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融資行為范文

時間:2023-06-02 15:05: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貿易融資行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貿易融資行為

篇1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

資本的本質就是生產剩余價值。資本作為無限的貪欲,總要不斷超出自身力量的限制,它只有不斷增殖,才能保持自己的本質。生產力在資本主義追逐剩余價值,不斷采用高新技術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必然造成與國內市場需求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壟斷資本為了追逐最大利潤,必須從對國際市場的不斷擴張和壟斷中尋找出路。資本的擴張以全球為最大邊界,它就要停止擴張的腳步了,它就要失去其本性了,資本就要消亡了。全球壟斷資本主義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一種新形式、新階段,它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條件。這種變化為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時間,但也是有限的。它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導致了資本主義各種內在矛盾的激化,加劇了資本主義對全球市場的依賴,也加大了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風險。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擴展到全球范圍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表現為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就是以全球壟斷資本主義為中心,以廣大發展中國家為外圍的不平等的資本主義剝削體系。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必然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進一步加深和擴展。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帝國主義和殖民地附屬國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這三大矛盾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仍然以變化了的形式存在和發展著。首先,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仍然是資本主義的主要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在其任何發展階段上,不論是自由競爭、私人壟斷、國家壟斷還是全球壟斷階段都不能改變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本質。其次,在全球壟斷資本主義體系內,原來的帝國主義同殖民地附屬國之間的矛盾演化成東西南北矛盾。但主要的斗爭矛頭都指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第三,在全球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并進一步發展。帝國主義國家綜合實力的消長變化以及爭奪世界市場、全球霸權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并非常尖銳復雜。

全球生態危機

資本主義制度是生態危機的根源。首先,全球生態危機是全球壟斷資本主義無限追求壟斷利潤最大化的必然結果。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動機和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剩余價值。全球生態危機是全球壟斷資本主義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造成的。全球壟斷資本主義在不斷強化資本對人的剝削的同時,也不斷強化資本對自然的剝削。其次,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結果。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它就必然不斷向全球擴張,最大限度地掠奪全球資源,把污染環境的產業甚至垃圾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改善自身的生態環境。這種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生態危機的生態帝國主義行徑加速了全球環境的惡化,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金融危機爆發的必然性

篇2

關鍵詞:結構性貿易融資;創新;商業銀行

結構性貿易融資是國際貿易融資的一種創新形式,是一種綜合性的、運用風險分散和資本市場的技術,根據國際貿易的特殊要求,創造性的設計、組合國際貿易融資的方法和條件的統稱。借款人通過結構性融資要達到的目標主要是兩方面,降低融資成本和規避風險,所以結構性貿易融資中實際主要包含兩個結構:一是資金結構,二是風險緩釋結構。資金結構包含了融資工具、期限、利率、還款方式等條件;風險緩釋結構則包括擔保、抵押、保險、套期保值等安排。

一、我國結構性貿易融資的現狀

1、風險管理水平相對滯后。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乏力,缺乏銀行各部門間的相互制約和風險專業控制,融資業務往往僅靠國際業務部一個部門來承擔信貸風險控制、業務操作風險控制和業務拓展。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缺乏有效的方法實現對國際貿易供應鏈中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控制。

2、結構性貿易融資方式單一。從我國銀行的結構性貿易融資的產品來看,目前還僅是對國外一些方案的模仿,且形式單一,。綜合服務部門的建立,將有助于銀行為客戶的貿易需求,尤其是大型、中長期、復雜的貿易項目提供一個立體化、多元化、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和產品組合。

3、實施機構及參與方單一。結構性貿易融資的參與方除了銀行和進出口貿易雙方外,也需要保險機構、政府融資促進機構的支持,主要是因為結構性貿易融資面臨的相關風險較高,需要第三方機構的參與來緩釋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我國銀行這方面的業務聯系網絡還不健全,與國外機構的業務聯系較少。

4、結構性貿易融資對象過于集中。我國整個貿易融資市場都面臨著融資對象過于集中的問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傾向于向大企業、壟斷性企業提供融資,更需要銀行融資支持的中小型企業往往存在惜貸情況。

5、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涉及到國際金融票據、貨權、貨物的質押、抵押、擔保、信托等行為,要求法律上對各種權利和責任有具體的界定,但我國相關的法律明顯滯后,有些國際貿易融資中常用的術語和做法在我國法律上沒有相應規范。同時,對于國際慣例,其約束力有賴于當事人的自主選擇與自愿遵守,不具有強制性,于是當事人利用本國法律的漏洞對抗國際慣例的情況也經常發生,這些都不利于貿易融資業務的順利開展。

二、結構性貿易融資的發展趨勢

結構性貿易融資在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可概括如下:

第一,以往的結構性貿易融資大部分局限于3-4家銀行的"俱樂部"形式結構性貿易融資已開始超出這一簡單形式,更多地向銀團貸款形式過渡。

第二,隨著貿易融資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及貿易融資手段的不斷發展.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替代、創新貿易融資手段被融入結構性貿易融資組合,如延遲付款信用證,債務掉期等等,這樣一些有助于消除風險,又靈活易行的融資方法將會更多地得到國際貿易界的青睞和運用。

第三,結構性貿易融資定價是銀行今后將要面對的主要難題。貸款定價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等因素而上升,固然對投資者產生了更大的吸引力,有助于二級市場的形成,但它對銀行的客戶借款者卻不利。銀行必須找到可以為雙方接受,同時又能使自己有利可圖的價格水平。

第四,結構性貿易融資本身即具有靈活、應變、個性化的特性。但隨著貿易融資產品多樣化以及二級市場的發展,銀行今后要想成功地從事結構性貿易融資和任何其他貿易融資業務必須更加具有靈活性,更加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的變化和市場的新動向,相應提供創造性產品和服務,才能吸引高質量客戶.并提高利潤邊際。

第五,結構性貿易融資始于工業發達國家,主要參與者也是這些國家的大銀行。但隨著新興市場金融市場和貿易融資業的發展,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新興市場國家采用這一貿易融資方式。目前,已經有俄國、東歐和亞洲一些國家的銀行開始與發達國家銀行合作,進入大額、中期國際銀團貸款市場,為本國進出口企業提供服務。

三、推動我國結構性貿易融資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強結構性貿易融資的風險控制

結構性貿易融資相比較傳統的貿易融資,在風險的控制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顯得格外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結構性貿易融資中銀行從事融資活動的過程,就是預測風險、防范風險的過程。我國的商業銀行在采取風險控制手段,實施風險管理措施時,首先應該研究和借鑒一下外資銀行先進的風險管理方法,再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改良,使之更適合我國的國情。

2、同業合作的創新

發展結構性國際貿易融資離不開同行間的合作,比如結構性貿易融資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銀團貸款,特別是與外資銀行的合作,如何通過合作進行業務創新是中、外資銀行共同面臨的課題,一般來說,同業合作的創新大多屬于吸納性創新,具體采用的方法有直接使用、引進、交義組合或模仿、推廣等。另一種為實際意義的合作創新.其基礎是"分享客戶資源,分散業務風險"。

3、拓展金融機構的國際業務和金融創新

面對國際金融創新的蓬勃發展,國內金融機構要加快推廣最新的融資工具和風險緩釋工具,為開展結構性貿易融資提供有效的物質支撐。我國銀行應積極利用各種資源與力量,通過對各種金融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實現國際貿易融資工具的創新,這對促進我國結構性貿易融資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4、協調商業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活動

商業性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其市場化和靈活性的特點,大力開發結構性貿易融資的新方案,政策性金融機構則應為其提供有效的風險和資金的支持,在融資方面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結構性貿易融資的發展。

5、加大結構性貿易融資的宣傳力度

目前,國內企業對結構性貿易融資還不是很了解,結構性貿易融資的需求方主要還是一些外資企業的駐華分公司。銀行必須加大對其的宣傳力度,讓企業了解結構性貿易融資的特點和程序。以便增加該項業務的需求量,使此項業務得到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龐良.結構性貿易融資貿易融資新方向[J].東南亞縱橫,2006,(8).

[2]張蓓.論結構性貿易融資及其作用[M ].中國海洋大學,2007.

[3]喬歡歡.結構性貿易融資中小企業融資新途徑[J].財會月刊,2011,(3).

篇3

溫州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現狀

近年來,溫州國際結算業務量呈現增長態勢,貿易融資年度余額也呈倍數增長態勢。2009年的12月份貿易融資余額更比2005年增長了618%。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009年,貿易融資余額達到創記錄的10.26億美元,僅占當年銀行本外幣貸款余額的1.34%,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7.7%。從國際銀行業看,貿易融資一般占銀行信貸的20%以上,發展中市場的貿易融資約占進出口總額的1/6。這說明,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在溫州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同高速增長的進出口貿易相比仍相對滯后。這也說明了溫州貿易融資業務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貿易融資業務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溫州開展國際結算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商業銀行主要以中資大型商業銀行為主(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輔以中資中型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中資小銀行如浙商銀行、溫州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開展極少量國際貿易融資業務。

溫州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現狀

近些年,溫州商業銀行貿易融資不良率維持較低水平,遠低于一般貸款不良率。溫州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不良率較之全國來說是偏低的,這與溫州相對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也有關系。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融資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還是不容忽視。并且較之發達國家銀行,溫州商業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還是存在不足之處。

(一)溫州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模式有待完善

在銀行實務中,不同的銀行對于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模式不同,同一銀行在不同時期采取的風險控制手段也不同。風險控制模式的選擇和設置主要應看該模式是否靈活,在能夠適應市場的競爭的同時,是否有效地增強控制風險的能力。

1.部門管理模式。溫州大部分

商業銀行(包含貿易融資業務量最大的中資大型商業銀行)都是采用以下管理模式,即國際貿易融資的操作管理由信貸管理、授信審批、公司業務、國際業務部門等多個部門分工協作完成。此種分部門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加強了銀行部門之間、位之間的風險監控,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點,即這種模式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要求較高,業務銜接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容易影響整體競爭力的發揮。同時,大部分銀行由風險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而風險管理部門人員對國際貿易融資專業知識了解不夠深入從而造成風險管理有時候有失偏頗。

2.授信管理模式。溫州大部分商業銀行主要采用將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納入統一授信管理模式。目前,銀行對客戶授信額度的審批更多注重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抵押擔保等,而對貿易現金流等體現貿易型企業的數據資料,關注產品的市場狀況、銷售的分布等具體因素關注不夠,也就是貿易融資授信的實效性和靈活性還不夠。

(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有待完善

事前控制主要包括貿易背景真實性、客戶資信狀況的調查、審查、審批等控制措施。很多銀行常常比較重視對國內客戶的資信調查,但對國外貿易商、國外銀行的資信缺乏風險控制手段。很多銀行貸前授信更關注的是企業的財務報表、抵押物,沒有對企業的貿易背景和上下游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目前,溫州部分企業利用假貿易融資來套取資金進入樓市、股市,給銀行帶來很大的金融風險。同時,近幾年溫州轉口貿易發展迅速,而轉口貿易下貿易真實性很難監管。同時,近些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銀行相關人員需要對融資企業的產品緊緊盯住,否則容易造成風險。但是在真正實施中,緊緊“盯”住有難度。

事中控制主要包括對擔保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對申請材料和合同的真實性和完備性,對貸款金額、利率、期限的合規性等方面的審查、審批等控制制度和措施。溫州有些進出口企業融資擔保合法性、有效性不足。信用證項下銀行對信用證收匯期限監管不到位造成表外信用證變為表內信用證,從而使銀行遭受風險。

事后控制主要包括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交易進展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建立對物流、單據流和資金流的跟蹤監控制。貸后管理中,多數銀行主要是通過資金流、單據流實施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貸后監控,但對物流的監控手段較少。特別是溫州近些年轉口貿易發展迅速,此種方式下物流監控難度更大。

促進溫州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科學的內控機制

銀行需要系統地梳理商業銀行業務和管理流程,對流程中的各類風險進行系統排查,有必要針對不可接受風險制定控制措施。在系統防范操作風險的基礎上,實現對信用風險和其他風險的全面控制;從零散的、靜態的、被動的風險防范措施向建立系統的、動態的、主動的風險管理體系轉變,向監管部門、社會、市場提供一套透明的、規范的、可驗證的控制體系。

(二)打造風險文化

努力營造“誠實守信、審慎科學”的風險文化,認真做好每一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銀行要引導員工樹立對風險管理的認同感。倡導用理念統一人,用制度約束人,用文化培養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風險管理隊伍。銀行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嚴格防范道德風險隱患,使風險意識真正融入每個部門、每位員工的行為規范中。

(三)建立風險監控和評價機制

1.改革授信管理制度。客戶授信額度的審批不能僅僅注重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抵押擔保等,應更關注貿易現金流等體現貿易型企業的數據資料,關注產品的市場狀況、銷售的分布等具體因素。同時,需要加強貿易融資授信的時效性和靈活性,快捷的審批流程是市場競爭的關鍵。對于單筆金額較大的貿易融資業務,可以通過參與企業的貿易流程來確定臨時授信額度。根據業務類型不同,風險度不同,可以調節風險系數,采取不同的風險控制措施。摒棄“重貸前、輕貸后”的慣性思維,通過實施授信的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率評價,加強對貸后管理的監控。

2.加強事前、事中、事后貸款控制。在事前貸款控制中,銀行需要對市場風險、國家風險有更嚴格的評估制度。加強對市場的監控,對大宗商品價格、行業景氣度等保持時時跟蹤。同時增強對國外貿易商、國外銀行的資信調查,提高事前控制力度。這類資信資料可通過專門的咨詢公司進行,以及通過行調查國外客戶資信情況。要建立產品評價系統。對每一業務種類的融資業務,研究其各自系統內的風險因素,盡量使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做到既科學又靈活。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比較頻繁,有時波幅比較大。銀行一定要密切關注商品價格,不僅要關注當前的價位,還要進行歷史數據比較,并且對未來的走勢做出判斷。

辦理融資后,應當聯合會計部門共同把關,監督其資金的使用方向,防止企業將資金挪作他用,要緊盯風險敞口。同時積極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幫助企業組織好生產、發運、資金運用等環節。跟蹤監督基本客戶的進出口授信額度,實行分級管理權限、完善業務操作規程。在事后控制上要增加對資金流、物流的管理。事后控制可以著手增強對物流的監控,建立對物流、單據流和資金流的跟蹤監控制。對物流的監控,可通過現場檢查客戶備貨、生產過程、跟蹤了解貨物出運、到港及提貨情況進行物流監管。必要時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管方式,如與船代公司、港口或者倉儲公司、物流公司合作,代替銀行進行質押物的監管和處理,以降低銀行成本和市場風險。同時,銀行要加強對授信使用的評價。

3.建立科學、客觀的評級標準。現金流量是國際貿易融資還款的第一來源,對客戶進行評級時可多參考其結算量大小,并考察其業務往來中的客戶業務能力、交易對手資源及客戶履約的信用記錄等,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學、客觀的評級標準。

4.建立專業評審機構。鑒于國際貿易融資有別于一般貸款的特殊性和專業性,銀行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應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實施專業評審,打造貿易融資評審委員會,提升提高評審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進而逐步形成“專家型”評審。

(四)改善風險監測與控制的技術手段

銀行需要改善風險監測與控制的技術手段,加強各業務決策層次的合作,實時監控,及時預警,化解風險。可以引進成熟安全的信息技術,全面構造商業銀行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風險控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此系統可以覆蓋銀行各項業務前、中、后臺全過程操作,以及業務調查、執行和資金劃撥的權限控制,將風險控制從事后監測轉為實時監控,能及時預警。通過銀行決策系統和支持系統能提高業務部門綜合分析國家經濟、產業和金融政策的能力,加強對客戶技術、產品的生命周期預測;通過建立信息化的風險控制系統可以使得銀行內部人員的違規行為在計算機技術限制下無法操作,加強風險控制。

(五)和信保公司加強合作并轉嫁風險

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通過同出口企業的協商與參保將有關保險賠款權益轉讓至銀行,確保銀行貿易融資的安全。針對溫州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而中小企業又存在自身信用不足的問題,與保險公司加強互動,將銀行融資與保險公司的信用保險緊密結合。銀行憑借交易單據、保單以及賠款轉讓協議等文件,在保險公司承保范圍內,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利用保險公司承擔風險能力較強的優勢,轉移風險,提升銀行風險承擔能力,擴大中小企業融資的能力。

(六)對貿易融資風險管理必須延伸到對結算業務的風險管理

由于國際貿易融資與進出口貿易緊密聯系,因此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與貿易糾紛緊密聯系,在化解貿易融資風險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貿易以及國際法規方面的知識。由于所涉及關系的復雜性,使貿易融資業務風險管理的內容比一般貸款業務復雜,因此,對貿易融資的風險管理必須延伸到對國際結算業務的風險管理。

篇4

關鍵詞: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

Abstract: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products richness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commercial bank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usiness development. However,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rather more obscure places,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目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目前銀行辦理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形式仍相對比較簡單,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挖掘仍嫌不夠深入充分,銀行雖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導創新,但是業務人員通常忙于具體工作,對業務創新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高。各行辦理的業務主要集中于進口開證、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商票融資等基本形式,對比較復雜的進出口保理、福費廷、買(賣)方信貸等業務,因其涉及環節較多,風險難以控制則數量有限。

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如對出口商提供的商業發票為背景的融資,就有出口商業發票融資、出口商業發票押匯、商票貼現、匯款押匯等多種不同的稱謂,各家銀行的制度規定也各不相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2.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影響業務操作效率和質量。在業務初期,部分對國際貿易融資缺乏足夠了解的業務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加之市場競爭、業務營銷的需要,在沒有深入了解貿易背景和客戶資信的情況下,降低條件為客戶提供了打包貸款、授信開證等國際貿易融資,導致部分銀行出現了較大額度的不良貸款及信用證被動墊款。基于這一情況,部分銀行業務人員認為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風險更加難以控制,操作難度更大,再加上貿易合同、信用證、保函等均涉及英語資料,更覺陌生與深奧,因此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敬而遠之,為其設置了較高的條件和環節要求,導致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比普通流動資金貸款業務更難申請,審批環節更多、時間更久,致使客戶錯失商機,進而影響了銀行相關業務。

3.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在實際業務中,銀行和客戶更習慣于選擇傳統的貸款品種,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總體發展規模與市場提供的空間和需求相比很不相稱。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4.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

5.貿易融業務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使銀行在操作業務時可能面臨法律風險。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是借鑒了國外及港臺銀行做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于法律基礎的不同,如果不根據我國的法律規范銀行、客戶及國外銀行間的法律關系,就可能產生業務風險。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涉及金融和商業票據、貨權、貨物、擔保、信托等,要求法律上對上述各種行為的責權有具體的法律規定,但相關的立法對上述方面缺乏非常明確的規范。

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在產品創新和擴展中,首先,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設計要與貿易鏈有機結合,從貿易環節出發設計產品,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采購和銷售中的融資需求。銀行可通過對企業上下游貿易鏈所產生的資金流、物流的跟蹤,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融資產品。銀行可通過與物流公司的合作,設計物流融資產品,由專業的物流公司負責進出口商品的報關、報檢、運輸、監管、以實現銀行對物權的有效控制。而如果有物權為保障,銀行就可以不僅著眼于企業的規模等方面,可適當放寬授信條件,為企業進行資金融通。

其次,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將傳統方式與新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例如,根據部分大客戶的出口項目需要,銀行為企業提供集預付款保函、信用證保兌、打包貸款、出口押匯、福費廷于一體的綜合。亦可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包括定單融資,動產質押開證、進出口保理、全球互聯網托收、網上開證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解決客戶在不同的貿易環節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增值服務。

2.優化資源配置,理順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管理。國際貿易融資專業性較強,風險因素涉及層面相對較多,其風險管理是整個銀行風險管理的有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具有自身的不同特性,必須在風險管理的內容、管理方式、管理機制以及管理技術等方面進行轉變,樹立理性和符合市場需求的風險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體系。

國際貿易融資需要從業人員具有相應的信貸業務知識,以分析評價客戶的信用,具備國際結算知識,能夠分析辨別國際結算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的風險,并掌握國際貿易知識以了解國際市場的變化特點,銀行眾多的分支機構難以配備足夠的具備各種專業知識的人員,因此必須集中銀行內部的精通國際結算業務及信貸業務的人才資源以評估客戶的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根據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建立專業科學化的國際貿易融資信用評估體系,可成立與信用審批中心為并列或隸屬關系的押匯中心以專業處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根據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和要求,有區別、有針對性地評估客戶信用,控制風險。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進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礎上,對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整合和優化,提高產品的操作效率。

3.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與流動資金貸款業務需關注企業的資產規模、財務狀況和擔保方式不同,國際貿易融資更應關注進出口項目本身貿易背景是否真實可靠,是否能夠有效控制資金流或物流。選擇從業時間長、信用良好、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客戶提供融資,是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最佳途徑。由于客戶正常貿易產生的現金流為還款的第一來源,而公司的利潤積累只是第二還款來源,客戶在銀行國際結算和國際貿易融資的記錄可為銀行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因此,國際貿易融資的客戶評價標準應有別于對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價標準。評價時更多地根據客戶以前在海關、銀行、外匯局、工商、稅務等辦理業務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銀行應著手開發建立國際貿易融資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為客戶建立詳盡的業務檔案,通過業務了解客戶及客戶的交易對手,分析其實際履約能力,為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提供依據。

根據不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判別標準。不同種類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及該業務所能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質押要求都有區別,銀行所承擔的業務風險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銀行應根據不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及對客戶的授信標準。

4.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豐富業務內涵。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強的擔保方案。可由企業聯保或提供個人擔保,或開展與社會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有條件提供抵質押的企業,可采取動產等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擔保方式。

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如根據企業改善財務報表和加快核銷退稅的需求,推薦使用無須擔保的福費廷、應收賬款買斷、無追索權的國際保理業務等。

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短期出口信用險項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集保險與融資于一身,投保企業既可得到付款的保證,又可得到融資的便利,出口商在向銀行申請辦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之前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險,無疑給融資銀行多了一層保障,有利于申請企業取得銀行的融資支持。

第四,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和實質,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如在進口信用證業務中,進口商可利用銀行提供的假遠期信用證方式實現遠期付匯的目的。

5.認真研究國際貿易融資有關法律規定,防范法律風險。銀行一方面要積極爭取立法部門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法規,明確有關法律規定,同時應收集分析近年來我國關于貿易融資業務的法律案例和資料,分析國際慣例與我國現行的法律環境,據此不斷改進完善自身的產品設計,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銀行內部建立規范化的業務操作程序,以經過仔細研究的合同文本憑證格式等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

篇5

關鍵詞: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

abstract: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products richness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commercial bank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usiness development. however,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rather more obscure places,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目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目前銀行辦理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形式仍相對比較簡單,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挖掘仍嫌不夠深入充分,銀行雖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導創新,但是業務人員通常忙于具體工作,對業務創新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高。各行辦理的業務主要集中于進口開證、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商票融資等基本形式,對比較復雜的進出口保理、福費廷、買(賣)方信貸等業務,因其涉及環節較多,風險難以控制則數量有限。

    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如對出口商提供的商業發票為背景的融資,就有出口商業發票融資、出口商業發票押匯、商票貼現、匯款押匯等多種不同的稱謂,各家銀行的制度規定也各不相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2.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影響業務操作效率和質量。在業務初期,部分對國際貿易融資缺乏足夠了解的業務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加之市場競爭、業務營銷的需要,在沒有深入了解貿易背景和客戶資信的情況下,降低條件為客戶提供了打包貸款、授信開證等國際貿易融資,導致部分銀行出現了較大額度的不良貸款及信用證被動墊款。基于這一情況,部分銀行業務人員認為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風險更加難以控制,操作難度更大,再加上貿易合同、信用證、保函等均涉及英語資料,更覺陌生與深奧,因此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敬而遠之,為其設置了較高的條件和環節要求,導致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比普通流動資金貸款業務更難申請,審批環節更多、時間更久,致使客戶錯失商機,進而影響了銀行相關業務。

    3.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在實際業務中,銀行和客戶更習慣于選擇傳統的貸款品種,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總體發展規模與市場提供的空間和需求相比很不相稱。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4.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

    5.貿易融業務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使銀行在操作業務時可能面臨法律風險。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是借鑒了國外及港臺銀行做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于法律基礎的不同,如果不根據我國的法律規范銀行、客戶及國外銀行間的法律關系,就可能產生業務風險。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涉及金融和商業票據、貨權、貨物、擔保、信托等,要求法律上對上述各種行為的責權有具體的法律規定,但相關的立法對上述方面缺乏非常明確的規范。

    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在產品創新和擴展中,首先,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設計要與貿易鏈有機結合,從貿易環節出發設計產品,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采購和銷售中的融資需求。銀行可通過對企業上下游貿易鏈所產生的資金流、物流的跟蹤,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融資產品。銀行可通過與物流公司的合作,設計物流融資產品,由專業的物流公司負責進出口商品的報關、報檢、運輸、監管、以實現銀行對物權的有效控制。而如果有物權為保障,銀行就可以不僅著眼于企業的規模等方面,可適當放寬授信條件,為企業進行資金融通。

    其次,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將傳統方式與新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例如,根據部分大客戶的出口項目需要,銀行為企業提供集預付款保函、信用證保兌、打包貸款、出口押匯、福費廷于一體的綜合。亦可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包括定單融資,動產質押開證、進出口保理、全球互聯網托收、網上開證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解決客戶在不同的貿易環節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增值服務。

    2.優化資源配置,理順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管理。國際貿易融資專業性較強,風險因素涉及層面相對較多,其風險管理是整個銀行風險管理的有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具有自身的不同特性,必須在風險管理的內容、管理方式、管理機制以及管理技術等方面進行轉變,樹立理性和符合市場需求的風險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體系。

    國際貿易融資需要從業人員具有相應的信貸業務知識,以分析評價客戶的信用,具備國際結算知識,能夠分析辨別國際結算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的風險,并掌握國際貿易知識以了解國際市場的變化特點,銀行眾多的分支機構難以配備足夠的具備各種專業知識的人員,因此必須集中銀行內部的精通國際結算業務及信貸業務的人才資源以評估客戶的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根據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建立專業科學化的國際貿易融資信用評估體系,可成立與信用審批中心為并列或隸屬關系的押匯中心以專業處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根據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和要求,有區別、有針對性地評估客戶信用,控制風險。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進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礎上,對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整合和優化,提高產品的操作效率。

    3.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與流動資金貸款業務需關注企業的資產規模、財務狀況和擔保方式不同,國際貿易融資更應關注進出口項目本身貿易背景是否真實可靠,是否能夠有效控制資金流或物流。選擇從業時間長、信用良好、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客戶提供融資,是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最佳途徑。由于客戶正常貿易產生的現金流為還款的第一來源,而公司的利潤積累只是第二還款來源,客戶在銀行國際結算和國際貿易融資的記錄可為銀行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因此,國際貿易融資的客戶評價標準應有別于對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價標準。評價時更多地根據客戶以前在海關、銀行、外匯局、工商、稅務等辦理業務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銀行應著手開發建立國際貿易融資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為客戶建立詳盡的業務檔案,通過業務了解客戶及客戶的交易對手,分析其實際履約能力,為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提供依據。

    根據不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判別標準。不同種類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及該業務所能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質押要求都有區別,銀行所承擔的業務風險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銀行應根據不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及對客戶的授信標準。

    4.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豐富業務內涵。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強的擔保方案。可由企業聯保或提供個人擔保,或開展與社會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有條件提供抵質押的企業,可采取動產等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擔保方式。

    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如根據企業改善財務報表和加快核銷退稅的需求,推薦使用無須擔保的福費廷、應收賬款買斷、無追索權的國際保理業務等。

    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短期出口信用險項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集保險與融資于一身,投保企業既可得到付款的保證,又可得到融資的便利,出口商在向銀行申請辦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之前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險,無疑給融資銀行多了一層保障,有利于申請企業取得銀行的融資支持。

    第四,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和實質,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如在進口信用證業務中,進口商可利用銀行提供的假遠期信用證方式實現遠期付匯的目的。

    5.認真研究國際貿易融資有關法律規定,防范法律風險。銀行一方面要積極爭取立法部門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法規,明確有關法律規定,同時應收集分析近年來我國關于貿易融資業務的法律案例和資料,分析國際慣例與我國現行的法律環境,據此不斷改進完善自身的產品設計,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銀行內部建立規范化的業務操作程序,以經過仔細研究的合同文本憑證格式等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

篇6

國際貿易融資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商業銀行針對企業的國際貿易背景提供的表內外資金融通。這一多年來波瀾不驚的傳統業務驟然成為當今的熱點,構成一個企業、政府和銀行都既愛又恨的糾結話題。

原本小眾的貿易融資正在發生“異變”

就在幾年前,國際貿易融資還一直是小眾的陽春白雪,但是這幾年它為企業帶來的超乎尋常的便利,也使企業滋生出超常規的冒進思想,最終使國際貿易融資成為眾矢之的。金融業的興盛和盈利高企,外貿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利潤收窄,導致實體經濟越來越虛擬化,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實體經濟體系抽血轉入金融領域尋求較高收益。在我國境內對國際熱錢以資本名義流入實施嚴控嚴堵的政策威懾下,大量熱錢囤積在金融管制極其自由的香港地區,在兩地人民幣匯率走勢預期存在較大偏差的情況下,借助國際貿易平臺通過銀行貿易融資的方式套取資金收益的行為變得日益猖獗,甚至使外貿數據發生出人意料的宏觀逆轉。這些異變五花八門,令人防不勝防。

虛構貿易背景。為了從銀行獲取低成本的資金,一些企業便不惜挖空心思,虛構出所謂的進出易。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在香港成立窗口公司,由境內公司與窗口公司簽署貿易合同,貨物通過運輸工具(一般以陸路為主)在兩地空轉一圈,沒有任何形態的變化或者進行最原始的加工包裝,便完成了出口再進口的兩筆交易,從而創造出兩筆貿易背景,憑以向銀行申請辦理表內或表外貿易融資。

抽逃資金,加大銀行融資風險。有些企業盡管具備真實的貿易背景,向銀行申請融資的依據充分,然而其沒有將申請的銀行融資完全應用于正常的國際貿易發展,而是挪作他用,一是用于補充企業流動資金的不足,二是將貿易融資資金抽逃用于小貸公司、信托計劃、銀行理財等高收益項目,利用銀行資金賺取可稱暴利的差價,一旦其投資的項目發生風吹草動,企業便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銀行融資也就有可能血本可歸。

逃避監管。部分企業為了套取銀行國際貿易融資的資金,賺取境內外點差收入,公然違背國家政策規定,違規辦理各項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使政府監管部門的政策初衷得不到全面貫徹,擾亂了正常的對外貿易秩序。

投機交易泛濫。我國部分企業過分看重境內外利率和匯率的即時差別,無限制地做大境內外資金交易,而又沒有及時進行必要的套期保值工具操作,從而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利率和匯率風險,甚至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在國際上形成負面形象。由于企業對于衍生產品利潤的過度追求,其風險度水平已引起當地監管部門的全面關注。這些逐利企業不僅在境內,同時在境外都已經成為過街老鼠,引起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尤其是在香港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已要求銀行大幅度收緊對內地企業的貸款額度。

通過治理杜絕貿易融資的“異變”

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出現的變異現象以及造成的不良影響,政府、企業和銀行都有責任采取行動,從根源上加以杜絕。

首先,外匯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做好對企業的評級考核。根據當前的外匯管理規定,外匯局在對企業經常項目外匯結算徹底放松管制的同時,對企業的等級評定也提出了更切實際的要求。A類企業可以直接到銀行辦理外匯結算,出口業務無需聯網核查數據,B、C類企業則在單證審核、業務類型、結算方式等方面受到嚴格監管,其中B類企業由銀行進行電子數據核查,C類企業則需逐筆取得外匯局的審批許可。對于屢次虛構貿易背景,從銀行騙取貿易融資以套取不合理資金收益的企業,外匯局可以調降其評級,限制其辦理相關外匯業務。

篇7

關鍵詞:貿易融資;理論分析;開展現狀;可行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18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11-40-03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貿易多元化趨勢的加強,國際貿易業務迅猛發展,當前近八成的世界貿易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嘗試利用各種金融手段和貿易方式從金融機構取得信用便利和短期借貸,增加現金流量,緩解資金壓力,解決資金約束問題。中國的貿易融資在依托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變革的基礎上,伴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和中國進出口商品的貿易結構轉型,已經從一項基礎的功能型銀行業務逐步發展成為多種綜合型的金融活動。

商貿領域已經進入實力競爭、透明化競爭的階段,流動性過剩和金融資本的大舉介入,資金實力成為構建競爭企業優勢的先決條件,企業要想長期穩定經營迅速形成規模做大做強,必須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做支撐,需要金融機構在貿易融資上的支持和配合,特別是針對每個企業開發創新,提供足夠充分足夠新穎的融資品種,做好市場建設,規避各類風險。

一、貿易融資的理論分析

(一)貿易融資的定義

貿易融資指在商品交易中,銀行對進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結算相關的,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是企業在貿易過程中運用各種貿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現金流量的融資方式。

(二)貿易融資的方式

傳統的貿易融資方式包括:綜合授信額度、打包放款、提貨擔保、進出口押匯、福費廷、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出口保理業務、外匯票據貼現、出口買方信貸等產品。隨著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之間貿易的迅速增長,傳統貿易融資產品無法滿足對一些高風險地區的出口、期限長達數年的資本品出口、金額巨大的基礎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等的融資需求,促使結構性貿易融資興起。它以貨權為核心,通過整合商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包括:供應鏈貿易融資、訂單融資、物流融資、應收賬款融資、保對倉融資等產品。

二、企業在貿易融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企業自身發展規模受限

企業由于注冊資本金偏小、經營規模有限,很難獲得銀行的直接授信。雖然有些企業獲得了間接的貿易融資額度后,但銀行給予的授信品種的規定和條件都較為苛刻死板,例如授信方案中沒有流動資金貸款、授信只能用于進口開證,而且開證保證金比例要保持在30%以上的較高水平,導致企業在實際業務當中很難使用。此外,想在短期內搭建自身的融資平臺,迅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的實力、對外形象以及融資能力,直接從銀行獲得授信支持,需要通過企業不斷的業績積累才能實現。

(二)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居不下

企業資產規模中自有資金占比較少,部分資金需要依靠銀行的信貸資金以及企業的結算資金做支撐。財務數據中資產負債比例偏高,也引起了部分給予企業信用擔保、授信的銀行對于資金風險的重新考慮。出現了少數銀行雖然通過了增加給予授信規模的內部貸審會,但向其總行報送材料時,因其風險管理部門認為資金投入量過大,資產負債率指標攀升過快而遭到否決的事件。

(三)企業融資資金使用效率不足

銀行給予企業的授信品種中流動資金貸款數量有限,交易雙方在合作前期,往往需要充足的流動貸款作為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影響到部分新業務的開拓。有些銀行的綜合授信中雖然包括流動資金貸款,但受制于國內信貸資金規模緊張,在使用時出現“有指標、難提款”的狀況,更有以提高貸款利率或抬高融資條件變相拒絕企業提款要求的情況發生。

此外,一些中小商業銀行在協助企業開展國際進出口業務時,由于國際銀行間排名順序問題,出現過國外客戶不接受該行信用證的情況,導致企業不得不重新調整資金配比,延誤了業務進度。

(四)企業個性化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大多數銀行的授信品種屬于打包提供給資金需求者,就存在缺乏對企業個性需求的尊重,貿易融資產品的開發缺少創新,與客戶需求不對接,針對性不強,從而影響到企業在有資金使用需求時找不到配比的融資產品,從而影響到資金使用效率。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企業自身層面

一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二是降低可預測成本費用,監控資金流向,逐步建立起資金預警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三是進一步與銀行溝通,探索出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多樣化融資方式。目前企業與銀行的溝通方式是通過介紹需要資金支持的貿易品種的業務情況,由銀行決定套用哪些融資產品。但是各家銀行開發的融資產品差異性很小,通常是打包銷售,缺少對企業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更缺少服務升級和創新。四是借助母公司實力,逐步建立起自身信用。鑒于在開拓業務前期,交易雙方信用度不公開的情況下,需要必要的流動貸款作為資金支持,母公司可以將獲得的授信額度切分給子公司使用,待子公司增強自身融資能力、建立起自身的信用之后再逐步退出。此外,以母公司直接投資、資產股權劃撥的方式增加子公司注冊資本金,增加實收資本,改善資本結構,以此來提高子公司的銀行信用等級。

(二)政府應加強貿易融資的立法建設和法律法規環境的完善

當前中國貿易融資發展的政策環境,政府從開始正面鼓勵中國的貿易企業調結構走轉型之路,更應該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改進和加強貿易企業的金融服務,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和多元化融資方式,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門檻高和切實幫助企業達到有效解決資金需求不足的難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喊口號上。

同時,金融危機使世界政治與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加大了國際信用風險,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提出了嚴峻考驗,特別是以政府為主導解決貿易摩擦和貿易歧視,特別是防范、解決政策性貿易融資工具引發的貿易爭端。密切跟蹤國際形勢的發展,收集各種風險信息,必須建立政府的國別風險信息庫和行業風險機制,及時公布不良商家信息,讓銀行和企業能夠采取措施防范收付匯風險進一步擴大,為外貿的平衡增長提供保證,為中國的貿易企業搭建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

(三)銀行應該抓緊解決融資客戶差異性選擇問題和融資產品創新問題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和貿易轉型的快速發展,銀行必須重視多元化的貿易融資客戶的培育,不能局限的把貿易融資客戶的營銷范圍限制在傳統的大型國營外貿公司上,對于規模小、性質多樣、行業千差萬別的中小型外貿公司或民營企業拒之門外。商業銀行應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和發展現狀決定他們在風險評估、擔保措施、操作流程方面的區別,幫助他們建立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各種類型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

如今全球市場需求低迷,大多數企業的出口貿易不景氣,貿易融資需求放緩,銀行應該根據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企業融資的實際需求創新貿易融資方式,實現產品為支撐、業務為手段的客戶營銷方式,通過專業化的金融解決方案的設計,不斷開發和拓展業務覆蓋面,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促進貿易融資向多樣化方向發展,推動貿易融資業務快速發展。

(四)銀行應該解決貿易融資人才培養問題

加強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管理力量,使國際貿易融資部門管理人員具備整合國際貿易融資授信管理、單證審核、客戶盡職調查等綜合型技能;信貸審查、出賬審核、單證項下物流管理等重要崗位應配備國際貿易融資專業人員;對于國際貿易融資全流程各環節的崗位設置、職責落實要定期評估,加強檢查監督;加強對從業人員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特點、貿易習慣、全過程物流控制的日常培訓,增強其風險意識和職業道德。

(五)銀行和企業共同解決融資風險控制問題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點有三方面,即融資主體、擔保條件和貿易過程中的資金流。在經濟下行周期中,銀行發生過對客戶及其關聯企業通過過度授信拉動業務超常規的經營模式,在把握風險尺度上不夠嚴格合理,可能出現對銀行的沖擊。

貿易過程中,銀行掌握貨權憑證,企業有著清晰的貿易背景,利用貿易本身的現金流償還銀行融資,銀行貸出的資金并不進入企業的生產過程,對于實質關聯客戶的實際經營和貿易狀況變化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和及時反映,對客戶的整體授信額度、授信資金用途增加控制手段,以此來提高風險管控水平。

對于部分企業沒有真實的貨物進口利用國際貿易融資套取資金的不良行為,諸如:采用先由進口信用證境內申請人通過低保證金,以信用證項下對應貨物質押(通常沒有其他擔保條件)在銀行申請開立遠期信用證,而信用證的受益人實質為申請人的海外關聯公司(通常位于亞洲主要貿易城市或中東地區國家)。境外受益人(即境內申請人的海外關聯公司)在收到信用證后,通過各種途徑提供虛假的開證所需要的各種單據,在國內銀行信用證承兌后,在境外金融機構進行出口融資,再將融資獲得的款項通過地下錢莊或轉口貿易方式匯入境內公司。境內公司套取資金后將大部分資金進行房地產開發、股權投資等。此外,還有境內公司通過在銀行滾動開出遠期信用證,來支持其中長期的項目資金需求。在出口融資業務中也存在通過虛構產品價格,增大授信資金需求從而套取貸款的問題,也急需銀行提高警惕,抓緊完善信貸資產的法律保障機制。

(六)解決中小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問題

貿易融資業務對銀行控制風險,減少風險資本占用,提高經濟資本回報率具有重要意義。隨(下轉49頁)(上接41頁)著各家銀行紛紛開展貿易融資業務,貿易融資業務的市場規模和競爭日趨激烈。在實踐中,中國中小商業缺乏貿易融資專業化經營的重要保障,仍然把貿易融資業務定位在依附于公司業務的產品線條,業務主線不明確,流程環節多,難以形成合力和整體競爭力,也不能滿足貿易融資專業化服務和時效性要求。

因此中小商業銀行有必要先從學習借鑒國際銀行的機構設置做起,成立自己的貿易融資的專業化機構,充分發揮其貿易融資業務的營銷中心、專業審查中心、產品定價中心、服務指導中心以及創新開發中心的職能,制定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目標、營銷計劃、產品創新和推廣以及相關的考核評價體系。逐步打造自身的軟實力,提升國際銀行排名,實現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參考文獻:

[1] 戴魁早.我國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風險防范研究[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2).

[2] 金哲松、李軍.中國對外貿易增長與經濟發展[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篇8

(一)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供需不平衡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小企業截至2011年6月,所創造的最終產值占全國總產值的62%,納稅額占稅收總額的一半以上,并解決了78%的城鎮人員就業問題。即便如此,中小企業對社會所作的貢獻與獲得的資金支持仍然不成正比。調查結果中,銀行貸款為我國中小企業提供了91%以上的融資供應;而信用擔保機構較多的省份中發展較好的中小企業因擔保不能落實而被拒貸的情況占24.8%,因抵押不能落實而被拒貸的占33.3%,拒貸率居然高達58%。雖然各方都給予了大力支持,融資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但多數中小企業仍然面臨融資難的困境。社會對中小企業的資金供給和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嚴重失衡。

(二)缺乏新型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的應用

我國中小企業缺乏對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的自主選擇,即使選擇,也受傳統方式的限制;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擁有的資產數量與市場提供的潛力極不適應,銀行更習慣于操作傳統的流動資金貸款;銀行管理人員無法深層次的認識國際貿易融資,不能明確、充分地意識到國際貿易融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中小企業來說接受不了偏高的新型貿易融資方式的要求,這些都使貿易融資的應用和推廣受到了直接影響。另一方面,中小外貿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缺乏了解,大多是從銀行獲利貸款。隨著近年來國家貸款利率的提高,增加了其貸款成本,導致企業目光紛紛投向了民間融資,更加壓縮了國際貿易融資的比例。

二、造成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困境的主要因素

國際貿易融資主要依托于國際結算并在相關環節上提供的資金融通,貿易融資的種類和操作流程直接由進出口商所選擇的結算方式來確定,企業資金經過結算環節的融資,促使其加速周轉,并使企業應收賬款或對外付款脫離了所面臨的資金困境。國際貿易融資主要基于國際貿易,所涉及的范圍廣泛、內容復雜,而且兼具了與進出口環節緊密相聯的銀行和商業雙重信用。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面臨了更多的風險因素,因而面對更多的困難。

(一)中小企業缺乏良好的信用

中小企業的自身信用狀況是從銀行獲得貿易融資的關鍵因素。調查顯示,中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50%以上不夠健全、完善,且大多數的信用度較低。中小企業的信用較低主要是商業信用不足、企業信用缺乏檔案記錄等多方面的反映。而導致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業制度不規范、缺乏資本等。

(二)風險防范措施不到位

國際貿易融資屬于風險業務范疇,涉及國家風險、外匯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欺詐風險,銀行按照《巴塞爾協定》的有關規定,必須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銀行因為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時間較短,沒有較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更沒有將承擔風險的各個單位納入統一的體系中,也缺乏統一測量各類風險的標準。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設計風險的復雜性,但都是可預測和防范的,而實際上,科學有效的預測方法和防范措施并沒有得到具體應用。

(三)缺乏高素質的從業人員

貿易融資業務由于專業性較強,需要精通法律、國際貿易、金融、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從業人員個人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著日常操作中對成本、收益和風險的控制。中國銀行業貿易融資方面專業人才的嚴重饋乏限制了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開展,而對金融工具、貿易手段、結算方式的缺乏了解也加大了銀行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另一方面,高素質人才的缺乏使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的創新受到阻滯。我國雖然早已開展了福費廷、國際保理、結構性貿易融資等業務,但皆因從業人員的水平限制,而阻礙了這些業務的發展。

(四)缺乏健全的中國貿易融資法律規范

中國金融立法的嚴重缺失導致金融業務的發展明顯滯后。國際貿易融資的相關法律還缺乏業務中涉及的抵押、信托等行為權利與責任的明確法律界定。現有的法律法規也存在著與國際慣例不符情況。金融立法的不健全,使銀行和企業在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留下了更大的風險隱患,影響了中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順利發展。

三、解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難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度

在政策的實施上要有可預見性、穩定性和連貫性,其中可預見性是關鍵。要嚴厲懲罰失信行為,使守信的人可以得到收益,這樣誠信才能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同時,中小企業要想獲得銀行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自身,因此,企業應當努力創造良好的經營業績。

(二)中小企業應加強風險防范意識

中小企業應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對國際貿易融資所涉及的風險,應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思路,可合理運用不同的結算方式科學的控制風險。同時,通過全面調查國外客戶的生產經營情況,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等方式降低風險。

(三)加快我國貿易融資的體制改革

銀行應當積極調整信貸結構,盡可能使金融服務的發展達到多元化,特別要大力開展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金融服務,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建設自律監管及信用體系,為民營擔保機構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領域。要加快構建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且逐步完善相關制度,以期解決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問題。立法部門既要立足本國國情又要與國際接軌,與國際貿易工作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相結合,盡快建立健全貿易融資法律法規體系。銀行和中小企業則應對現行的法律法規進行認真解讀,分析國際慣例和我國現行的法律環境之間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建立產品化的業務操作程序,以經過仔細研究的標準合同文本憑證格式等規避業務中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

(四)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

(1)銀行、外貿企業要對業務人員進行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法律等相關知識的培訓,銀行的各類貿易融資產品及其特點要被業務人員所熟知;(2)業務人員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教訓,特別要精通國際貿易知識和運輸保險業務,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市場動態,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變化,培養對國際貿易市場洞察力,增強識別潛在風險的能力。

(五)健全國際貿易融資相關的法律體系

我國立法部門應當加深對國際貿易融資的政策法律研究,并從現有法律法規存在的漏洞出發,分析國際慣例與中國現行法律之間存在的問題,為科學立法提供可靠的依據,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并趨于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進一步促進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國新,于峰,谷冬青.我國中小企業出口貿易融資創新研究[J].國際商務研究,2010(06).

[2]楊詠,王莉敏.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問題初步研究[J].現代商業,2009(11).

篇9

【關鍵詞】大宗貿易 國內貿易 貿易融資 企業間融資

由于國內貿易市場中企業的規模參差不齊,有些大型企業具有完整的企業資質,雄厚的經濟基礎,完整的資金鏈條,而有些中小企業并不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因此,這些企業對大量穩定的資金保證是渴望的,致使市場有貿易融資業務的產生。國內貿易融資,是指金融機構對國內經濟活動主體之間因進行貨物、勞務交易等貿易行為,與物流流轉相匹配,根據交易各方在交易的不同階段產生的融資需求而提供的融資業務。近年來銀行的融資信貸業務發展較快,在業務產品體系設置、具體產品設計、應用推廣和業務風險控制方面,均處于一種較完整和規范的狀態。銀行貿易融資產品能夠適用于貿易市場中企業資質完善,規模較大的企業,該類型企業可以通過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獲得一部分資金支持供企業運轉。由于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的準入門檻較高,其給國內貿易融資市場帶來了問題:第一,大型企業在獲得銀行融資之后,需要更多資金支持的時候,他們已無法借助銀行融資產品再次獲得資金,那么是否還有其他辦法或者渠道使得他們能夠獲得融資;第二,貿易市場中的中小企業由于種種原因被擋在了銀行門口外,無法通過銀行融資產品獲得融資時,他們該如何解決融資問題。此時我們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根據上面的問題我們不難看出銀行貿易融資產品已經不能滿足貿易融資市場的所有需求,它只能解決貿易融資市場中的部分融資需求。因此,企業間以貿易為基礎的融資方式旨在當銀行融資產品不能滿足貿易融資市場的融資需求時,分析提供另外一種貿易融資模式供企業應用,以此來解決貿易融資市場中的融資需求。隨著國內貿易融資市場的發展,企業間以貿易為基礎的融資方式在實際業務中應用而生,為貿易融資市場另辟蹊徑,尤其是為貿易融資市場中的中小型企業打開了融資通道,使得他們通過該融資方式獲得企業發展運營所需的資金,有助他們往更強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企業間貿易融資模式

企業間貿易融資是企業之間利用資源互換,形成以提供融資為實質,產品交易為背景的合作方式。該模式以銀行融資規則和產品為參考依據,針對貿易和產品特點制定經營模式、風險控制辦法、以及盈利模式。貿易鏈條中的購買方,即出資方,通過對貿易鏈條中的重要環節和節點進行風險分析,參考銀行產品和規則設定反擔保方式,以保證資本和利益按期回籠,同時滿足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那么,產品貿易鏈條模式和風險分析是決定企業間融資能否建立和成功的基礎。交易模式如圖2-1企業間貿易融資模式圖:

圖2-1企業間貿易融資模式圖

融資方上游采購環節的貨物流轉:簽訂大宗產品采購合同預訂貨物;按合同規定的交貨時間驗收貨物;生產廠家開具采購貨款的全額增值稅發票。

融資方下游銷售環節的貨物流轉:簽訂大宗產品銷售合同預售貨物;按合同規定的交貨時間驗收貨物;收款前的貨權控制;融資方開具銷售貨款的全額增值稅發票。

融資方上游采購環節的資金流轉:按生產廠家融資時間需求預

采購貨款;收取生產廠家開具的收款收據。

融資方下游銷售環節的資金流轉:貨權轉移前預售貨款。

(一)實例業務模式。

CM公司與GL公司簽訂《國內貨物全年采購協議》,并與GL公司指定的下游客戶DL公司簽訂《國內貨物全年銷售協議》,以規定雙方在全年合作基本模式,規定產品的交貨期為三個月,即全年中每三個月完成一組合同的交付結算工作,通過“季度買賣合同”以確定具體每季度購銷貨物的規格、價格、材質、交貨期等細節。通過該模式CM公司按季度連續、均衡地自GL公司訂購鋼材,同時銷售給DL公司。如圖4-2業務模式流程圖 所示:

圖4-2 業務模式流程圖

注:上游購銷合同賣方GL公司;上游購銷合同買方CM公司;下游購銷合同賣方CM公司;下游購銷合同買方DL公司。

(二)貨權轉移。

CM公司在上下游辦理貨權轉移時,應盡量避免和減少持有貨物的時間,盡可能將上下游辦理貨權轉移地點和時間設計為統一時間,使得CM公司獲得上游采購環節的貨權時,同時轉移給下游買方,以避免貨物在轉移過程中發生風險。

(三)CM公司風險控制辦法。

CM公司在整個貿易鏈條中設置各種組合的有效擔保方式作為出資的前提條件,以保證向GL公司提供的資金按時回籠,常用方式如下:在合同執行前,DL公司向CM公司支付季度采購款項10%,共計550萬元預付款/履約保證金。由具備合同履約擔保資質的優質擔保公司作為第三方擔保為GL公司提供預付資金5500萬元的連帶責任履約擔保,一年期按批次循環擔保。GL公司將賬面凈值2億元的生產設備抵押給CM公司(第一債權人),并在注冊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門進行設備抵押工商登記手續。

二、企業間國內大宗貿易融資項目適用條件

(一)出資方對合作對象的審核。

融資企業需在銀行開立基本結算賬戶;生產經營正常,購銷渠道通暢,無不良財務記錄,未發生重大貿易糾紛;在銀行無不良貸款或欠息行為;以質押商品為主要原材料,主營貨物或主要資產,對質押商品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在所處行業上下游訂單執行能力強;所處行業內企業及經營者具有良好口碑;出資方根據以上條件衡量出資額度和合作模式。

(二)融資額度與擔保方式的關系。

擔保方式是出資方自我保護及風險轉嫁的重要手段,擔保方式的設計和有效落實至關重要,決定了出資方向融資方提供資金支持量,擔保方式的有效執行應涵蓋出資方提供的資金額度。

(三)生產廠家與下游買方的關系。

由企業間貿易融資模式圖及分析看出,出資方的資金回籠即下游的銷售貨款是依靠下游購買方支付的貨款實現的,因此,在融資期限到達時,即出資方回收融資款時,該貿易方式要求融資方將該筆融資款轉給下游購買方,下游購買方以支付貨款形式向出資方歸還該筆融資款。這要求融資方與下游購買方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可以使得雙方資金自由的安全的往來,以保證該貿易鏈條安全有效的進行。

(四)產品檢驗環節。

出資方在選擇合作伙伴時,還應著重考量產品特性,整個貿易鏈條的設計應盡可能避免除資金往來之外的其他環境,尤其在產品檢驗環節,盡可能選擇易于檢驗外形,產品特性穩定,運輸方便快捷的貨品進行交易。以避免在該貿易鏈條中發生其他風險。

(五)貨權轉移環節。

貨權轉移的時間節點應是融資方向出資方交貨的時間節點,也應該是出資方向下游買家交貨的時間節點,貨權轉移時出資方,融資方和下游買家應同時在場進行貨物驗收及交貨,此環節的設置可以避免出資方產生不必要的成本及風險。

(六)融資方具備有效的擔保物資。

擔保物資應為大宗原材料、產成品和存貨,或者為固定資產,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具有通用行,用途廣泛,符合國家、行業標準,且不屬于國家環保政策限制的物品;物理、化學性能穩定,不易變質,便于長期保管,規格標準化,便于計量;市場流動性強,有活躍的銷售渠道,易于變現;權屬清晰,借款人以合法方式取得商品的所有權和處置權,未將商品轉讓給任何第三人。

(七)資金使用成本。

出資方核算貿易過程中產生的資金成本,如庫房租賃,第三方監管,第三方擔保費用等,應將所有成本計入費用成本,以便核算融資金額與抵押物貨值間的比例關系了,每個貿易融資模式都自由一套該比例的核算方法。

參考文獻:

[1]蔡粵屏.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路徑選擇[J].企業經濟,2007(8).

[2]巴曙松.金融創新: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J].金融博覽,2009(7).

[3]劉嘉.商業銀行的貿易融資業務[J].銀行家,2008(1).

[4]陳雅玉.熟知銀行產品[J].中國中小企業,2009(7).

[5]陳雅玉.熟知銀行產品(續)[J].中國中小企業,2009(8).

[6]谷秀娟.金融風險管理-理論、技術與應用[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7]鄒小燕,樊兵.結構貿易融資[M].中信出版社,1998.

[8]呂香茹.商業銀行貿易融資[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9]交通銀行信貸管理部.信貸業務手冊[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10]吳征.中小企業有效融資方式選擇-貿易融資[J].經濟師,2009(12).

[11]蔣琳,戴鴻廣.助力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破解存在問題及其瓶頸[J].今日海南,2009(5).

篇10

作者:賁志紅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商貿分院貿易系

銀行就會認為做中小外貿型企業融資業務就是需要非常高的成本的,也要面臨巨大風險。另外,中小外貿型企業從進出口雙方談判,到雙方簽約,再到履約都是需要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之上才能順利完成的,所以雙方的資信會直接影響到貿易的成功與否。當前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數量非常多,總體來說效益不好,財務欠佳,很多的中小外貿型企業還經常會利用進出口押匯、打包貸款等國際結算融資手段來惡意套取銀行資金這樣一來很容易讓銀行對中小企業失去信心,最后直接影響到了其貿易融資。

具體來說,首先就是要通過完善和改革銀行融資制度來不斷優化和縮短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信貸的時間。其次,要積極創新經營機制,完善信貸政策,從而保障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資金的運行暢通。再次,要從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積極創新產品,積極開發信貸融資產品,將銀行在國際結算業務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最后就是不斷創新銀行的管理模式,對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的業務可以采取單獨考核的方式,盡力構建一種不但能對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的成長發展有利,而且還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銀行自身風險的良性循環的長效貿易融資機制。合理科學的控制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貿易融資成本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在貿易融資的過程中一般會遇到兩大難題,一是授信不足,二是融資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在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普遍利潤比較低的情況下就如何才能合理科學的控制好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貿易融資成本提就成為了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首先,中小外貿型企業可以借用銀行身份來達到降低貿易融資成本的目的,因為中小外貿型企業如果能以銀行的身份去辦理貿易融資業務就可能輕松地獲得非常低的融資利率,其中如果是主要從事進口業務的外貿企業可以通過辦理“假遠期”信用證的方式來獲得銀行的身份進行融資,而如果是主要從事出口業務的外貿企業就可通過“福費廷”業務的方式來獲得低成本融資。其次,可以巧妙利用銀行的各類貿易產品的組合優勢最大程度的來節約貿易融資的成本,比如可以將原來全程打包貸款的融資模式通過組合后改變成出貨前用打包貸款,然后在出貨后采用押匯業務,最后就是在承兌后再使用福費廷業務的融資模式,這樣以來就可以將貿易融資的成本降到最低,并且還能將貿易融資的期限大大縮短,甚至還可以將相關的抵押物抽出用于其他的急需融資需求方面。最后,要對國家為了鼓勵企業出口出臺的很多的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好。比如可以靈活使用出口退稅貸款貼息的政策來有效減少利息方面的支出。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多層次的中小外貿型企業直接貿易融資體系因為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的貿易融資渠道非常狹窄,想通過直接融資的方式非常難,大部分只能依靠間接貿易融資。所以非常有必要積極采取相關措施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多層次的中小外貿型企業直接貿易融資體系來為中小外貿型企業解決融資難和貸款難的問題。首先就是要鼓勵和扶持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的發展,不斷擴大企業的規模,加快創業板市場的發展。其次,要采取鼓勵和優惠政策吸引社會中各類投資結構加大對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的投資力度。再次,積極鼓勵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能彼此加強合作,大力發展進出口客戶“結算方式融資”。最后,積極探索研究和開發適合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絡,從而開拓創新更多的貿易融資模式。

從銀行到企業都要規范各種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貿易融資的風險控制體系首先,銀行為了能有效控制和防范好客戶風險,必須要制定科學嚴格的客戶評價標準,建立起中小外貿型企業信貸風險預警體系來對貿易融資的企業進行動態監控,以便能及時把握資金的使用狀況。同時企業也要成立相應的旨在控制貿易融資風險的專門的客戶信用評估中心部門來積極減少可能預見的損失。其次,各商業銀行都必須要明確好中小外貿型企業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前臺受理、操作部門及審批部門,并且制定嚴格的流程,要建立起全面的雙人復核制度來杜絕各種貿易融資違規行為,從而對資金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銀行要不斷探索新的貿易融資產品,中小外貿型企業要積極嘗試新的貿易融資渠道和方式首先,中小外貿型企業一般不但非常重視出口,而且也對內銷非常重視,但是在開拓我國國內市場的時候同樣也是會遇到很多的貿易融資難問題。所以我國國內的銀行最好是能盡力多推出能適合中小外貿型企業融資的新型貿易融資產品,比如建設銀行推出的“國際貿易融資”及“供應鏈融資”等產品就是非常好的。其次,我國中小外貿型企業要積極大膽地嘗試新的貿易融資方式,有些新的貿易融資渠道和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融資的額度,而且還可以有效降低貿易融資的成本和費用。比如福費廷就可以有效減少中小外貿型企業的貿易融資風險,而保理業務不但可以大大提升中小外貿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還可以規避收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