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4-02-01 18:10: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文明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政府信任 透明政府 信任關系 公民信任
政府和公民之間的信任關系被社會各界進行廣泛討論,現在被納入學術界,被專家和學者研究。一般都是從我國的信任概念、歷史因素、受到的影響以及改善的方式著手展開論述。一般政府信任關系都是公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有專著提出三種公民和政府的信任關系模式:“習慣性信任”、“約定型信任”、“合作型信任”這三種信任關系構成了現代社會的主要信任關系模式。早在封建制的農業社會中,一般政府和公民之間都是單向關系,并且政府對于這些公民來說非常神秘;在工業社會中,政府主要行使管理職能,但是政府并不神秘,但是政務并不公開;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政府逐漸實行政務陽光公開制度,也就代表了現在政府關系逐漸走向透明這一走向。
一、現代政府信任關系
現代政府信任的定義有很多,并且一般都是與政府、公民之間的互動關系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一般都是政府的公信力,所以本文的主題也就是我國民眾對于政府信任的核心問題。政府行使政府職能時,在社會中給公民帶來的是一種什么反應,是直接對政府的規定表示自愿遵從還是本能的想直接反對,這都是公民對政府是否信任的表示。
根據相關的社會學論著的觀點,政府在為了讓社會白若一種盲目和無序狀態的時候,一般會根據現行的法規制定一些契約讓人們遵守,并且動用一些武力手段讓人們被迫接受。并且在擁有了對民眾的公共權力的信任后,政府也就獲得了人們承認的合法席位。一旦政府沒有踐行自己推行的措施,欺騙了民眾,這時候政府和公民間的契約就會自動解除,人民就有可能解除和政府之間的信任,讓政府失去公信力。也就是說政府的合法性是相對的,被人們內心的道德和秩序所承認,那就是合法的。承認政府信任關系也是一種“合法”,相信國家和政府指定的政策、法律規范以及推出的管理策略,這些都是對政府的的承認,對領導的相信和承認,并且達成的政治認同立場,這些都是公民的共識和認同,并且也是現代政府關系的主要內涵。
二、透明政府的意義
(一)透明政府是讓公民信任政府的主要前提
信息是現代社會最看重的,并且是很重要的社會資源,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信息。現在政府信息一定要公開和透明,因為現在互聯網普及后,人人都可以監督政府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基本共識,政府掌控著總體的信息資源,并且還能做到自由支配,所以要想實現公民的權利有時候就依賴著政府的信息公開制度,因為政府的信息都影響著大眾對于政府的認識,所以透明政府可以讓群眾知道想知道的信息,還能更加信任政府的執行能力,這就讓公眾自覺相信政府的能力。但是如果政府按照上世紀的保密形式,這樣不僅不利于政府行使職能,還會讓我國的民主制度建立變得越來越慢,并且瓦解公眾對于政府本就不多的信任。
(二)透明政府可以重塑公民對政府的信任
現在公民意識中,當前政府部門就應該做到透明政府。現在人們對于政府比較疑慮的點主要存在于以下幾點:首先納稅人的錢被用在何處?官員的選舉和任命是不是存在暗箱操作的低劣手段,官員是不是會有自己手中的權利中飽私囊。這些事情不做到信息公開,不讓公民了解,誤會會更加深刻。再者說,我國近年來有很多危險事件爆發,地震、航班失事、爆炸、火災等,人們面對災難和事故首先都會恐慌,但是政府的危機公關做的不是很好,常常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辟謠和公開信息,造成謠言四起,人民變得恐慌,這些都會讓公民對政府職能喪失信心。尤其是我國食品衛生安全事件屢生是非,并且都是“腳疼醫腳,頭痛醫頭”沒有直達問題的根本,這些都會導致社會安定,并且讓人們對政府失望。所以只有做到透明政府,及時公開信息,讓公民更加了解政府的運作,才能讓人們對于政府更加信任、更加信服。
政府公開制度能幫助公眾了解到公務員是如何進行工作的,并且還會讓公眾更加了解政府機構的職能,消除公眾對政府的一些誤解,并且多舉行聽證會,讓公民了解到目前政府的決策動向,并且還能知曉政府的難處,也許還能幫助政府獻言獻策。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政府的迅速回應,也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定和和諧。
三、結語
政府透明信息現在已經是我國現代政府信任關系中的核心問題。我國的透明政府建設起步較西方比較晚,很多方面的工作還是停留在自我管理的層面,還不能做到讓社會公民監督的層面。但是相信未來我國的政府透明度越高,政府的公信力也就會越強,公民越信任政府,社會也會更加安定和和諧,那么構建和諧社會將不再是一個口號。
參考文獻:
[1]余超文.透明政府:現代政府信任關系中的核心問題[J].天府新論,2012,(03).
篇2
我雖然參與了通識教育的工作,但是對通識教育的理論沒有什么研究。不過,幾年的通識教育經歷,使我在與學生的接觸和交流中,比較多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了解到他們腦子里想的是什么,知道我們的通識教育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學生,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說,在教學經歷中產生了一些感悟。我們在此時此地講通識教育,應該對癥下藥。西方通識教育、公民教育的做法和相關理論給我們很大啟發,我們是在他們的引領下嘗試搞通識教育的,但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社會的情況的確很特殊,它的問題在別處是沒有的。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學生在上大學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媒體給他們的影響是什么?是什么東西塑造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去思考,我們的通識教育應該教什么?
在這個有限的時間里,我只能簡單地談談我的思考的一些要點,不可能展開去論證了。
我在從事通識教育工作的經歷中,深深感受到通識教育不光是一個形式的問題,最關鍵是我們教什么?所謂“通識”僅僅是知識問題嗎?通識教育的目標是什么?在通識教育中,我們的價值標準是什么?我們要創造“有靈魂”的通識教育,那么,這個“靈魂”是什么?我以為,這可能是今天討論通識教育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這個概念,無論是英文的還是中文的,對其望文生義都會誤導人們。通識教育中的“識”,很容易被理解為知識。在國外,確實有人把通識教育理解為通才教育,或者全才教育。也就是說,不是專識性、單科性、專業性教育,要讓學生了解人類知識體系的方方面面、各個領域。國內很多人主要也是從這個角度理解通識教育的。這個理解當然是對的,但它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從根本上說,它仍然是幾十年來人才教育的思路。為什么要搞通識教育?是因為我們的大學,特別像北航這樣的學校,包括學院路上這一批專科性的學院所進行的專科性教育,不利于培養高層次的人才。我們只有進行通識教育才能培養出大師、諾貝爾獎的獲獎者。這樣的思路只講知識不講價值,以人才的培養取代人的培養,是一種嚴重的誤導。通識教育是人的教育和公民教育,是高層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現代文明教養的人和負責任的公民,所以它承擔著傳播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的使命。也就是說,傳播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這是通識教育的靈魂。所以,我把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視為現代文明價值傳播的主要渠道。
教育的使命是使新一代完成社會化過程,成為文明的傳承者。這是人類教育所承擔的一般,而通識教育只是以特殊的方式實現這一使命而已。為承擔起這一使命,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正在和準備建設什么樣的社會?現代文明的需要是什么,我們社會的發展趨向是什么?由此來確定我們需要向學生傳播什么樣的價值觀。
在中國傳統社會,儒家主導著教育,它所傳輸的價值觀是與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社會結構、權力結構、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精神氣質相契合的,它也是成功的。但是,在現代社會,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要培養現代文明人和現代公民,需要向他們傳播現代文明的價值觀。
剛才秋風教授談到了“中國文明”
的復興,我習慣于稱“中華文明”。按我的理解,中華文明的復興不是傳統的復興,而是中華文明成功的現代化。現代化的基礎是人的現代化,不但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掌握的技能現代化,還要價值觀念和人格特征的現代化。儒家教育傳統說到底是一種臣民教育,教人做一個好臣民。在私德培養的領域,儒家文明仍有它的價值。也就是說,在教人做一個好人方面,它仍有其價值。好人的標準,古代與現代有相通之處,中國與外國也有相通之處。儒家有2000年社會教化的經驗,在社會普遍痞子化的時代,提倡培養君子有積極意義;在官吏普遍腐敗的時代,培養像海瑞這樣的清官也有其價值。君子和清官畢竟是高于現實平均水平的境界。但是,在公德領域里,儒家教育的內容是不合時代精神的。儒家的君子、、海瑞,都是臣民,孔子本人就是臣民。我曾經在微博上調侃說:孔子就是教人做孫子,于是被掌權者封為老子。我們通識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平等精神的現代公民。你去讀2000年前的亞里士多德、西塞羅,都能從中受到公民教育,他們的書都可以作為現代公民教育的材料。但儒家經典不行,它只適合于培養臣民。即使在私德領域,儒家傳統中大量的,或者說大部分內容,是過時的,是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的。它的道德規范、價值標準,其大部分不符合現代文明的標準,是需要被拋棄、被批判的。
對中國社會而言,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是傳播的結果,并不是內生于我們傳統的文明。
由于全球化進程,人類知識體系和文化發生匯流,當代人是這種文化與知識匯流的產物,大家都是文化的混血兒。但這種匯流的結果,是西方文化和知識體系在當代社會占有明顯的強勢,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主要起源于西方文明,這是歷史發展形成的事實。
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雖然主要起源于西方文明,但它植根于人性的要求,以現代生活為支撐。只要人們選擇了現代生活,就只能接受現代文明的價值體系。在各種意識形態自由競爭的環境里,現代文明得到傳播的強大的基礎就是人和社會的現代化,這個進程不可逆轉。其實,在我們當代的中國人中,進步和發展已經成了我們信仰的一部分,這種觀念就是從西方傳來的。如果有人拒絕進步和發展,就是要過兩百年前我們祖先的生活,我表示對你的敬意。美國也有一種人,叫阿米希人,他們拒絕現代的技術發明,拒絕現代生活。汽車不要,電也不要,機器織的布也不穿,化纖更不用說了。他們就過著中世紀的傳統生活。我們能夠理解,他們在整體上拒絕現代文明,當然也拒絕現代的價值觀。
但是,我們這里卻不是這樣的。中國在現代文明的建設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已經遠離了傳統社會,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已經在中華文明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其成長不可逆轉,甚至維護傳統價值的人也只能用現代文明的價值去解釋傳統和發明傳統。你不能在社會已基本現代化的情況下,且你也不拒絕這種現代化的情況下,去恢復傳統的教育,向下一代傳播傳統觀念而不是現代文明的觀念。
在當代中國,通識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對治由現行教育造成的不健康的國民心理與人格缺陷。我認為,傳播現代文明價值更多的是“除障、解蔽、矯正”的工作。“除障”是個佛教名詞,要破除“所知障”。我們已知的東西,是獲取真知的障礙;“解蔽”是荀子使用過的概念,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真知,被一些偏見所遮蔽;“矯正”是心理學的概念,偏見和反文明的價值觀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塑成有缺陷的人格,需要予以矯正。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產生于現代生活,也植根于人的本性,但我們的教育卻壓抑和腐蝕了人的本性,扭曲了現代生活的要求,并制造出一些虛假的需求,蒙蔽了人的眼睛,窒息了人的思考,戕害了人的心靈。這是我們通識教育需要解決的嚴峻問題。
除障、解蔽、矯正的基礎工作,是幫助學生形成對現代文明價值觀的認同。我們要做的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第一,傳播尊重個人的價值、尊嚴和權利的觀念。
第二,弘揚和平與仁愛的價值,將暴力教育和仇恨教育轉向和平與仁愛的教育,人類之愛的教育。
第三,努力消除極端民族主義的影響,適應社會的個體化與全球化兩大趨勢,突破狹隘的民族認同的缺陷,在社區和族群認同、國家或民族認同、超國家的區域認同和全球認同之間,確立適當的平衡,培養世界公民意識。
第四,由于“價值植根于事實”(《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57頁。)所以,通識教育必須還原真實的歷史,從真實的歷史中才能得到真實的教訓。同時,使學生了解人類文明的遺產,認同人類文明的主流傳統。也要使學生了解客觀的現實,在了解現實的基礎上,培養他們對人類的同情心和愛心。
我們相信,現代文明基本價值的傳播依靠自由的方式。它依靠其自身的優越性就能夠在自由競爭中獲勝,就能夠傳播。通識教育通過打開信息自由流通的渠道,使學生獲得多元的和平衡的信息,通過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學會合乎邏輯地思考,在自由討論和交流中,在各種意識形態和價值的比較中,具備對價值的選擇能力。學生可以研讀中國古代的經典,但是,要把這些經典當做“典”來讀,而不是當做“經”來讀。各種信仰群體都有自己的“經”,沒有人有權力將自己所信奉的“經”強加給別人。教師不是布道者,他的任務是創造批判性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質疑和批判精神,引導學生學會鑒別和了解事實,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和自由思考中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教師不能將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學生,要尊重學生的選擇,要把學生當做成年人,而不是沒有斷乳的孩童。
但是,通識教育也不是放任狀態,
篇3
《無人區》作為一個象征性整體,在具體層面是以主人公的故事將多個方向的人串在一起。一方面,潘肖作為電影中的核心人物,在他的故事中潛在敘述的是關于人性之“無人區”的探尋、認識和改造的過程,使電影的主旨指向了深刻的人性拷問的目標。而另一方面,他又時刻都作為電影空間場景敘事的一種注腳和對照而存在。潘肖的價值觀和無人區中的人形成對比,潘肖講的猴子的故事又與他自己的故事形成對比,致使電影敘事始終在一種象征結構中展開。
此片可以從多角度展開評論。首先是從影片整體藝術風格和藝術手段的角度,反思其黑色幽默的特征;其次是從此片作為一個象征體的角度,探討人性“無人區”的拯救,第三是討論影片所存的遺憾之處,如結尾表明理想時溫情有余,分量不足。
一、黑色幽默的電影格調
當然,從電影藝術的角度講,《無人區》中的很多臺詞都具有詼諧調侃甚至無厘頭的色彩,比如說黃渤飾演的角色本蓄意殺死潘肖,可卻因潘肖車的擋風玻璃被砸壞后影響視線而被撞得半死。而當他面對加油站父子的時候,他以正常人智力習慣化的一種諷刺和嘲笑的方式說:“你拿個刀怎么地,你捅我啊。”加油站老板自然能理解這種語言里蘊涵的威脅和嘲諷,而他的傻兒子卻以為這話當真是對他的一種服務要求,當黃渤飾演的角色對著他說“你拿著個錘子怎么地,你往我頭上砸一下嘛。”并在轉身面對加油站老板的時候,傻子真的用錘子砸向了他的頭,瞬間那個剛剛還氣焰囂張的盜獵者,在毫無征兆之下最終被砸死。
邏輯差異加上無預兆死亡兩者加在一起,構成了一種深度的黑色幽默效果。
而加油站的舞女迅速、不斷地編造關于她過去的謊話,將觀眾置于謊言的泡沫之中,而觀眾深知,這是舞女在無人區生存的技巧,因而內心又倍感悲涼。此處黑色幽默讓觀眾自愿走向對謊言的原諒,因為借此觀眾看到是謊言之下的真實。
黑色幽默的整體格調使觀影者永遠在似乎可以輕松的時刻輕松不得,然而又不會因為嚴肅的內容被壓抑,使得輕松與沉思處于一種張力結構之中,這一定程度上是寧浩的風格。
二、對比的藝術手法
《無人區》在整體風格為黑色幽默之下,還在繼續著現代性文化的啟蒙道路,如同當年魯迅要在小說里寫些頭腦不靈光的角色意圖一樣。甚至更廣泛地看,傻子和瘋子在藝術世界里總有特殊的意義,他們的存在永遠是正常人世界的對比,同時又往往是一面鏡子。
此片中的傻子的思維與其他正常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生活里是絕對服從別人對他的要求,他父親讓他給潘肖修車他就修車,潘肖不讓他修車燈而痛砸車燈時,他也賣力地用錘子砸那車燈。可在這所有的服從之外,唯獨他沒照做的是當加油站舞女要他把自己的手松開時,他不愿意。最終他服從地站在朝他撞來的卡車前,瞬間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人生。內心充滿暴戾的盜獵者,心計多端、毒辣兇殘,卻把一個內心荒蕪和空白的人瘋狂地撞死,這種對比是充滿血腥的,是對盜獵者殘忍的最極端放大。
潘肖也有他作為與“無人區”對比的作用。他是在整個無人區惟一穿西裝的人,但卻沒有展示出他著裝中蘊涵的現代文明的絕對進步。他的衣著只是他以為自己區別于無人區里的人的脆弱偽裝。
他始終想用他在現代文明里的規則來對待在無人區里的人和事。可有時他是可笑的,如他想用在現代文明里的方式教訓開著載有油桶的卡車的兄弟倆,告誡他們向他車玻璃上吐痰有多貴,結果卻被令人無可奈何的方式還擊;有時他是可怕的,因為他用現代文明的規則使一個盜獵者逃出了法律的制裁;有時他是可憐的,因為他在用澆汽油的方式和準備了火機的舉動,試圖銷毀他開車撞死人的證據后,也被根本沒死的被撞者澆了一頭汽油,并被威脅將點燃他的頭發。
但最終當他的西裝換成了一件和無人區中的人一樣的大外套時,他頓時看到了自己真正被現代文明教化的意義。他發現自己的智慧應該用在這里:騙盜獵者,使之離間、生疑;幫舞女逃生而燒錢;在關鍵時刻放走整部電影敘事中的關鍵細節――鷹隼;最終用火機點燃汽油桶車,與盜獵者同歸于盡。
當他試圖以與無人區的人不同的樣子行動時,他的原始和黑暗并沒有使他體驗到優越感,當他把自己由內而外地置于這個無人區時,他才真正可以見到自己的不同。
三、“無人區”的整體象征
“無人區”聽上去挺神秘,但人類科技高度發達,從地理空間上來說,根本就沒有無人區,人類的足跡可以踏遍地球任何一寸土地。然而電影卻展示了人的內心之中存在“無人區”。人的內心存在的這個區域是人在面對某些事情時,表現出迷失人性的區域。對這塊區域,人要完成一次次發現、認識、最終改造心靈“無人區”的過程。改造時,就是在這里播下正義的種子,良知的種子,以及人性中所有溫暖、積極、感動、誠實的種子。由此使人獲得救贖。否則就會在這塊“無人區”里徹底迷失。
(一)展示“無人區”
雖然電影也試圖在場景敘事中,以大量的鏡頭展示整個空間的荒漠化:即到處是黃土,到處是石山,甚至沒有草的無人區特征。但充滿背反意味的是,自然界中的無人區,本是自然界最純粹的地方,但因為有人經過,它卻變成了喧囂之地。這種地理空間上的無人僅僅是與潘肖所居住的充滿了媒體、記者、報道、頭條、紅包、名利的現代文明之地不同的地方而已。
電影的整體象征從潘肖下了火車,不得不搭上馬車開始。在給一個犯下罪行的盜獵者做無罪辯護時,潘肖內心的無人區第一次袒露出來。他為了成為著名律師,他的內心迷失了。但是因為是展示階段,所以他不以為恥,也不因為自己的伎倆而自責,反而顯得很得意。當他被獲釋的盜獵殺人者威脅時,他拿著自己簽了名的賬單說:“誰能證明我喝了我買的酒呢”,顯然他十分清楚在法庭辯護時他的辯詞里充滿偽詐。可他把這當成是他高明于猴子的地方。
(二)認識自己內心的“無人區”
在接下來他撞人后試圖掩蓋這個事實的種種行為中,潘肖開始體驗著他在迷失中的恐懼。與加油站舞女的對話中,潘肖幾近崩潰,他把自己的二十萬都給了舞女,說要她放過他,而事實上是潘肖在自己內心的煎熬中渴望被釋放。沒有人不放過他,正是他自己的內疚、自責、恐懼不放過他。
(三)拯救“無人區”
從給“卡車兄弟”包扎,到致使警車翻到,再到二道梁子救出舞女,犧牲自己,潘肖實現了人性的復歸。他放了自己,他得救了。
與潘肖人性復歸形成對比的是,盜獵者從始至終地迷失。所謂迷失是指人不但找不到出路,而且也忘記了起點。他撞死了警察,又試圖殺死為他開罪的潘肖,接著又撞死了小賣部的老板娘,撞死傻子,刺死了加油站老板,槍殺了買鷹隼的販賣者,最后還要活埋舞女。舞女的錢他拿,販賣鷹隼者的錢他也要。
而他的行為目標是什么,他自己也不會清楚。他在自我內心無人性的區域迷狂地奔走,沒有起點,不知終點。
四、鷹隼的象征意義
無人區里存有人類瘋狂獵殺、販賣的鷹隼。鷹隼自由飛翔,在它們的生存法則里繁衍。人類用高明的頭腦干預它們。一方面嘲笑它們為了一口吃的而喪命的動物行為,一方面卻因追求了非自我生存必須的財物、名利而獵殺它們。珍惜的鷹隼成了利益的符號,使人迷失,人把它們當成自己獲得暴利的搖錢樹,而不知道它們就是時刻提醒人們之所以為人的讖語。
與電影獨白敘事里反復提到的猴子的故事相比,關于鷹隼影片從未給出語言上的解釋,因而鷹隼的象征意義更顯得豐厚、深邃。關于猴子的故事,電影的立場是確立人類在競爭中智慧的重要性,但鷹隼的意義則是讓人看到自身的原始和文明在對抗中邁向進步。
鷹隼的存在,就像《瘋狂的石頭》里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里的,相同的是,在它們身上都是故事人物共同利益的交匯之處。不同的是,本片的細節設定為動物,珍稀動物,因而它自然具有不一樣的象征意義。它作為利益的終極代表,同時它也作為人性照出自己的鏡子,可以作為人性的試金石。
康德相信人“在其自身之內確實有一種能把自己與所有其他東西區別開來的能力,甚至能把自己與被對象所作用的那個自己區別開來。這種能力就是理性”。這應該是影片展示出潘肖得到心靈拯救的依據。
五、遺憾之處
仔細考察電影的敘事,會發現故事以潘肖的回憶式開啟,一直留在倒敘的節奏上,當最危險的時刻仍有潘肖的內心評判和反思的內容時,應該意為正敘開始了,但若不細心自然墮入失衡的敘事層面里。
潘肖救的舞女,最后在一個舞蹈學校找了份工作,當孩子們喊她李老師的時候,似乎在暗示她的人生在現代文明中走向了正軌。但使人存疑的是,這個現代文明社會就是潘肖生存的社會,因而影片結尾使舞女在這里似乎得到了歸屬,削弱了影片具有的對現代文明反思和批判的力度。略顯力道不足。若不是因為這種結尾處理,此片對潘肖這個人物的塑造更深的批判矛頭是可以指向對現代文明這個大目標的。當能產生對現代文明進行深入反思的效果時,則此片的意義可將提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篇4
關鍵詞:沈從文 反現代性 理性 鄉村 人性
“現代性”一詞源于西方,與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和思潮有關。從觀念層面講,包含人本主義、理性主義和現實主義等。“現代性”是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并與之相適應的精神特征,具體表現為現實原則、理性精神,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個性解放,個性解放是現代性的精神落點。現代性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諸多問題,過于強調理性壓抑了人內心的感性;社會道德體系因資本主義的物欲橫流而被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也遭到重創,隨之而來的就是“反現代性”。“反現代性”是對現代性的懷疑、擔心甚至抵牾,雖然同樣關心人的解放,但不相信現實和理性原則能解決問題,而是在這之外去尋找別的途徑,這條途徑往往由理想和傳統鋪成。“反現代性”的主要特征是非理性、主觀性、形式主義、反傳統以及極端個人化。“現代性”和“反現代性”并不是簡單的對立,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反現代性”是在“現代性”的基礎上發展和延伸的,沒有現代性的覺醒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反現代性。
沈從文,這位來自湘西的“鄉下人”,以他抒情的筆調和獨特的文化視角構筑起充滿魅力的“湘西世界”,表現那里永恒不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以其特有的文化立場,用“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歷史態度,由城鄉對峙的整體結構來批判現代文明在其進入中國的初始階段的全部丑陋處”。在批判現代文明的過程中,著力尋找美好人性,重塑民族道德。重塑民族道德與“五四”以來國民性改造的現代文學主潮相適應。在現代文明的浪潮中,沈從文一方面贊賞現代文明所帶來的人的覺醒,另一方面批判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他以“現代性”為出發點,繼而批判“現代性”,在作品中流露出“反現代性”。他作品中的“反現代性”并不是絕對的非理性、形式主義、極端個人化,而是與“現代性”相滲透,表現為有節制的理性、返歸傳統、人道主義精神,等等。
一、有節制的理性
在沈從文看來,理性用于對現實背后的愛和美的發現。他用理性去關照和表現生命形式。作為“京派”一員,沈從文骨子里還有浪漫主義的因素,與理性相結合,形成了有節制的理性。現代性以理性精神為核心,但理性之外的非理望、情感也是現代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沈從文經過五四現代文明的洗禮,并未遵照現代主義的原則去解剖舊文明的頑固與丑陋,而是以冷靜之筆注意到現代文明的種種弊端,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傾注在一種理想的人生形式之中。
這種有節制的理性表現在沈從文的許多文學作品中。《八駿圖》的主人公達士先生到青島大學任教,結識甲、乙、丙、丁等教授,發覺他們都患有性壓抑的病癥。達士自詡為精神高尚者,義正言辭地奚落其他教授,不想一位漂亮女士留在沙灘上的一行字,竟讓他心神恍惚,內心難以自制,遂向未婚妻扯謊,推遲了見面時間。達士心口不一、道貌岸然,無法控制他內心的欲望,內心的戰勝了理性。沈從文批判和反對這種無節制的理性。
《主婦》寫一對夫婦在結婚三周年時,相互反思他們的婚姻應該如何在現實生活和理想人生中尋找一個平衡點。妻子回憶戀愛經過和婚后生活,感到一切都安穩幸福,然而幸福對男子來說并不是一切,丈夫覺察到潛藏在婚姻背后的危機,隨著時間慢慢推移,他產生了審美疲勞,對婚姻的忠誠限制了他的想象和激情,他想要追求“愛”和“美”,可婚姻束縛了他。他承認自己是一個“血液中鐵質成分太多,精神里幻想成分太多”的男子,但又認為“既不能超凡入圣,成一以自己為中心的人,就得克制自己,尊重一個事實。他“發現了節制的美麗”“忠誠的美麗”“勇氣與明智的美麗”重新找回了“尊嚴和驕傲”“平衡感和安全感”。這是沈從文所贊成和推崇的,既要有情感和欲望,更要用理性節制情感,感情泛濫了,規則就亂了,因此,他希望可以做到有制的理性。
沈從文在謳歌湘西原始生命力的同時,他對自由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他明白,單靠張揚原始生命力無法達到人性的理想狀態。在對都市文明與湘西世界的雙重超越中,沈從文試圖在理性自律與感性自由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探求一種新的符合未來理想社會的人性形式。
二、返歸傳統
為了構建他理想的人生形式,沈從文將目光轉向了傳統,他把返歸傳統當作是對現實的改造。鄉村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傳統,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將傳統的鄉村城市化的過程。沈從文多次表明自己是一個“鄉下人”,他總是以一個鄉下人的立場去打量周圍的一切。他認為鄉下人身上有著城市人所沒有的愛和美,自然和善良的人性。鄉村是人性理想的棲息地,呈現出一種“原始性”的特點,其中存在著原始的古樸道德和美好人性。
沈從文出生于湖南邊地湘西鳳凰縣。這里地處湘、川、黔三省的交界處,是苗、侗、土家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這里多山,多水,風景優美,與世隔絕。《邊城》《長河》《蕭蕭》等作品都以鄉村為背景。景物描寫在作品中占了很大的篇幅,靈動的山水風物與人相處和諧,渾然一體,物與人形成一種并列呈現的關系。如《邊城》中的水碼頭“茶峒”“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墻,烏黑的瓦,位置則永遠那么妥帖,且與四圍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在這里,人與自然合而為一,令人神往。他的筆下,還有白塔、渡船、長河、碾坊等美麗的景物;有美麗、樸實、天真、善良、恬淡自守的湘西女子,如蕭蕭、媚金、三三、翠翠、夭夭等;有健康、溫柔、多情、雄強勇武的男子,如柏子、豹子、五明、貴生、天保、攤送等。村民淳厚、熱情、重情重義,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和諧,宛如一個世外桃源。
民族性也是沈從文一直強調的。一個民族的形成經過了漫長的累積過程,有自己深厚的精神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歷史底蘊。因此,傳統中也包含了民族性。沈從文希望能重建民族傳統,發揚民族精神。沈從文在現實社會中看到了國民性的弱化和異,甚至消失,因而他希冀在湘西環境里尋找某種自然、健康的生命形式。《雪晴》《漁》《早晨――一堆土一個兵》《黑夜》等作品里,在描繪血腥、殘酷的故事同時,也展示了湘西民族中某種神性的生命力和意志,推崇剛強勇武的英雄道德,以及理想的強者精神與靈性,張揚一種激越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品質,意圖重鑄民族靈魂和強化民族品格。
三、人道主義精神
以愛和善為主體,體現人道主義同情、寬容和博愛,達到精神的崇高和人性完美,這就是沈從文倡導的人道主義精神。這種人道主義具有世俗人道主義特點,如“從人性、人道的立場出發,以善和愛為核心,以人為本,重視人的生存、生命、自由、尊嚴、權利和價值”,還具有宗教式的人道主義特點,帶有神性。
《邊城》的老船夫善良、淳樸、厚道,不論刮風下雨,無論白天黑夜,他都任勞任怨,守在江邊,為著急過河的人們服務,他總是很熱情地對待每一位過客。渡客感激他,把錢放在船板上,老船夫總是塞回給渡客,實在不能推辭,他就用這些錢買了草煙、茶葉,放在船上免費供應過往的客人。翠翠也繼承了爺爺這種善良的品行,她天真活潑、善良純潔,像一汪沒有被俗塵侵蝕的水流一般,清澈明凈,不摻雜一絲雜質。翠翠向往美好的愛情,對愛情忠貞不渝。在這片凈土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然、和諧。沒有繁瑣的法律條文,沒有嚴格的等級劃分,沒有嚴苛的禮法束縛,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這就體現了人道主義思想中的“博愛”思想。《邊城》里的人物,大多重義輕利、誠實守信,即便是,也要比城市中人更值得信任。老船夫善良、厚道、樸實,可以說是作者理想中人物的化身,他身上散發出了一種神性。
沈從文的作品包涵著豐富的人道主義色彩,除了《邊城》,《蕭蕭》中也表現出這種人道主義。但沈從文慢慢發現,人道主義無法解決現實中諸多問題。《蕭蕭》中沉潭、童養媳等民俗的背后是鄉民的愚昧和禮法的殘酷,人性并不一定都是善的,背后也潛在著惡。《巧秀和冬生》中,巧秀的母親被沉潭時,一群“看戲”的人不假思索附和,督促著快點行刑,“在紛亂下族中人道德感和虐待狂已混淆不可分”。這是人性黑暗面的激發,無關系的人覺得事不關己,不求情,不寬恕,有關系的人心中暗自盤算著小寡婦死了之后,可以分得她的一份家產。《蕭蕭》中蕭蕭和花狗的私生子牛兒娶童養媳時,蕭蕭抱著新生兒毛毛在屋前看熱鬧,新娘比牛兒大,在花轎里嚶嚶地哭著,她的公公和祖父在忙碌著,蕭蕭當年出嫁的情形又一次上演,命運看似無止境地重復。《虎雛》中,“我”將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兵從軍營里帶出來,想要他讀書,寫字,成為一個文才、德行兼備的人,但付出了很多努力,小兵還是沒有脫離原來那種勇猛的野性,伙同他人殺人,逃跑了。作者為什么要把小兵帶到都市里,強加給小兵不愿意學的東西,為什么小兵會殺人,這一切,都反映出沈從文人道主義精神的某種匱乏。
四、主體性凸顯
主體性作為現代性的內涵之一,它的生成是個人脫離自然狀態,理性覺醒的標志。對于任何一個“現代人”來說,主體的覺醒都是其現代性的根基。作為一個現代作家,沈從文的現代性正是基于主體的覺醒――對自身生命的發現與生命價值的尋求之上的。少年時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使他養成了鮮活靈動的想象力與思維方式,形成富有生氣的個性心理意識。成年后,現實的殘酷,人民遭受的苦難,激起他的震動與悲哀,他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進入文壇之后,這種主體意識越來越強烈,主要表現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沈從文筆下的鄉下人不矯揉造作,不弄虛作假,真誠善良、忠實可靠、淳樸厚道。沈從文以“人性”為切入點,以湘西為依托,建立起自己的審美現代性想象,這種想象植根于沈從文獨特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表現出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對于本民族現代化發展的自由想象和清醒反思,他以“反現代性”的姿態完成了自己“現代性”的構建。
現代性強調和肯定人的感性經驗,重視人的主體性,要求凸顯生活中的審美精神,這是它與啟蒙現代性相通的部分,與啟蒙現代性一起展開了對傳統倫理道德、社會制度的批判。現代性將審美提到本體的地位,又對感性經驗以外的一切事物進行質疑和批判,對啟蒙現代性信奉的現代文明、科技理性進行批判與反思。現代性的這種雙重批判功能在沈從文的小說中得到了豐富的藝術體現。在《月下小景》中“權”的荒誕習俗,女人要把處子之身獻給第一個男人,才能與第二個男人結婚,這種習俗將一對忠貞于愛情的戀人逼上了絕路,兩人雙雙殉情自盡,捍衛愛情的尊嚴。《巧秀和冬生》中巧秀的母親守寡后與人相好,遭到了族法的處罰,在這處罰的背后是族人對其家產的算計和族長的公報私仇。這些作品中體現出的批判立場無疑是與啟蒙現代性的價值立場相一致的。封建禮法是權利異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扼殺了人性的正常需求,禁錮了生命的健康發展。但是啟蒙現代性所依托的現代文明、科技理性卻在無形中造成了“人”的缺失,沈從文的理想家園是在鄉村與都市的兩相對照中構建的,城市作為現代文明的標志,在制造豐富物質的同時,扭曲、異化了人性,相對于鄉村人與自然的平等相待、和諧相處,都市中物質駕馭了生命,人淪為金錢的奴隸。
沈從文的“反現代性”植根于湘楚文化的土壤,融合自身獨特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以人性為切入點,揭示出人性與現代文明的對抗性,通過湘西理想家園的構建,激勵人們尋求生命詩意的棲息地。在“五四”啟蒙下,進入城市尋求生命價值的沈從文,目睹了城市生命的墮落,開始思考民族生命重造的出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現代生命觀。他主張理性與感性相結合,形成有節制的理性,返歸傳統,在鄉村和民族精神中尋找人性的美好,重建民族魂,在主張人道主義的同時,又表露出某種人道的缺失,從中凸顯主體性,共同建筑了沈從文的“反現代性”。
參考文獻:
[1]沈從文.沈從文文集[M].廣州:花城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分店聯合出版,1984.
[2]沈從文.沈從文文集[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
篇5
一、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戰略思考
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
1.中國需要把文化“軟實力”建設當做未來發展的重心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中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其中文化軟實力的顯著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又要看到的是,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上的空間仍很廣大,文化發展的潛力并未得到充分發掘。“一個國家的崛起從最終意義上必然是文化上的崛起”[1](P60),以文化形態為主的“軟實力”已經成為當前國際較量的重要內容和國家間實力消長的決定性因素。顯然,當下的中國,正需要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機遇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上,找準未來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的著力點,打造軟實力、巧實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打下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必然包括文化的復興。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其成為世界大國并不矛盾,這樣就必須具有一個強大且富有價值取向的文化存在,這種文化存在不僅能在國際秩序的建設中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且也能對世界的文化發展提供啟示和榜樣,它意味著不能只是輸出電視機、DVD,而把碟片的內容交給別人。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這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大大提升可以再現盛唐時代中國文化的魅力。2008 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可以說是這樣的一次預演,但這還不是和結束。因此,在中國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中,與世界大國相稱的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應當作為一種文化自覺。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
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不僅在于發掘文化產業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創造新的價值觀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用于受眾以影響社會的行為,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的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要在實踐中尋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創新路徑,使之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貫穿到理論武裝、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等工作的實踐中,產生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產品,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并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本身建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P4)。好的精神文化產品能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活動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而缺乏文化的藝術品,不是好的可以流傳的文化珍品。那些千姿百態、鮮活漂亮的動畫人物,表現了什么樣的文化故事呢?單純看票房價值只是次要方面,我們的目的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兼顧,是形式與內容的俱佳“。華麗有余、內涵空洞”的文化,不是我們提倡的文化,是不能構成“軟實力”的。這方面的很多事例值得我們借鑒和反思。可以說,關于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根本問題,是要在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層次上下工夫,即在其內而不在其表,在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因為文化與價值觀上的貧乏不可能產生好的作品。
3.應對文化安全威脅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一項歷史性任務
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在提升國家軟實力時,注意到國家實力的軟與硬結合,特別是防范國家文化安全的威脅,在新的國際關系和國際形勢下的重要性十分明顯。面對文化安全的外部威脅進一步加劇的文化環境來說,良性的文化安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文化建設既有反對“文化霸權”、維護國家文化主權的防御屬性,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擴展中國文化政治的影響、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極大進取性”[1](P241)。唯其如此,中國文化才能以更為自信、從容和平等的姿態參與中西文化的對話與文流,在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化影響時,也尊重世界范圍內文化的多樣性。現時中國文化建設及文化影響力的相對不足,加重了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文化安全環境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對此,必須在抵制文化入侵上保持應有的警惕,在致力于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和文化競爭力中,不斷增強文化安全意識,健全文化安全機制。而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發展我國文化軟實力,正是應對文化霸權主義及防范文化安全威脅的必備策略。強固自我,便能有效抵御外侵,維護中國文化安全環境,構筑中國文化發展戰略。
4.始終保持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和文化創新能力
文化自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根本,但我們更自信中國文化在現時代的創新能力。“文化發展的本質是文化創新”[3](P259)。在保持傳統文化的同時接納現代性,吸收全人類所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種既適應時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應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目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過程中,必須拋棄某些已經失去文化價值的歷史因素,也必須不斷地融入新文化或異文化因素,以形成代表時展方向的先進文化。中國正在實現的現代化,是當今中國文化發展的源與泉,是立足于傳統文化而創造和更新的根據地。但現代文明不單單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復蘇,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重建來為新的社會生活和新的實踐服務。我們需要正確地看待形形的外來文明與思潮,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發展中的意義,但也要加倍珍視和維護中華民族自己的傳統文化,以此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中文化創新的出發點,在傳統文化的創新中形成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中華民族在5千多年來的文明歷史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絢麗多彩的優秀文化,這是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當然,我們的繼承是與創新相聯系的,是依據現代文明的前進步伐而不斷發展。繼承是在既往的歷史傳統上展開民族文化發展的新篇章,發掘和光大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創新則是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同時,廣泛汲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為民族文化注入新鮮血液與活力,使民族文化發揮主體作用。
二、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戰略方針
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需要我們在長期工作中采取正確的方針,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實現預定目標。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方針,既要從提高我國文化總體實力的戰略任務出發,又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文化建設的引領,將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意識貫徹在文化生產力發展中,實現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共同發展,把軟實力文化建設落在實處。
1.在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匯中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在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既要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的原創性和生態環境,又要在保持民族性上體現時代性,使之融入現代文化和全球化環境。挖掘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在國內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去國外參與文化對話,認真總結“中國經驗”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提煉中華民族文化與現代化大潮的結合點與一致性,總結傳統智慧(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途徑,探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內在聯系。國內“和諧發展”與國際“和平發展”的豐富內容,應當有效地傳遞給外部世界,讓盡可能多的人們理解,中國的發展意味著中國越來越“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而且意味著中國越來越“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關于“和諧世界”觀念,蘊涵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形象,表達中國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心愿。同時,在與世界的對話中,也應當更加重視吸收各民族優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國人民共同接受的文化觀,“因為世界文明本來就是一種多元互動的過程,東方文明、西方文明將在這一過程中相得益彰”[4](P15)。我國以“和諧”、“共享”作為外交政策和國際政策理念,積極履行國際義務,認真執行國際規則,在推動世界性問題的解決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貢獻。這正是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一種實際表達。
2.在文化建設上堅持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
篇6
關鍵詞:現代新孝道;傳統孝道;現代文明;沖突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005-01
1.傳統孝道與現代文明的沖突
孝道是中國一切傳統道德的母體,是幾千年來傳統中國社會里重要的價值準則。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西方文化的逐漸滲透,傳統“孝道”必然而且已經與現實道德體系發生矛盾以至于沖突。沖突及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西方價值觀念的滲透。我國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廣泛,西方自由平等、個人本位、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對我國孝道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體現為以下價值沖突。
1.1.1 “絕對順從”與“平等獨立”。傳統孝道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無條件的“無違”,從財產、行為到婚姻甚至人身都要受到父母的絕對支配。現在,西方的自由、民主、獨立、平等的價值觀念滲入國民心中,與傳統孝道中的“絕對順從”產生沖突。青年也開始要求父輩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親子關系由尊卑有等向獨立平等轉變。越來越少的子女還愿意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擇偶觀念由家庭本位向個人本位轉變。
1.1.2 “養兒防老”與“男女平等”。 中國傳統文化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之說,更強調男性對長輩的贍養義務。而在現代社會,隨著男女平等的大力宣揚以及女權主義思想的出現,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幅提高,同時女性也有了相對獨立的經濟基礎,而且人口壓力巨大,獨生女增多,加之法律的明確規定,贍養雙親也是女性必須承擔的職責。
1.1.3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與“享樂主義、自由自主”。孟子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而現代西方文明則認為個體有自由選擇自己是否生子的權利。西方的“享樂主義”、自由自主的滲透加之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的增加,使某些青年一代為貪圖享受,減輕生活負擔,成為“丁克一族”,挑戰著傳統孝道倫理的底線。
1.2 知識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知識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是導致傳統孝道與現代社會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
1.2.1 知識創新速度與信息生產規模的急劇上升。在傳統農業社會,知識創新的速度極慢,知識的傳播主要通過書籍和口耳相傳,傳播效率相對較低,信息的擁有量與一個人的年齡成正比,年老的人一般經驗豐富,擁有權威。傳統孝文化是權威文化,長者文化,前喻文化。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義務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發展,知識更新速度、信息傳播速度十分驚人,知識擁有量與年齡的相關關系越來越模糊,甚至出現負相關。在要求終身學習的現代社會,單以年齡和經驗來維持權威越來越靠不住。年長者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傳統孝道中的絕對“服從”不得不引起質疑。
1.2.2 生產社會化程度大幅提高。在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制下,血緣化的封閉式家庭生產生活方式使得形成了與之相應的一系列價值觀念與行為規范。傳統孝道強調幾世同堂,家大業大,兒女承歡膝下才能盡孝。而在現代,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們更多地脫離家庭到大型經濟機構中去從事經濟活動,人口流動和遷移加劇,家庭模式從傳統家庭向核心家庭轉變。兒女對父母在經濟、知識經驗、土地上的絕對依附逐步轉變到可以更加的獨立自主。同時,守時惜時、講求辦事效率的西方觀念適應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子女迫于快節奏的生活,繁重的生活壓力和遙遠的距離,有時"無暇"去孝敬、照顧老人。傳統孝道中的這些要求越來越難以實現。
1.3 法制社會的建立。中國傳統社會是用基于情感的道德來調節社會矛盾的,法律制度在傳統的宗法血緣社會是行不通的,或者說本身就是為了維護倫理綱常而設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符合傳統孝道的。而在西方,則重視建立在公民關系基礎上的公民理性,用法律來調節社會矛盾,場所在法庭,[1]推崇法制。當今中國也逐步建立起法制社會,父子相隱顯然已為法理所不容。
2.弘揚現代新孝道
孝道同其他道德觀念一樣,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傳統孝道中確實有一些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要求,與之沖突的部分,具有強烈的封建主義色彩,如“忠孝相通,移孝忠君”,把孝作為封建統治的工具;“無違親意,絕對服從”、“知情不舉,父子相隱”的愚孝;三年守喪的繁縟禮節等,這些腐朽沒落的部分我們應堅決摒棄。
但孝道在現代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和積極作用,我們應加以揚棄,而不是簡單否定,要劃清文化遺產中民族精華同封建糟粕的界限,將傳統孝道轉化為有利于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型孝道,并大力弘揚。
2.1 “未富先老”的必然要求。西方主要實行社會養老。而我國在經濟基礎薄弱,社會公共福利事業還不太發達,社會養老保障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迎來了人口老齡化。這就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仍保持家庭養老的傳統,子女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
2.2 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孝是家庭道德的出發點,培養道德情感的著眼點和社會道德的生長點。當今社會要提倡現代孝道,培養人民由尊敬父母推及到愛祖國、愛人民,由形成家庭責任感到社會責任感。
一個國家發展文化,最根本的就是根據本國的歷史和現實,找出適合于本國國情并有利于自己文化發展的方向和道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得天獨厚的精神財富,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突出的特色,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早已滲入了每個國人的血液,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必要合理弘揚孝道,建設具有民族特色適合社會發展的孝道文化。
2.3 經濟發展的促進條件。弘揚中國孝文化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首先從吸引海外華人投資祖國經濟建設看,中華孝文化具有血濃于水的強大凝聚力,把全中國中華兒女的心連在一起。同時,"孝"的家庭倫理道德是社會安定團結、健康發展的保證,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孝文化本身就蘊含著一定的文化經濟要素。可以通過挖掘“孝”文物,開展“孝文化”藝術節等形式,促進當地開發和旅游,達到經濟繁榮,促進現代化的目的。
篇7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教育部關于不斷推進“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的有關精神,提高我校學生的現代文明素養和環境意識,普及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校特擬訂創建“綠色學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為指導,以創建“綠色學校”為載體,推進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
二、奮斗目標:
(一)創建綠色學校活動規范化、制度化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主體教育網絡。 培養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的教師隊伍。 全面動員,充分參與活動,力求活動具體化,務實化。
(二)教育工作優質化 充分利用先進電教媒體、網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加強環保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使環保教育融于各學科教育之中。
(三)創建活動多樣化 以活動為手段,促進學生環保意識的發展,使之主動并帶動身邊的人投身于“綠色學校”活動。
三、總體要求:
把創建“綠色學校”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提高學生環境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規范學生的環保行為。如校內外不吸煙、不亂丟、不亂倒、不亂吐、不亂寫亂畫,不高聲喧嘩,不損壞樹木花草,自覺節約資源等。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領導機構1.組織建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專設環境教育辦公室,并具體分管環保工作。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校長親自抓,德育處、教學處和校辦緊密配合,將環保教育納入到教育教學的各項活動中去。
學校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名單為:
組 長:xx副組長:xx成 員:xx、全體班主任2.強化領導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品德與社會、科學、品德與生活等學科的教師為骨干的教育機制。
3.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堅持記錄,定期總結,按計劃逐步開展教育活動。
篇8
[關鍵詞]女性主義;生態批評;魔幻現實主義;百年孤獨;額爾古納河右岸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7
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作品《百年孤獨》,通過一個家族七代人的興衰、榮辱,見證了一個拉美小鎮――馬孔多百年的歷史,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引起了歐美文壇的“一場文學地震”,使拉美文學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小說于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播到世界各地,對世界各國文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當代知名女作家遲子建于2005年出版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通過最后一位酋長的女人的自述,講述了我國東北鄂溫克族的百年歷史,以及對民族文化的頑強堅守。該小說曾榮獲2008年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該作品的影響力雖不及《百年孤獨》,但兩者有諸多相似之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兩部作品中出現的百歲女性都是民族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百年孤獨》中的烏爾蘇拉見證了印第安家族的百年歷史,《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我”見證了鄂溫克族的百年歷史;兩部作品都采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百年孤獨》中所描寫的喧囂紛亂映射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富足與貧窮,《額爾古納河右岸》描述的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悲喜、文化則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縮影,是以一曲弱小民族的挽歌寫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悲哀。同時,兩部作品都從民族悲劇的角度探討了人類命運、人類苦難這些嚴肅的問題。
目前,國內學者大多將《百年孤獨》與國內作品(如莫言、王安憶、賈平凹、閻連科等作家的作品)進行相關影響比較與平行比較的研究,但對《額爾古納河右岸》與《百年孤獨》的共性探究還少有學者涉及。本文擬從女性、生態、魔幻現實主義、民族四重視域,對兩部作品的共性進行探析,以期為多重視域下的悲劇書寫提供有益借鑒。
一、女性主義視域下的悲歌
《百年孤獨》中的烏爾蘇拉和《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我”都是見證民族百年滄桑歷史的百歲女性老人,在故事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兩位女性都表現出了對本民族未來的擔憂,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為本民族做最后的堅守,“不論是有趣還是辛酸,老年女人的智慧都仍完全是消極的:它有著對立、質控和拒絕的性質;它是結不出果實的”[1]。兩部作品都以女性的視域,呈現出兩個民族盛衰的歷史。
加西亞?馬爾克斯認為,“婦女們能支撐整個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壞;而男人們只知一味地倒退歷史”[2](P110)。婦女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家族的支柱,馬爾克斯筆下的烏爾蘇拉活了120歲,是唯一一個家族百年興衰變化的見證者,作為一位女性,她承擔著家族的使命,面對家族的衰退,“她那不可戰勝的心氣成為她在黑暗中的引導”[3](P289)。當蟻族來襲烏爾蘇拉將要兌現雨停就死去的承諾時,她仍然充滿著對家族沒落的擔憂,希望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說服家族成員從最小的房屋整理做起,試圖改變家族沒落的狀態,但最終事與愿違,隨著烏爾蘇拉和家族成員的紛紛離去,最終家族居住的小鎮――馬孔多――消失了。
《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我”是最后一個酋長的女人,講述了一個女人的故事,一個邊緣族群的故事。可見,“我”是民族百年歷史的見證者。作品開門見山地寫道:“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4](P3)比起烏爾蘇拉,“我”更為直接地成為了民族歷史的敘述者,“那么就讓雨和火來聽我的故事吧”[4](P5),“我講了一天的故事,累了。我沒有告訴你們我的名字,因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3](P248)。故事運用追憶的方式對百年間民族的變遷歷史進行了回顧,“我”成為一個可靠的敘述者,其自述是對歷史的一種真實還原。
總之,兩個歷經百年滄桑的女性都是自己家族、民族之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守護者,烏爾蘇拉用她那女性的直覺守護著馬孔多,“每當有人注意到她磕磕絆絆,不小心撞到她那天使般高舉過頭的手臂,都會認為她身體狀況堪憂,卻未曾料到她其實已經失明”[5](P289)。百歲老人原本可安享晚年,但烏爾蘇拉卻選擇了為家族禱告,“不要讓布恩迪亞家的人近親結婚,生下豬尾巴的孩子”[3](P296)。《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我”是最后一個堅守民族“營地”的女人,“雖然營地里只有我和安草兒了,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孤單。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個人了,也不會覺得孤單的”[4](P5),“我”懷著對民族的熱愛,守護著民族的希望之火。而在父權制社會中,女性一直是作為第二性而存在,如果由女性來堅守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那么這個民族的沒落將是必然的。
二、生態批評視域下的沒落
“生態批評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重申人類的文明歷史,重申人類文明中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思維傳統,重申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對生態自然和人類社會抑或人類的精神帶來的災難性破壞作用。”[5]從生態批評視域看,《百年孤獨》與《額爾古納河右岸》都涉及到了自然生態批評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生態批評中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在兩部作品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由和諧轉為緊張,原生態文明與現代文明沖突愈演愈烈,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均無法調和,最終釀成了兩部作品生態視域下的悲劇。
在兩部作品中,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初始狀態下都是和諧的:自然以人類為伴;人類以自然為生。《百年孤獨》中的馬孔多是一個有20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里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3](P1)。《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鄂溫克人以馴鹿為伴,以自然為生,連綿的雪山、清澈的河水和淳樸的人們映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這種和諧狀態的突轉伴隨的是外來秩序對原始秩序的取代,《百年孤獨》中不同政府輪番操縱馬孔多,使得原本種植的綠化樹被弄得斷枝殘葉,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額爾古納河右岸》中伐木工人對大興安嶺的開發導致鄂溫克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的發展與進步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如果發展以破壞自然生態為代價,顯然是不可取的。馬孔多和鄂溫克人與自然的關系由和諧到緊張,也對本民族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民族發展的悲劇就是從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開啟的。
如果說自然生態是悲劇結局的外因之一,那么社會生態則是釀成最終悲劇的內因。“社會生態是指社會性的人與環境之間構成的生態系統,社會生態的核心是人際關系、經濟關系、社會制度、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6]其中,人際關系是馬爾克斯和遲子建進行社會批判的共同切入點。作為原生態的兩個部落民族,在走向現代文明的進程中,印第安人接受了吉卜賽人為馬孔多帶來的冰塊、磁鐵、望遠鏡等現代文明的產物,鄂溫克人也接納了安達們帶來的現代文明的必需品。可見兩個原始部落在走向現代文明的進程中都是被動的、緩慢的。
在現代文明與原始文明的碰撞中,原始文明不斷走向沒落,就如《百年孤獨》中所描述的布恩迪亞家族“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后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3](P358),這也象征著印第安原始文明走向了滅亡。《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我”這個鄂溫克人所生活的烏力楞,最終只剩下“我”和安草兒,其余人都下山定居于象征著現代文明的鄉鎮。“如果土著人生活在他們的部落中,沒有來到燈紅酒綠的城市,他們也許就不會遭遇生活中本不該出現的沖突”[4](P254),“他們大約都是被現代文明的滾滾車輪碾碎了心靈、為此而困惑和痛苦著的人!”[4](P255)在現代文明與原始文明的沖突中,原始文明逐漸走向沒落,其沒落的背后蘊含著濃郁的悲劇色彩,這種悲劇引人深思。“生態批評的任務不只在于鼓勵讀者重新親近自然,而是要灌輸一種觀念,一種人類存在的環境性意識,使每個人都將認識到他只是他所棲居的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7]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現代文明應以寬闊的胸懷去接納原始文明,使之與現代文明相互補充與借鑒。
三、魔幻現實主義視域下的悲劇
《百年孤獨》與《額爾古納河右岸》都運用了魔幻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都將民族傳統的“萬物有靈”觀念行文于作品中,在亦真亦幻中揭示出隱藏在其背后的悲劇意義。
《百年孤獨》以魔幻現實主義立足于世界文壇,作品“不僅打破了人鬼的界限、主客觀的時序,而且還采用了大量的隱喻和夸張的手法,同時將印第安人的傳統神話與信仰和阿拉伯文學的《一千零一夜》以及《圣經》中的典故結合在一起,成為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8](P18),“小說遵循了印第安人的傳統觀念,富有一種神奇和神秘的色彩”[8](P58)。《額爾古納河右岸》中也有諸多的神奇和神秘,鄂溫克人與印第安人有著共同的傳統觀念――萬物皆有靈!
根據印第安人的傳統觀念,萬物是有生命的,人與鬼是可以對話的,生與死是沒有嚴格界限的。《百年孤獨》中多處提到陰曹地府,認為鬼與人一樣也會衰老并再次死亡。“正午之前,阿瑪蘭妲?布恩迪亞將在傍晚起程捎帶冥信的消息就在馬孔多傳開,到下午三點客廳里已經放了整整一箱信件。”[3](P244)《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鄂溫克人靠萬物而生,也相信萬物有靈:“我的身體是神靈給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還給神靈”[4](P4);“火中有神,所以我們不能往里面吐痰、灑水,不能朝里面扔那些不干凈的東西”[4](P29)。此外,還相信山神、雷神等。在萬物有靈觀念的基礎上,就有了與靈魂交流的具有神奇預知能力的人,“世上有些人與某些事物存在著感應關系,所以能夠感到它們的神秘所在和運動規律,這便是預感和預示能力的根源”[8](P117)。《百年孤獨》中的奧雷良諾上校對某些事物的發展是有預感的,當他三歲的時候,看到廚房的湯鍋放在案子上,便驚慌地告訴媽媽:“要掉下來了”“湯鍋本來好好地擺在桌子中央,但孩子話音剛落,它便像受到某種內在力量的驅使,開始不可逆轉地向桌邊移動,掉到地上摔得粉碎”[3](P13)。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等對自己的死亡也都有預感。同樣,《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薩滿也有著非同尋常的預感和預示能力,不僅可以預示死亡,還可以成為與神溝通的“半人半神”的媒介,“神衣”“神帽”“神裙”“神鼓”披上身、“跳神”儀式舉行完之后,可以達到救治死亡或者轉嫁死亡的神奇效果。為了尋找列娜的“烏麥”,尼都薩滿“從黃昏開始跳,一直跳到星星出來,后來他突然倒在地上。他倒地的一瞬,列娜坐了起來……而尼都薩滿蘇醒后告訴母親,一只灰色的馴鹿仔代替列娜去一個黑暗的世界了”[4](P7)。為了幫助馬糞包吐出熊骨,妮浩將自己的女兒交庫托坎葬送了。妮浩跌下山谷,被黑樺樹攔住,保住性命,卻將死亡轉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兩部作品中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運用是對民族信仰的再現,還原了一個具有神秘色彩卻又真實的現實社會,“萬物皆有靈”的民族信仰是一個民族意識形態的真實反映,“神奇和神秘”更是印第安民族和鄂溫克民族的原始堅守,這種對民族原始狀態的再現,既虛幻又真實,在亦真亦幻中異曲同工地對民族文化進行了最好的闡釋。
四、民族視域下的悲劇
《百年孤獨》和《額爾古納河右岸》透過民族的孤獨與神話的消失映射出了民族的悲劇。《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成員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陷入孤獨的境地,烏爾蘇拉獨自對家族的守護無不鐫刻著孤獨的烙印,最終布恩迪亞家族被颶風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消失,經受著永久的孤獨。“時間的停止就標志著孤獨的開始,反過來說也可以,與世隔絕就意味著時間的靜止。”[9]《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鄂溫克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敬畏和尊重自然,最終卻不得不被現實所吞沒,孤獨守望著空空的山林和象征著種族延續的火苗。《百年孤獨》不僅見證了一個家族的百年興衰,更是拉丁美洲土著生活的一個縮影,與《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所描述的滄桑歲月和命運悲歌一樣,折射出一個邊緣族群的沒落,這樣的落寞正是民族悲劇的根源。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指出,“神話給一個民族的經歷打上永恒的印記。神話的毀滅使文化喪失其健康的天然創造力,人、教育、風俗、國家都變成抽象的存在,不可消除的內在的匱乏”[10](P109)。當一個民族的神話不再繼續時,其滅亡也就在所難免了。《百年孤獨》中的颶風和《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火種終結了印第安民族和鄂溫克民族的神話,更終結了兩個具有神奇色彩的少數民族,用尼采的話來說就是“這里站著失去神話的人,他永遠饑腸轆轆,向過去一切時代挖掘著,翻尋著,尋找自己的根,哪怕必須向最遙遠的古代挖掘” [10](P110)。挖掘民族的根要從失去的民族神話開始,這也正是馬爾克斯和遲子建在作品中所要表達的主旨,民族的悲劇正是由于對原始文化消失的漠然而引發的。
在兩部作品中馬爾克斯和遲子建也都試圖探尋民族悲劇的出路。“生命盡管孤寂,時光歷史盡管有時候給人一種無聊的重復感,但是,只要人與人之間還能相愛,世界就有希望。”[3](P111)馬爾克斯為人類指出了一條擺脫民族悲劇的途徑,即“愛情”“人道”與“團結”,也許真正的悲劇不是民族的滅亡,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只有消除冷漠,才能擺脫悲劇,走向最終的人道主義道路。遲子建把民族悲劇的出路寄托于民族自身并指出,“這些少數民族人身上所體現出的那種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溫暖,令我無比動情”[4](P257)。可見,馬爾克斯和遲子建都將擺脫民族悲劇的出路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人類自身,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包容是走出民族悲劇的有效路徑。
五、結語
《百年孤獨》與《額爾古納河右岸》都以一位百歲女性的視角見證了各自民族的興衰,充當了民族興衰的見證者和守護者,唱響了女性視域下的民族悲歌。作為原生態文明象征的印第安人和鄂溫克人,都受到了現代文明的沖擊,最終在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中都逐漸走向了沒落。同時,兩部作品都采用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為作品注入了神秘的色彩。兩位不同民族的作家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有著共同的創作傾向,都對原生態民族的悲劇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為原生態民族探尋到了一條“團結”“包容”的擺脫民族悲劇的出路。[參考文獻]
[1][哥倫比亞]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普利尼奧?阿?門多薩.番石榴飄香[M].林一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672.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7.
[3][哥倫比亞]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M].范曄,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4]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
[5]苗福光.生態批評視角下的勞倫斯[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122.
[6]魯樞元.生態文藝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
[7]魯樞元.生態批評的空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2.
[8]陳光孚.魔幻現實主義[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
篇9
關鍵詞 經濟綠色化 影響因素 政策制度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1經濟發展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根本任務是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其中心仍是經濟建設,經濟發展是其第一要務和第一要義。只有在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和生產力條件基礎上,才能為解決當前所有問題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條件。需要強調的是,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義,是建立在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布局優化以及濟質量、結構和效益相統一的基礎上的經濟發展,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規模。同時,經濟發展中產生的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問題,必須通過經濟的進一步健康可持續發展,加以解決。環境保護必須與經濟發展同步推進。因此,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義,通過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是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的基本前提。
2資源消耗
經濟綠色化是以資源的承載力為基礎的。這里所說的資源,一般指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能夠為人類利用的物質和能量,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等,它們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原料來源和空間布局場所。
由于自然資源在時空分布上的不均勻性,中國不同省區的人均資源量也存顯著的差異。同樣以水資源為例:中國的水資源分布極為不平衡,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全國水資源的80%分布在占全國面積36%的南方地區,而水資源的20%左右分布在占全國面積64%的北方地區。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區域開發狀況、技術進步程度不同而異。在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生產力發展的不同水平下,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重點是不同的,對不同的區域而言,往往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對自然資源的要求不同,面對的經濟綠色化問題也不同。因此,對經濟綠色化評價中資源承載力的評價標準,應該以所評價地區的均資源的消長情況為依據。
3環境和生態
生態經濟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心環節,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它調整了現代文明建設的戰略重點, 即把緩解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尖銳矛盾,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方向。農業的集約化生態化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它是實現保持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戰略的根本思路,充分體現了生態經濟建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優先地位。工業的集約化生態化是現代工業的發展方向,它是實現保持工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戰略的根本思路,充分體現了生態經濟建設在現代工業發展中的優先地位。當今發達國家興起的“工業的綠化”,樹立企業良好的“環保”形象,已放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首位,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起點 。當今世界經濟的綠色化發展趨勢,是現代生產技術體系和現代國民經濟體系變革的實質與方向。它不僅是現代文明由工業文明進入更高級的生態文明的必然進程,而且是現代市場經濟與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趨勢。
4政策和制度支持
我國經濟的綠色化發展,即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生態化、無污染化、無公害化與符合環保法治要求的發展,離不開制度支持。由于體制機制發展的改革,管理機制的改變及對策規范的不合理,有些鼓舞對策虛無縹緲,一些對策很難實現施行;缺少成熟的經濟綠色化管理制度等綠色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以及科學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金融系統對經濟綠色化技術項目支持也不夠,多數銀行不選擇對技術項目融資,遠不能滿足綠色發展的資金需求;政策考核、財務轉型和生態有償等方面的政策考核還不吻合綠色發展經濟的需要我國綠色發展一直有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戰略方面、節能減排政策的約束,面對這些約束更要積極的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綠色化的發展迫在眉睫。經過制定相關對策和增強資金傾斜方面,支持綠色產業、環保型產業、資源循環產業、新形能源產業、低碳產業等的成長,發展一批新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轉型,更好地促進、推動我國經濟綠色化的轉型。
5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不僅反映了勞動力質量,而且還是技術吸收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它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與此同時,環境壓力亦是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現實因素之一。因此,在經濟增長核算分析中理應引入人力資本。在充分借鑒既有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包含人力資本、能源投入、環境因素、物質資本、勞動力和期望產出的綠色經濟增長核算模型,并將資源、環境約束下的經濟增長(用勞動生產率變化表示)源泉分解為技術效率變化、技術進步、資本深化和人力資本積累等四大部分。
6技術創新能力
篇10
關 鍵 詞 生態文化;德育改進;學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6)11-00-03
學校品牌是一種以育人為目的、以人為載體并需要遲效評價的品牌,也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并為公眾認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蘊和識別符號的一種無形資產[1]。多年來,廣州市南國學校以頂層文化設計為依托,以創建特色學校為路徑,形成了包含人文生態和自然生態在內的生態文化教育特色,初步完成了品牌學校的塑造,成為一所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攀升的優質學校。在辦學實踐中,學校始終認為,對于由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構成的生命共同體而言,學校只有基于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作出改進,才能保障這一生命共同體的良性循環,進而實現共生共榮。
在新的發展時期,學校進一步深化對“共生共榮”的理解,認為它應當涵蓋學校與家庭、社區的共生共榮,師生、生生的共生共榮,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共生共榮,國內教育與國際教育的共生共榮,普通學生和特殊學生的共生共榮。為此,學校立足生態文化教育,重構“與自然共和諧,與學校同發展”的核心價值觀;立足全員參與,培育“自強不息,和衷共濟”的學校精神;立足提升,拓展“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并存”的辦學內涵,以德育改進為方式,努力創生共生共榮的生態德育,構建向善向上的教育生態。
一、關注精神生態,促進教師成長
在南國學校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中,學生和教師都是重要的主體。而教師作為教育活動中的一個主導性群體,只有當學校的辦學理念為他們所接納、理解并認同時,才會將其內化于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之中,學生才能因此而獲益,[2]學校也才能獲得發展。
作為新時期學校的核心價值觀,“與自然共和諧,與學校同發展”源自校本生態文化教育特色。生態文化教育以“水潤南國,綠蔭校園”為基調,用“水”“綠色”表述學校文化,追求讓每一個生命個體成為茂盛成長的草木,不斷完美生命的價值。學校是一個整體,既需要每一個生命個體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每一個團隊成員的同心同力、互助協作。上善若水,意味著每一個南國教師都“自強不息,和衷共濟”,擁有水利萬物的無私和水滴石穿的堅韌精神,如此,才能構建共生共榮的生態德育,潤澤每一個生命的成長。
為此,學校努力搭建平臺,拓展渠道,力求讓每一個教師在南國這一生命共同體中不斷成長。“請進來”,邀請教育專家和兄弟學校同行,面向全體教師開展針對性的德育培訓和經驗分享;“走出去”,組織德育隊伍考察學習,增長知識和開拓視野;豐富教師的專業生活,每月開展一次班主任經驗分享會,在溫情與共享中提升班主任專業水平,增強班主任的榮譽感、責任感和幸福感;組織課題研究,用科研引領教師快速成長。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激發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自強不息,和衷共濟”逐漸成為教師群體的成長信念,而“與自然共和諧,與學校同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更是融入了每一個南國教師的血液。師生、生生共榮的理念不斷激勵著教師關懷每一個學生,用潤澤生命的精神不斷追求完美的教育生活。
二、完善課程生態,提升學生素養
學校生態系統既具有孕育個體生命成長的內在功能,更兼具傳遞文化、促進個體社會化、建立共同價值觀等社會功能。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共生共榮,國內教育與國際教育的共生共榮,是學校教育生態系統的應有之義。為此,學校開設國學課程,用經典教育對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開設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課程,用國際視野豐富和拓展學校教育,致力于培養人文情懷與科技素養、傳統美德與現代視野相融合的、動靜相宜的高素質學生。
學校從經典誦讀開始,定期組織誦讀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天河區“美文誦讀大賽”,用經典文化濡染學生;設置國學經典研討課,引領教師探討國學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了解國學課與語文課的區別與聯系,提升國學課程內涵。學校以項目為載體,鼓勵教師深入探索國學課程。例如,小學部由陳丹妮老師主持,利用每周三的寫字課,組織全體學生誦讀經典篇目。誦讀內容從禮與恭敬、仁義,禮與真誠、適宜、克己、適中到禮以養德,禮致和諧,尊老愛幼;延伸至儀容端嚴,禮的價值等,不斷深化學生對“禮”的理解。同時,選擇以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誦?經典義理教程》為基礎,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主題,構建序列化的經典教育活動。
學校結合傳統節日滲透經典教育,例如,教師節上,鼓勵每個班級挖掘傳統文化中尊師重教的經典、文獻、詩詞、故事,制作班級板報,開展主題班會課等陣地;時值中秋佳節和國慶節,學校以“吟誦經典詩詞,遙思憶古情懷”為主題,召集中秋詩會,以“賞今時之月,感古人之懷”為主題,開展硬筆書法大賽;以“愛我中華,傳承經典”為主題,進行國慶書畫大賽。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更是經典教育的絕佳契機,學校將經典融入國旗下講話中,讓師生感悟經典的人文精神;每周一句、經典誦讀比賽等也成為了學校的常態主題活動。學校希望通過豐富的經典教育主題活動,讓學生不斷獲得體驗和感悟,積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蘊。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現代科技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