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及保障策略

時間:2022-12-09 03:12:28

導語:殘疾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及保障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殘疾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及保障策略

內容摘要:本文基于保障殘疾大學生就業的角度,對目前殘疾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分別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殘疾大學生就業保障策略,希望對進一步緩解目前殘疾大學生就業壓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殘疾大學生;就業問題;影響因素;保障策略

一、殘疾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

(一)殘疾大學生自身擇業觀存在不合理。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對于畢業后的崗位選擇、規劃存在模糊的認識,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適合、喜歡或者說能力范圍內可以做哪些工作,但談到未來工作環境、薪酬、內容確要求甚高,可以說是目標明確,如,工資大于五千,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輕松無任務、每逢節假日休息,完全是想象主義,與實際毫不結合。因此,當前導致殘疾大學生就業面臨困境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來自于殘疾大學生自身過于傳統、保守的擇業觀以及對自身不合理的就業期望值。雖然也有部分學生為追求夢想的實現,在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或是放棄大企業工作機會,到更具發展潛力的中小民營企業中去發揮自身的能力。但與其相比,更多的普通殘疾大學生更加傾向于國企單位,將擇業的選擇對象放在對事業單位以及公務員的報考方面,希望通過考取公務工作,來謀求未來長時期工作的安定。但這些都需要學生在畢業后經過長期的考試準備以及漫長的考試結果公示、面試、審查等待時間,往往一般的學生都積累一定就業經驗,順利實現就業一年時間,這些報考的學生還處于等待階段。加之近年來我國采取緊縮的公務用人政策,公務員招考人數呈逐漸遞減的趨勢。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務人員的學生比例逐漸降低,一旦落榜,不僅又要重新開始面對就業選擇,與應屆生相比自己的年齡條件處于劣勢,與往屆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經驗,從而影響到少數民族學生順利就業的實現。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身在大學階段得到了眾多教師、同學的認可,表現優異,來到社會上也理應受到企業的重視,從而一心尋找大企業工作機會,甚至在進入大企業之后,對上級沒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滿。

(二)社會文化欠缺包容性。就殘疾大學生就業而言,社會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家長送孩子外出求學讀書的目的,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傳統觀念,很少考慮孩子的個人成長。進而最終導致個別家長以工資多少、工作環境好壞、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級別等來評價一個學生是否有出息,完全忽略了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個人素質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一被人們耳熟能詳的開放擇業觀,仿佛只是停留在口頭,社會對于殘疾大學生放棄高薪職業,選擇從事基層工作的態度,大多是不認可的,認為是對人才的浪費。如,最近再一起引起社會高度熱議的北大才子陸步軒,在年近50歲又再次放棄鐵飯碗,重操賣肉舊業,一時之間社會褒貶之聲不絕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使得那些選擇在外地工作的畢業生,由于外地戶口的限制,不能與本地戶口殘疾大學生一樣,享受到同等的社會普惠政策。外地殘疾大學生短期內在無法解決戶口問題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較為寬松的地方進行就業。總之,社會包容性的欠缺,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學生最初的就業夢想,使學生不得不為了滿足他人的眼光,而對自己的就業觀、就業類型作出“社會化”的調整。

(三)社會人才供需方面的問題。社會人才供需問題,包括人才供給與需求。一是在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下,高校向社會輸送畢業生總數呈歷年上漲趨勢。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會就業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從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高校各專業的不合理性調整,使得高校的學科教學內容遠遠滯后于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其知識結構難以滿足社會實際工作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學校能夠保證其培訓人才知識體系的先進性和合理性,但競爭能力不強、社會經驗不足、動手能力差、工作態度不端正等教學之外的內容,仍然是目前高校殘疾大學生的硬傷。二是高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有效推動了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機械化代替了傳統的人工,一些生產企業為調整產業結構,甚至多次作出裁減員工的決定,相比較那些一般人才,企業更需要那些能夠靈活運用機械化的高精尖人才,但那些人才畢竟是少數的,大多數還是那些不出眾的普通人才。崗位數量的減少、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多之間的矛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越發激烈。此外,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地區,由于經濟、交通、資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難以吸引大量的投資商來到本地進行商業開發,就業機會的稀缺也直接導致了本地區對人才吸引力的降低,從而導致本地區殘疾大學生就業情況的愈演愈烈化發展。

二、殘疾大學生就業的保障策略

確保殘疾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實現就業,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實現,不僅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更是關乎政府、學校、社會各界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殘疾大學生就業保障體系的構建需要集多方力量構成合力,來從各個方面為學生就業提供保障性措施,為其解決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一)完善殘疾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殘疾大學生與社會關系的和諧發展。殘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實現就業的重要條件。通過研究發現,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是在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共同作用之下,由于學生個體不能與就業環境實現良好互動而產生的結果。因此,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就應當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充足的心理準備下踏入社會,縮短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時間,使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到社會工作環境中去,幫助殘疾大學生順利成長,實現就業。具體而言,一是教師全面普及學生的心理知識,加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知;二是教師應加強心理調節技能的鍛煉,使學生掌握調節心理的方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實現心理素質的提高;三是教師應根據殘疾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此,教師應在就業指導中,加強關注學生的心理與情感變化,根據學生的求職心理,對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心理狀況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身的優缺點,提高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及時糾正求職過程中的不良心態,正確對待求職中的苦難與挫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提高就業競爭力。

(二)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創新就業方式。高校擴招政策的不斷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人才數量激增的社會現狀,面對社會有限的人才需求量,大學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轉變傳統就業思想,創新就業方式,以創業代替就業,已經成為時下殘疾大學生的新選擇。特別是在互聯網+環境下,作為信息化網絡時代重要產物的電子商務,不僅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方式,而且其低門檻、低投入的創業優勢,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其行列中去。為此,高校創業教育也應該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關注時下熱點潮流,通過對電子商務創業模式的研究,結合本專業特點,將電子商務應用到本專業的創業實踐教學中去,來革新學生創業理念、拓展學生創業途徑。如,時下流行的微商、淘寶網店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電子商務創業形式。此外,基于電子商務模式的特點,其可能涉及到銷售信用、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為此,為保障殘疾大學生的電子商務創業行為能夠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進行,其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障。從政府的角度而言,要注重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安全的管理,為電子商務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并應積極完善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的程序加以規定,保證電子商務的合法性和規范性。此外,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市場的監管,對市場上的不良競爭行為和貿易行為進行嚴肅處理,為殘疾大學生的電子商務創業行為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三)推動殘疾大學生就業觀念與就業能力的協同提升。殘疾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不僅要求殘疾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而且也要求殘疾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因此,高校殘疾大學生就業教育的開展,需要將就業觀念教育與就業能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從就業觀念方面來看,高校就業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導殘疾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殘疾大學生群體也已經真實看到和感受到了自身所面臨的就業壓力,因此,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成為高校殘疾大學生就業教育中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然而事實上,殘疾大學生群體卻普遍具有著就業價值觀模糊,并過度看重短期利益在自身擇業中的地位。這種情況的存在導致了殘疾大學生很難在自身的職業生涯中找到明確的方向并獲得長遠的發展,因此,高校就業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導殘疾大學生對自身作出客觀的認知與評價,并做好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重視引導學生重視自身職業選擇與自身特長和愛好的結合,從而確保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潛力;二是從就業能力方面來看,高校就業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需要重視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其中,表達能力能夠對學生所具有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直接的反映,這項能力也是現代社會中用人企業所重視的基礎能力之一。在這項能力的培養中,高校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辯論比賽或者開展專項課程來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自身表達能力的機會,并推動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創新能力則是學習型社會對殘疾大學生素養提出的重要要求,這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因此,高校應當組織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則是學生在就業之后所必備的能力之一,這是因為許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為此,高校有必要組織學生參與一些集體性的社會活動,或者鼓勵學生在假期進入企業直接體驗人際溝通和團隊協作,從而促使學生學會更好地融入集體、求同存異。

作者:張洪杰 單位:長春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呂衛華.就業實現中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融合[J].商業時代,2006,25

[2]楊鑒淞,劉嚴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8

[3]劉佳音,車薔薇,吳晶.大學生就業與薪酬預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6

[4]陳海平.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