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順差范文
時間:2023-03-17 04:01: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貿易順差,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950年以來的58年間,我國有20年出現貿易逆差,37年出現貿易順差,1年達到貿易平衡。我們將1950年以來我國貿易差額變化分為三個階段。
(一)貿易差額規模較小階段(1950年至1977年)。在這28年間,有10年出現逆差,其中,1950年逆差最小,為0.3億美元,1974年逆差最大,為6.7億美元,平均每年逆差為2.6億美元;有18年出現順差,其中1961年順差最小,為0.4億美元,1973年順差最大,為6.6億美元,平均每年順差為2.68億美元。這一階段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規模都很小,變動幅度也很小。
(二)以貿易逆差為主階段(1978年至1993年)。在這16年間,有10年出現逆差,平均每年逆差為63.5億美元,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有3年,1985年逆差最大,為149億美元;有5年出現順差,平均每年順差為50億美元,1983年順差最小,為8.4億美元,1990年順差最大,為87.4億美元;有1年出現貿易平衡。這一階段,總體上是以逆差為主的。
(三)持續貿易順差階段(1994年至2007年)。從1994年開始,我國進入持續貿易順差階段。1994年至2004年,11年累計順差達到2819.3億美元,每年平均順差規模為256.3億美元,大部分年份順差規模均維持在200-400億美元之間。2005年順差1020億美元,2006年1775億美元,預計2007年可達2600億美元,這三年貿易順差規模持續擴大,平均順差規模將達到1798億美元。
二、貿易順差的國際比較
與世界主要工業化大國相比,我國貿易順差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我國貿易順差持續時間不算長。從歷史上看,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在其工業化過程中均出現過大規模的貿易順差,而且持續較長時間。英國工業革命后的1784年至1913年,貿易順差持續129年,其后順差也時有出現;美國自1874年至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順差;德國自1952年以來,連續55年順差,近5年來順差規模一直位于世界第一,2006年順差達202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8.2%;日本自1981年以來連續26年順差,連續18年高居世界第一。而我國從1994年開始連續出現貿易順差也不過只有14年。從國際經驗看,一般各國都是在國際收支出現較大負數情況下,才把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目標。很少有國家在順差時要求貿易實現平衡。德國、日本長期存在較大貿易順差,但都強調是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是“德國制造”、“日本制造”得到世界公認,是外需強勁的結果。這對我們回應近年來歐美等西方國家以順差為借口不斷對人民幣升值施壓,突破外國貿易壁壘和封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我國順差規模增長幅度最大。我國貿易順差2004年為320億美元,2005年、2006年、2007年,依次增加了700億美元、755億美元、825億美元。而德國貿易順差從2001年的955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328億美元,屬于年度最大增幅,只增加了373億美元。日本貿易順差從1997年826億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073億美元,屬于最大增幅,也只增加了247億美元。
(三)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仍處于合理水平。目前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的比重,與德國相當,比日本最高點還低一些。2006年,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為18.3%,德國為18.4%,日本為11%。日本、德國和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在持續順差期間)最高水平進行比較,日本最高(39%,1986年),我國(23.7%,1998年)略高于德國(22.6%,1988年)。
三、我國貿易順差規模劇增的原因
2005年以來,我國貿易順差規模急劇擴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國際制造業加速向我國轉移,由此轉移部分貿易順差。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制造業加速轉移,在亞太地區形成了以我國為加工裝配中心,以東亞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方,以美歐為技術研發方、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場的產業鏈,使我國對美歐順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東亞對美歐順差。2006年,我國對美國順差1443億美元,對歐盟順差917億美元。而同期我國對臺灣地區逆差663億美元,對韓國逆差452億美元,對日本逆差240億美元,對東盟逆差182億美元,以上逆差累計達到1537億美元。
(二)國際市場需求強勁,對我國形成嚴重依賴。近幾年世界經濟持續增長,對我國產品需求強勁。2004年至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超過3.0%,最高達5.4%,世界貿易增長率均在6.0%以上,最高達8.0%。我國制造業基地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很多企業反映,近年來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一些公司由以前的搶訂單變成挑訂單。有些公司由于訂單量都很大,而且客戶還在繼續加單,公司春節期間沒有放假,各生產線都已滿負荷運轉。隨著我國出口產品國際市場份額的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對我國產品的依賴程度也不斷增強。目前,我國超過50種機電產品占世界市場份額80%以上,輕工產品占60%甚至達到70%,紡織產品占30%。從短期看,國際市場采購商沒有替代選擇,只能從中國采購。(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大規模順差有其歷史必然性。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和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制造業產業鏈迅速伸延,配套供給能力大大提高,國產材料和配件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全球產品供應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穩步上升,“中國制造”已得世界公認。目前我國是世界消費品生產和出口大國,而很少從發達國家進口消費品。由此可見,我國大規模順差產生是目前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反映。
(四)我國特殊貿易結構是造成大規模順差的客觀原因。從進出口商品結構看,我國進口產品以能源、原材料、技術設備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費品和機電產品為主。在國內投資需求減弱的情況下,這種貿易結構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術設備進口增速減緩,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市場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從貿易方式看,我國加工貿易占據半壁江山,雖然一般貿易順差很少且經常出現逆差,但由于加工貿易存在大量順差,使加工貿易順差在彌補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方式逆差后,還出現較大規模順差。(五)國內綜合優勢集中釋放造成大規模順差。一是我國勞動力優勢明顯。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素質相對較高,具有不同知識層次的人才儲備,適合工業制造業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對各種層次人才的需求,使我國勞動力資源無論在絕對數量還是質量層次上均具有優勢。二是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幾年來我國通過發行國債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鐵路、公路、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為吸引外資、擴大出口創造了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三是產業綜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強。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產業鏈迅速伸延,配套供給能力大大提高。目前我國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已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家電、機械、光學儀器等比較完備的產業集群,在方圓數公里之內,企業均可實現產品配套。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這幾年,國際產業加速向我國轉移,制造業產能快速擴張,目前已進入集中釋放期,推動了出口大量增加。
在一國工業化的過程中,隨著制造業競爭力的不斷提高,出口能力明顯增強,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國內生產對進口的替代效應越來越強,貿易順差的出現不可避免。目前我國所處的國際分工地位、經濟發展階段及自身資源優勢決定我國貿易順差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
四、我國貿易順差走勢
從近期貿易順差情況看,我國進出口增速有所放緩,進出口差距有所縮小。這種發展趨勢還將會持續下去,主要原因有:
(一)我國人民幣持續升值。我國從2005年7月實行匯率改革,當月人民幣即升值2%,之后人民幣累計升值已經超過10%。預計今后我國人民幣還將會保持小幅升值態勢。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其抑制出口、擴大進口的作用將會進一步顯現。
篇2
關鍵詞:對外貿易依存度;貿易順差;對策分析
一、我國目前對外貿易狀況
中國作為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在逐年提高。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對外貿易快速增長。伴隨著外貿的增長,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不斷提高。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是1985~1990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逐步擴大,出口緩慢增長。第二個階段是1990年~2000年,在這一階段,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使出口額年均增長達到12.4%,超出了我國年均GDP的增長速度8.8%。勞動密集型產業崛起,加工貿易的開展,使出口快速增長,出口依存度超過進口依存度,推動外貿穩步上升。第三個階段是2001年至今。隨著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加深,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明顯,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歷史性的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和世界貿易的增長。
據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2006年我國對外貿易規模高達17606.9億美元,比上年凈增3387.8億美元,增長23.8%,實現貿易順差1774.7億美元。這是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增速連續5年保持在20%以上。
二、形成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
第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快于工資增長是出口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出口的高速增長一般受兩個因素主導,一是需求的持續快速擴大,二是供給能力和競爭力的持續提升。由于世界經濟波動沒有給中國出口帶來太大的影響,因而中國的出口受需求主導的成分較少,受供給和競爭力主導的成分更多。一種觀點認為廉價勞動力是中國的出口競爭力所在,是中國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這種觀點實際上并不完全正確。因為低工資率往往被低的勞動生產率所抵消。在中國,出口競爭力的關鍵還在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而與此同時,中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存在使得勞動資的提高遠遠低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使得中國在勞動成本方面的優勢越加明顯。而生產率增長大于工資增長的這部分剩余,正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動力,更是中國出口持續高速增長的動力,這一動力還將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存在。
第二,進口增幅下降是因為中國宏觀經濟過熱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國的進口總額從2002年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加速增長期。這種增長一度被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結果。雖然出口的高速增長掩蓋了大家對“入世”沖擊的過分擔心。但是這種關于“入世”沖擊的陰影始終存在,也始終有中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貿易逆差的擔憂。大家在關注“入世”沖擊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另一個引起進口高速增長的因素――中國的內在需求。實際上,主導中國進口的,主要是中國經濟自身的需求。人們往往記住了中國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因此,將2002年的進口增長提速很自然地歸因于“入世”效應。但是,我們需要強調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經濟從2002年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中國經濟重新活躍引發了大量的進口需求,正是這些需求導致了進口的大幅度增長。這種狀況在2003年和2004年看得特別明顯。礦物和原材料的進口增長占據了進口增長的主要成分。而礦物和原材料的進口增長正是中國這一輪投資推動型經濟增長的結果。今年以來,中國的投資增長明顯放緩,因而進口增幅也隨之大幅度下降。
第三,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對貿易順差的擴大推波助瀾。人民幣升值預期是另外一個影響貿易順差的重要原因。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會導致對人民幣的需求和外匯的流入。貿易項為外匯流入提供了兩個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進口,二是構造一些不真實的出口行為。這兩種行為都會導致貿易順差的擴大。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對貿易順差火上加油,它不僅驅使一些企業開展提前錯后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進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貿易順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國際游資在人民幣升值預期驅動下通過高報出口價格、低報進口價格方式而內流貿易順差將是一定時期內的常態
第四,貿易順差是我國積極利用外資政策和特有貿易結構的必然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由加工貿易占據“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體的貿易結構。這種特殊的貿易結構,是我國對外貿易保持高順差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我國良好的工業配套能力和大量廉價勞動力,吸引了全球制造業加速向我國轉移,推動我國加工貿易快速發展。加工貿易是一種增值的貿易形式,必然產生貿易順差。2006年,我國保稅區、保稅倉庫進出口逆差600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設備進出口逆差278億美元,一般貿易順差831億美元。而加工貿易順差高達1889億美元,超過了我國全部貿易順差總額,成為我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加工貿易實行保稅政策,對外資投入加工貿易具有較大吸引力。2006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達630億美元,已經連續3年保持在600億美元以上,這些資金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業中。由于國內市場有限,外商投資企業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其出口額占我國外貿總額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態勢。這成為推動我國外貿順差高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我國國內宏觀經濟走勢與主要貿易伙伴不同步。今年我國GDP增長速度雖然可望保持在9%以上,超過此前的普遍預期,但2002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周期上升態勢可能已經發生了轉折;而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貿易伙伴國內經濟仍然處于高增長期,甚至日本也出現了強有力的自主性增長勢頭。正因為國內經濟降溫,內需不振,進口需求委靡,出口增幅則因貨物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而迅速提升,兩項作用共同促使今年上半年中國貿易順差急劇擴大。
三、 巨額貿易順差的影響及消減之道
近年來,我國的貿易順差在逐年增高,盡管通過內需來降溫,巨大的貿易順差激化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爭端,尤其是與美國、歐盟之間的貿易爭端。按照我方統計口徑,今年全年我國對美貿易順差可望達到1000億美元,對歐貿易順差可望達到600億美元;按美方統計將會更高。中美紡織品爭端久拖不決,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貿易順差的不斷增高,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人民幣面臨著巨大的升值壓力;而國內經濟則要求人民幣匯率施加向下調整,兩種作用交互占據上風,一方面,貿易順差增長及外貿依存度上升,經常項目結構性的失衡,我國經濟運行的風險在增加。2004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已高達70%,按照目前的進出口和GDP增長速度計算,我國經濟增長對貿易順差的依賴性還將進一步加大。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也加劇了貿易摩擦。2005年以來,已有12個國家對我國發起了33起反傾銷調查,其中大案增多,涉及金額上升約20%,這使我國外部貿易環境總體趨緊,形勢不容樂觀。貿易順差的增高也使經常項目已成為境外短期資金流入境內的一個主要渠道。除了以往慣用的進出口偽報、提前錯后收付款、利用海外應收賬款科目及離岸銀行業務等常規渠道,目前境外資金還通過服務貿易渠道入境。巨額的貿易順差也增加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還對中國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帶來了阻力。
我國如此巨大的貿易順差、如此之高的外貿依存度不可能持久,有秩序削減勢在必行。在長期內,我們有秩序削減貿易順差、降低外貿依存度的出路在于擴大內需,尤其是提高國內消費需求;在短期內,可供選擇的策略通常有擴大進口(特別是戰略資源和資本設備進口)和對外投資兩條途徑。
筆者認為,解決貿易順差,不但要在外貿領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領域動腦筋,不但要在轉變出口增長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擴大進口、增加內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發展國內消費市場,可以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刺激內需,改善國內消費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通過擴大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的產品目錄,對“兩高一資”等產品的加工貿易進行政策調整。第三,對利用外資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由“招商引資”轉為“選商擇資”、“養商育資”等。第四,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合理引導升值預期。此外,在調整出口結構和擴大進口方面作一些具體的工作,特別是要促使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放松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對我國的出口限制,使進出口結構更趨優化,緩解順差上升過快的壓力。
消減貿易順差,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削減貿易順差并不認為需要遏制出口貿易增長,應適當增加進口貿易增長,妥善處理好擴大進口和擴大內需。在目前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還很高的情況下,出口貿易增加依然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擴大進口貿易要選擇好時機。在戰略資源進口和建立儲備方面應盲目就于高價位。擴大資本設備進口應當限于必要和尖端設備和技術,不應損害國內技術裝備產業的發展。在擴大對外投資中,應當注意約束企業經理們借機擴大自己“王國”的沖動,避免我國對外投資淪為制造大堆爛賬和資本外逃“黑洞”的。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麥花.我國外貿依存度現狀與前景分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5,3:55.
[2]張燕林,鄭禮明.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帶來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06,5:28.
篇3
國際產業的分工理論說明產業在某個國家發展到成熟期后,都會引起產業外流。從二十世紀70、80年代開始,美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亞洲國家,造就了亞洲的新型工業化國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又開始轉向我國,與我國豐富低廉的勞動力相結合。這是我國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進口卻沒有隨著國民收入提高而大量增加。
1.有效需求不足
我國進口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近年來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進口增長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如2005年我國對歐盟、美國的進口增長率僅為5%和9.1%,遠遠低于2004年的28.8%和31.9%。而2006年由于我國所進口的飛機、集成電路等歐美發達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金額增長較快(較2005年分別增長了71.5%和30.4%),因此我國和歐盟、美國之間的進口增長率2006年呈現回升趨勢,但仍低于2004年水平。而同期我國和其他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進口增長率仍然保持下降趨勢。
我國進口增長率大幅下降深層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容易導致產能過剩,降低企業的利潤率,使企業缺乏擴大再生產和技術革新的資金和動力,進而影響了生產資料的進口。另一方面,為解決有效需求不足所導致的一些高能耗行業,如造紙、電解鋁等在過去兩年中所出現的投資過熱現象。
2.國家政策偏向出口
改革開放以來,為解決資金、外匯短缺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我國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發展沿海外向型經濟,尤其是1994年人民幣匯率的并軌改革更是有力地促進了出口。1998年以后,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出口乏力、內需不振的形勢,國家調整了出口退稅率,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2001年年底,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05年年初,紡織品配額被取消。這些有利于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的實施和體制環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國出口商品競爭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出口高速增長。
3.全球過剩流動性的輸入
2001年以來,美聯儲開始實施了長達兩年多的低利率政策,與其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步,我國資本項目順差開始持續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國際壓力也日益高漲,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經濟體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創造了全球過剩的流動性推動石油價格和全球資產價格上漲,也強行推動著過剩的流動性流入我國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我國開始被動地被制造流動性過剩。
4.客觀存在的統計差異
出現統計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方面:(1)香港轉口及加價,(2)離岸價與到岸價的差別,(3)統計范圍的差別,(4)未統計服務貿易,(5)未統計電子商務等無形貿易。隨著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生產網絡造成的生產國際化,現在的"貿易收支表"編輯已經非常過時,并且有極大的誤導作用。雖然跨國公司擁有其自己的資產負債和財務數據,但美國等國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和國際貿易組織者卻并不能準確全面地了解國際間的貿易活動。
二、國際收支順差影響分析
國際收支雙順差影響國內的整體經濟結構,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由于我國特殊的外匯政策和貨幣政策,導致我國現有的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壓力大。
1.外匯儲備激增,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壓力大
國際收支雙順差引起外匯儲備激增,導致"對沖"過多流動性成為央行貨幣政策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重要任務。由于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央行"對沖"操作的任務越來越重,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國際收支雙順差導致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在現行結售匯制度下,外匯統一由央行購買。因此,為維持匯率穩定,央行被動地吃進了很多外匯,從而向市場投放了大量基礎貨幣。近年來,由于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外匯占款增量和基礎貨幣增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央行"對沖"操作的任務越來越重,難度也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
2.削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礎貨幣大量投放的負面影響的"對沖"操作帶有很大的被動性,限制了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的空間和主動程度,也影響了央行的政策調控效果。面對巨額的基礎貨幣投放,央行的"對沖"操作常常顯得力不從心,而且也不可能通過"對沖"完全釋放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同時,"對沖"規模激增會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在人民幣存在很強的升值預期下,外匯會大量流入,從而又抵消了"對沖"的政策效果。同樣道理,外匯儲備激增導致的人民幣很強的升值預期,也限制了利率調控手段的作用空間。所以,"對沖"只能說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應該作為日常政策工具而無限期、無休止地使用。
三、治理國際雙順差的對策
如果一國不主動采取措施校正其經濟中的結構性失衡問題,那么,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國際套利資本的自由流動就可能對其結構失衡進行"強制校正",而這種"強制校正"往往是以國內經濟的破壞性回歸為代價的。日本泡沫經濟及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改善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勢在必行。
1.限制外資流入與投資流域
我國現存通貨膨脹的壓力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國外流動性過剩的輸入。因此要減緩流動性壓力,必須在外資可投資領域進行嚴格限制,對外資流出入進行嚴格監管。在我國房地產行業,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對外資可投資的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進行嚴格控制,減少外資對房地產行業的投機,減緩房價上升的壓力,控制外資對民生嚴密相連的行業進行投機。另外,國家也可嘗試對其他投資過熱的行業進行控制,控制外資在大型項目中的比例,對其進行登記備案、嚴格監管。
2.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限制資源型產品的出口
我國出口的高速增長,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和資源型產品,而在技術和營銷管理方面較為落后,附加值相對較低。一些高能耗產品的大量出口也會進一步加重我國能源的緊張局面,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從政策上給予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更多的出口優惠待遇,并逐漸減少高能耗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比重,以促進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實現貿易平衡。
3.鼓勵企業使用外匯,進行跨國投資
目前我國海外投資增速可觀,但總量仍顯不足,相比其他和我國經濟實力相當的國家差距也顯得很大。而我國由于外匯儲備過多,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國政府應該鼓勵企業使用外匯,進行大規模的海外投資,完善海外投資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把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轉移到國外市場。
篇4
[關鍵詞]貿易順差 增加 影響 對策
一、中美貿易順差持續增加的表現和影響
中美貿易逆差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原因是:
(1) 美國總體貿易逆差日益擴大。從1997年的2000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7671億美元,在數量比例上已經達到GDP的6%左右。由于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貿易逆差增長迅速,因此,中美貿易逆差受到美國的格外關注。
(2)美國進出口方面一個明顯的總的發展趨勢是出口乏力,而進口保持強勁增長。2000年美國經濟衰退以后,這個特點變得更加明顯。2003年,美國盡管經歷了兩年持續下降之后的出口之后,增速開始緩慢回升,但是即便如此增長率也只是4.5%。2004年度經濟增長率達到4.4%,出口增長了12.3%,達1.15萬億美元,但進口增長更快,增幅為16.3%,達1.76萬億美元。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對美出口保持持續高增長的反差顯得尤為突出。
二、對中美貿易巨額順差產生的原因分析
1.中國對美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是中美貿易順差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
(1) 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的發展直接促進了中國對美出口的增長。
(2)日益擴大的中美貿易順差實質上是原來東亞各國和地區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中國的結果。
2.對華技術出口限制極大的制約了美國比較優勢的發揮。因為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技術,所以使美國擁有最強的綜合經濟實力,同時對美國的進口項目方面具有很明顯的影響。美國的優勢在于高新技術,對中國進行新技術及相關產品的出口限制不利于美國貿易赤字的減少。而在科技推動下的中國經濟增長,則有利于美國貿易赤字的減少。但是,美國始終對對華高新技術出口采取高度管制的政策,并且是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美國方面基于所謂國家安全利益的考慮,對對華出口高新技術心存高度警惕。
3. 美國之所以存在大量的貿易逆差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美國的儲蓄率偏低。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經濟結構上的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由于美國近年來收入分配結構不盡合理,是低儲蓄高消費的國家,導致求過于供。根據國民經濟恒等式,總投資于總儲蓄的差額要用貿易余額平衡,這就是貿易逆差和順差的根源。所以對于美國高消費的結果,是總儲蓄小于總投資,產生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
三、中美貿易順差問題的應對策略
1.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外貿拉動向內需拉動過渡
外貿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顯著的,短期內確實可以立竿見影地促進經濟的成長,但是過分依賴外貿會使經濟發展比較脆弱,弊端很大。亞洲金融危機表明,單純依賴國際市場和外來投資,國內消費需求狀況長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必然加大經濟增長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一旦國際市場和他國經濟出現風吹草動或出口下降,就有可能引發國內經濟發展的波動乃至經濟危機。
擴大內需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有利于改善國際收支,實現貿易收支總體平衡。內需不足不僅使國內產能不得不到海外尋求市場,增加了出口,而且使國內市場對于來自其他國家的進口產品表現得比較疲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進口,兩方面相結合使中國的貿易順差規模擴大,如果國內消費得到充分的挖掘從而快速增加,就會使中國的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貿易順差規模就會減少,自然就會有了縮減中美貿易順差規模、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寬松的大環境。
2.建立中美新型貿易格局。
(1)實施結構互補、利益均沾的全球化發展戰略。主要是從戰略上處理好我國作為大國全面參與全球化所引起的國際摩擦和利益沖突問題。減少國際摩擦的正面沖突,致力于實現共贏的局面。
(2)積極推進相互依存、經濟主導的區域一體化戰略。在推進區域貿易組織是,我國應明確將取消加入世貿組織的一些歧視性條款為前提,從而從局部地區率先打破這些不利條款對我國出口的不利影響。
3.推行新的對外貿易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從貿易政策看,中國一直推行的是鼓勵出口的保護貿易政策,在中國經濟、外貿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中國有必要改變這種以量取勝的外貿政策,重視對外貿易效率的提高,由外延的向內涵的外貿發展模式轉變。應采取措施推動進出口均衡發展,
從貿易結構上看,中國對外貿易中加工貿易所占比重過大,加工貿易由于兩頭在外,其對于國民財富增長的貢獻和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都比較有限。但是由于加工貿易中的增加值就是外貿順差額,其對外貿順差規模有著非常顯著的增加作用。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加工貿易是增加外匯來源,解決就業的好方法,但是隨著中國外匯儲備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同時加工貿易帶來很多環境污染等情況,此時調整貿易方式、增加一般貿易的比重這一問題對中國而言顯得越來越迫切。
主要政策包括:一要實現加工貿易產業和產品結構升級,提高加工貿易產品技術含量,提高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二要優化加工貿易區域布局,引導加工貿易梯度轉移,促進東、中、西部產業布局的合理調整;三要引導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端發展,由單純加工向設計、研發、品牌、服務等內容延伸。
參考文獻:
[1]張魯青、王立.五大熱點左右中美經貿前景.國際商報,2005(1).
[2]王平.加工貿易發展中的原產地規則問題.財貿經濟,2004(9).
篇5
一、我國貿易差額變化情況
1950年以來的58年間,我國有20年出現貿易逆差,37年出現貿易順差,1年達到貿易平衡。我們將1950年以來我國貿易差額變化分為三個階段。
(一)貿易差額規模較小階段(1950年至1977年)。在這28年間,有10年出現逆差,其中,1950年逆差最小,為0.3億美元,1974年逆差最大,為6.7億美元,平均每年逆差為2.6億美元;有18年出現順差,其中1961年順差最小,為0.4億美元,1973年順差最大,為6.6億美元,平均每年順差為2.68億美元。這一階段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規模都很小,變動幅度也很小。
(二)以貿易逆差為主階段(1978年至1993年)。在這16年間,有10年出現逆差,平均每年逆差為63.5億美元,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有3年,1985年逆差最大,為149億美元;有5年出現順差,平均每年順差為50億美元,1983年順差最小,為8.4億美元,1990年順差最大,為87.4億美元;有1年出現貿易平衡。這一階段,總體上是以逆差為主的。
(三)持續貿易順差階段(1994年至2007年)。從1994年開始,我國進入持續貿易順差階段。1994年至2004年,11年累計順差達到2819.3億美元,每年平均順差規模為256.3億美元,大部分年份順差規模均維持在200-400億美元之間。2005年順差1020億美元,2006年1775億美元,預計2007年可達2600億美元,這三年貿易順差規模持續擴大,平均順差規模將達到1798億美元。
二、貿易順差的國際比較
與世界主要工業化大國相比,我國貿易順差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我國貿易順差持續時間不算長。從歷史上看,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在其工業化過程中均出現過大規模的貿易順差,而且持續較長時間。英國工業革命后的1784年至1913年,貿易順差持續129年,其后順差也時有出現;美國自1874年至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順差;德國自1952年以來,連續55年順差,近5年來順差規模一直位于世界第一,2006年順差達202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8.2%;日本自1981年以來連續26年順差,連續18年高居世界第一。而我國從1994年開始連續出現貿易順差也不過只有14年。從國際經驗看,一般各國都是在國際收支出現較大負數情況下,才把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目標。很少有國家在順差時要求貿易實現平衡。德國、日本長期存在較大貿易順差,但都強調是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是“德國制造”、“日本制造”得到世界公認,是外需強勁的結果。這對我們回應近年來歐美等西方國家以順差為借口不斷對人民幣升值施壓,突破外國貿易壁壘和封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我國順差規模增長幅度最大。我國貿易順差2004年為320億美元,2005年、2006年、2007年,依次增加了700億美元、755億美元、825億美元。而德國貿易順差從2001年的955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328億美元,屬于年度最大增幅,只增加了373億美元。日本貿易順差從1997年826億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073億美元,屬于最大增幅,也只增加了247億美元。
(三)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仍處于合理水平。目前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的比重,與德國相當,比日本最高點還低一些。2006年,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為18.3%,德國為18.4%,日本為11%。日本、德國和我國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在持續順差期間)最高水平進行比較,日本最高(39%,1986年),我國(23.7%,1998年)略高于德國(22.6%,1988年)。
三、我國貿易順差規模劇增的原因
2005年以來,我國貿易順差規模急劇擴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國際制造業加速向我國轉移,由此轉移部分貿易順差。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制造業加速轉移,在亞太地區形成了以我國為加工裝配中心,以東亞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方,以美歐為技術研發方、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場的產業鏈,使我國對美歐順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東亞對美歐順差。2006年,我國對美國順差1443億美元,對歐盟順差917億美元。而同期我國對臺灣地區逆差663億美元,對韓國逆差452億美元,對日本逆差240億美元,對東盟逆差182億美元,以上逆差累計達到1537億美元。(二)國際市場需求強勁,對我國形成嚴重依賴。近幾年世界經濟持續增長,對我國產品需求強勁。2004年至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超過3.0%,最高達5.4%,世界貿易增長率均在6.0%以上,最高達8.0%。我國制造業基地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很多企業反映,近年來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一些公司由以前的搶訂單變成挑訂單。有些公司由于訂單量都很大,而且客戶還在繼續加單,公司春節期間沒有放假,各生產線都已滿負荷運轉。隨著我國出口產品國際市場份額的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對我國產品的依賴程度也不斷增強。目前,我國超過50種機電產品占世界市場份額80%以上,輕工產品占60%甚至達到70%,紡織產品占30%。從短期看,國際市場采購商沒有替代選擇,只能從中國采購。(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大規模順差有其歷史必然性。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和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制造業產業鏈迅速伸延,配套供給能力大大提高,國產材料和配件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全球產品供應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穩步上升,“中國制造”已得世界公認。目前我國是世界消費品生產和出口大國,而很少從發達國家進口消費品。由此可見,我國大規模順差產生是目前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反映。
(四)我國特殊貿易結構是造成大規模順差的客觀原因。從進出口商品結構看,我國進口產品以能源、原材料、技術設備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費品和機電產品為主。在國內投資需求減弱的情況下,這種貿易結構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術設備進口增速減緩,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市場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從貿易方式看,我國加工貿易占據半壁江山,雖然一般貿易順差很少且經常出現逆差,但由于加工貿易存在大量順差,使加工貿易順差在彌補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方式逆差后,還出現較大規模順差。
(五)國內綜合優勢集中釋放造成大規模順差。一是我國勞動力優勢明顯。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素質相對較高,具有不同知識層次的人才儲備,適合工業制造業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對各種層次人才的需求,使我國勞動力資源無論在絕對數量還是質量層次上均具有優勢。二是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幾年來我國通過發行國債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鐵路、公路、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為吸引外資、擴大出口創造了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三是產業綜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強。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產業鏈迅速伸延,配套供給能力大大提高。目前我國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已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家電、機械、光學儀器等比較完備的產業集群,在方圓數公里之內,企業均可實現產品配套。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這幾年,國際產業加速向我國轉移,制造業產能快速擴張,目前已進入集中釋放期,推動了出口大量增加。
在一國工業化的過程中,隨著制造業競爭力的不斷提高,出口能力明顯增強,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國內生產對進口的替代效應越來越強,貿易順差的出現不可避免。目前我國所處的國際分工地位、經濟發展階段及自身資源優勢決定我國貿易順差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
四、我國貿易順差走勢
從近期貿易順差情況看,我國進出口增速有所放緩,進出口差距有所縮小。這種發展趨勢還將會持續下去,主要原因有:
(一)我國人民幣持續升值。我國從2005年7月實行匯率改革,當月人民幣即升值2%,之后人民幣累計升值已經超過10%。預計今后我國人民幣還將會保持小幅升值態勢。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其抑制出口、擴大進口的作用將會進一步顯現。
篇6
一.我國貿易順差中呈現出的“三個集中”的特點。
我國的貿易順差除了持續增大以外,另外還有可觀察到的顯著的“集中”特點:第一個“集中”是指中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預計今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將超過1000億美元,對歐盟貿易順差將超過63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東盟地區。第二個“集中”是指中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領域,加工貿易順差遠遠高于一般貿易順差。一般是附加值極低。第三個“集中”是指中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外資企業成為中國貿易順差的主力軍,也反映出我國貿易順差快速增長的政策因素。
二.巨額貿易順差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首先,使我國貿易環境更趨緊張。貿易順差的急劇擴大,容易引起我國貿易伙伴國的不滿,進一步激化貿易爭端。特別是基于戰略利益考慮的貿易摩擦增多。同時,貿易保護的手段也在不斷翻新。其次是推高外儲,造成流動性過剩。第三通脹壓力上升。第四,人民幣升值壓力繼續增大。在中國貿易順差屢屢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絲毫沒有得到好轉,據公布的美國4月份貿易數據顯示,當月美國貿易赤字上升至634億美元,與中國的逆差也上升了13.4%達到644億美元,市場人士表示,這些數據很可能再度刺激美國政治家的神經,從而使一度降溫的人民幣問題再度升溫。
三.我國的對外貿易順差近期可預測的發展趨勢
近年我國外貿將保持穩定增長,但貿易順差的規模超過去年的可能性不大。1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僅相當于日本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水平,為什么會導致如此多的人立即發表如此多的悲觀論調?為什么中國有錢不敢賺?基本可以得出的結論有兩個:
第一個結論是,我們認為中國國際貿易的基本格局已經有了靜悄悄的變化。進口方面未來將進入一個穩定期,順差的多少將主要取決于出口的波動。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投資力度的增長,中國的進口,除非政府未來推出明確的鼓勵政策,否則將會維持穩定狀態。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中國是世界主要商品的供應國而不是需求國。而外商投資增加導致的進口增長,因國內配套能力的加強,今后也很難大幅轉化為進口增長。
第二個結論是,2006年中國的出口增長速度比今年有所減少。這方面有內因和外因兩種因素在發揮作用。外因是各國對華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活動,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國出口的增長。而外商投資的高峰期已過,外資拉動的出口增長也趨穩定;內因是中國經濟增長正在處于不穩定周期內,高油價使得中國出口企業的成本大幅上升,資金也因宏觀調控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收緊。而人民幣的升值趨勢顯然又抑制了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些原因都將導致中國的出口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緊縮。
四.解決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的政策建議
第一,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協調增長,需要從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出發,加強外貿促進體系建設。要完善出口退稅等財稅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要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務體系,解決企業信息不暢問題;要培育我們自己的跨國公司,提高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和開展跨國經營的能力;要有針對性地支持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外貿經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第二,實現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實質上就是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的過程,改變我國目前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低端地位,使我國在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化條件下獲取盡可能多的利益,抓住世界產業結構調整轉移的機遇,將自身的比較優勢與國際產業轉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才是解決我國巨額貿易順差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方法。
在貿易摩擦逐漸升級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頻頻困擾下,我國貿易結構中進口產品所出現的高依存度更令人擔憂。央行此次在報告中指出,一季度對外貿易出口增長回落的主要是一些高耗能、資源性產品,而原油、成品油、汽車、飛機等大宗產品進口則大幅增長。對于進口產品結構呈現出資源性產品品種數量不斷擴大,進口總量不斷加大的趨勢,很多經濟學家都提出過警示,他們普遍認為這樣的進口產品結構有可能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一旦貿易不平衡加大,全球經濟失衡發生無序調整,將會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好在目前我國已經開始采用擴大內需、降低儲蓄率、增加進口、開放市場以及改革匯率形成機制等綜合政策措施來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促進了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更為平衡地發展。
篇7
[關鍵詞]貿易順差;收窄;趨勢
[中圖分類號]F7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28-0160-02
1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2008年之前,我國對外貿易一直持續快速增長,貿易順差也不斷擴大(見下表)。金融危機爆發后,2009年我國的進出口總值比2008年下降13.9%,貿易順差同比下降34.2%。2010年我國對外貿易重新獲得快速增長,進出口總值2972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7%。然而,進出口的持續恢復增長并未帶來貿易順差的高速增長,貿易順差為1831億美元,卻同比減少6.4%。受國內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2011年一季度中國貿易逆差10.2億美元,這也是六年來中國首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
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貿易順差持續收窄的趨勢在2009年就開始顯現。2008年順差達到峰值后,2009、2010年連續兩年呈下降趨勢。金融危機爆發后,實現進出口貿易平衡成為我國外貿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對外貿易總體轉向基本平衡的方向發展。
2 貿易順差收窄的原因分析
2.1 國內需求顯著好于外需,內需增長強勁促進口快速增長
2010年我國進口增速顯著高于出口增速,反映國內需求旺盛,擴大進口效應開始顯現。一方面,我國基礎建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能源資源類產品和儀器設備的進口,全年進口機電產品6603.1億美元,增長34.4%;另一方面,我國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進口,2010年我國進口汽車81萬輛,增長93.4%。然而,歐債危機拖累了我國的出口。發達國家的高債務率和財政赤字率使其內需處于緊縮狀態,我國出口面臨的是全球需求縮水。因此,我國內需增長速度顯著高于外需,是造成貿易順差收窄的主要原因。
2.2 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2010年,中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數量和價格較大幅度上漲,其中進口鐵礦砂6.2億噸,進口均價為每噸128.4美元,上漲60.6%;進口大豆5480萬噸,增加28.8%。2010年年初國際原油價格為70美元/桶左右,目前已上升到大約120美元/桶,漲幅約70%。大宗商品價格和數量上漲使得進口金額增加,CPI上升提高了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抑制出口,進而導致了貿易順差的減少。
2.3 國內用工荒及工資上漲增加企業出口成本
2010年以來,很多地方大幅提高月最低工資標準,用工成本水漲船高。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用工緊張情況,尤其在出口較為集中、加工貿易密集的東南沿海地區,勞動力缺口呈現擴大趨勢,僅珠三角地區缺工就超過200萬人。部分出口企業由于勞動力短缺不敢承接外貿訂單,給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較大影響。
2.4 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嚴重
由于歐美經濟復蘇的脆弱性,失業率居高不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案件仍不斷發生。在2010年全球新啟動的15項貿易保護政策中,針對中國商品的占10項,比例高達67%。巴西啟動針對中國產鞋類商品的貿易保護措施,印度、加拿大、土耳其、美國等國家針對不同中國商品,實行了貿易措施。其中,加拿大和美國都各對一項中國商品實行了比較嚴厲的“報復稅”政策。2010年年初,美國商務部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金屬絲網托盤征收43%到289%的反傾銷稅;歐盟對中國的三聚氰胺和優質涂裝紙發起反傾銷調查;阿根廷、印度、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也先后對中國產品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面對日益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我國的出口貿易境況更加嚴峻。
3 結論和趨勢預測
作為一國進口和出口的差額,貿易順差的走勢同時受到國內和國外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由于國際上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受利比亞戰爭影響出現持續上升的狀況,歐洲債務危機可能進一步深化,世界經濟恢復仍存在不確定性。整體上看,我國內需增長速度仍然顯著高于外需,貿易順差難以繼續保持明顯增長。但在我國大多數制造業領域仍具有比較明顯的比較優勢的大背景下,我國貿易順差在短期內大幅下降甚至轉為逆差的可能性很小,一季度的逆差只是季節性的,2011年我國貿易仍將保持順差,但順差的規模可能較2010年略有下降。
2011年我國外貿總的政策指導是“穩出口、擴進口、減順差”。“十二五”規劃的有關條款,也暗示中國已經放棄了“獎出限進”的老思路,外貿政策正在出現實質性的改變,將更加側重于進口。“十二五”期間,中國整個貿易形勢就是從貿易順差走向貿易平衡,這對中國是有利的。過去中國長期追求貿易順差,但由此導致外匯儲備不斷增多,進而使得外匯占款增加、國內商品價格攀升并引發通脹等問題。中國貿易順差收窄將緩解與其他國家間的貿易摩擦,對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將發揮一定作用。因此,中國貿易順差減少不是臨時性的,而是趨勢性的,我國外貿順差規模將逐步收窄,對外貿易發展趨于基本平衡。
參考文獻:
[1]劉旭,李大偉.2010年我國外貿發展回顧與2011年走勢分析[J].中國經貿,2010(12):19-21.
[2]張燕生.中國貿易順差減少是趨勢.中國證券報[N].2010-6-5.
篇8
【關鍵詞】中美輪胎特保案;國際貿易理論;順差
一、關于中美貿易順差的文獻綜述
(1)中美貿易順差在于貿易結構失衡。國內許多學者認為中美間的巨額順差原因在于貿易結構的失衡,按照比較優勢理論,中國向美國出口具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從美國進口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品。現實中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結構與理論基本相符,進口商品結構卻遠非資源及技術密集產品。中國人民大學李亨將H-O理論下的中美貿易模型與現實中的中美貿易進行對比,認為中美貿易順差的擴大及加劇,主要責任在美方。(2)中美貿易順差與人民幣升值關系。國內學者主要以實證方法證明了,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順差并沒有相互影響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駁斥了美國借順差對中國匯率制度干預的行為,因此人民幣升值在短期難以對中美貿易順差產生調節作用,從長期影響而言,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作用也不大。
二、中美順差產生的原因分析
(1)中國出口導向政策。從2000年起,中國開始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逆差來源國。2000年~2008年間,中美順差增長迅速,順差從297.36億美元增加到1708.57億美元,平均年增長速度達118.64%。順差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也從39.93%上升到51.19%,盡管到2009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進出口均下降,其順差額仍然很大。對比出口額與進口額的增長情況,可以明顯看出,出口增長迅速且幅度大,進口增長相比之下較為平穩,出口的增長速率遠遠快于進口的增長。巨額的順差更多地來源于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增加。這與中國在對外貿易推行的重商主義政策――出口導向政策有很大的關系。(2)美國嚴格的出口管制導致中美貿易結構的不平衡。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鼓勵進口高新技術產品的政策,但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增長不大,其根源在于作為我國第二大技術來源國美國對中國實行的嚴格出口管制政策。美國對中國在高性能計算機、信息安全系統、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設備等方面實行嚴格出口管制,并擴大了對華出口管制許可證商品的范圍,增加了兩國企業開展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成本。
三、特保案的分析
(1)特保案的理論視角。假設美國對我國進口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不影響我國輪胎在全球自由貿易下的價格。根據國際貿易的相關理論, 美國增加懲罰性關稅后我國輪胎在美國的價格將高于自由貿易下的輪胎價格,則對我國輪胎進口需求將大幅減少,大大縮減了從中國輪胎的進口。這項措施使美國輪胎廠商利益增加,美國政府從懲罰性關稅中獲得的稅收收入,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卻減少了,且生產者與政府獲得的利益并不能彌補消費者及社會的整體損失。(2)特保案的利益分析。從中國角度看,美國對中國出口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的懲罰性關稅,對中國輪胎出口的抑制作用將會十分明顯。根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的懲罰性關稅對中國的輪胎出口產業以重創。中國對美國部分汽車和雞肉實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對本國經濟的發展也并不有利。從美國角度看,特保案緣起在于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的下滑和失業問題的嚴重,美國借巨額順差為由,對中國采取貿易限制措施,是為了保護其國際、國內經濟的穩定。這種貿易保護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恢復是無補于事,甚至可能造成負面影響。據中國海關統計:2008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雞肉占其總出口的20%以上。在汽車產業方面,為使汽車產業競爭力恢復,美國政府對汽車業的補貼十分嚴重,汽車業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重要推動力。若中國真的對美產的雞肉和汽車實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美國經濟將受到不小的沖擊。
四、特保案的啟示
中國的出口導向政策大大促進了中國產品的出口,美國對華嚴格的貿易限制造成了中美貿易結構的不合理,這兩者是中美貿易巨額順差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下滑致使中美順差問題更加突出,由此不斷引發了中美貿易摩擦。從2009年的中美輪胎特保案中,可以看到兩國的貿易戰對中美雙方甚至是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是無益,此類貿易糾紛至少在當前是無法避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一直依賴于出口,外貿依存度相當高。全球經濟下滑,中國主要的出口國家――美國愈發嚴格的貿易限制政策,毫無疑問地將影響中國產品的出口。面對此形勢,一方面中國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穩定出口,并積極應對不斷涌現的國際貿易糾紛;另一方面應逐步改變經濟發展模式,擴大內需,使國內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參考文獻
篇9
2010年CPI上升3.3%、PPI上升5.5%。因為2010年廣義貨幣(M2)計劃增加17%、實際增加了19%,很多人相信這次通脹產生于貨幣超發,并認為貿易順差帶來基礎貨幣被動增加是貨幣超發的根源,進而把壓順差作為治理通脹的主要手段。
在研究了基礎貨幣增加數量和導致基礎貨幣增加的各種原因之后,我們發現上述觀點有明顯錯誤:
1. 2010年貿易順差不是基礎貨幣增加的主渠道。2010年我國貿易(包括貨物和服務)順差2,321億美元 ,約合15784億人民幣。2010年基礎貨幣增加41326億元,貿易順差僅貢獻了38%,無論如何不能稱為主要部分。
2. 貿易順差帶來的基礎貨幣被動增加沒有超過貨幣需求增加。中國經濟增長和貨幣化進程深入、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擴大等,經濟正常運行所需的貨幣數量也在增長,貿易順差帶來的基礎貨幣被動增加沒有超過貨幣需求增加。2010年GDP增長10.3%,基礎貨幣也應該增長10.3%,即14831億元,僅比貿易順差所帶來的基礎貨幣增加量低953億元。由于中國經濟貨幣化進程尚未完成,在收入增長過程中貨幣應有更多增加,參照央行公布的2010年M2增長17%左右的計劃,2010年基礎貨幣應該比2009年增長17%,即24477億元,貿易順差所能帶來的基礎貨幣增長比該目標還少8693億元。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其他國際收支項目順差或其他增加基礎貨幣的方式,貨幣供給增長目標將無法實現。所以說,貿易順差本身不可能帶來基礎貨幣過度增長。
二、2010年基礎貨幣過度增長以主動超發為主、被動超發為輔
2010年發生基礎貨幣超發,既有國際收支非貿易賬戶順差帶來的被動超發,也有央行非國外資產項目調整形成的主動超發,其中主動超發是重要根源。
1. 2010年因國際收支賬戶順差導致的基礎貨幣增長確實過多了。雖然貿易順差帶來的基礎貨幣增加低于基礎貨幣需求增加,沒有帶來基礎貨幣被動超發,但資本流入等其他國際收支賬戶順差導致的基礎貨幣增長確實過多了。2010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4690億美元,貿易順差占其中的49%。以2010年基礎貨幣合理增長24477億元計,央行國外資產增加30087億元,意味著國際收支總順差帶來基礎貨幣被動超發5610億元(30087-24477)。
2. 2010年基礎貨幣增加超過央行持有的國外資產增加, 有主動“超發”現象。基礎貨幣增加41326億元,比國外資產增加還多了11239億元(41326-30087),這多出來的基礎貨幣增加不能歸咎于貿易順差,也不能歸咎于其他國際收支順差項目,只能是央行主動超發,不是被動超發。
2010年央行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增加2323.78億元,其他負債減少11060.97億元,這就可以導致基礎貨幣增加13384.75億元,是國際收支之外基礎貨幣增加的重要來源。
3. 2010年基礎貨幣過度增長以主動超發為主、被動超發為輔。以2010年基礎貨幣合理增長24477億元計,基礎貨幣超發16849億元(41326-24477),其中被動超發5610億元,占33%;主動超發11239億元,占67%。
4. 2010年超過國外資產增加的部分基礎貨幣增加,才是推動通脹的主要因素。考慮到央行6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降低了貨幣創造乘數,要實現M2增長17%左右的計劃,還可以容納更多的基礎貨幣增長。運用倒推的方法,2010年M2實際增長約19%,超計劃增長了11889億元。按照2010年實際貨幣乘數在4-4.5之間計,基礎貨幣超計劃增長2650-3000億元。這意味著,貿易順差乃至國際收支總順差都不足以造成基礎貨幣超計劃增長,超過國外資產增加的部分基礎貨幣增加才是罪魁禍首。
三、2010年央行的沖銷操作不充分
如果央行認為國際收支順差增加所帶來的基礎貨幣增加過多了,那么央行不僅不應額外多增發基礎貨幣,還應該增加央行債券發行,以減少基礎貨幣的增加;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降低貨幣創造乘數,控制流通中貨幣增長。但數據顯示,2010年央行的沖銷操作是不充分的。
1. 央行未對基礎貨幣的被動增長實行有效沖銷。2010年央行債券發行存量比2009年減少了1566.98億元,這意味著從總量上看,央行非但沒有增加央行債券發行來沖銷國際收支順差帶來的基礎貨幣增長,反而收回以前發行的央行債券,客觀上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
2.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降低了貨幣創造乘數,但不足以回收基礎貨幣超發增加的全部流動性。以2010年基礎貨幣超發16849億元、實際貨幣創造乘數4.3計,可能造成M2超發72451億元;參照2010年基礎貨幣增長率29%,M2可能達到787110億元,實際為725852億元,少增了61258億元,提高準備金率起了一定的效果。但比較M2的超發,仍有11193億元(725852-61258)未收回,使得M2超計劃增發2%。
四、將貿易順差作為通脹的根源,不利于控制通脹和通脹預期
治理通脹是今年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任務。如果把貿易順差視為通脹的根源,把治理通脹的措施集中在壓縮貿易順差上,可能導致“開錯藥方抓錯藥”,不利于治理通脹并引起經濟紊亂。
1. 不能只盯著貿易順差帶來的基礎貨幣增發。從基礎貨幣增發的渠道看,貿易順差僅占1/3略強,其他渠道帶來的基礎貨幣增發數額更龐大,如果不加控制,造成的貨幣過度發行將更多,對通脹的推動力更大。
2. 貿易順差在形成基礎貨幣供給方面 也有兩方面的作用。貿易順差在形成基礎貨幣供給增加的過程中,一方面有出口品生產過程形成貨幣需求,吸收其帶來的貨幣供給增加;一方面形成收入尤其是工資性收入帶動國內消費,刺激消費品生產,在產能過剩的經濟中,不會形成過度通脹壓力。相對照的是,包括證券投資等在內的熱錢流入形成基礎貨幣供給增加,沒有相應的生產過程配合,僅擴大了對現有金融和真實資產的需求,因而有更大的通脹推動力。
3. 不能人為地壓縮貿易順差。貿易順差被壓縮,可以通過貿易乘數效應更多地減少總產出,如果貨幣供給沒有相應壓縮(比如資本流入繼續增長),就可能形成“更多的貨幣數量追逐更少的商品”,形成低收入增長和通脹并存的“滯脹”現象。
4. 應糾正把貿易順差看作是通脹的根源。除了需求拉動、成本推進以外,通脹預期本身也是通脹的原因之一。如果輿論宣傳使得廣大群眾相信認定貿易順差是通脹的根源,形成貿易順差存在就會有通脹的預期,而當前貿易順差又不可能迅速消失,就有可能出現預期通脹的自我實現。
五、找準通脹根源,采取對癥措施
2010年及延續到今年的物價上升有多種復雜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多種因素推動的成本上升,包括進口傳導的成本推動型因素。
1. 2010年貨物進口占國內最終產品供給的23%,進口價格上升對我國物價的推動舉足輕重。2010年進口價格指數上升超過14%(其中天然橡膠價格上升85%、鐵礦砂及其精礦價格上升61%、原油和成品油價格上升30%、農藥價格上升24%),根據進口非競爭性投入產出模型分析,可使國內中間產品價格上升約4.5%,消費品價格上升約2.2%,可以解釋2010年PPI上升率的80%,CPI全年上升率的2/3。以上數據說明,2010年的通脹是進口傳導的成本推動型為主的。
2. 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后我國工資增長陷入停滯狀態,后危機時期人工成本上升已成為主要趨勢。2010年經濟形勢好轉,工資補償性增長,形成國內成本推進型通脹。2010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幅度為22.8%,一般工資相應提高。工業企業勞動報酬占總產值10%左右,工資提高10%,工業品價格將上升1%。
3. 災害天氣、疫病等對農業生產的沖擊,形成物價上漲。但這些物價上升是短期的,一過性的,不會形成物價持續上升趨勢。
4. 生產資源的價格上漲帶來了各種物價的上漲。經濟增長過程中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產品更新換代、經濟結構調整等,物價水平有普遍的輕微上漲趨勢。
5. 貨幣供給增長滿足了以上各種物價上升所帶來的需求增加。當前的通脹不是過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是更貴的商品要求更多的貨幣來實現其交易價值。
應對成本推進型通脹,宜采取適應性貨幣政策,容忍成本上升,與“狼”共舞。不宜采用壓縮貨幣供給、提高利率等過緊的貨幣政策,否則有供給下降、出現滯漲甚至“硬著陸”之虞。貨幣數量和利率都是需求管理政策,不能有效應對成本上升-供給下降型通脹。上世紀70年代美聯儲應對第一次石油沖擊時,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結果美國經濟進入了痛苦的滯漲期;應對第二次石油沖擊,美聯儲采取了適應性政策,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經濟較快度過危機。
篇10
[關鍵詞] 貿易順差 就業 匯率 經濟泡沫
一、引言
1978至2007年的30年來,中國外貿順差按震蕩幅度特征可劃分成三個階段,分界點大致是在1994和2004年。如圖1所示。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網站統計資料
第一階段(1978年~1993年)的16年間,中國對外貿易有順差也有逆差,貿易額和波動幅度都小。第二階段(1994年~2003年)的10年間,中國實現了持續順差,波動幅度明顯高于第一階段。進入第三階段(2004至今)后,貿易順差顯著增高,增幅又高于第二階段。貿易順差逐年增長額如圖2所示。
數據來源同上
對于中國貿易順差的國別與地區結構,亞洲開發銀行認為,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地區)的貿易逆差會日益擴大,而與歐美的貿易順差會增大,并將在2010年成為最大出口國。
對此,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主要持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中國的出口產品沖擊了發達國家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在傳統制造業領域。而這些國家的部分議員,為爭取這部分群體的選票,不斷向本國政府施壓,包括要求中國政府調整人民幣匯率。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產品出口受到部分影響。這些國家采取的其他抑制中國出口的手段包括反傾銷、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自1996年到2004年,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如從2001年11月到2004年11月,國外共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137起,涉案金額約35億美元。日本認為中國通過操縱人民幣的弱勢地位增強出口能力,使日本經濟受損,也增加了美國經營項目的逆差。并在2003年要求“八國集團”向中國施壓,仿效20世紀80年代的“廣場協議”迫使人民幣升值,以匯率手段抑制中國的貿易順差。
另一種意見認為,中國的出口品實際上為高收入國家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商品,維持了這些國家的實際收入水平。中國國內的部分專家認為,中國的貿易對于國際市場是一種“雙贏”,出現這種貿易摩擦并不意外,是我國外貿進一步發展的必需品和刺激物。
綜上,可把上述爭論歸納為兩個問題,一是中國貿易順差主要成因何在;二是貿易順差對中國當前的經濟運行主要有哪些影響。本文試圖對這兩個問題做出回答,并分析中國貿易順差的持續性問題。
二、形成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
第一,高收入國家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尤其是在高科技技術及相關產業領域。其真正動因是試圖遏制中國對世界市場的影響力。實際上,一些發達國家已對中國在生命科學、信息與通訊及高新材料等領域實行了嚴格的出口限制,配套措施是從中國大量進口戰略資源。例如日本,不但從我國大量進口戰略資源以供未來之需,近期還計劃將鉑、銦以及稀土等也列為必備的戰略物資,以防“因中國需求增加造成稀有金屬的短缺”。
西方一些學者進一步認為,按照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及人口增長,將造成世界資源的緊張。于是,抑制向中國出口戰略資源成為一個戰略選擇。
第二,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廉價出口品有長期、大量需求。比如,自1994年之后,美國的貿易逆差,從1000多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6000多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從1000多億美元上升到近6000億美元。中國輸出了相當于1995年一年的GDP,即以4萬多億元實物,換回了5000億美元的外匯紙幣財富。而且,這些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交易情況也與此類似。
第三,中國國內的就業需要。進入21世紀后,中國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比如2005年,勞動力資源比上年增加1600萬人。2006年,勞動力供給增量達到1700多萬人。但由于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較低,勞動力需求增幅遠不及供給增長。進入2007年后,新增勞動供給將達2400萬人。就業問題實際上對于中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和經濟改革的深入推進,有深遠影響。考慮到中國目前的社會保障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一問題尤顯突出。所以,在當前內需不足的情況下,制定有利于吸納新增勞動力的出口導向政策成為一個必然選擇。
三、貿易順差的主要影響后果
首先,從國際角度看,中國主要的貿易順差國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有少數學者提出,與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易靠貿易保護來解決,相反高收入國家完全可以通過提高本國的勞動力素質來緩解貿易逆差。總體來看,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對高收入國家是機遇而非挑戰。所以,高收入國家利用貿易保護以維持就業并非明智。而主流看法是:“中國對食品、能源及其他初級產品需求的進一步增長會對國際市場產生影響;中國的出口是以數量龐大、成本低廉的勞動力為基礎的,中國對OECD國家的出口勢必會對這些國家的非熟練勞動力產生不利影響。”換言之,這些國家的主流意見是,無論中國出現貿易順差還是逆差,總會對世界市場造成巨大波動,對本國利益造成損害。于是西方近年來不斷就中國貿易順差大做文章,甚至試圖把貿易順差與匯率問題聯系起來,認為人民幣幣值低估是中國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這種觀點的困難在于未能解釋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貿易順差并未顯著降低的事實。劉曙光(2003)的研究表明,中國的出口貿易額中很大部分源于國外進口,是以外匯計價,不受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沈國兵(2004)分析了美中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認為根據1998年―2003年的月度數據,二者沒有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并且,這一結論與依據中美兩國月度統計數據的計量結論一致。
更重要的是,中國不論是出現順差還是逆差,都會受到國外一些政客及學者的指責。評價尺度是貿易格局是否有利于各方面的利益。顯然,任何貿易狀況都會導致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損,這里的受益或受損概念,既包括絕對數量上的比較,也包括相對數量上的對照。利益受到損失的群體所發出的聲音總是很大。所以,在各國都希望自身能夠在世界市場上占據更大份額的情況下,中國對外貿易出現波動,總會引起這些國家的不安,并不斷以各種所謂國際慣例實現其深層次的意圖。
第二,從國內角度看,對外加工貿易產業有利于吸納大量勞動力,尤其是在沿海、沿邊地區,并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對總體就業產生重要影響。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自中國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之后,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2001是43.9%,2003年達60.3%,2004年和2005年接近70%。所以,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中國對外貿易對總體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持的同時,也對中國的總體就業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貿易順差的另一個結果是,國內技術裝備水平也因外匯的寬裕而部分實現了升級換代。而在當前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中國貿易出口產品又一次面臨著升級換代的良好契機。如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時,美元貶值對西歐經濟的沖擊很大。為此,德國與法國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對策。德國采取了嚴格的財政紀律與穩定的貨幣政策,德國馬克因此緩慢但不斷地升值,最終成為“歐洲貨幣體系”的核心。德國工業界認為,穩定的馬克有助于投資與貿易,并逼迫德國工業界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幾十年下來,德國工業的競爭力果然不斷提高。相反,法國一遇經濟困難,就動用貨幣政策,下調利率,結果國際投資者便拋售法郎,法郎匯率就不斷下滑。法郎低估,法國出口競爭力雖然短期可以加強,但進口價格的上漲往往會引起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因此,法國經濟陷入了通膨與法郎貶值的怪圈。后來,法國只好選擇把法郎與德國馬克掛鉤,最后走向歐元,沖破了這個怪圈。中國可以從法德的不同選擇中受到一些啟發。其實,中國有許多企業并不害怕人民幣升值,他們希望升值能“淘汰”掉一批企業,它們的競爭力強,可以借此兼并掉一些原來的競爭對手。中國的投資持續“過熱”,本來就受到過剩生產力的威脅,匯率穩定的小幅升值未必不是一個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從巨額貿易順差與流動性過剩的關系看,可能性會助長經濟泡沫。中國現在是雙順差,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很大。
中國政府顯然意識到外匯大量流入中國市場造成的流動性過剩問題,央行便通過發行票據來沖銷外來資本。但沖銷需要成本。如果央行票據利息過低,商業銀行不愿購買。央行過去購買大量美國國庫券等保險較高但利息收入極低的金融產品,無法讓外匯儲備生出更高的利息來支付自己發行票據的利息,所以決定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前身,以下簡稱中司),以期使外匯生出更高的利息,以支付沖銷日益增加的外來資本活動的成本。但是中司在把其三分之一的資金用于配置金融資產,向摩根士丹利注資50億美元獲得摩根士丹利9.9%的股份后,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使中司參股的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上市后股價下跌40%。摩根士丹利的94億美元的“資產減計”計劃將導致2007年度第四季度36億美元的虧損,比市場預期多20億美元。所以中司的成立與運作是否能緩解流動性過剩,顯然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目前看來,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失靈,無疑會把經濟泡沫吹大。當這種泡沫積累到實體經濟難以承載時,很有可能引發類似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衰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所謂“失去的十年”是在高收入水平下的經濟滑坡,是在社會保障制度較為完善下的增長停滯,是人力資源素質普遍較高情況下的暫時放緩。中國政府的兩難選擇是:要遏制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增長過快,央行就必須提高利率,因為低于通貨膨脹率的利率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的。然而,為防止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的危機擴大,美聯儲再次降低利率,中國如果提高利率,進入中國套利的資本會更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會隨之加大。中國現在的做法似乎有為了匯率而犧牲利率(即獨立貨幣政策)的嫌疑,當年日本也正是為了匯率而犧牲利率才使金融泡沫日益膨脹。
所以,當前中國的經濟泡沫會被進一步放大。在外來資本的壓力下,中國只好放松對外流出的資本管制。然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表明,放松對外資本流動往往是國內泡沫破滅的先兆。當國內外投資者都懷疑本國市場上有泡沫時,他們繼續往里投是因為相信政府會干涉,比如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者都是這樣認為。但隨著貨幣升值與價格的上漲,很快有投資者認為在國內投資風險要大于海外市場。于是,有些人就會把資本轉移出去,如果跟風者呈幾何級數增加,國內資金便支撐不了市場的價格,泡沫便會破滅,經濟便會轉向衰退。日本實際上就經歷了這一過程,中國現在同樣也面臨這種風險。
四、總結
即使人民幣小幅升值,只要仍在高收入國家的可承受范圍內,短期內貿易順差雖會有所波動,至少中期增長趨勢不變。
1.由于就業始終是敏感問題,所以中國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為吸納不斷增長的勞動力,鼓勵對外貿易將是一個中長期政策。在高收入國家不斷制定有利于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法律與政策時,如果中國的勞動力素質增長速度始終落后于這些國家,以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為特征的貿易格局也將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
2.從進口看,高收入國家不但不會放松對中國在關鍵技術、及戰略資源方面的進口限制,反而會在指責中國貿易順差的同時,加大對中國的出口限制數量與種類。這也將是一個中長期過程。
3.中國當前的選擇,是落實早在1998年提出的國家創新體制的建設上來。某種程度上,中國對外貿易質量不高,源于公共管理體制不完善,關鍵的監督與激勵機制缺位,這些因素都在實質上阻礙了創新機制的真正建立。
4.中國資本運營公司在沒有充分的海外投資經驗就介入國外資本市場時,應認真對待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有效性”特點,堅持保值優先的原則。
此外,中國外貿無論是出現順差還是逆差,總不會得到國外的一致認可,國內輿論完全不必對國外的評價過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尹翔碩: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取向的變化及貿易格局的變動.世界經濟[J],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