節要求學生集中開展;學生在崗工作與脫產實踐之間也存在矛盾。2.殘疾學員在實踐教學中出現的獨特問題(1)殘疾類型影響學員實踐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目前開大的殘疾學員主要分為肢體障礙、視力障礙、聽力障礙以及多重障礙等幾種類型,其中肢體障礙和視力障礙居多。肢體障礙尤其是下肢障礙學員雖然平時不需要借助器械出行,但在爬樓梯等活動時會顯得很吃力。如果實踐活動場所沒有電梯會給他們帶來困難,而上肢障礙則相對局限較小。因此,根據不同的殘疾類型需要設計不同的實踐活動形式與內容,避免因他們的殘疾特點而影響他們實踐活動的開展。當然,也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獨特性,讓他們以與健全人不同的體會與感受開展適合他們特點的實踐活動,這樣既能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又能讓他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對殘疾人有益的活動中去。(2)是否在崗影響殘疾學員的實踐形式與內容開大普陀分校的殘疾學員絕大多數為區殘聯聘用的街道鎮助殘員,個別人沒有工作。在崗殘疾學員的調查實踐活動可以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能獲得第一手的數據資料。因此,他們的實踐活動基本與殘疾事業或民政工作有關,比如殘疾人社會保障、獨居老人、社區無障礙設施情況等。對于不在崗,甚至從未有過工作經驗的學員來說,開展實踐活動則存在一定的困難。他們往往由于殘疾程度比較嚴重,導致行動不便,且出現殘疾時年齡很小,家庭經濟條件也一般。

三、對今后實踐教學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前期理論教學工作

實踐教學環節是讓學員將所學理論知識在實際中運用,以獲得感性認識,提高綜合素質的教學工作。在針對學員開展實踐教學的指導工作時,通常會發現學員在前期學過的一些社會調查理論知識已經基本淡忘。因此,建議在前期的理論教學工作環節就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后期可能的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學員提前在心中預演一遍社會調查。尤其是社會實踐常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要提前強調一下,使學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實際開展社會實踐時能迅速將儲備知識調動出來,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加強指導教師培訓

開大開展殘疾人教育的時間尚短,幾乎所有的指導老師以前都沒有過殘疾人教學經歷。在經過幾個學期的課堂教學探索之后,很快就面臨著實踐教學的指導工作,這又是與課堂教學差異很大的新挑戰。如果完全依靠指導老師自發自覺地摸索出一條路,不僅費時費力,甚至還會走彎路。因此,對有關指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十分有必要。

(三)加強實踐教學對殘疾學員職業勝任力的指導性

普陀分校的殘疾學員大多數都屬于區殘聯的助殘員,其他個別殘疾人雖然有工作,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所受訓練有限,從事的工作一般都是簡單的工作。因此,除了在專業設置上要考慮殘疾學員的身心特點,還更應該在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對學員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讓學員能在工作當中大展身手,提升他們的職業勝任力,體現自身的價值,讓他們有機會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有新的突破。

(四)加強殘疾學員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指導實踐活動時,課題組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即殘疾學員對自己的實踐活動嚴重缺乏自信,幾乎每走一步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首肯和認可才放心,更有個別學員直接提出希望老師給出具體的指導指示,他們愿意按部就班地照做,不想自己提出計劃或設想。如果這種心理狀況得不到改善,即使殘疾學員能按時完成任務,按時畢業拿到文憑,也無法對他們的工作生活起到任何積極的影響。開大教育并不只是彌補文憑的不足,也應該遵循教育的規律,體現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劉志強.高等學校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7.

篇9

縱向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縣殘疾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殘疾人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橫向看,由于殘疾人自身條件的限制,社會對殘疾人事業的認識不足,造成我縣殘疾人工作依然滯后于社會的總體發展,廣大殘疾人依然處于十分艱難的境地。經過調研分析,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問題與不足可以概括為“六個仍然”和“六個需要”。

(一)殘疾人工作人員扶助意識、理論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強思想學習。殘疾人社會工作需要專業的社會工作理論作為指導,人道主義理論、以人為本、增能理論、正常化理論都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理論內涵,我們應該注重學習與積累,以新形勢下__縣殘疾人生活就業狀況與殘聯救助工程為實踐載體,發展理論抽象思維能力。

(二)殘疾人工作隊伍的職業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發展職業化道路。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殘聯都在搞加強基層工作隊伍職業化建設,作為基層殘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殘疾人專職委員不論是工作層面和范疇,還是服務內涵和屬性,都屬于社會工作者范疇,我縣應該積極自省自身工作人員的職業化水平。專業的指導,專業的科學方法有利于我縣殘疾人事業發展,我們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殘疾人專職委員很明顯知識水平不夠,專業能力有待提高。

(三)殘疾人工作人員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長效機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縣開展了一系列的殘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認真反思工程項目的程序、環節、理念支持等才能鍛煉出建立工程長效機制的反思能力。而我們的工作人員恰恰缺乏這種思考,工作盲目,思維系統混亂不能很好的為殘疾人群體服務。

(四)殘疾人服務文體宣傳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開拓多元化宣傳手段。我縣開展了很多殘疾人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有時宣傳不到位,沒有形成較高的知曉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誤解,項目開始工程及結束階段宣傳不到位,不利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宣傳職責不明確,在宣傳工作上往往忽視其重要性,且宣傳工作比較瑣碎,需要耐心與細心。因此責任明確非常重要。

(五) 殘疾人事業資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資力度。盡管殘聯征收社會保障金,殘聯的工作項目多,服務范圍廣,辦公設施及康復設施都需要很多資金,維護殘疾人的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開拓多重資金渠道是當前我們的重要任務。資金充足了,殘疾人的生存與發展指標才可能更上一個臺階。

(六)農村殘疾人生活仍然困難,需要提高基層工作水平。從調查我們發現農村殘疾人工作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農村殘疾人戶數、人數占很大的比例。本身農村就比城鎮發展滯后,信息閉塞,再加之殘疾人自身條件限制,就更造成融入社會困難,脫貧難,返貧易,結果農村未就業的絕對人數巨大。這些充分表明,當前農村殘疾人工作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需要迫切提高農村殘疾人生活質量。

殘疾人事業發展包涵三大相互聯系的主體:殘疾人工作人員、殘疾人服務活動及殘疾人群體。上面總結的“六個仍然”和“六個需要”也是圍繞這三大主體展開的調查思考,從中可以看出,殘疾人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思想意識、專業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殘疾人文體宣傳服務、資金投入服務;以及各類殘疾人群體生活就業狀況都對殘疾人事業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為此,下面繼續圍繞這三大主體的主要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組織殘疾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化、藝術、娛樂活動,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發殘疾人參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熱情和潛能。發展殘疾人特殊藝術,培養優秀特殊藝術人才。落實全民健身計劃,開展殘疾人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增強體質、康復身心。廣泛宣傳扶殘助殘先進典型和殘疾人自強自立的楷模,感召全縣人民奮發圖強、創業致富、奉獻社會、促進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積極推薦本地區、本單位有關殘疾人及殘疾人事業的優秀新聞作品參加評選。繼續積極開辦殘疾人專題欄目,廣泛開展殘疾人事業宣傳,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幫助殘疾人,營造良好的社會扶殘助殘氛圍。結合殘疾人重大節日,進行多角度、大規模宣傳。進一步宣傳動員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人體育人才的培養,適應新的殘疾人體育運動競賽規則,不斷提高競技水平,為我縣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運動員。加強對殘疾人特藝人才的發現和培養,組織選拔優秀節目和作品參加省、市殘疾人文藝匯演。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加強殘疾人事業宣傳。利用網站傾聽殘疾人心聲,及時了解殘疾人困苦,回答殘疾人提出的疑問,解決殘疾人最關心的問題。搞好宣傳措施:1、及時宣傳與實施項目緊密結合。把握好殘疾人實施項目的進程,制作具體規劃,做好宣傳文體工作。2、發展多樣化宣傳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傳殘疾人服務項目,發揮宣傳畫、宣傳單、知識手冊、宣傳欄、廣播、電視與報紙等宣傳手段的作用,更好的為殘疾人服務。3、設立專人宣傳服務,明確責任。實行宣傳問責制,設立專人負責,同時做好協調工作。

聯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我縣殘疾人工作眾多項目與工程的實施都需要資金流通運轉,物質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資金資源是我縣殘聯的重要工作,殘疾人工作者應該積極拓寬資金投入渠道,想法設法達成殘疾人群體的愿望,真誠為他們服務。發展殘疾人事業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工會、

篇10

2016街道全國助殘日活動總結一

20xx年5月18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朝陽新區管委會光明路社區結合社區實際,從5月12日-5月18日開展了助殘日系列活動。現將助殘日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5月5日,社區召開了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工作會議,對助殘日活動做出安排。會議強調助殘日工作事關殘疾群體切身利益,事關和諧社區建設的大局,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倡導友愛、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形成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把開展助殘日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切實做好社區助殘日的各項工作。

二、制定方案,加強落實

為扎實做好助殘日活動,社區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居民的實施方案。并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力求創新、辦出特色,講求實效。使助殘日工作主題明確、組織到位、職責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三、開展社區助殘日系列活動

為做好今年助殘日的各項工作、深入了解基層殘疾人的基本狀況及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為殘疾人辦實事、解難題、出實效,社區采取了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多題材、多角度、有針對性的開展了一系列助殘日工作。

1、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在全國助殘日期間,社區工作人員積極走訪慰問殘疾人家庭,了解殘疾人家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勉勵殘疾人自強、自立,并幫助殘疾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尤其針對殘疾低保戶、殘疾低保邊緣戶家庭,重點向他們宣傳大病救助、臨時救濟等惠民政策,幫助他們在符合政策的條件下充分享受國家惠民政策的陽關。

2、利用社區滾動大屏宣傳助殘日宣傳口號。利用社區公示欄張貼助殘日宣傳口號。

3、展出一期板報,宣傳社區開展助殘日活動,宣傳助殘日口號。

認真組織開展好此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對于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倡導友愛、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充分營造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輿論環境,形成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具有重要意義。

2016街道全國助殘日活動總結二

xx年x月x日是第xx次全國助殘日,為倡導殘疾人以法捍衛權益、以文加強修養、以德陶冶情操,大力促進殘健共享社會文明成果,我街根據渝中殘工委相關文件要求,以幫扶貧困殘疾人為主題,在助殘日期間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安排部署

街道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全國助殘日活動,于5月3日組織8個社區主任、副主任召開了工作布置會,制定了相關活動方案。本次助殘活動以法律教育講座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拉開系列活動序幕,8個社區分成三個片區開展助殘活動,其中浮圖關社區、大坪正街社區、肖家灣社區進行趣味比賽,袁家崗社區、七牌坊社區、馬家堡社區舉行文化進社區及道德講堂,大黃路社區、天燈堡社區開展才藝展示,掀起關心關愛殘疾人,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傳統美德的。

二、法律教育講座,依法捍衛權利

x月x日下午2:30,殘疾人法制教育講座在街道四樓會議室舉辦,街道領導、殘疾人聯合會全體成員、社區殘疾人工作者、轄區各類殘疾人代表共計50人參加了講座。特別邀請億安律師事務所郭慶律師現場講授了殘疾人權利、維權、法律援助等相關知識,大大增強了殘疾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會后街道殘聯還召開第六屆殘疾人聯合會第二次大會,征求了參會殘疾人對街道殘聯、社區殘協工作的建議與意見。

三、文化走進社區,以文加強修養

1、趣味運動比賽,感受快樂分享。x月x日上午10:00,殘疾人趣味運動賽在浮圖關社區百花園正式開始。根據殘疾人的具體情況,趣味賽分為團體項目和個人項目,團體項目有趣味保齡球、快樂呼啦圈、乒乓球接力、兩人三足,個人項目有謎語競猜,來自浮圖關、肖家灣、大坪正街社區的百余名殘疾人朋友參與其中,最終有35人分別獲得個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浮圖關社區獲得團體一等獎。

2、學知識學技能,有收獲有進步。5月16日下午袁家崗社區殘協利用文化共享設備,為37名殘疾人朋友播放了勵志影片《綻放》,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生活。接著開放殘疾人文化進社區活動點,組織到會者讀書看報、學習電腦基礎知識、開展跳棋對弈,最后有3名殘疾人朋友在跳棋對弈賽中勝出獲得一、二、三等獎。同時還邀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指導殘疾人康復訓練,14個殘疾人得到康復指導醫生的針對。

3、助殘才藝表演,展殘疾人風貌。x月x日上午9:00點在喜業花園開展了歌唱、舞蹈、書法三個類別的才藝展示聯歡會。一曲《北京的金山上》拉開了聯歡會的序幕,智力殘疾人杜攬月表演的太極拳贏得現場觀眾的掌聲,殘疾人親屬杜遠賢現場揮毫潑墨表達殘疾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街道殘聯副主席曾國強的《大中國》歌聲把活動推向,活動現場還有很多居民群眾踴躍參與有關殘疾人保障法的小知識競猜。最終有3名殘疾人朋友在歌唱、舞蹈、書法組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28位居民朋友在殘疾人保障法知識競猜中獲得紀念品。

四、道德講堂開課,以德陶冶情操

x月xx日下午2:30,袁家崗社區以助殘日為契機,組織了轄區40余名殘疾人開展道德講堂,講堂在《公民道德歌》歌聲中拉開序幕,講座分道德放歌、見賢思齊、經典解讀、反思自省、道德感言、向德鞠躬、福澤相傳、課后行善八個環節,活動內容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其中殘疾人代表鄧糧講述了自己幾年如一日照顧轄區空巢老人的故事,她樸質的言語、動人的事跡不斷迎來臺下殘疾人的陣陣掌聲。活動中社區李副主任還時常與現場殘疾人進行互動,并動員他們積極發表道德感言,在座的殘疾人朋友都積極參與,熱情洋溢,整個場面好不熱鬧。道德講堂在大家意猶未盡中結束,有效鼓勵殘疾人以感恩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提升了境界、增強了道德修養。

五、入戶走訪慰問,以愛溫暖人心

助殘日期間街道殘聯組織社區兩委班子、殘疾人工作者帶領轄區社會單位代表、愛心人士、助殘志愿者開展關愛殘疾人共創溫馨家園走訪慰問活動,為40余戶重度殘疾人上門服務,為他們打掃家庭環境清潔,開展理發、按摩等義務服務,為207名享受低保的殘疾人發放節日補助20700元。同時邀請大坪三院、紅樓醫院等專業醫療機構上門開展關愛殘疾人健康行免費體檢活動,發放紅樓醫院贊助的價值100元的社區健康關愛卡和精美禮品100余份。

本次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助殘活動,提高了殘疾人的生活品質,在轄區內著力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同時展示了殘疾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

2016街道全國助殘日活動總結三

在第xx個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一團社區殘協積極響應xxxx的主題。根據社區殘疾人的特點,積極開展了適合殘疾人的各項助殘活動,使廣大殘疾人與健全人一樣參與到今年的助殘活動中來。積極為殘疾人服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助殘日期間,社區殘協聯合計生、婦聯、派出所、司法所、醫院利用發宣傳單,掛橫幅,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工具,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對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有關方針政策,宣傳殘疾人就業條例,普及殘疾人在生活保障方面的優惠政策。舉辦由殘疾人和殘疾人親友參加的康復知識,精神疾病預防知識講解,細心、耐心為群眾講解法律知識,殘疾人、貧困人、計劃生育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條例,使居民更好的掌握相關政策,應用政策,貼實做到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用到實處。

二、舉辦一系列志愿者為民服務活動。

1、舉辦第xx個全國助殘日志愿者大型義務為民活動,主要內容有法律咨詢,政策解答,防災減災、民政低保、《殘疾人就業條例》等內容。活動中,社區、派出所、司法、民政、計生、醫院為居民詳細解讀政策知識,發放宣傳單400余份,在發放宣傳單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耐心、用心諦聽民意,詳細、認真的解答民問,努力做到為居民清楚、詳細的解讀政策條例,認真做到使疑惑居民不再有疑惑,不了解政策的都能了解政策,使每個居民解除疑惑、了解政策、滿意而歸。

2、組織社區陽光志愿服務者到8名重度殘疾人家中為他們進行助殘志愿活動,陽光志愿者高品霞為他們清洗頭發,并為他們打造美麗的發型,使他們精神且美麗的快樂生活著。陽光志愿者一是為他們打掃衛生,收拾房間,使他們住的干凈、整潔、舒心、安心。二是宣傳康復知識、測量血壓、講解疾病預防措施和康復知識,使他們能及時預防、發現、治療疾病,并祝愿他們早日康復,還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使他們感受到不孤單、不孤獨,感受到親人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