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病人分級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2 11:54:00

導語:醫院病人分級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病人分級護理研究論文

軍隊醫院住院病人分級護理等級,是由醫師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1]中分級護理制度的內容為依據,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以醫囑形式下達。護理等級設特級、一級、二級、三級護理并分別設統一標記,由護士根據護理等級所對應的臨床護理要求為病人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為了解軍隊醫院病人的各項護理服務要求與病人的護理等級、護士所付出的勞動強度、時間以及護理服務的效果是否一致,分級護理與“以人為本”護理服務是否相適應,對某軍隊醫院住院醫師知曉分級護理制度相關內容的程度進行了調查,對危重及臥床病人進行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并進行量化分析,旨在為臨床護理服務提供較為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以滿足病人需求為目標的系統的臨床護理服務。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某部隊醫院內科、外科系統11個病區的住院患者,排除年齡≤6歲、ICU及特級護理病人,共188例,男118例,女70例,年齡7歲~86歲,平均年齡41.9歲。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由一名護士對內科、外科系統11個臨床科室的63名住院醫師(有處方權),采用自行設計的《醫生對住院患者分級護理認知調查表》,調查表內容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分級護理制度的相關知識。

1.2.2級別護理評定首先由1名中級職稱以上的護師隨機對內、外科系統11個臨床科室當日、次日連續兩天按醫囑確定為1級~3級護理的病人進行逐個登記(醫囑護理等級);其次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中的護理分級依據,評估實際需要的護理級別(標準護理等級);再根據Barthel指數分級法[2],進行三級10大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Barthel指數計分)。

1.3評定標準①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中分級護理制度為護理分級依據;②Barthel指數分級法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③分值等級分為3級。差(或一級):指重癥、大手術后需嚴格臥床休息,或有意識障礙的傷病員,生活上依賴較明顯或完全依賴需一級護理或Barthel指數計分≤40分者;中(或二級):指病情較重或重病恢復期,有功能障礙,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傷病員,生活上稍依賴需二級護理或Barthel指數計分41分~60分者;良(或三級):病情較輕或康復期的傷病員,在醫護人員指導下自理生活或Barthel指數計分>60分者。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進行多獨立樣本的K-W檢驗。

2結果

2.1軍隊醫院住院醫師對分級護理制度認知程度調查內科、外科系統11個臨床科室71名臨床醫師,有效問卷63份,回收率為88.73%。結果見表1。

2.2護理級別評估(見表2)

表2顯示: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有顯著性差異(P<0.001),而標準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法無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分級護理是護理工作中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確定臨床護理人員編制、合理安排護士人力資源的重要依據[3]。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中的分級護理制度明確規定了各護理級別的病情依據與臨床護理要求,它能反映護理工作量的多少、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其護理要求,對臨床護理工作及管理起著規范性與指導性的作用。

以醫囑形式下達的分級護理,護士根據護理等級為病人提供不同的護理服務內容,但當護理級別與該病人病情有所差異時,護士也只能機械地去執行醫囑。本次調查資料顯示,住院醫師對分級護理制度的相關知識在工作中了解者為79.37%,提示住院醫師在校并未全面系統的學習其內容,走向工作崗位后才逐漸了解的;對分級護理依據即病情依據完全了解者為20.63%,部分了解者為79.37%;對臨床護理要求了解者為12.70%,部分了解者為86.51%;一級護理的病人在生活上應該是完全依賴護理的,但醫囑分級護理中完全依賴護理的只有3.17%,部分依賴護理的為76.19%,讓一級護理病人生活自理者20.63%。說明以醫療為職業的醫師,對各護理級別的實施及要求較含糊,從疾病診斷及醫療的角度出發,醫囑護理級別的不確定性,不但造成護士人力資源的浪費,還出現護理收費的不合理,影響護士規范化的護理行為[4],醫師多用慣性思維提出護理級別,與以病人為中心、以滿足病人的需求為目標的現代護理模式不相適應。因此醫師應加強對分級護理制度內容的學習,提高對分級護理等級判斷的準確性。

以病情為依據的標準護理分級,雖能體現病人實際需要的護理,反映護理工作量,為病人提供滿意的服務,但不能有側重點地解決病人日常生活自理缺陷,缺乏個體針對性,浪費人力、時間等護理資源,應補充完善其內容。

Barthel指數分級法是美國康復醫療機構常用的評估方法,評定簡單,可信度及靈敏度高,主要用于監測病人治療前后獨立生活功能的變化,體現需要護理程度。因此,在病人入院時、手術前后或病情變化時,用Barthel指數計分法對其生活自理缺陷項目進行全面評估,對各項生活自理缺陷進行針對性護理,不斷的反饋信息,及時更新護理側重點,用最小的勞動強度、最少的服務時間達到最有效的護理,提高病人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規范護理服務行為。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學的發展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通過評價一個人能否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活動及完成的程度來衡量個體的生理健康水平,確定對護理服務的依賴程度,突出個體差異與針對性,量化護理服務內容。3種護理級別評估顯示,標準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計分法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以上兩組級別護理評估方法均能反映病人對護理的依賴程度。分級護理等級存在的差異性,是評估者對分級護理制度內容認知程度不同所致,兩者判斷方法應互為補充和完善,以充分體現病人的護理需求。

參考文獻:

[1]仲劍平.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M].第4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276.

[2]黃津芳,劉玉瑩.護理健康教育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5.

[3]梅祖懿,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25-29.

[4]畢慧敏,蔣蘭芬,來桂英.住院病人護理分級的差異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4,18(8A):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