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23:14: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言文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言文作文

篇1

文言文滿分作文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 ,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狀。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 。洎[jì]其成立,未識豜豭[jiān jiā]。每嚙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時,窋[zhú]詫之態,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見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 guǐ zhòu yuān],坌[bèn]坲坲[fó],燾[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 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當此之滈,茅舍盡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

凡此異態,非天之咎。

君不見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萬山盡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盡化柈[pán]饈。玈[lu]氣烰烰,上格瑤池,貧地徠賈,以豐其貲[zī]。然千丈方圓,萊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見。

嗚呼!漫山設棙,遍地盡罘。此天災也?人、禍也!河海黟[yī]然,濁水仍傾,此天災也?人、禍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獸,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飛,蟻不得宭[qún],髬髵不見。此天災也?人、禍也!

翕合沴[lì]氣,終日涽涽。天不復藍,水不復清。未有烏云,天何暝暝?赤烏既出,焜耀無復。看天下,鳥飛不下,鮮見狉狉,當此之時,何處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網法,下偩幾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災。北國井冞[shēn],陣主復至,當與孔張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嘆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誚[qiào]己而諑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趨,不可恈恈。當思子孫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則體躆廟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棄不婟[hù]嫪,國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楊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見柳而人不攦,視草而眾不蹸,日駕雙軑[dài]之車,斐斐閭巷之間,目不復睺,鼻不再鼽[qiú],鳥不驚人,鮒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萬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遺禍搙孫,當修長遠之道以藾萬世。

今吾執筆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當唪唪,攲枝水上,當復駕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銀杏樹下,觀兒童嬉於樹下,延於磚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幾株。燠[yù]熱之時,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為饘[zhān],以奉親房。

文言文滿分作文二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后,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于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作《龜雖壽》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心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于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涼,后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后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后吾歸于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云,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后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于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

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茍活于世間乎?”言罷,伏地而亡。

篇2

而作文教學也是讓廣大師生苦不堪言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大部分是空洞無物,無病,底蘊不足,這才會出現一個個下雨天家人送傘的事例。然而,面對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情感真摯的古代文學經典作品,我們很多師生卻是棄之如敝履,不能很好的利用起來。筆者認為,如果我們能將文言文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聯系起來,師生將受益匪淺。下文就如何將文言文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聯系起來,談幾個方面:

一是直接引用名言佳句。如一考生的《望月》片段: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月是我們應該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賜之福。“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是我們招之即來,盡可傾訴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游子思鄉念親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月又是我們參透歷史,頓悟人生的一劑良藥。

二是模仿語言,改造佳句。呂叔湘說:“一個人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張志公先生說:“模仿是寫作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從“模仿”到“創造”,寫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舉不勝舉。名垂千古的《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馬射賦》中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句,傳頌至今;唐代大詩人李白仿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更被著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引用固然能使作文增添不少文采,但畢竟是別人的語言,如果我們能讓學生適當去模仿語言形式,巧妙改造,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語言,那么這樣寫出的文章語言定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如一考生的《我的學習生活》片斷:

真的學生,敢于直面殘酷的考試,敢于正視無邊的作業……

讀完這一句話,一個扎堆于作業堆的現代中學生形象呼之欲出。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感嘆作者模仿得恰當到位。

三是一材多用。我們只要對一個或多個名人、一部或多部作品吃透,就可以為我所用。例如《鴻門宴》一文有多種觀點:1.要尊重對手、警惕對手。面對劉邦的卑躬屈膝,項羽的驕傲自大,輕易把曹無傷供出,宴席上把劉邦安排在末席,足見其對劉邦的藐視。2.要善于采納別人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范曾之箴言,項羽不聽,剛愎自用,錯失良機。3.要善于應變、應對。宴席危機四伏,劉邦及其謀臣武將臨危不懼,沉著應對,終于死里逃生。4.優勢和劣勢可以互相轉化。劉邦一開始實力弱小,于是隱忍不發,養精蓄銳,韜光養晦,最終成就大業。

再如《燭之武退秦師》:1.愛國。燭之武不計前嫌,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圓滿完成任務。2.識才。佚之狐慧眼識英才,一語道出“若使燭之武退秦師,師必退”。3.敢于認錯。面對燭之武的不滿,鄭伯敢于認錯,不擺君主的架子,可見鄭伯的胸襟之廣。4.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晉侯、秦伯的分合正說明了這點。

篇3

然而,中學教學的實際是:很少有人把語文教學的大多數模塊與作文教學結合在一起。絕大多數老師都認為作文教學與語文教學的其他模塊是彼此分離的,甚至幾乎是“河水不犯井水”的。現代文的教學都是這樣,文言文的教學就更是與作文教學不相干了。

我們認為,在文言文教學中,不應該總是在字詞、句的教學上下工夫,而有意無意地忽略文言文里深厚的人文積淀、警策的人生觀照、豐腴的人生況味。本應豐滿的文言教學,不應該在應試教育的威逼利誘之下,變成很是“骨感”的癟三。

下面是我在一次試卷評講中,對文言文材料的非試卷性探討,展現的是文言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的一次有益嘗試:讓文言文的古老枝頭,開滿作文萬紫千紅的鮮艷花朵。

《皇甫謐耽學》:

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郡人也。漢太尉嵩之曾孫也。出后過繼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學,游蕩無度,或以為癡。嘗得瓜果,輒進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經》云:‘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無以慰我。”因嘆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以存教,豈我居不卜鄰,教有所缺,何爾魯鈍之甚也!修身篤學,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對之流涕。謐乃感激,就鄉入席坦受書,勤力不怠。居貧,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自號玄晏先生。著《禮樂》《圣真》之論。后得風痹疾,猶手不輟卷。

或勸謐修名廣交。謐以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樂堯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事務繁雜),然后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或有箴其過篤,將損耗精神。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懸天乎!”

城陽太守梁柳,謐從姑子也,當之官,人勸謐餞之。謐曰:“柳為布衣時過吾,吾送柳不出門,食不過鹽菜,貧者不以酒食為禮。今作郡而送之,是貴城陽太守而賤梁柳,豈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時魏郡召上計掾,舉孝廉;景元初,相國亦嘗召之,謐皆不應。其后武帝頻下詔敦逼不已,謐上疏自陳,辭切言至,遂見聽許。自表求帝借書,帝送一車書與之。太康三年卒,時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皇甫謐耽學》是我們試卷中的文言文試題,一般老師都是把試卷上加點的字詞理解、虛詞在句中的用法及異同、文章內容的解讀等試題進行認真細致的講解、分析;再題里題外地舉一反三地遷移。做到這些,很多人就躊躇滿志,心滿意足了。

我們認為這才剛剛開始,這則文言文的真正價值還沒有開始發掘。我們甚至認為,大多數老師做的讓自己心滿意足的事,只不過是做了這段文言文的皮毛工作。這段文言文真正的價值是:我們從文中的故事品味豐富多彩的人生境況,感受故事對我們人生的巨大影響;從而,為我們的作文儲備經典的材料、提供多維的角度、提煉精彩的觀點。

啟發一——與天才:大凡天才,早年總是神童的,就算不是,怎么也不至于是吧,再退一萬步,就算早年是,怎么也不至于到二十歲了還是吧。皇甫謐由“或以為癡”到“所著甚多,并重于世”的人生經歷,不正是告訴我們后世學子:天才,開始時未必都是神童;,未來也未必不是天才。中國古時有皇甫謐,外國現代不也有愛因斯坦嗎?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從選文中讀出這一人生哲理,難道不比做對幾個ABCD的選擇題更有意義嗎?

啟發二——父母教育的真諦:后叔母任氏的訓子箴言,正是我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家庭教育、父母之愛的絕好材料。現在,家庭教育、父母之愛有幾人是獲得了真諦呢?特別是今天的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是一大社會問題。《戰國策·趙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后》中觸龍的教子箴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不又是一個深諳家庭教育真諦的典范嗎?

啟發三——大器晚成的典范:熟悉《三字經》的人都知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的故事,選文中的皇甫謐比蘇洵早了幾百年,他們都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師曠回答晉平公關于年老學習遲不遲的對話,更是讓人深省。師曠曰:“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是啊,只要好學,就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好學,我們就有成大器的一天。

啟發四——學而優不仕的人生選擇:孔子的高足子夏理解孔子“學也,祿在其中矣”時提出了“學而優則仕”的人生原則。于是,“學而優則仕”就成了中國古代讀書人讀書的唯一目的。然而,選文中的皇甫謐卻一反“學而優則仕”的讀書目的,堅守自己只為讀書,不求仕途的人生信仰,這在當時和整個古代社會是怎樣的難能可貴喲。皇甫謐為學術而讀書的人生信仰,對今天端正學生的人生理想是有裨益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偉大抱負,不是我們應該效法的榜樣嗎?放棄小我,樹立為民族偉大復興而發奮讀書的高遠志向不正我們時代的呼喚嗎?

啟發五——不卑不亢的為人之道:皇甫謐對從姑(從姑:父親的堂姊妹)之子梁柳布衣時和做了城陽太守時的態度讓人欽佩。梁柳布衣時,皇甫謐不棄,以禮相待,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采;梁柳貴為城陽太守時,皇甫謐不卑,依然保持著從前的淡定從容,絕不做違背古人接人待物底線的事,也絕不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皇甫謐對人對官的不亢不卑的處事準則,對我們今天引導學生為人處世也是值得借鑒的。

啟發六——去官求書的人生追求:中國人對官位的欣羨,是不遺余力的;在對官位的態度上能有“能仕能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坦然達觀已屬難能可貴的了。皇甫謐相國召之,不應;“武帝頻下詔敦逼不已,謐上疏自陳,辭切言至”。像他這樣矢志不渝的謝絕做官的人已是鳳毛麟角了。如果說皇甫謐辭官已屬值得人們贊不絕口的高雅之事的話,那么,皇甫謐“自表求帝借書”一事就更讓我們高山仰止了。皇甫謐一生為文化、為學術,“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真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志士仁人啊!

我總是在想:像《皇甫謐耽學》這樣蘊涵豐富、哲理深邃、引人深思、給人啟迪的優秀的文章段落,如果在試卷上出現,我們老師僅僅為了講題而講題,而對段落中最優秀的、最有啟發性的、最有人文性的、對學生最有指導性的內核的文化信息都視而不見,不聞不問,又不“傳道受業解惑”,這真是欠下了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大筆債啊!也是錯過了我們對學生進行人生導引的文化實踐。作為教書育人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是“心有戚戚焉”的。

文言文,是我們民族文化薪火的載體,是古代仁人志士彰顯自己人生歷練、人生意義、文化思考、宇宙世界的智慧與心血的結晶,其中至理,值得我們百般玩味、細細咀嚼。騎著應試之“馬”,來觀文化之“花”;只做應試的試題講解,不做文化的深切開發,是一種“只見秋毫,不見薪輿”的文化短視,是一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文化浪費。

篇4

關鍵詞 學習興趣 閱讀方法 積累 訓練

文言文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學習文言文,我們不僅能從這些文段中了解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甚至許多思想、方法也能指導我們現今的行動,并且隨著文言文閱讀題在高考試卷上分值的增加,可見對文言文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筆者認為文言文教學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語感,尤其對于高一的學生,在剛接觸文言文學習時,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尤為重要。還要注重平時教學中對文言的知識及詞語多積累、多訓練,讓學生多讀,通過讀來感受語言,體會文意,學習文言文應做到以下幾點:

1 課前預習

文言文學習的第一步是課前預習。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必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預習的目的是掃除文字障礙,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內容,為教師的教學做好準備。學生預習主要可以圍繞以下幾點進行:(1)找出生字,對照注釋或查閱工具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2)參照課本下的注釋,把文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文言實虛詞、通假字等找出來并加以標注,體會它的含義和用法,為后面了解文章大意打下基礎。(3)把文中不能翻譯或較難理解的句子勾畫出來,為課堂上聽課有的放矢做好準備。通過這三個環節的預習,學生便能夠很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大體內容,了解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從而在課堂上不至于全篇通抓,最后雜而無效。

2 課堂翻譯

這一環節是對學生預習情況檢查的手段。文言文翻譯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意譯,也可以逐字、逐句翻譯。對于高一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他們最好要求逐字、逐句翻譯,告訴他們文言翻譯的方法就是,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替換文言文中的單音節字,這樣不僅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認真態度,也可以避免學生在預習時,抄寫翻譯資料渾水摸魚的情況。課堂上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利用前后桌互相翻譯、單個翻譯或以小組為單位的方式來落實字詞句,然后出相應的習題進行檢測。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在這個環節中仍然不能忘了誦讀,教師可以采用全班齊讀、男女生交替誦讀、單個學生先讀后譯的方法來落實誦讀,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甚至在讀的基礎上成誦,也為學生的背誦打下基礎。

3 課后訓練

課后訓練是讓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手段,訓練內容可以分為課內和課外。對于課內訓練,教師可以采取當堂提問的方法進行檢測:(1)讓學生將預習時勾畫出的重難點句子或課堂上講過仍難以理解的地方當堂提出,然后找學生來解決此問題,利用學生相互答疑的方法可以鍛煉他們思考的能力,并且加深記憶,對于不能回答的難點,教師應給予及時的點撥。(2)在學生沒有疑問的情況下,教師可根據課文的實際,挑選一些能體現文章主要內容的重點、中心語句和文中出現的重點句式,讓學生進行翻譯練習,學生譯得不準確的,教師給予必要的訂正。教師還可以通過指定學生誦讀文本中的某些重點段落,根據學生誦讀時的流暢程度、斷句正確與否,來把握學生對文本的學習程度。對于課外訓練,教師要在掌握文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可以以選擇題的方式將與文本中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文言知識點相近的題型延伸進來加以訓練,這一環節教師要注意把握難易適當,以易為主的原則,因為這樣對于本來就反感學習文言文或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文言文的成就感,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練”是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練的主體雖是學生,但教師也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有計劃,成系統,突出重點。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地組織訓練,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不能用支離破碎、雜亂無章的知識去充塞學生的頭腦。

4 整體把握

在文言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忽視這一點。有人認為文言文學習只要會讀會背,能疏通文章大意,落實文言知識點就可以了,殊不知教師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對文章的思想情感和寫作特點進行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赤壁賦》時,筆者對全文作者情感變化的分析如下:開篇作者因為與友人泛舟賞景,飲酒誦詩,無拘無束而開心快樂;然而筆鋒一轉,因為客人悲涼的的簫聲和對人世短暫的感慨而心生悲愁,最后卻因蘇軾變與不變的辯證觀點讓客人釋懷而喜。全文情感經歷了由樂到悲再到喜的過程,這樣對全文情感變化的整體把握,不僅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本思想、理清文本結構,也有助于學生的背誦,甚至今后作文的布局謀篇,所以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和分析對提高學生文言文的學習非常重要。對文章進行分析,一定要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論,一定要使學生學有所得。對于文章的分析,教師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結合板書來呈現,這樣可以做到條理清晰。

5 學后反思

篇5

點評人:泉州曉婷

今天,我和媽媽、兩位阿姨、幾個朋友一起來到了燕尾島。

剛到燕尾島,我就驚訝于她的美色——水,是寶藍的;天,是碧綠的;丘,是棕黃的,真是讓人大飽眼福!我快步跑到水邊,撫弄著水,親近著水。畢竟春天剛剛來臨,水還是涼的,手在水里多泡一會兒,就冰得有些麻了。如果因為手麻而不親近這碧藍的湖水,懶漢才會這么想——我不是懶漢,所以,我一定要親近美景,親近自然。 (段中的“大飽眼福”與“畢竟春天剛剛來臨,水還是涼的…所以,我一定要親近美景,親近自然”有什么聯系呢?其次,全段的重點是水,如果把水的“寶藍”獨立成段,寫具體來不就很好嗎?)

在橋頭遠眺——天、湖合成一體,襯著黃色丘陵——藍、黃二色,不摻一絲雜色。登上黃土小丘,迎著微風,張開雙臂,且去擁抱自然罷。小丘上四個竹亭——秋、夏二亭一處,春、冬二亭一處。秋為秋艷亭,夏為夏幽亭,春為春曉亭,冬則沒有注明名稱。如要與春曉亭相對,應是冬暮亭。在秋艷亭中,則聞香氣;在夏幽亭中,則望月色清幽;在春曉亭中,則體驗晨曉歡樂;在冬暮亭中,則感受日暮蒼茫。在此四亭中靜坐,皆是融入自然,與自然合一之舉。 (形象地寫出了“小丘”上景色的誘人。但文言文和白話攙雜一起,是不行的,希望作者在今后的習作中要慎重行文!)

進入竹中酒家小店,只見那房子不像房子,卻像一大型游輪。它沒有門、窗與墻,只有竹做的欄桿和柱子。倚著欄桿,聞微風的清香,假想自己是否可以跳入碧湖的懷抱。踏進一竹筏,使勁想把它弄入水深處。只可惜它被繩子拴在了木頭上。如果沒有那繩子,我愿隨風遠航! (借助“乘筏弄水”的情感,形象地把“竹中酒家小店”的清幽再現在讀者面前!但與上文銜接不夠貼切,應該有個過渡。)

即興作詞一首:

西江月.燕尾島

波光水色瀲滟,黃土小丘在岸。清樓高挑云天間,涌潮時時灘邊。

篇6

1.提醒廣大高中生要密切關注社會時事,并形成自己正確的是非觀。這則作文材料以發生不久的新聞事件為基礎,旨在引導學生對時事的充分關注,體現了語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特點。非獨作文如此,高考語言表達題諸如擬新聞標題、擬寫對聯、擬寫廣告詞、解釋圖表題等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我們的學生大多沉溺于“刷題”的成功感而忽略了語文的現實感,忽略了對時事的關注。筆者在一次語文課堂上偶爾問到現在中央和省市的一些重要官員時,整個課堂上競無幾人知曉,大出人之意料。另外,對社會事件除了關注之外,更要具備正確鮮明的是非觀。

2.提醒廣大中學生關注傳統文化,注重語文的實用性。在通訊異常發達、人們廣泛關注現代通信設備、關注網絡的今天,正規的書信體逐漸被人們淡忘,就像傳統的書法一樣,我們需要銘記傳統、傳承文化。2013年9月,筆者給高一學生的第一次作文是三篇簡短的應用文:請假條、借條和給自己向往的大學寫一封自薦信。學生交上來的文章千奇百怪、錯誤百出,在格式和內容方面能符合要求的文章幾乎沒有。這些情況讓人不禁深思:我們的教育究竟怎么了?這些現象和問題也讓我堅定了在教學中注重語文之工具性、教學與實際密切聯系的決心。我們的高中生如果連簡短規范的請假條都不會寫,眼前簡單實用的事情都做不好,研究現代文閱讀中讓人費解的句子、研究文言文、詩歌又有多大意義呢?

所以,應該為今年的高考語文命題點贊。但在作文中出現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典型現象:

1.某農村考生以“自己身處農村,不知何為‘高速路”’為由,質疑高考作文命題不切合實際。這一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我們個別媒體竟也因此得出了“建議高考命題主管部門在命題時要考慮城鄉差異”的結論。很顯然,這一考生作為“弱勢群體”得到了社會的支持與關注。

且不說“命題時要考慮城鄉差異”的建議在實際操作時的難度有多大,就具體事件而言,作為高三畢業的考生,即使身處偏遠的、不通高速的農村,可你居然連高速公路尚未聽說,毫無了解,那你的知識面狹窄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又有考生說材料中的“手機”是干啥用的,“汽車”我沒見過,我們是否也要考慮這些意見呢?再者,更重要的是,材料中的“高速公路”并不是關鍵詞,即使把這幾個字在材料中去掉――“父親在開車時接打電話”,材料依然完全成立,并不影響其通順和表達效果,考生為什么要抓住次要,拿“高速公路”說事呢?

2.信體的考查讓廣大考生猝不及防,于是新聞事件中的“小陳”受到廣泛關注并被“人肉”,緊接著有幾萬考生在考后對“小陳”的疑似原型展開猛烈炮轟,說什么難聽的都有,廣大考生終于找到了怒火發泄的對象。

綜合上面的個體和群體表現,最有可能是“遷怒”的表現和心理,這種現象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學生平時不愛寫作文,作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不了,就歸咎于我們的考試制度和教育制度,高考零分作文大部分都是考生在考場上不滿情緒的發泄;考試成績不理想,首先想到的是家長的原因、同學的影響等;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敗,首先怪罪別人……這些,都是遷怒。我們的考生在遇到這一作文時首先遷怒于命題人,甚至遷怒于材料中的“小陳”,這些都是低素質的表現。即將通過高考步入高等學府的考生們卻被一道高考題打得“現出了原形”,或“兇相畢露”,讓我們不禁要問:有必要這樣嗎?我們的基本素質和道德何在?

篇7

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導入 激發興趣

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這是不爭的事實。人人離不開生活,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大量的語文信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利用生活這部“百科全書”對學生進行教育,把課堂同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感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如在開展“漫游語文世界”活動課時,我以生活激趣,由聯想公司推出的一則廣告導入: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則廣告語巧用雙關,達到了宣傳聯想這一品牌的目的。然后讓學生分析這則廣告的妙處,學生很快答道:這個廣告太經典了啊。一種意思是假如人類失去了聯想,另一種是假如人類失去聯想電腦,世界將會怎樣,說明聯想電腦和人類的聯想一樣重要。這節活動課的導入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皆語文,漢語的博大精深,并且為“精彩廣告由我創”這一環節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激發了他們創作廣告宣傳語的興趣。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受到啟發后,搜集整理家庭、校園和社會生活中最鮮活的語言現象(包括廣告語),在賞析優秀廣告語的基礎上能自行創作出膾炙人口的廣告宣傳語。這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

相信語文老師會有同感,在作文課堂上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就會愁眉苦臉,聲聲嘆息:“唉!”流露出一貫的表情,仿佛又是來了一次作文的“徒刑”。想到學生苦悶的表情,我也在思考,怎樣才能打開他們寫作思維的閘門呢?在一次作文課堂上,我一改往常的做法,先不忙布置作文題目,而是從辦公室端來了一杯白開水放在了講臺上,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臉上泛起來了好奇異樣的神情,心里嘀咕著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于是我接著說道:“這是一杯再普通不過的開水了,但就是這一杯平淡無奇的溫水,引起了我們無限的遐思。看,那飄起的縷縷白煙,如同母親夾在發間的根根白發,那一滴滴掛在杯壁上的晶瑩的水珠,包含了母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也寄托著我們對母親杯水車薪的感謝之情。其實‘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同樣我們寫作也并不缺少素材,只是我們要煉就一雙慧眼去學會觀察,還要學會感受,學會思考,學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才會對我們大有裨益。”我很自然地引出了這次作文的訓練內容,即在行文中適當進行細節描寫,然后讓學生觀看一個央視公益廣告視頻,捕捉精彩瞬間,說說哪個瞬間最令人感動。沒想到的是全班最愛笑,對學習看似最無所謂的一位男生搶先發言:“最令我感動的瞬間是在公園里一個小男孩,為了怕把椅子踩臟,用一張潔凈的紙墊在腳下去取那掛在樹上的風箏。這正像廣告中濮存昕所說的,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有時候可能是一張紙的厚度。”此刻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也對這個男生刮目相看。其他幾個學生的當堂口頭作文也表現得出奇地好,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明白了細節描寫的含義,細節就是細小而又具體的事物、事情、環節或情節,可以是一個細小的場景,也可以是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接著我再順理成章布置作文題目――“那一刻,我很______”時,沒聽到學生叫苦連天,反而看到他們陷入了沉思當中,隨后唰唰地寫起作文來。

作文交上來后,我發現這次的堂上作文涌現了不少佳作,就連班里文筆一般的一位女生也寫出了題為“那一刻,我很感動”的好文章。“春天下著悶雨的晚上,我羸弱的身體不堪小小的病菌的侵襲,病倒在了床上。半夜,我無力的手頭,忽然碰到了一樣令我感到十分溫暖的東西,我支著沉甸甸的眼皮,看見母親正將一杯溫水放在我手中。只見母親用無比溫柔的語調對我說:‘來,快喝了這杯溫水,然后用被子捂一捂,出出汗便好了。’那一刻,我很感動,我接過水,像一只懶熊捧著蜜一樣,吮吸起來。第二天,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病好了很多,汗水也濕透了我的枕巾,一股暖流頓時涌上心頭。感謝母親的那杯溫水,讓我熬過了漫長的一夜,讓我解脫了病痛的束縛。”這位女生把她對母親杯水車薪的感激之情通過一杯溫水展現了出來。以生活激趣,觸動了學生的寫作情感,學生的寫作潛能得到超常發揮,他們也真正寫出了“因情生文”的好文章,而我則傾聽學生訴說,走進了學生的心田。

二.“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故意謬誤 啟迪思維

唐代詩人李端有一首詩歌是專門描寫彈箏女子為博取周瑜青睞而故意彈箏出錯的情態,這就是著名的《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至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詩中的“時時誤拂弦”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別出心裁的“謬誤”。

其實在語文教學中,也可恰當地利用這種“謬誤”加深學生的理解。心理學家魯賓斯坦說過:“思維通常總是開始于疑問或者問題,開始于驚奇或者疑惑,開始于矛盾。”故意謬誤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達到引思的一種方式,以此啟迪學生的思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譬如八年級下冊《醉翁亭記》里面有兩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而我在示范朗誦時“明知故錯”,特意讀成“泉洌而酒香”,看有沒有學生發現我的“口誤”。很快便有學生指出我所犯的這一“錯誤”。于是,我便順勢引導學生去分析這兩句到底哪句好。如果按照一般的習慣,本來也該寫作“泉洌而酒香”。說泉水清洌是可以的,合乎生活邏輯的,也是通順的;而說酒香就顯而易懂,習以為常了。可是作者卻不按常規來寫,將其變寫為“泉香而酒洌”,真的是筆誤還是作者有意而為之“別出心裁的錯誤”呢?經過討論分析后,大家都認為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寫法:“泉香”會使我們由美酒的醇香聯想到泉水也有甘香,而“酒洌”又由泉水的清洌聯想到美酒的清洌。另外,說“泉香而酒洌”,又產生了互文見義的修辭效果,使兩者色香兼而有之。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歐陽修這種“誤拂弦”,不僅體驗到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駕馭語言文字的功力,而且也加深了對互文見義修辭效果的理解。而我也通過“誤拂弦”、反問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一步一步啟迪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思考的狀態,并達到自主糾錯,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回味無窮,也使課堂更加精彩。

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詼諧幽默 寓教于樂

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師幽默的語言,對調節課堂氣氛、化解難點將起到積極作用,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在文言文的講授中,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學內容,往往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如在課堂上教師能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就能化沉悶為輕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比如講授七年級下冊《口技》這一課,在涉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這些概念時,我特意用班上一個愛打籃球、喜歡開玩笑且臉皮較厚的男生打比方:“小黃是一個充滿陽光氣息的帥氣男孩,擁有高大健碩的身形,線條明晰的輪廓和那股特有的硬朗之氣。在濃密的黑發下映襯著他那一張黝黑的臉,黑色滴溜的眼睛雖然近視,但卻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在這種犀利的目光引領下,他總能熟練地運球、上籃,做出優美的‘灌籃’姿勢,可以說他是班上名副其實的‘小姚明’。請問大家我剛才口述的這段文字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學生在思考后異口同聲地說屬于正面描寫。一學生答道:因為這段文字是從外貌和動作直接描寫小黃的,所以是正面描寫。接著,我再次以小黃為口頭描寫的對象,說道:“小黃手里的籃球常常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且應聲入網,場下的觀眾無不喝彩,掌聲不絕。只要小黃這個帥氣男孩走到哪,人們的目光就會追隨到哪,總會對他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他的回頭率總是百分之百。請問大家剛才這段文字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在聽到這一比喻時,學生都歡笑不已,而且很快便明白了這段文字屬于側面描寫。因為這段文字是從旁人的神態、動作等反應側面烘托小黃投籃之準而且人又長得帥氣。至此,文中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這一教學難點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迎刃而解了。

篇8

但是,與閱讀教學一樣,作文教學并沒有因此扭轉效率低的被動局面。如果把閱讀與寫作比作語文教學的兩條腿,盡管閱讀這條腿還遠非人們期望的那樣健壯,而作文這條腿較之“閱讀”明顯短了一截!其原因值得認真研究。

任何一種教育研究都應該具有三個層面:一是理論研究,即用一定的哲學原理來闡述和規定某一種教育的本質、規律和目的等;二是教育原則研究,即運用理論研究成果來確定此一處教育的內容,基本要求,指導性原則,檢測標準等;三是教育(教學)方法研究,用以規范實施上述要求、原則的具體操作方法、操作程序等。這三個層面的研究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反觀作文教學研究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作為作文教學研究的哲學基礎層面,理論研究的隊伍小,研究成果也缺乏深厚的理論內涵,有的論文僅是某一時期迎合某一熱點話題的即興之作。因而很難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這必然影響教育原則研究的理論層面。公正地說,這十幾年來,作文教育原則的研究是有成績的,如語文教學大綱、教材的不斷修訂和完善;作文檢測標準的改進等都表明作文教學研究的成績。但由于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作文教學改革的成績仍不盡人意,例如,比較符合漢語語言特點的統編作文教材至今沒有問世;試圖通過對內容、語言、結構三種獨立成分的“分項累計”或“分項綜合”而試行的作文質量檢測標準,效果仍不理想;有一些經過試點并逐步推廣,長期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先進經驗至今仍屬于“民間行為”,教育主管部門顯得過分謹慎,因而推廣不力,難以大面積豐收。最活躍的當推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方法研究。廣大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落后局面有切身感受,于是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前進,大膽改革。有的提倡學生多寫多練,有的指導學生辦手抄報,有的堅持課前五分鐘講話,有的鼓勵學生對教師批改寫“讀后小記”,有的規定學生寫日記、周記、讀書筆記……內容十分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但這些僅僅是少數教師的個體行為,難以形成作文教學改革的“大氣候”。

作文教學研究中存在的整體結構上的渙散,成果推廣上的不力,經驗總結上的不深,是導致作文教學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著一定的教學實踐,理論研究中的某種先天不足,勢必導致實踐中的某種失衡或失誤,作文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四重四輕”就是這種失衡或失誤的表現。

一、重形式、輕內容。作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要解決“寫什么”和“怎樣寫”兩個問題,即內容與形式問題。作文教學現狀是,大部分教師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指導學生“怎樣寫”上。審題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等都要詳細講,反復講;學生則認真練,反復練。但效果往往不佳,因為它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了。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指出:“我們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術等等問題,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問題。”他還在《語文教育書簡》中指出:“通過寫作關,大概須在思想認識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認識是文章的質料。”張志公先生在《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一書中指出:“前人在作文訓練中很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這種經驗,顯然是值得重視的。”這里的質料(思想認識),原料(思想情感),寫作興趣,思考能力等等,我們不是沒有注意,而是缺乏足夠重視,或者說重視的程度不到位。作文是人寫的,但我們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往往比較注意作文本身,而忽視寫作文的學生,把作文教學引向傳授知識、技巧的死胡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失誤。

二、重批改,輕指導。批改也是指導。新大綱規定,作文評改可以采用詳細評改、瀏覽檢查等多種方式,使教師得以從“精批細改”的重壓下喘息片刻。但問題并沒有因此解決。教師之所以“業至辛勤”地批改作文,除了責任心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挑剔性的檢查。教師積極改進批改方法,本意是想提高作文指導的效率,正因為這樣,學生作文本上“朱筆留痕”可能少了,某些病句、錯別字可能漏過了,忽略了。這能得到領導和家長的理解和首肯嗎?顯然,這里的“重批改”對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涵義,糾正的關鍵在于上下左右要達成共識。

我說的作文指導,并不等同于所謂“作文教學的三道程序”(作文指導——作文批改——作文講評)。因為作文教學的內容遠非這三道程序所能涵蓋的。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種“三道程序”說使“詩外”的東西如觀察、積累、情感、興趣等等統統不見了。那么說成“作文課”的三道程序行不行?還是不行,因為無論是命題、批改、批評都是在指導。雖然不同階段的指導各有其側重和特點,但誰也否認不了批改、講評都是指導這個事實。朱紹禹先生在《作文教學過程試探》中把它稱作“作文前指導、作文中指導、作文后指導”這樣說比較準確、科學。這不是在搞文字游戲而是為了科學地界定作文教學的內涵和外延,更充分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重灌輸、輕反饋。“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欲望”(葉圣陶《論寫作教學》),在現行的作文指導中,教師是學生作文的第一讀者,擁有評價的特權。但由于時間、精力乃至情緒、審美情趣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很難對學生作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情感、語言、結構技巧等方面作出全面公正的評價。因此有人提出“真正的反饋,一定要避免評價,避免灌輸”。教師應該把“自己應該完成的反饋和評價的任務大量地交給學生去做”(美·約翰·梅爾《對學生作文盡量少作評價》)。這就需要變重灌輸為重反饋,變單項反饋為多向反饋,努力擴大讀者源,滿足學生的發表欲望。這方面工作,其實同行們多有嘗試,效果也非常好。如讓學生分組討論修改;或謄寫一兩篇作文掛在黑板上集中討論修改;或張貼優秀習作供學生揣摩、借鑒;或讓學生辦“手抄報”展覽評比;或編印《作文選》讓作品“發表”等等。問題是其中一部分尚處于自發階段,未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差生”作文中反饋出來的點滴進步,對其“進步”應及時予以鼓勵誘導,愛護其積極性,而不應求全責備。葉圣陶在《語文教育書簡》中曾明確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對“差生”更應如此。

四、重課內,輕課外。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現狀是“說起來清楚,做起來糊涂”。比如人人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實際上教師又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導學生找米、積米上。他們不管學生有沒有東西,只管大講如何選料、配料、掌握火候,講究色香味等等。這有什么作用呢?與其這樣,不如先設法使其“庫存”充實起來。培養一個“巧婦”談何容易,何況作文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文學家。“勝義精言,世間本沒有許多”(葉圣陶《論作文教學》)。即如我們這些為人師者,也常有眼高手低之感,又何必苛求于學生呢?

課堂教學,系統的課本知識學習,是學生打基礎、長知識、增才干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我們還更應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途徑、方法組織學生走向社會大課堂去接觸社會,體驗人生;組織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上學期我校組織兩位青年教師(均為寧夏作協會員)分別搞了“小說創作”和“詩歌創作”講座,學生很感興趣,把一個可容納200多人的大會議室擠得水泄不通,連走廊都擠滿了人。學校領導、語文教師去遲了也只能站在窗外。學生的這種熱情,不是很值得我們深思嗎?

篇9

煙是有害身體的物品,可我舅舅就是喜歡抽煙。只要一有空,他就要拿根煙津津有味地吸起來。

看!晚飯過后,舅舅的煙癮又上來了。只見他兩手朝上衣口袋一按,咦?煙哪兒去了呢?舅舅也實在健忘,難怪他做什么事都是丟三落四的。啊,想起來了,想起來了,煙不是放在下邊口袋里嗎?只見他從下邊口袋里掏出一包沒啟封的老版利群,用小拇指輕輕地挑開注冊商標,從里面抽出一支煙來。也許是煙絲太松的緣故,他把煙支在桌子上輕輕地掂了幾下,放在嘴上,從口袋里摸出打火機,“叭”的一聲點燃了香煙。煙點著了,深深地吸了一口,從嘴巴里吐出了一圈圈煙霧。舅舅夾著香煙,端著茶杯,拿了報紙,到客廳去看電視。只見他按了一下遙控器,邊看電視,邊品茶,邊抽煙。嘴里還不停地念著:“這種生活才是神仙過的生活,真不錯!”我在一旁聽了,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舅舅卻仍然悠閑自得地抽著煙。舅媽老是勸舅舅要少抽煙,舅舅卻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每當舅舅抽煙的時候,舅媽的臉上總是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真是無能為力。

篇10

2、我們開始放煙花了。姐姐第一個放,她左手拿了根粗粗的“沖天炮”,右手拿著打火機,在“沖天炮”的引線處一點,很快火星冒出,并發出咝咝的響聲。突然“轟”的一聲,第一炮放出來了。煙花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還拖著長長的“尾巴”。姐姐拿著煙花棒朝四面八方發射,煙花一發連著一發,一飛沖天,在黑色的天空中,綻放出美麗的瞬間,釋放出最后的能量,化作點點火星,最后只剩下縷縷清煙消失在夜幕中。

3、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拿了“彩色噴泉”放在院子中間,在哥哥的幫助下點燃了引線。剛退到安全處,只見煙花中竄出了火花,而且五彩斑斕的火花越來越大,越來越高,越來越亮。煙花像噴泉一樣,直射向天空,猶如天女散花,又如頑皮的小精靈在眨眼睛。最后它們很快消失了,我欣賞它的絕美,又感嘆它的短暫。

4、哥哥是最厲害的,他搬出了1萬響的大鞭炮放在空地上,這“滿堂紅”可真了不得,一個個鞭炮足有手指那么粗。哥哥把“滿堂紅”拆開,排成一列放在院子里,足有五米多長。我們紛紛躲到家里關上玻璃門。哥哥點了鞭炮撒腿就跑,只見一個個“小辣椒”跳起來在空中炸開了。院子里煙霧騰騰,地上火光四射。鞭炮大約響了幾十秒,我仿佛看到了一條神采奕奕的中國龍,用威武的身手和震耳欲聾的吼聲來向這個世界證明自己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