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泡沫最初的表現范文
時間:2023-12-20 17:5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泡沫最初的表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2008年開始,我就著文宣稱藝術品市場進入冬天,直到今天我對自己的結論依然堅持,只是在一個充滿投機和泡沫的市場中,任何基于理性的判斷和數據分析都無法觸動那些渴望一夜暴富的人們。但是瘋狂的炒作經受不住時間的檢驗,2011年中國畸形的藝術品拍賣在一路高亢中終于占據世界第一,處于前無來者的時候即使是個瘋子也會開始變得清醒。我們不能把2012年的市場下滑解釋為盛極而衰,而是如同走夜路的人確定自己是排頭兵的時候陡然產生的巨大恐懼導致再也邁不開雙腿。這是個好事,如果2012不是世界末日而我們還有來年,那么我們就有了新開始的可能。
通過比較中國藝術品交易數據和國際藝術品交易數據,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的三大板塊古董、古代繪畫和近現代書畫的價格一路狂飃普漲,既缺乏市場依據又不符合經濟學邏輯,所以回歸市場的基本面只需要花些時間等待。
我關注的焦點是現當代藝術部分,中國市場的畸形發展毋庸置疑。首先是一級市場的極度疲軟,畫廊業和藝博會在整個藝術品市場中所占份額少到可憐,和西方成熟市場完全相反。我分析過去25年國際藝術品交易在不同交易渠道中的差異,唯一較大變化是來自互聯網的變化,即網絡銷售在最近幾年獲得了一席之地。而其他的變化則非常小。以2011年全球藝術品交易數據統計為例,畫廊43%,展會31%,網絡銷售10%,私下交易10%,拍賣6%。而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中心國家,拍賣行所占整個市場的份額,如歐洲和美國則為30%到48%,中國則高達70%以上。這個現象不是中國獨有的,在大多數的新興經濟體或“金磚國家”,在藝術品最初的發展階段無不如此,因為畫廊和藝術品經銷商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走向成熟。
篇2
Abstract: In 2007,the U.S.real estate sub-prime crisis triggered a chain reaction which finally leads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economic miracle of China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China also more and more clearly feel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There are phenomena of high unemployment,low employment; high prices of commodities,low incomes.How long will China's crisis last?
關鍵詞:次貸危機,通貨膨脹;原因分析
Key word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inflation;causes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3-0002-01
0引言
2007年美國爆發了嚴重的次貸危機,美國經濟面臨著極大的衰退風險,幾大投行如花旗銀行,美林證券虧損嚴重,而其他地區的投行如瑞士銀行(UBS),匯豐銀行(HSBC)也難逃厄運。作為最大的次貸承銷商華爾街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瀕臨破產,被迫以低價讓J?P摩根大通收購。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與國之間在政治上緊密聯系;在經濟貿易上也越來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越過邊界的流量越來越大。
1究竟什么是危機?什么又是次貸危機?
17世紀后期,危機被客觀主義者用來指導一般市場不均衡這一條件。19世紀后,特別是誕生后,在經濟學中,危機主要指社會經濟和金融發展中出現的一種嫉妒不正常的緊急狀況。金融危機是社會的金融系統中爆發的危機,它集中表現在金融系統運行過程中發生的金融資產價格等金融指標在短期內急劇變化的現象,這些金融指標包括貨幣匯率、短期利率、證券資產價格、房地產的價格、金融機構倒閉數目等。金融危機是金融系統陷入混亂,喪失為經濟活動分配資本的功能,從而導致經濟震動或經濟危機。而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續捐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它不僅重創了各國金融業,還不斷向實體經濟蔓延。
2究竟是什么導致了美國次貸危機?
2.1 投資過度不難想到當經濟趨于繁榮的時候,套期融資將逐漸讓位于投機融資,是貨幣擴長過度,信貸行為頻繁,同時,也產生了資產泡沫和過度負債現象,隨著資產價格的節節攀升,資產泡沫越吹越大。德爾伯格說,“沒有什么事情比眼看著一個朋友變富更能困擾人們的頭腦和判斷力了” ,當企業和居民看到他人從投機行為中獲得高額利潤之后,他們毫無疑問也會試模仿。于是大量的“熱錢”涌入房地產業,富人們因為手里擁有越來越多的紙面資產,而放肆地揮霍;窮人們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開始購買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終于在一定限度時“泡沫”破裂,房子賣不出去,即使賣出去也不夠還款最終導致了次貸危機的爆發。
2.2 監管不力房產商鼓吹低房價,保險商竭力擔保,銀行無限借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房貸機構把手中超過六千億美元的次級貸款債權轉化為證券后,賣給各國的投資者。那么,富有投資經驗的銀行看不出這其中的“AAA”的信用評級?泛濫成災的“AAA”證書使銀行失去了對風險的敏感性。于是投機有了錢,這便助長了次貸危機的發生。
2.3 政策誘致政府各種不適當的政策,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都可能使原本均衡的宏觀經濟失衡。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從5%降到1%,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后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又連續13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還貸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滾利息,越滾越大,加重了還貸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導致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而后又高息還款難。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往往適得其反,加劇經濟的波動,最終引發了危機。
3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如何影響到中國的通貨膨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彼此之間的這種市場的聯動尤其是宏觀經濟相互的影響,以及相互貨幣的一個影響非常明顯。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危害要遠遠大于歐美等國,為什么?因為西方國家在次貸危機中,受影響最大的是虛擬經濟,而我國卻是實體經濟。出口拉動經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中國長期利用廉價勞動力,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2008年11月,單月出口額7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中國30年來的經濟發展以導向型經濟模式為主,依賴美國超額消費的巨大消費品市場。負債消費的美國人怎樣地超前消費,中國就怎樣地超前生產,于是本身就出現了許多超前生產能力的剩余。而現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中國的出口受阻,大量外貿企業因沒有訂單而只好關門大吉。失業率不斷上升。而當失業人數過多時,需要采用擴大信用規模的方法來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但信用規模擴大引起貨幣供給增加,進而社會總需求增加,就會導致物價上漲。而政府沒能很好的控制物價上漲的局面,使得物價長期時間持續上漲,于是就變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通貨膨脹。同時由于美聯儲不斷的降息使美元處于弱勢,美元每一次貶值,都帶來了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以石油為代表的,大家看到了中國商品價格的一直升,從而導致通貨膨脹。
4面對通貨膨脹我們應如何應對
2010年11月29日,在僅僅9天里,中國人民銀行兩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使其達到現在的18%。同時我國央行也提高了存款利率。這些措施的出臺,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減少資金的流動,使消費市場上貨幣量減少,從而抑制通貨膨脹。而作為經濟逐步發展壯大的中國,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會采取更多的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同時努力度過這場美國次貸危機所帶來的災難。
參考文獻:
[1]雷曜.次貸危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羅慰年,吳垠.危機將持續多久[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3]王晗.金融危機動了誰的飯碗[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09.
篇3
Abstract: From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o economic recovery in 2009, the real estate bubble grows seriousl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aces adjustmen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hua should analyze the situation, t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e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in Jinhu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nhua and some strategies the enterprises should tak.
關鍵詞:金華建筑業;經濟形勢;對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 Jinhua;economic situation;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6-0013-01
0引言
金華建筑業發展非常迅速,從最初的“泥木工倉庫”到“建筑之鄉”,再躍進“建筑大市”, 在短短三十年內,金華建筑業實現了“三級跳”。
1金華建筑業的發展概況
1982年1月,金華地區第一家農村建筑公司――“東陽縣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此后,一大批農村集體建筑企業相繼成立。目前,近千家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建筑企業和建筑勞務公司基本上形成了工程項目總承包、建筑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這樣的梯次較為合理的隊伍結構。施工區域不斷拓展。改革開放初期,金華市建筑業就確立了“立足浙江,面對全國,走向世界”的市場拓展戰略。目前,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均飄揚著金華建筑隊伍的戰旗。億元以上施工基地星羅棋布。在東北、環勃海、中西部、長三角、珠三角、西海岸等地區的中心城市都有十億以上施工規模的基地。
建筑業已成為金華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柱產業,2009年,金華市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177億元,比上年增加186億元,增長18.8%。
2當前經濟形勢分析
建筑業對局勢和趨勢的認識極為重要,中國經濟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作用顯現,房地產市場景氣回落。2009年,我國的經濟出現微型的復蘇,但是我們的復蘇還沒有達到一個全面復蘇的階段,很多還是依靠政策的支持。由于目前信貸空前寬松,自住性需求與投資需求相結合,房地產市場未經實質性調整就開始再度走高,房價持續上升。導致社會恐慌心理加重,投資需求日盛,供求矛盾凸顯,房地產泡沫日趨嚴重,市場面臨調整。
3當前經濟形勢對金華建筑業的影響
當前經濟形勢對金華建筑業的影響表現在:
3.1 海外業務受到的沖擊, 風險加大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建筑企業海外業務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境外一些工程因資金短缺紛紛緩建、停建或壓縮投資規模,不僅對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造成很大困難,甚至對在建的海外項目也產生了直接影響。
3.2 國內建筑市場,資金愈發緊張政府調整房地產政策、有效抑制泡沫已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調整力度過大,導致房價由升轉降,就會導致房屋土建工程的萎縮。我市建筑業產值的大頭恰恰在房屋土建工程上,這對我市建筑業的發展無疑會造成巨大壓力,對主要從事房屋土建的企業甚至帶來生存危機。
3.3 外幣資產風險加大金融危機引發的匯率和利率震蕩,給我市建筑企業外幣資產安全造成了巨大風險。我市建筑企業實施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和對外勞務派遣也由于難于把握的國際金融市場而面臨著巨大的匯兌損失風險,這些都給我市建筑企業的整體效益帶來了重大影響。
3.4 管理難度不斷增加隨著國家基本建設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我市一些建筑企業的經營規模持續擴張,管理幅度進一步加大, 由此帶來的企業經營管理難度也不斷增加,企業的安全生產、工程質量、項目管理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
4當前經濟形勢下金華建筑企業應對策略
嚴峻的經濟危機既是一個很好的考驗,也是一個機遇。
4.1 準確判斷,冷靜面對,尋求發展準確判斷是積極應對的前提,認真分析并正確把握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特別是中國目前的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形勢。建筑企業首先要正確判斷當前的形勢。冷靜面對危機,尋求發展先機。首先,要堅定不移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建筑經濟轉型升級。其次,有的放矢地實施應對金融海嘯影響的具體舉措。第三,開闊視野,高瞻遠矚,在當前經濟形勢中尋找下一輪經濟發展的機遇。
4.2 加強風險管理要切實加強投資決策管理,根據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審慎決策投融資項目及房地產開發項目,集中力量抓好在建項目,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控制風險,確保企業的經營安全。
4.3 考慮轉型我市建筑業應繼續加快在全國的對外投資步伐,如研究開發、地產等,同時應回避周期性較強的投資,為了規避風險, 更為了長遠發展,承包商應考慮適時轉型,變危機為機遇。
4.4 注意工程款問題,防止資金鏈斷裂要極端重視工程款問題的解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抓緊清理應收款。作為建筑企業而言,年前是資金最為緊張時期,而且,由于目前房地產形勢的不明朗性,更應該告知建筑企業及時收取應收款。二是由于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大,施工企業原則上不承接帶資、墊資的項目,將資金風險降到最低。三是充分運用合同法286條所賦予的工程款優先受償權這一尚方寶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四是積極投入國家支持項目。五是審查各在建項目,對于沒有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項目,應綜合考慮,必要時采取暫緩施工的措施。總之,金華建筑業要做得更大更強就必須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和發掘管理人才,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防范未然。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楊光永.房地產的政治經濟學[J].建筑經濟,2008,(12).
[2]朱中一.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式及發展趨勢[J].城市開發,2008,(12).
篇4
中秋佳節,一則貴州茅臺(600519.SH)投資者因押注茅臺市值不會跌破1500億元失敗進而“裸奔”的資訊,毫無意外地成為市場焦點。
數年的熊市讓A股市場不乏賭局。
今年3月,財經評論員老艾和職業投資人股峰(網名)針對股指走勢,以在證監會門口裸奔作為賭約,最終老艾敗北履約;自去年以來,有“多頭司令”之稱的李大霄,多次對賭散戶呼吁抄底;9月11日,銀河證券傳媒行業研究員黃馳發郵件稱,如果一年之后,掌趣科技(300315.SZ)、樂視網(300104.SZ)和人民網(603000.SH)跌破當天的市值,將辭去首席分析師職務。
各類賭局背后,實則是從滬深指數、藍籌股到屢創新高的傳媒科技板塊,投資者都產生了嚴重分歧,熊市下的賭局,映襯著A股市場中投資者的脆弱心態。
而在另外一個角度,A股市場各類預言的爭鋒,尤其最近兩年花邊八卦接踵上演,實則背后是對名利的爭鋒。
“裸奔”三部曲
董寶珍與揚韜的賭局,與A股市場其他賭局的脈絡基本一致,基本圍繞“激烈爭鋒、朋黨造勢、雖敗不改初衷”的三部曲模式。除去賭約為頗具花邊意味的“裸奔”之外,這一賭局標的是被譽為A股價值投資標桿的貴州茅臺,因此關注度頗高。
故事緣起一年前的8月30日,職業投資人揚韜在博客里寫下《白酒的騙局》一文:“我在這里愿意賭1元錢,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絕對看不到1萬億市值的茅臺。”
這一預測迅速觸動“多頭”神經,北京否極泰投資咨詢中心執行合伙人董寶珍隨即押下賭注,如果5年內貴州茅臺的市值跌破1500億元,他將現場直播裸奔30分鐘。揚韜隨后也加大籌碼至裸奔1小時。
9月2日,貴州茅臺遭遇2001年上市以來第三個跌停。9月17日,其股價再創三年新低,報收141.3元/股,市值由年初的2148億元縮水至1467億元,短短數個交易日,蒸發市值達到681億元。
如約定的協議,貴州茅臺直破“裸奔價”后,董寶珍了《裸奔聲明》,隨后在京郊完成裸奔。
但他依然堅持:“茅臺過去一年多去庫存,已經完成了‘三公’需要的退出,成為一家純粹的大眾消費品公司,在消費升級的大時代背景下,作為最基本最悠久的消費品長期衰退沒有邏輯。”
一年前董寶珍認為,消費類公司,往往有確定的成長性,尤其是有持續提價權的快速消費品公司,具有更強烈的成長性。茅臺酒是最能體現依托歷史文化,以滿足精神需要為目的的有提價權的快消公司。時隔一年之后,雷同的分析顯示其并未改變最初的邏輯。
對此,揚韜同樣堅持類似一年前的觀點,茅臺現在的跌幅還僅僅只是開始,隨著投資增速的放緩和反腐力度的加強,中國白酒將進入一個為期10年以上的調整時期,白酒投資的黃金時期將一去不復返。
“裸奔”之后,多空雙方依舊分歧難平。
貴州茅臺創造奇跡的10年,正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10年。從2012年開始,在經濟增速放緩、塑化劑風波、反腐抑制“三公”消費等影響下,白酒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原有的成長模式被按下暫停鍵。
僅從財務數據來看,貴州茅臺201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二季度凈利潤下滑9.23%,而作為公司業績蓄水池和緩沖墊的預收賬款更是從年初的50.90億元下滑至8.35億元。經銷商的積極性降低也導致公司貨幣資金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糾結的熊市
與貴州茅臺所代表的傳統藍籌股疲軟所不同,云集了互聯網、科技等新興產業的創業板一次又一次創下新高。
9月18日,創業板在估值過高、泡沫太大的爭議聲中報收1289.64點,1300點大關觸手可及。
在另一場賭局中,銀河證券傳媒行業研究員黃馳比董寶珍支付的籌碼更大——他在發出的郵件中稱:“我承諾:如果365天后(2014年9月11日),掌趣科技、樂視網和人民網跌破今天的市值,我就辭去首席分析師職務。”黃馳的這一承諾也被稱為“用生命拉票”。
2013年9月11日,人民網收盤價為76.76元,市值為211.9億元;而掌趣科技、樂視網停牌良久,停牌前一交易日兩家公司的股價分別為40.96元、31.84元,市值各為161億元、25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家公司當前動態市盈率均百倍出頭。
今年年初,權重股大漲迎來開門紅,創業板的表現并不搶眼。當2月滬深指數回落之后,創業板卻越戰越勇。盡管由于主板資金分流和蹺蹺板效應,創業也出現過沖高回落,但依舊是調整后屢創新高。在上半年的十大牛股中,有6只都來自創業板,其中掌趣科技、樂視網、三五互聯等均是有關互聯網、傳媒題材。
黃馳高調對賭傳媒股背后,恰逢市場對于創業板瘋狂炒作的擔憂日益升級,在創業板泡沫論和成長論中,市場分歧日益加大。
反對派瑞銀證券分析師陳李認為,創業板在TMT的大幅上漲中達到,但TMT故事依賴NASDAQ的走勢,此消彼長。關于改革的新故事可能替代老故事,自貿區終結創業板行情。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現在對創業板的炒作已到了最后的瘋狂階段,創業板炒作已脫離基本面,多數創業板公司泡沫已非常明顯。
分歧不僅在具體的個股或者板塊上,對于大盤的走勢也呈現分化狀態。
2013年3月,職業投資人“股鋒”和股市觀察員“老艾”,因為對股市走向的判斷有分歧而發生激烈辯論,雙方爭執不下,并訂下“裸奔”賭約。
最終看高市場的老艾“以裸奔換A股牛市”的宣言引發了強烈的市場共鳴。此時,長達6年的熊市,已使市場悲觀的情緒更為濃厚。
賭局背后
9月26日下午,著名經濟學家韓志國出席一個論壇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稱,中國經濟的四大紅利已經消失,對股市現在是空前悲觀,股市下跌完全合理,而且還要繼續下跌,2000點必破。
深圳一位私募投資人鄒濤旋即拋出賭局,A股若跌破1500點到1499點,其愿意捐出10萬元公益資金;若未跌破,由韓志國捐出10萬元做公益。另外,鄒濤表示此言論以韓志國應戰之時生效,并表示,如果韓志國對此不理睬,只能說明三點:一是瞎忽悠散戶,制造恐慌;二是很牛;三是沒有一點公益心,即使輸了拿10萬塊錢做公益也是一件好事。
相比而言,韓志國為國內知名度頗高的經濟學家,鄒濤則為并不知名的私募投資人,這一賭局因為同時具備“公益”和叫板權威兩個元素,市場關注度頗高。至今韓志國尚未回應鄒濤的賭局邀請。
當一個個賭局引發圍觀,踐行賭約被稱贊為言而有信之時,質疑之聲同樣不絕于耳。
“用賭的心態虧了投資人的錢,即便履約也不值得信任。”上海某合資基金公司高管指出。
其中不少人為職業投資人甚至經濟學家,對于A股頻頻引導性言論,往往是易被引導的中小投資人,在這一賭局中或受損更為嚴重。
令市場人士擔憂的是,雙方爭執背后,或許不僅僅是因為雙方手持籌碼,而是希望通過公眾事件引導資金流向。一個事實是,知名度對于各類投資機構來講,既能帶來客戶,又能帶來市場資金流向的長期影響力。通過對賭,無疑能為當事人帶來更高的市場知名度。
而不少A股市場“預言帝”和“裸奔”賭局的成功炒作,則使得類似運作背后的邏輯更為清晰:成則積累名聲,敗也無傷大雅。
篇5
經濟的基本問題是資本與市場。表面上看,它們削弱了傳統的權力,給人們帶來了公平、平等和自由競爭的機會。但問題是,這仍然是強者的公平與自由,而不是弱者的公平自由。事實是,無論在經濟或文化范疇,普通人大多只能被迫承受國際資本或權力與資本合謀的市場“規律”,而無法與市場產生有互動意義的對話。
在財經掛帥的經濟烏托邦時代,人文學術價值的邊緣化幾乎是“順理成章”的命運,但所產生的影響,卻不止于文化凝聚力的下降和傳統讀者的疏離,而是同時也引起了這個領域從業者的價值混亂與自我懷疑。近年來,市場時代的文化(學術)泡沫現象與腐敗問題已經為許多有識之士所關注,即使不談抄襲、捉刀、一類極端的現象,思想貧乏,目光遲鈍,學風浮躁,見解平庸,也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經濟“規律”不僅要求教育、文化走進“產業化”的時代方隊,也在本質上使文化(學術)活動日益蛻變成一種類似經濟上的生產與消費活動。消費決定了生產,而消費,在目前的情況下,又分為“自然消費”和“體制消費”兩種形式。“自然消費”必須響應財經掛帥時代消費者的心理期待,如減緩激烈競爭的心理壓力,學習生存技巧,對時尚的追逐等,因此需要把凝重的思想與學術變為輕松的讀物,把論文寫成散文隨筆,把詩歌變成手機短信,或者添加一些性、幽默、噱頭之類的佐料,等等。而“體制消費”,則在資金、人員、成果的流通上有制度保證,只要你能爭取到“計劃”、“工程”、“基地”、“項目”,就可以避開經濟市場的約束,取得研究問題的身份與條件。表面上看,這也是一種歷史的策略,是實現經濟與文化平衡的有效手段。但問題是,它免受了經濟市場的壓力卻必須滿足體制與權力的需要。而體制與權力的運作,則往往只要形式與表象的繁榮卻很少深究內在的質地,使用的又是一套經濟與技術主義的“量化”標準:對單位的衡量是有幾個學位點、基地、重點學科,而學位點申報和個人晉級指數是有多少“高級別”的課題與論文。
當然,“自然消費”與“體制消費”場域中也都出現了一些好的成果和認真的學問,但這些成果大多根基于個人的文化操守和學術良知,而“自然消費”與“體制消費”的供求關系不是在支持這種操守良知,而是成了它的腐蝕劑。它最大的負面因素在于,其體現的是順從原則,調動的是趨利避害的本能,壓抑了思想文化活動是有話要說、有問題要梳理的基本前提,同時也加劇了學術本身的體制化和自我循環現象,減弱了思想和學問的民間情懷以及反思現實問題的能力。在不同形式的消費市場的掌控中,人們為完成項目、課題和接受考核,為申報學位點、職稱和學位,或者為銷路和“賣點”低眉屈就、勞心費神,其中有多少文字出于內心的熱愛與感動,出于問題的發現和焦慮?許多人已經習非成是,回避學術是否源于梳理、認識問題和尋找答案的沖動;也不再關心自己是否享受過解開謎團、澄清問題或一吐為快的快樂。
然而只有出于內心的熱愛,出于梳理、認識問題的沖動的學問,才是真誠的學問,這是學術的初衷和內在動力。而《顧隨年譜》(《顧隨年譜》,閔軍著,中華書局出版)最為讓人珍惜的品格,正在于此。
這本年譜的主人顧隨,雖然是我國現當代國學大師,在詩詞創作、書法、書法研究、詩詞研究、戲曲研究、禪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卻被徹底地邊緣化了,不僅在市場不會占有什么份額,而且一生都活在新時代新文化的陰影中,生前死后都非常寂寞。而這部年譜的作者閔軍,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大學老師,完全是出于對中國古典詩歌和顧隨詩詞的“非常喜愛”,做起了顧隨研究:這本年譜的寫作只是系列研究的初步成果,“我想寫完年譜后,再做‘顧隨詩詞研究’,最后希望能寫成‘顧隨傳’。”
但即使是最初的成果,我們也不難看到作者所傾注的心血。《顧隨年譜》整理顧隨生平事跡和友朋來往、尋繹佚文書信、梳釋思想脈絡、介紹影響與評價,總結學術成就,在材料的搜集、甄別、組織方面所下的細致功夫,相信學界會有公正的評價。這里特別想說的有兩點:第一,既由于顧隨是為人敬仰的詞人(在詞學界有“南吳北顧”之稱)和學者,與二十世紀中國“舊體詩詞”創作、研究界有群山與峻嶺式的關系,也由于作者在年譜中每年都編入與舊體詩詞創作、研究有關的背景材料,《顧隨年譜》的價值實際上遠遠超過了顧隨本人,在某種意義上,它同時也是二十世紀中國“舊體詩詞”創作的一個索引。第二,本年譜為一個生前死后都相當寂寞的人物系年,實際上為中國現當代的知識分子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新穎的“個案”,對我們討論新與舊、名與實、主流與邊緣、文化信仰與文化境遇、倉促的時代和個人微小而不屈的堅持等方面的辯證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
尤為重要的是,顧隨甘于邊緣、安于寂寞的一生,是現代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動寫照。什么是獨立精神和思想自由?就是求真求是,以誠為本,出于對世界的深刻認識,尊重事物的特點與規律,不隨波逐流,不隨行就市,既敢為天下之先,也敢為天下之后。顧隨一生堅持“用新精神做舊體詩”,終生踐行年輕時與馮至將“舊體和新體分劃領域,各守一體”(即顧隨不寫新體詩,馮至不寫舊體詩)的約定,應該說,后來兩人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由于新詩是現代的主流詩體,馮至在社會得到的認同可謂名副其實;而舊體詩是“老古董”,顧隨只能“實過其名”(張中行《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讀》中對顧隨的評價)。名實分裂的現象與時代的主流價值取向有關,由不得個人。可貴的是顧隨的目光不被時代所牽引,他能夠“安貧樂道”(這是被“革命”、“進取”的人生觀窮追猛打的一個詞),能以一種超然的沉潛與“固執”,堅持自己的文化信仰,堅持被暴風雨般的時代忽略的價值。“年譜”中有兩個細節相當有趣與感人,一是1921年,顧隨在“孔夫子門前賣文”時喜歡上了山東,理由是當時那里“一則可以隨便做夢――思想自由;二則可以隨便胡說――言論自由。”二是1949年1月下旬的日記。當時北平和平解放,軍隊正在換防,全城處于熱烈與混亂之中,而在顧隨的日記中,除偶有“有士兵來覓房”、“仍有士兵來覓房,強令為騰出一間”的記述外,竟是連續十幾天“繼續寫稿”得多少頁的記載。這樣的材料,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是顧隨為人為文為學的人格境界的體現,所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是也。而正由于心懷廣遠,“自偏”于時代的喧囂與浮躁,他才成為傳統文化一個不可缺少的傳承者:不僅在傳統詩詞的寫作上體現了舊格律與新材料之間的張力,同時也以自己的人格和學問,感召了周汝昌、葉嘉瑩、郭預衡、吳小如、歐陽中石等這些后來成大器的學生。
自然,顧隨的舊體詩詞寫作并不能成為當代詩歌寫作的主流,其中也表現出新感受與舊形式、現代漢語與古典體裁的不少矛盾;他在詩詞、書法、戲曲、禪學等方面的論述,充滿個人心得與創見,但也不能說字字珠璣。但顧隨的意義不在完成而在展示了某種可能,不在是否成為經典而在體現了人生與學問的境界和活力:他是我們這個倉促而勢利的時代一個必要的參照和補充。
篇6
一、“保險泡沫”何來?
泡沫這個詞在近些年來已經被廣泛使用,頻繁見諸報端,什么“股市泡沫”、“房地產泡沫”等等,最近有人又提出“保險泡沫”。經濟學中所借用“泡沫”_詞,一般是說﹁個經濟部門或很多部門生產的產品供求脫節,特別是供大于求,使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能實現,不能實現的那部分價值雖然也可以用貨幣計量,可能被計入GDP,但價值不能實現的那部分就是“虛”的,就是“氣泡”,如果這種“泡”太多,大量“聚集”就會產生了“泡沫”,造成“虛假繁榮”。顯然,這種“泡沫”對經濟是有破壞性的,不僅僅是經濟統計數字不真實,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就會造成某個生產部門或多個部門的危機。某些亞洲國家在1997年以前就出現過這種“虛假繁榮”,GDP、GNP增長速度很高,人均GDP、GNP也比較高。但是國民經濟中一些部門(如房地產、股市),“聚集的小泡”太多,加上國際大“炒家”的惡意炒作,最終導致資金鏈的大面積斷裂,引發了金融危機。
有學者稱,我國保險業近年的發展也有泡沫,而且泡沫數量相當驚人,有40%之巨。這種論斷值得分析和推敲。目前,我國保險業中的供求關系還看不出有什么脫節,保險價格也未有虛高的問題,保險業持續以30%以上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保險公司實實在在收集了保險費,不斷積累起越來越多的保險基金。保險資產到目前已達11000多億元。即便如此,從各種分析來看我國的保險密度仍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是相對較低的,我國居民的儲蓄余額相當大,2004年前半年已經達到近12萬億元,對保險的購買力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適應居民需要的保險產品還不夠多。就是說我國保險資源相當豐富,需求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掘。我國的保險供給不是太多了過剩了,而是需要增加。另一方面,外國保險資本、金融資本和其他產業資本、國內的各種產業資本都看中保險市場的巨大潛力,強烈希望投資保險產業。適應這種發展態勢,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近幾年履行人世承諾,批準一大批外資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進入我國保險市場,最近又新批了18家中資保險公司,增加了保險市場的供給主體,以適應保險發展的需要。顯然,“保險泡沫”論是站不住腳的。
二、保險產品中的“投資”、“儲蓄”部分不是“泡沫”
“保險泡沫”論者沒有定義什么是“保險泡沫”,但從媒體的相關報道來看,似乎是指近年在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的業務結構中,投資型和分紅型保險產品所收保費在壽險公司的保費總收人中所占比例太大,或者說投資型保險產品和分紅型保險產品,太偏重投資和儲蓄功能而保障功能不足。認為投資和儲蓄功能不能算保險,而是屬于“泡沫”,應當“擠出去”。此觀點持有者還引用某些不同于我國統計口徑的其他國家保險現狀作論據。
上述論斷有兩個誤區:其一,投資型、分紅型保險產品從原本來說都是“舶來品”,都曾經是保險業發達國家的保險創新產品,如今它是世界發展的潮流,在不少國家這類產品所收保費在壽險公司的總保險費收人中的比例是持續上升的,有的國家僅投資型產品保費的比例就超過了60%.盡管有的國家對于投資連結型產品不叫保險產品,但大多數國家都是將這類產品中的投資賬戶或儲蓄賬戶部分算作保險費收入,并沒有將這類產品計入保費要“打折”或者把“投資”、“儲蓄”部分當作“泡沫”擠出去。因為無論投資連結產品還是分紅型產品都具有風險保障和養老保障的功能。保險產品和銀行產品的根本區別是保險產品具有不確定性,而銀行產品都是確定性產品。這是我國臺灣省的一個界定。這種界定是有意義的。目前我國任何投連產品或分紅產品都具有不確定性,所以都是保險產品,購買這些保單的保費毫無疑問是保險費。至于這類保險產品中所謂“保障”的份額的大小,并不是區分保險產品和其他金融產品的本質要素。
其二,不同國家對于保險業的統計口徑并不一樣,與有沒有“泡沫”沒有關系。至于壽險產品如何統計并沒有什么統一的所謂“國際慣例”。有的國家將養老險、個人年金等產品在統計時另列項目,只是為了監管的方便或者本國的統計慣例,并不表明這些國家是將投資類、分紅類保險產品產生的保費當作什么“虛假”保費,或“泡沫”。如果說投資型或分紅型壽險產品中的儲蓄保費是“泡沫”的話,傳統型生存壽險產品的保費中大部分也是儲蓄保費,也該屬于“泡沫”,如果這樣推論,無論中外壽險公司其大部分保費都應屆于“泡沫”了。這顯然不是事實。可見,“保險泡沫”論者所作定義及其某些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三、分紅等投資型產品本身不容否定
“保險泡沫”論者進一步認為擠出保險業“泡沫”的途徑只能是讓保險業回歸保障,讓保險業回歸主業,即不是看中保險的投資收益,而是轉向注重投保收益。從而從根本上否定了分紅險等投資型險種本身。其實這是一個如何看待保險業的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問題,涉及一些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一方面,保險從純保障走向在保障功能的基礎上不斷衍生新功能,既是產品創新的需要,也是為了滿足社會多層次需求的需要,這是必須肯定的發展方向,不能因為新型產品發展出現一些問題就矯枉過正地全盤否定。
保險產品與任何其他有形產品一樣,要適應市場,適應消費需求,必須不斷創新,才有生命力。我們以手機為例,手機最初的基本的功能是打電話,但是現在手機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功能,攝影、文字、圖像傳輸、上網、甚至用來進行銀行無線結算等,而這些衍生功能正是消費者追求的熱點,沒有人認為手機新的賣點是泡沫。如果現在要求手機回歸到打電話的單一功能,是非常可笑的。同樣,投資型分紅型理財壽險產品,都是在傳統壽險產品基礎上的創新,是在保障功能的基礎上衍生出新的功能,這是市場的需求。市場需求是多元化的,豐富多彩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在美國誕生就是因為具有固定預定利率的傳統壽險產品,無法有效對付通貨膨脹對保險金給付的侵蝕。而投資型壽險產品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發現從趨勢來看,股市指數與物價指數是正相關的。所以,這種新產品問世之后,很快贏得了消費者。如果當時不創新,壽險的發展就面臨危機。在我國投資型產品的問世和受到歡迎,同樣是在低預定利率的傳統壽險產品缺乏吸引力,和保險公司需要對巨大利差損風險進行有效分散的背景下出現的,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消費者對其有購買興趣。這就是市場,這就是需求,沒有什么對與錯的判斷,與“泡沫”毫不相干。保險產品無論壽險還是產險都還會進一步創新,與銀行產品、證券產品結合,一定會出現具有更多功能的更加方便消費者的產品。記得有一位朋友介紹過香港一種與信用卡結合在一起的生存壽險產品很受歡迎,因為它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假如要這種與銀行產品相結合的壽險產品也要回歸,那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實際意義。不能否認,傳統的壽險產品也還會有其市場,當然傳統的壽險產品也需要創新。但是無論是誰既不能要求保險公司只能賣傳統壽險產品,也不能要求消費者放棄追求新型的理財產品。保險世界是多元的,因為消費需求是多元的,保險及其產品只會向前走,恐怕不會“回歸”。
四、保險產品保障功能弱化值得關注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將分紅險等投資型壽險產品中非風險保費收入視為“泡沫”是不妥的,將這類產品本身完全否定是不對的。但另一方面,“保險泡沫論”者提出的另外幾個問題確實很有警示意義:分紅險等產品中投資功能和保障功能的比重失調、產品期限超短期化傾向以及躉繳與期繳保費比重失調等。
近年來,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逐年下降,分紅等投資型產品很難在短期內獲得可觀收益,而經營費用卻有增無減,短期性新型產品弊病開始顯露,很難在短期內獲得可觀收益。事實上,投資型產品正是基于長期投資的理念設計的,所發生的費用期限一般都長達20、30年,是一種長線投資渠道。在國際市場上,它往往被投資者作為一種養老金的積累和孩子未來教育的資金。
因此,經營新型產品的公司要樹立長期運作的理念,逐漸減少、甚至停止銷售期限太短的新型產品,有必要將重點放在長期性新型產品的經營上來。
投資型產品自1999年在我國問世后遭遇到一些挫折,其重要原因是,產品銷售過程中出現的誤導和偏差,使得其投資功能被片面放大,再加上投資環境不佳,客戶對產品投資回報率的心理落差過大。因此,在產品兼具保障、投資功能的情況下,考慮到中國保險資金運用的現狀,在發展思路上應適當擴大產品的保障功能。我國目前保單覆蓋率很低,保障應是大多數中國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保險公司可以針對短期同類產品保障功能低的缺點,在加大保障功能方面多做文章。比如,可以期限較長的新型產品為主險,附加重大疾病險、意外傷害等保障功能強的險種,附加險的保費較低,保額卻很高,這樣可以附加險為賣點,吸引客戶購買其長期的投資型產品,從而很好地協調產品的多維功能。
同時,新型產品的發展不能以傳統產品的萎縮為代價,二者應該相互配合,共同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共同把保險市場這塊蛋糕做大。國內居民的保障需求遠未達到基本保障的程度,在許多人還根本沒有保障的特定環境下,大力發展保障型產品,是現階段甚至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壽險公司發展業務的基石和重點。當然,如前所說,傳統產品也要創新,使其更加適合消費者的胃口。最近,央行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對于保險公司開發更加有吸引力的傳統壽險產品也許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五、產品結構不合理隱含的風險亟需關注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險泡沫”論者的本意不是要否定保險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也不是認為保險公司的業績有水分,而是需要優化業務結構。近年來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的確存在業務結構不夠合理的情況。這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短期分紅型產品占比過高和躉繳業務占比過高。比較而言,我國中資壽險公司和同臺競技的外資壽險公司有較大差距,外資壽險公司的業務結構相對較為合理,其期繳個險長期業務比重相對較高,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2003年,外資壽險公司的續期保費收人為30.61億元,占全部保費收入的53.44%;躉繳保費收人為10.22億元,占全部保費收入的17.84%,大大低于整體人身保險業務46.12%的平均水平;個人營銷業務保費收人為50.44億元,占全部保費收入的88.05%,大大高于整體人身保險業務57.20%的平均水平。
躉繳比例較高的短期分紅型業務比重占比過高,其實是對保險資源的一種過度開發,其發展難以持續,目前壽險業增長趨緩的重要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在目前的通貨膨脹壓力和加息的市場環境下尤其如此,退保率有可能會上升、續保率有可能會下降,有些保單持有人很可能利用保單貸款等形式,套取現金從事獲利更高的投資活動。同時,在物價指數和利率上升過程中,公司為應對競爭,需要提高分紅保單的分紅水平,實際負債成本也將隨著上升。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業務結構主導的增長模式在未來若干年保險給付大幅增加,但其難以持續的增長卻使未來的現金流量減少,甚至斷流,最后有可能釀成現金流嚴重不足的流動性危機,嚴重影響甚至危及公司的財務穩定性。
另外,目前我國壽險業的投資資產主要由定期存款和固定收益證券組成。一方面,這種資產結構下投資收益率較低,這與短期分紅型產品占比較高的負債結構下的分紅壓力不匹配。特別是在當前的通貨膨脹壓力下,物價指數上漲和利率趨升將使固定利率債券等固定收益證券類產品的市場價格下跌,一旦壽險經營中新增資產投資收益跟不上物價指數上漲幅度時,大量以保值增值為目標的被保險人,將退保而轉向投資基金、股票等收益率能隨通脹率變動而變動的投資工具。
另一方面,由于利率敏感型產品在資產構成中占比偏高,保險投資過度依賴利率敏感型產品,以至于利率的較小調整和物價指數的變化,都有可能對保險資產的價值產生重大影響。但由于金融市場普遍缺乏長期固定收益證券,公司難以通過對資產和負債平均期限的管理來控制利率風險。
綜上所述,壽險業躉繳短期分紅型占比過高的業務結構不合理,將有可能導致其未來的業務成長難以持續發展,如果不采取更大的力度優化和調整產品和業務,將有可能誘發現金流嚴重不足的流動性危機。而在通貨膨脹壓力下,水平低下的投資收益率將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吸引力。隨著客戶以退保和保單抵押等形式的流失,現金流的流出將明顯大于流入,這將進一步加大流動性風險,對此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庹國柱,朱俊生。重新反思人身保險新型產品[J].中國保險,2003,(8)。
[2]庹國柱,朱俊生。保險新品迷途十字路口[N].中國證券報,2003—06—13.
[3]齊瑞宗,朱俊生。反思投連險榮辱[J].上海保險,2002,(5)。
[4]朱俊生。發達地區壽險市場的公司發展戰略[J].中國商業保險,2004,(5)。
[5]朱俊生。警惕壽險業流動性風險[N].中國保險報,2004—07—07.
[6]朱俊生,庹國柱。追問壽險業流動性風險產生的根源[N].中國保險報,2004-07—15.
[7]朱俊生。中國人壽增速緣何趨緩——解讀中國人壽2003年度年報[N].國際金融報,2004—06—02.
[8]朱俊生。分紅保險怎么了[J].中國保險,2003,(6)。
篇7
理論界對“東亞模式”的討論已有一段時間。最初的分歧來自對日本以及后來的亞洲“四小龍”快速增長原因的分析。它們持續的高經濟增長速度是史無前例的。大多數持正統觀點的經濟學家強調市場力量的基礎作用,也有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不同,它們的政府(主要是日、韓等國政府)起到了主導的作用。1993年世界銀行推出名為《東亞奇跡》的報告,將這兩種觀點進行調和,認為日本、“四小龍”及印尼、馬來西亞、泰國8個國家和地區在1965年~1990年間的快速增長,是政府政策和市場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并且肯定了日、韓和臺灣地區實行的有選擇干預措施起到了促進增長的作用。這一研究引起了對所謂“東亞模式”的更多討論。比如,保羅·克魯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東亞奇跡是被夸大的神話”,他認為除日本外,大部分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產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產率,與當年蘇聯的高速增長性質相同;伴隨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們的高經濟增長速度最終會降下來。1997年以來,青木昌彥等人則提出系統的“市場增強論”,從克服“協調失敗”的角度對東亞政府的經濟作用進行了新的闡釋。1997年世界銀行出版的世界發展報告《變革世界中的政府》,也可認為是這一討論的繼續。該報告指出:“沒有一個有效的政府,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并且認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這樣五項基本任務:建立法律基礎;保持非扭曲性的經濟環境,包括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投資于基本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保持承受力差的社會階層;保護環境。這一報告認為,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并不是“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其實,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是不盡一致的,不僅這些國家的自然條件有差異,政府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均為城市,與當初“二元經濟”特征十分明顯的韓國、中國臺灣及印、馬、泰這三個東南亞國家的初始條件差別很大;日本更是早在1885年~1919年間已實現過較快的經濟增長。就政府的經濟作用而言,初始條件有相同之處的香港和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和韓國,都有顯著的區別;韓、泰、印尼同為危機比較嚴重并向IMF申請援助貸款的國家,它們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階段也不盡相同。就對外經濟關系而言,外貿和外資在日本經濟快速增長中的作用遠不如東亞其他國家顯著,日本、韓國對待外商直接投資的態度與東南亞國家和香港也有很大差別。簡言之,從實際情況看,并不存在單一的“東亞發展模式”,因而也就沒有所謂“東亞模式”的危機。
二、東亞金融危機與金融體系的缺陷密切相關
這此金融危機在開始時就表現出這樣的特點:銀行體系越穩固的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其經濟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問題越多的國家,經濟受到的沖擊也越大,在股市暴跌的同時,發生金融危機的東亞國家的共同特征,也是引發危機的主要原因(日本80年代后期泡沫經濟的形成、泡沫破滅后的持續不景氣,以及目前的經濟衰退,也同樣主要源于其金融體系的缺陷)。那么它們的金融體系有什么獨特之處呢?
許多計量分析表明,東亞的高速增長與較高的物質資本積累密切相關;而物質資本積累是儲蓄轉化為投資的結果,儲蓄轉化為投資的中介組織主要又是金融體系。因此,可以說東亞高速增長的實現離不開其金融體系對儲蓄的動員和分配。高速增長時期,以日本為代表的許多東亞國家的金融體系具有一些顯著不同于英美國家的特點,比如:(1)企業更依賴于金融機構貸款而不是證券市場融資;(2)企業的負債—資本比率更高;(3)政府對信貸的分配進行指導和控制,而不是主要進行金融機構監管,并且有時保護和補貼銀行等金融機構;(4)銀行與借款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密切(如日本的“主銀行”體制);(5)公司之間交叉持股的情況比較普遍(韓國財閥內部企業之間還相互對借款提供擔保)。
在可用儲蓄較多(因為居民儲蓄傾向較高或積極利用國外儲蓄)、政府以快速經濟增長為目標的情況下,上述體制的主要優點在于有助于“刺激投資”。
同時,東亞金融體系在促進投資方面的優越性并不能掩蓋它在其他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現是:政府制定脫離實際的產業政策,直接促使所控制的銀行為服從于產業政策的企業提供貸款,帶來大量的銀行不良資產;銀行與企業有密切關系,一些效益差、負債高、虧損嚴重的企業能不斷得到銀行的貸款,這些企業倒閉時拖累與之關系密切的銀行陷入困境;一些政府官員因為可以對銀行貸款施加影響而獲得了為個人尋租的機會,等等。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政府對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的負債提供實際上的擔保(如日本長期堅持“金融機構不破產”的政策,印尼銀行的所有者與政府官員有密切關系,泰國的金融公司負債實際上受政府擔保,韓國在銀行遇到困難時把銀行債務視為國家債務),雖然降低了金融機構債權人的風險,卻提高了作為債務人的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儲蓄,然后大量從事高風險的投資或收益不高的投資。結果是金融機構大量負債、大量投資,并且其短期負債(包括外債)與長期資產之間不“匹配”,導致投資過剩,以及高風險的房地產、金融資產市場有泡沫。股市暴跌、金融機構和企業大量倒閉,作為對上述一系列現象的矯正,是有其必然性的。總地來看,一些東亞國家的金融體系,既成就了它們過去快速的經濟增長,也直接與它們目前的金融危機密切相關。
一些東亞國家的經歷實際上表明,一個良好的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一方面應該能最大限度的動員國內外儲蓄的數量,并把這些儲蓄轉化為投資,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投資的質量,從而在促進投資增加和保證投資質量之間取得平衡。如果投資質量高而投資數量不夠大,會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如果投資數量增加很多而許多投資質量不高,經濟增長將難以持續。
三、不能全盤否定東亞政府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大多數東亞國家另一個共同特征是,在其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比較多,并且在危機比較嚴重的國家如泰國、韓國、印尼,政府匯率、外債管理方面的失誤也比較明顯。但并不是發生金融危機后,就可以完全否定東亞政府干預對于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許多研究表明,東亞政府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收入分配等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比如:
政府重視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機會的均等,一方面有助于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和人力資本的積累,從而避免勞動力素質低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收入的均等。
政府主持的農村及重視對農村交通、水利、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投資,有助于農業的增長和農村非農產業的成長,從而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作出了重要貢獻。
政府的一系列措施鼓勵了儲蓄的增加,為擴大投資奠定了基礎,比如通過財政收支盈余增加政府儲蓄,設立便利儲蓄的郵政儲蓄機構,通過限制住房、耐用消費品方面的消費信貸刺激居民儲蓄,通過保持物價穩定和正的存款利率增加儲蓄的收益等。
在對外經濟方面,比較注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加速技術進步,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同時用多種政策鼓勵企業出口。有的國家政府在通過鼓勵外國直接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出口增加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東亞金融體系的缺陷也不全是政府干預過多的問題,而是“干預不當”的問題。比如,對金融機構貸款活動的直接干預太多,既增加了政府官員尋租的機會,也限制了金融機構的自;對金融機構借用短期外債從事高風險的房地產、股票投資缺乏嚴格的監管,使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上升。新晨
四、結論
篇8
關鍵詞:中小企業 并購 特征
1 戰后改革時期的敵對并購
戰后改革期,日本企業并購是建立在分解舊財閥壟斷、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組織基礎上進行的。1949年物價穩定和并購經營決策的自主化,對于日本企業經營者來說首先直接面臨的是敵意收購的危機。作為財閥解體和企業重建措施的股權再分配的直接后果,是日本企業所有者結構高度分散化,即“企業所有權構成過小資本化”。當然,在反對獨占法、排除壟斷和銀行對產業的支配的戰后改革時期,即便說是敵對收購,事業法人和金融機構收購其他企業還是有困難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推動的是穩定的股東策略、政府實行的是支持企業安定化政策。
2 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并購的低迷
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的經濟高速成長期到20世紀80年代區間,日本中小企業并購低迷。這個時期的并購主要是針對戰后改革期資本分散化的政策,實施分割后企業的再合并。在90年代前半期日本國內中小企業間的并購依舊很稀少。在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并購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2.1 較快的經濟增長缺少并購企業的供給。在高速成長期,作為并購的動機,直接的供給沖擊比較少。在增長率超過10%的情況下,除了煤炭等基礎產業外,生產設備過剩的問題還是較少出現。1973年石油危機后,出現了負的增長率后,日本經濟的增長率大約維持在4-5%。所以并購市場上所帶來的收購對象企業供給的經濟沖擊還是很小的。關于這種潛在購買對象少,戰后所形成的主辦銀行的經營救濟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容易成為收購對象,可是日本戰后主辦銀行的重建路線采取“自主重建”。主辦銀行一方面采取廢除債務、減免利息等經營救濟措施。
2.2 從戰后改革期到經濟高速增長初期所形成的制度要因。一是獨占禁止法被嚴格地執行,抑制了水平合并。新日鐵的設立在獨占禁止法上爭議很大,王子制紙因考慮到禁止法終止再合并計劃;二是戰后的日本企業為了促進企業的穩定成長,實行長期雇傭經營體系,所以兩個文化體系不同、雇傭習慣迥異的企業并購成本是很高的;三是擔任成長部門的企業與六大主辦銀行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形成以銀行為中堅力量的企業集團,其結果是企業為追求規模經濟,要獲得主辦銀行的同意進行合并或收購變得不容易。以銀行為中心形成互相持股的網絡,使作為投資替代的并購由于制度限制而具有高成本。
3 20世紀80年代到泡沫經濟時期的海外收購的浪潮
1985年日本海外并購為100件,1990年達到最高峰超過500件,主要產業集中在纖維、食品、化學、藥品、電器機械、零售業、不動產等方面,大型系列并購主要集中在1989年和1990年。海外收購增多與日元升值有一定的關系,由于日元升值使企業收購實際價格降低,日本企業作為企業成長戰略而開始利用并購手段。但作為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企業融資制約的緩解和企業資金的豐裕。在最初的日元升值時期,日本中小企業資本結構是高度依賴負債,而且由于1980年以前的外匯管理體制,收購海外企業是比較困難的。由于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企業的內部資金豐厚,隨著股價快速攀升,通過股權關聯債的發行,比較容易融資。
4 經濟低迷時期并購的急速增加
從并購件數看, 1990年到2006年,日本企業并購由年平均量由500件上升到2725件,十年間增加了5倍多,在歐美各國中,日本企業并購表現得非常活躍。近年來并購的增加,與過去主要是日本企業收購外國企業為中心不同,國內同業合并占了大半。在經濟低迷時期,日本企業并購表現的活躍化與戰后經濟高速成長期的低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國內中小企業之間為了解決經營問題來實現財務績效的提高而相互之間進行優勢互補或者強強聯合,以共同應付經濟的不景氣,有抱團取暖的意思。
5 金融危機后日本企業并購規模擴大
金融危機后,整個世界并購市場規模在減少,日本也受其影響。2008年并購發生2399件,比2006年減少了11%。趁著全球信貸危機和經濟減速導致資產價格持續下跌,手頭資金寬裕的日本公司又開始擴大其海外收購,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第三季度末,日本企業完成的海外收購,金額達到486億美元,比2008年全年的254億美元高出91%。這一海外收購額在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中是最高的。
6 東日本大地震后海外并購重點轉向亞洲
日本中小企業界認為,和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亞洲正處于上升階段,增長潛力很大,是并購的極好機會。日本中小企業主要在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印度等國實施了大量并購行動,涉及對象主要是制造業企業。尤其是東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中小企業海外并購的重點更是轉向了亞洲。因為東日本大地震讓全球的汽車和電子零配件等產業鏈等發生了斷裂。基于產業安全和擴張的需求,日本中小企業尤其是一些高科技相關的電子零配件行業出現了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和海外并購的趨勢。當然,日本中小企業的國際化并購模式都是依托于大企業。作為與大企業的依存業務關系和零部件供應商來實現自己的國際化并購戰略。
參考文獻:
[1]焦方太.日本中小企業支持政策及啟示[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01).
篇9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風波;宏觀調控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波,導致全球鬧股災。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現在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預計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終見底。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傳感效應。
一、美國次級貸款的內容和特點
次級房產貸款簡稱次貸,是一種房地產抵押的按揭貸款。
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分為三級市場,第一級是優級房貸市場,第二級是次優級房貸市場,第三級是次級貸款市場。次貸政策對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很有誘惑力,因為它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次貸低首付,有的次貸甚至沒有首付,這對中低收入者特別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貸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總額的20%~40%,而次級貸款的低首付特點則激起了人們的購房欲望。二是次貸期限長,有的20年還本息,還款周期長使貸款者壓力小。三是次貸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時候利息越高。這三個特點使得中低收入者踴躍貸款購房,房地產價格漲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
美國開辦次級貸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決中低收入者買房難問題。這項措施啟動后,美國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個百分點,成功為1000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了住房問題。在美國,孩子18歲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構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級貸款政策迎合了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并較好地滿足了美國人旺盛的購房欲望。但市場經濟的供求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次貸刺激了房市,也毀了房市。因為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暴漲,信貸雙方都有一個心理底線,即最后實在不行就賣房子還貸款,反正也賠不上,結果恰恰就在這里面出了問題,房價連跌了40%,房地產市場因此潰不成軍,終于爆發了次貸危機。
二、誘發次貸危機的原因
從根本上講,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美國金融是全球一體化的龍頭,很多銀行都在發行貸款證券(英文縮寫是MBS),形成債務后再賣債券(英文縮寫是CDO),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個債務鏈,債務鏈一中斷,便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個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觀調控力度不當。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從5%降到1%,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后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又連續13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還貸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滾利息,越滾越大,加重了還貸者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致使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易而后又高息還款難,最終引發了危機。
2.房地產市場失衡。美國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后,房地產價格大跌,原來售價10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60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這使最終指望賣房子還貸款的人始料不及,房價下跌到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次貸危機終于浮出了水面,引發了金融風波。
3.金融機構推波助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炒來炒去,炒得擴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國家和銀行都卷了進去,從而引發世界性的金融波動和風險。美國次貸危機是歷史的巧合。現在設想:如果美聯儲當年不加息,貸款的利息也就不會這么高;如果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還在漲,房主還貸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刺激房貸,沒有證券商、銀行家從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會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而現實的結果恰恰是這三個問題匯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結果必然引發美國的次貸危機。事出有因,絕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三、次貸危機的后果和危害
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各個角落,帶來了全球性的諸多問題,包括現在的股災和金融風波。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方面:
1.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國處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貶值,貶值后會刺激外貿出口,降低進口,減少美國的外貿逆差,這是他的基本立足點。美元貶值以后,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物價上漲、經濟放緩。比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從2005年7月21日晚19時開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計升值了18.2%,匯率已突破7元的大關。到2008年年末,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將升到6.6元,接著繼續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是壓縮出口、增加進口,降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美國打壓人民幣升值意在減少外貿逆差,內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美元貶值,另一端人民幣就要升值,這是一個聯動的過程。美元貶值帶動人民幣的升值加快,為全球輸送通貨膨脹,現在俄羅斯的物價漲得也很厲害,歐盟、日本、新加坡、韓國也都受到影響,物價都在上漲。所以,面對物價上漲,中央提出“兩個防止”,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利用財政、稅收、貨幣政策等多種經濟杠桿調控物價和股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之后,美國、紐約和倫敦的期貨石油價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為1噸),一噸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軟黃金,經濟高速發達之后,石油更是經濟血脈。目前,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億噸,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現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發改委反映,我國一半的石油靠進口,如果石油不漲價,就會出現倒掛和虧損,發改委只好讓財政給其補貼120億元,讓其別漲價。2007年我國物價上漲,工業品是石油領頭漲,副食品是豬肉領頭漲。由于我國壟斷產業太多,資源管理不到位,產品成本降不下來,電力、石油、煤炭等資源性的行業都嚷嚷著要漲價,但老百姓又怕漲價,這使國家發改委一手托兩家,處在兩難的選擇中,即一手托企業要漲價,一手托民眾怕漲價。若經濟問題弄不好,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3.次貸危機引發很多國家經濟減速。由于美元貶值,石油漲價,美國經濟發展開始減速。2007年美國GDP增長率為2.2%,比2006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0.4%,第二季度預計只有1%,預計2008年全年美國GDP增長率為1.5%左右,最悲觀的是高盛公司預測只有0.8%。美國、日本、歐盟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現在都在減速,而“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正在崛起,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統的新特征
通過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的金融風波,發現世界金融系統出現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把握,具體有四點:
1.金融系統的整體性。世界經濟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貨幣的國際化和金融系統的一體化。現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統是連為一體的,已經形成一個聯動互補的新格局,一個地方出問題,馬上會引起連鎖反應。這需要我們整體把握金融系統的形勢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經濟問題。
2.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全球的金融資本近100萬億美元,西方發達國家資本過剩,大概有8萬億美元的流動資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鱷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尋找機會進行投機炒作。其中,有一個金融大鱷叫索羅斯,他的手里有上千億美金的“熱”錢,1997年的時候,他看到亞洲的金融市場剛開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國去了,在金融市場攪動一番后抽資脫逃,致使泰銖當天貶值,并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風險,中國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國際游資多了以后就會到處竄,像老鼠一樣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鉆,所以金融系統開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現在看,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國際游資投機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銖貶值引發的東南亞金融風險,1998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的金融風波等,都是國際游資的流動帶來的后果。在我國,這些國際游資基本上會炒四個“市”,都很有規律。第一步是炒期貨市場,通過賭博抬價,把國家的物價系統搞亂;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場,把股市烘起來,出現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資逃跑,套住的是中國的股民散戶;第三步是炒房地產市場,形成房地產“泡沫”后再抽逃;還有一些高手進行第四步,即炒外匯市場,在匯率浮動中掙錢。這些金融大鱷在期市、股市、房市和匯市這“四市”上做文章,投機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錢換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災難,這已成為一種定式和基本規律。
3.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某個環節有了風吹草動,馬上形成一種“蝴蝶”效應,整個金融系統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因為它是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這種大趨勢無法遏制。雖然次貸危機本身僅僅幾千億美元,但全球都受影響。我國的股市離美國很遠,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預期,如果信心和預期都沒了,股市也就跌慘了。現在看,這次次貸危機迅速蔓延,形成一種災難,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帶來的。
4.金融波動的周期性。金融系統的運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認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綢繆,駕馭金融形勢的變化。從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我們就知道資本主義有經濟危機,危機時會出現牛奶過剩倒到海里、產品積壓賣不動、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和物價飛漲等現象,這是那個年代初級階段的經濟危機,是一種生產過剩型的危機,這是即時危機的基本特征。經濟發展到今天,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發生經濟危機,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由過去的生產過剩型危機轉變為金融危機,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新規律。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也出現了一些周期性的規律,比如經濟過熱,基本上是8—10年出現一次。1982—1984年,我國出現第一次經濟過熱,進行了治理整頓;1994年,出現第二次經濟過熱,進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頓;2006年末,出現第三次經濟過熱。我國股市也呈周期性變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這些都是辯證的。現在需要我們掌握的是周期性,準確把握經濟走向和規律,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從美國看市場經濟的優勢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場法則和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產權多樣化,鼓勵競爭,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但是,市場經濟也有負面效應,會周期性地出現一些問題。在計劃經濟年代,經濟的主要危險是通貨膨脹,因為當時是短缺經濟,經常供不應求,物價自然就會上漲。市場經濟有通脹,也有緊縮,二者交替進行,但主要危險是通貨緊縮,即生產過剩、物價低迷、消費不足。在1998—2005年期間,我國經歷了8年的通貨緊縮,經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目前,我國又一次進行宏觀調控,防止通貨膨脹,但要注意調控的節奏和力度,要“點剎車”,不能“急剎車”,“急剎車”容易造成翻車。如果長期過度地緊縮銀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國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貨緊縮,5年內經濟將無法有大的發展。不能一放就脹,一緊就縮,這幾年我國一直是這么周而復始地走這條路,現在要注意掌握調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現1998年的那種通貨緊縮,我國就難辦了,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再加上弱勢群體多,如果經濟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那么很難保就業、保穩定,這是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參考文獻:
[1]李翀.論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和影響[J].經濟學動態,2007,(9).
[2]尹中立.從次貸危機看美國樓市與中國樓市的關系[J].中國金融,2007,(18).
[3]李翀.論我國的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
[4]何東.金融危機后的貨幣政策操作———東亞國家的經驗及啟示[J].金融研究,2007,(5).
篇10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風波;宏觀調控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波,導致全球鬧股災。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現在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預計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終見底。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傳感效應。
一、美國次級貸款的內容和特點
次級房產貸款簡稱次貸,是一種房地產抵押的按揭貸款。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分為三級市場,第一級是優級房貸市場,第二級是次優級房貸市場,第三級是次級貸款市場。次貸政策對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很有誘惑力,因為它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次貸低首付,有的次貸甚至沒有首付,這對中低收入者特別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貸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總額的20%—40%,而次級貸款的低首付特點則激起了人們的購房欲望。二是次貸期限長,有的20年還本息,還款周期長使貸款者壓力小。三是次貸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時候利息越高。這三個特點使得中低收入者踴躍貸款購房,房地產價格漲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
美國開辦次級貸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決中低收入者買房難問題。這項措施啟動后,美國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個百分點,為1000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了住房問題。在美國,孩子18歲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構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級貸款政策迎合了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并較好地滿足了美國人的購房欲望。但市場經濟的供求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次貸刺激了房市,也毀了房市。因為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暴漲,信貸雙方都有一個心理底線,即最后實在不行就賣房子還貸款,反正也賠不上,結果恰恰就在這里面出了問題,房價連跌了40%,房地產市場因此潰不成軍,終于爆發了次貸危機。
二、誘發次貸危機的原因
從根本上講,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美國金融是全球一體化的龍頭,很多銀行都在發行貸款證券(英文縮寫是MBS),形成債務后再賣債券(英文縮寫是CDO),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個債務鏈,債務鏈一斷,便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個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觀調控力度不當。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從5%降到1%。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后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又連續13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還貸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滾利息,越滾越大,加重了還貸者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致使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而后又高息還款難,最終引發了危機。
(二)房地產市場失衡。美國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后,房地產價格大跌,原來售價10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60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這使最終指望賣房子還貸款的人始料不及,房價下跌到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次貸危機終于浮出了水面,引發了金融風波。
(三)金融機構推波助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炒來炒去,炒得擴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國家和銀行都卷了進去,從而引發世界性的金融波動和風險。
美國次貸危機是歷史的巧合。現在設想:如果美聯儲當年不加息,貸款的利息也就不會這么高;如果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還在漲,房主還貸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刺激房貸,沒有證券商、銀行家從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會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而現實的結果恰恰是這三個問題匯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結果必然引發美國的次貸危機。事出有因,絕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三、次貸危機的后果和危害
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各個角落,帶來了全球性的諸多問題,包括現在的股災和金融風波。
(一)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國處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貶值,貶值后會刺激外貿出口,降低進口,減少美國的外貿逆差,這是他的基本立足點。美元貶值以后,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物價上漲、經濟放緩。比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從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開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計升值了18.2%,匯率已突破7元的大關。到2008年年末,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將升到6.6元,接著繼續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是壓縮出口、增加進口,降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美國打壓人民幣升值意在減少它的外貿逆差,內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美元貶值,另一端人民幣就要升值,這是一個聯動的過程。美元貶值帶動人民幣的升值加快,為全球輸送通貨膨脹,現在俄羅斯的物價漲得也很厲害,歐盟、日本、新加坡、韓國也都受到影響,物價都在上漲。所以,面對物價上漲,中央提出“兩個防止”,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利用財政、稅收、貨幣政策等多種經濟杠桿調控物價和股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之后,美國、紐約和倫敦的期貨石油價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為1噸),一噸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軟黃金,經濟高速發達之后,石油更是經濟血脈。目前,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億噸,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現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發改委反映,我國一半的石油靠進口,如果石油不漲價,就會出現倒掛和虧損,發改委只好讓財政給其補貼120億元,讓其別漲價。2007年我國物價上漲,工業品是石油領頭漲,副食品是豬肉領頭漲。由于我國壟斷產業太多,資源管理不到位,產品成本降不下來,電力、石油、煤碳等資源性的行業都提出要求漲價,但老百姓又怕漲價,這使國家發改委一手托兩家,處在兩難的選擇中,即一手托企業要漲價,一手托民眾怕漲價。若經濟問題弄不好,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三)次貸危機引發很多國家經濟減速。由于美元貶值,石油漲價,美國經濟發展開始減速。2007年美國GDP增長率為2.2%,比2006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0.4%,第二季度預計只有1%,預計2008年全年美國GDP增長率為1.5%左右,最悲觀的是高盛公司預測只有0.8%。美國、日本、歐盟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現在都在減速,而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正在崛起,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統的新特征
通過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的金融風波,發現世界金融系統出現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統的整體性。世界經濟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貨幣的國際化和金融系統的一體化。現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統是連為一體的,已經形成一個聯動互補的新格局,一個地方出問題,馬上會引起連鎖反應。這需要我們整體把握金融系統的形勢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經濟問題。
(二)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全球的金融資本近100萬億美元,西方發達國家資本過剩,大概有8萬億美元的流動資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鱷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尋找機會進行投機炒作。其中,有一個金融大鱷叫索羅斯,他的手里有上千億美金的“熱”錢,1997年,他看到亞洲的金融市場剛開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國的金融市場攪動一番后抽資脫逃,致使泰銖當天貶值,并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風險,中國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國際游資多了以后就會到處竄,像老鼠一樣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鉆,所以金融系統開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現在看,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國際游資投機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銖貶值引發的東南亞金融風險,1998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的金融風波等,都是國際游資的流動帶來的后果。在我國,這些國際游資基本上會炒四個“市”,都很有規律。第一步是炒期貨市場,通過賭博抬價,把國家的物價系統搞亂;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場,把股市烘起來,出現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資逃跑,套住的是中國的股民散戶;第三步是炒房地產市場,形成房地產“泡沫”后再抽逃;還有一些高手進行第四步,即炒外匯市場,在匯率浮動中掙錢。這些金融大鱷在期市、股市、房市和匯市這“四市”上做文章,投機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錢換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災難,這已成為一種定式和基本規律。
(三)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某個環節有了風吹草動,馬上形成一種“蝴蝶”效應,整個金融系統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因為它是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這種大趨勢無法遏制。雖然次貸危機本身僅僅幾千億美元,但全球都受影響。我國的股市離美國很遠,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預期,如果信心和預期都沒了,股市也就跌慘了。現在看,這次次貸危機迅速蔓延,形成一種災難,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帶來的。
(四)金融波動的周期性。金融系統的運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認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綢繆,駕馭金融形勢的變化。從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我們就知道資本主義有經濟危機,危機時會出現牛奶過剩倒到海里、產品積壓賣不動、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和物價飛漲等現象,這是那個年代初級階段的經濟危機,是一種生產過剩型的危機,這是即時危機的基本特征。經濟發展到今天,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發生經濟危機,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由過去的生產過剩型危機轉變為金融危機,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新規律。我國改革開放30年,也出現了一些周期性的規律,比如經濟過熱,基本上是8-10年出現一次。1982-1984年,我國出現第一次經濟過熱,進行了治理整頓;1994年,出現第二次經濟過熱,進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頓;2006年末,出現第三次經濟過熱。我國股市也呈周期性變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這些都是辨證的。現在需要我們掌握的是周期性,準確把握經濟走向和規律,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從美國看市場經濟的優勢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場法則和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產權多樣化,鼓勵競爭,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但是,市場經濟也有負面效應,會周期性地出現一些問題。在計劃經濟年代,經濟的主要危險是通貨膨脹,因為當時是短缺經濟,經常供不應求,物價自然就會上漲。市場經濟有通脹,也有緊縮,二者交替進行,但主要危險是通貨緊縮,即生產過剩、物價低迷、消費不足。在1998-2005年期間,我國經歷了8年的通貨緊縮,經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目前,我國又一次進行宏觀調控,防止通貨膨脹,但要注意調控的節奏和力度,要點剎車,不能急剎車,急剎車容易造成翻車。如果長期過度地緊縮銀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國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貨緊縮,5年內經濟將無法有大的發展。不能一放就脹,一緊就縮,這幾年我國一直是這么周而復始地走這條路,現在要注意掌握調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現1998年的那種通貨緊縮,我國就難辦了,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再加上弱勢群體多,如果經濟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那么很難保就業、保穩定,這是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參考文獻:
[1]論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和影響[J].經濟學動態,2007(9).
[2]從次貸危機看美國樓市與中國樓市的關系[J].中國金融,2007(18).
[3]論我國的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
[4]金融危機后的貨幣政策操作——東亞國家的經驗及啟示[J].金融研究,2007(5).
- 上一篇:智慧課堂的評價和建議
- 下一篇:談談對老年護理的認識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