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范文

時間:2023-04-09 14:28: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陶行知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陶行知教育

篇1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3、第一流的教授具有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二、肯說真話,最駁假話,不說誑話。我們必須拿著這兩個尺度來衡量我們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師,立志求之,終身敬之。

4、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陶行知

5、陶行知我們每一個人,能把“一”(指“專一”)“集”(指“搜集”)“鉆”(指“鉆進去”)“剖”(指“解剖”、“分析”)“韌”(指“堅韌”)五個字做到了,在做學問上一定有豁然貫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會都有貢獻。

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陶行知

7、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時、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8、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9、大眾是長進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的長進,才能教大眾。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興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氣話,而是一位教師受了大眾蓮蓬勃勃的長進的壓迫之后,對于自己及一切教師所提出來的警告。只有不斷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這樣的恐怖。

10、愛滿天下。

11、一、要誠實無欺;二、要謙和有禮;三、要自覺紀律;四、要手腦并用;五、要整潔衛生;六、要正確敏捷;七、要力求進步;八、要負責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為公;十一、要堅韌沉著;十二、要有始有終。

12、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給學生一種改造環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會環境的一個重要方法。

13、我們研究學問,非只為增加一點個人的幸福,目的總是要改造社會。

1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15、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陶行知

1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17、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陶行知

18、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19、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20、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21、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

22、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23、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24、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陶行知

25、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他應該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

26、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27、我們必須認真辦學以求對得住小朋友,對得住國家民族,毀譽之來,可不必計較。

28、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陶行知

29、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洗蕩于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30、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31、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表的地步。

32、你要教你的學生教你怎樣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

33、我們必定要努力把年富力強的人民趕緊的培植起,使他們個個讀書明理。并愿為國鞠躬盡瘁。

34、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陶行知

35、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36、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陶行知

37、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風上精進不已,才能以身作則,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38、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39、我希望大家把兒童健康當作幼稚園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園教師應當做健康之神。

40、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筑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41、把公民和讀書的精神,化合在一處,以培植其做國民的能力。

42、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陶行知

43、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

44、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45、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

46、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們認定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就會自然而然地去運用社會的力量,以應濟社會的需求。

47、生活即教育。

48、中國人幾千年歷史傳下來的觀念,都最看重讀書,看重讀書人,但還未以不讀書,不讀書的人為可恥。須知看重讀書與以不讀書為可恥是兩件事。現在急需造成一種輿論,以不讀書為可恥。——陶行知

49、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50、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

51、我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點。

52、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

53、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54、教育是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并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培養加強發揮這創造力,使他長得更有力量,以貢獻于民族與人類。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之工作。

55、民主的教師,必須具有:(—)虛心;(二)寬容;(三)與學生共甘苦;(四)跟民眾學習;(五)跟小孩子學習——這聽來是很奇怪的,其實先生必須跟膽小孩子學,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六)消極方面,肅清形式、教條、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

56、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57、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陶行知

58、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59、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陶行知

60、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

61、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筑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62、以教人者教己。為教而學。

6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6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65、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

66、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67、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6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強健活潑之體格;優美和樂之感情。

69、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70、學校是為社會設立的。學校沒有改造社會的能力,簡直可以關門。

71、教育必須是科學的。這種教育是沒有地方能抄襲得來的。我們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客觀情形繼續不斷的把它研究出來。而且,這種教育的內容也必須包含并著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否則不得前進。

72、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73、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74、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7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陶行知

76、社會即學校。

77、我們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78、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

79、鄉村師范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80、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看這兩句話有因果的關系,唯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覺到疲倦是很困難了。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81、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辦的教育,為人民自己幸福而辦的教育。

82、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

83、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陶行知

84、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85、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陶行知

86、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87、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88、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89、教育是立國之本。

篇2

【關鍵詞】陶行知 孔子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8-0050-01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體系中,“教學做合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上的創見。這不僅僅是陶行知教學實踐的總結,也不僅僅是學習西方教育理論的產物,更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延伸,甚至可以說是對孔子“因材施教”方法的繼承和發揚。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在幾千年前的孔子那里,因材施教并未形成方法論意義上的教育理念,但孔子在教育中實踐了“因材施教”卻是事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孔子的因材施教都是在社會實踐——即孔子及其弟子為政行仁的過程中進行的,也就是面對具體情況提出的具體思路、具體方法。

比如,子路和冉有在從政的過程中都遇到了意志與行動的關系的困惑: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論語?先進》)。[1]

面對同一個困惑,孔子的解決方法迥然相異。對子路的回答是:有爸爸哥哥活著,怎么能聽到就干起來?對冉有的回答是很干脆的:聽到就要干起來。當另一個弟子公西華就這個矛盾的現象詢問老師的時候,孔子回答: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1]

因為子路平日膽量太大,易莽撞行事,所以要壓壓他;因為冉有平日做事愛思前想后,易退縮,所以要鼓勵他。應當說,這一做法不是哲學研究上的恰當方法,卻是教育上的恰當方法。

當然,孔子的這種情況有那個時代的貴族教育遺風的因素影響,而到了二十世紀,陶行知作為一位具有現代眼光的教育家,將這一思路總結成“生活教育”。這是對傳統因材施教思路的發展,也是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方法的基礎。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2]

對這一教育觀念,陶行知特別強調:“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與生活聯絡”(《教學做合一下之教科書》)。[2]這就把孔子針對弟子揚長避短的因材施教方法擴展了,全面化了。而且陶行知認為: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教學做合一下之教科書》)。[2]

所以,生活教育又是教學做合一的基礎。

二、教育的目的性不同

孔子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思路上,有著明顯的目的指向。正如朱維錚先生所言,“他的目的在于造就君子”。[3]孔子的學校有四科:德行、政事、言語、文學(見《論語?先進》)。德行、文學,指可做貴族教師的人才;政事、言語,指可做諸侯臣僚的人才,朱維錚先生總結稱:“這種分科教育法,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體化”。[3]

所以,孔子在向仲弓釋仁的時候稱要: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1]

這是叮囑仲弓為人行事要嚴肅認真,小心謹慎。從仲弓平日考慮事情周到的個性看(可參看《論語?公冶長》《論語?雍也》相關條目),孔子是希望發展其長處。而對同樣“問仁”的司馬牛,孔子卻答稱:

仁者,其言也訒(《論語?顏淵》)。[1]

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言,這是專門針對司馬牛“多言而躁”的缺點而說,所以孔子是希望規避他的短處。

對于“仁”這一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這種解釋從哲學上看無論如何都是含糊不清的,卻都符合傳統的中庸思想。所以自漢以后中國的儒家教育培養的大都為附庸權勢的官僚文人。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在這一層次上卻相反,是要擺脫掉這幾千年來的惡劣傳統。為此,他提出了“活的教育”。“活的教育正像魚到水里鳥到樹林里一樣”。比如教育兒童:“普通兒童之特性,大多都富于好奇心。當他還不知道說話和走路的時候,他時常手舞足蹈的,躍躍欲有所試的樣兒,忙個不歇。這可就是他的好奇心了”(《活的教育》)。[4]

教育中滿足好奇心,就是對創造性的培養。這在陶行知解說“教學做合一”的論述中更清楚明了:

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征:(一)行動;(二)思想;(三)新價值之產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產生新價值。……有行動,有思想,有新價值之產生……這是做,這是教學做合一之做(《教學做合一下之教科書》)。[2]

因此,“做是發明,是創造,是實驗,是建設,是生產,是破壞,是奮斗,是探尋出路”(《教學做合一下之教科書》)。[2]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重點培養的不是什么政治人才,甚至專業人才,而是創造性的人才;但反過來這又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基礎。這作為中國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紀的一大飛躍、一大創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117、123~124

2 《陶行知全集》第2卷[C].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8~290、633

篇3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與“愛”占很大的比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四塊糖果”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傳為佳話,也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學習和仿效的范本。在這個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對“打架事件”的處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規教育模式,并沒有采用毫無實際內容的空洞說教,也沒有一味簡單生硬地指責數落,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轉化學生的預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稱奇,究其所在,便是一個“愛”字,試想,倘若當時陶先生怒氣沖沖,不分青紅皂白,將這位學生一頓劈頭蓋臉地責罵,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將適得其反。“愛的教育”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愛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創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精神。

陶行知是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干人有益,牛馬也做”。

篇4

一、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產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產生的背景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結合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而逐漸形成的。

(一)鄉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學底蘊、徽州獨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鄉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親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親勤儉持家、好學求真,因為生活條件所限,陶行知的啟蒙教育由他父親在家中完成,但正是這種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養出了陶行知畢生教育為民、勇于奉獻的精神,成為工農大眾所喜愛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鄉徽州不僅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文化底蘊傳承千年,陶行知潛移默化地受到良好傳統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學風極佳,這造就了陶行知治學的良好習慣;徽州人重視教育,注重從小抓起,這也深深影響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鄉土觀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鄉資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會反過來促進徽州的社會經濟發展,這對陶行知將教育作為畢生事業的思想起了關鍵的作用。

(二)政治經濟背景。陶行知所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許多有識之士均將改變落后狀況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業之上,陶行知正是這些知識分子中的代表。這個時期中國采用舊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學經歷使他充分認識到這種教育是無法“救國”的。唯有讓教育走向大多數的平民,從根本上改變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才能實現教育救國的夢想。

(三)我國近代落后的幼兒教育現實。我國近代的幼兒教育是在二十世紀初才剛剛開始,但是學習的內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兒教育,就是帶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滲透。民國以后,雖然政府提出要加強幼兒教育,但缺乏具體的實施辦法,國內幼兒教育的發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資助和提倡,或是教會辦學。后,新式教育開始在國內興起,但是農村幼兒教育仍幾乎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親自實踐建設中國的、平民的、鄉土的、省錢的幼兒教育。

二、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形成過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期間,對于德國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的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創立的幼兒教育法,都十分感興趣,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時,他也關注著世界各國的教育發展狀況,并期待針對國內落后的教育狀況,以“教育”實現救國。

(二)發展期。1926年開始,陶行知發表了多篇關于幼兒教育的文章,這一時期的陶行知已經深刻認識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開始針對當時幼兒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將女子幼兒教育和農村幼兒教育看做未來發展幼兒教育的重點,認為幼兒教育應該切實保護好幼兒的身心健康,加大對平民幼兒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實踐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曉莊師范學校成立幼兒師范學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國第一個鄉村幼兒園成立。陶行知強調要將生活材料用于教學之中,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幼兒教育的方法。后來在他以及一些幼兒教育先驅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體鮮明幼兒教育思想為目標的幼兒園紛紛建立,給當時的中國幼兒教育,尤其是農村幼兒教育帶來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基本內涵

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基本內涵主要有:1.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強調對人的教育要從小做起,重視人格的培養;強調兒童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尊重兒童的人權,培養和鼓勵兒童創造性的思維。2.在中國普及幼兒教育。他認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根本,要改變過去忽視幼兒教育的思想和態度;要改變辦園的方式方法,普及農村幼兒教育,普及女子幼兒教育;要改變教師的培養制度,形成專業化的幼兒教師隊伍。3.要創辦中國的、省錢的、平民的幼兒園。

篇5

陶行知身處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交融碰撞的時代,從小在私塾啟蒙,深受孔、孟思想和朱熹、王陽明等中國古代先哲的影響;后又就讀于教會學校,1914年留學美國,師從著名教育家杜威。他創立的生活教育理論及其實踐,既批判地繼承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精華,又對以杜威為代表的西方實驗主義哲學有所吸收和揚棄。“哲學中的唯物論、辯證法和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特別是在對待生活與教育、社會與學校、教與學與做的關系問題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1]陶行知青年時期就受到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響,曾一度改名為“陶知行”。但陶行知并沒有拜倒在王陽明的腳下,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與思考,把王陽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統一觀翻了“半個筋斗”,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張,認為行動是思想的母親,有行動才能激發思想,有新思想才能產生新價值。有了學問,不去進行實踐,只“知”而不行,只滿足于書本知識,不在社會實踐中去獲取新知,終難以有所創造。陶行知留學美國期間,師從杜威,深受其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但他并沒有完全照搬杜威的教育理論,而是有所吸收,有所揚棄,把杜威主張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變成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把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了大自然和整個社會生活中,不再局限于學校的高墻之內。陶行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做”與“行”的重要性,他把王陽明和杜威的學說都翻了“半個筋斗”,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最堅實的哲學基礎和出發點,從而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理論體系。

二、現代性的思想特質

(一)開放式的大教育觀。“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相對于中國傳統的封閉式的教學模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強調學校教育要從生活出發,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都要服從于生活,根據生活的實際需要實施教育。陶行知這里所說的“生活”,已經不僅僅是杜威所指的兒童活動,而是整個社會生活。陶行知主張學生要通過直接接觸社會,在實際生活中獲得真正的知識,把學習和社會生活互相融合起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學校不能與社會相隔離,學習也不是單純的智力活動,學生的學習必須放在一個真實的社會情境中進行,通過親身的體驗和發現,才能獲得真知。陶行知提倡“森林式”的教育。要讓學生像出籠的鳥一樣,在社會的“森林”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成長,打開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一切隔閡與壁壘。“社會即學校”,整個社會到處是生活,也就到處有教育,城市、鄉村、工廠、集市……整個社會都是人民大眾接受教育的地方。因為“學校里面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壞的社會,我們也要認識,也要有所準備,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則一入社會,便現出手慌足亂的情狀來”。陶行知主張“社會即學校”,除了以社會生活為教育的內容,還強調要動員一切社會力量來辦教育。“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們認定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就會自然而然的去運用社會的力量,以應濟社會的需求。”教育是人生的需要,要以文明進步的生活改造愚昧落后的生活,進而改造社會人生,使教育真正成為社會前進的推動力。這種開放式的大教育觀擴大了教育的對象和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使他們可以更好地去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就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圍墻,把學校教育延伸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延伸到大自然里去,讓學生像出籠之鳥一樣獲得解放,還他們自由的天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為開放式教育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本觀。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么人的問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堅持以人為本,具有鮮明的人本主義特質。陶行知強調人格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以培養“合理的人生”為教育的真正宗旨。他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教書,還要教人做人;學生也不應該只是讀書,還要學會如何做人。人本主義教學觀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追求學生個性、人格、潛能的發展。教師關注的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人格、情感的教育,重視學生的心理品質和學習興趣的培育,培養具有獨立人格、健康心理和創造能力的人。教育的人本性就是要發現人的價值,實現人的價值,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實現自身價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張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從學生出發,造就“能思索,能建設的人”,改變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狀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陶行知重視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主張教師要接近學生,與學生共生活、共甘苦,“相師互學”,言傳身教,要學生做的事,教師要“躬親共做”,要學生守的規距,教師要“躬親共守”。教師要尊重學生,使他們感受到在人格上、地位上與老師是平等的,能夠平等交流,民主協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真正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生活出發,強調社會教育的作用,積極倡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現實的社會生活背景中學習,通過自身的生活體驗獲得“活”的知識,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獨立個性的人才。

(三)“教學做合一”的實踐觀。“教學做合一”是實施生活教育的唯一途經。“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在這個定義下,先生與學生失去了通常的嚴格的區別,在做上相教相學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現象。”[2](P650)陶行知認為“做”是“包涵廣泛意味的生活實踐”,不只是要勞力,也要勞心。也就是說,“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教育就是要讓人學會生活的“真本領”,能夠戰勝實際的困難,解決現實的問題,“教學做合一”,培養學生的生活本領和實踐能力,對改造中國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三、生活教育理論的現實意義

(一)教學活動要“活”。陶行知主張知行統一,行是知之始。人的認識不僅來源于課堂和書本,還來源于各種實踐活動,從“活動”中獲得的“親知”往往是最寶貴的知識積累。“活動教學”的價值,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而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結合不同學科的具體教學內容,確定相適應的活動主題,以社會調查、科學實驗、設計制作、課堂討論等多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新知,有所領悟和發現,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動腦、動手,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是師生互動。教師并非只是在課堂上講解教材,傳授書本知識,還要通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活動教學”,溝通學校和社會,使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的知識,增強創新能力。

(二)教學內容要“活”。教材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但教材的內容往往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相脫離。我們不能只是機械地運用教材,更不能使教材成為束縛師生手腳的桎梏。要靈活運用教材,有教材而不唯教材,引入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研究成果,激發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以來自現實生活的鮮活事例,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課件、鄉土教材、實踐教材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拓展知識領域,使教學內容變單一、刻板為多樣、形象。要建立起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拓寬學生的視野,活化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三)教學方法要“活”。陶行知提倡“活的教育”,就是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像水中魚、林中鳥一樣,各盡其能地發揮所長,不斷成長進步。教學生學會學習。陶行知主張“先生的責任在不教,而在教學生學”,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探索未知領域,具有獨立獲取新知的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經。21世紀是信息時代,知識不斷更新,只有求知欲強、會學習的人才能具備創新精神,才能有創造力,適應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填鴨式”的滿堂灌輸,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地位,只能死記硬背,學生學得苦,老師教得也累,壓抑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創新活力。客觀來講,素質教育就是要不但教給學生以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愿學、會學,在學習中享受快樂。一個只知道死記硬背卻不懂得自主學習的人,終將落后于時代。而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是以一種模式代替另一種模式,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師生交流互動,實現教與學的溝通,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質疑、解疑、評議、總結,在探索、體驗、交流中感受新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獨立思考。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延伸課堂教學,實現課內外結合,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課外閱讀、學習研討以及小設計、小實驗、小制作等獨立的課外學習實踐活動。

篇6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與“愛”占很大的比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四塊糖果”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傳為佳話,也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學習和仿效的范本。在這個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對“打架事件”的處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規教育模式,并沒有采用毫無實際內容的空洞說教,也沒有一味簡單生硬地指責數落,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轉化學生的預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稱奇,究其所在,便是一個“愛”字,試想,倘若當時陶先生怒氣沖沖,不分青紅皂白,將這位學生一頓劈頭蓋臉地責罵,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將適得其反。“愛的教育”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愛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創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精神。

陶行知是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干人有益,牛馬也做”。

篇7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理論;語文教學

傳統的語文課程將教學重點放在應試能力的培養上,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的培養,使語文教學成為一種低效率的教學活動,學生無法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陶行知在教學中總結了生活教育理論對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當代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討論。

一、構建生活化語文教學環境

陶行知在生活化教學理論中曾提到,一切教育應以日常生活為中心,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沒有生命的教育,沒有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是缺乏吸引力的教學內容。生活作為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生活中的每個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要實現高效的語文教學的前提是要構建生活化語文教學環境,使教學內容生活化,改變傳統語文教學結構,使原有封閉的語文教學內容轉化為開放的、和生活緊密相連的課堂內容,使教學環境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生活和語文學習聯系起來,從而將課堂移動到生活中的每個情境,也讓生活中的每個環境都可以成為語文教學的素材來源。

二、將生活資源運用到日常語文教學課堂上

語文的教學內容多以貼近生活具有感染力的文章為主,這些文章在給學生提供語言素材的基礎上也促進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進一步形成。陶行知在日常語文教學方法上主張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融入日常語文教學中,將生活資源在日常教學中活學活用,解放學生的思想,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和思維定式對學生的束縛,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和想象空間,讓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當中思想得到無限延伸。在課堂上教師也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手段為課堂提供技術支持,利用信息技術將和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資源影像資料搬到課堂上,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接觸和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語文教學中要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進行語文教學,讓教學“活”起來,讓日常教學的內容和生活充分結合在一起,讓生活走進課堂,在生活和教學內容的交融中提升教學效率,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篇8

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頁

所謂“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就是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動。因此可以說一切活動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陶行知還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是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對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方不至于偏狹。”正是基于這樣的思想,陶先生注意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適時對他的學生,對他生活周圍的人進行教育。正如課文《放飛蜻蜓》中所敘:“一天午后,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如此小事,也許別人并不經意,但在教育大家的眼里,生活就是一部教科書,社會就是一所大學校,自己有責任成為這個社會上傳授知識,培養品德,傳播文明的一名教員。于是“他停下腳步”,“拉著孩子坐在田埂上”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讀到這里,我又想起先生對于“社會即學校”的闡述:“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任何人都可以做師生。”

二、捧著一顆心來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你們抱著這樣的精神去教導小朋友總是不會錯的。――《陶行知全集》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句話正是他為人類、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宣言。一顆心,一顆無私奉獻、至誠至愛之心。

陶先生用心去教育,用愛去教育。在放飛蜻蜓的過程中,無處不體現著他那顆炙熱的愛心。當他發現孩子在捉蜻蜓,“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撫摸著小辮子,愛生之情躍然紙上。接著,又拉著孩子坐在田埂上,從問孩子們蜻蜓吃什么,到講蜻蜓尾巴的作用,眼睛的結構等,在不知不覺中,不但使孩子認識了蜻蜓,而且喜歡上了蜻蜓,更讓孩子感受到他那慈父般的和藹可親的為人態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風范。這既是一堂生動的科普實踐課,更是一堂潤物無聲的品德教育課。在幫助孩子認識了蜻蜓吃什么之后,“陶先生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說著,把蜻蜓還給翠貞。”“商量”,陶先生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順利地保護了蜻蜓;“還給”,陶行知讓翠貞親手放了蜻蜓。陶行知把生動的語言教育轉變成了學生的自覺行動,巧妙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這里沒有空洞地說教,沒有大聲地訓斥,也沒有獨斷專行,而是民主地與孩子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可謂關愛備至,春風化雨。他愛孩子,愛自然,珍愛一切生命。陶先生在為孩子們講蜻蜓尾巴的作用時,“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生怕弄傷蜻蜓。細微的動作,親切的話語,無不透視出一個教育家的博大愛心!這不能不使人想到陶先生常說的四個字“愛滿天下”。

三、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原載1929年《鄉教叢訊》

篇9

  學習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1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感人肺腑的話語引領我走進了陶行之先生,讀罷文集,崇敬和景仰之情由然而生,我深深地被陶行之先生求真、創新的教育思想所驚嘆,他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他創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為改革中國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我想我們做教師的,在課堂教學行為中,要使你對學生的德育培養、知識傳播等都較好地被學生接受并產生效果,應具備的基礎條件不外乎這樣三個方面:1人格、2學問、3方法。即:一個要得到學生尊敬和愛戴的教師,必然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育人藝術水平。同時,還要做到“心中有書,眼中有人”。兩千多年前我國教育界的祖師爺孔夫子曾說過樣的話“仁者愛人”,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民教師,你首先要愛你的學生,教師愛學生是無選擇的,沒有愛的教育肯定是被動的、壓抑的。

  學生尊敬和愛戴我們教師的條件又是什么呢?除了上面講到的“人格”、“學問”、“方法”以外,還應該加上“關愛”,即:關心愛護學生。

  在教育行為中,教育管理學生,要以關心、愛護學生為前提。從一定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種力學的關系,進一步說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按照牛頓力學原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質相同的。我們做教師的給予我們學生的是關愛、是親和,學生會回報我們教師疏遠與冷漠?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沒有親和力,你怎么能要求學生走近你、親和你呢?ソ逃心理學的研究早就有這樣的定論:輕松、和諧、充滿愛的環境能夠激發人健康向上的情感,能夠喚醒人的愛心。相反,充滿仇恨、冷漠的環境卻會誘發人產生邪惡,使人與人之間變得隔膜、疏遠、喪失愛心。

  我們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方法得當,方法的選擇要因學生而異,即所謂因材施教是也。切不可千人一面,逮住一種方法就認為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都未免簡單、幼稚。要不斷地觀察學生、走近學生,研究學生、直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最終達到了解學生、理解學生。說理要動之以情,管理要曉之以理。

  要達到以上目的,我們做教師的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外,更重要地要擁有一顆愛心。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奉獻之心,一顆關愛學生成長的仁愛之心。像陶行之先生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打心底把教師工作視為一份崇高的事業來追求,每時每刻都對這份事業打心底傾注我們對它的愛,那么,教育——這座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文明大廈,就一定會建造得更加宏偉、壯觀。

  陶行知先生認為,人的價值始終是社會的核心價值、終極價值。生命的尊嚴才是至高無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沒有任何世俗之物稱得上高貴。任何世俗之物都應匍匐在生命之靈光之中。他所理解的現代化首先是要提升人的權利和尊嚴、服務于人的自由和幸福。

  因此,先生以一顆廣博的愛心愛國家,愛人民,愛師生。“愛滿天下”,“情滿人間”,情至真,愛至深,是我們做人的典范。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牢記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教導,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學生,培養學生的一顆愛心!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以先生為榜樣,始終把了解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做到人格上尊重他們,生活上關懷他們,學習上關注他們,身體上關心他們,使全體學生生活在充滿愛的濃濃氛圍之中,從而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增進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雄心。

  學習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2

  當前的學校教育存在許許多多誤區,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評價都是一樣:唯分數論學生,唯分數論教師,唯分數論學校等等,大家都在感嘆教育難辦,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大家都不照著去做!

  我一直在思考,當前的學校教育究竟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呢?還是扼殺人才的機械運動?靜下心來讀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原來老先生上個世紀就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啦!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有三個,即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看了這個理論后,我深有感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識的源泉。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好好地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從而獲得可貴的直接經驗。在園,要讓幼兒多操作、多探索,多發現,不要抹殺任何一個可以讓孩子學習的機會。同時還要鼓勵幼兒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去體驗生活。

  學習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3

  陶行知先生說:

  民主是最能發揮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條件。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幼兒,既是幼兒的師長,又是幼兒的朋友。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同學關系,有利于幼兒快樂成長。對教材的二度創作也是教學民主的體現,是指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場地、器材和學生的實際,改編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會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種愉快、向上、進取的氛圍。如:

  在幼兒念兒歌的時候常常有拖音的現象,老師提出要求不能拖音時,幼兒的兒歌念的又趕,很是沒有節奏。于是我和學生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創新思維,采用呱呱板、寶高積木、碰鈴、拍手等方法給兒歌打節奏。一下一下,幼兒在念兒歌時的拖音現象減少了。陶行知先生提出:

  處處是創造之地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幼兒通過 觀察――提問――假設――推理――驗證 五步思維法,使幼兒在 做中學 這樣使幼兒在順利完成動作的同時,養成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了動腦和動手能力的和諧統一。在科學活動《省力的輪子》一課中,教材要求用帶輪子的箱子搬運書報等物,考慮到幼兒人數多,書報準備較多不易準備,于是改變策略讓幼兒兩兩為伴,先提問:

  小伙伴是否能將對方抱起。由幼兒假設出各種答案。然后幼兒相互抱。最后再請幼兒用帶輪子的小車,一個幼兒坐車上,一個幼兒推小車,相互交換游戲。在這節課上,幼兒學習的都很愉快,同時也能很形象的了解到輪子的省力作用。我從陶行知先生那得到了六件法寶,那就是:

篇10

一、從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中尋找素質教育的重心

早在1922年初,陶行知就指出:“中國教育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普及。”[1]爭取在中國實現普及教育,這是陶行知一生最大的心愿,也是他畢生從事教育實踐及其教育思想體系的中心。陶行知一生在舊中國不斷地探索改造舊教育和創造新教育,歷經艱辛,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在全國普及教育這個理想成為現實。

陶行知一生獻身教育事業,從曉莊師范、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到社會大學,從平民教育、鄉村教育、國難教育、大眾教育一直到民主教育,他都始終不渝地以普及教育為己任。特別是名揚四海、蜚聲中外的“小先生制”,陶行知把小先生作為在窮國普及窮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飯的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小先生制”已經普及到全國23個省、市,在國際上影響也很大。1936年8月,在倫敦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屆年會上,陶行知作了《中國救亡運動與小先生普及大眾教育運動實踐情況》的報告,受到各國與會代表的贊揚,認為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剝削被壓迫民族普及大眾教育的好辦法。印度、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代表特別重視,特意邀請陶行知去他們國家演講“小先生”的經驗。

陶行知特別重視基礎教育,早在留學美國期間,他就很重視學習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和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等人的幼兒教育思想,而且對國外幼兒教育事業予以極大的關注。他認為教育要喚起民眾,必須從啟蒙開始,必須從基礎教育開始。在《創設鄉村幼稚園宣言書》一文中,他明確指出:“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2]他強調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榮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3]

陶行知為什么如此重視基礎教育呢?原因很簡單,基礎教育是一種普及性教育,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基礎教育的社會功能是不容忽略的,它在促進國家發展和個人發展上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這就昭示我們,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其重心應該放在基礎教育階段。因為基礎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關鍵環節,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基石。

二、從陶行知的獻身教育思想看教師的自我塑造

素質教育最終要依靠廣大教師來落實,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教師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質及知識水平,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陶行知先生非常強調教師的重要性,他在《古廟敲鐘錄》一文中說:“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4]陶行知不僅是一個教育理論家,而且是一個教育實踐家。他的崇高人格、淵博學識、關心學生、平易近人的品質,實為當今教師教師楷模。我們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煉出教師的自我塑造要求:

1.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強調教師以身作則的重要性,陶行知也強調正人必先正己,注重“以人教人”,注意以身作則。他曾說過教師要嚴于律己,使自己“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的地步”。[5]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實踐之所以能夠取得相當高的成就,之所以能夠桃李滿天下,直到如今仍流風遺韻不絕,都與他以身作則、“以人教人”密切相關。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當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教師的楷模作用,才能如絲絲春雨滋潤幼苗,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2.精于業務,好學不倦

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教學,是傳授知識給學生,如不精于業務或不懂業務,則教不好課。陶行知曾指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6]每一個教師,都要切實掌握所授學科的知識技能,并要逐步達到精通的地步。陶行知認為,教師應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他指出:“讀書多,則積理富,積理富,則隨時應用,綽有余裕矣。”[7]只有博識多聞,上課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做到問一答十,舉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更具說服力。

在學習方面,教師也必須責無旁貸地給學生做出好學、勤學的榜樣。教師更有責任在業務上力求長進,努力跑在學生的前頭,才能引導他們不斷前進。

3.關心學生,誨人不倦

1926年,陶行知在《我之學校觀》一文結束語中說:“我要有一句話奉勸辦學同志,這句話就是‘待學生如親子弟’。”[8]教師只有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的學生,才能誨人不倦,教好自己的學生。陶行知奉行的是“愛滿天下”的宗旨,他說:“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而不是武力。”[9]在他看來,愛是一種力量,高尚純潔的師生關系,更易引起學生心靈的強烈共鳴,從而取得較佳的教育效果,達到教育的目的。

崇高的師愛還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偏愛,不以家庭門第、穿戴面貌取人。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就屬于這一類。陶行知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思想,進一步把愛生與為民族培養人才之幼苗聯系起來。陶行知在重慶為難童所辦的育才學校就是一例。如有一次,育才學校在重慶保育院招生時,有一位患癩痢頭而有音樂才能的孩子因正患瘧疾發燒而未能參加考試,陶行知得知后,親自寫信給該院院長,請他派人把這孩子送到學校就讀音樂組,充分體現了其惜才、愛才之心。

師愛還體現在整個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如在教學中,教師應本著虛心和謙遜的精神,對學生的提問,自己不懂就不要裝懂,切忌故弄玄虛或避而不答。陶行知曾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10]

4.勇于創新,進行科研

陶行知在一首詩中寫道:“人生為一大事來,丈夫志在探新地。”這正是他自己開拓、探索和創造精神的極好寫照,他一生對教育理論的各個領域都進行了探索和創造,并撰寫了大量論著。新時代的教師也應該由知識型向科研型轉變,素質教育迫切需要科研型的教師。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教師肩負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任,應該站在時代的前沿,站在現代教育理論的前沿,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廣大教師一定要把教學實踐同教育科研結合起來,做一名科研型教師。

古人說:“師者,人之模范。”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要無愧于這一光榮稱號,就必須明確自己的社會作用和地位,時時注意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處處講求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陶行知畢生忠于人民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行,以及他的較為全面的有關教師如何加強道德修養的見解,都是極其寶貴、有待我們認真學習并付諸實踐的道德資源。

三、從陶行知強調“手腦并用”的觀點看培養素質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陶行知有一首歌:“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11]他主張教育與社會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在勞力基礎上勞心,培養社會發展實際所需要的人才。陶行知強調必須培養“勞力上勞心,手腦并用”的創造型、開拓型人才,提出“看學校的標準,不是校舍如何,設備如何,乃是學生的生活力豐富不豐富”。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教育的著眼點放在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中間,不是只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片面追求升學率。要更好地培養千百萬各行各業的、有生活力的、有創造精神和開拓能力的勞動者。要豐富課外活動,增設興趣小組,讓學生自我組織,廣泛參與,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培養其個性特長。

注釋:

[1][2][3][5][7]《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卷,第408、83、136、576、67頁

[4][10][1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卷,第31、482、521頁

[6]《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四卷,第633頁

[8]《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五卷,第7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