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預警機制范文

時間:2023-11-14 17:36: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財務預警機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企業財務預警機制

篇1

關鍵詞:財務困境;財務預警;機制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企業作為一個法人個體,不可避免的問題是生存、發展和獲利。由于企業所面臨宏觀經濟、政治、法律等往往具有不可控性,同時企業也因資本結構不夠合理及其他企業自身問題,使企業面臨各種潛在的風險。如何順利地化解這些風險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是每個企業高管們不得不關注的焦點。本文立足于財務角度,結合當前國內外一些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機制建設研究的成果,探討建立企業財務預警機制途徑。

二、企業發生財務困境的原因分析

企業發生財務困境,起初通常表現為企業短期資金周轉不靈,進而由于處理不當,而給企業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入不敷出,甚至資不抵債。結合國內外一些企業走上了“絕路”的案例,通常造成財務危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回收引起的財務危機。資金回收引起的財務危機是企業在產品銷售或對外提供服務過程中,由于收回資金的時間和收回資金的數額不確定而引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賒銷是企業促銷和占領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但同時也要承擔他人占用企業運營資金的機會成本及到期不能收回貨款的壞賬損失。長期以來,在“權責發生制”的會計確認原則下,企業只注重賬面利潤,而不注重現金流量,更多的資金被客戶占用,使利潤虛增,企業陷入嚴重的資金短缺或不能周轉的困境之中。

2、融資引起的財務危機。融資引起的財務危機是由于企業利用負債籌資而引起到期不能償還債務本息的可能性。其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企業在籌資時未能把握好負債規模、利率和期限,使其在銀行或其他機構的不良貸款不斷堆積,負債累累,從而造成財務危機。其次,是企業經營不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和流動資產中的速動資產不足速動比率過低引起的。

3、投資引起的財務危機。投資引起的財務危機是指企業對內或對外有關項目進行投資時,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原投資額不能按期收回,或根本無法收回而使企業遭受損失。這種危機主要是企業不能準確預計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導致決策失誤形成的,這種失誤嚴重時直接危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通常過度擴張引起的財務危機在國內時有發生,比較典型的是巨人集團的轟然倒塌。

4、資產跌價引起的財務危機。資產跌價引起的財務危機通常是由于宏觀方面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如通貨膨脹、政策變化、法律約束及科學技術發展等原因,使投資者投入的資產遭受跌價、貶值的損失,從而導致資不抵債。

5、利潤分配引起的財務危機。利潤分配引起的財務危機是由于企業決策者制定分配政策不當,給企業未來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不利的影響。如,股利分配率過高,雖短期可刺激股價上升,但卻給企業帶來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的下降,給企業未來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制約。

三、財務預警模型分析綜述

通常企業的財務危機的形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階段具有潛在性、不易發覺,而到了質變階段往往又是“病入膏肓”、回天乏術。如何對企業潛在的財務危機正確預測,把企業的財務危機消除在最初階段一直是一個值得思索、探討的問題。綜合國內外實證研究成果,財務預警模型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一元判別模型。一元判別模型是指將某一項財務指標作為判別標準來判斷企業是處于破產狀態還是非破產狀態的一種預測模型。一元判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通過比較財務困境企業和非財務困境企業之間某個財務指標的顯著差異,從而對財務困境企業提出預警。最早的財務危機預警研究就是Fitzpatrick所做的單變量破產預測模型。但是,由于該模型利用單一指標作為衡量企業財務困境的指標,很難具有代表性,很容易造成以一帶全。因此,該模型應用的范圍很小。

2、多元線型判斷模型。多元線性函數模型是對企業多個財務比率進行匯總, 求出一個總判別分值來預測企業財務危機的模型。它從總體的、綜合的角度來檢查企業的財務狀況,未雨綢繆,做好財務危機的規避或延緩財務危機的發生。多元線性函數模型中應用最廣的是Z分數模型。

3、多元邏輯回歸模型。多元邏輯回歸模型的目標在于尋求觀察對象的條件概率,從而據以判斷觀察對象的財務狀況和經營風險。它是建立在累計概率函數的基礎上,不需要自變量服從多元正態分布和兩組間協方差相等的假設條件。Ohlson 第一次采用多元邏輯回歸模型進行破產預測。他通過分析樣本公司在破產概率區間上的分布以及兩類錯誤和分割點之間的關系,發現至少存在四類影響公司破產概率的變量:公司規模、資本結構、業績和當前的融資能力。

4、多元概率比回歸模型。多元概率比回歸模型也假定企業破產的概率為P,并假設企業樣本服從標準正態分布,其概率函數的P分位數可以用財務指標線性解釋。其計算方法和多元邏輯回歸方法很類似,先是確定企業樣本的極大似然函數,然后通過求似然函數的極大值就可以得到相關參數的值,接下來就可以利用推算出來的多元概率回歸模型求出企業破產的概率。與上面其他模型不同的是,該模型主要是利用P值的大小作為判斷企業破產的界限。

5、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是一種通過非財務指標建立的,主要是將神經網絡分類方法應用于財務預警的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是一種平行分散處理模式,其構建原理是基于對人類大腦神經運作的模擬。人工神經網絡具有較好的模式識別能力,還可以克服統計等方法的限制,因它具有容錯能力,對數據的分布要求不嚴格,不需要考慮是否符合正態分布的假設,具有處理自律遺漏或是錯誤的能力,而且可以處理非量化的變量,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工神經網絡具有學習能力,可隨時依據新準備數據資料進行自我學習訓練,調整其內部的儲存權重參數以對應多變的企業運作環境。

四、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建議

正是因為企業產生財務危機的原因、企業財務預警模型多樣性,因此企業在決策財務預警機制時具有多重可選擇性。

1、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預測財務指標。不同企業、不同發展時期面臨的風險是不同的,正確地根據企業自己的情況選擇合理指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在急速擴張階段就得注意負債規模的大小,那么就得更多地考慮用負債規模來進行財務預警。

2、模型的選擇上,也應當根據企業自己實際能夠獲得的數據進行選擇。不同類型企業的財務數據往往是有很大差別的,同時有的數據可能被人為地更改過,這些數據就失去實際意義,就需要剔除以提高預警的正確性。

3、企業應當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結合。定量分析往往具有客觀、易于度量的特點,定性分析則是主觀性、模糊性的特點。企業面臨的風險和危機與日俱增,這時的預警功能決不僅僅是計算幾個比率,對比幾個指標所能實現的,必須創建系統的方法庫和模型庫,全面使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管理學、財務學、統計學等,在重視定量分析的同時加強定性分析方法的應用。

4、財務預警機制的后續管理。后續管理工作可以保證預警機制的正常運行和預警功能的充分發揮,主要包括正常監管和維護,保證預警機制與其他管理系統之間數據接口通暢、數據共享充分;財務業務數據、指標體系、預警臨界標準等有序更新,保證預警功能的準確和及時;保障各項數據庫的安全和完整,加強數據庫的防病毒入侵、防黑客盜取、防非法操作等。

篇2

[關鍵詞]財務風險 預警 防范 分析

中圖分類號:D41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6-0286-01

目前,煤炭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多變化的市場狀況,存在著各種難以預測和不可控制的因素,發生財務風險或困難甚至破產清算的現象不斷增加,財務風險給煤炭企業職工帶來嚴重的影響。企業員工、特別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只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加強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實時分析與控制,有預見性地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企業財務危機盡管形成的原因有多種,結果的嚴重程度也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個逐步惡化的過程。因此,企業應該及早發現財務危機信號,預測并化解可能的財務危機,這就是實施財務預警的意義所在。

1 財務預警機制的內涵

財務預警就是利用財務指標度量企業財務狀況偏離預警線的強弱程度發出財務警戒信號的過程。

財務預警機制是企業選擇重點檢測財務指標,確定財務危機警戒標準,監測和發現財務危機,及時警示有關負責人員,并分析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原因,發現企業財務運行潛在的問題,提出防范措施的一套系統和制度。

2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提高風險預警效能

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中,因各種不確定性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企業財務狀況偏離正常范圍及造成財務損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運營風險、分配收益風險等方面。企業的經營運作,其最終成果體現在財務上,因此企業的經營風險最終也體現和歸結于企業的財務風險。

2.1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指在企業財務危機的控制中,設立一些科學化的敏感性財務指標,通過觀察這些指標的變化,對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進行預防的一種財務分析系統。企業應把財務風險的預警列入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去,并建立關于財務風險的預警分析與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或減少企業的風險損失。其系統設置主要是確定財務預警指標和設立財務預警標準。

根據《山東省省管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暫行辦法》,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采用反映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本結構、資產質量等四個方面10項財務指標。

1、速動比率(短期償債能力)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00%

2、已獲利息倍數(長期償債能力)

已獲利息倍數=(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3、資產負債率(長期償債能力)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4、或有負債比率(資本結構)

或有負債比率=或有負債余額÷(所有者權益+少數股東權益)×100%

或有負債=已貼現承兌匯票+擔保余額+貼現與擔保外的被訴事項金額+其他或有負債

5、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運用效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6、不良資產比率(資產運用效率)

不良資產比率=期末各項減值準備余額÷(資產總額+減值準備余額)×100%

7、帶息負債比率(資本結構)

帶息負債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利息)÷負債總額×100%

8、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盈利能力)

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

9、流動資產周轉率(資產運用效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10、資產現金回收率(資產運用效率)

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100%

2.2 財務風險指標的預警區間設置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制定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10年),各項指標在行業值較差值以下的作為特別監控指標;在行業值平均值與較差值之間的作為重點監控指標;在平均值以上的作為一般監控指標,企業每年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編制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對預警區間進行調整。

2.3 編制財務風險報告和分析報告

每季度,對于財務風險特別監控單位及重點關注企業,針對財務風險測評得分較低的指標(指標出現異常波動的,處于預警區、危機區的),應編制財務風險報告和分析報告,認真分析原因,查找財務風險源頭,研究防范改進措施,及時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減少因財務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在上述財務風險評價的基礎上,為進一步防范風險,加大監控力度,還應建立重點指標的財務風險預警制度。依據企業的決算數據,參照全國《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行業資產負債率水平及企業實際,將企業債務風險劃分為三個預警區間:

資產負債率高于80%,屬于債務風險特別監控的企業;

資產負債率在70%-80%,屬于債務風險重點關注的企業;

資產負債率低于70%,屬于債務風險一般關注的企業。

3 風險控制策略

財務預警系統一旦發出風險預報。則立即根據預警信息類型、性質和風險程度等選擇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風險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種:(1)回避風險法,回避風險法是指企業在進行風險決策時,盡可能選擇財務風險較小的投資方案,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發現不利情況則及時中止或調整方案;(2)降低風險法,降低風險法是指企業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加強管理等方法來降低風險;(3)分散風險法,分散風險法是指企業通過聯營、橫向或縱向多樣化戰略來分散風險;(4)轉移風險法,轉移風險法是指企業通過購買保險或簽訂轉包合同等辦法將風險轉移。

參考文獻

[1] 穆曉英.淺議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建立.商業經濟,2009,(17).

篇3

財務預警機制是以財會信息為基礎,以企業支付壓力和收支性財務危機為表象,以預警企業資金配置失效為實質的財務管理預警機制。財務預警機制預警的類型主要包括:以企業收入低于運營成本為特征的運營失敗;以企業資金安排調度不當等為特征的資金運轉不周;以無力償還到期債務為特征的無力償債;以企業總資產小于企業總負債時嚴重無力償債為特征的資不抵債。

財務危機存在潛伏期、發作期、加劇期以及惡化期四個階段,而財務預警機制在這四個階段分別有不同的類型特征。最好是利用企業的財務預警機制在財務危機的潛伏期將其扼殺,如若不能,就在發作期加以控制防止加劇惡化,或者將其帶來的損失進行控制處理,使損失降到盡可能低的程度。

二、施工企業財務風險成因

(一)影響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

主要有社會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以及建筑行業的行業因素的影響。其中,社會的宏觀經濟因素,主要包括國家政治的影響、經濟政策調控的影響、經濟體制的影響、經濟的發展狀況與水平的影響等等。行業風險,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狀況。例如,建筑行業的市場透明度不高、地方保護嚴重以及一些不規范競爭(不顧自身實力不計成本壓低報價甚至于墊支等只為中標,導致施工企業平均利潤下降風險增加等)等因素誘發施工企業財務風險。

(二)影響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因素

隨著建筑施工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承攬的項目越來越多,其所需要的資金周轉與投入就會越來越多,因此就會面臨融資問題。有些施工企業在不考慮自身償債能力以及自身資產的情況下盲目融資,導致極大的財務風險。此外,施工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墊資施工的風險、施工企業應收賬款不到位、建設方未能按照合同以及施工進度,完成支付工程款造成拖欠等項目的工程量被列入經營成果后,企業還需要為這些工程繳納各種稅款支付貸款利息等,對施工企業的財務帶來巨大的壓力和風險。最后,建筑施工企業缺乏財務風險評估機制以及財務預警機制,所以會發生更高概率的財務險,從而影響到施工企業的運作與發展。

三、施工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構建以及財務危機防范措施

(一)關于構建施工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一些探討

1.施工企業財務預警機制指標的選取。施工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構建離不開各種指標,如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以及資本構成指標等財務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企業效益越好,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主營業務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大。營運能力指標,包括資產周轉率、回收賬款周轉率等,資金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資產使用越充分,若較低則表明資產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低。回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表明賬款回收速度快,流動資金充分,償還債務的能力較強。償債能力指標,主要考慮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償還債務能力越強。

2.施工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診斷系統。施工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核心內容,包括監測、識別、診斷以及評價四個環節。首先,從項目開始施工到結束進行全程檢測控制,重點監測可能出財務狀況甚至危機的環節或者項目部分,形成監測信息檔案。其次,就是根據監測部分形成的信息檔案進行識別,及時發現、找出,并反饋其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潛在的危機。然后,對于已經識別出的危機進行診斷,找出問題的主次矛盾,為進一步提出解決辦法做鋪墊。最后,就是對已經確認的危機進行評估判斷,以此確認其可能或者已經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二)關于防范施工企業財務危機的若干措施

1.構建施工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及時有效地應對財務危機。構建施工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可以有效地發現企業的財務危機,并且迅速地診斷評估,以備企業領導階層進行判斷并做出決策。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不單單需要相關財務預警模型,還需要施工企業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各個分部門按照施工企業的項目分別建立各自的財務預警系統,共同組建成整個施工企業的總體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如此便可以有效地防范施工企業的財務危機。同時,樹立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配合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可以降低財務風險。例如,A企業制定《月報成本管理辦法》和財務信息迅速反饋系統,這樣能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和漏洞,從源頭和過程進行及時布控,極大提高了對風險的防御能力。

2.加強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有效防范施工企業的財務危機,首先就需要做好項目工程的管理,也就是施工企業成本中心的管理,特別是項目資金的管理。比如實施工程項目資金收支的預算管理;建立嚴格的預算審批制度;確定項目資金回收的責任人;做好項目工程成本預算管理、項目工程成本過程管理、成本結算管理等等。

3.加強投標項目和勞務分包商的管理。在投標過程中慎重選擇投資目標,對投資目標進行綜合評估和可行性分析,對于資金墊付量巨大并且盈利能力較低的目標果斷舍棄,不能因為建筑市場中“僧多肉少”就盲目投標。在投標過程中禁止與非法機構合作采取“圍標”措施,拒絕通過非法措施取得項目。核實業主開工手續是否齊全,信用紀錄是否良好,資產歸屬是否清晰。分包商的選擇必須把控質量和數量,選擇信譽好、業務能力強的分包商,對于信用差,業務能力不達標的分包商要堅決剔除。

4.加強合同管理。施工企業的合同簽訂必須謹慎,認真研究合同的每一項條款,全面考慮,盡量避免出現經濟糾紛的可能。尤其是涉及到工程款結算、驗工計價方式及時間、違約條款等方面時,條款必須全面清晰,不得存在模糊條款,不得存在異議條款。

5.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現金流對施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施工企業應該定期分析應收賬款,將欠款企業分成不同的等級類型,密切關注欠款企業的運行狀況,在欠款企業狀況允許時,應及時收回賬款。對于欠款數額巨大、回收困難的單位應該重點督促,對于不按時還款的單位可以考慮通過法律途徑追回賬款。施工單位可對本單位員工實施追款獎懲制度,對于在追款過程中表現良好,追回賬款數量大的員工采取獎勵措施,同樣對表現懈怠的員工予以懲罰。施工單位應對欠款單位做信用記錄,對于還款表現差的單位拒絕與其再次合作。

四、總結

篇4

關鍵詞:財務風險;市場經濟;風險防范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和特征

在當今理論界,對財務風險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觀點,財務風險是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和無法控制的因素,使企業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所獲取的最終財務成果與預期的經營目標發生偏差,從而形成的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這個定義是得到普通接受的。

企業的財務活動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籌措資金、長短期投資、分配利潤等都可能產生風險,根據風險的來源可以將財務風險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存貨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總體來看,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企業的理財活動跟不上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

企業財務活動是處于一定的環境之下,并受這些環境的制約,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包括國民經濟整體的形勢及行業景氣度、國家信貸以及外匯等政策的調整、銀行利率及匯率的波動、通貨膨脹程度等。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莫測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因為這些因素存在于企業之外,其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預見和難以改變的,這必然影響到企業的財務活動。

(二)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率偏高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將使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現階段,企業大部分生產經營資金的來源為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從國有企業財務結構來看,普遍存在著資產負債率較高、銀行貸款過多的問題。因為當企業生產規模擴張過快、流動資金嚴重短缺時,必然會向銀行借入資金。借入的資金將會產生借款費用,這些費用與還款的壓力有時就會構成一定的財務風險。

(三)企業的賒銷、墊資比重加大

現代社會企業間廣泛存在著商業信用。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和產值,擴大市場占有率,大量采用賒銷和墊資的方式銷售產品、承攬工程。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這可以增加企業利潤,但相當多的企業在此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和墊資,造成大量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

(四)企業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規范性

企業在不同成長與發展階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選擇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狀況的判斷和企業的聲譽,從而影響企業資金的來源,也可能影響企業潛在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則說明企業處于初創階段,此時企業經營風險高,有投資需求且融資能力差。另外,企業的利潤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結合企業的實現情況,不進行科學的分配決策,必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從而形成間接的財務風險。

(五)企業內部財務監審制度不健全

內部財務監控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獨特的系統,為使其能更充分地發揮其職能作用,企業不僅應該設置獨立的組織機構,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系統的、強有力的內部財務監控制度,才能保證企業內部財務監控系統的高效運行。而現階段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即使有,其財務監督制度執行也不嚴格,特別是有的企業管理與監督合而為一,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對財經紀律置若罔聞,難以進行有效的約束,財務風險極易發生。

(六)企業理財人員風險意識不強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認為只要管好用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和方法

(一)企業應樹立風險意識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要承擔相應的經營風險。企業必須樹立風險意識,設計如何應對方案,否則風險來臨時,企業毫無準備,必然會招致失敗。因此,企業必須認真分析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經營管理策略,提高企業對生存環境變化的適應和應變能力。

(二)制定科學的投資和資金計劃

對新項目投資要準確測算項目資金需求,防止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實際資金需求超出預算,項目尚未建成就出現資金缺口。在生產經營中加強現金流量管理,從嚴控制款項的收支。按訂單采購原材料,科學組織生產和經營,以減少庫存積壓,加速流動資金周轉,減少流動資金占用。同時,企業在年初制定年度預算時,要預測全年現金流量,預算資金缺口,提前準備融資方案,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進行融資。

(三)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預警機制

企業必須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網絡和風險防范預警機制,對財務風險進行及時的預測和防范,并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規避方案,如通過控制經營風險來減少籌資風險,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原理來控制投資風險。根據市場變化制定生產經營計劃,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高企業盈利水平,避免由于決策失誤而造成的財務危機,把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

(四)負債結構要合理

企業在充分考慮影響負債各項因素的基礎上,謹慎負債,在制定負債計劃的同時,使其具有一定的還款保證,企業負債好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流動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動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區域。流動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償債能力越強,流動負債獲得清償能力的機會越大,債權越有保障。因此,企業應根據需要對長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還款期過分集中。應制定詳細的還款計劃,進行必要的還款計提,以免債務到期日無法償還,帶來連鎖反應,影響企業的信譽和生存。

(五)負債規模要適度

企業必須保持合理的負債總額和資產負債率,做到適度負債,量力而行,隨時衡量自身的資金結構是否合理,企業負債比率是否與企業實際情況相適應等,以實現風險與報酬的最優組合。對企業所有者來講,當企業資本收益率大于籌資資本時,資產負債率越高越有利,但資產負債過高,勢必會影響企業的償還能力,為籌資帶來困難,對債權人來講,資產負債率越低,風險越小。為了增強抵御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企業必須著力于補充自有流動資本,降低資產負債率。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最理想是控制在30%~50%左右。

(六)企業在財務風險防范上還可以采用一些技術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轉移法

即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例如,在對外投資時,可以采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它企業。采用發行股票方式籌資時,選擇包銷方式發行,可以把發行失敗的風險轉移給承銷商。采用舉債方式籌集資金,企業可以與其他單位達成相互擔保協議,將部分債務風險轉移給擔保方;企業還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采用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2.回避法

即企業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現實的基礎上,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規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企業在選擇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性投資時要根據企業自身承受風險得到能力進行評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權性投資遠大于債權性投資的風險。

3.分散法

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共同投資風險較大得到投資項目,避免因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在多種經營方式下,一些產品因滯銷而產生的損失,可以被其它產品帶來的收益所抵消。企業對外投資多元化是將資金投資與不同的投資品種,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

4.降低法

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財務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法。企業可以建立風險控制系統,配備專門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也可以建立風險基金,對長期負債建立專項償債基金,以此降低風險損失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篇5

一、企業財務預警

企業財務預警,就是從財務角度對企業進行預警,它是架構在企業預警理論之上,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及時的財務數據和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式,預先告知企業所面臨的危險情況,同時分析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原因,發現企業財務運營體系隱藏的問題,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并提出相應的預警對策的財務分析系統。

企業財務預警與企業的財務風險、財務預測、財務控制、財務評價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籌資、投資、資金回收、收益分配等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實現的財務收益和預期收益發生背離,因而有蒙受損失的機會或可能性。從財務預警系統的角度看,財務風險應屬于其警源范疇,無論是利率、匯率、通貨膨脹風險,還是籌資、投資、資金運作風險,都可能成為企業財務預警的警源。研究財務預警首先就要尋找財務警源,分析財務風險,盡可能地避免財務風險。因此,財務風險分析只屬于財務預警研究的一部分,對財務風險的甄別、衡量只是對財務預警的警源進行分析。

財務預測,一般指估計企業未來的投融資需求,其目的是有助于應變。財務預測相對于財務預警而言,是為財務預警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如利潤規劃中的盈虧臨界分析、因素變動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財務預測方法,常常被財務預警研究所采納。因此,財務預測也是財務預警的一個方面,銷售預測、利潤預測、資金預測分別相當于財務預警研究中的一系列警兆、警素的分析。

財務控制是指企業為完成預定的生產經營任務或使未來財務成果達到計劃規定的目標,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及財務行為所進行的監督和調節,以制約企業經濟活動,使之合理合法、有效地進行。財務控制經常將實際成果與財務預算相比較,確定資金的收入、支出、占用和耗費等方面的差異,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糾正和消除偏差。它相當于財務預警中的預控措施和預警對策,同樣是財務預警研究的一個方面。

財務評價就是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財務比率,與歷史的數據和同行業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該企業的財務業績等級。財務評價從某種程度上講類似于財務預警,財務預警也是分為警兆設置、標準確立和警度預報等三個基本環節,與財務評價的三個環節很接近。所不同的是財務評價是從“最優化”角度力爭“成功”,而財務預警是從“不失敗”角度確保“安全”。所以兩者在財務比率的選取上、比率標準值的選擇上會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在財務預警上得分較高的企業不一定財務業績很好,而在財務評價上得分較高的企業也許暗藏著某些財務預警方面的危機。

二、企業財務預警的原理

企業預警管理思想認為:企業的成功與失敗可分為兩對矛盾,一是企業同外部環境的矛盾,即“正功—負功”、“效益—弊端”;二是企業內部管理同企業經營績效的矛盾關系,即“促進—促退”、“有效—無效”、“成功—失敗”。我們不僅要研究“正功、效益、促進”等企業成功的機理,更要研究企業經營失敗的機理,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

企業預警管理的研究范疇有企業環境、企業目標、管理行為、管理周期、管理失誤、企業危機、管理波動和管理預警等八個方面,其中管理失誤與管理波動是產生警情的根源。管理失誤是因應變不力而使企業目標無法實現的錯誤管理行為,主要對它進行成因分析;管理波動是企業管理周期活動的一種不良或錯誤運行狀態,主要對它進行趨勢分析。

從企業預警管理的基本研究范疇看,企業的經營過程包括三對基本矛盾關系(企業目標——企業逆境,管理周期——管理波動,管理行為——管理失誤)和兩個活動過程(順境軌跡即管理行為——管理周期——企業目標,逆境軌跡即管理失誤——管理波動——企業逆境)。上述三對基本矛盾關系的運動產生了兩種活動過程的軌跡,它們交叉地作用于企業機體,便形成了企業活動的安全機理與成功機理過程。所謂安全機理,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避免失敗或失誤的活動機制。研究表明:各種企業危機的出現具有再現性和可逆性,即使是不同的企業和部門也表現出了相同的規律性,因此可以建立監測系統和預警指標,對不斷再現的、易突變的管理環節進行預報和預控。從現實管理實踐的角度講,沒有從不失誤的企業,也沒有從不犯錯的企業家。成功的企業與企業家的秘訣在于能迅速察覺失誤、糾正失誤并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許多成功企業的經歷也充分證明,成功之中包含著對失誤與失敗的預防和擺脫過程。

這種安全機理,實質就是構建監測、診斷、預控、矯正這個活動過程的的管理預警機制,充分運用企業機體的“免疫”和“自組織”機能的過程。而成功機理,則是指企業再生產經營中獲取成功的活動機制,它已形成體系化的研究成果,即是現有企業管理學的理論內容。它揭示的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如何實現“管理行為——管理周期——企業目標”過程的活動規律。因此,安全機理解決的是企業的生存問題,成功機理解決的是企業的發展問題。企業財務預警是從財務角度研究企業預警,遵循著企業財務安全機理的矛盾運動規律,即分析導致企業失敗的管理失誤和波動,運用財務安全指標來預測企業財務危機,并不斷調整自身達到擺脫財務困境的目的。因此,企業財務預警與企業財務業績不同,前者所選取的財務指標是側重安全性,后者是側重評價性,前者的目標是保證“不失敗”,后者則追求“最優化”。但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安全機理下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來源于成功機理下的管理行為規范,在有效的預警機制下,不“安全”企業也可以走向成功。

三、企業財務預警的功能

1.監測功能。監測即跟蹤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將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同企業預定的目標、計劃、標準進行對比,對企業營運狀況作出預測,找出偏差,進行核算、考核、從而發現產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問題。當危害企業的財務關鍵因素出現時,可以提出警告,讓企業經營者早日尋求對策,以減少財務損失。

2.診斷功能。診斷是預警體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據跟蹤、監測的結果對比分析,運用現代化企業管理技術、企業診斷技術對企業營運狀況之優劣做出判斷,找出企業運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篇6

【關鍵詞】中小企業;債券融資;財務預警

一、構建債券融資中財務預警機制的重要性

(1)債券融資預警機制能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債券融資在中小企業融資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也存在著財務管理的風險。尤其是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盈利率低于債券的融資利息時,企業可能面臨著財務的管理風險。這不僅會損害公司股東的利益,也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債券融資預警機制的構建,能為公司的財務管理者提供有效的預警,尤其是公司的資金鏈管理存在問題時,可以為公司提供資金鏈管理環節中的薄弱環節,使得企業管理者能有的放矢,有效控制公司的財務風險。(2)債券融資的預警機制能有效保障股東、債權人權益。公司采用債券融資時,是對公司資金結構的合理優化,能為公司提供大量的資金,保障公司的正常運轉。但是債券融資的成本相比信用融資而言較高,增大了企業的融資的風險,同時也增大了損害股東利益的可能性。因此在融資過程中就要考慮通過公司內部債券融資預警機制的構建來控制融資的風險,降低融資的成本,保障融資中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3)債券融資的預警機制能保障優勢資源的合理集中。債券融資是對公司優勢資源的有效集中。債券融資的預警機制在公司的內部控制中,以公司的財務管理為載體,同時通過對現金流的有效控制,保障資金有效的投向企業的優勢資源,集中企業優勢業務,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勢資源的有效集中也是確保企業盈利的重要保障。在債券融資的過程中加強對資金流的控制,集中優勢資源能有效保障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的開展。

二、中小企業債券融資中財務預警機制的構建

(1)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預警指標的選定尤其特殊性,其關系到企業財務管理預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因此在相應指標選定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效度和信度的分析以確保公司財務預警機制的能正確的反映公司的真實的財務管理狀況。需要對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和企業的債券利息進行合理的平衡以確保企業有效的償債能力,保障公司股東的權益。在指標的構建過程中要考慮指標的可側性和可操作性。(2)預警的反饋渠道和財務行為。通過債券的預警系統,對公司的財務實際進行客觀的評價,希望對其客觀的評價來確保公司的財務安全降低財務風險,保障公司股東的合法權益。通過預警的評價,就需要將測評結果有效的反饋到公司的下個周期的財務管理實際中,為公司的財務控制提供科學的依據。這就要求構建合理的預警信息的溝通渠道,合理的反饋信息的同時,將信息轉化成對公司有力的決策依據,并指導公司財務計劃和內部控制行為的發生。(3)債券融資預警機制的更新機制的完善。公司的債券融資預警機制是對公司融資風險的有效控制。指標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公司的債券融資預警的有效性。這就需要根據公司運行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的具體要求,合理的對公司債券融資預警機制中的指標進行有效評估,定期的調整測評指標,保障其測評的有效性。

三、中小企業債券融資財務預警機制實施

(1)預警機制機構的明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主要集中于財務部門,但是財務部門相比大型企業而言任務較重。不能有效的肩負起債券預警的職能,這就需要在財務部門中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賦予相應的管理職能,通過財務數據對債券融資的財務情況進行時時的監控。同時明確公司財務管理的目的和目標,在預警機制實施過程中,針對性的進行財務管理的干預。(2)債券預警中的財務行為的發生。明確組織結構是對公司債券預警實施的重要保障,但是還需要進行有效的財務行為的干預,規范財務管理行為,控制現金流提高其利用效率。這種控制和財務行為的干預,需要有相應的企業高層管理者支持,明確企業債券預警控制在公司財務管理中的地位。賦予相應的管理部門,通過管理協調,為公司提供管理決策的同時,合理的指導公司的管理實踐,確保公司適當的盈利能力。(3)預警機制的績效管理。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過程中的績效,主要分為公司的融資績效、管理績效和個人的業績績效等。績效管理也是對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測評,通過對企業和員工的績效考核,反應企業的核心業務的運行情況,為企業的計劃制定提供實際依據。對預警體系構建相應的績效機制能保障預警機制實踐的有效開展,同時也能提高公司員工的積極性,能有效的保障公司債券融資的有效性,提升公司管理能力。

參 考 文 獻

篇7

經濟在世界上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在這個飛速的進程中,我們國家當前處在從工業向知識經濟轉變的主要環節,現在科學的發展瞬息萬變,于此想應和的是,信息技術作為代表的新型知識產業的眾多優點也是持續的顯示出來了,并且漸漸地獲得了愈來愈多的正式與關注,基于這篇文章是對于知識背景下的財務管理的探討,但望可以對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的高度的發展有其實和助力。

知識經濟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挑戰

知識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一元化專項多元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以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企業相關資本得到有效管理使用的過程,所以,企業的管理和企業間工作朝向的總的目標是不可拆分的,一般來說,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企業有三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利潤的最優化。每股盈利最優化以及股東財產最優化。然而,這些目標都是與工業相掛鉤的,在知識背景下,我們需要根據時代的特色來制定相關的財務管理企劃,就是說我們需要對與經濟的目標進行新的定位和理解,重新重視知識基礎,在此過程中,我們不但要考慮相關的利益性的沖突,還應該考慮企業未來的目標與相關的計劃以及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于是,在這樣的一系列規制下,企業的財務管理開始出現多元化的特質,不僅要追求企業本身股東的利益,還要考慮與公司企業相關的其他企業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以此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有一元化轉向了多元化。

知識背景下的經濟知識資本等無形態的資產漸漸成為了重視的對象。知識經濟的背景之下,知識資產的重要之處漸漸地顯現出來,知識漸漸發展成了經濟的重要的推力之一。榆次相適應的,企業的資本內部也發生了一些悄然的改變,以知識為基礎的專有權、商標權以及創造性和能力水平等無形資產在企業內部所占的比重也在大大的提升。從這一方面來看,在當前的高級技術企業中顯現的更為明顯,例如美國的星巴克的品牌價值已經超越了600億美元。這樣看來,無形資產的地位可見一斑,也可以看出無形資產的投資建設將會成為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重點之一。

但是在以前的傳統企業財務管理之中,對于無形資產的管理一般存在于第二位置,但大多數企業知識對無形資產被動的計價與評估,然而伴隨著知識經濟的到達,如果繼續使用這種法師的話,企業的財務必然會是出現決策的失誤問題,所以在此背景下,財務人員應該要細心分析當前企業的無形資本的流入和流出進行正確的評估決策和分析。

知識經濟下企業管理的對象有簡單的資本變為包括知識資本。在以前的工業經濟環節,企業的管理對象關鍵是資金,也就是對于資金的操控與把握,它具體概括了企業資金的手機,分發,回收,分配以及運作資金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但是在知識背景之下,知識資產在企業的內部結構中漸漸占有了主要的地位,企業的管理對象也漸漸發生了改變,從以往的資金的管理變化為對于知識的無形財產的管理。所以在知識時代,知識資產也就成為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在這一方面同時也是企業在知識背景下的巨大挑戰之一。

關于知識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的幾個建議

根據指示的相關特色,從頭正視和確定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終極目的。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不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起點,而且還是企業管理部門的終點,在知識的背景之下,企業要做成較好的管理最先要依據當前的經濟特點,從新正是和確定企業的財務管理最終目的。

綜合來說,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即是使得企業所得利益得到最優的效果,然而應為不相同的相關的人擁有的地位和影響不相同,于是乎,不相同的利益的特點也對企業的財務利益有著不同的追求,那么在此次的進程中,也要根據相關聯的人的概括討論考慮,而且還要擔保股東的利益最優化,并且通過多種的方式使得相關的人也得到實際的利益。

關注企業財務管理內容的科學拓展。在知識經濟的情境下,知識資本在企業之中得到了關注,成為主要的業務目標之后。相適應的也就對企業的內部的內容有了拓展的必要問題。這還是在知識條件下的企業管理工作的一個前提。

要實施這一內容的擴展,開始時,我們只有先從內部財務管理人員方面入手,即財管人員應該正視企業管理內容的拓展與延伸,把以前的資金資本與物質資產變化為現當今的主要關注對象,也就是無形的知識資產;第二一個,就是應該注重投資方面的管理內容,重視只是投資在企業中的關鍵位置,找到主要的定位以及他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應該注重風險的管理,將各個不同的范疇有規則的組織在一起,最后一個,還應該注意利益的最終法分配的問題,在目前的知識經濟下,我們不僅要把資金利益合理分配,更加要使知識資產公平公正的分配到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是要科學的進行分配方式的拓展。

篇8

一、企業預算成本控制的缺陷

(一)缺乏科學嚴謹的管理制度 目前,世界經濟發展以環境保護為先,低碳節能為重,所以企業的管理思想根源有所變化,在管理方式上處于過度的狀態,企業日常維護的觀念需要向著低碳節能的角度改變,但是目前的管理制度卻不能規范員工行為,甚至讓員工產生反感,影響了工作積極性,降低了企業發展動力。例如生產過程中存在產品生產誤差導致廢品,企業內部對廢品和責任人的處理方式陳舊,一般會采取重新領料加工或人員過錯失誤處罰為手段,卻不考慮如何改進方式,由于操作流程中存在不方便,就不采取措施檢驗產品是否達標,以至影響原輔料的實際可用數量,使產量下降,而造成資金投入損失,由于沒有相應的補救措施,企業收益率下降。

(二)財務信息流管理不當 企業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支撐和維護,企業內部人員雖然在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加強對財務信息的正確引導,但是在對財務信息流控制過程中信息的正確性把握太差,導致了企業人員配置的混亂,使員工不能清晰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遇到緊急情況和資本損耗就互相推委,致使企業內部信息流不能上傳下達,順利進行財務信息的更新與通知。比如企業生產環節中耗用情況不能及時遞交給財務部門處理備案,原輔材料采購存在賒購現象,購買產品成本原始憑證不能及時遞交給財務部門,以至于庫存材料和財務賬目核對不一致,財務部門不能正確核算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不了解尚有多少庫存,所以對購買原材料和損耗產品的財務數據錄入存在偏差。

二、企業預算成本控制加強的方式

(一)合理制定產品價格,穩定控制成本 企業內部產品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的價格,還要充分考慮自身對成本的控制力,要盡量保證利潤的回報,還要考慮對市場中其他產品的沖擊力,通過詳細調查市場發展情況確定如何開展戰略成本定價,是采用撇脂定價法還是領先定價法,既要占領足夠的市場份額,還要幫助企業迅速收回成本,非常考驗財務部門的定價策略。如果財務部門能夠充分考慮市場中的變換形式,通過合理化的策略制定符合產品發展路線的策略,就可以既提高產品競爭力,又穩定了成本的控制力。

(二)穩定固定的工作流程,減少前期成本投入 企業中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前期成本的投入,定期定量的檢查工作流程中不必要的環節可以幫助企業加強對前期成本的管控。生產就是使其用的原輔料轉化為目標產品的過程,而在這期間投入的各種項目成本就是推動這一轉變的原動力。如果在流轉的過程中遇到的斷檔、阻滯多,則需要的動力就要很大才能使轉變正常進行,反之,流程越通暢所需成本就越小。企業多環節的工作流加大了時間成本,人力成本,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前期的環節中,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成本資源浪費。

三、企業財務考核的缺點與不足

(一)企業財務監督不當 企業內部財務監督主要依賴于企業的產權分離模式,監督耗損成本過高,企業財務監督措施的開展主要考慮資本的有效運行,資本自投入到產出再到收益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監督,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企業面臨的現狀中,監督在長遠角度來看需要加強效率管理,但是目前企業內部資源配給不合理,部門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導致了企業監督所帶來的高昂成本,所以不具備完整和有效的監督考核基礎,目前所使用的監督方式并不奏效。企業資金監督管理中事前成本控制和事后收益控制都存在不確定性,現在往往是事前有預算事后無考核,有時會因為激勵因素不明確而對關鍵成本環節的把握不當,形成過高的監督成本。

(二)企業管理層級權限分配不合理 企業內部目前發展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內部財務考核要注意企業管理層次的協調,要區分企業內部的權限劃分,企業內部的多環節操作形成了復雜的組織層次, 使管理鏈條過長, 導致管理效率低。將企業內部的資源進行重新組合, 將資源有效配給在每一個環節,不讓多環節成為提高成本的障礙,要通過協調發展來降低成本投入,幫助企業財務部門在成本控制中加強管理,在財務考核時沒有對不同的財務環節做出合適的考核標準與方法,針對不同成本額度的調查分析也沒有做出不同的考核標準,對待不同層級的管理不能區別對待,增加了企業管理負擔, 提高了管理成本,企業管理層權限劃分不明確導致了處理方式冗雜,環節繁瑣,對管理層級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障礙。

(三)企業內部財務考核標準不規范 企業內部缺乏建立財務考核制度,沒有確立財務考核制度的重要性,使企業內部員工對成本管控的認識淺薄,企業中沒有對員工進行完整的財務考核培訓,使財務部門開展財務考核時在各個環節和各層級開展工作都遇到了困難。讓企業內部的財務考核能夠順利發展需要加強員工對內部財務考核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提高企業內部員工的財務考核基礎。因為企業內部現階段缺乏加強財務知識的普及和財務考核制度建設的討論,這就會導致員工對企業財務發展的方向不明確,與企業戰略發展脫鉤。

四、低碳經濟時期企業財務考核創新

(一)建立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的財務監督體系 面對國際低碳經濟模式下的發展壓力,我國企業要實現變革與創新,確立財務管理有效監督體系,在開展綠色經營模式的同時需要注意提高企業財務監督管理。第一,企業通過加強制度建設的辦法強化對內部資本的控制和管理,對未來企業綠色市場競爭的行為予以引導和扶持,要通過建立健全內部財務考核制度來創造內部資金公平有效的運行機制;第二,資產投資與財務管理合并為一,縮短管理流程,規范企業兼并、收購破產以及優勢企業重組上市等經濟行為,運用“綠色化”財務考核的方式激勵企業員工,提高企業成本控制,開源節流,調整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有利于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第三,資產與財務統一管理,有利于形成以出資人管理制度為中心的企業資產與財務管理的新框架。

(二)明細企業管理層級劃分,確立財務目標 低碳經濟發展時期企業需要通過明細企業管理層級劃分,確立不同管理層級的不同權限,提升財務管理的成本管控效率,樹立企業財務資本管理預算制度,讓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在以企業層級權限明晰管控為中心的企業資產與財務管理的新框架中,企業財務管理的首要目標是實現低成本投入與高收益并行。這要求企業管理加強資本使用效率,確保資本的安全有效運行,即確保投資人最初投入資本盡量少受損失,也可以完成最初設定的經濟投資基礎目標。資本的保全既包括原始資本的價值也包括無風險投資中應得的收益,最終目標在于實現資本的增值,表現在超出原始資本的價值可以確認和計量,包括了無風險報酬和超過經營預期所實現的收益兩個部分。此外,資本的無形增值通過計量和統計獲得相應的市場價值,而要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必須實行國有資本的預算。

(三)加強財務考核標準化培訓,提高人員財務考核意識 財務工作涉及到單位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門,財務考核的監督是保證資本有效運行的基礎,也是財務人員有效開展工作的激勵措施。首先,它需要各部門的協作配合以及支持財務考核制度,對企業內部的資本負責,企業內部做好財務考核,要將財務考核制度落實到位就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提高個人對財務考核的認識,完善個人財務素質,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其次,財務考核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于幫助企業實現資本的有效運行,通過低成本投入獲得高收益,幫助企業資本有效運行,形成健康循環、穩定發展、長期獲益;再次,企業要加強財務知識的培訓,提高考核的標準化,培養每一位員工的高級財務知識,加強考核的重要性認識,幫助企業內部的員工規范自我考核方式,與企業戰略發展融合為一體。在企業內部財務考核建設中要加強建立健全培訓機制,提高系統性的學習機制,幫助企業內部的員工努力解放思想,積極轉變理財觀念,改進理財方法。

參考文獻:

[1]方健能:《企業員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探究》,《企業管理》2009年第10期。

篇9

關鍵詞:財務經濟指標 績效考核 問題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績效考核作為企業管理環節的重要參與因素,能夠為企業提供較為科學的考核數據,促進企業能夠進行合理的階段性和綜合,使企業能夠更好的進行自我的改革和發展,同時,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能夠更好的帶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使企業員工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方向,在不斷的進行自我突破的基礎上參與工作。因此,對于現代企業管理環節來說,企業的績效考核是十分重要的元素。隨著財務經濟指標的出現,企業的績效考核可以以財務經濟指標為基礎,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促進績效考核深入發展和進步。

一、企業財務績效考核的目標

企業財務績效考核與其他考核的標準目標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我國企業設定的財務績效考核目標主要包含工作標準、競爭機制、公平考核這三個目標,同時,也只有實現這三個基礎目標才能真正的實現企業財務績效考核,促進企業財務績效考核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工作標準

對于企業財務績效考核來說,通過績效考核能夠幫助企業形成一定的工作標準,使企業財務績效考核發揮基礎性的作用。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在現代社會發展的推動下,企業的發展動力是多元化的,但是,無論在任何時期,幫助企業制定一定的工作標準,促使企業員工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工作,這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企業能夠進一步發展的原動力。因此,企業財務績效考核的一個基礎目標就是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工作標準,使企業員工能夠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圍和工作效果,從而提高企業員工對于工作的參與熱情。

(二)競爭機制

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是我國企業財務績效考核的又一個目標。隨著我國企業財務績效考核工作的不斷推進,企業需要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使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夠得到認可,并使優秀表現的員工能夠獲得應有的獎勵。在企業財務經濟指標下的合理的競爭機制,為企業員工實現良性競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企業員工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競爭中來,從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員工數量的不斷增多,為了有效避免不良競爭,充分發揮良性競爭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就必須建立科學的競爭機制,使企業在合理的競爭機制的作用下實現科學的考核。

(三)公平考核

公平的考核是企業的一個綜合性的行為,是在合理的工作標準和科學的競爭機制下產生的,可以說企業要想實現公平的考核,離不開工作標準的制定和合理的競爭機制。因此,企業要想體現考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就必須要建立公平的考核機制,給員工一個合理的測評標準,使員工的每一份努力得到回報。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以財務經濟指標為基礎,建立公平的考核機制,使企業的考評能夠按照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發揮作用。

二、企業財務經濟指標下的績效考核問題研究

企業的績效考核以企業財務經濟指標為基礎,突出展現企業財務經濟指標的合理性,并以合理的企業財務經濟指標為基礎進行績效考核,使得績效考核能夠切實的發揮作用,使企業的績效考核真正的展現出科學性和合理性。企業財務經濟指標在企業績效考核中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一)收入指標下的企業績效考核

對于每一個起來說,收入是其獲得利潤,促進發展的基礎要素,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收入。在經濟指標中,企業的收入也是衡量企業興衰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企業需要積極的進行改革,盡可能的優化收入指標,以收入指標為基礎進行科學的績效考核。以收入指標為基礎進行的績效考核需要考慮到幾個要素,即賬面收入、退回、折讓等,這些要素共同成為衡量企業收入指標的要素,也是構成企業績效考核基本要素。企業可以通過企業的賬面收入減去企業的收入退回和企業所做的折扣和折讓的部分,從而得出的收入凈額,這是企業進行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以收入作為企業績效考核的經濟標準,能更好的促進企業員工積極的獲取收入,使企業的收入凈額擴大,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利潤指標下的企業績效考核

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影響企業的其他要素不變,那么,為企業獲得最多利潤的人則是對企業貢獻最大的人,因此將利潤指標作為一種經濟指標納入到企業的績效考核中,將更好促進績效考核的科學性。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其對利潤的關注往往要大于收入,當企業領導者在選擇投資項目或者是評估員工的工作效果的時候,往往會通過利潤指標來進行評價,因此,以利潤指標為基礎是相對科學合理的。

(三)增加值指標下的企業績效考核

對于企業來說,所謂增加值就是指經濟增加值,其表現為企業的營業凈利與債券資本和股權資本之差,這個余額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增加值,簡稱為增加值。以經濟增加值為基礎進行績效考核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也是突破傳統的考核標準下的一種考核革新。以經濟增加值為基礎進行企業的績效考核,首先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股東的利益,避免無償使用股東資本現象的發生。同時,以經濟增加值為基礎進行績效考核,還能夠更好的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員工更具有工作熱情,使員工能夠在合理的考核下不斷的突破自我。

從目前我國社會中存在的各個企業來說,每一個企業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每一個企業也都需要不同的績效考核機制。因此,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從企業的實際條件出發,積極的進行自我的改革和創新,以財務經濟指標為基礎進行合理的績效考核,從而突出企業績效考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績效考核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企業績效考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振亭,劉怫翔.企業績效考核指標權重的研究――以KY企業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24)

[2]王聞.年底績效考核怎么做[N].中國黃金報,2003

篇10

論文關鍵詞:顯著性分析,因子分析,財務危機,預警,指標篩選

 

一、引 言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問題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國內外學者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如Fitzpatrick[1]和Beaver[2]提出單變量模型,美國學者Altman構建Z-score模型[3],我國學者李秉祥提出組合預警模型[4];李益騏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作為主要建模方法[5],李臘生將因子分析與選擇性模型相結合,構建了判別上市公司財務危機的因子分析Logit模型[6],郭德仁構建了基于模糊聚類和模糊模式識別模型[7],周輝仁提出一種基于遞階遺傳算法和BP神經網絡的財務預警模型[8]。可見國內外學者對財務危機預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運用數學方法構建財務預警模型上

二、顯著性分析與因子

(一)顯著性

一般來講,財務危機和財務健康之間應該具有顯著差別,因此進入預警模型的指標至少能有效顯著的區分這兩種狀態,這是入

針對同一財務指標變量而言,當兩組樣本具備方差齊性(即

<sub><img title=" width="56" />

當兩組樣本不具備方差齊性(即)

這樣在可接受的顯著性水平上就可以篩選出能顯著

(二)因子分

因子分析最早是由心理學家Karl Pearson 和Charles Speamen在1904年提出的,在多元統計分析中,因子分析是一種很有效的降維和信息濃縮技術。這種方法是從變量的相關矩陣出發,將一個m維的隨機向量X分解成低于m個且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和一個特殊的m維向量因子分析,使其公因子數取得最佳的個數,從而使對m維隨機向量的研究轉化成對較少個數的公因子的研究。即用較少個數的公共因子的線性函數和特定因子之和來表達原來觀測的每個變量,從研究相關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把一些具有錯綜復雜的變量歸納為少數幾個綜合因子的一種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該

三、財務危機預警指標

根據敏感性、先兆性、關聯性、可操作性和互斥性的原則,本文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的實證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上市公司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從表內信息和表外信息兩個角度六個方面構建了一套包括25個指標的財務危機預警的指標體系,作為研究中使用的初始變量[9],如表1所示。表內信息指標主要包括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經

表1 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

指標

類型

序號

指標名稱

計算公式

盈利

能力

指標

1

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2

總資產報酬率

利潤總額/平均總資產

3

每股收益

凈利潤/期末普通股股數

4

主營業務利潤率

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

5

成本費用利潤率

凈利潤/(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

營運

能力

指標

6

總資產周轉率

銷售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7

應收賬款周轉率

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8

存貨周轉率

銷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償債

能力

指標

9

資產負債率

期末負債總額/期末資產總額

10

流動比率

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

11

速動比率

期末速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

12

營運資本比率

營運資本/總資產

成長

能力

指標

13

主營業務增長率

(本年主營業務收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

14

凈利潤增長率

(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

15

總資產增長率

(期末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

16

每股收益增長率

(本年每股收益-上年每股收益)/上年每股收益

現金

流量

指標

17

現金流動負債比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18

凈收益營運指數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19

銷售現金比率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銷售收入

20

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年末普通股股數

表外信息 指標

21

短期借款流動比率

短期借款/流動負債

22

或有負債總資產比

<

對于“財務危機”學術界和實務界有各種不同的界定,考慮到我國的具體國情,本文將我國上市公司中的ST公司界定為財務危機企業。根據一定的選擇標準,選取了2008年被特別處理的3

(一)初選——顯

按著通常的思路,ST公司和非ST公司之間應該具有顯著差別,因此進入預警模型的指標至少能有效顯著的區別ST公司和非ST公司,所以以此為標準本文采用統計分析法中的顯著性檢驗方法(T檢驗)對預警指標進行第

從以下的T檢驗結果

1)在財務危機發生的前2年有11個指標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在財務危機發生的前一年有15個指標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顯示了所選財務指標在作為預警變量時具有信息含量和時效

2)在25個預警指標中,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增長率、現金流動負債比、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短期借款流動比率、審計意見類型、企業資產規模11個指標連續兩年通過顯著性檢驗,其中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

表2 25個初始預警指標T 預警指標

t-1年

t-2年

T值

雙尾檢驗的

顯著性概率

T值

雙尾檢驗的

顯著性概率

凈資產收益率*

-2.59

0.012*

-4..527

0.000*

總資產報酬率**

-7.547

0.000*

-5.405

0.000*

每股收益**

-7.873

0.000*

-6.678

0.000*

主營業務利潤率

-2.010

0.048*

-1.641

0.105

成本費用利潤率**

-8.838

0.000*

-5.991

0.000*

總資產周轉率**

-4.895

0.000*

-3.960

0.000*

應收賬款周轉率

-0.118

0.907

0.951

0.348

存貨周轉率

-2.720

0.008*

0.938

0.354

資產負債率

2.166

0.034*

1.825

0.072

流動比率*

-3.563

0.001*

-1.304

0.197

速動比率

-0.787

0.434

-1.351

0.181

營運資本比率

1.953

0.055

-1.004

0.319

主音業務收入增長率

-1.782

0.079

0.892

0.378

凈利潤增長率

-1.056

0.298

-1.572

0.120

總資產增長率*

-5.148

0.000*

-2.143

0.036*

每股收益增長率

-1.760

0.083

-1.765

0.082

現金流動負債比**

-3.695

0.000*

-3.399

0.001*

凈收益營運指數

-1.683

0.097

0.053

0.958

現金銷售比

-0.788

0.433

0.943

0.352

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2.812

0.006*

-3.815

0.000*

短期借款流動比率*

3.026

0.003*

2.590

0.012*

或有負債總資產比

0.539

0.591

-0.475

0.636

關聯交易比率

-1.789

0.078

-1.297

0.199

審計意見類型**

4.073

0.000*

3.224

0.002*

企業資產規模*

-2.723

0.008*

-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