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虛詞范文

時間:2023-03-29 15:06: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言文虛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言文虛詞

篇1

常見的文言實詞中,很容易讓人望文生義、曲解文意的一類詞是古今異義詞。這類詞同音同形,古今意義卻不同。詞義的變化通常有三種情況:一是詞義擴大了。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里的“書”指《尚書》,現(xiàn)在則泛指一切書籍。二是詞義縮小了。如“金就礪則利。”這里的“金”泛指一切金屬,現(xiàn)在專指黃金。三是詞義轉(zhuǎn)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這里的“卑鄙”指“地位低、見識淺”,而現(xiàn)在指“品質(zhì)惡劣,不道德”。

有些實詞古今詞義差別很大,因此要根據(jù)具體語境來解釋,而不能用現(xiàn)在的意思去理解。要根據(jù)上下文去仔細體察,辨析其意思,還要注意記憶和積累。只要我們平時加強訓練,也就自然能夠正確理解,克服望文生義的毛病了。

再者,一詞多義現(xiàn)象也給我們理解文言實詞增加了困難。對于這種現(xiàn)象,不妨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從詞的本義推斷引申義。(2)因文定義,就是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推斷某個詞在文句中的意思。(3)根據(jù)詞在句中的位置推斷其意義。

辨析通假字要從音的假借上入手,所謂“以聲求義”。如遇到某個實詞按其通常的意思解釋不通時,就可以利用通假字和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來辨析。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蚤”本義是跳蚤,但把這個意義放在上下文里講不通,這就是通假字,本字應該是音同字“早”,在這句話中是“及早”的意思。

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推斷實詞詞義:

1.根據(jù)字形特點推斷。漢字是表意文字,絕大多數(shù)漢字本身就是一個詞語,漢字的音形義通常有聯(lián)系。(1)根據(jù)形聲字推斷詞義。例如“縞”是形聲字,“高”表讀音部分,絞絲旁兒表意義,因此“縞”是絲帛、布料的意思。(2)根據(jù)會意字的幾個組成部分來推斷詞義。

2.根據(jù)意義關系推斷。在一定的語言結構和情境中,有些實詞在意義上有相同相近、相對相反、同類相關、因果照應等多種聯(lián)系,根據(jù)這些特點可以推斷其意思。根據(jù)意義關系推斷,要注意的問題是:一是要注意該詞語與鄰近詞語在意義上的關系;在前后句子之間,要注意該詞語與其他句子及相關詞語在意義上的關系。二是從意思相同相近、相對相反、因果關系、解說關系、話題關系、事理連貫等方面考慮意義聯(lián)系。

3.根據(jù)結構特點推斷。就一個句子而言,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成分,分別由名詞、動詞、形容詞等不同的實詞來充當;一定詞類的實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是比較固定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也比較穩(wěn)定。就句子與句子而言,文言文中還有比較整齊的對偶、對比、對舉、排比等句子,這些句子之間有因果、條件、轉(zhuǎn)折、遞進等結構與意義關系。根據(jù)這些特點可以推斷實詞意思。

4.根據(jù)語境、事理推斷。前面幾種推斷,都涉及具體語境,但主要是以詞語本身、詞語所在句子、相關句子為對象來推斷其意義。根據(jù)語境、事理推斷則在上述基礎上更多地看詞語的某個意思還原到文中時,是否與意義群的意思、事情和常理相吻合。

全面準確地記憶積累,是理解文言實詞的基礎,但合理有據(jù)地推斷,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法。

二、虛詞

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六種。一個詞是實詞,還是虛詞,可以從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來判斷。比如說介詞、連詞、嘆詞、語氣詞就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也就是說,處在主謂賓定補狀位置的詞語,絕對不是這些詞。

一般來說,虛詞的用法雖多,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1.看語法結構。借助語法結構分析,可以推斷文言虛詞的用法。如“先妣撫之甚厚”這里的“撫之”是動賓短語,“之”是動詞“撫”的賓語,代詞,代“嫗”,可譯為“她”。

2.看對應位置。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上的疑難虛詞的用法。如:“舟遙遙以輕,風飄飄而吹衣”一句中“以”和“而”在對應位置上,“而”是表修飾的連詞,由此可以推斷“以”也是表修飾的連詞。

3.看特殊標志。文言文段與段、句與句銜接過渡,起承轉(zhuǎn)合,常用一些虛詞來充當標志性詞語。這些詞語多用來引議論、轉(zhuǎn)話題、表關聯(lián)等。根據(jù)標志性詞語,可推斷其用法。如“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一句中的“夫”用在段首引發(fā)議論,是發(fā)語詞,可不譯,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若夫”“故夫”“且夫”“蓋”等。

4.看語氣表達。有些文言虛詞的用法可以根據(jù)語句所表達的語氣來推斷。如“吾其還也”一句中“其”表商量的語氣,可譯為“還是”。

除要確切了解文言虛詞的作用外,還應該與現(xiàn)代漢語進行比較,了解虛詞的變化。變化的情況大致有四種:一是少數(shù)意義沿用至今。如“學,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今仍作“然后”。二是有的完全消失。如做發(fā)語詞的“夫”“蓋”,起提頓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的“之”等。三是有的用法發(fā)生了變化。如“雖”,在文言文里,它既可作轉(zhuǎn)折連詞,也可作假設連詞,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只能作轉(zhuǎn)折連詞。

跟蹤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景清倜儻尚大節(jié),領鄉(xiāng)薦,游國學。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而不與。固請,約明日還書。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書,亦未假書于汝。”生忿,訟于祭酒。清即持所假書,往見,曰:“此清燈窗所業(yè)書。”即誦輒卷。祭酒問生,生不能誦一詞。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書還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戲耳。”

(選自《澤山雜記》)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固請,約明日還書(一再)

B.生旦往索(早晨)

C.訟于祭酒(打官司)

D.景清倜儻尚大節(jié)(注重)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吾以子珍秘太甚②即以書還生

B.①訟于祭酒②學于余

C.①即誦輒卷②清即持所假書

D.①特以此相戲耳②不恥相師

2.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循壽邑而東三十里為丹水之涯,余幼孤,嘗依外父魏氏家讀書于其地,凡三四載。逮弱冠,李翁龍門以女妻余,二十余年中,往來問遺,率一歲間,數(shù)至以為常。

庚戌春,吾邑奉倩李君之子大木欲從余游,先之以贄,余辭不敢當。繼又殷勤造請,余益辭不敢當。然誼不能卻,于是皆讀書于丹泉之精舍,與余內(nèi)弟茂原、吾友乾一及兒,五六人相與游處甚歡。

余于身世離合之際,蓋重有感也。憶癸、甲之際,余初婚,乾一為龍門公義子,時方七八歲,持餅餌與余嬉也。龍門翁故艱于嗣,是歲始舉茂原。又一年,余舉兒。方與奉倩讀書“六宜堂”中,聞大木亦以是歲舉,則囅然喜。謂吾三家游處姻戚略同,又相繼有子,愈益心喜相賀。喪亂之余,干戈、水火、流離之變,忽忽遂更二十余年。龍門翁以中年溘焉長逝;奉倩方直中翰,為國家侍從;大木近游太學;乾一、茂原為名諸生;兒子亦能持筆墨與諸君上下角逐;而余遂已四十余,也可勝嘆哉。

古君子之欲有為于世也,莫先乎學。學莫先乎知道,尤莫要于及時。昔之學者自八歲入小學,以后其于“六藝”之旨,次第講明,浸潤之以諸史百家,三十前后所學遂以大成,然后出而應國家之務,左右逢源而取之裕如也。今之學者則不然,日役役焉從事于帖括祿利之途,父以是勉其子,師以是訓其弟。幸而得者,奉臭腐為珍寶;其不得者,則亦終身于臭腐之內(nèi)。而于昔人通經(jīng)學古之義、明體達用之方,白首懵如也,豈不重可哀乎!余也落無成,深悔所學之不得其術,坐銷歲月,方思為失晨之鳴、亡羊之補。諸子其亦求昔人之學者,以為學而無貽,余今日之悔焉,則其進未有量已。

(選自《丹泉勸學記》)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率一歲間(大致,一般)

B.吾邑奉倩李君之子大木欲從余游(游玩)

C.是歲始舉茂原(生)

D.奉臭腐為珍寶(比喻利祿)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嘗依外王父魏氏家讀書于其地

②以后其于“六藝”之旨

B.①忽忽遂更二十余年

②而余遂已四十余

C.①龍門翁以中年溘焉長逝

②聞大木亦以是歲舉

D.①古君子之欲有為于世也

②昔之學者自八歲入小學

3.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B.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

C.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遭受)

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淺陋)

4.下列各句中,黑體實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A.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B.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根本)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士兵)

D.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5.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考慮、分析)

B.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C.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D.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拆除)

6.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渡過)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C.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收獲)

D.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告別)

7.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宋何罪之有

②句讀之不知

B.①吾嘗終日而思矣

②吾恂恂而起

C.①向吾不為斯矣,則久已病矣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D.①作《師說》以貽之

②斂貲財以送其行

8.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②其孰能譏之乎

B.①良曰:“長于臣。”

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C.①攝乎大國之間

②風乎舞雩

D.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②必為湯武笑矣

9.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臣乃敢上璧

②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B.①河漢清且淺

②吾今且赴府

C.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D.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②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

10.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

②蓋將以二十八日親往頤和園請命西后

B.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

C.①今肅迎操……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②秦王恐其破璧

D.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②蟹六跪而二螯

參考答案

《文言文講練之實詞、虛詞》

1.(1)C(這里是反映情況,爭論是非的意思)(2)B(B項“于”,介詞;A項①認為,動詞;②把,介詞。C項①立即,副詞;②就,副詞。D項①動作偏指一方,譯為“你”,副詞;②互相,副詞)

2.(1)B(游:求學)(2)C(介詞,在。A項①介詞,在;②介詞,對。B項①副詞,就,已經(jīng);②副詞,竟然。D項①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②用在時間詞后面,起湊足音節(jié)的作用)

3.(1)D(鄙:邊遠的地方)

4.C(兵:兵器)

5.D(除:整理)

6.A(度:越過)

7.C(①表假設,用在后一分句開頭,譯為“那么”②表轉(zhuǎn)折,譯為“卻”。A項賓語前置的標志。B項表修飾。D項表目的關系,譯為“來”)

8.A(副詞,譯為“可要”;②副詞,表反詰,譯為“難道”。B項表比較,譯為“比”。C項相當于“于”,譯為“在”。D項表被動,譯為“被”)

篇2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是《考試說明》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種版本的“新課程標準”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識點,能力層級為b。考查難度上要求從意義和用法兩方面解題,即解釋虛詞在不同句子中的含義和語法功能,包括句子成分。

題型多為選擇題,題干要求判斷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異同。材料來源上,所選閱讀材料的例句多選自初中所學課文(包括“新課程標準”教材和統(tǒng)編教材)及與課本有關聯(lián)的文章。

如何掌握好“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呢?:1.在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大致有四類:一類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類是起組合作用的,如“以”“于”“為”;第三類是起連接作用的,如“而”“則”“乃”;第四類是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有“之”“其”“而”“以”“于”。2.可自己制作一個“常用文言虛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對照課文和單元知識短文認真填寫,使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復習效率。

備考策略

1.立足課內(nèi),輻射課外。

(1)歷年中考考點的設置,幾乎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相關的知識點。因此,立足課內(nèi)、輻射課外實在必要。

(2)以單元為單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識要點,注意前后聯(lián)系,總結規(guī)律。同時積累關鍵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課外練習,體現(xiàn)知識體系的聯(lián)系性、相關性和取法于課內(nèi)、應用于課外的精神。

(3)以課外文段為主,聯(lián)系課內(nèi)已學知識。與課內(nèi)的知識融合,貫通起來理解記憶。另外,每天分別給10個虛詞在課內(nèi)找例解。

2.注意虛詞的古今變化,懂得它和白話中哪些說法大體相當。

變化的情況大致有以下四種:

(1)少數(shù)沿用下來。如“學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今仍使用。

(2)有的完全消失。例如作發(fā)語詞的“夫”“蓋”,如“蓋追先帝之殊遇”;起提頓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有的用法發(fā)生了變化。例如“所以”在文言里表原因或憑借,現(xiàn)在則表結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詞,表陳述、判斷、停頓等語氣,現(xiàn)作副詞,表同樣、并行等意義。

(4)有的改用了別的詞。如語氣助詞“矣”現(xiàn)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嗎”“呢”,“于”則用“在”“向”“到”“對”“從”“同”“給”“被”等介詞代替。

3.分辨詞性,以詞性統(tǒng)率用法。

例如:“之”有三個詞性。

動詞,“輟耕之(到、往)壟上”,“之”作為實詞,僅此一個特殊用法,應著重記住。

代詞,有第三、第一人稱代詞用法,前者是一般用法,大家比較熟悉,可以不必特別記;后者(如“不知將軍寬之(我)至此也”)屬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還有近指代詞用法,如“均之(這)二策”。

助詞,一般有五個用法:一是當“的”字用,作定語的標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的)師”;二是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作補語標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無不在也”;三是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如“頃之”;四是賓語前置標志,如“宋何罪之有”,譯時省去;五是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使之在句子中作主語、謂語和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要抓住它在主謂之間(一般是名詞、代詞與動詞、形容詞之間)的特點,把它與定語標志區(qū)分開來。

這樣,通過詞性統(tǒng)率用法,就使繁多的虛詞用法有了頭緒。而通過抓生疏、疑難、特殊的用法,也減少了復習量。

4.結合語境辨明用法。

虛詞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綜合運用文意理解與句法分析兩種方法。

【解題方法】

1.要有全句意識。許多虛詞意義不實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對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準確地理解它。比如語氣助詞,在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在感嘆句末則助感嘆語氣,在陳述句末則助陳述語氣,與全句的句式和語氣“息息相關”。

2.要有句位感。一些虛詞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助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一般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因為“其”不能作主語;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作代詞,名(代)詞后一般是作語氣副詞,如“秦王恐其破璧”(代詞),“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副詞)。

3.注意作詞法、句法分析。比如分析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1)“俅以幸臣躐躋顯位”;(2)“得全首領以沒”;(3)“扈從以行”;(4)“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其中,(1)(4)中的“以”用于名詞之前,與名詞構成介賓短語,是介詞,但一個用在身份前,一個用在工具前,所以意義不同;(2)(3)中的“以”用在兩個表行為的動詞前,用法意義相同(表目的,“用來”)。

4.分清虛實,審視語氣。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或虛化而來的,因此,有的詞既可以是實詞,也可以是虛詞。要弄清詞義及用法,就要先分清這個詞在具體語境中是虛詞還是實詞。有的虛詞只是起表達語氣的作用,因此要認真審視句子的語氣。

失分會診

根據(jù)平時訓練和中招閱卷的情況,解答文言虛詞題的失誤主要有以下幾種:

1.詞性判斷錯誤。

例:“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中的“為”是動詞,譯為“做”,不少同學當作了介詞“給”。

2.主動被動判斷錯誤。

例:“祇辱于奴隸人之手”中的“于”表被動,譯為“被”。

3.注意用法變化。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的“而”表并列,可譯為“和”“又”“并且”;“挾天子而令諸侯”中的“而”則表承接,可譯為“就”“然后”或不譯。這是中考考生最易失分的一類題目,難度也比較大。

例題透視

[例1](200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題)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①是馬也()②食馬者()

[剖析]此題以解答的形式考查學生對關鍵詞語的理解把握,常放在文言文閱讀中進行。因此,解答此題,分析具體語言環(huán)境,對所在文段進行整體翻譯是前提和關鍵。題①中的“是”當“這”講,題②中的“者”是“……的人”的意思。

[例2](200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題)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無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d.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學而時習之

[剖析]此題將虛詞與實詞放在一起綜合考查,實詞考查的是一詞多義現(xiàn)象,虛詞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的異同。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c。

在中考試題中,對文言虛詞的考查雖不是重點,但對常見的文言虛詞用法的考查還是很普遍的。

專項訓練

1.解釋下列加線的詞。

①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③固以怪之矣()

④一狼洞其中()

2.判斷下列加點虛詞的語法特點。

①宋何罪之有。()

②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③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④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3.下列每組加線詞用法不同的是哪一項。

(1)a.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b.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c.舍魚而取熊掌

d.傭者笑而應曰()

(2)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a.肉食者謀之 b.或置酒而招之c.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d.聞之,欣然規(guī)往()

參考答案:1.①指失道者②指修岳陽樓這件事③這件事④指柴草堆。

篇3

文言虛詞考查的重點是理解詞語的意義,難點是理解詞語的用法。15個文言虛詞(而、何、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于、與、則、之)有多種含義,復習有一定的難度。近年來,江蘇高考雖沒有單獨設題考查虛詞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現(xiàn)虛詞單獨命題的可能。

【知識匯總】

要求掌握的15個文言虛詞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兼詞六類。

一、 代詞: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稱代詞:用作第一人稱(其、之)、第二人稱(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稱(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詞:其、之。例:于亂石間擇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問代詞:何、焉。例:其間旦暮聞何(什么)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二、 副詞:其、且、以、與、則、乃

用來表范圍,表語氣,表時間,表判斷。

三、 介詞:以、于、為、因

用來表處所,表時間,表原因,表目的,表對象,表憑借,表被動。例:天下熙熙,皆為(為了)利來;天下攘攘,皆為(為了)利往。

四、 連詞:而、且、其、若、以、因、與、則

有表并列、遞進、承接、轉(zhuǎn)折、假設、因果、修飾、選擇、目的、條件、程度等作用。例: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五、 助詞:其、所、為、焉、與、之

1. 語氣助詞:其、所、為、焉。表疑問、反問語氣,感嘆語氣,陳述語氣,還有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歟,呢)?

2. 結構助詞:之、所。“之”常常作定語的標志,有時也作補語、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的標志,還可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成分,或用在時間詞后,湊足音節(jié)。“所+動詞”用來表人、事物、處所。例: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六、 兼詞:焉

作為兼詞的“焉”一般用在動詞后,相當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詞,“之”“是”“何”是代詞。例: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題型有五種:

①選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虛詞,比較其意義和用法的異同,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選用不同的文言虛詞,比較它們在句中意思的異同,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題干中給出例句,要求找出與例句中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④用兩兩比較的方法考查四個虛詞在用法上的異同,它往往是從選文中選出四個虛詞分別跟課文中相同字形的虛詞進行比較。

⑤把文言實詞和虛詞結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中涉及的文言虛詞為采分點)。

【例題講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遂發(fā)憤以卒 木欣欣以向榮

B. 填淤則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 因潛請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東山之上

D. 既為方伯所知 秦王為趙王擊缶

解析 本題考查形式是選用課內(nèi)和課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虛詞,比較其意義和用法的異同。A項中兩個“以”都是連詞,相當于“而”,連接修飾語與被修飾語。B項中第一個“則”可解釋為“那么”,連詞;第二個“則”,轉(zhuǎn)折連詞,可解釋為“卻”。C項中第一個“于”,介詞,向;第二個“于”是介詞,從。D項中第一個“為”,介詞,表被動;第二個“為”,介詞,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蘇卷)(原文略)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事官遠矣!

解析 本題把文言虛詞放在譯句中考查,同學們特別要注意“以”和“于”兩個關鍵點,“以”可以翻譯成“憑”或“作為”,“于”表比較。

答案 你作為一個縣令就能做到這樣,遠遠比言事的官司員賢能啊!

在實際解題中,還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問題:①把虛詞的連用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混淆。如“雖然”,在古漢語中有幾種意思:雖然這樣、即使這樣等。②用今義釋古義。如把“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的“既”解作連詞“既然”,其實是副詞“已經(jīng)”的意思;把“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中的“無”解作“沒有”,其實是“無論”的意思。

【方法歸納】

解答此類題目,需依據(jù)具體語境思考,答題主要應注重以下幾點:

(1) 注重上下文意

虛詞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根據(jù)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是應試的常用之法。有些虛詞表達一定的邏輯關系,因此可以通過分析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正確推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如“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根據(jù)句意“不是挾帶著泰山來跨過北海這一類情況”,就可確定“以”的意思是“來”,表目的。

(2) 注重語法分析

從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入手,可以推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比如“之”處于謂語位置,可視為動詞,如“輟耕之壟上”的“之”是“到……去”之意。處在賓語部分的兩個名詞之間,可作為指示代詞“這樣(的)”,如“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的“之”。處在主謂之間,起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關系

這里的“位置”指的是虛詞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虛詞用法會隨著它在句中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動詞前往往是疑問代詞,用在形容詞后則充當詞尾,相當于“然”,用在句尾則為兼詞或語氣詞。這個方法也適合表語氣的虛詞。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如“夫戰(zhàn),勇氣也”中的“也”表判斷;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現(xiàn)象

①兼詞。所謂“兼詞”,即一個字相當于兩個詞,如“諸”,在“穆公訪諸蹇叔”“獻諸撫軍”這樣的句子中,它相當于“之于”兩個詞;在“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這樣的句子中,它相當于“之乎”兩個詞。常見的兼詞還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連用。虛詞的連用,是指在同一個地方,連續(xù)使用虛詞以加強語氣。如“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個虛詞連用,重點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虛詞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習慣性形式而被固定下來,表示特定的意義。如表疑問或反問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對你怎么辦呢)?、“若之何毀之”?(為什么毀掉鄉(xiāng)校)。常見的還有“何……為”、“何以……為”、“何……之有”、“不亦……乎”、“無乃……乎”、“得無……乎”、“何其……也”;表被動的“見”、“見……于”、“為”“為……所”、“于”等。

現(xiàn) 場 練 兵

拙 效 傳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趨避者,兔也,而獵者得之。烏賊魚吐墨以自蔽,乃為殺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計,雀不如燕;謀生之術,鸛不如鳩。古記之矣。作《拙效傳》。

家有四鈍仆:一名冬,一名東,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藍睛虬須,色若銹鐵。嘗從余武昌,偶令過鄰生處,歸失道,往返數(shù)十回,見他仆過者,亦不問。時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見其凄涼四顧,如欲哭者,呼之,大喜過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盞,適有他役,即忘之案上,為一婢子竊飲盡。煮酒者憐之,與酒如前。冬傴僂突②間,為薪焰所著,一烘而過,須眉幾火。家人大笑,仍與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湯中,俟暖即飲,偶為湯所濺,失手墮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嘗令開門,門樞稍緊,極力一推,身隨門辟,頭顱觸地,足過頂上,舉家大笑。今年隨至燕邸,與諸門隸嬉游半載,問其姓名,一無所知。

東貌亦古,然稍有詼氣。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繼室時,令至城市餅。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約以三日歸。日晡不至,家嚴同伯修門外望。至夕,見一荷擔從柳堤來者,東也。家嚴大喜,急引至舍。釋擔視之,僅得蜜一甕。問餅何在,東曰:“昨至城,偶見蜜價賤,遂市之。餅價貴,未可市也。”時約以明餅納禮,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嘗刈薪,跪而縛之,力過繩斷,拳及其胸,悶絕仆地,半日始蘇。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發(fā)后攢作一紐,如大繩狀。弟與錢市帽,奎忘其紐,及歸,束發(fā)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駭嘆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張空拳相角,如與人交藝者,竟嚙其指。其癡絕皆此類。

然余家狡獪之仆,往往得過,獨四拙頗能守法。其狡獪者,相繼逐去,資身無策,多不過一二年,不免凍餒。而四拙以無過,坐而衣食,主者諒其無他,計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見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②突:煙囪。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組句子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趨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獵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無過

C. ①烏賊魚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見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銹鐵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組句子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問餅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計,雀不如燕

②適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傴僂突間,為薪焰所著

②問其姓名,一無所知

D. ①力過繩斷,拳及其胸

②其狡獪者,相繼逐去

3. 下列各組句子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烏賊魚吐墨以自蔽,乃為殺身之梯

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B. ①乃為殺身之梯

②偶為湯所濺

C. ①東貌亦古,然稍有詼氣

②(虎)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D. ①張空拳相角,如與人交藝者

②弟與錢市帽

4.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冬乞得一盞,適有他役,即忘之案上,為一婢子竊飲盡。

(2) 時約以明餅納禮,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獪之仆,往往得過,獨四拙頗能守法。

(4) 主者諒其無他,計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答案見本期欄目“參考答案”)

(作者:孫璐,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

【考點分析】

文言虛詞考查的重點是理解詞語的意義,難點是理解詞語的用法。15個文言虛詞(而、何、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于、與、則、之)有多種含義,復習有一定的難度。近年來,江蘇高考雖沒有單獨設題考查虛詞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現(xiàn)虛詞單獨命題的可能。

【知識匯總】

要求掌握的15個文言虛詞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兼詞六類。

一、 代詞: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稱代詞:用作第一人稱(其、之)、第二人稱(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稱(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詞:其、之。例:于亂石間擇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問代詞:何、焉。例:其間旦暮聞何(什么)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二、 副詞:其、且、以、與、則、乃

用來表范圍,表語氣,表時間,表判斷。

三、 介詞:以、于、為、因

用來表處所,表時間,表原因,表目的,表對象,表憑借,表被動。例:天下熙熙,皆為(為了)利來;天下攘攘,皆為(為了)利往。

四、 連詞:而、且、其、若、以、因、與、則

有表并列、遞進、承接、轉(zhuǎn)折、假設、因果、修飾、選擇、目的、條件、程度等作用。例: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五、 助詞:其、所、為、焉、與、之

1. 語氣助詞:其、所、為、焉。表疑問、反問語氣,感嘆語氣,陳述語氣,還有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歟,呢)?

2. 結構助詞:之、所。“之”常常作定語的標志,有時也作補語、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的標志,還可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成分,或用在時間詞后,湊足音節(jié)。“所+動詞”用來表人、事物、處所。例: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六、 兼詞:焉

作為兼詞的“焉”一般用在動詞后,相當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詞,“之”“是”“何”是代詞。例: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題型有五種:

①選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虛詞,比較其意義和用法的異同,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選用不同的文言虛詞,比較它們在句中意思的異同,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題干中給出例句,要求找出與例句中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④用兩兩比較的方法考查四個虛詞在用法上的異同,它往往是從選文中選出四個虛詞分別跟課文中相同字形的虛詞進行比較。

⑤把文言實詞和虛詞結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中涉及的文言虛詞為采分點)。

【例題講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遂發(fā)憤以卒 木欣欣以向榮

B. 填淤則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 因潛請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東山之上

D. 既為方伯所知 秦王為趙王擊缶

解析 本題考查形式是選用課內(nèi)和課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虛詞,比較其意義和用法的異同。A項中兩個“以”都是連詞,相當于“而”,連接修飾語與被修飾語。B項中第一個“則”可解釋為“那么”,連詞;第二個“則”,轉(zhuǎn)折連詞,可解釋為“卻”。C項中第一個“于”,介詞,向;第二個“于”是介詞,從。D項中第一個“為”,介詞,表被動;第二個“為”,介詞,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蘇卷)(原文略)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事官遠矣!

解析 本題把文言虛詞放在譯句中考查,同學們特別要注意“以”和“于”兩個關鍵點,“以”可以翻譯成“憑”或“作為”,“于”表比較。

答案 你作為一個縣令就能做到這樣,遠遠比言事的官司員賢能啊!

在實際解題中,還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問題:①把虛詞的連用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混淆。如“雖然”,在古漢語中有幾種意思:雖然這樣、即使這樣等。②用今義釋古義。如把“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的“既”解作連詞“既然”,其實是副詞“已經(jīng)”的意思;把“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中的“無”解作“沒有”,其實是“無論”的意思。

【方法歸納】

解答此類題目,需依據(jù)具體語境思考,答題主要應注重以下幾點:

(1) 注重上下文意

虛詞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根據(jù)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是應試的常用之法。有些虛詞表達一定的邏輯關系,因此可以通過分析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正確推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如“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根據(jù)句意“不是挾帶著泰山來跨過北海這一類情況”,就可確定“以”的意思是“來”,表目的。

(2) 注重語法分析

從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入手,可以推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比如“之”處于謂語位置,可視為動詞,如“輟耕之壟上”的“之”是“到……去”之意。處在賓語部分的兩個名詞之間,可作為指示代詞“這樣(的)”,如“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的“之”。處在主謂之間,起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關系

這里的“位置”指的是虛詞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虛詞用法會隨著它在句中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動詞前往往是疑問代詞,用在形容詞后則充當詞尾,相當于“然”,用在句尾則為兼詞或語氣詞。這個方法也適合表語氣的虛詞。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如“夫戰(zhàn),勇氣也”中的“也”表判斷;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現(xiàn)象

①兼詞。所謂“兼詞”,即一個字相當于兩個詞,如“諸”,在“穆公訪諸蹇叔”“獻諸撫軍”這樣的句子中,它相當于“之于”兩個詞;在“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這樣的句子中,它相當于“之乎”兩個詞。常見的兼詞還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連用。虛詞的連用,是指在同一個地方,連續(xù)使用虛詞以加強語氣。如“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個虛詞連用,重點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虛詞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習慣性形式而被固定下來,表示特定的意義。如表疑問或反問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對你怎么辦呢)?、“若之何毀之”?(為什么毀掉鄉(xiāng)校)。常見的還有“何……為”、“何以……為”、“何……之有”、“不亦……乎”、“無乃……乎”、“得無……乎”、“何其……也”;表被動的“見”、“見……于”、“為”“為……所”、“于”等。

現(xiàn) 場 練 兵

拙 效 傳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趨避者,兔也,而獵者得之。烏賊魚吐墨以自蔽,乃為殺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計,雀不如燕;謀生之術,鸛不如鳩。古記之矣。作《拙效傳》。

家有四鈍仆:一名冬,一名東,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藍睛虬須,色若銹鐵。嘗從余武昌,偶令過鄰生處,歸失道,往返數(shù)十回,見他仆過者,亦不問。時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見其凄涼四顧,如欲哭者,呼之,大喜過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盞,適有他役,即忘之案上,為一婢子竊飲盡。煮酒者憐之,與酒如前。冬傴僂突②間,為薪焰所著,一烘而過,須眉幾火。家人大笑,仍與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湯中,俟暖即飲,偶為湯所濺,失手墮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嘗令開門,門樞稍緊,極力一推,身隨門辟,頭顱觸地,足過頂上,舉家大笑。今年隨至燕邸,與諸門隸嬉游半載,問其姓名,一無所知。

東貌亦古,然稍有詼氣。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繼室時,令至城市餅。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約以三日歸。日晡不至,家嚴同伯修門外望。至夕,見一荷擔從柳堤來者,東也。家嚴大喜,急引至舍。釋擔視之,僅得蜜一甕。問餅何在,東曰:“昨至城,偶見蜜價賤,遂市之。餅價貴,未可市也。”時約以明餅納禮,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嘗刈薪,跪而縛之,力過繩斷,拳及其胸,悶絕仆地,半日始蘇。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發(fā)后攢作一紐,如大繩狀。弟與錢市帽,奎忘其紐,及歸,束發(fā)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駭嘆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張空拳相角,如與人交藝者,竟嚙其指。其癡絕皆此類。

然余家狡獪之仆,往往得過,獨四拙頗能守法。其狡獪者,相繼逐去,資身無策,多不過一二年,不免凍餒。而四拙以無過,坐而衣食,主者諒其無他,計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見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②突:煙囪。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組句子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趨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獵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無過

C. ①烏賊魚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見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銹鐵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組句子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問餅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計,雀不如燕

②適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傴僂突間,為薪焰所著

②問其姓名,一無所知

D. ①力過繩斷,拳及其胸

②其狡獪者,相繼逐去

3. 下列各組句子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烏賊魚吐墨以自蔽,乃為殺身之梯

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B. ①乃為殺身之梯

②偶為湯所濺

C. ①東貌亦古,然稍有詼氣

②(虎)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D. ①張空拳相角,如與人交藝者

②弟與錢市帽

4.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冬乞得一盞,適有他役,即忘之案上,為一婢子竊飲盡。

(2) 時約以明餅納禮,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獪之仆,往往得過,獨四拙頗能守法。

(4) 主者諒其無他,計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篇4

對文言虛詞的考查,是近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見考點,文言虛詞數(shù)量雖然比實詞少,但用法靈活,使用頻率高,發(fā)展變化快,所以在考試中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下面教給同學們一些揣摩文言虛詞意義的方法與對策:

1 巧看搭配推詞義

請看下面句子中的“以”字:

(1)告先帝之靈以彰其咎。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例(1)中的“以”連接的都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故可以推斷這里的“以”是連詞,在這里是表示目的關系的連詞;第(2)例中的“以”連接的是名詞“客”,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看,可以確定這里的“以”由介詞轉(zhuǎn)化為帶有一定動詞色彩的“率領”等意義;例(3)中的“以”所搭配的對象都是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和后面的名詞(或代詞、名詞性短語)構成短語修飾后面的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原因、時間等,這是介詞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推知這兩個“以”都是介詞。

2 界定詞性推詞義

由于一些文言虛詞的特定詞義與其所屬詞性有一定關聯(lián),我們根據(jù)這一特點,可以很快搞清某些詞語的意義。如有些文言虛詞兼有實詞和虛詞的雙重性質(zhì),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只要能推斷出其詞性不一樣,那么,用法肯定也不同。如:

(4)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

(5)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以”既可作實詞,又可作虛詞,要能分清虛實。第一句是說大將軍李廣根據(jù)敵我雙方形勢,認為此時如果帶領百騎倉皇而逃的話,必致匈奴大軍追殺而全軍覆沒,因此第一句中的“以”為實詞,作“率領、帶領”講,而第二句中的“以”為介詞“把”。顯然,兩者詞性有別,一實一虛,如果我們能細心揣摩出這些虛詞在這里的詞性,那么,得到真實意義也就不難了。

3 妙借代入推詞義

同學們都知道,在數(shù)學中有種方法叫“代入法”,這種方法所產(chǎn)生的奇妙的效果不言而喻,在解答文言文虛詞意義時,如果用這種方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請看下面一則選擇題: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過于荊,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 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吳。 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C 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 知不以利為利矣。 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A 項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與“虎”之間存在比較關系,“于”相當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顯然講不通,事實上第一句中的“于”作“從”講,由此排除該項。C項中的后一句“宋何罪之有”,其中的“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是助詞;如果將這里的“之”義代人前一句,顯然講不通,故可以推斷這兩個“之”詞義不相同。D項中,第二句“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出自蘇洵《六國論》,“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人第一句“知不以利為利矣”中顯然也講不通,可知該項也非正確答案。再看B項所涉及的兩句,第二句“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出自課文《屈原列傳》,“因”作“乘機”解,代人第一句中剛好符合上下文語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答案:B

4 利用語境推詞義

同學們都知道,特定的語境可以決定一個詞語的特定意義與用法,這種用法也許打破常規(guī),也許是同學們不曾見過的,但這種意義可能只切合此境。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虛詞上下文語境完整,語句的整體意義限制了某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考生可根據(jù)上下文來進行判斷。請看:

(7)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8)今賢兄子葬父于洛陽,此則京邑之人也,豈吾結好之本意哉。

(9)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上面幾個例子中,我們只有利用全句的語境來進行推測,才可解決問題。如例(7)中“于”字的解釋,只有在翻譯全句的基礎上,加以推測才會知道“于”的意義即“在”,介詞。例(8)的語境是“今賢兄子葬父于洛陽”,洛陽即當時的京邑,意思是說“現(xiàn)在你的侄子把他父親葬在洛陽,這說明他是京都人呀”。由此推斷該句中的“則”應為副詞,表判斷,起強調(diào)、確認作用,意為“是、就是”。再看例(9),出自課文《齊桓晉文之事》。齊宣王一見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問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情,說明他有稱霸的企圖。而齊桓公、晉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愛稱霸天下的,與儒家所倡導的“王道”相對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輕輕將話題岔開:“無以,則王乎”“如果不得不說,那么還是說說王道的事吧”。此處,“則”為連詞,表假設關系,可譯為“那么”。

5 尋找特征推詞義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或固定句式,它們之所以能固定下來,正是得到了虛詞的幫助。因此,同學們一定要記住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這里的虛詞即其主要特征,可以幫助你快速解答詞義。如:

不亦……乎相當于“不是……嗎”

何……為相當于“為什么要……呢”

見……于被動句

以……為……相當于“把……(當作)……”

如……何相當于“對……該怎么辦”

唯……是“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對象的唯一性

與其……寧……相當于“與其……寧可……”

其……之謂也相當于“這大概……吧”

總之,以上只是推斷文言文虛詞用法及詞義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而要想在文言文閱讀這一領域里“縱橫馳騁”,還要有豐富的文化積淀與文詞功底,但只要多看、多讀、多思考,你就一定能掌握它們。

二、實戰(zhàn)演練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按要求答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路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集》)

1 下列加點虛詞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作《師說》以貽之

B 夫君子之行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 慢則不能勵精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2 請將畫線的兩句話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與解析]

篇5

這一期的《學習DIY》欄目帶給同學們的是關于文言虛詞用法破解及古詩詞鑒賞的文章。希望能給同學們的應試帶來幫助!

(曉 風)

在高考中,對文言文虛詞的考查,《考試說明》作了明確規(guī)定:“理解常見的文言文虛詞在文中的用法。”這道題為單項選擇題,分值為3分。那么,臨場應試時,如何聯(lián)系語境,破解文言虛詞的用法呢?下面略談陋見。

一、看清題目,明確要求

一拿到題目,不要急于選擇孰對孰錯。先要看清題干,讀懂要求。縱觀近幾年考題,題干多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組是( )”,里面的“相同”或者“不相同”僅一字之差,如稍為疏忽,便會鑄成大錯,同時要弄明白“用法”和“意義”,兩者全同才為“相同”,若兩者之一不同或全不同即為“不同”。然后看選項,明確考查對象,具體是哪幾個虛詞,命題的意圖是什么,組合方式如何,落實虛詞的出處等。

這一環(huán),雖是常識,簡單易行,但也正因為簡單,就會使人大意馬虎,痛失考分。因此,它是解題很為必要的第一步,千萬大意不得。

二、速調(diào)記憶,靈活比照

明確考查的對象和要求之后,馬上打開知識儲備的庫門,迅速調(diào)動記憶,在腦海里展現(xiàn)相關內(nèi)容。若出自學過的課文,回憶該句具體意思是什么,該詞的用法和意義如何。如2001年全國卷《田單列傳》第13題: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⑴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

⑵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⑶五千人因銜枚擊之。

⑷相如因持璧卻之。

⑸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⑹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⑺故使約降于燕。

⑻故內(nèi)惑于鄭袖。

本題的各項的第二句分別出自高中課文《病梅館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和《屈原列傳》,其意思分別為:⑵竭盡我余生的光陰來醫(yī)治梅樹呢!⑷相如于是捧著和氏璧后退幾步站著。⑹項伯于是連夜驅(qū)馬趕到沛公軍營。⑻所以內(nèi)政上被鄭袖所蠱惑。這樣我們可以迅速把握這幾個加點詞的用法,分別是:⑵表目的關系的連詞,⑷表承接關系的連詞,⑹表承接動作的連詞,⑻表被動的介詞。

若文言虛詞出現(xiàn)在陌生的句子中,也可迅速回憶該詞的所有用法及例句,快速對應,準確找出它的用法,就以上面第⑺⑻句為例。我們馬上從記憶中調(diào)出有關“于”的用法。見下表:

通過比照,靈活對應遷移,第⑺句和表中用法2相對應,可知該詞在此表方向,“向”之意;第⑻句和表中的用法3相對應,可知該詞在此表被動,“被”之意。其他選項也可用此法類推,該題答案為D。

當然,要靈活運用這種方法,必須熟讀課文,識記常見虛詞的常見用法等。這得靠平時積累,功夫在課外,這里不作贅述。

三、分析虛詞所在句中位置,區(qū)分用法

一般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用法也不同。比如“也”字用于句末,表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其”位于句首,一般用作語氣副詞;位于句中動詞后,一般用作代詞,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

請看下面具體的例子:

(9)兒妾食麥而已。(《任日方 其人》)

(10)滂跪受教,再拜而辭。(《范滂別母》)

(11)臣請以雕玉為棺。(《優(yōu)孟衣冠》)

(12)何后期為?(《穰苴執(zhí)法》)

(13)帝愀然為之不悅。(《宋史?列傳四十》)

通過結合語境分析,觀察虛詞所在的位置,推斷其用法。第(9)句的“而”字用于句末和“已”結合在一起,不難推斷它是表語氣的。而第(10)句的“而”字連接兩個動詞,它只能是連詞,表承接。第(11)句的“為”后面沒有動詞,它應作動詞。第(12)句的“為”用于句末,它只能是助詞,表語氣。第(13)句的“為”用于名(代)詞前,后面接著動詞,它應為介詞。

再如2003年全國卷第12題:選出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14)為伯父讓之所鞠。

(15)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16)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

(17)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18)咸私哂其矯飾焉。

(19)猶且從師而問焉。

(20)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曰:

(21)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A、B兩項中的虛詞的位置,乍一看它在句中所處位置不同,但細看還是相同的。A項是:“為”+名詞+動詞,兩個“為”均是介詞,表被動。B項是:“以”+動詞,“以”均為表目的的連詞。D項的結構成分和在句中位置都極為相似,兩個“因”均是表順承的連詞。C項的“焉”均用于句末,但前者表語氣,后者實質(zhì)上是兼詞,相當“于之”,在句中作“問”的后置狀語。故答案為C。

四、運用語法分析,明辨虛詞的異同

虛詞的各種用法,大都是要根據(jù)它在句中的語法作用來確定的。我們可以根據(jù)語法知識判別其用法。方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劃分句子成分,再看虛詞的功能。就以2003年第12題A項為例,謂語分別是“鞠”“笑”,它們前面的“為伯父讓之”和“為天下”都分別作狀語,都是用來修飾謂語的介詞短語,那么,兩個“為”都表被動,是介詞。

再看以下幾個句子:

(22)唯陛下哀憐之。(《高祖本紀》)

(23)(臣請入),與之同命。(《鴻門宴》)

(24)而小民無立錐之土。(《三國志?倉慈傳》)

(25)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26)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篇6

如果詞性不明,便難以理解它的意義和作用。如“其”,通常情況下作代詞,代替上文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人、物或事。如: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歐陽修《賣油翁》),是人稱代詞,代“賣油翁”;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是指示代詞,意思是“其中的”;其真無馬邪(韓愈《馬說》),則是助詞,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測語氣。

二、確定成分

即掌握每個虛詞在句中所起的語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以便確定如何翻譯。如“之”作助詞時,處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周敦頤《愛蓮說》)中的“之”就是這種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中,則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可不譯。

三、掌握規(guī)律

如“也”表示語氣,主要用在句末,也用于句中。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斷、解釋和說明,用在句中一般表示語氣的舒緩或停頓。又如“以”,什么時候作連詞,什么時候作介詞,也是有規(guī)律的:以+動詞,“以”是連詞,在“以光先帝遺德”(諸葛亮《出師表》)中的“以”就是連詞;以+名詞/代詞,“以”是介詞,在“策之不以其道”(韓愈《馬說》)中,就是介詞,意思是“按照”。

四、語境推斷

結合上下文語境,判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的意義與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結合運用文義理解和句法分析兩種方法。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則”是連詞還是副詞?從分析語法入手,可知后文“國恒亡”是假設的結果,那么“則”就是一個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相當于“如果”。

五、熟悉典型實例

把典型實例,作為對照比較的參照物,推論虛詞的意義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諸葛亮《出師表》)中,“以”處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連詞,意思是“用來”,可推知“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諸葛亮《出師表》)和“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連詞。

六、注意特殊現(xiàn)象

文言文中虛詞還有一些特殊現(xiàn)象,這里略講兩種:

1.兼詞。兼詞是兼有兩個詞的意義和作用的單音詞。它所兼的兩個詞屬于不同的詞類。這類詞要掌握兩個:一是“諸”,二是“焉”。

先介紹“諸”。它是代詞“之”和介詞的“于”的兼詞,兼有“之于”兩個詞的意義和作用。“之”可代人、事、物和處所,“于”介紹出與動詞有關的對象、處所等。如“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諸”相當于“之于”,“之”是代詞,代“土石”,“于”是介詞,介出處所“渤海之尾”。

再說一下“焉”。它是介詞“于”和代詞“之”或“此”的兼詞。如“復到舅家問焉”(王安石《傷仲永》),“焉”相當于“于之”,“于”表示問的對象,“之”代“仲永的情況”。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又到了舅舅家,問到仲永的情況。

2.虛詞連用。連用是為了加強語氣,有時兩個虛詞連用,有時是三個虛詞連用。如“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馬遷《陳涉世家》),“藉”、“第”、“令”是三個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連用,都是“即使”的意思。

篇7

一、文言虛詞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詞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義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不能按實詞那樣去依形釋義。文言虛詞的突出特點是“虛”,沒有實在意義,因此,古人難以為虛詞造字。而在記事作文需要虛詞時,往往采用“依聲托事”的辦法,假借實詞中已有的同音字來記錄虛詞。因此,虛詞所用的字幾乎全是(注)假借字。

例如:

“然”字,《說文》:“然,燒也;從火,肽(rán)聲。”本義是“燒”,是個實詞(后來又加火旁寫作“燃”)。《孟子?公孫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詞正是本字本義。古書中多假借“然”字記錄虛詞,如: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

3.然志猶末已,君謂計將安出?《隆中對》

按:例①、②中的“然”借為指示代詞,可釋為“這樣”、“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為連詞,相當于“然而”。

又如:“其”字,是實詞。古書中假借“其”字為第三人稱代詞(他、他的)和指示代詞(那),長借不還。于是人們便在“其”字上加竹頭寫作“箕”,以表示本義。

二、注意區(qū)分虛實。由于虛詞多是假借原有實詞中的同音字為之,因此,在古書中,同一字形往往虛實并用。在閱讀古代詩文時,要加以注意,區(qū)而別之。

1.陳涉輟耕之①壟上,悵恨久之②。《陳涉世家》

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隨之⑤而泣。《韓非子?外諸說》

“之”字,表示腳在地面上走,《爾雅?釋詰》:“之,往也。”本義是“到……去”。以上兩例中,有五個“之”字,依據(jù)語境,分析比較:①④用的是本義“到……去”,是實詞(動詞)。其余三個“之”字是虛詞:②是音節(jié)助詞,無義;③是結構助詞,相當于“的”;⑤是第三稱代詞,相當于“她”。

三、注意區(qū)分同形虛詞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虛詞,雖用同一形體表示,但用法多樣,詞性、意思不同,必須依據(jù)它所在的不同語言環(huán)境,仔細辯析,方能求得準確的理解。

四、注意古今同形虛詞的異同。語言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語言本身的變化而變化的。古代文言虛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有的已經(jīng)消失,有的依然存留。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然存留使用的那一部分虛詞。它們與古代虛詞一脈相承,詞形相同,而詞性、用法、意義卻有差別。初學古文者往往只見其同,不知其異,自以為明白,以今度古,因而造成誤解。這是學習文言虛詞要特別注意的一點。下面舉些典型例子,古今對比,揭示其異同。例如“是”字: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十則》

2.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大道之行也》

3.將軍向?qū)櫋囉糜谖羧眨鹊鄯Q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以上三例中的“是”字,與現(xiàn)代漢語的判斷詞“是”字詞形相同而詞性不同,它是指示代詞。前兩例“是”字復指上文,作分句的主語。“是知也”,當釋為“這才是聰明”。“是謂大同”,當釋為“這叫做大同”。例3中的“是以”即“以是”,意為“因此”。西漢以后,“是”字才漸漸用作判斷詞。

五、在學習古文時,不斷積累常用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句,制成卡片,然后進行分析、比較、分類、歸納、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從而較好地掌握文言虛詞的特點和用法。

文言虛詞的學習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理解、多運用,在熟練運用的基礎上,多分析、多總結。掌握文言虛詞的變化規(guī)律,輕松地駕馭它。

篇8

⒈助詞“的”或不譯。如:故時有物外之趣:結構助詞,“的”。

⒉用于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義。如:①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用在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注:句意:西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其中:“之”

用于主謂語之間;去:名詞作動詞用,“距離”的意思,充當謂語)

如:輟耕之壟上; ⒊動詞:到、去、往等。

⒋代詞:他(她)、它或某些事情(物)等。如:①下車引之:代詞,他(指元方) ②人皆吊之:代詞,他(指丟馬的人)

⒌起舒緩語氣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如:①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②悵恨久之。

③公將鼓之

⒍賓詞前置的標志。 如: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⒎定語后置的標志。 如:馬之千里者

㈡“以”字用法

⒈介詞:⒈表手段、工具:拿、用、把、憑借(靠)、按照、根據(jù)。

如:①徐噴以煙:介詞,“用”。②以叢草為林:介詞,“把”。③ 可以為師矣:介詞,憑,

靠。④注:“計日以還”(此處的“以”相當于“而”無義。連接兩個動作之間)

⒉表原因:因為。如:①此獨以跛之故:因為; ②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③是以眾

議舉寵為督。

⒉連詞: a:表目的:來、替、給 。 如:不敢出一言以復;以光先帝遺德; b:表結果:以致 。 如:以塞忠諫之路也;

⒊動詞:與“為”結合,“認為”的意思。如:余以為宮中之事;

㈢“而”字用法

⒈表并列:并且(或不譯)。 如:①任重而道遠:連詞,表并列,譯作“并且”。 ⒉表承接:就(或不譯)。 如:①學而時習之:連詞,表順承,譯作“然后”。② 相委而去:連詞,表順承。可譯作“就”。③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連詞,表順承,可譯為“就”

⒊表轉(zhuǎn)折:但是;卻;然而等。

②而疑鄰人之父:表轉(zhuǎn)折,“卻”

⒋表修飾:可譯作“地、著”或“不譯”。 如:①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表修飾,可不譯。②暮而果大亡其財:表修飾。③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表修飾。 ⒌表遞進:

⒍表假設: 如:①人不知而不慍:連詞,表轉(zhuǎn)折,譯作“卻”。

㈣“其”字用法

⒈代詞:⑴人稱代詞:他(她)或他(她)們;⑵指示代詞:這、那。

⒉副詞:⑴表猜測:大概、可能。 如:①其恕乎:副詞,譯作“大概,也許”。 ②其真不知馬也。

⑵表反問:難道。

如:其真無馬邪?

㈤“所以”的用法

⒈相當于“用來……的”。 如: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⒉相當于“……的原因”。 如:①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②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

㈥“于”字用法

⒈介詞:①在、從、到等。 如:行者休于樹。

②對、對于、向、給、跟、讓等。 如:請廣于君。

⒉連詞:比。

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苛政猛于虎也。

㈦“乃”字用法

⒈判斷動詞:是。 如:吾乃趙子龍也。

⒉副詞:才、于是、就。 如:乃重修岳陽樓。

㈧“然”字用法

⒈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但是。如: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但是,可是,連詞,表轉(zhuǎn)折。 ⒉形容詞:①對的、正確的。 如:吳廣以為然。

②……的樣子。 如:①忽有龐然大物:形容詞詞尾,譯作“……的樣子”。 ②屋舍儼然。

篇9

對于含有“今”的文言語句,如果不仔細加以辨析,就很容易把“今”看作名詞,造成誤解。像《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和“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這兩句中的“今”,就需要結合句意仔細辨析。

第一句很容易簡單地理解為“大王您如果要逼迫我的話,我的頭現(xiàn)在就和玉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而第二句則容易理解為“現(xiàn)在兩虎共斗,勢必不能都活下來”。其實這兩句中的“今”均理解不當。

第一句的前半句說“大王您如果要逼迫我的話”,是一種假設的情況,那么后半句就應該是假設的結果,意思應該是“頭與璧將俱碎于柱”,而不能理解為“頭與璧現(xiàn)在一起在柱子上碰碎”。如果要想表達這個意思應該說“大王必欲急臣,今臣頭且與璧俱碎于柱矣”。在《孔雀東南飛》中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我現(xiàn)在將要到官府去報到)。”

篇10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zhuǎn)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

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②三月而后成。(《孫子兵法》)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

②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乎!(《庖丁解牛》)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于“啊”。

①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zhàn)》)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于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于)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捕蛇者說》)(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對于)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zhàn)》)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后一個“乃”。)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于”“如果”等。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shù))。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夢溪筆談?指南針》)(其:這)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①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之戰(zhàn)》)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之戰(zhàn)》)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②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zhàn)》)

③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zhàn)》)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并列關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④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