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12:31: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繪畫教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繪畫教學論文

篇1

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內在的結構,這些結構或復雜,或簡單。認清物體的結構,便于我們以更加清晰的角度欣賞這一物體。因此,教師在進行素描教學時,首先應讓學生練習結構素描,將一些物體的基本結構用畫筆表達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結構特點及轉折表現在畫面中,完成塑形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簡單的物品讓學生繪畫,如一個瓷瓶。過去,很多學生學習素描都是在畫出瓷瓶的簡單外形后就直接進行明暗關系的處理。但在結構素描練習中,教師可以不讓學生進行明暗關系的處理,只讓學生進行比例分配、轉折練習即可。當這方面練習好后,教師可以再為學生擺上一些靜物組合,讓學生不僅可以認識單個物體的結構,還能將組合物體的結構清晰地描繪出來,這樣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可以不斷地了解物體的結構,同時還能保證學生對形體之間的空間關系進行把握。最后,當學生掌握了基本靜物組合的結構素描后,教師可以再布置一些較難的任務。如,讓學生畫自行車零件,將自行車零件的局部細節結構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在不斷分析自行車形體結構的同時,也在不斷感受形體自身所存在的美感,其內在審美情感也會不斷增強。

二、巧妙選擇線條,發現質感美

線條是素描繪畫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學生要想畫好素描,必須靈活掌握素描線條。素描中的線條類型非常多,有粗線條,也有細線條,不同形式的線條對形體的塑造有著不同的表現力,學生只有學會選擇線條,才能更好地完成繪畫;在進行素描形體塑造時,才能更好地將物體形體處理得更加符合實際。因此,在進行素描繪畫教學時,教師應讓學生學習一些線條的特點及表現技巧,使學生對形體塑造有更深入的理解,對塑造美感有更深刻的認識。首先,要讓學生理解線條的分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鉛筆打一些直線,然后再讓學生練習打一些曲線,打完線條后讓學生利用不同線條畫同一個物體,如一個黑色的瓷瓶,當學生繪制完畢后,讓學生思考不同線條畫出的瓷瓶有什么區別。通過分析,學生很容易理解直線打出的線條比較堅硬,利于表現出瓷瓶的質感,而曲線打出的線條比較柔和,不利于表現瓷瓶的質感,從而總結出應結合物體本身的質感選擇、運用不同的線條這一原則。這樣學生在進行形體繪畫時,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形體質感,提升對于形體塑造的審美能力。教師還應讓學生結合直線和曲線的原理,自己嘗試練習打長線、短線、細線、粗線等不同組合的線條,并進行相關的形體塑造,使學生不斷總結如何根據不同形體的質感進行線條的選擇和運用,這樣在進行一定的練習后,學生對形體塑造的審美能力自然會有一定的提升。

三、理解明暗關系,發現空間美

形體之間的明暗關系決定著物體本身的空間關系,明暗關系對比強的形體,其空間關系就比較強,在整個畫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前;而明暗關系對比弱的形體,其空間關系比較弱,在整個畫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后。理解了這一原理后,學生繪畫時便能更好地處理空間美感,使整個畫面的空間形式關系更加明確,整個畫面更加具有真實美。在進行明暗對比練習時,教師先要讓學生理解對比的巨大作用。所謂明暗對比,就是明與暗的對比,對比越強烈,在整個畫面中的地位就越突出,相反就不會被人輕易發現。在學生理解這一原理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地使用這一原理。首先,在塑造形體與背景的關系時,如果物體本身是暗部,為了讓其更好地融合在背景中,可以將背景調子上得與暗部調子基本一致,這樣就可使物體很好地融入背景;而對于亮部,如果想要突出它,就可以將背景調子上得深一些,從而將亮部更好地表現出來。其次,在處理物體結構轉折時,如在進行明暗交界線的處理時,轉折最明顯的地方與周圍的明暗對比應處理得較強一些,這樣才能表現出其轉折的堅決性;而轉折較為柔和的地方可以盡量與周圍的明暗對比處理得較為柔和一些,甚至獲得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它是明暗交界線的效果,這樣整個形體的處理才更加真實。當學生對整個素描的明暗關系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后,學生對事物之間的空間美感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看待事物時,學生就能利用明暗對比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從而在此基礎上發現事物的美。

四、總結

篇2

以會計核算流程為主線,按會計的職業活動的內在邏輯順序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在教學項目中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創造力,最終由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采用基于會計核算流程項目化教學的優勢主要有:

(一)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基于會計核算流程項目化教學其實質是搭建了一座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橋梁?;跁嫼怂懔鞒添椖炕虒W以會計核算工作過程為主線,把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拆解融合到各項目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和一個具體的項目任務或問題相結合,這樣,學生既能體會會計職業行為,感受到會計核算工作崗位的真實感覺,又能提高操作能力,為期末的模擬實訓打下基礎。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于會計核算流程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載體,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創設一定的學習氛圍和工作環境,通過適時且適度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

過于依賴期末閉卷考試的考核方法最終會導致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后果,而現代教學評價觀提出要建構一種以促進評價對象發展為根本目的,重過程、重評價對象主體性的發展性教學評價[1]?;跁嫼怂懔鞒添椖炕虒W在考核時既要考核學生在參與項目時的學習態度、出勤情況、在解決問題時的貢獻大小、在完成項目時所負責部分的工作量大小,又考核學生在完成項目時掌握、運用和創新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合作、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創新等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會計核算流程的《會計學基礎》項目化教學應用

(一)分析會計工作過程

基于會計核算流程的《會計學基礎》項目化教學首先應明確會計核算基本流程,企業會計工作過程如下: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審核記賬憑證———登記總賬、明細賬、日記賬———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

(二)確定教學內容

結合會計核算流程,對《會計學基礎》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架構,突出以會計核算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指導思想。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流程,將傳統10章的內容進行整合,共設計了5個模塊教學模塊。

(三)設置項目

根據教學模塊共設置5個項目:

(四)實施教學過程

(1)創設教學情境基于對會計職業情境和崗位的分析,教師可創設信息情境,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提供一些開放性、現實性的信息,讓學生根據教師所創設、提供的信息,提出、解決教學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消除書本與現實之間的斷層。如在講授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這一模塊前,教師會給學生播放會計賬簿設置與登記的過程錄像,介紹會計賬簿設置與登記的流程以及涉及的主要知識點,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

(2)實施項目計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各項目的具體特點,將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項目1、項目2和項目3主要結合會計實訓軟件,用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進行憑證———賬簿的會計處理流程,實現了教學和實際工作的對接。項目4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5-7個人分為一組,每組分別以某種財產的清查為小組任務,小組成員之間商定財產清查的方法、順序,然后以小組為會計核算的主體,以小組成員的財產進行清查,清查結果出來后,按照財產管理責任制度,層層把關審核報批,再進行處理。項目5中,要求學生以學習團隊形式上網查找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學習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編制。在完成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討論、探討,解決不了的問題咨詢老師,老師也在學生做的過程中根據進展情況隨時進行指導。

篇3

匯的重要性。 對于語言學習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詞匯的特定文化內涵,就

不可 能正確的認識、理解和使用詞匯,就更談不上如何使用語言。在本文中,

筆者將從漢英語言的詞匯空缺、漢英詞匯的不等值現象、由對詞匯的體驗

不同所引起的不 同的聯想及隨英語語言的發展和變化而變化的詞匯等四個方

面對詞匯研究 進行簡單介紹,以期讓初學者對語言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詞匯教學詞匯空缺詞匯不等值詞匯聯想詞匯發展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語言都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而詞匯又

是語言信息的載體,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

民族特性,語言的民族特性自然會由詞匯反映表達出來,這就使得詞匯具

有了該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對于語言學習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詞匯的特

定的文化內涵,就不可能正確地認識、理解和使用詞匯,也就更談不上如

何正確地使用語言。很多語言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因為缺乏對所學語言的

文化的了解,或是受本民族的文化習慣和文化模式的影響,所以不能完全

正確地理解所學語言的詞匯,影響了閱讀效果。由此及彼,語言學習者在

寫作和交際中所發生的詞匯錯用現象、文化誤解和文化沖突也可以歸為這

一原因。

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為語言教授的教師,在講解所學語

的詞匯時,除了要講解詞的意義和用法外,更加要介紹詞的豐富的文化內

涵,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這篇小論文里,本文作者將就如何

在詞匯教學中挖掘、講授詞的文化內涵發表一點個人的拙見,希望能給語

言詞匯教學和詞匯習得者些許幫助。

一、漢英兩種語言中的詞匯空缺介紹

由于歷史、地理、語言、文化和社會方方面面的差異,不同民族之間

的語言并不是完全對等的。一種語言中所具有的某些詞匯在另一種語言中

也許并不存在。比如在漢語中,我們有“干部”一詞,然而在英語中從不

用“cadre” 表示“干部”。我們只能用“official administrator”或

“functionary”來代替“干部”。又如漢語中的“紅娘”,“望子成

龍”等會讓外國人感覺吃驚而不知所云。再如英語中的“motel”、

“brunch”、“Hippy”、“cowboy”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單看其字面

意義,是很難把握的。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如漢語中的“餃子”、“麻

將”、“太極”、“叩頭”、“陰陽”,英語中的“egghead”,“ice

box”,“decadents”,“Punk”等。英語老師只有解釋清楚這些詞語才

能確保學生的正確理解。

二、漢語和英語詞匯的不等值現象介紹

產生詞匯不等值現象的原因是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某一詞在一種文

化中具有多個意向,而當轉移到另外一種文化中去時,就未必如此。比如

英語中的“uncle”可以指代漢語中的“姑父”、“姨夫”、“叔叔”、

“舅舅”等。又如英語中的“board”不僅僅表示漢語中的“板子”,還

可以指“船舷”、“海岸”、“伙食”、“委員會”、“部門”、“舞

臺”等,甚至可用來做動詞。這類詞匯不等值現象是因為詞義大小不等所

致,還有因褒貶色彩相反或相左而導致的詞匯不等值現象。如英語中的

“inpidualism”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種格外值得推崇的精神,可以說其

中蘊涵著“個性的價值地位超過一切”的美國文化核心,它包含獨立、奮

斗、創新的意向。而在漢語中,“個人主義”卻具有貶義色彩,人們把它

與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相聯系。再如“ambition” 一詞,具有褒貶

兩種色彩。我們習慣上把它譯為“野心”。這顯然是不全面的,根據語境

還可以譯為“抱負”、“理想”和“雄心壯志”。 三、由對詞匯的體驗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聯想介紹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對同一所指的特點與表象的感覺和體驗是完全

不一樣的。如漢語中的“南瓜”與英語中的“pumpkin”具有相同的概念

意義,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在人們頭腦中引起的聯想卻是不同的。中國

人尤其是老一輩的人,看到南瓜可能會想起苦日子,南瓜與艱苦的歲月聯

系在一起。而英美人則不會產生這樣的感受。他們會想到感恩節,想到萬

圣節,南瓜是與幸福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再如“蝙蝠”一詞,在西方

文化中指代邪惡,而“蝙蝠”在漢語中因為諧音的關系而指代“?!保?/p>

征著幸福。又如“竹”代表清新脫俗,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一種高風亮節

的人格,而在西方人看來,只不過是一種生長極快的植物而已。“寧可食

無肉,不可居無竹”,如果不了解竹的象征意義,所學者是無法理解此句

的含義的。

四、隨英語語言的發展和變化而變化的詞匯介紹

語言并不是靜止不變的,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緩慢的發展

過程中,某些詞匯逐漸有了新的含義。特別是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新

生詞和舊詞新義現象層出不窮。如“hard-ware” 舊的詞義表示金屬器

具,隨著計算機的誕生和普遍應用,它被用來表示計算機的硬件,并同時

衍生出了它的反義詞“soft-ware”(軟件)。又如“ath”原本只是用來

指實實在在的小路,現在還可以用做計算機術語,表示“路徑”。再如

“game industry”,在美國實質上是指賭博行業。盡管賭博由來已久,

但將之稱為行業, 恐怕還是受了經濟學的影響。類似這樣的詞還有

“ nuclear family, single mother, Sunday father, loneliness

industry, suburban inhabitants”等,不一而盡。

在詞匯教學的同時進行文化意識培養的方法還有很多,在這里不一一

列舉。語言詞匯乃至語言本身的習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文化的習得。

英語教師教授英語實質上就是深層的文化轉換或“視界轉換”。誠然,掌

握了英語語言知識,學生就能寫出語法正確的句子,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

能夠用所學語進行成功的交際。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十分重視詞匯的文

化內涵并通過分析比較幫助學生理解中英文中的差異,這樣才能真正的提

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乃至應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以上是筆者對詞匯學習的管窺一斑,肯定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筆者

希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同廣大語言研究者共同繼續探討。并作進一步的

研究。

參考文獻:

[1]Aitchison, J.《語言變化: 進步還是倒退》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7.

[2]劉鴻莫《時髦語》廣州: 廣東旅游出版社2002.

[3]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4]汪榕培、王之江等《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讀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

育出版社2006.

篇4

1.1教學時數少,教學內容與應用實踐不甚匹配地方本科院校為推廣素質教育,適應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存在通識教育課時增加,專業課課時減少的現象。一些公辦院校如北京林業大學的園林專業園林花卉學單理論課時就有福建農林大學該課程學時理論是50、實驗20,實習7天,而其獨立學院東方學院該課程的理論學時為60、實驗10,實習10天。而一些高職院校如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園林專業的園林花卉學理論也有70學時,實踐1周。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該門課程的學時數僅為48,園林花卉學是一門內容繁多的綜合性課程,且隨著區域花卉產業的發展,內容更新快,面臨這樣一種“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急需調整教學內容。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服務于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園林花卉學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使學生掌握足夠的園林花卉材料,滿足于植物造景及景觀設計的需要。目前,北航北海學院園林花卉學選用的是北林劉燕主編的經典教材《園林花卉學》,主要由總論和各論組成,總論部分包括緒論、園林花卉分類、生態因子、栽培設施、園林花卉繁殖、園林花卉花期調控6部分,學時數為12,要求學生掌握園林花卉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各論部分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巖生花卉、室內花卉、蘭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漿植物、食蟲和蕨類植物9部分,學時數為36,要求學生能夠識別常見園林花卉種類500種以上,并掌握其觀賞特性、生態習性和園林用途。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園林花卉學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是要求學生能通過課程學習掌握足夠的園林花卉材料,花卉理論知識只需掌握了解。因此需調整總論和各論部分的學時數,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識別更多的園林花卉種類并能應用。

1.2課堂教學形式需調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學廣泛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圖片資料通過動態演示,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知,但是同時因為其信息量大,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忙于筆記,無暇思考,無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學生極易感到疲勞而失去興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便捷與直觀等優勢的同時還需要探索結合其他教學形式去彌補多媒體的弊端,來提高教學效果。

1.3實踐教學嚴重不足園林花卉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需要識別園林花卉種類,掌握其觀賞特點和園林用途,這些教學內容都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通過現場教學實踐,學生才能理論聯系實際更加直觀地掌握園林花卉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一般本科院校園林花卉學基本都會保證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實踐時間,而北海學院卻在2010屆制定的園林專業培養計劃中園林花卉學只有理論48學時,缺乏實踐教學對實現教學目標極其不利。

2林專業園林花卉學教學改革探討

2.1改革教學內容,調整總論和各論的比例遵循課程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園林花卉種類,更有效地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調整教學內容,總論和各論部分的課時數進行相應調整,總論部分由原來的12學時,壓縮到8學時,其中,緒論2學時,園林花卉分類2學時,生態因子1學時,園林花卉繁殖2學時,園林花卉花期調控1學時,栽培設施學生自學;各論部分由原來的36增加到40課時,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課時,宿根花卉6課時,球根花卉6學時,水生花卉4學時,巖生花卉2學時,室內花卉8學時,蘭科花卉4學時,仙人掌和多漿4學時,食蟲和蕨類4學時。通過調整,讓學生在了解、掌握園林花卉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掌握園林花卉種類。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選擇、有重點的增減,穿插新技術、新知識及新成果讓學生接觸到較為前沿的知識和設計方法,增長學識。結合地方特色,在各論的教學內容中,還會增加園林花卉應用形式的介紹,如近年出現的新的花卉品種和種類,新的節日用花等,應用于垂直綠化、花藝造型設計中焦點花等應用形式,讓學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與后續課程如《園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藝術》等的銜接。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更好地連貫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應用知識。

2.2教學方法多元化

2.2.1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相輔相成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主要的教學模式,在園林花卉學的教學中用于向學生展示花卉圖片,花卉的識別特征、觀賞價值和園林應用上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仍是主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在理解教師語言和網絡多媒體直觀圖像及文字的互補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園林花卉的相關知識。利用多媒體可以播放一些園林花卉相關知識光盤,如荷蘭花卉產業、荷蘭球根花卉,使學生了解荷蘭的花卉生產產業概況及球根花卉的生長周期。但也要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輔助設施,也有其弊端,如信息量過大,速度過快,造成學生無暇思考,消化不了易形成思維惰性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保留傳統的板書形式去完善多媒體教學的不足。板書內容主要體現了章節的整體思路和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可緩解多媒體的節奏,這樣一來,學生既可對課程重點內容理清思路,把握重點和難點,也可以有時間思考和消化,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2.2.2啟發式教學科學設計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氣氛動起來,利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展示啟發式提問討論式答疑悟道理論理解及傳授時序上的調整(先案例后理論)從而達到“易學、愛學、會學”,進而能夠“自我理論創新”。如在講授時,提出“中國十大名花是什么?其中草本花卉有哪幾種?”,“陶淵明關于的詩詞有哪些?”等問題,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老師點評后補充完善,擴展花文化的相關知識,同時學生又能通過回顧思考對園林樹木的相關知識得到鞏固。如此一來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其聯系和歸納的能力,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3開辟第二課堂,導入娛樂式教學畢竟課程課時有限,學生要在有限的課程學習時間內掌握幾百種花卉及其應用并非易事,可以鼓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作為媒介,每個班級建立自己的Q群空間、微信等互動方式,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所見到的相關花卉圖片、知識,同學間一起分享學習經驗,建立自己或群體的圖片信息庫,形成教學資源庫。通過這種在玩樂中學習,更易讓學生通過展示自我而獲得成就感,也會更熱衷于學習。通過第二課堂的方式把課程內容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2.3校內外結合,增加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培養專門人才、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園林花卉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實踐教學具有非常強的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F場教學可以讓學生對花卉材料可看、可聞、可摸。學生通過自己動手進行花卉材料繁殖,不僅能提高其動手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通過調整園林專業培養方案,增加園林花卉學的實踐課時16學時。通過積極拓建園林花卉校內實習基地,同時積極開拓校外實習基地,開展與園林花圃生產基地合作等、做到“產、學、研”緊密結合,為學生的實踐實習提供良好的保障。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把校外實踐環節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以作業形式(不占實踐課時),組織學生課余時間以小組形式去調查花卉市場,完成調查報告并作出PPT展示,教師進行評閱并反饋給學生;另一部分為園林花卉繁殖實訓4學時和組織學生進行當地花卉生產基地實習、不同公園及城市廣場花境配置12學時。

2.4完善評價體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結合考試和課程學習多元評價,滿足學生發展自我、挑戰自我的需要,最大限度發揮評價的正能量。傳統的評價方法往往都是期末考試來定論,傳統的園林花卉學考核方式為平時20%+期末考試80%,書面考試往往無法真正考核學生的真實水平與能力,反而導致學生在期末的時候埋頭于背書應付考試的悲劇。因此,為了體現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目標,注重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改善原有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為:平時20%+作業30%+期末考試50%。在考核內容上,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側重與考核學生對綜合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如對某節日、花壇、花鏡等花卉應用的實例設計及布置上,真正體現學生學以致用,達到教學目標及社會需求。

篇5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美國,是美國現代教育倡導的一種基本理念和一種教育改革??巳鹚雇。–hristine,1999)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對民主的信仰和珍視,在存在文化差異的社會中與多種文化相互依賴的世界中確認文化多元化的一種教學和學習取向”,其目標在于“使屬于不同人種、宗教、文化、社會階層的集團,學會保持和平與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共生”。美國學前教育專家莫里森(G.S.Morrisonrenwei)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幫助兒童理解、欣賞、尊敬其他種族、性別、社會經濟、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使兒童能夠在一個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學習、交往和工作的教育,獲得平等的機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可見,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和種族,多元文化是尊重和平等對待弱勢民族與不同的種族文化。而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已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多民族國家必須直面的挑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多元文化社會系統的構成不僅來自中華民族內各民族的文化,還來自于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等文化形態的沖突與融合。

二、多元文化融入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必要性

學前兒童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他雖然還沒有能力承擔社會責任,但必須按照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樣式受到培養。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兒童全球化視野

過去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種誤區,即:喜歡突出和頌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越性,用意識形態的思維批判和貶低其他文化,特別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文化,認為“資產階級思想都是腐朽的”、“資本家只知道享樂”等等,從而樹立一種文化對立情緒,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教育。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把我們緊緊連接在了一個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往將面臨共同的問題,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決各自文化中的問題,必須要培養國際視野、全球眼光,相互借鑒經驗。因此我們必須隨時關注全球動態,了解國際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使本土化與國際化接軌。

(二)增進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

多元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要讓學前兒童認識和了解本國本民族的文化,感知中華民族內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特色、民族禮儀、民族語言,能夠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語言、文化、民族歷史的美好與偉大,從而樹立自豪感。

(三)培養開放意識和接納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為兒童創造了了解和認識世界各國文化的機會、接觸不同的族群,既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與歷史遺產,又能學習和感知新的外來文化,同時還增強了他們對其他民族的喜愛,學會接納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習俗與語言。從小培養兒童開放的意識和悅納他人的胸懷。

(四)學會分享和理解

兒童出生后作為一個自然人成長為一個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人,不僅要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還需要與社會成員進行交往。多元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幫助兒童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學會不同的禮儀,尊重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情不同民族人民曾經遭遇的磨難。

三、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多元文化視域的內容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將社會教育作為五大領域活動之一,足見學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在其一生的成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前兒童的社會性教育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性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為主要內容?;诙嘣幕纳鐣逃厝灰c《綱要》規定的內容契合,因此,筆者認為主要應抓住三個方面開展教育。

(一)加深多元文化認知

兒童社會的發生是建立在其社會性認知的基礎之上的。兒童一出生就積極從環境中尋找、選擇適宜自己的環境刺激,并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建立認知。學前兒童的社會認知是其對他人、自我、社會關系、社會規則等主動與被動感知理解的一種心理活動。兒童對多元文化的社會認知內容包括:了解全世界不同的民族與種族以及他們使用的語言、生活習俗、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經濟發展、宗教儀式等等,從而樹立兒童多元文化的初步意識,加深其對世界文化多樣性與豐富性的感知。

(二)培育多元文化情感

學前兒童的多元文化社會性情感是建立在他們的認知基礎之上,在社會活動中的一種內心感受、心理體驗。情感具有動力作用,它滲透在兒童生活和幼兒園活動中,對兒童的認識、行為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培育學前兒童積極的多元文化情感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培育文化自尊情感,通過民族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幼兒感受豐富性,培植民族文化自尊感。二是培育尊重其他文化的情感,通過面向世界的教育幫助兒童了解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學會尊重其他文化。

(三)促發親社會

學前兒童的多元文化行為的發生一定是基于其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認同并產生相應的社會化情感。兒童在家庭和幼兒園生活中對他人和事情表現出的態度、語言和行為反應有可能是親社會,也可能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引導幼兒良好的親社會,比如,對少數民族孩子的服飾表現出喜愛、贊美,對外國小朋友的語言表現出興趣,等等。

四、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多元文化視域的實施途徑

培育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是當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教育適應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還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強烈公民意識的合格公民的最佳途徑。對學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教育本質上要讓幼兒認識感知本民族文化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同時增強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的意識滲透,初步樹立幼兒能以客觀公正、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不同民族和種族文化的認知和判斷能力。對學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教育要考慮到每個兒童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每個兒童的家庭背景和語言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兒童的積極情感與多元文化體驗連接起來。

(一)創建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多維體系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因此,各類幼兒園應當基于本地實際,結合民族特色和當地風土人情,因地制宜地開展多元文化教育,并通過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形成體系等途徑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教師培訓等途徑具體加以落實。1.打造多元文化主題幼兒園。在少數民族地區,可以根據當地民族風情把幼兒園建設成為以民族特色為主題的幼兒園,包括幼兒園的建筑外觀、環境裝飾、教育理念都可以體現民族特色。在一些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地區或者因某種歷史原因形成的特定居住區域,例如建設“客家文化幼兒園”、“金沙文化幼兒園”等等,充分彰顯和尊重民族文化的獨特與多樣,從而達到弘揚和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2.創設多元文化環境。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標識,比如說到新疆的維吾爾族,我們就想起“大盤雞”??吹焦_,我們就想起藏族兒女熱情的歌舞。看到“桑巴舞”,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巴西。幼兒園在考慮幼兒的構成基礎上,把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植入到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創設中。例如,打造民族大舞臺,定期在幼兒園開展不同民族的服飾秀、歌舞表演等;創設國際走廊,把各個國家的國旗、國徽、民族特色做一個陳列展示,等等。3.設計多元文化主題活動。從幼兒的興趣特點出發,以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為基礎,把不同國家、民族的地理、建筑、風土人情、飲食習慣編制成一個主題教育活動方案,以主題教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是養成幼兒對多元文化的積極態度,充分讓幼兒理解和尊重來自不同民族和種族的文化。例如,很多幼兒園都在開展“大創游”體驗活動,具體做法譬如“美國飲食吧”、“美國購物街”、“回族餐廳(或者伊斯蘭餐廳)”等等,如果在這些活動中植入多元文化內容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開展師資培訓。多元文化教育的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園教師的水平,對教師進行多元文化理念與教學技能培訓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理念的人,寬廣的視野和較為豐富的知識素養必不可少,同時還要具備性別公正意識和行為,避免幼兒性別角色歧視、種族與民族歧視等等。當前國內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比較多,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應當把多元文化內容作為必選課程。同時每個幼兒園也可以開展園本培訓,幫助教師提高多元文化教育意識和能力,引導教師花大量時間練習怎樣適當選擇教育材料、設計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

(二)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伙伴關系

篇6

關鍵詞:馬克斯•韋伯;宗教社會學;合理化;價值理性;工具理性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家,是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其思想傳入中國。韋伯的思想主要包括社會學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以及宗教社會學理論。受到所處時代的制約,他的社會學思想帶有明顯的“西方優勢論”特征。但他在討論資本主義的本質時,并沒有單一地從某一個層面來分析,而是通過考察文化與經濟、社會和宗教的關系來進行綜合分析。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他探討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問題。

一、韋伯對資本主義經濟倫理的分析

韋伯是一位富有民族自豪感的社會學家,他指出,資本主義在東西方很多地方都曾經出現過,但是唯獨在西方能夠得以保留和發展,原因就在于西方有著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而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來自西方國家特有的“合理化”的社會運行規則。這里的“合理化”可以被理解為合乎理性的進程。無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從科技的層面來看,這種合乎理性的行為方式對推動社會發展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正是韋伯思想的核心。文化的“合理化”是實現社會“合理化”的原動力,只有從經濟和宗教問題入手,探尋它們與文化之間的深層聯系,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原因和歷程。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提到了富蘭克林的一段演講,演講的核心思想是告誡青年人做生意時要誠信經營、生活上要量入為出、做人要謹慎誠實。韋伯認為,這段演講所闡述的正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必不可缺的“至善”美德,市場的交易應當建立在這些美德之上。在韋伯看來,不能為了獲取最大利潤而不擇手段。他認為追逐利益本身與資本主義并無關系。韋伯指出,不管在什么樣的國家,利益都是人類無法抗拒的誘惑。理想的資本主義社會應當具備的要素有:合理的自由的勞動組織、以消費為指向的理易形式、家計與家庭的分離、理性的賬簿記賬形式。而在這些要素之上,必須有一個確定的經濟倫理,這個確定的經濟倫理實際上也就是在歷史和社會的影響下所產生的文化理論,它是資本主義的“合理性”得以實現的基礎。富蘭克林給商業設置了一個倫理規范,實際上這種規范就是建立在宗教倫理基礎上的經濟倫理。當資本主義經濟開始形成的時候,人們必須面對這樣的變化:安逸的生活被破壞、田園牧歌式的生產遭到瓦解、農民開始進城務工。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人們無法再過悠然自得的生活,維持生計的本能讓他們走進了工廠。韋伯在調查之后指出,在工業化生產中,天主教徒往往工作態度單純并且創新不足。他們用消極的眼光看待商家和實業家,對商業回報缺乏信心。他們的文化背景使得他們無法在工廠中獲得技術職位,如此,他們在現代化的商業競爭中便明顯乏力。而通過從路德宗提出“天職觀”到加爾文宗提出“入世的禁欲主義”的一系列改革,上帝在人們心中逐漸成為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人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包括誰會成為上帝的寵兒。將“預定論”轉化成充滿入世精神的“天職觀”,有助于人們專注于世俗活動。人們努力增強自身的能力,以消除“我不是上帝的寵兒”的焦慮。人們相信,越是過富足的生活,就越容易得到上帝的賞識。因此,人們熱心于鉆研,并且富有創造力。人們不僅創造了經濟效益,而且還展現了一種新的精神。人們不再認為“錢是罪惡的根源”,他們相信可以通過賺錢來體現自己的價值。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使韋伯看到了新的精神、新的倫理。

二、韋伯“合理化”宗教社會學思想的建構

(一)宗教的“祛魅”過程

宗教改革終結了教會的黑暗統治,改變了宗教神秘化、儀式化的運行機制?!耙蛐欧Q義”的教義讓宗教變得不再神秘莫測,人人都可以得救的信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認為,除了可以在教堂和儀式中感受上帝之外,還可以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感受上帝的榮耀?!罢嬲那褰掏缴踔習芙^在墳墓前出現宗教儀式的任何跡象,在埋葬至親至愛的人時他們不需要挽歌或者其他形式,為的是杜絕迷信,消除那些通過巫魅和圣禮的力量獲得救贖的觀念”[1]103。韋伯將這一改革稱為“祛魅”。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后來加爾文對宗教教義的顛覆性修改,使得清教徒能夠在宗教思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并且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實現其得到上帝恩賜的愿望。由于和宗教實踐實現了個人化,宗教思想對人們日常行為的影響就化作了人們共同的文化修養,清教徒誠信、道德并且能夠恪守己任。宗教的“祛魅”在西方社會發展進程中作用舉足輕重,宗教的力量完全被世俗化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化世界觀將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進程推進到一個“合理”的階段,同時,宗教的“祛魅”也深刻影響著社會各個領域的理性化進程。“祛魅”的偉大之處在于其指引人們將信仰和理想最終都落實到了“勞動”上。對于新教徒而言,勞動不是服役,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他們樂于從事的一項活動,勞動讓他們變得光榮。人們不再從復雜的宗教儀式中得到慰藉,而是在日常勞動中與上帝進行交流。人們在勞動中找到樂趣,勞動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慰藉。勞動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動力。這種來自宗教的約束力使得人們忙而不累,這種“特殊的精神”推動資本主義實現了快速發展。

(二)入世的禁欲主義

雖然路德等人并不將喚起“資本主義精神”作為其奮斗的目標,但是,在宗教改革的過程中,由于他們強調“因信得救”,并且將響應神的號召與從事世俗的職業在語言表達上進行統一,職業便具有了“由神所交付的使命”這一意義[2]?!疤炻氂^”旨在使教徒相信,只要完成了在世俗生活中所從事的使命,專心于自己的工作,恪盡職守,便有機會得到上帝的恩賜。但是路德并沒有將這一教義(即“天職觀”)引向“資本主義精神”,而僅僅是在“祛魅”后對人們的宗教生活進行指導。加爾文將與宗教事務相關的責任和儀式都與日常行為方式聯系起來,這就使新教徒具有了入世的精神。對于新教徒而言,金錢不再是中世紀宗教強調的“罪惡的根源”,而是證明自身價值的證據,經濟上的成功能夠幫助他們確立“上帝的選民”這一身份。在社會生活中,這種宗教精神就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人們可以竭盡全力為自己爭取財富,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為了獲取金錢而不擇手段。上帝的命令是:你必須為上帝而辛勞致富,但不可為肉體和罪孽如此[1]164。財富可以讓上帝更加榮耀,但人們并不能因為擁有財富而過驕奢逸的生活,積累財富只是人們證明自己有資格做“上帝的選民”的途徑。在韋伯看來,這種理性的世俗化的宗教倫理是合理的,新教徒通過嚴格要求自己和艱苦奮斗,是能夠積累財富的。倡導入世精神讓人們找到了消除自己不是“上帝的選民”這種焦慮感的途徑,人們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理性工作。宗教改革使大多數人成為自由勞動力,他們不為教會所控制,“天職觀”激勵著他們去追求財富。這種情況又為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韋伯實際上并不把科學和宗教視為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韋伯認為它們是分別在理智和情感這兩個領域起作用的事物[3]。情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決定理智,這種有的“律己”情感,使新教徒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觀,他們嚴格遵守誠信和勤勞的原則,在“理智”的運用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對于韋伯文化觀的評價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韋伯從經濟和宗教問題入手所闡述的,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倫理。由于受到所處時代的限制,韋伯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學術界對于韋伯的思想向來褒貶不一。對于韋伯的思想,中外研究者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反對他,但是,你絕對不可以繞過他,包括他的思想和方法論。韋伯在對“祛魅”的闡釋中,不但指出了它對于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而且也指出了文化理性化之后呈現的價值沖突?!办铟取北旧砭褪恰袄硇曰钡倪^程?!办铟取笔棺诮痰膬r值開始瓦解,自此,宗教的神秘感不復存在。在《經濟與社會》一書中,韋伯根據“目標”和“手段”的關系將人類有意義的行動劃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工具理性的,決定于對客體在環境中的表現和他人表現的預期,行動者會把這些預期作為“條件”或者“手段”,來實現自身的理性追求;第二類是價值理性的,它決定于對某種包含在特定行為方式中的無條件的內在價值的自覺信仰,行動者只追求這種行為本身,而不去管具體的結果;第三類是情緒的,它決定于行動者具體的情感和情緒狀態;第四類是傳統的,它決定于行動者根深蒂固的習慣[4]。上述是韋伯基于自己“理想型”的研究方法對人類有意義的行動所作的區分。前兩類主要涉及對社會的分析,后兩類主要涉及對個人行為的分析。“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本身就存在著矛盾,而當理性的社會制度凌駕于“價值理性”之上的時候,就會導致自由和意義的喪失。文化的“合理化”會讓原本統一的宗教世界觀變得雜亂,人們將自己的價值判斷作為行為準則。人們因為文化觀不同而相互爭辯,人們對各種行為的理解發生沖突,這最終導致了文化的分裂?!肮ぞ叩睦硇浴笔谷藗兿萑胍环N官僚的、以目的為導向的行為方式,人們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鐵籠”。因此,韋伯在《新教倫理》一書的結尾對西方文明作了悲觀的預測:“專家們失卻了靈魂,縱情聲色者丟掉了心肝;而這種空殼人還浮想著自己已達到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文明程度?!保?]184韋伯在探尋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力時,并沒有從經濟理論出發,而是從文化和歷史因素入手,最終在器物和制度層面展開討論。在韋伯看來,資本主義能夠在西方實現發展是因為西方有“特殊的氣質”,西方人的自律藝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軟實力。那么,為什么在亞洲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文明古國,資本主義沒有發展起來呢?韋伯指出,在中國,幾千年來儒學在規范人們的行為和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倫理價值不遜色于任何宗教教義。我們暫且不討論韋伯將儒學與宗教相提并論是否恰當,單就儒學的社會功用來看,它的主張的確被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作為行為準則。儒學所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規劃完全可以將社會推向“理性化”。但是,中國人不關心形而上學,因而也就無法擺脫傳統的束縛[3]163,“價值理性”也就無法轉化為“工具理性”,由此導致了思維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例如,中國的數學研究雖然很早就已經涉及三角學領域,但后來卻因為相關知識沒有得到廣泛運用而出現衰退。中國的宗教不重視理論思辨,也缺乏對形而上學的關心,道教的“無為”和佛教的“輪回”把人們帶入了一個虛無的世界,“出世”精神導致中國的宗教對于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作用并不顯著。

參考文獻:

[1]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孫碩,劉晗.從韋伯的宗教社會學思想看資本主義發軔于西方的精神動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39-41.

[3]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9.

篇7

二語習得領域長期占據主導的兩大心理學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Behaviorism和認知心理學(Cogni-tivism)。這兩種理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習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學習過程的影響。隨著研究者逐步認識到學習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尤其是學習者的母語社會文化及語言背景,20世紀90年代在前蘇聯發展心理學家LevS.Vygotsky的心智發展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Theory),不僅對當代心理學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與外語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指導意義(Lantolf,2000b;Arnold,2004)。本文主要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討論外語課堂中的語言與文化教學。

二、社會文化理論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LevS.Vygotsky及其同事于1920至1930年間共同提出了社會文化理論,其核心觀點為社會文化、歷史是影響個體發展的首要因素,認為發展或學習是先發生于社會而后通過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為中介的活動逐步內化于個人的過程。中介(media-tion)、最近發展區(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活動論(activitytheory)、調節(regulation)、支架(scaffolding)是社會文化論的重要概念。社會文化理論的中心且獨特的概念是人腦的高級認知活動(如記憶、注意和理性思維等)受到中介的調節,人們通過各種中介來聯系世界;中介包括物理工具,如桌椅和電腦等,和符號工具,如音樂、藝術和最重要的語言(Lantolf,2000,p.80)。根據Vygotsky,我們研究的對象不應該是語言系統本身,比如語法和詞匯等,而應該研究人類借助語言的調節機制所進行的社會人際交流。在個體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與個體心理活動緊密相關,人們通過參與外部的社會文化活動,將外界的社會言語(socialspeech)通過語言這一中介內化為個體內部的心理機能(Vygotsky,1978)。

通過協同對話——中介,兒童或初學者能被誘導著培養成一種共享的意識,直至最后吸收新的知識和技能于他們自己個體意識中,因此成功地完成從協同的個體間的活動向個人內在的自主活動轉變。這種協同對話過程就是支架(scaffol-ding)。Vygotsky關于學習和發展之間關系的最廣為人知的最充分的闡述就是他的最近發展區概念。他(1978,p.85)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痹谧罱l展區內,需要大量的指導性參與活動,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并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能。

三、社會文化理論指導的語言與文化教學方法

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外語教學不僅關注在相關情境中合理、靈活使用語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發展學習者分析、評判、識別課堂內外的不同行為方式。接下來我們主要分析外語課堂中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總體目標相似,但在課堂中創設的各種教學情境有些不一樣。有些多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的生活環境是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的基礎;還有些以學習者和知識為中心,其設計的學習環境不僅要幫助學習者理解課堂內外的生活環境,也要開闊他們的交流視野并融入其他的環境中去。

(一)提問法(problem-posingapproach)

這是一種通常用于移民成人以社區為基礎的語言學習(adultimmi-grantcommunity-basedlanguagepro-grammes)。這種方法始于學習者的經驗,尤其是他們在教室外的社區內面臨的問題或復雜事件等。該方法的目標是幫助認清學習者生活的社會、政治和文化基礎,提高學習者認識這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習者通過他們認為有益的方式獲得必要的交流技巧和知識。提問法的三個基本成分是:聽(listening),教師通過在課堂內外觀察學習者,并界定其所關心的問題;對話(dialogue),將以上的關心的問題作為起點,教師和學習者以關注或問題及其看法和反應為內容相互對話;行為(ac-tion),這些探討幫助學習者將他們的所學用于課堂外。

(二)課堂學習者共同體(com-munitiesoflearnersintheclassroom)

課堂活動與學習者的發展有著內在的聯系,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有效的課堂學習者共同體。在社會情境的協同的互利的過程中學習者通過參與課堂活動獲得新的理解、學得新的技能,最終發展新的社會文化認識。在此共同體中學與教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學習者共同體視課堂為探究社區(communitiesofinquiry),在此探究(inquiry)不是為承擔特定課題而使用的特定教學方法。在探究社區中,課堂活動是開放式地探索性地研究,來自群體的真實經歷,也是該群體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和話題。這些開放式的話題和問題允許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學生彼此協作構建他們的理解和視角。教學活動是在情境中的,有特定時間地點的,需要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場合完成。教學是手段而非結果。

篇8

高職學校在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時需要注重人才的專業性,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會計知識基礎,還要具備實際應中與會計相關的知識,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拓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讓學生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對市場環境能夠在會計專業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

2提高高職創新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效果策略

(1)強化師資力量

當今高職學校的很多教師缺乏足夠的會計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是導致當今高職學校畢業生與社會脫節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職學校需要聘請專業講師在校內展開相關演講,將會計信息課程與實際需求向結合,并對校內的會計教師進行教育培訓,定期讓教師與企業展開項目合作,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只有教師的專業性得到保障才能夠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學生。另外,在新教師招聘的過程中應優先考慮具備企業會計工作經驗的人才,使其在教學中能夠針對社會需求對學生展開課程教育。高職學校定期召開教師座談會,交流彼此的教學心得,共享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師間的互相成長。

(2)實行校企合作

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比較注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也符合當今社會人才需求模式。但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實習方向往往偏離專業,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大多時候實踐時間過短,無法保證學生在實踐中成長。為提高學生對會計信息知識的有效實踐,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是目前常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企業中不僅能夠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有效利用,還能在企業實習中掌握有效的市場信息,嘗試通過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斷,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及應變能力。學生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注意觀察企業會計財務分析方式,熟悉企業會計操作流程。

(3)增加綜合型實驗課程比重

會計信息化時代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高職學校的課程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除會計學相關專業課程,其他一些課程更多的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隨意設置的,從實際情況來看缺乏針對性,因此必須提高課程設計的科學性,尤其是與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相關的學科,在進行課程設計師要注重由基礎到拓展的先后順序,讓學生首先學習基礎學科,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綜合型實驗課主要側重于學生對所學會計知識綜合型模塊知識點的進一步拓展及延伸,讓學生將會計知識系統化,并結合相關知識的要點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進行實驗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情景教學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識。

(4)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滿足現代教學需求,因此必須采用先進的創新性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提高學生的事件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趣味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相結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會計情境,并由學生以會計人員身份進行模擬,在課堂上實行生活化教學,對在企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情境再現,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性,讓學生有效融入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3結束語

篇9

關鍵詞:文化意識;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文化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1-0035-01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能孤立在文化背景之外而進行單純的詞匯、語法等的講解。因此,教師在提高學生詞匯量、培養語法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對文化意識的滲透。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仍然不夠理想。本文探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一、精選信息,培養文化意識

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的時候,對于文化信息要加以甄別。要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思想水平對文化信息進行篩選,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首先,教材是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英語文化信息的源頭,在進行文化意識教學的時候不能脫離教材。其次,教師要留意一些時事和生活中的文化信息,因為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社會性。經過精心選擇,結合教材內容呈現給學生的時候,學生會更感興趣,學習也會更積極主動。例如,教學“Earthquake、Erupt、Tsunami、Typhoon”等與自然事件相關的詞語時,教師可以選擇地震、火山、海嘯、臺風等照片展示給學生。然后解釋這些自然現象的產生原因,讓學生在記憶單詞的同時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產生和背景有所了解,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探討用法,感受文化語境

對于英語詞匯學習,除了需要記憶它的寫法,還需要探討英語詞匯的用法,因為不同的詞所表達的含義也是有所差別的。像介詞“on、at、in”一樣,有些英語單詞要在特定的語境下才可以使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對詞匯進行深入分析與對比,分析它的使用環境和使用方法,讓學生在學會詞匯用法的同時,感受其文化語境。例如,牛津版教材模塊7中介紹了單詞“command”的具體用法和文化背景。這個單詞的含義是“要求、請求”,在英語中可以用于祈使句。教學這個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其引申講解,與學生一起探討英語文化中的“祈使語氣”,建立“以點帶面”的英語知識網絡,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一些詞語進行文化知識的講解時,教師要注意語境的區分。課本內的單詞一般都應用于比較大眾化的語境,其針對性不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特點,對詞匯的含義有選擇地進行講解。

三、追根溯源,體驗文化背景

對于英語俚語、熟語和習語的教學,不能只為學生單純地講解單詞的結構和意義,還要為學生深入講解文化背景。這些詞,與西方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相關。教師要從詞匯的來源入手,為學生講解詞匯的深刻含義,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例如,2016年江蘇高考英語單項選擇第35題:―Jack still can’t help being anxious about his job interview.―Lack of self-confidence is his( ),I am afraid:A. Achilles’heel,B. child’s play,C. green fingers,D. last straw。這是典型的對于習語的考查,答案A如果按照字面翻譯是“阿基里斯的腳踵”,很顯然這樣的翻譯與題目所給的意思不相符。事實上,這個俚語源于一個希臘神話里的典故。Achilles 是希臘聯軍的戰將,傳說他的母親是海神的女兒,母親生下他后,想讓他健壯永生,就把他放在火里鍛煉,又捏著他的腳踵在冥河圣水中浸泡。因此,Achilles身體的其他部分刀槍不入,只有母親捏住的腳踵因為沒沾到冥河圣水而變成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戰爭中,Achilles 英勇無敵,而后來太陽神阿波羅把Achilles的弱點告訴特洛伊王子,Achilles就這樣被殺死。了解這一詞語的來源,這道題的答案就很明顯。

四、比較差異,促進文化交流

學生的母語是漢語,而英語在文化背景、表達方式等很多方面與漢語是有一定差異的,這也是學生學習英語比較難以解決的一個難題。開展英語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英語交流能力,而且還要讓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將中華文化傳播出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單詞與漢語的讀寫和表達方式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從母語的角度去理解英文,進而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為學生多創造交流途徑,加強對英漢詞語的比較學習。通過文化背景和表達習慣的比較,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英語詞匯學習。比如“perfect”表示“極好的”,教師可以設計多個不同的語境,將這個詞應用到其中,再讓學生比較“Excellent、Wonderful、Great”等,實現英語詞匯的比較與理解。

五、結束語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更深入地理解英語詞匯,教師要深入挖掘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從源頭去學習英語,并在此基礎上對英語的語言背景、語言文化和地域文化有充分了解。只有這樣,學習英語才可以成竹在胸,英語教學效率才能切實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董輝.淺議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遼寧師專學報.2014(02).

篇10

【關鍵詞】會話禮貌理論;中日電話會話;跨文化語言教學

一、引言

中國和日本雖同屬漢文化圈,但兩國在社會風俗、語言習慣等方面仍存在著很大差異。而這些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成為造成文化沖突或誤解的主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在教學中要透視兩國語言間的差異,了解兩國人民的語言習慣,從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沖突及誤解的產生。在眾多言語行為中,筆者選取電話中的請求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請求行為本身就是一個容易傷害他人面子、造成他人不快的言語行為。而且,以電話的方式實施請求時,雙方均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和動作,只能通過語言來傳遞信息,因而有利于我們研究語言本身的技巧及策略。本文從“禮貌”的視角對中日兩國電話中的請求言語行為的使用差異進行考察,為跨文化語言教學提供借鑒。在禮貌理論中,布朗與列文森的禮貌理論及宇佐美的DP理論頗具影響力,從而成為分析言語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真實再現電話中的請求言語行為,本文中的語料均選自中日兩國的影視作品及書籍。

二、會話禮貌理論

“禮貌”本身是日常生活中一項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準則,是人們為了維護人際和諧所做出的種種努力。但本文涉及到的禮貌是一種語用學概念。早在20世紀,Brown和Levinson(1987,以下略稱B&L)提出了禮貌的定義。他們指出,“禮貌就是典型人(Model Person)為滿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種理。他們的禮貌概念本質上是策略性的,即通過采取某種語言策略達到給交際各方都留點面子的目的?!雹俑鶕﨎&L的理論,人們都有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或理解的積極面子,以及其行為不受他人干預妨礙的消極面子。而人們為了達到順利交流的目的就必須采取一些語言策略來避免或消除威脅面子的行為。B&L禮貌原則的提出對當時的禮貌現象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B&L的理論也有其局限性:B&L理論僅用于對單句、單個表述層面進行分析,而不能用于分析整個會話表述是否恰當。為了填補這一不足,日本著名語言學家宇佐美真有美(宇佐美まゆみ)提出了會話禮貌理論(Discourse Politeness Theory,以下略稱DP理論)。她提出研究語言不能只局限在單句或單個表述本身恰當與否,而應該縱觀整個會話表述過程,研究這個過程的“基本態”,即某段特定會話的連鎖模式(発話の連鎖のパターン)。以下筆者以中日電話會話為例進行說明。

三、中日電話會話的“基本態”

筆者通過研究得出了14個電話會話的連鎖模式類型,歸納如下。

表1:

筆者通過對71段中日電話會話的分析,分別得出這些連鎖模式類型的使用率,如表2所示。

表2:

根據DP理論,凡是使用率超過了50%的會話連鎖模式就可以認定為此會話的“基本態”。因此,從以上兩個表格就不難得出中日電話會話的“基本態”。

中國電話會話的“基本態”為: 「注意喚起「身分表明「挨拶「事情説明「依頼「追加説明「會話終了

日本電話會話的“基本態”為:

「注意喚起「身分表明「配慮「事情説明「依頼「追加説明「再び依頼「後話題の挿入「會話終了

四、對跨文化語言教學的啟示

以上我們通過分析得出了中日兩國電話會話的不同的“基本態”。中國電話會話的“基本態”顯示,中國人打電話時在表明身份和簡單的寒暄之后馬上進入主題、表明打電話的目的,而委托完事情以及進一步補充說明后就結束通話了。而日本電話會話的連鎖模式就相對復雜,在表明身份以后,日本人通常會顧慮到對方是否方便接電話而向對方進行確認,得到肯定回答后再繼續對話,而且日本人習慣委托事情后再一次拜托對方,隨后閑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然后再結束通話。

所以在日本電話會話的教學過程,單純教授電話會話相應的日文表述是不夠的。如果不對日本電話會話的“基本態”進行說明,讓學習者充分了解日本人打電話的語言習慣,而是讓學習者按中國人習慣的電話會話模式進行的話,很可能在以后與日本人的交流中給對方帶來唐突的感覺。同樣,在日本人學習中文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習中國電話會話的基本模式,如果還是生搬硬套日本那一套的話,可能會讓作為聽者的中國人覺得啰嗦或另有深意。

通過簡單的電話會話我們可以看出,跨文化語言教學不能只局限在逐字逐句的研究之中,同時也要對場景會話的整個結構模式進行把握,了解不同文化中不同的語言習慣模式,才不至于在跨文化交際中產生誤會或摩擦,從而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 Thomas(トマス).[淺羽亮一監修].『語用論入門―話し手と聞き手の相互交渉が生み出す意味―.研究社,1998

[2] 宇佐美あゆみ.『談話のポライトネス.國立國語研究所,2001

[3] 宇佐美あゆみ.「対人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言語問題.『國立國語研究書巻冊の報告書.凡人社,2001

[4] 小泉保.『入門語用論研究理論と応用.研究社,2001

[5] 小泉保.『言外の言語學-日本語語用論.三省堂,1990

[6] 小泉保.『言語學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大學書林出版,1995中國語:

[7] 何自然、陳新仁編著.《當代語用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8] 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