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的應對措施
時間:2022-09-15 11:00:58
導語: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的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有著顯著影響,需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控制國際貿易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有必要做好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影響的研究工作。文章選擇國際貿易為著手點,分析國際貿易結構對國內生態環境的影響,結合具體情況給出應對措施,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生態環境保護,避免走上犧牲環境謀取經濟發展的老路。希望通過文中的相關論述,可以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國際貿易結構;生態環境;應對措施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國際貿易活動愈加頻繁,隨著國際貿易經濟效益的不斷增長,其引發的環境問題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關注。國際貿易結構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國際貿易總額中,貨物及服務貿易額所占的比重,通過國際貿易結構可以了解國家在某一段時間內的比較優勢,反映國家工業化程度。在不同工業化發展進程下,其對環境的影響存在差異。因此,探索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的影響,應基于國際貿易現狀,針對性地分析問題,以此保障研究策略的實效性。
一、國際貿易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國際貿易的開展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有助于提高企業對國際競爭和科技進步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促進國民經濟增長
我國對外貿易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據此,我國研究并制定了對外貿易體系,以保證國際貿易能夠呈現出快速、穩定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為:增加對外投資,建立了經濟特區。中國正處于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階段,為了促進資本有效提升、提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發展速度,我國進入了巨額貿易順差時代。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這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我國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合作、提高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提高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意識
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跨國公司的增多,大大加快了我國的經濟增長,直接影響我國GDP的增長速度,短期內增加國際貿易順差,凈出口增長對GDP增長有很大貢獻,但從長期來看,只有增加內需才能促進GDP的長期增長。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可以極大地激發企業和人才的創新潛力,從而在經濟全面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大提高。同時,在全球經貿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必須確定自己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適應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效率,提高國際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三)有利于促進科學技術進步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想帶動我國經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國必須加大對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研發力度。同時,國際經濟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遵循國民經濟發展規律,不斷提高科技研發能力,確保經濟持續穩定運行。各國可以通過從其他國家進口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來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因此,國際貿易的發展與科技進步是相輔相成的。
二、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對于國際經濟貿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思考在國際經濟貿易交易的過程中會出現的環境保護問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一直是現代人類所重視的內容,同時也是各個國家努力在解決的問題,環境保護做得好的話,可以更好地穩定整個世界經濟的格局和環境。我國在制定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戰略時,要基于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化發展的基本原則,并對有關的措施進行調整。可以想見的是,隨著經濟自由化和一體化的不斷加深,生態環境的問題也會日益嚴重。隨著全球資源的不斷消耗,國與國之間,對于資源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經濟的增長和環境之間本身就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作為現代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需要發揮自身的力量,持續貫徹生態化發展的基本原則,在未來制定戰略時也要依據相應的可持續發展理論。自從20世紀以來,國際環境問題一直是世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有關環境問題的國際會議頻繁召開,參與國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足以證明,全球都非常重視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問題,各國之間進行國際往來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環境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態資源的各種難題,現代所倡導的綠色消費與綠色發展觀念都使全球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會向可持續發展靠近。作為未來的朝陽產業的環保產業,對于各國經濟貿易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現代國際經濟貿易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最重要的還是以資本和人力資源為相應的輸出形式,但是通常會將技術和價格作為其競價的基本標準。目前各國都已經將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政策與規定納入進出口中,我國也采用了相應的環保政策,但是我國也會受到相應環保壁壘的阻礙。比如說歐洲的綠色壁壘就讓我國的經濟貿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如何越過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也是當前我國需要充分考慮的問題。
三、我國國際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達46462.58億美元,其中出口25906.46億美元,進口20556.12億美元,全年貿易順差高達5350.34億美元,總體上看呈顯著的增長趨勢,并創造了更大的貿易規模,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進一步提升,但在擁有發展機遇的同時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一)我國國際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
1.有助于引資、投資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目前經濟貿易發展的主要趨勢。在全球經濟貿易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也變得越來越緊密,使我國本土企業更容易吸引到外國的投資。不過,國內大部分企業的經營水平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企業內優秀人才應創新經營方法,提升經營水平,加速吸引外資,以提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2.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社會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加劇了市場競爭,也細化了國際市場分工。受全球經濟貿易的影響,中國的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具體體現在內部分工明確,既有效減少了資源浪費,也促進了生產品質與效益的提升,進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結構。貿易自由化導致各國相互開放,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我國對外開放逐漸深化,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也逐漸增多,更好地適應了世界經濟多樣化的趨勢。
(二)我國國際貿易發展面臨的挑戰
1.貿易競爭加劇由于各國的貿易聯系越來越緊密,在新形勢下,各國經濟復蘇對國際貿易的依賴進一步加大,為了提高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同國家都在國際貿易形式上展開競爭。2.服務貿易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加大根據世貿組織網站的報告,2017—2020年全球服務貿易年均增長9%,已經超過商品貿易的增長率。其中各個領域在全球各地的增長率存在較大的差別。例如,歐美國家和地區,在信息通信、銀行、保險、電訊等高附加值服務貿易領域均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在全球經濟交易中產生了巨大影響,并形成了國際貿易新的增長點。3.貿易總體增速加快,新興經濟體成為主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持續增長。但隨著21世紀的到來,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受到金融自由化、內需不足、人口老齡化和福利水平高以及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市場體系處于不斷健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并使其成為最具發展前景的經濟體。
四、國際貿易結構對環境影響的應對措施
(一)提升產品質量
目前,我國所出口的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可以充分體現出中國制造的優勢,但是由于它自身所含的技術成分相對來說還比較低,所以在現代綠色經濟發展的要求下,必須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對相關的技術進行開發,尤其是應當重視對新能源的開發與應用,緩解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問題。與此同時,我國也要及時結合實際情況,對出口產品的結構實施優化升級,在降低初級產品在出口產品中的占比的同時增加高科技型產品的占比,在打破綠色貿易壁壘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約束其他國家的行為。在對產品技術實施改良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加強應用環保技術,力求在節約能源的同時對設備進行改造,提升產品生產的資源利用率并增加產品的環保價值,從而更好地展現出產品自身的價值,也能充分地體現出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這些舉措都能夠在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同時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二)對進出口貿易戰略進行優化并引進人才
對于政府而言,在進出口的貿易戰略上要與時俱進。結合目前我國的發展情況,以及立足于未來我國國際貿易的長遠發展,對進出口貿易戰略進行重新的規劃。在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在嚴格要求進出口產品的同時也要淘汰一些附加值比較低、現在市場需求比較小的產品,還應當對污染性高的項目與產品以及其附加項目產品展開嚴格抵制,加強推進與技術、服務相關的貿易項目,為生態化貿易的順利實施奠定一定的基礎。不斷做好相應的資本引入工作,多發展一些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屬于我國的核心產業。始終堅持以保護環境為首要原則,多引進一些原材料和資本,在我國也要大力地對環境保護行業加以支持,在這個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同時也要就環境保護方面相應的人才做好培訓工作,加強開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專業,不斷提高有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在先進技術的引進方面設置一定的政策支持,推動我國相關人員及時引入、更新技術,為實施生態化的國際貿易戰略提供支持。
(三)加強國際合作
構建完善的國際貿易經濟生態發展體系,僅僅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各國共同參與,所以各個國家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和協作,不斷地推動國際經濟貿易向生態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無數的NGO、智庫與細分行業的領導者都在為應對生態化趨勢下的國際貿易尋求新的優化措施,結合自己之前在生態化戰略制定中的經驗與教訓制定相關倡議書,提交到這個綜合性貿易規則之中,貿易規則的制定人員應當對其展開積極的研究與應用。與此同時,在國際上的一些非政府組織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形成多種力量共存的框架體系,從而更好地實現我國國際貿易生態化戰略的優化,同時國際貿易生態發展體系也能夠為我國做出一定的指導,推動我國國際貿易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
(四)強化低碳技術研發與使用
生態化戰略導向下,國際貿易要重視低碳經濟的發展,而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低碳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上還比較落后,因此在對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引進的同時,還要做好低碳技術的自主研發與創新。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為低碳技術研發提供充足的財政資金,且對技術創新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為低碳技術的研發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低碳技術研發還要依托低碳經濟和低碳產業的大環境,國內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要做好轉變,來推動低碳技術的研發。如一些地區由政府主導進行了“低碳產業基金”的設立與推廣,在其低碳產業發展中以無碳替代方向為目標,提倡低碳的升級和高碳的改造,其中無碳替代主要是對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低碳經濟是對原有的材料、設備進行升級,而高碳改造是實現能源節約與減排。
(五)加強環境成本內部控制
在國際貿易發展中,想要促進國際貿易經濟的持續發展,要從國內產業環境成本方面考慮,做好環境成本的內部控制,為國際貿易經濟的生態化發展提供保障。在環境成本的內部控制中,主要涉及主動控制和干預控制。其中主動控制是經濟主體能夠自覺和自主生產、使用綠色環保的產品,降低資源的消耗量;干預控制是出現生態污染后相關環境部門采取的強制性干預。為了加強環境成本內部控制,需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宏觀調控的作用。政府部門要構建環境成本的信息共享制度,對行業生產和貿易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成本進行全面分析、評估、公示,便于行業和企業更好地把握可持續性發展的信息,從而有效制定生態化發展決策;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做好環境稅費機制的完善,以制度推動綠色消費的發展,如對生產和消費雙方進行污染產品的附加稅與消費稅的收取,還可以進行環境資源稅的設定,將資源的補償費歸入資源稅的收取范圍,且針對產業環保發展還可以采取差異稅收的手段,對環保產業降低稅收標準,為其產業的高效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也逐漸繁榮起來,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即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國際貿易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但其造成的污染問題現已成為我國環境保護的重大研究課題。當前我國逐漸意識到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并為此提出了一系列保護措施,我國的經濟發展道路正在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之路轉型。
參考文獻:
[1]鄒磊.國際貿易對中國環境污染的影響研究:基于面板數據動態GMM的實證分析[J].北方經貿,2021(10):16-21.
[2]蔡文心.國際貿易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9.
[3]史藝.國際貿易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效應及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8(9):15-16.
[4]楊愷鈞,唐玲玲,陸云磊.經濟增長、國際貿易與環境污染的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7(7):134-138.
[5]代麗華.國際貿易對中國環境污染的影響研究[D].北京:中央財經大學,2015.
[6]唐曉宇.國際貿易、生態資源和環境污染外部性相互作用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3.
作者:李仲秋
- 上一篇:重特大災害消防應急通信技術研究
- 下一篇:智能型礦用隔爆饋電開關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