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經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05:1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國經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世紀50年代,以蘇聯為代表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所推崇。中國也對蘇聯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模仿,甚至直接“移植”。很顯然這種制度的模仿和移植,可以大大減少新體制設計和建設的成本。但由于中國與蘇聯歷史、客觀自然因素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把出生于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模式直接用于中國,則會可能出現諸多不適應的癥狀,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并對該體制不斷地進行修正以適應中國的國情。從國民經濟學課程建設發展歷程來看,中國最早的《國民經濟計劃學》教材就是源自對蘇聯教材的直接模仿,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不斷更新,其課程名稱先后以《國民經濟管理概論》和《計劃經濟學》出現,直至發展演變成為今天的《國民經濟學》,這顯示出國民經濟學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中國化”和“本土化”的特征。
二、邏輯必然:國民經濟學在當前我國的存在
當前,中國正處于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期,與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改革不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導下的以構建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漸進性改革,這也是國民經濟學在當前中國存在的邏輯必然。
(一)邏輯起點: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改革
中國所實行的經濟改革是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改革,因此,在經濟改革進程中政府行為顯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過程中的定位以及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經濟改革的進程和效率。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未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因此,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政府行為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界定:
1.政府“越位”問題的解決中國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體制慣性,政府在諸多方面還對經濟還存在強大干預,這嚴重干擾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如政府對國有企業經營生產管得過多過死,每年政府對國有企業大量的虧損補貼及政策優惠,對其進行扶持,極不利于市場競爭的形成;長期以來,地方政府為大力發展經濟,親自參與招商引資,將本屬于競爭性領域的商業行為納入政府職責范圍之中。這種政府“越位”行為屢見不鮮,極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越位”行為正是發展中國家市場機制不健全的表現,解決政府“越位”行為是還原市場的過程。因此,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要及時解決政府“越位”問題。政府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恰當的方式退出市場是中國目前所面臨的難題,這也是國民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2.政府“缺位”問題的解決在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存在壟斷、外部性、信息不對稱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在這些方面提供相應的服務。但目前來來看,中國政府在應該發揮作用的領域,政府職能并沒有到位。如中國政府對壟斷企業的壟斷行為規制不利,壟斷企業的價格同盟、價格歧視、供應不足、低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等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同時政府在提供經濟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如對于經濟改制中出現的急切需要解決的職工勞動權益保障、經濟改革中存在的尋租問題等,都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規制。以建立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改革必須要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因此,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要正確解決政府“缺位”問題。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令政府有效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是中國當前情況下需要研究的另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國民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二)必要性:中國經濟改革的漸進性與長期性
與俄羅斯“休克療法”的市場化改革不同,中國采用的是市場化改革是漸進性改革,這決定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的經濟改革過程是一個既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改革國家,也不同于基于“華盛頓共識”的蘇聯、東歐國家的市場化改革,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漸進性改革(又被稱為“北京共識”)。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對中國經濟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地進行探尋,對國民經濟運行客觀規律的研究,更應結合中國經濟的實際,總結適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規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長期性特征決定了國民經濟學學科以及該專業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國民經濟學學科研究發展內容展望
通過以上的分析,結合中國現實和該學科的發展歷史情況,未來國民經濟學研究可能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展開:
(一)宏觀調控與政策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混合經濟依然長期存在并不斷發展,政府是制度創新的主要提供者,宏觀經濟計劃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職能。從目前來看,中國金融體系尚不完善,而財政手段運用也不熟練,計劃仍是目前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工具。此處的計劃已不是原先意義上的計劃(高度集權的政治手段),而變為類似管理學意義上的指導性計劃和政策性計劃。因此,政府要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中政府調控的成熟理論與經驗,更要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提出符合國情的主張,同時深入研究各個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手段的組合與協同問題。
(二)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
戰略與規劃原本是“國民經濟計劃”專業的核心方向,現在仍是國民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國民經濟學與財政學、金融學相比顯得更為宏觀。在未來經濟發展中,中國政府依然會重視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以規劃的方式指導經濟的發展。因此,國民經濟學應著重突出市場經濟中的國家戰略和規劃基礎理論研究,開展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與規劃涉及的重大項目課題的研究,比如,城鎮化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等。
(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篇2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經濟形勢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的指標分為直接指標以及間接指標,如產業結構、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總值(GNP)等,如表1所示。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對國民消費支出的貢獻作用。反映國民消費支出的指標有很多,如居民最終消費占GDP中的比重、勞務支出指標等。這些指標數據可以有效的作為國民消費支出核算的原始數據,有很強的參考價值,能夠很好的反映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另外,消費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費中的構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類的支出份額。有了這種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導居民進行適當的消費支出,從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步增長。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的詳實科學,能夠促進我國的稅務改革,了解當下消費熱點,樹立居民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管理中居民的儲蓄與投資有很大的貢獻作用。在國民經濟中,投資儲蓄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等指標,可以很好的分析當前的各種貨幣供給與需求狀況,了解我國的居民儲蓄在國內儲蓄中的地位,以及儲蓄對投資的貢獻率。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政府投資與居民投資的比例關系,更科學的實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實際上,儲蓄、投資、稅收是聯系很密切的三個環節,對儲蓄與投資信息的嚴格審讀,有助于稅務部門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除此之外,儲蓄的變化狀況還可以反映我國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的住房制度和醫療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間,我國城鄉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40%、農村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120%。預期心理對消費需求的制約作用是顯而易見,分析其深層次原因:工人就業狀況糟糕、醫療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居民對未來隱憂加劇而讓銀行儲蓄增加。對此,相關的部門對我國的各個體制進行了適度的改革,讓居民放心消費。雖然,我國的社保制度不夠完善,這種局面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畢竟居民的消費心理需求有了適當的提高。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統計部門與政府部門有很好的參考依據,各個職能部門也據此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政策,從而促進我國居民儲蓄與投資的良性發展。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可以讓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國民經濟的循環是一個系統而長期的過程,生產只是一個階段,對于最終成果的消費才是目的。不過,成果的消費并不是生產者一個人“享有”,而是要經過“分配與交換”的多個環節,才到達消費者手中。而國民經濟的核算就是要對消費品在“分配與交換”的各個環節進行統計與核算,這其中也包括對最終產品的使用情況。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與科學,提升人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收入分配與國民經濟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層展開,有次序的進行。為了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核算的信息應該包含更多的機構部門,應用SNA在核算整個收入分配時,就應該按照“初次分配”與“再次分配”兩個階段進行。在收入分配增長動態分析的基礎上,可以讓宏觀收入分配的結構更好的得到調整,初次分配可以讓收入結構得到很好的轉移,調整個人可支配收入的結構狀況。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外與對內經濟政策的制定。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在世界上享有的經濟待遇與政治待遇,也就間接的影響到了我國對內對外經濟政策的制定。例如,聯合國根據連續六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的會費;世界銀行業根據相應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能否享受到相應的優惠待遇。所以,國民經濟核算還深層次的影響到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間接影響到了我國與外國的經濟往來。
(二)國民經濟核算的投入產出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對投入產出分析的貢獻很大。也有相應的投入產出方法,用于國民經濟的核算。投入產出方法又稱為投入產出分析,以一定的國民經濟產業分類為基礎,結合比例系數與結構分析,從數量上研究經濟系統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相關的經濟模型來分析國民經濟結構以及原因和影響。投入產出的方法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有一個漫長的歷史。1950年,投入產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議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1968年,SNA就吸納了投入產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產出納入到了整個核算體系。實際上,我國的投入產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歷史了。1974年,我國就編制出了第一張實物性的投入產出表,涵蓋了61種產品。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更是編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產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產出表的編制”更是讓投入產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投入產出表考慮了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來源”與“使用去向”,是一種棋盤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投入”與“產出”,同時能夠很準確的表明“投入的來源”與“產出的去向”。另外,對于各個部門之間很復雜的技術經濟關系,投入產出表也能夠很好的把握。投入產出表的樣式多樣,分類齊全,結構清晰明了。如“實物性”與“價值型”投入產出表,就充分考慮了計量單位的特點,便于審核統計工作。另外,也有根據地域劃分的投入產出表,如“全國投入產出表”與“地方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數據結構表”(見表2),可以直觀地反應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廣泛應用于經濟分析中。“對稱性投入產出表”用于預測和制定計劃。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三)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效益分析的貢獻價值
宏觀經濟效益能夠很好的反映各個產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受到行業的高度關注。在當今的經濟發展狀況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經濟的增長,一味追求GDP的量與速度,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因為,在宏觀經濟的背景下,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會總產出。一定的情況下,GDP的數字越大,就代表這個國家的產品以及服務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識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財富數字的增長來衡量GDP。如果犧牲了環境與浪費掉了大量的資源,雖然換取了經濟財富的增長,GDP指數的上升。但是,GDP并不體現資源的掠奪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實際上,這種GDP的數字是一個虛假的數字,過度的夸大了“財富”,卻忽視了對成本的折算。鑒于此,一味的追求財富GDP的增長不是一個很明智的辦法,要考慮環境與資源的因素,減去相應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學者提出了綠色GDP這樣一個概念,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這一個“綠色GDP”概念的產生,是人們思想觀念轉變的結果,也是人們在權衡了環保與經濟發展兩者關系以及利弊后的一個結果。
二、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分析及宏觀經濟模型建立的基礎
在宏觀的經濟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統計數據以及模型,而國民經濟核算就可以為這種數理統計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礎。作為基本框架,國民經濟核算確定了很多宏觀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指標設置以及基本分類。這樣的功能讓經濟統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大的提高了宏觀經濟分析的效率,增強了其應用功能。
三、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國民經濟計劃涉及到很多的宏觀經濟指標,這些經濟指標所反映的現象,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經濟聯系。為了更好的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計劃與規劃的指標數量也必須滿足這種經濟聯系。國民經濟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學,也正反應了這種內在的經濟關系。因而,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四、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方法
篇3
1.簡化程序營改增之后必將會縮小營業稅的征收范圍,而與此同時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則必將擴大。作為本來就已經位居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而言,現在進一步擴大范圍必將有利于其統一籌備規劃稅務征收,當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充滿活力,各行各業早已超出了傳統認識,許多新興行業由于從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不確定性,因此對于它的界定存在很多困難,為此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稅基擴大,稅務征收單位便具有了更大權限來進行劃分和定義。另一方面簡化了稅務征收領域的繁雜手續,降低了稅務征收的成本,減少了商業活動中商人為繳稅而承擔的額外費用。此為最明顯的規模效應帶來的積極影響。其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正規化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2.對企業減負由于商業活動中的一些交叉行為,會導致增值稅和營業稅征收重復,這一現象對施行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的國家來講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是為何要進行營業稅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重復征收對國家來講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但是對企業商家來講無異于增加負擔,就長遠來看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會嚴重打擊商業活動的積極性。但是現在營業稅改增值稅必將減小企業負擔。更由于這一部分稅收可以節省下來為企業留下更多的流動資金,將有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稅收的減少也將刺激更多的商業活動。清末之后,政府一直采取鼓勵商業活動,其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減稅免稅,而中國經濟特區這一成功范例也是對降低稅收可有效刺激經濟發展活力提供了明證。因此對整體國民經濟而言這一改革是一種福音。
3.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國務院總理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做出了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決定。而且2014年之后,電信業也被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從改革試點中的內容和后續政策的內容來看,改革的對象集中在第三行業中,這一項政策的推行對第三行業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三大行業所占的比重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而一個發達國家必將是第三產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政策對于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于服務業的發展將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間接地促進國家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從這一點上而言,營改增的意義重大。
二、結語
篇4
有關國民經濟論文范文一:經濟信息管理與國民經濟建設的關聯性
摘要:總之,根據國民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注重經濟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實現各部門、各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流通,才能真正滿足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各種需求,最終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濟信息管理;國民經濟建設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不斷加劇,對經濟信息的利用情況和管理水平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滿足各種類型的客戶的需求,以在充分利用各種先進信息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促進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一、經濟信息管理與國民經濟建設的關聯性
根據經濟信息的相關特點和國民經濟的建設情況來看,經濟信息的使用對象主要有團體用戶和個體用戶兩種,在與經濟建設相關聯的情況下,必須對經濟信息的個體使用者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經濟信息的對象進行劃分。例如:將職業作為劃分標準,經濟信息的使用對象主要包括專家、經濟學學者等,在充分發揮團體部門各種職能作用的情況下,將國家經濟建設作為重要支持,以在推動經濟建設的剛從恒指,促進經濟信息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最終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經濟信息種類比較多、管理手段多種多樣,在不斷推進經濟建設的情況下,管理機構和管理模式的選用也需要相對應的類型,才能更好的推動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在實踐過程中,上述機構主要可以分為公共信息服務部門、商業性經濟信息機構兩種,而商業性經濟信息機構比較看重盈利,公共信息服務部門主要是在于公眾服務,如圖書館、檔案館等。因此,根據相關學者和研究人員的研究資料可知,在某些情況下,商業性經濟信息機構也可以看作是公共信息服務部門。通常情況下,上述兩種類型的機構可以比較廣泛的搜集和儲存各種信息,并通過編目、分類、機讀目錄和題錄等形式來管理經濟信息,以滿足各行業的發展需求。由此可見,上述兩種機構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信息傳播媒介,可以對各種信息進行整理、收集、傳遞等,從而發揮經濟信息在經濟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二、提升經濟管理水平和加強國民經濟建設的措施
1.注重全民信息意識的不斷增強
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民眾的經濟信息意識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國民經濟實力、文化素質等不斷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注重全面信息意識的不斷增強,有效提升全民文化素質,并真正落實全民信息意識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實現經濟信息有限管理。與此同時,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注重信息服務行業相關工作人員的信息意識教育,不斷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才能在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興媒介的情況下,充分展示出經濟信息的重要性,最終幫助民眾合理運用各種經濟信息,從而達到增強全面經濟信息意識的目的。
2.注重法律機制的有效完善
在不斷加強經濟信息管理的過程中,注重法律機制的有效完善,是解決信息立法問題的重要保障,以推動經濟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真正優化經濟信息產業的發展環境。因此,在經濟不斷發展的現代化建設中,法律機制的不斷完善,可以在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產業法的情況下,實現全國信息產業機構的統籌規劃,并推動法律機制的規范化、統一化發展,從而有效解決信息壟斷、信息封鎖等方面的問題,以真正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經濟信息管理有序化發展。
3.不斷推進行政界線集中化管理
在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各種經濟信息的有效分配和共享,是經濟信息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保障,在推動國民經濟建設上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國民經濟建設的真正實現,與經濟信息管理有著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系,在有效實施各種經濟信息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實踐過程中,打破行政界線采取集中化管理模式,通過各種機構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才能真正實現各種經濟信息的分類和職能劃分,最終促進各部門聯系不斷增強。與此同時,在同一個機構、同一個部門實現經濟信息的有效共享,并促進各部門的協調和聯系,增強不同機制之間的信任和互動,才能真正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最終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和國民經濟服務水平。
三、結束語
總之,根據國民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注重經濟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實現各部門、各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流通,才能真正滿足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各種需求,最終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經濟管理水平,加強國民經濟建設,才能真正實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國民投資率的福利經濟學分析李稻葵;徐欣;江紅平;經濟研究2012-09-20
2、農民工低工資率與國民福利損失的經濟學分析對經典勞動供給理論的拓展聶丹;財經研究2007-10-03
有關國民經濟論文范文二:互聯網金融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摘要:綜上,借助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契機,我國經濟的發展必須重點依托互聯網技術,努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深入釋放市場活力、全面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實現中國經濟的再次騰飛。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國民經濟
一、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國民經濟的主要影響
(一)衍生出依托互聯網的新經濟形態
由于互聯網自身具備的高效便捷的通信能力和快速準確的運算能力,產生了一批依托互聯網龐大的消費群體而形成的全新的經濟形態,這一類經濟形態被稱為互聯網經濟。狹義的互聯網經濟主要由搜索引擎、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網絡游戲四大核心產業構成。其中以電子商務產業中的阿里巴巴集團發展態勢最為迅猛,其創立初時資產總規模僅為1億元人民幣,此后依靠電子商務迅速擴張,2014年在美國上市時凈資產總額估值已超2300億美元。
(二)傳統產業的營銷模式得到了革新
美國著名學者波拉特早在1977年就準確的預見傳統產業在遭遇互聯網經濟所產生的變革,并創造性的將社會產業部門劃分為第一信息部門和第二信息部門。果不其然,當下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使得信息服務業迅速與其他傳統產業實現融合和滲透,傳統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間的邊界已變得越來越模糊,這也是互聯網經濟另一個重要特征信息高度滲透性。以汽車電子產業、光學電子產業為例,兩大產業充分融合了信息服務和基礎制造,實難再以單一的產業結構學說來進行清晰劃分。
二、國民經濟立足于互聯網金融下的發展前景
創新不僅是技術成長的動力,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過去,為了提高國家的技術水平,我們采取的是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當前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沒有自主創新為支撐,即使用市場也換不到核心技術,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也難提高。須知,單純地依靠技術引進、技術模仿和技術移植絕不會成長為一個有強大競爭力的國家。所以,借助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態勢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共同促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一)將重點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互聯網經濟帶領我國走進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先導、以農業為基礎、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為重點的全面產業格局。在此環境下,國民經濟發展不僅要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比如,積極改造傳統產業,對信息程度大、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予以政策扶植和資金鼓勵,對于產能相對落后的僵尸企業提供兼并和信息化改造指導。加快推進第三代移動通訊和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競爭水平上的重要作用,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比如新型工業化與工業化、信息化的融合,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帶動工業化,運用工業化提升互聯網技術水平,推動傳統工業走上科技含量高、資源耗費少、環境污染小的道路。
(二)將直線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
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我國產品的出口能力正逐步被削弱。經濟學家認為,提升經濟增長速度的第三駕馬車就是凈出口,因此,依托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成為了提高國內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突破口之一。由此,企業可利用自動化設計和生產系統(CAD、CAM)來提高企業勞動生存率和產品質量;或借助管理信息系統(MIS)來綜合分析經營管理水平,為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建議;或采取業務處理系統(TPS、EDP)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又或是運用經理信息系統(EIS)向企業所有者及最高層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企業管理信息,集合多元信息技術合力共同推進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
(三)將加快市場經濟活動釋放速度
互聯網經濟下的社會消費需求被直觀的反映到了網絡之中,但民間投資和國外投資卻仍然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這正是市場活力被壓抑的結果。可見,政府仍需繼續深化行政體制的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力度。比如,逐步試行取消行政審批流程,下放行政審批權力,穩步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重點修訂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積極擴大營改增試點,為民間創業和企業發展松綁;放寬存貸款利率管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民間融資機構和中小企業股份轉讓試點,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進一步加快各自貿區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深入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國內投資吸引力。
三、結語
綜上,借助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契機,我國經濟的發展必須重點依托互聯網技術,努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深入釋放市場活力、全面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實現中國經濟的再次騰飛。在新的發展階段和重要的戰略轉型期,我們必須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有所思考,不斷提高認識,有效應對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
參考文獻
篇5
安徽省作為中部振興大軍中的中堅力量,其經濟結構有著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我們搜集到2000-2010年安徽省的部分經濟數據,并據此對安徽省的經濟結構進行分析。
1.人均GDP:它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人均GDP指標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個地區越發發達,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農業:眾所周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一個國家的農業越發達,它的經濟也就越發達,并且安徽是農業大省,農業的發展狀況更加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水平。
3.工業:工業是一個地區興盛的標志,一個地區工業越發達,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提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4.運輸業:運輸業就像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個地區的資源得以融合,促進了資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并且在運輸業發展的今天,它給國民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貢獻更是不可忽視。
5.旅游業: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它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代表,作為經濟發展的新興行業,其發展程度也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所以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視。
二、回歸結果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說明另外三個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農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計量經濟學檢驗
1.多重共線性檢驗。可以看出每兩個簡單相關系數均大于0.8,說明模型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各個因素均大于2,說明每個因素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
2.異方差性檢驗。通過White檢驗檢驗模型,得出nR^2的值為9.9376且P(nR^2)>0.05,說明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性檢驗。通過布羅斯-戈費雷或拉格朗日乘數檢驗,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四、總結
最終模型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議
由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及結果可以看出,農業對于人均GDP的增長可以忽略,工業,運輸業,旅游業對人均GDP的影響比較顯著,我們應當大力發展這三個產業。鑒于安徽省自身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以馬鞍山,蕪湖,銅陵等省內工業城市為首的工業特區,發揮其臨近長江,靠近南京等重要二線甚至一線城市的的優勢,緊跟長三角城市經濟帶的政策領導,以及高效地利用地理資源,政府可以投入重資打造長江中下游城市工業區(園),開發高新技術,不斷促進工業高速高效地前進。
2.皖北有個交通運輸業的重市-蚌埠,號稱是火車皮拉出來的城市,其地勢平坦,并且又有交通運輸樞紐的歷史,只是近些年發展有些緩慢甚至停滯。政府可以投入資金,大力發展一蚌埠為首的皖北交通運輸特區,興修鐵路,并提供一些便利支持和幫扶政策,加速皖北的興起。并打通與北上廣的交通脈絡,加速省內外的交流,帶動安徽省的經濟向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篇6
我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國家。最近幾年的災害,尤其是大的災害頻繁發生,如08年5•12汶川大地震、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及近期發生的南方暴雨災害。頻發的災害暴露了我國長久以來巨災保險制度缺位的尷尬現狀,保險業在災害面前卻常感有心無力。08年5•12汶川大地震,預計損失高達5000億元,但在保險賠中,財產險基本上將地震列為除外責任,人身險預估賠償也不會超過5億元。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后,保險賠款僅占直接損失的5%左右。據統計,我國保險業年均承擔的自然災害損失賠款占自然災害總損失的7%,并且有下降趨勢。據民政部的統計報告,2005年我國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損失2042.1億元。而保險業支付的保險賠款僅為100億元左右,占比不到5%,遠低于36%的全球保險業平均水平。由于巨災保險的缺位,災害帶來的損失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救濟,如2007年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經濟損失2363億元,2008年全國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52億元,這其中絕大部分國家承擔。這一系列數字說明我國保險業經濟補償和社會管理功能在國家災害救助體系中的作用偏低,凸現了建立巨災模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對國外經驗的借鑒
從國際統計數據來看,國外巨災后,保險賠款可承擔30%以上的損失補償,發達國家甚至高達60%至70%。如美國“9•11”事件后,保險賠償高達350億至700億美元;2005年東南亞大海嘯后,保險賠償高達40億美元。下面以新西蘭、日本、美國為例,講述這三國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新西蘭強制征收地震巨災保險.一旦災害發生,地震委員會負責法定保險的損失賠償,房屋最高責任險金額為10萬新西蘭元;[2]保險公司依據保險合同負責超出法定保險責任部分的損失賠償;而保險協會則負責啟動應急計劃。
(二)日本也是一個多災害的國家,尤其是地震頻發,所以在巨災保險的風險控制方面,日本形成了一種由政府和民間保險公司共同分擔的二級再保險模式,即家庭財產的地震保險業務先由民間保險公司承保,然后再全部分給由日本各保險公司參股成立的地震再保險公司,超出再保險公司與直接承保限額的部分,由國家承擔最終賠償責任。
(三)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政府面對巨災風險主要建立了政府主導推出巨災保險計劃、巨災風險與資本市場相結合兩種方式,巨災風險證券化,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抵御風險。美國“9•11”事件發生后,保險公司約賠付了420億美元,大大超過了聯邦政府200億美元的撥款,成為紐約市重建的主要財務來源
三、如何建立我國巨災模型
(一)法律支持
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以“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范救助體系”。為建立建立我國巨災模型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多方面技術合作
巨災模型應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技術支持。如可以與中國地震局和相關科研院所以及國際巨災風險研究機構之間的技術聯合,利用地震風險分析與保險精算和損失模型相結合,計算區域最大損失預測。
(三)建立適合我國的巨災模型
巨災模型的建立首先需要從巨災事故中收集有用的歷史經驗信息和數據,因為巨災模型在構建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不僅如此還包括巨災事故本身的一些物理特征信息,比如地震模型需要震中位置、地震強度等信息,還包括巨災的受災體自身的一些特征信息,比如受災建筑的建筑材料、受災建筑的總價值、建造結構、距震中的位置等信息。根據收集到的巨災歷史經驗數據,確定巨災事故的相關概率分布,比如地震模型需要確定震中的分布、地震強度的分布等。既然巨災模型得建立需要的數據和信息量有以上特點,那么在在建立的過程中要考慮我國自身的特點,如要考慮到我們的地形地貌,地震帶分布,板塊結構,不同地區的建筑物的特性及構造的等,以此來建立適合我國地區特點的巨災模型。當然在建立的過程中可以借鑒他國的經驗,但不能全盤接受,要注意是否適用我國。如人保啟用AIR風險模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篇7
水稻適應性強。在水源充足的條件下,不論酸性、堿性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其他作物不能適應的土壤,一般都可以種植水稻。水稻品種生育期的長短雖然與品種的遺傳性、外界環境條件、耕作制度、栽培技術等有關,但最本質的原因是品種在系統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
1.1感光性
水稻因受日照長短的影響而改變其生育期的特性為感光性。根據植物階段發育的理論,稻莖頂端生長點的質變是在光周期誘導的基礎上進行的。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對花器形成起誘導作用的主要是長暗期的作用,必須在超過某一臨界期的情況下,才能使水稻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光照延長、暗期縮短,完成光周期誘導慢,幼穗延遲分化;光照縮短,暗期加長,完成光周期誘導快,幼穗便提早分化。暗期的作用和溫度又有密切關系,較高的溫度,則減慢光周期誘導,所以感謝光性品種都感溫,而感溫的品種一定感光。
1.2感溫性
水稻受溫度影響而改變其生育期的特性稱為感溫性。水稻每完成一個階段發育,需要一個最低的總熱量。這種總熱量通常用活動積溫、有效積溫或總積溫來表示。水稻生長的下限溫度大致為10℃,故常將大于10℃的日平均溫度的稱為活動溫度,活動溫度中高出下限溫度的部分則稱有效溫度。在水稻生育期中,各日活動溫度之和稱為活動積溫,各日有效溫度之和為有效積溫,而各日實際溫度之和為總積溫。不同品種類型的水稻品種,對積溫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有相當的穩定性。一個品種在不同地區栽培,全生育期天數變動很大,活動積溫則比較穩定,有效積溫更穩定。由于水稻各生育期要求的積溫是相對穩定的,所以當溫度升高時,滿足積溫所要求的時間便相對而言變少,生育期便縮短;溫度降低,滿足積溫所需要的時間多,生育期就延長。
1.3基本營養生長性
在最適于水稻發育的短日照、高溫條件下,水稻也要經過一個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營養生長期,才能進入生殖生長期,開始初穗分化。這個不受短日照高溫影響而縮短的營養生長期,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期。基本營養生長期的長短因品種而不同,水稻的這種特性稱為品種的基本生長性。凡基本營養生長性大的品種,其感溫、感光性均小,相反,基本營養生長性小的品種,則各有不同程度的感溫性和感光性。基本營養生長性中等,而感溫、感光性均小的品種,一般適應性比較大。
2水稻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篇8
(一)為經濟增長提供優秀的工作人員
只有較高的國民素質,才能為經濟增長提供優秀的工作人員。這些人有能力從事較高層次的經濟活動,吸收先進知識和先進理念,能夠適應不斷發展變化著的新產業,學習并利用新技術。實際上,對于一個企業而言,高素質的勞動者、管理者和技術人員具有很大潛能,他們所起的作用涉及許多內容,比如生產新產品、開發新技術、創新企業管理、改善企業營銷等,而這些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國民素質基礎之上。
(二)為經濟增長帶來高質量消費群體
只有較高的國民素質,才能為經濟增長帶來高質量消費群體。眾所周知,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源泉,沒有消費,產品就無法轉化成財富,而消費包括兩種類型,一種屬于低質量的、保守的、基本的消費,另一種屬于高質量的、擴張型的消費。當然,第一種消費不能促進經濟的實質性增長,第二種消費趨勢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這樣的消費市場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能夠生產出高技術、高質量的產品;二要形成高素質的消費群體;三要形成理智而超前的消費心理。通常來說,消費的增長往往依賴于經濟增長,但是只有擁有較高的國民素質,才能促成高質量的消費群體,從而拉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三)穩定國民經濟增長的民族自信力
只有較高的國民素質,才能穩定國民經濟增長的民族自信心。一般情況下,在經濟危機的社會背景下,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就顯得非常有效,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國家迅速擺脫困境,從而尋求新的發展動機。如,在具體的金融危機中,如果全國民眾能夠表現出極強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積極面對困難,促使政府快速進行經濟改革,不但可以擺脫經濟危機,而且能夠恢復經濟的快速增長。因此,良好的國民素質有利于擺脫經濟危機。
(四)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競爭機制
只有較高的國民素質,才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競爭機制。盡管優勝劣汰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器,但是也要建立在較高國民素質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向經濟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優秀人才,甚至會形成優秀人才過剩的局面,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優勝劣汰,從整體上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競爭力。當然,如果一個國家的優秀人才過剩,經濟競爭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同時還會使政府更加重視國民素質的提高,從而形成全社會的終身學習氛圍;對于個人而言,在這種強大的生存壓力之下,必定會產生一種危機感,從而發奮學習和努力工作。
二、提高國民素質的基本對策
(一)轉變國民思想觀念
不同的時代,都有自身的時念,且占據社會發展的主流,相比資金和設備,觀念的轉變更加重要,領先的思想觀念是產生不竭動力的源泉。同樣的道理,要提高國民素質,必須轉變國民的思想觀念,首先要正確認識轉變國民素質的意義,不斷摒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最大限度地建立知識資本的新型財富觀,將國民素質看作是一個國家和地區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確立“文化知識第一”的時代觀,這也是把握社會發展、順應經濟增長的基本要求。因此,為了從根本上轉變國民思想觀念,相關人員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真正意識到提高國民素質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二)促進科技體制改革
提高國民素質,需要促進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改變科技與經濟嚴重脫節的不良情形,最大限度地形成經濟建設需要依靠科技進步的良好體制。在進行科技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形成三個方面的科技主體,一要使國立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成為科學創新的主體,將研究重點放在重大基礎科學理論上,不斷走向國際科學技術的前沿,這樣才能為中國科技發展與創新提供科學支持;二要使從事技術應用的科研院不斷走向市場,聯合企業一起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為經濟增長提供技術支持;三要使企業逐步成為產品創新的主體,以便提高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并為科技的進步提供物質支持。因此,只有真正改革了這三個層次的科技主體,才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三)倡導國民終身教育
提高國民素質,需要倡導國民終身教育,實現教育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努力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參與、公辦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新型辦學體制,以便加快國民教育發展的步伐,為國民素質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首先,需要在推進教學內容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不斷提高經濟后備軍的創新素質和創造性能力;其次,需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國民教育成功經驗,使我國國民的終身教育變成人才競爭的自覺手段;最后,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的知識、科技和人才問題顯得十分突出,這就對國民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深化改革,進行知識更新,實現就業者和待業者的終身文化知識教育,才能改變國民素質的現狀。如,可以通過電大、自大、函大、成人技校、其他成人教育等業余教育模式,從根本上為青壯年創造理想的學習機會和條件。
三、結語
篇9
關鍵詞:就業技能結構,技能度量,國民經濟各行業
就業技能是就業人員參與社會生產活動所具備的能力,就業技能結構是指不同技能水平的勞動力在就業人員中的分布比例。根據技能對勞動力分類源于WoodWard在1887年將勞動力分為“thecunninghand”(熟練的手工勞動者)和“theculturalmind”(有文化的腦力勞動者)。在當前的中國,由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技術改變而產生大量結構性失業。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發現職場上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太少;而另一方面,廣大雇主卻在埋怨要招到自己所需要的技工越來越難。要解決這個問題,前提是要分析各行業目前的就業技能結構和發展趨勢,為勞動者指明職業技能發展的方向。
就業技能的分類與度量方法
就業技能與受教育程度、接受培訓多少、工作時間長短、職業性質和特點等相關,可從經濟角度和社會角度來衡量。一些文獻對技能劃為四種:學術能力或者叫認知能力;一般能力;學習和運用技術的能力;人格智能。其中前兩種是從經濟角度考察,后兩種是從社會角度考察。從經濟角度測量技能具體依據有如下四種:證書、資格證等;工作經驗;職業類型;教育程度。我國主要從經濟角度考察勞動者技能。
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就業技能結構分析
(一)就業技能結構統計中存在的有關問題
我國在就業技能結構統計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首先,我國各資料的取得方式主要是有關部門的統計報表、行政紀錄和抽樣調查,沒采用過問卷調查方式。其次,統計資料存在時間斷層。比如《中國統計年鑒》上,“分地區分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年末人數”僅有1999年至2002年的數據;按“行業、性別分全國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構成”在2002年后才出現。這反映了我國在面臨結構性失業問題的時候,卻未對就業人員技能及就業技能結構引起足夠重視。此外,統計指標在不斷調整過程中也存在斷層。例如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于1984實施后又在1994年、2002年做了兩次修訂,2002版和1994版在門類和大類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將1994版和2002版的相關行業進行歸并分析,會造成較大的誤差。如果要做就業技能結構時間序列上的數據比較,只能以2002年作為分界線。
(二)就業技能結構度量指標的確立
相對而言,我國關于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的統計較為全面。因此,本文將受教育程度構成作為度量就業技能結構的第一個指標。此外,統計較完整的還有專業技術人員數,它主要根據職稱來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認定,而職稱基本反映了就業人員在工作中形成的技能水平。因此,本文將專業技術人員即技能型勞動力的比率作為第二個度量指標。兩個指標中,第一個指標更細致,但二個指標考慮了就業人員在工作中積累的技能,更有實際意義。
(三)國民經濟各行業就業技能結構狀況分析
1.以受教育程度分析就業技能結構。迄今為止,在《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按行業分全國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構成”欄中僅有2002-2005年數據(見《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03年版53-55頁,2004年版58-60頁,2005年版66-68頁),其就業技能結構特點如下:
各行業中各個學歷層次的就業人員比例分布趨勢都比較平穩,沒有突變情況出現。
在采礦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就業人員比率呈上升趨勢,說明這些行業能對體力勞動者產生了很好的吸納效果。現實也如此:大量未受過良好教育的農村勞動力,都勞動在搬運、施工、運輸等門檻很低的行業。
除房地產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這些行業外,其余行業勞動者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比率最高,也就是說是以低技能為主。
農林牧漁業屬于傳統產業,但2002-2004年的數據表明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就業人員和小學程度就業人員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專學歷人員逐年上升。這是一個可喜的趨勢,表明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運用和生物技術的推廣對勞動者提出更高的技能要求。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中初中學歷的逐年上升。這表明我國生產業從業人員的就業技能結構未滿足產業發展要求。特別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大專、大學本科學歷就業人員比率在逐年下降。大學生是最具活力和創新精神的群體,這讓人非常擔心行業的創新能力和今后發展潛力。
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中,初中學歷從業人員逐年上升,其所占就業人員的比例年均增長率竟達2.4%;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所占比例逐年減少,年均下降0.75%。一般人都認為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應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但現實并非如此,所以這個行業的就業技能結構還有待改善,應當加大引進高學歷人員。
在制造業,初中學歷人員逐年提高,高中學歷人員逐年下降,大專和本科學歷人員逐年上升。當前中國的制造業需要大批具有熟練技能的工人,而如何培育各類技師是社會急待解決的問題。相對初中生,高中生在學習和運用技術方面都有先天的優勢。而制造業中吸納了越來越多的非熟練工人,這也印證了一個無奈的現實:企業普遍難招熟練技工。這對發展我國現代制造業是相當不利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中大專以上學歷層次人員逐年穩步上升。這和行業本身特性有關,進入此行業意味著穩定的職業生涯、較高的社會地位和體面的薪酬待遇。所以許多高學歷者都將公務員、教師作為首選職業,同時也印證了近年公務員報考熱潮的高漲。
2.以專業技術人員比率分析就業技能結構。依據《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計算,除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專有專業技術人員比率略微下降外其余都逐年增加,也就是就業技能結構在逐年提高。特別是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比率基本年均增長1%以上。
而從2002年以后的數據來分析,部分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比率增加緩慢,甚至有下降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可能是行業調整后,大行業中的細分行業專業技術人員變化不同所致。如2002年以前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房地產管理業、房地產與經紀業等細分行業。而2002年后,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等細分行業。一般情況,物業管理比房地產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比房地產與經紀業所要求的技能低,所以出現2002年以前和2002年以后不同的數據。在社會服務業(1994版)和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2002版)也有這種情況出現。再如,按照1994版的行業分類,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藝術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逐年上升,而按2002版,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逐年下降。這是因為按照1994年的標準,細分行業教育業的就業人員占到該行業就業人員的90%以上,導致了整個大行業呈現上升趨勢,而在2002年教育行業成為一個單獨國民經濟行業,從文化行業中分離出去了。
(四)國民經濟各行業就業技能結構的比較
按照受教程度和專業技術人員比率來分別度量國民經濟各行業就業技能發展的趨勢,一部分行業是基本一致的,如制造業、教育行業、農林牧漁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住宿和餐飲業(2002版)、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1994版),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2002版)、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1994版)、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002版)。也就是說,這些行業的就業人員在工作中掌握技能的能力與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如果想改善這些行業的就業技能結構可以從調整就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入手。
但也有用不同指標度量出現不同結果的現象。如據1994版和2002版的分類,采掘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重逐年上升。這表明,根據專業技術人員比率指標這類行業的就業技能結構在提高。但用受教育程度指標,將大專以上學歷人員作為高技能人員,采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提高的趨勢。為什么兩個指標度量的就業技能結構有不同呢?很大一個原因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指標構成主要從顯性知識角度度量就業技能,而專業技術人員比率指標是從隱性知識角度來度量。隱性知識是在工作中積累的,以工作經驗、工作訣竅等形式呈現的知識。這些行業中顯性知識水平不高的就業人員可以通過長期工作積累,儲備較高的隱性知識,獲得相關專業技能認證。兩個指標度量的結果基本相反的行業有: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服務業。
改善我國就業技能結構的對策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在部分行業如制造業存在就業技能結構與行業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這不但阻礙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易產生結構性失業,影響社會穩定。為此,筆者結合國情提出以下建議:
國民要樹立科學的技能觀。目前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存在年齡偏高,技師、高級技師面臨斷檔的問題。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普教輕職教、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傾向很嚴重,技工實際地位在不斷下降,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技能人才的培養。企業用人應不拘一格,充分尊重技工、重視技能。
篇10
關鍵詞: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化
工業化發展現狀
對于工業化發展狀況,目前已有部分專家和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如:王秉建(2008)對工業化水平進行了評價;胡亭亭(2007)對工業化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余華銀(2006)對工業化的進程進行了評價等。通過對研究的梳理可知,工業化的發展狀況為:工業化進程慢于全國,工業化已處于工業化的實現和經濟高速增長期的初期,但與全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工業高度化水平低于全國,高度化進程也相對較弱,工業處于由重工業化階段向高加工度化階段轉變時期,工業高度化水平不斷提高,但工業高度化水平明顯偏低:輕工業中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比重低;重工業中加工工業比重低;重加工工業內部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業的比重低。
現階段工業化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分析
(一)外部環境
1.有利條件。新型工業化道路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在新型工業化道路和新區域工業化模式下,人們開始重視農業地區和農業的發展。一方面,工業化的目標從單純的經濟增長轉向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業地區經濟;另一方面,技術進步成為經濟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力,使得農業的價值得到了重新認識。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工業化的內容不再是狹義的,而是通過包括農業在內的各個產業的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實現全面發展。因此,農業不僅是加速工業化的一種工具,而且本身也是工業化的目的;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人們消費結構升級促生新機遇。雖然面臨這一系列約束條件,但是,仍然存在有利于工業化的機遇: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一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逐步向內陸地區轉移。可以選擇適合本地比較優勢的產業,通過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積累工業化的資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消費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特別是對綠色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為發揮其優勢,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提供了機遇。
2.不利外部條件。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蔓延。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于來說尤其明顯,主要表現為:一是農產品價格全面下行。二是農村就業和增長局面趨于嚴峻。三是質量安全事件對農民、農業產業的沖擊不可低估。民以食為天,我國有13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積只占世界的10%,糧食安全現狀面臨嚴峻考驗。作為糧食主產區,在糧食安全體系中承擔了重要責任,2008年平均糧食產量為604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78%。因此,在選擇新型工業化道路時絕不能以損害農業、減少糧食產量為代價。
(二)內部條件
豐富的資源條件。處于我國腹地,蘊藏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炭、有色金屬等。同時擁有大量的水資源。以中部五省為例,不僅擁有長江、淮河等水系,還擁有鄱陽湖、洞庭湖和巢湖等三大淡水湖。豐富的農業資源,有利于農、林、牧、漁的全面發展和形成較高的農業生產率,為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建設現代農業,提供了廣闊的資源配置空間和環境。
優越的地理區位。從地域優勢看,位于長三角腹地,東臨江蘇、浙江等發達省份,西連廣大中西部地區,承東啟西,地跨江淮,交通發達,發展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可充分利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信息、資金,接受輻射,又可面向全國,推廣自己的優勢產品。特別是隨著東部地區產業的升級換代,將逐步淘汰一部分落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重要的勞務輸出人口大省,積累了相當的技術和資金要素,已完全有能力承接長三角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轉移,這些都為農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較強的科研優勢。從科研優勢看,的高校、科研單位眾多,合肥是全國四所科技城之一。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類研究與開發機構1057家,其中國有獨立科研機構116家(包括20家中央在皖科研院所、96家省屬及省以下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154家。這些科研機構特別是一批中央在皖科研院所,是科技資源優勢的集中體現,強大的科研優勢為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研條件。
良好的生態環境。由于長期以農業為主,工業化進程相對緩慢,因此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工業較少,這使得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較好的保護。可以充分利用生態優勢,跨越重化工業階段,直接進入高起點發展對環境要求高的生態產業。
不利的因素。“三農”問題依然比較突出。面臨嚴重的“三農”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生產、生活條件較為惡劣。農業比較效益低,市場化發育程度低,小農生產的特點導致農業省在農業中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無法發揮出來。農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商品意識、創新精神和經營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農業省工業化發展的需要。“三農”問題對工業化發展來說,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城市化發展水平相對滯后。
現代農業驅動型工業是工業化的現實選擇
綜上,結合實際,筆者認為應選擇現代農業驅動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即依托區域比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圍繞現代農業這個核心,把農業資源深度開發產業確立為區域主導產業,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以勞動力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入市場的工業化道路。這一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現代農業驅動型工業化模式符合新型工業化的特點。由于符合本階段的資源稟賦結構,可以充分發揮其比較優勢,在此戰略下建立的產業體系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發展壯大。通過產業的發展,利益的積累可以逐步改變的資源享賦結構,實現由農業省向工業省的轉變。在資源稟賦結構變化后,現代農業有可能不再占主導地位,而是由更符合區域資源稟賦結構的產業取代,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促進經濟的發展。
有利于形成現代農業區域聚集優勢,獲取重要資源。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不同,具有要素投入集約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生產手段科技化、產業經營一體化的特征,產品附加值高,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這樣就可以吸引區域外資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入。通過產業聚集主動吸收資源的作法,改變了以往被動等待資金、技術支持(即簡單的工業反哺農業)的引資方式;改變了因傳統農業效益低下而出現資源凈流出的局面。通過市場化競爭吸引要素的方式,可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有利于發揮比較優勢,找準定位,確立主導產業。首先,的比較優勢在農業,新型工業化的重點應放在農產品加工業。其次,如果不發揮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比較優勢,提供更為豐富的農產品和深加工品,發達省份就會將需求轉向國外尋求替代供應者,這樣,就會失去發展的外部市場。區域工業化理論認為,有競爭力主導產業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關鍵。而現代農業正是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因僅使用傳統生產要素的農業是無法對經常經濟增長作出重大貢獻的,但現代化的農業能夠實現。
可以有效克服資金瓶頸的約束。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所需資金少、投入門檻低,是一種適合的勞動力密集型工業。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形成良性聯動關系,可以通過加工增值農副產品,進而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戶積累能力,為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積累資金。
能夠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由于現代農業驅動型工業化模式強調工業與農業的聯動關系,必然促進農業生產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在農業內部吸收大量勞動力,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傳統工業限制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而新型工業化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
1.胡亭亭.欠發達地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路徑選擇與創新—以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