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老年護理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20 17:5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談談對老年護理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談談對老年護理的認識

篇1

【關鍵詞】老年健康;家庭護理;醫療衛生改革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區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社區居民人口迅速增加。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比例不斷增加,老年病人也將同時增多,如何對老年病人進行方便、有效的護理,已成為當前醫學界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我們為不同需求的社區人群特別是無條件住院的老年慢性病人提供家庭護理服務,使老年病人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治療、保健、康復一體化服務,深受老年病人及家屬的歡迎,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家庭護理服務情況自2004年8月至2009年7月共護理老年病人207例。男性 86例,女性121例,年齡60~82歲之間。其中高血壓病39例,腦血管意外恢復期43例,冠心病49例,糖尿病38例,慢性支氣管炎并肺心病17例,骨折恢復期14例,癌癥晚期7例。

1.2家庭護理服務項目

1.2.1 為老年慢支、肺心病病人進行氧療、靜脈輸液、肌肉注射。

1.2.2 協助腦血管意外、骨折、手術后恢復期等活動受限的病人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換藥、導尿及康復指導。

1.2.3 為高血壓、冠心病病人監測血壓、心電圖、用藥指導。

1.2.4 為糖尿病病人制訂食譜、血糖監測、醫護指導、定期復查。

1.2.5 為各種老年慢性病人進行自我保健指導,針對病情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

1.2.6 對衰竭及腫瘤晚期病人進行心理護理、臨終關懷等。

1.3 家庭護理服務方法

1.3.1 住院病人出院后的繼續治療和護理。

1.3.2 對門診不需要住院的病人主動預約上門服務。

1.4 結果接受家庭護理服務的老年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護理服務深受老年病人和家屬的歡迎。

2 體會

2.1 全科的護理知識,精湛的護理技術,是做好家庭護理服務的保證。家庭護理服務的對象、病情不同,涉及面廣,綜合性強。要求護士必須具備全科護理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才能應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實施整體護理。必須能敏捷、果斷、正確地處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才能使病人及家屬在與其接觸中感到輕松、信賴,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態度是做好家庭護理服務的關鍵。做家庭護理服務工作常常是護士帶著器械、藥品到病人家中獨立操作。因為老年人多數反應遲鈍,不善言辭,所以對于病情的觀察處置是否及時、恰當、準確,全憑護士的業務水平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由于老年人記憶力差,說話易重復,所以對病人提出的問題要百問不厭,耐心細致的解釋,使其感到溫暖,以取得配合。

2.3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老年人對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據統計,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為年輕人的兩倍,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也增高[1],因此對老年人用藥要密切觀察,以防意外。如一例72歲肺心病患者,青霉素皮試陰性,肌肉注射三次后出現局部微紅,輕度腫脹,因其反應遲鈍本人未察覺。當我們及時發現后問老人是否還有其他不舒服時,方說臀部輕度瘙癢,于是我們即按青霉素過敏遲緩反應處理,給予停藥,2天后局部癥狀消失。

2.4 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善于觀察病情。老年人語言表達能力差,對其實施護理時要善于觀察分析病情,特別對缺乏典型癥狀的病人尤其注意。如一例78歲的病人,飯后突然感到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大汗淋漓,似急腹癥的表現,經嚴密觀察和精心分析,考慮可能是急性心梗,急做心電圖示ST段抬高、T波倒置,立即使病人平臥,護送醫院救治,使病人轉危為安。

2.5 家庭護理服務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方便了家屬,密切了醫患關系。我國目前城市家庭狀況是,雙職工、獨生子女類型家庭增多,子女與老人分居的情況增多,傳統的大家庭逐漸減少。同時看病難、住院難、康復難的現象較為普遍[2],護士步入家庭為病人進行護理服務,不但給病人治療疾病,同時還耐心為病人講解、宣傳疾病康復及預防保健知識,使老年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保健,滿足了病人的身心需求,增強了自我保健意識。送醫到社區,送醫進家庭,免去了掛號、排隊、子女陪護,解決了老年人“看病難”的問題,是新時期衛生改革的具體體現,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3 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3.1社區家庭護理比醫院護理具有更大的醫療糾紛風險。通常,在患者家中完成各項處置后醫護人員要離開患者。在我國目前的現狀下,家庭護理服務仍以基礎的、簡易的護理技術操作為主【3】。有關社區醫療糾紛問題,希望衛生主管部門應結合我國國情盡快出臺社區衛生服務法規,以更好的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使社區醫護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社區家庭護理服務向健康方向發展。

3.2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老年人的醫療保健需求量增大。老年家庭護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社區護理模式,可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很多問題 。我國可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在老年醫療保健方面增加資金投入,出臺社區衛生服務配套政策,加快高素質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鼓勵有識之士投身于社區家庭老年護理工作,建立家庭式老年護理院,使老年人安度晚年。

參考文獻

[1] 夏廉博.老年病人家庭護理指導[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7:72.

篇2

關鍵詞 老年期;心理分析;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75-2156(2009)04-0149-01

1 老年人的特點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其生理、心理均有明顯變化,易患很多疾病,因此要了解老年期的變化特點,及時給予心理護理。隨著年齡增長,感知覺的適應性變化最明顯。這一時期隨著生活能力的下降,身體狀態減退,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因此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

2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特征

2.1 趨向保守,常表現為“自我中心” 許多老年人在多年的社會實踐中,養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風和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作風和習慣不斷受到強化。因此,他們在評價和處理事物時,往往容易堅持自己的意見,但只要經過認真研究、討論,他們也會放棄成見,服從真理。

2.2 反應遲鈍,記憶力衰竭 人的感知大腦分析器(感覺器、傳遞神經;大腦皮質的相應區域)工作的結果。多數老年人隨著機體的老化,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也逐漸衰退,腦體積縮小,腦溝變寬,腦血管發生不同程度發硬化,血流量降低,神經傳導速度減溫,導致感知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對各種刺激反應變慢。

2.3 統覺發達,判斷準確 多數老年人統覺發達,運用一生積累的寶貴經驗指導后來的實踐,可以周密思考,更深刻地認識當前事物,準確判斷,避免失誤。

2.4 性情急躁,情緒容易波動 某些老年人自控能力差,情緒容易受客觀因素影響。力不從心,無能為力的現實與客觀環境出現的矛盾,常使這些老年人對客觀事物有“看不慣”又“管不了”的想法。這種體驗必定影響他們的心境,使情緒易于波動。當老年人心境好時,談古論今,滔滔不絕;當心境不好時則黯然無語或冷言惡語,有時不分場合地點,大發脾氣,心境復后,又常有“何必如此”的感慨。

2.5 喜安靜,怕孤獨,不耐寂寞 多數老年人由于神神抑制高于興奮,故不喜嘈雜、喧鬧,愿意在安靜的環境中生活、工作和學習。有些老年人當離開他們為革命事業奮斗一生的工作崗位時,往往若有所失,產生孤獨寂寞之感。在家庭中,不少老年人一方面愿意享受兒孫繞膝之樂,一方面又對持續喧鬧的環境,感到心煩意亂。

2.6 希望健康長壽 一般老年人都希望看到自己從事過的事業蓬勃發展,看到社會的進步與兒孫的茁壯成長。因此他們希望自己有一個很少生病,基本健康的身體,一旦生了病則希望盡快治愈,不留后遺癥,不給后輩增加負擔,盡可能延年益壽,是老年人的普遍心理。

3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3.1 煩躁不安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易患很多疾病,由于對身體健康問題的擔憂,以及社會角色發生的變化,短期可能不適應,隨之而帶來的情緒上的變化,表現為消沉、抑郁、煩躁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減退、機械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身體疾病,造成惡性循環。

3.2 抑郁 由于離退休后,社會角色的轉變,一時難以適應,認為自己對社會,對社會、對家庭沒有貢獻了,成了社會,家庭的負擔,而導致抑郁,由于子女照顧較少,或失去配偶后一個人獨立生活等因素,而導致孤獨和寂寞,久而久之,便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導致抑郁。

3.3 溝通障礙,人際關系緊張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減退、腦組織萎縮、腦細胞減少、思維力遲緩、記憶力、聽力大大減退、敏感多疑、愛嘮叨、對人不信任、斤斤計較等,造成與家人及周圍人溝通困難,人際關系緊張。

4 心理護理

篇3

離退休干部是老年群體的一部分,其心理特點及護理需求有其特殊性,因此,對住院離退休老干部實施心理護理十分重要[1]。護理人員應善于觀察其心理特點,針對不同住院老干部的文化背景、職業特點、經歷程度、疾病緩急、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實施護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2]。現探討住院離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報告如下。

1 心理問題

1.1 自尊紊亂 由于離退休后角色轉換障礙、溝通障礙、人際關系的不協調、機體器官功能的老年性改變使得老干部部分或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常表現為老人認為失去活著的價值,一旦受到困難或挫折,就缺乏承受力,或認為隨著離退休各種權力地位與待遇都喪失,不會再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3]。

1.2 角色紊亂 由于老干部對離退休的不適應表現為角色變換、角色否認、角色沖突。舊的生活模式被打亂,新的生活模式在短期內不能適應,對于違反往日生活的護理要求更加難以適應,或不高興或大發雷霆。從而產生煩躁、焦慮的心理,導致心情壓抑,從而加重病情[4]。

1.3 孤獨感和失落感 由于老干部退休地位和收入的改變其的一家之主的作用發生改變,在情感溝通上缺乏滿足,對家庭的精神寄托與心理依賴受到影響,受疾病的影響失去生活的能力。常表現為郁郁不樂,沉默寡言,難以配合治療。

1.4 焦慮 由于對衰老性改變的不適應、健康狀況的擔憂及疾病的困擾表現為失眠、眩暈、疲勞、坐立不安、抑郁、壓抑、神經質、失控、多疑、多慮,有時出現易怒、激動、哭泣、退縮、缺乏自信心和主動性、健忘、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表情淡漠、思維中斷或不愿面對現實,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

1.5 憤怒 由于一些疾病有關的障礙及住院環境導致的社交障礙使得老干部無故發怒,計較別人的言談舉止,對治療和護理不配合,對家庭成員甚至義務人員發脾氣。

2 心理護理

2.1 滿足被尊重的需要 ①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社會心理環境,在老干部入院時熱情接待,主動詳細的做入院宣教;②主動與老干部打招呼,選擇老干部喜歡的稱呼,如某部長、院長,年紀輕的護士也可以稱呼為爺爺。這樣會讓老干部有家或工作單位的感受;③保證良好的護患溝通。注意溝通時態度和藹,口氣親切,在原則允許的范圍內盡量滿足其自尊心和生活需要;④鼓勵老干部參與社會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挖掘其潛能,使某些需要能自我實現,體現其生活價值的繼續存在。

2.2 適應角色的改變 ①向其介紹角色過渡與轉換的必然性,培養老年人新的興趣,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并逐步適應離退休后的新角色;②幫助老年人克服社會,家庭、經濟等多方面的困擾,協調多方面的關系,教育子女理解老人,并積極尋覓新伴侶享受晚年幸福。多與老人進行心理溝通,遇事主動與其商量,尊重其成就感和權威感。

2.3 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展開心理護理 ①搞好心理疏導,減輕老年患者的心理壓力,服務周到,理解,尊重,主動熱情,態度誠懇而溫和,語言親切,具有針對性和可言性,說話速度宜慢,必要時須重復;老年人話多時,須耐心傾聽,仔細解答;老年人煩躁發脾氣時,切不可一走了之,要在一旁傾聽,滿足其合理的要求,對于不合理的要求耐心說明其不合理性,使其感到溫暖并被尊重;②對孤獨感和失落感者,要細心詢問病情,挖掘患者的內心秘密。多與其交談做好思想工作,生活上給予照顧,適當陪伴患者散散步,談談心,用探詢的口氣與其交談。還要鼓勵老干部與醫生、護士之間相互交往,根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等具體情況和客觀條件,適當組織一些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娛樂活動,滿足其心理需求,有利于消除孤獨感和憂慮,達到心理康復和軀體康復的相統一;要經常找患者家屬談心,勸其常來探望,多給患者關懷和安慰;③對緊張恐懼、多疑多慮者,要讓患者對治療具有耐心,對治療效果充滿信心。護理人員除了對患者耐心說服,讓其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外,還要在細微處對患者加以鼓勵。用一顆真誠的心溫暖患者,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在感情上得到滿足,同時用文雅的舉止、熟練的操作,做到快、準、輕、穩,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④滿足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要求,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4 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 醫護人員一定要有耐心不怕麻煩,根據老干部的特點多與其接觸和交談,耐心聽取其意見,關心和體貼其生活,了解其個人經歷、業余愛好、家庭生活及住院期間的生活等。在檢查和治療時要細心、認真,使其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重視。對于其關心的和擔心的問題要給予耐心的解釋和鼓勵,并給予及時的解決,使其感到醫務人員的可信可親,產生的信任愿意合作,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2.5 開展健康知識教育 可采用多種方式,如親自下病房與患者面對面進行交流,幫助其了解自身的疾病特點和注意的事項;也可以將同種疾病的老干部聚在一起共同宣教,有針對性的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及康復,促進其相互交流,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增強自我保健自我照顧的能力。同時教育其充分認識到老有學、老有所為、老有所用的思想,促進其之間的相互交流,尋找相同的話題,如當年干革命、戰場上的經歷等。

2.6 創造良好舒適的住院環境 根據實際情況和老干部的特點,在作好心理治療的同時,要注意消除不良環境因素對老干部治療的影響。病房應安靜舒適,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濕度,無噪音無污染的溫馨環境。護理員應天天打掃,給老干部創造一個舒適干凈整潔的病房環境,對恢復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梁寶勇,岳之潔.醫學心理學.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53 254.

[2] 張凌華.端桂芝住院離休老干部心理問題及護理.中華中西醫雜志,2006,4(7).

篇4

關鍵詞護理本科生;老年護理學;服務性學習;課程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6-1533(2018)04-0012-04

我國老齡化形勢嚴峻,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引發的各種矛盾日益突出,導致社會對老年專科護理的需求大大增加。現階段護理專業本科生對于從事老年護理的職業認同感不高[1-2]。因此,在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中強化培養學生為老年人群提供護理服務的情感態度、知識和技能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為老年人服務的情感態度問題;二是對于一些老年護理的基本技能訓練不足,學生缺少實際應用機會;三是部分老年常見疾病的教學內容與前期成人護理學的內容有一定交叉重復,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

服務性學習(service-learning,SL)起源于美國,目前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開展。課程中的服務性學習是指通過教育機構與社區等合作,構建由學習和提供服務的雙重目標組成的課程,課程中,學生通過為目標人群提供服務,完成學習和服務目標,并且在服務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積極反思[3-4]。上海杉達學院護理系將服務性學習模式引入了老年護理課程教學中,現將學生對本課程的滿意度及評價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于2015年1月選取上海杉達學院護理系2012級本科三年級全部學生共145人進行滿意度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

1.2研究方法

1.2.1課程教學模式

老年護理學課程共40學時,采用由王志紅、詹琳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老年護理學》(第二版)作為理論課程教材[5]。

2012級老年護理學課程包括體驗式教學4學時、理論課6學時、服務反思討論課15學時、服務實踐課15學時。其中服務實踐課與服務反思討論課交替進行。實踐課在養老院內完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3~5人一組負責3~4位老年人。在教師的監督下,學生應用體格檢查、評估量表等對老年人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進行全面評估,并依據護理程序為老年人制定個體化的護理策略并實施評價(包括飲食指導、休息運動、用藥指導、教授測血壓、測血糖、測脈搏、預防便秘及跌倒的方法等內容);服務反思討論課由學生匯報服務對象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再由教師進行指導與答疑(表1)。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年護理學課程包括體驗式教學4學時、理論課24學時,實踐課12學時(于實訓室內完成)。

1.2.2研究工具

(1)《老年護理學》課程滿意度調查表

自行設計教學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由7個維度、17個條目組成,分為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個等級。

(2)半結構式訪談

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30~60min的半結構式訪談,以訪談基本涵蓋到所有的觀點和內容為止。

訪談提綱:①您覺得參加本次課程學習有什么收獲,請舉例說明;②請您談談參加老年護理學課程前后的感受,請舉例說明;③您對本課程的其他意見與建議。

訪談結果采用Colaizzi現象學七步研究法進行分析[6],具體步驟如下:①仔細閱讀原始資料;②析出有重要意義的表述;③對這些有重要意義的表述進行編碼;④將編碼歸類,形成主題;⑤整合所得結果,對研究對象進行詳細的描述;⑥辨別出相似的觀點,形成結構框架;⑦返回研究對象處求證。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學生基本資料

護理本科生的年齡在19~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47±0.76)歲,學生的構成情況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詳見表2。

2.2學生對《老年護理學》課程的滿意度

將“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數據合并為“同意”項,“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數據合并為“不同意”項。調查結果顯示,約88.0%的學生認同老年護理服務性學習課程模式,其中137名學生認為學習的服務內容與課程內容聯系緊密;135名學生認為能夠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143名學生認為可以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135名學生認為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表3)。

2.3學生參與課程的體驗

2.3.1課前學生心態

(1)焦慮心理。部分同學對于新的課程模式產生焦慮心理,主要源于對了解服務性學習以及與老年人進行接觸。學生25:“剛開始聽到服務性學習時覺得很陌生,這是我以前都沒有碰到過的學習方式,因此對這種學習方式心存疑慮,內心感到焦慮”。學生6:“我平時很少跟老年人打交道,不知道要跟他們說些什么,一想到要去養老院,就會感到焦慮,怕和老年人相處不來”。學生9:“這個課程讓我感到有些緊張和焦慮,不知道在養老院會發生什么,老人會不會喜歡我們去,會不會相信我們的健康指導”。

(2)擔憂與期待。也有部分同學對于新的課程模式抱有期待。學生1:“老年護理學的服務性學習更側重于實踐與理論密切結合,一開始,對于這種陌生的教學方式會存在質疑,但更多的是充滿新鮮感”。學生10:“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種上課模式,我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表現的很好,但是又很希望我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能夠幫助到養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學生15:“我很期待,但是說實話也有yulu.cc擔心,希望能跟他們相處愉快”。

2.3.2課后學生評價

(1)增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生7:“我覺得能更好的結合書本,因為有鮮活的案例,學起來就覺得能記得住了,不是死記硬背的感覺”。學生11:“課本上本來死板的東西,去養老院可以結合老人的情況知道的更多一些”。學生15:“不像原來上課時就光講理論或者由老師舉例,我們實際去接觸了,就能夠知道原來罹患糖尿病的奶奶真的很喜歡吃東西,真的是停不下來啊”。

(2)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1:“自己去查一些東西,因為奶奶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病嘛,有一些你不知道,回去就要自己學習”。學生8:“通過自己去跟老人溝通,了解老人身上的疾病,不知道的話就會去查,而不是老師講述的你去背,自己去查找比較容易學會”。

(3)增強了團隊合作的能力。學生9:“這種學習方式挺好的,一個組團隊合作,從搜集資料到整合,大家都出力,呈現自己小組的想法”。學生12:“這樣的學習方式無疑是一次可以讓我們迅速成長的機會,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讓我們更加注重團體間的合作,更好的互相交流,分享信息,共同處理問題”。

(4)增加了學習興趣。學生7:“這次的老年服務性學習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這種學習方式讓老年護理這門課變得不再那么無聊與無趣,大大增加了我對這門課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拉近了我們與老人的距離”。學生13:“這一學習方法在之前的學習中是不曾遇到的,更多地以我們為主導,這種形式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新穎的形式、一種需要用心學習的課程、一個收獲頗多的服務性學習,不僅僅是這門老年護理學,我希望能在更多的課程進行一個多樣化的設置,讓我們真正學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3討論

3.1改善傳統老年護理課程教學的不足

3.1.1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次研究顯示,88.0%的學生認同《老年護理學》服務性學習課程模式,認為這種學習模式將課程的服務內容與學習內容結合緊密,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老年護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學習老年護理的興趣。服務性學習模式改變了原有的以課堂講授和實驗室操作為主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為老年人服務的真實情境,彌補了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缺陷,改變了老年護理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

3.1.2強化學生對于老年護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老年護理學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非常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培養學生老年護理技能也是《老年護理學》服務性學習課程模式的課程目標,學生在服務過程中為老年人提供護理評估、生活照顧、健康教育、教授護理技能等。學生表示,通過服務性學習模式,提高了溝通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文獻檢索能力等。學生在真實的老年人服務情境中,實現了老年護理技能的應用(溝通交流、健康教育、生活照顧),培養了解決老年護理問題的能力,充分挖掘了學生學習的潛力,突出了能力素質培養的核心。因此,《老年護理學》服務性學習課程模式更好地保證了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較強的適用性。

3.2順應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我國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導致了養老服務需求的急劇增長。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有利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應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7]。在強調大力加強養老機構建設的同時也要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一方面,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社區服務、養老服務人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對未來養老服務主力軍的培養也提出了挑戰,應當加強高等院校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等專業的人才培養。

為適應和滿足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需求,應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本科教育,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受教育水平和職業能力,推動老年護理學科教育向更加先進、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并清晰的認識到老年護理在老年人健康維持和促進中的巨大功能和價值。教育部門應鼓勵和支持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方式、師資隊伍等重點環節進行改革,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8]。本研究認為《老年護理學》服務性學習課程模式重新定位了老年護理學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改革了教學方式和手段,具有良好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尹喬莉, 張先庚, 林琳. 在校護生從事老年照護意愿的質性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27): 1-3. 

[2] 唐鳳平. 老年保健服務意識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強化[J]. 現代護理, 2006, 12(6): 583-584. 

[3] 閆保華. 美國中小學“服務性學習研究”[D].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03. 

[4] 王湘, 鄧瑞姣. 服務性學習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 2005, 20(10): 47-49. 

[5] 王志紅, 詹琳. 老年護理學[M]. 2版.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6] 李全磊, 顏美瓊, 林岑, 等. 腫瘤患者選擇留置PICC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 護理學雜志, 2012, 27(3): 40-42. 

篇5

【關鍵詞】高血壓 老年患者 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0-330-03

高血壓的定義為,在未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按血壓水平將高血壓分為1、2、3級。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

1 高血壓的危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已經取代傳染病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具有高發病率、低控制率的特點。高血壓真正的危害性,在于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嚴重病變,發生中風、心肌梗塞、腎動能衰竭(嚴重的會導致尿毒癥)等致死、致殘事故。以下介紹在高血壓的各種病發癥中,最為顯著的對心、腦、腎的損害。

1.1 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亦稱中風,病勢兇猛,致死率極度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數致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兇猛的一種。高血壓患者血壓越高,中風的發生率越高。高血壓病人都有動脈硬化的病理存在,如腦動脈硬化到一定程度時,再加上一時的激動或過度的興奮,如憤怒、突然事故的發生、劇烈運動等,使血壓急驟升高,腦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圍的腦組織,此時,病人立即昏迷,傾跌與地,所以俗稱中風。凡高血壓病患者在過度用力、憤怒、情緒激動的誘因下,出現頭暈、頭痛、惡心、麻木、乏力等癥狀,要高度懷疑中風的可能,此時,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檢查。

1.2 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癥

高血壓合并腎功能衰竭約占10%。高血壓與腎臟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一方面,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害;另一方面腎臟損害加重高血壓病。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可引起廣泛的腎小動脈彌漫性病變,導致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從而迅速發展為尿毒癥。

1.3 高血壓性心臟病

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形成代償性左心肥厚。高血壓患者并發左心室肥厚時,即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該病最終導致心力衰竭。

1.4 冠心病

血壓變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間的平穩失調。高血壓患者血壓持續升高,左室后負荷增強,心肌強力增加,心肌耗氧隨之增加,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功能降低,心肌供氧減少,因此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點

2.1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高和脈壓大

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了收縮壓、舒張壓及脈壓隨年齡變化的趨勢,顯現出收縮壓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而舒張壓多于50~60歲之后開始下降,脈壓逐漸增大。

2.2血壓波動大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24h之內常見血壓不穩定、波動大。要求醫生不能以1次血壓測量結果來判定血壓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規測量2次血壓。如果發現患者有不適感,應隨時監測血壓。

2.3易發生性低血壓

性低血壓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站立不穩,視力模糊,軟弱無力等,嚴重時會發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暈厥。老年人性低血壓發生率較高,并隨年齡、神經功能障礙、代謝紊亂的增加而增多。1/3老年高血壓患者可能發生性低血壓。多見于突然發生變化以后,血壓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對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較差,任何導致失水過多的急性病、口服液體不足以及長期臥床的患者,都容易引起性低血壓。

3 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如何進行自我保健

一般要自備血壓計,以便經常檢查血壓,及時調整用藥劑量,使血壓維持在最適宜的水平。在生活上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飲食宜清淡,口味不宜過重,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并應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心情樂觀開朗,避免精神刺激。還要戒煙忌酒。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寒冷刺激,避免逆風走路,夜間不宜到屋外上廁所和久蹲用力大便。在藥物治療方面,宜服用作用緩和的降壓藥,劑量不宜過大,血壓最好維持在160/90mmHg左右,因為藥物作用過強的降壓藥,可使血壓急驟下降,容易導致重要臟器缺血和性低血壓,使病人發生不適,甚至發生腦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

3.1 避免動物脂肪、高糖、高鹽、過度飲酒等。

3.2 必須減輕體重。減輕體重除控制飲食外,還應注意多進行步行及適當的運動鍛煉。

3.3 必須戒煙,因為吸煙可造成動脈硬化。

3.4 從預防高脂血癥著手,要調整飲食結構。

3.5 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緒激動時血壓會突然升高,為使血壓平穩,就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緒的調整。

3.6 中老年人牢記四項原則: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保健。這樣能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

4 高血壓病人的護理

高血壓常常導致中風、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故做好護理工作尤為重要。通過臨床觀察在護理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4.1 正確測量血壓 應在不同時間多次測量,測量部位固定于一則肢體,通常選右上臂測量,以減少誤差。劇烈運動后應將測量時間推至休息30min以后。吸煙、飲酒后暫不測量。測量血壓時,測量肢體和身體不能動。連接袖帶的橡皮管不能彎曲。因這幾個因素可明顯影響血壓數值。

4.2 心理護理 保持平靜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老年人心理脆弱,易將高血壓與中風、心肌梗塞等緊緊聯系在一起,心情易處于惡劣狀態。因此應該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予以必要的解釋和安慰,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3 改變生活方式 包括減肥,增加體力活動,保持一定量的鉀、鈣攝入以及低鈉鹽飲食,放松療法,如散步、氣功、太極拳、音樂療法等。多食富含鉀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一定量的鉀、鈣攝入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系統對鈉鹽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壓。鈉鹽的攝入應減至每日2.48g以下。

4.4 用藥護理 藥物治療是老年人高血壓的主要治療手段。老年人心血管調節功能減退,降壓藥物應盡可能口服,逐步降壓,防止血壓驟降而產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在勞累,激動等情況下,又可能出現高血壓危象、威脅患者生命。因此囑病人堅持長期用藥,并了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當出現副作用時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在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時,動作應盡量緩慢。

高血壓防治是心血管領域中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大多專家認為,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未降低與人群的血壓未能很好控制密切相關。應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和重視,對確診高血壓患者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不但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壓水平,而且可以減少患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和眼底病變的風險,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高血壓導致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龔蘭中.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8,8(1):94.

[2] 顧東風,吳錫桂,Jiang He.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狀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3.37(2):84.

[3] 王馨,自惠芙,馬克敏,高血壓防治相關知識對患者血壓控制狀況的影響[J].中華流行流學雜志,2003,24(12):1082.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 32 (12) :1060.

[5] 孫彩云.老年與非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的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 (2) :214.5.

[6]張延杰,吳時達.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高血壓協會高血壓處理指南[J].第4次修訂版.心血管病學進展,1999,20(3):177.

[7] 孫守玲.第五屆國際卒中會議及第二屆地中海卒中會議簡介[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9):572.

篇6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亦稱缺血型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冠心病的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研究或了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機理和因素,大力做好健康教育,對預防冠心病,減少病發率具有顯著意義[1]。戒煙,低脂飲食,適當運動,減肥,指導患者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可以延長冠心病患者的壽命,改善生活質量[2]。并且應注意急性發作時的宣教。現結合我科住院的73例冠心病危險因素調查結果,分析此類病人健康指導對策,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73例,進行冠心病危險因素調查,發現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有6種,見表1。

結 果

由表1可以看出,常見危險因素的發生率均>40%,最高>90%。其中血脂異常及吸煙是比較常見的危險因素。結合我科住院的73例冠心病危險因素調查分析結果,談談該類病人的健康指導對策。研究發現,吸煙、血脂異常、超重、高血壓、勞累、社會心理因素,年齡>60歲為冠心病的常見危險因素。

討 論

吸煙:已有研究顯示,凝血酶生成是吸煙的直接效應,吸煙可暫時引起血小板黏附性增加,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室顫閾值降低,此外,由于碳氧血紅蛋白的形成,使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同時組織對肌紅蛋白氧的利用也受損,再加上兒茶酚胺水平的突然增加,同時因冠脈循環受阻礙而促發心肌梗死或猝死。護理對策:①加強病人及家屬對吸煙危害健康的認識。②鼓勵患者及家屬停止吸煙。③可采用咨詢替代法或戒煙學習班的方法。

血脂: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冠心病的危險隨之增加。護理對策:①低脂飲食,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5餐,每餐6~7成飽。同時強調飲食的多樣化,選擇低鹽,低動物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營養平衡[3]。②降脂藥物應用。

超重:肥胖對代謝生理學的不良影響使之成為心血管病率及死亡率的一個重要的促成因素。肥胖的糾正可同時改善高血壓,糖耐量異常,低密度蛋白、高密度蛋白比值異常及高尿酸血癥,有利于改變心血管的危險狀況。護理措施:須加強飲食控制,并適當活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心肌收縮力,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4]。運動還可以加速脂肪分解,減少脂肪堆積,增加心肺功能。

高血壓:收縮壓或舒張壓升高都會增加冠心病發病和死亡危險。護理措施:①高血壓患者應改良生活方式,控制體重,適當體力活動,節制飲酒。②經上述生活方式改良3個月而血壓仍高,應加用降壓藥。選擇何種藥物及劑量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

社會心理因素:據觀察相當大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在發病前與人爭吵,極度焦慮悲傷,賭搏,觀看體育比賽等誘因。心肌梗死后心情不穩定者死亡率較高。社會心理因素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血壓升高,心率增快,還可使血小板功能激活,血液黏度增加,凝血系統激活,促使冠脈內血栓形成。而交感神經興奮可使血小板功能激活,血液黏度增加,凝血系統激活,促使冠脈內血栓形成。而交感神經興奮可使心室浦肯野纖維自律性增高,易發生快速性心律失常。護理措施[5]:①勸患者保持樂觀,豁達的態度,遇到易激動的事情及時轉移注意力,與別人交談或干別的事情,讓憤怒的心理得到疏通;②對廣大人群進行衛生知識宣教,提高冠心病的認識,理解別人,多關心別人;③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如練習書法、栽培花草、聽音樂、養魚、養鳥、練太極拳等。

冠心病患者病情變化快,除以上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外還需向患者宣教急救知識,指導患者外出時隨身攜帶急救卡片(本人姓名疾病診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和急救藥盒(內備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消心痛)應急,盒內藥物要經常檢查,及時補充,定期調整以防失效。一旦患者出現心前區悶痛,有壓迫感時,立即給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當心絞痛發作頻繁,程度加重,服藥不能緩解時,立即讓患者臥床休息,有氧氣立即吸氧,實施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轉送醫院,切忌自行搬運[6]。穩固好“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理平衡。維持好正常的血脂、血壓、體重,保證好充足的睡眠和樂觀的心態,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發病風險[7]。

參考文獻

1 郝建文,張海榮.冠心病的預防與健康指導.中國療養醫學,2009,18(6):508-509.

2 賈志霞.現代中西醫結合研究雜志,1999,8(11):1894-1895.

3 黃華英.老年病研究,15-16.

4 王亞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健康指導.實用新醫學,2001,8(3):744.

5 張鳳芳,劉姣長.實用醫技雜志,2004,10(11):2055-2056.

6 李金鋒,吳秋霞.現代護理,2009,6(16):156-158.

篇7

 

關鍵詞:老齡化社會 中醫藥教育 問題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壽命在延長,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這其中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老齡化己成為21世紀不可逆轉的世界性趨勢。老年人是疾病的高發人群,現有的臨床流行病學資料己證明,在相同基礎疾病的情況下,高齡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高齡人群具有“三最”特點:即最高患病率、最高傷殘率和最高醫療資源利用率。實現“老有所醫,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理應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鑒于此,筆者從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談談中醫藥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需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國醫學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中醫藥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強盛作出了卓越貢獻。老齡化社會下我國人口老齡化在醫療保障方面面臨如下挑戰: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殘疾率高、老年人醫療費用消耗大、病殘弱老人的基本護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國衛生資源與衛生需求不成比例、資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對而言,中醫藥“簡、便、效、廉”的特點,在應對人口老齡化衛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表現在:一是中醫藥學在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對老年人慢性病具有個體針對性極強的治療,同時注重整體調護,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應用中醫藥養生保健和中醫藥預防醫學知識,中醫“治未病”是祖國醫學在為全人類保障健康方面始終重視的研究領域,從《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中醫治未病的記載,加之目前我國大力鼓勵開展中醫治未病工程,這必將為提高老年人預防保健、自身養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三是中醫藥資源較為豐富,同時藥材價格和診療費用相對較低,可以極大地緩解老年人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同時還為老年人的衛生保健起到積極的作用;四是全國各省幾乎都有中醫藥高等院校,每年培養大批的中醫藥人才,這些中醫藥學子能夠普及到醫院、衛生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對于平衡我國衛生資源與衛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資源具有積極的意義。

2老齡化社會背景下中醫藥教育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2. 1在中醫藥教育中重視的養生保健教育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貢獻之一。在中醫藥這座寶庫中,與當前老齡化社會和大眾日常保健關系密切的內容,是養生方面的知識。養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樂之門,懂得養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齡化社會對整個國家的全面及深層次影響是相當大的,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特別是要滿足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衛生保健的需求,面對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傷殘率和最高醫療資源利用率的“三最”特點,目前培養的中醫藥學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醫師,他們畢業后走上醫療衛生崗位,要面對更大基數和更復雜的老年人“三最”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九五”攻關項目的資料表明,達到同樣的健康標準所需保健投入與治療費、搶救費用的比例為1: 8. 3 :100,即如果在預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錢,將來就可以在治療上少支出8. 3元和可以節約開支100元錢的搶救費用[2],故而需要重視預防工作,將預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醫藥治未病工程,將極大地減少老年人醫療費用的支出。因此,在中醫藥教育中要高度重視養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和培訓。

2. 2在中醫藥教育中重視對老年人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的教育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老齡人口增多帶來了許多相應的社區保健需求,而健康老齡化觀點的提出,使老年人的醫療保健需求更需加強,如何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進行探索。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做好老年醫療保健,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減緩老年人的痛苦、延長健康壽命、改善生命質量。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老年人的疾病譜和臨床癥狀也在改變,要不斷發現、總結和完善老年病的防治規律,研究和認識高齡老人臨床中出現的特殊癥狀。對于中醫藥教育而言,為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必須重視在中醫藥教育中的老年醫療保健的學習,如前文所述,目前老年人健康中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慢性病發病率較高的問題,故而要重視由于老年人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引發的老年人健康問題,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點,運用中醫理論,熟練處理老年人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問題。

篇8

【關鍵詞】換位思考護理運用

中國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0-327-02

換位思考即指人們對各種事物或現象能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換位思考以誠信為基礎,以溝通為橋梁。核心:一方面是考慮對方的需求,滿足對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了解對方的不足,幫助對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護理活動中,護理人員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不配合或經常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也會遇到護士與醫生之間、護士與護士之間因工作上溝通不良而產生的意見分歧,如果護理人員能靈活運用“換位思考法”,從他人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容易理解他人,化解矛盾,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糾紛。

1 對患者而言,靈活運用換位思考法是提高護患溝通,化解護患矛盾的重要手段

1.1要有同情心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護士頭上有一圈神圣的“白衣天使”的光環,但真正的護理工作是又苦又累又臟又不被人理解,我們的護士在一次晨間護理時,發現一位瀕死的高齡女患者因大小便失禁而弄得滿床都是,家屬站在一旁居然袖手旁觀,兩位護士打來熱水為患者擦凈并換上干凈的床單,家屬居然說了一句“原來護士是干這樣工作的,我們的孩子永遠都不會讓他干這一行。”而我們的護士是這樣回答的:“是的,但人來到人世間一趟不容易,我們也要讓這位婆婆有尊嚴的離開人世”,患者的老伴很感動,當這位患者平靜安祥地離開人世時,患者家屬沒有因失去親人而感到特別痛苦,但對護理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深層的理解。2010年1月22日衛生部辦公廳印發了《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的通知,活動方案開宗明文地指出: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要求各醫院夯實基礎護理,豐富服務內涵,提高護理質量,并將整理床單位、洗臉、梳頭等列入基礎護理服務規范,徹底轉變護理工作中“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服務”的觀念[1],在取消陪護,全程護理的服務過程中,護士只有把自己置身于病人親人、朋友的位置上,才能激發服務熱情,滿懷責任心和同情心地為病人進行護理。

1.2用整體護理的手段,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體諒患者的真實感受。臨床上常會遇到一些護士安胃管一次不成功,靜脈輸液一次不成功的現象,有些護士不但不檢討自己操作的不熟練,反而怪患者不配合或是指責病人靜脈太差或是皮膚太厚,若我們的護士能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認真思考,你就會在下次的護理操作中學會對病人的尊重,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術,減少病人的痛苦。

1.3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

臨床上常會遇到一些病人對自己病室的室友不滿意,要求更換床位,或者是對治療效果不滿意,對病室環境挑剔,嫌治療費用高,護士態度冷漠,特別是深居高位退休后的老年病患者,由于心理不平衡或是其它原因,常把怨氣撒在護士身上,讓護士既要承受委屈,又還得滿臉笑容地為其服務,往往讓護士心理不平衡,但換個思維想一想,是不是我們有些護理措施實施得不到位,或是解釋工作做得不夠好、宣教不夠詳細等,只要我們能夠真誠地和病人進行溝通,相信病人或病人家屬也會理解我們,共同創造一個融洽的治療環境,也達到了滿足病人合理需求的要求。

2 對護理管理而言,換位思考可起到積極的協調作用

2.1有利于護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護士長要求護士認真執行護士的核心制度,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護理工作,但臨床上總會遇到一些護理差錯,如加錯藥、輸錯液的現象發生,當出現這一現象時,護士長應首先查看病人的反應,有沒有因為護理不當對病人造成一定的傷害,然后再對整個事件進行分析,提出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更好的防范措施。

2.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理環境,打造一支更團結的護理團隊。

在護理排班時,我們的護士常會提出一些要求,如我不愿意和這位護士搭班,原因是她會偷懶,護士長應認真分析每位護士的優缺點,分別找每位護士談話,了解護士的需要和感受,教育護士想想為什么別人會對我提出這樣的要求,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學會與別人更會和諧的相處與工作。

3 在護理活動中運用換位思考應注意的問題

3.1換位思考只宜律己,不宜律他

我們在護理病人時,不能要求病人按照我們自己的要求來進行,我們應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認真執行每一項護理操作。

3.2換位思考只宜行動,不宜宣傳

我們進行晨、晚間護理的目的是保持病室的整潔、安靜和安全,讓病人有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而不宜向病人說這是護士長的要求,我們今天要進行檢查,你們不能把病房弄亂,這讓病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原來你們是為了某種目的才這樣做的。

3.3換位思考只宜上對下,不宜下對上

護士長只能站在護士的角度去思考,不能要求護士站在護士長的角度為你考慮,護士只能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每項護理活動會給病人帶來某種結果而不能要求病人站在護士的角度去為你思考。護理管理者要切實注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工作,同時做好護士的人性化管理,讓護士能夠心情舒暢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病人。

討論: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是自我學習的好方法,也是互助的前提,在護理活動中,如何正確、靈活運用換位思考是減少護患矛盾,增進相互理解,提高護理質量,防范護理差錯,減少護患糾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時護理管理者靈活運用換位思考法,讓護士主動對你談談工作中的壓力,告別壞心情,消除壞情緒,還原好心情,探討夜班護士如何減輕壓力,零陪護工作如何順利開展,如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的良好舉措,分享減化護理文書,讓護士體會回歸病房的快樂,如何讓護士能夠全新的認識今后護理學的發展方向。

篇9

問: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中老年人在吃酸、甜或咬硬質食物時會突然感到牙齒出現異常酸軟疼痛,這是怎么回事?

答:這在醫學上稱為“牙本質過敏癥”,俗稱“酸倒牙”。多因長期咀嚼食物引起牙齒表面磨耗使牙釉質缺損,牙本質暴露,經外界刺激后,牙本質神經纖維傳導而產生。臨床上堵塞牙本質小管是治療牙本質過敏癥的有效方法,此外還可進行脫敏治療,如過敏區涂擦氫氧化鈣、氟化鈉、碘甘油、生大蒜切片等;經常咀嚼茶葉或果仁類食品;選用含氟量高的牙膏;采取正確的刷牙方法等。

問:說起“蟲牙”,似乎只是小孩子的專利,老年人也會得嗎?該如何治療?不治可以嗎?

答:我們經常會聽到小孩吃糖容易得“蟲牙”,其實各年齡段都會得,“蟲牙”又稱為齲齒,是口腔的多發病、常見病,齲齒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口腔中長期滯留的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產酸,造成牙齒的硬組織脫鈣、軟化,最后形成了齲洞。它的治療非常簡單,將齲洞內軟化的腐質去除干凈,選擇不同的補牙材料將齲洞補上即可。

如果對小小的齲洞不夠重視,到頭來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病變進一步地發展,可能會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根尖周膿腫,最可怕的是根尖周的細菌及膿液通過血液循環進入體內,會引起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腎炎、敗血癥等。

問:口臭不僅容易影響自身食欲,最重要的是難以啟齒,不敢與人近距離交往,尤其是老年人居多,這該怎么辦?

答:清新的口氣令人感覺愉快,增強自信,嚴重口臭不僅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社交,同時還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信號,如糖尿病患者會發出爛蘋果的臭味;上呼吸道的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都可能在呼氣或講話時發出臭味;吸煙、飲酒、喝咖啡以及經常吃蔥、蒜、韭菜、臭豆腐、臭雞蛋等,也易發生口臭。

不論口臭的主因是什么,良好的口腔衛生仍是最重要的,定期口腔檢查,每天刷兩次牙并清潔一次牙縫,若有假牙,應隔天清潔干凈,始終保持口氣清新。

問:許多人都有牙齦出血的現象,這是怎么回事?

答:這就是牙齦炎,因為沒什么痛苦,常被忽視,而后發展為嚴重的牙周病。如果是牙齒局部菌斑,牙結石刺激引起的牙齦出血,應進行徹底的洗牙或牙周刮治。對患有其他疾病而導致的牙齦出血,應查明病因,徹底治愈。

問:許多人不重視牙周病,以為無關緊要,請談談它的危害、預防和治療好嗎?

答:調查顯示,牙周病發病率高達90%,并隨著年齡增高而遞增,冷、熱、酸、甜吃了都疼,真所謂“牙疼不是大病,疼起來要人命”,并且造成的組織破壞是不可逆的,人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牙齒,還以為是正常的“老掉牙”呢,其實是牙周疾病造成的牙齒脫落,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牙周病初期,及時請牙醫清除牙齒表面的菌斑和結石,并定期檢查,正確刷牙和使用口腔護理用品。

牙周病中期,除清除牙周袋內的牙菌斑和牙結石外,更要認真維持口腔清潔,防止牙周病繼續發展。

牙周病晚期,應做牙周手術。

保持牙周清潔是預防和治療牙周病的首要措施,而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至關重要,養成每頓飯后漱口、睡前刷牙的良好習慣。

問:“人老了掉幾顆牙齒沒什么”,這種認識對嗎?牙齒缺失對人體還有哪些影響?

答:據報告:“我國老年人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齒缺失”,牙齒缺失由于破壞了牙列的完整性,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會帶來很多不同程度的影響。

(1)咀嚼功能減退或喪失:當個別牙齒或牙列缺失后,咀嚼效率隨之降低或喪失,未嚼碎的食物進入胃腸,胃腸系統的負擔加重,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嚴重者可出現消化系統的疾病。

(2)影響面形和美觀:人們常說:“美貌還需美牙襯,有一口健康潔白、整齊的牙齒,才能有燦爛的笑容”。

(3)影響發音功能:牙齒與舌、唇、頰肌相互配合,控制著氣流經過口腔的路線和流量,從而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4)對剩余牙的影響:牙齒承受的咀嚼力是一定的,當個別牙齒缺失后,咀嚼力集中在余留牙上,由于咀嚼力超過了余留牙的承受限度,致使余留牙齒造成創傷而產生牙周膜水腫、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等。

(5)對顳下頜關節的影響:當牙齒缺失較多時,剩余牙齒傾斜、移位或向對側伸長等現象,致使咬合關系紊亂。

問:假牙有哪幾種?什么樣的才是最好的?該如何選擇呢?

答:假牙又稱之為義齒,分為活動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義齒。鑲什么樣的假牙最好?首先要看患者缺牙的顆數、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美觀要求、經濟因素等,其實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現將各種義齒的優缺點介紹給大家:

(1)活動義齒:優點是適應范圍廣,便于口腔清潔,價格低廉。缺點是基托體積較大,異物感較重,有時會影響發音和美觀,咀嚼功能也較差。

(2)固定義齒:優點是不影響發音,舒適方便美觀,與真牙類似,咀嚼功能比較好,是最理想的修復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不能自行摘戴,口腔清潔差,易產生異味。

篇10

張雙斌:主持人好!感謝主持人今天給予我這個機會來匯報孝感市中醫院的情況。孝感市中醫院成立于1984年,座落于孝感市城區槐蔭大道上,現占地面積32畝,擁有在職員工近400人。是一所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具有濃郁中醫特色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醫院牢固樹立“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理念,奉行“仁愛、精誠、進取、奉獻”的院訓,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環境。醫院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多次被省、市衛生主管部門評為“先進集體”。

主持人:聽說你們醫院是孝感市第一家三甲中醫院,能談談你們是怎么開展創建工作的嗎?

張雙斌:在省衛生廳的關心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關懷下,在市區衛生局的直接領導下,我們滿懷激情投身于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院”活動,領導班子把創“三級甲等中醫院”作為2012年醫院的頭等大事來抓,全院上下齊抓共管,分管領導各負其責,按照三級甲等中醫院的評審標準,做到月月有計劃,周周細安排,天天抓落實,形成了堅持整改不放松,小事不放過,逐級負責,人人參與,個個爭先,全院加班加點的創建熱潮。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12年11月21日,我們終于迎來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中醫院等級評審專家組的19位評審專家。評審專家組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考核、訪談、問答等形式,對我院在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人才隊伍建設、臨床科室建設、重點專科建設、中藥藥事管理、中醫護理工作、中醫文化建設、中醫治未病服務和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面,嚴格按照三級中醫醫院評審細則各項指標,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評審。國家中管局專家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院成功地通過了此次評審,被確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這標志著我們中醫院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這是我院全體醫護人員多年的期盼,是醫院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福音。

我們將以創建三級醫院為新的起點,緊密結合醫院建設與發展實際,秉承“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突出特色,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不斷優化醫院服務環境,不斷打造優秀人才團隊,不斷推出國內領先醫療成果,不斷豐富醫院內涵建設,不斷創新管理和運行機制,向著領導和專家期望的環境一流、技術先進、服務滿意、管理上乘、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中醫醫院的目標邁進。

主持人:每當我走進中醫院都會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你們很重視中醫文化建設吧?

張雙斌:是的,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生過程中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我們這幾年開展的中醫藥文化建設,主要是從醫院核心價值體系、醫院行為規范體系、醫院環境形象體系三個方面重入手。

醫院通過樹立“大醫精誠”、“仁、和、精、誠”的思想,強化員工職業素養,以醫療質量、優質服務為立足點開展創建患者滿意醫院活動。醫院建立了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醫院網站,向社會公開征集了院徽和院歌,編寫印刷了《孝感市中醫院制度文化》、《員工手冊》、《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通過把中醫藥文化融入各種規章制度、工作人員行為規范以及員工手冊,從語言、舉止、禮儀以及服務方式、服務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斷完善行為規范體系,形成富含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促進服務價值、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提升。

我們在建筑風格、內部裝飾、庭院建設等方面充分考慮中醫元素,不乏古樸典雅風格。門診大樓采用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融古典與地方文化特色于一體。庭院內草木茂盛鳥語花香,亭臺樓閣點綴其中,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門診、住院、綜合樓門前懸掛中醫藥文化楹聯;病房走廊宣傳畫、宣傳欄以宣傳中醫藥知識、名醫名言為主,并與所在科室的專科特色相結合,使病人在治療的同時能更多的了解中醫的博大精深;住院大樓一樓大廳,右側為鐫刻著孫思邈大醫精誠的大型木簡,左側懸掛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大醫”的畫像,使人頓覺中醫文化底蘊的深厚,讓員工時時以“大醫”為楷模。門診大廳、走廊懸掛中醫中藥的科普知識、名醫名言等,候藥區懸掛中藥的相關知識宣傳板,向患者普及中醫藥和預防保健知識。在門診三樓設立了名醫堂,在門診樓前設置玻璃櫥窗,制作新的科室介紹、專家門診介紹、專家坐診時間表等,介紹醫院情況、專家情況、醫院文化,讓人處處都可領略到中醫文化厚重的人文氛圍。通過環境布置把中醫藥豐富的內涵、豐富多彩的中醫藥理論技術、中醫健康知識通過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對于美化醫院環境、普及中醫藥科普知識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