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分級護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00:02: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護理分級護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護理分級護理

分級護理管理在肝膽外科護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淺析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間90例肝膽外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45例納入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另45例納入實驗組,接受分級護理;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各項術后恢復指標、相關并發癥與滿意度差異。結果實驗組病區護理、健康宣教、護理查房、護理記錄、心理護理五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住院用時、排氣用時、下床行走用時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級護理可促進肝膽外科患者術后更快恢復,保障護理質量,臨床應用滿意度高。

關鍵詞:分級護理;肝膽外科;護理;并發癥;護理質量

肝膽外科患者病情往往較為嚴重,圍治療期接受科學的護理支持,可鞏固療效,提升患者圍治療期生活質量。目前國內醫院存在護患比失衡的問題,護理資源不足,導致相關護理工作的開展,實施效果難令人滿意,最終激化護患矛盾[1]。分級護理是基于循證醫學基礎之上開展的細化護理模式,結合患者病情程度,分配合適的護理資源,做到保障護理質量的同時,節省有限的護理資源[2]。國內一些學者已經證實了分級護理管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3],但關于分級護理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研究,臨床開展較少。故本文開展以下研究,試論分級護理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價值,論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90例肝膽外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45例納入對照組,另45例納入實驗組。對照組男女比例25∶20;年齡32~71歲,平均(52.38±7.14)歲;手術類型:肝臟手術16例,膽囊手術13例,胰腺手術11例,脾臟手術5例。實驗組男女比例24∶21;年齡33~73歲,平均(53.26±7.34)歲;手術類型:肝臟手術17例,膽囊手術14例,胰腺手術10例,脾臟手術4例。研究上報本院倫理委員會且獲得批準,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各類肝膽疾病的診斷標準符合《外科學》要求[4];②均自愿接受外科治療,無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腔感染、麻醉藥物過敏等相關手術禁忌癥;③成年者;④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簽字入組;⑤全程參與研究;⑥聽覺、視覺等感官功能正常;⑦擁有良好的護理依從性。排除標準:①肝膽外科手術史;②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③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④嚴重全身性感染;⑤妊娠、哺乳期女性。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不對護理資源進行分級,護理資源的分配采取隨機模式,在護長領導下,予以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康復護理等護理支持。實驗組采取分級護理,①護理分級:在護長領導下,基于科內護理人員的學歷、業務能力表現、年資、理論與實踐考核結果、自評與他評結果等內容,對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進行分級,共分1~3級,其中1級護理強度最高。②患者分級:基于患方的年齡、病種、手術執行情況、術后恢復情況、情緒狀態等指標考慮,將患者分為1~3級,對應病情危重需要絕對臥床靜養者、病情較重生活無法完全自理者、病情較輕生活能夠自理者。③分配資源:患者分級與護理人員分級配套、對應,如1級患者安排1級護理人員組成的小組,提供系統的護理服務。④方案檢查:1級護理方案由護長與患者責任醫師共同審核,批準后規范執行;2~3級護理方案由護長、責任醫師、護理主任共同審核,批準后規范執行。⑤業務培訓:科室內部業務培訓根據護理人員分級,制定具體內容與強度,1級護理人員培訓以基礎護理知識為主,高階護理知識為輔;2級護理人員培訓以高階護理知識為主;3級護理人員可作為帶教,在教學中回顧知識內容,院方定期組織高級護理人員的院際間業務交流與學習。⑥質量提升:每支護理小組在工作中,就所遇問題進行記錄,隨后由組長上報護長,尋求護理問題的解決途經,典型問題納入培訓教案,在后續予以系統性的推廣教學,在不斷的工作中尋求護理水平突破。⑦等級變化: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護理等級變化的情況,需要及時與上級或下級護理團隊做好護理交接,確保分級護理的連貫性,不同級別的護理資源始終物盡其用。1.3觀察指標。護理質量評分:護方指導患方就本次手術治療期間,所感知的護理服務質量進行評價,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由高至低分別代表“非常差”至“非常好”五種主觀態度,涉及維度有病區護理、健康宣教、護理查房、護理記錄、心理護理。術后恢復指標:住院用時、排氣用時、下床行走用時。并發癥: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便秘、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滿分95分,用于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內含19小項,各項1~5分,代表著“非常不滿意”至“非常滿意”五種主觀態度,分值與滿意度成正比;基于分值定義,細化滿意度分級;0~38分為差,39~76分為良,77~95為優,滿意度=(優+良)例數/總例數×100%[5]。1.4統計學處理。經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x±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分級護理改革探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醫護共同制定分級護理級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某綜合性醫院的223例成年住院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采用醫護共同制定分級護理級別來對惠者護理進行護理,對照組按現行標準遵醫囑進行分級護理。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評定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基礎護理評價標準》《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直接護理項目和時間》作為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結果兩組相同護理級別之間,以及相同的病情觀察級別,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間直接護理時間、滿意度、基礎評分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一級病情觀察,不同ADL之間的直接護理時間、滿意度、基礎評分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一級護理、不同ADL之間的直接護理時間、滿意度、基礎評分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患者的需求具有個體化特征;現行的分級護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醫護共同制定分級護理級別能體現不同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需求,在目前人力資源緊缺的現狀下,能使護士的時間分配更合理。

[關鍵詞]病人醫護管理;可行性研究

分級護理是指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評估,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我國的分級護理制度由護理前輩張開秀、黎秀芳1954年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4個級別。分級護理制度為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隨著現代護理理論的發展,以往分級護理制度的內容顯得相對陳舊、滯后,如:醫師下達的分級護理醫囑缺乏嚴謹性;分級護理要求缺乏可行性Ⅲ;收費標準與勞動價值不一致等。針對以上的問題,專家提議:護士決定分級護理的級別;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規范;借鑒國外的護理模式,制定新的分級護理方法,如建立因素型兒科患者分類系統等。針對目前存在的患者護理級別與病情、生活自理能力不吻合的矛盾,本研究嘗試借鑒日本的分級護理模式,并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由醫生和護士共同制定護理級別。并在一所三甲醫院的4個病區進行了可行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便利取樣的方法,選擇2008年5—8月在廣州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神經外科、肝膽外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4個病區住院的普通成年患者223例,其中手術科室2個113例,非手術科室2個110例,不包括加強護理病房(ICU)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男68例,女43例,平均年齡46.19歲;對照組男61例,女51例,平均年齡47.43歲,兩組之間性別和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查看全文

臨床分級護理現狀分析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某軍隊三級甲等醫院11個病區,包括創傷骨科中心、內分泌兒科、消化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五官科、婦產科、心胸普通外科、干部科、心血管呼吸內科、腫瘤科、泌尿外科,發放調查表71份,收回有效問卷63份,其中男性46名,女性17名,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38.03±9.99)歲。文化程度:大專1名,本科51名,碩士11名。職稱:醫師19人,主治醫師25人,副主任及主任醫師19人。工作年限1~35年,平均(16.62±11.28)年。同時選取以上11個病區的住院患者(≤6歲的患者、ICU及特級護理的患者除外)共188例,男性118例,女性70例,年齡7~86歲,平均年齡(41.98±15.06)歲。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住院患者分級護理內容認知調查表,共17項分3個等級,對63名住院醫師知曉《常規》中分級護理制度的相關知識進行調查,問卷信度為0.79,效度為0.80。

查看全文

分級護理實施現狀試析論文

分級護理制度是一項基本的醫院管理制度,也是護士實施臨床護理的重要依據。我國的分級護理工作模式始于1956年,一直沿用至今。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開展“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的滲透,分級護理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廣泛,再沿用20世紀50年代的分級護理標準及護理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不少同道對目前實行的分級護理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和改進方法進行了研究,筆者現將其成果和觀點綜述如下。

1分級護理制定的方法和標準

1.1國外對分級護理的相關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外護理專家以病人護理需要為依據,提出了病人分類系統(patientclassificationsystems,PCSs)根據病人每天所需要的護理時數(nursinghoursperpatientday,NHPPD),量化護理活動并劃分護理等級,達到觀察護理人力需求并指導護理人力配置的目的[1]。例如美國將護理程序運用到護士排班和護士每班工作之中,護理部每天2次分別根據病人病情輕重分Ⅳ級,并將每項護理操作規程所需時間輸入電腦經過計算從而得出每班所需護士數,根據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病人的要求分配分管護士,真正做到人員落實,有效的保證了分級護理質量的落實;1954年萊特將病人按病情分為十分緊急、中度及輕度3等級,后又有人對此修改,根據病人對護理的需求量將病人分為3類以上[3]。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的廣泛開展,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滲透到護理活動的細微之處,體現人性化管理及人文關懷的特點。日本分級護理從患者的生活自由度分1,2,3,4四級;從需觀察的程度分A、B、C三度。這兩個方面組合為12級。如:A1,B2……[3]。德國的養老機構則根據老人身體各系統功能狀態、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定出護理級別,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Ⅲ級以上護理。每一護理級別都有相同的基本護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精神心理護理、運動與康復[4]。新加坡老人院對老人的護理包括:功能鍛煉、生活護理、醫療護理及心理護理[5]。

1.2國內分級護理的制定我國的分級護理工作模式始于1956年,由張開秀等前輩倡導而成,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我國護理環節質量控制的內容和醫院評審的項目指標之一,其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等四個等級[6]。具體的制定方法和護理標準[7]。

1.3分級護理(1)特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如嚴重創傷、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后、器官移植、大面積灼傷,以及某些嚴重的內科疾患等。護理內容:①安排專人24h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②制定護理措施,及時準確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③備好急救所需藥品和用物。④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病人安全。(2)一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危重,需要臥床休息,如各種大手術后、休克、昏迷、癱瘓、高熱、大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兒等。護理內容:①每15~30min巡視病人1次,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②制定基礎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填寫特別護理記錄。③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滿足病人身心需要。(3)二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幼兒等。護理內容:①每1~2h巡視病人1次,觀察病情。②按護理常規護理。③給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協助,滿足病人身心需要。(3)三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較輕,生活能基本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選擇手術前的準備階段等。護理內容:①每日巡視病人2次,觀察病情。②按護理常規護理。③給予衛生保健指導,督促病人遵守院規,滿足病人身心需要。

2國內分級護理的局限性

查看全文

臨床分級護理現狀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醫師分級護理調查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住院醫師對患者分級護理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為臨床護理提供較為客觀、準確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方法對63名住院醫師進行問卷調查;對188例住院患者分別按醫囑護理分級、標準護理分級及Barthel指數分級法,進行一、二、三級護理登記與評分,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住院醫師對各護理級別的內容及要求掌握不確切;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住院醫師多用慣性思維提出護理級別,影響護士規范化的護理行為。結論住院醫師應加強對分級護理內容的學習,提高對分級護理等級判斷的準確性;同時應補充完善標準護理分級的內容,以人為本,確定患者對護理服務的依賴程度,突出個體差異與針對性,提高護理服務的效果及滿意度。

軍隊醫院住院患者的分級護理等級,是由醫師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1](以下簡稱《常規》)中的分級護理制度,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以醫囑形式下達,護理等級設特級、一、二、三級護理并分別設統一標記,由護士根據護理等級所對應的臨床護理要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為了解軍隊醫院患者的各項護理服務要求與患者的護理等級、護士所付出的勞動強度、時間以及護理服務的效果是否一致,分級護理與“以人為本”護理服務是否相適應,我們對某軍隊醫院住院醫師對分級護理制度相關內容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對3個護理等級的患者進行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并進行量化分析,旨在為臨床護理服務提供較為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以滿足患者的需求為目標,提供全面、系統的臨床護理服務。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某軍隊三級甲等醫院11個病區,包括創傷骨科中心、內分泌兒科、消化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五官科、婦產科、心胸普通外科、干部科、心血管呼吸內科、腫瘤科、泌尿外科,發放調查表71份,收回有效問卷63份,其中男性46名,女性17名,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38.03±9.99)歲。文化程度:大專1名,本科51名,碩士11名。職稱:醫師19人,主治醫師25人,副主任及主任醫師19人。工作年限1~35年,平均(16.62±11.28)年。同時選取以上11個病區的住院患者(≤6歲的患者、ICU及特級護理的患者除外)共188例,男性118例,女性70例,年齡7~86歲,平均年齡(41.98±15.06)歲。

查看全文

醫院病人分級護理研究論文

軍隊醫院住院病人的分級護理等級,是由醫師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1]中分級護理制度的內容為依據,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以醫囑形式下達。護理等級設特級、一級、二級、三級護理并分別設統一標記,由護士根據護理等級所對應的臨床護理要求為病人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為了解軍隊醫院病人的各項護理服務要求與病人的護理等級、護士所付出的勞動強度、時間以及護理服務的效果是否一致,分級護理與“以人為本”護理服務是否相適應,對某軍隊醫院住院醫師知曉分級護理制度相關內容的程度進行了調查,對危重及臥床病人進行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并進行量化分析,旨在為臨床護理服務提供較為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以滿足病人需求為目標的系統的臨床護理服務。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某部隊醫院內科、外科系統11個病區的住院患者,排除年齡≤6歲、ICU及特級護理病人,共188例,男118例,女70例,年齡7歲~86歲,平均年齡41.9歲。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由一名護士對內科、外科系統11個臨床科室的63名住院醫師(有處方權),采用自行設計的《醫生對住院患者分級護理認知調查表》,調查表內容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分級護理制度的相關知識。

1.2.2級別護理評定首先由1名中級職稱以上的護師隨機對內、外科系統11個臨床科室當日、次日連續兩天按醫囑確定為1級~3級護理的病人進行逐個登記(醫囑護理等級);其次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中的護理分級依據,評估實際需要的護理級別(標準護理等級);再根據Barthel指數分級法[2],進行三級10大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Barthel指數計分)。

查看全文

住院病患分級直接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評估成年住院患者自理能力,測量24h所需的直接護理時問,比較直接護理時間與分級護理、生活自理能力之問的差異,探討三者之『日j的關系。方法以便利取樣的方法選擇138例成年住院患者,記錄病人的護理級別,用ADL表評估病人的自理能力,用自行設計的直接護理時間表來測量患者24h的直接護理時間。結果(1)不同自理能力病人之問的直接護理時間有差異;(2)不同護理級別病人之間的直接護理時間無顯著差異;(3)患者直接護理時問與分級護理、自理能力無明冠相關性,結論現行的分級護理不銫反映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

關鍵詞:直接護理時間;分級護理;自理能力

所謂分級護理,是指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病人的自理能力的評估,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我國的分級護理制度由護理前輩張開秀、黎秀芳1954年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共分四個級別:

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護理時間分為直接護理時間和間接護理時問,直接護理即為任何需要直接與病人接觸或需病人在場方能進行的操作。蔡虻等指出:直接護理時間與自理能力負相關,與疾病嚴重度呈正相關。本研究試從直接護理時間和分級護理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關系出發,進一步探尋三者之間的關系。

一、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查看全文

分級護理實施現狀研究論文

分級護理制度是一項基本的醫院管理制度,也是護士實施臨床護理的重要依據。我國的分級護理工作模式始于1956年,一直沿用至今。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開展“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的滲透,分級護理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廣泛,再沿用20世紀50年代的分級護理標準及護理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不少同道對目前實行的分級護理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和改進方法進行了研究,筆者現將其成果和觀點綜述如下。

1分級護理制定的方法和標準

1.1國外對分級護理的相關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外護理專家以病人護理需要為依據,提出了病人分類系統(patientclassificationsystems,PCSs)根據病人每天所需要的護理時數(nursinghoursperpatientday,NHPPD),量化護理活動并劃分護理等級,達到觀察護理人力需求并指導護理人力配置的目的[1]。例如美國將護理程序運用到護士排班和護士每班工作之中,護理部每天2次分別根據病人病情輕重分Ⅳ級,并將每項護理操作規程所需時間輸入電腦經過計算從而得出每班所需護士數,根據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病人的要求分配分管護士,真正做到人員落實,有效的保證了分級護理質量的落實;1954年萊特將病人按病情分為十分緊急、中度及輕度3等級,后又有人對此修改,根據病人對護理的需求量將病人分為3類以上[3]。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的廣泛開展,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滲透到護理活動的細微之處,體現人性化管理及人文關懷的特點。日本分級護理從患者的生活自由度分1,2,3,4四級;從需觀察的程度分A、B、C三度。這兩個方面組合為12級。如:A1,B2……[3]。德國的養老機構則根據老人身體各系統功能狀態、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定出護理級別,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Ⅲ級以上護理。每一護理級別都有相同的基本護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精神心理護理、運動與康復[4]。新加坡老人院對老人的護理包括:功能鍛煉、生活護理、醫療護理及心理護理[5]。

1.2國內分級護理的制定我國的分級護理工作模式始于1956年,由張開秀等前輩倡導而成,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我國護理環節質量控制的內容和醫院評審的項目指標之一,其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等四個等級[6]。具體的制定方法和護理標準[7]。

1.3分級護理(1)特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如嚴重創傷、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后、器官移植、大面積灼傷,以及某些嚴重的內科疾患等。護理內容:①安排專人24h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②制定護理措施,及時準確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③備好急救所需藥品和用物。④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病人安全。(2)一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危重,需要臥床休息,如各種大手術后、休克、昏迷、癱瘓、高熱、大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兒等。護理內容:①每15~30min巡視病人1次,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②制定基礎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填寫特別護理記錄。③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滿足病人身心需要。(3)二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幼兒等。護理內容:①每1~2h巡視病人1次,觀察病情。②按護理常規護理。③給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協助,滿足病人身心需要。(3)三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病情較輕,生活能基本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選擇手術前的準備階段等。護理內容:①每日巡視病人2次,觀察病情。②按護理常規護理。③給予衛生保健指導,督促病人遵守院規,滿足病人身心需要。

2國內分級護理的局限性

查看全文

自護理論在分級護理中應用研究論文

奧瑞姆的自護模式[1]強調護理的最終目標是恢復和增強人的自護能力,對護理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自護是個體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命、維護和促進健康及身心發展,有意識的采取一系列連續的自發調節行為,完成這種行為的能力稱為自護能力,也就是個體的自我照顧能力。個體的自我照顧能力和方法是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逐漸學會和提高的,需要智慧經驗和他人的指導幫助。能夠完成自護活動的人稱為自護體,在正常情況下成人的自護體是其本身;但兒童、病人、殘疾人等的自護體部分是自己、部分是健康服務者或照顧者。奧瑞姆認為: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個體有特定的自理能力及治療性自理需求(治療性自理需要是指需要進行護理活動的自理需要),當這種護理需要大于自護體的自護能力時就需要護理照顧,即護理人員通過護理干預采取各種措施以彌補其自理缺陷,自護不足理論是奧瑞姆自護模式的核心,闡述了個體什么時候需要護理,明確指出了護理的工作范圍。護理系統理論說明了病人的自理需要如何被滿足。根據病人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把護理系統分為三類:即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和支持-教育系統。

分級護理[2]是根據對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評估(以及醫生所開的醫囑),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并做出標識:特級護理紅三角,一級護理藍三角,二三級不做標識)。

1特級護理

1.1適用對象:病人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如嚴重的創傷、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后、器官移植、大面積灼傷,以及某些嚴重的內科疾患等。

1.2護理內容:①安排專人24h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②制訂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客觀完整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危重病人護理記錄單)。③備好急救所需藥品和用物,隨時準備急救。④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病人安全。

1.3自護理論的應用:當病人完全喪失自護能力不能滿足治療性自理需求時,應給病人實施完全性補償系統,以滿足病人在氧氣、水、營養、排泄、個體衛生、活動及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求。

查看全文

分級分組管理對麻醉護理管理的影響

手術室是進行有創治療的核心部門,除對手術操作醫生有極高的要求外,手術室護理作為圍手術期和手術過程中重要的輔助對于手術質量及術后患者恢復都有直接影響[1]。麻醉專科護理是手術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與病區護理不同,麻醉護理通常需要面對更大的患者流量,且多為危重癥,病情變化較快,對綜合護理能力的要求更高[2]。因此鑒于其特殊的護理要求,如何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成為護理管理的核心。為響應國家衛計委對護理質量控制和持續改進的號召,以及進一步提高麻醉護理管理水平,我院自2017年開始對麻醉專科護理進行管理改革,制定了分組分級管理措施,應用于臨床后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我院麻醉科2017~2018年的麻醉護理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7年1~10月的8956例麻醉護理記錄為改良前評估資料,2017年11~12月為護理管理改進和護理人員培訓階段,2018年1~10月的9013例麻醉護理記錄為改良后評估資料。研究期間麻醉護理專科15名護理人員均為全職工作,連續休假時間≤15d,排除進修、外出培訓等人員。護理人員年齡23~38歲,平均(29.01±3.13)歲,職稱:主管護師5名,護師5名,護士5名;學歷:本科及以上10名,大專5名,麻醉專科工作年限1~15年,平均(5.17±1.12)年。1.2護理管理方法。改良前采用常規管理模式,由相關護理質量管理人員按照院內規定對麻醉相關護理操作、設施設備維護、護理記錄以及感染控制等進行不定期抽查,整理護理問題,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學習,每月定期進行知識和技能考核等。在進行護理管理改進時發現,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多以人員管理為主,缺乏具體的管理措施,雖然院內對相關護理內容有相應的規定,但缺乏管理和評估標準,質量改進并不明顯,因此針對上述主要問題,我院在麻醉護理專科建立了由品管組、感染控制組、護理安全組、供應組和教學評估組五個分組和主任-護士長-質控組長-質控人員四個分級組成的分級分組管理體系。每個管理小組各3名成員,其中質控總組長由麻醉護理工作>6年且具有較高業務水平的護師擔任,每小組1名。質控人員由麻醉護理工作>3年且無不良記錄的護理人員擔任,每小組2名。質控小組由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和1名護士組成。分組管理模式具體內容:①品管組:制定麻醉護理記錄單書寫標準和評估標準,不定期評估麻醉護理記錄單的完整性,對于記錄有缺漏者及時告知,探究發生原因,對于護理記錄過程中普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并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學習和持續觀察。根據麻醉護理記錄信息是否完善,是否存在2處以上錯誤修改、生命體征是否完整記錄以及醫護人員責任簽字是否完整四個方面進行評估,出現上述任意一項即為不合格。質控人員每月不定時抽査15例。②感染控制組:制定麻醉感染管理制度,對人員和麻醉相關物品藥品的消毒合格率進行評估,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組織人員培訓。由質控組員每月不定期對護理人員手衛生和麻醉相關物品消毒情況進行評估,以院內規定菌落數標準為合格依據。③護理安全組:建立麻醉護理質量信息表,對麻醉護理過程中患者麻醉護理相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記錄,每月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發生原因,組織組內成員討論,擬定應對方案,并進行持續觀察。記錄麻醉護理相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④供應組:將麻醉護理相關設備儀器和急救藥品的維護準備工作分配到個人,個人與醫院設備科、廠家建立三級保養制度,定期對設備儀器進行檢測。質控組成員每月不定期對設備儀器的維護情況及急救藥品、設備是否齊全有效情況進行檢查,每月抽查15次。⑤教學組:針對其他各組提供的評估情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進行整理,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并進行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不合格者進行再教育,兩次不合格者酌情對工作崗位進行調整。根據每月的評估情況制定教學內容和考核內容,滿分均為100分,80分及以上為合格。分級管理方法:質控人員負責各組質量監管和評估,由質控組長負責監督質控小組工作的完成情況,組織護理人員對質控評估結果進行原因分析和措施整改,并將每月質控總結上交護士長,護士長對各質控小組的監管情況進行評估和總結,并作為個人績效考核的依據。科主任以季度為單位定期對科室的護理質量問題進行指導,針對改進措施有限、效果不佳的問題與醫務處、感染科、藥劑科等相關科室進行溝通,力求最大程度地提高麻醉護理質量。1.3觀察指標。對麻醉護理質量改良前后手術患者麻醉護理相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以及研究期間麻醉護理質量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分析。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改良前后麻醉護理相關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改良后低體溫、寒顫、惡心、嘔吐及壓瘡等麻醉護理相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均較改良前明顯降低(P<0.05),見表1。2.2改良前后麻醉護理質量評估結果比較。改良后麻醉記錄、麻醉物品消毒、知識技能考核、設施設備維護以及急救藥品和設備的檢查合格率均較改良前明顯提高(P<0.05),見表2。

3討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