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康復護理方向就業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9: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康復護理方向就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護理康復護理方向就業

篇1

轉變觀念,更新思想,充分認識未來新型護理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護理人才的培養模式,以適應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培養需要,是當前深化護理教學改革的急需。探索能夠獨擋一面的社區新型護理人才所需知識構建模塊、實際操作技能和具有創新思維的能獨立工作的綜合素質等,則是廣大護理教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近年來我們圍繞這個課題進行了一些理論性探討,并在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性實踐。

一、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是未來就業的主流方向

高等院校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為社會培養急需的高素質人才,而畢業生的就業率,更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學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護理人才的缺乏,并非是大中型醫院缺乏護理人才,而是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缺乏,而目前我們高等院校護理人才的培養模式,無一不是面向大中型醫院所需護理人才的培養模式,而忽視了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獨擋一面、適應社區康復護理工作需要的新型護理人才的培養(而這些社區護理人員的培養,更能為全民健康提供保障服務),導致大量護理畢業生改行作其他工作,從而出現了一邊是護理人才缺乏,一邊是護理畢業生難以就業而大量流失的奇特現象。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今后護理人才就業的主流方向是社區而不是大中型醫院。只有深刻認識這種現象,才能深化護理教學改革,培養適用于社區需要的新型護理人才。

二、如何培養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

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主要是面向基層,主要從事老年護理、嬰幼兒護理、護理咨詢等家庭護理和社區護理工作,其工作性質也有別于大中型醫院。醫院的護理工作不僅分科很細,而且主要是在醫生的主導下工作,而社區的護理工作,其獨立性質較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沒有醫生主導的情況下開展工作,這就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果斷的應急處置能力以及穩定的良好心理素質。

基于以上因素,我們對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培養,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教學性嘗試。即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穩定的良好心理素質;豐富的人際溝通能力;銳意的改革創新思維。通過對五個方面的強化培訓,使學生畢業后不僅能適應大中型醫院的護理工作,更能適應獨擋一面的社區護理工作需要,不僅拓寬了畢業學生的就業面,有利于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而且也能有效解決未來社會的需求。

(1)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是培養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基礎。從學生入學開始,就注重基礎理論的強化訓練,無論是公共基礎課程、基礎醫學課程,還是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都按照臨床醫學的模式注意重點打牢基礎,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和淘汰制度,下大力氣打牢基礎,拓寬知識面。在實習的前一年,開設社區護理、康復護理課程,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深入社區,開展醫療、護理工作的康復服務,為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2)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是培養社區新型護理人才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把熟練的操作技能培養擺在首位,理論教學全程采用形象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講授,然后到模擬病房式的實驗室進行一對一的強化訓練。在此基礎上到醫院開始早期接觸臨床護理工作,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小組、參加老年護理、社區護理等嘗試性活動。各項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績全部納入學科考試成績,并占總成績的40%。并規定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參加臨床實習。同時還利用業余時間積極開展各種操作技能的競賽活動,并將操作技能的表演列為特殊項目參加文藝匯演。通過以上方式,極大地增強了操作技能的訓練,使之在學生臨床護理實習之前,就能夠熟練的掌握了各項基本的操作技能,再經過一年的護理實習,達到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基本能夠滿足獨立工作的需要。

(3)穩定良好心理素質是培養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必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勝任在沒有醫生指導下的獨立工作,需要具備遇險不驚、沉著果斷、獨立處理各種意外的能力。在教學中除了開設護理心理學課程外,還利用模擬病房和模擬角色進行強化訓練,對某些常見的特殊意外情況的處置如常見急救技術、肢體的功能鍛煉、常見疾病的防治等,進行一對一的模擬訓練,為培養穩定的良好心理素質奠定基礎。

(4)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是培養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必備條件。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工作性質,決定其必需具備豐富的人際溝通能力,無論是家庭護理還是社區護理,特別是老年護理和嬰幼兒護理,首要的是要取得被護理者的充分信任。沒有這個前提,一切工作都無從開展,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利用各種機會進行交流。因此在教學中除開設社區護理、人際溝通與交流等課程外,還開展了早期接觸臨床護理工作的活動,并要求各學生小組在活動結束后,要寫出詳細的匯報感受和體會,然后進行新的交流,共同討論,不斷升華,有效地提高了人際交流的能力。

(5)銳意的改革創新思維是培養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潛在動力。新型護理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需要,也是護理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由其工作性質所決定,這類人才必需具備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意識,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啟發誘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調動學生潛在的創新思維,從護理學的發展史,展望未來護理學的發展前景,增加職業生涯設計課程,鼓勵學生為今后的工作提前進行自我設計,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在創新能力,為今后開展創新性工作服務奠定基礎。

三、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的培養是教學改革的方向

培養社區新型康復護理人才,護理教學必需要改革,但是如何改?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這是我們護理教學工作必需要弄清楚的問題。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過時的并且被實踐證明已經不適應的東西,護理教學改革就是要根據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變化,適時調整人才培養規劃和人才培養模式。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49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743-01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精神疾病的管理模式從傳統的住院治療,逐步走向社區的治療、康復及護理。對精神病患者及家庭實施社區護理干預,是當前精神衛生領域及康復精神醫學范疇內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也是國內外精神科專家討論的熱點。其主要研究對象為遍布于社區的精神病患者,尤其是慢性分裂癥患者。本文旨在探索以社區康復指導為基礎的護理干預對精神病人康復的有效性。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選擇曾在我院住院治療符合CCMD-2-R診斷標準,于2005――2007年出院后,現居住在本市的患者22例作對象,按居住區域分甲、兩組。甲組(干預組)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齡23-53歲。平均年齡(35.4±1.2)歲,文化程度:初中8例、高中4例,病程2.5-7年,平均(4.83±1.8)年。乙組(對照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與甲組病人相匹配,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由5年以上精神科工作經驗,經韓國犁花女子大學護理科學院培訓完成社區護理學(Community Based Nusng Care)全部課程的6名護師完成。一名護師負責2名患者,共實施6個月的社區護理干預。

1.2.1步驟用自編患者情況調查表對患者的現狀進行系統評估,采用IPROS中9-36項和社會功能缺陷程度總分(未采用工療情況)對病人評分。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前后各評定一次,最后兩組(甲、乙)病人五項因子得分情況作比較,分別進行t檢驗。

1.2.2實施措施開始的前2個月每周1次到病人家中視訪,后4個月根據病人情況每月視訪1-2次,每次視訪時間不超過1h。醫護人員通過定期的對患者進行探訪或者了解患者的家庭的具體情況、心理狀態、患者的具體病情,找出具體的情況對患者進行評估,并且制定切實可行的康復計劃,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耐心的解答和解決,提高護理的質量,達到很好的預期的效果。

1.2.3制定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健康護理模式,具體的計劃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對患者有利,通過護理計劃逐步提升了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或者是康復能力,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就業能力,這個計劃就是可用有效的,通過創造有利的環境提高患者環境的適應能力,逐步適應現代的社會。每一步按所學到的課程內容進行操作,得到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和社區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合作。12例患者中2例已就業,1例恢復工作,其余患者在家庭完成日常生活、料理家務,成為家里的主人。對照組患者和家屬未作特殊干預僅作常規服藥指導和衛生宣教。2結果

康復護理干預后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講究衛生能力、關心和興趣、社會功能缺陷程度等方面有顯著性進步,見表1。干預組和對照組的五項因子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3討論

隨著社會競爭力的增強,人際關系的復雜,人們所能承受的壓力逐步增加,發生精神病的概率也隨之增加?;谶@種情況下我國對精神病研究更加需要緊跟時代,逐步是適應這種挑戰,并努力的提高技術水平提出較好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但是就目前我國家庭環境的經濟條件和醫院的硬件設施都不能很好地滿足病人治療的要求。另外針對長期的住院治療的慢性病精神病患者也不能適應,在家庭或者是社區更加適合病情的穩定及治愈。有精神病分裂的患者一般在短期內通過藥物很難達到治愈的效果,這種病復發率很高,且病人的病程時間長。只是通過在醫院的治療時很難達到明顯的效果,并且及時短時間治愈好在出院之后也面臨著很多潛在的護理問題,因此加強社區的健康護理很重要。

篇3

委托代表人:

乙方: ,男,漢族,年齡 歲,身份證號碼:

因乙方在甲方工地發生工傷事故,甲乙雙方經過友好協商,綜合考慮乙方的家庭狀況和甲方的實際情況,在合理合法、互讓互諒、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 本協議是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其他相關規定達成,甲乙雙方完全知悉、理解這兩個條例及其他相關規定的內容,清楚乙方工傷的賠償項目及數額。

第二條 乙方系甲方 工地雇員,在 年 月 日在工地受傷,經龍華人民醫院治療。甲方因乙方受傷事宜,已經支付醫療費、生活費等費用 元。

第三條 雙方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協商賠償款總額為人民幣壹拾肆萬元,乙方清楚并同意上述賠償款已包括但不僅于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并已包含支付乙方及其家屬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等一切賠償款。

第四條 各方的身份情況及保證情況:

1、甲方向各方陳述和保證如下:

(1)其是一家依法設立并有效存續的有限責任公司;

(2)其有權進行本協議規定的行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為授權簽訂和履行本協議;

(3)本協議自簽定之日起對其構成有約束力的義務。

2、乙方向各方陳述和保證如下:

(1) 其有權進行本協議規定的行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行為簽訂和履行本協議;

(2)乙方在簽訂本協議時,已充分了解本協議處理事項,并在平等自愿的情況下簽訂本協議,乙方保證在收到上述賠償款之后,不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或其他任何人主張其他任何補償;

(3)本協議自簽定之日起對其構成有約束力的義務;

第五條 違約責任如果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則該協議無效。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訟,如果一方違反其在本協議中所作的陳述、保證或其他義務,而使其他各方遭受損失,則其他各方有權要求予以賠償。

第六條 保密條款一方對因本次工傷賠償而獲知的另一方的商業機密或個人隱私負有保密義務,不得向有關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國現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或經另一方書面同意的除外。

第七條 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篇4

甲方:,身份證號:

乙方:,身份證號:

本著公平合理、協商一致的原則,就乙方同甲方因工傷支付一次性工傷補償金、醫療補助費、傷殘就業補助金一事,經雙方協商,達成以下協議內容:

一、甲方于 年月日與乙方 協議約定, 針對乙方在甲方因工所受的五級傷殘的賠償事宜達成協議,總計賠償金額包括一次性工傷補償金、醫療補助費、傷殘就業補助金、經濟補償等各項費用,合計人民 幣:玖萬陸千(96000)元整;以上賠償金額只有在甲方與乙方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時才由甲方一次性支付給乙方。

二、甲、乙雙方簽訂本協議后,甲方為乙方重新安排“開電梯”的工作。

三、甲、乙雙方簽訂本協議后,乙方無權向甲方提出任何其他經濟要求;

四、甲、乙雙方簽訂本協議后,乙方自愿放棄就工傷賠償所享有仲裁、訴訟的權利。

五、甲、乙雙方均已了解協議的法律含義,雙方為完全自愿的情況下簽定本協議。

六、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本協議自雙方簽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工傷事故賠償協議書樣本

甲方:

委托代表人:

乙方: ,男,漢族,年齡 歲,身份證號碼:

因乙方在甲方工地發生工傷事故,甲乙雙方經過友好協商,綜合考慮乙方的家庭狀況和甲方的實際情況,在合理合法、互讓互諒、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 本協議是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其他相關規定達成,甲乙雙方完全知悉、理解這兩個條例及其他相關規定的內容,清楚乙方工傷的賠償項目及數額。

第二條 乙方系甲方 工地雇員,在 年 月 日在工地受傷,經龍華人民醫院治療。甲方因乙方受傷事宜,已經支付醫療費、生活費等費用 元。

第三條 雙方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協商賠償款總額為人民幣壹拾肆萬元,乙方清楚并同意上述賠償款已包括但不僅于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并已包含支付乙方及其家屬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等一切賠償款。

第四條 各方的身份情況及保證情況:

1、甲方向各方陳述和保證如下:

(1)其是一家依法設立并有效存續的有限責任公司;

(2)其有權進行本協議規定的行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為授權簽訂和履行本協議;

(3)本協議自簽定之日起對其構成有約束力的義務。

2、乙方向各方陳述和保證如下:

(1) 其有權進行本協議規定的行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行為簽訂和履行本協議;

(2)乙方在簽訂本協議時,已充分了解本協議處理事項,并在平等自愿的情況下簽訂本協議,乙方保證在收到上述賠償款之后,不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或其他任何人主張其他任何補償;

(3)本協議自簽定之日起對其構成有約束力的義務;

第五條 違約責任如果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則該協議無效。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一方違反其在本協議中所作的陳述、保證或其他義務,而使其他各方遭受損失,則其他各方有權要求予以賠償。

第六條 保密條款一方對因本次工傷賠償而獲知的另一方的商業機密或個人隱私負有保密義務,不得向有關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國現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或經另一方書面同意的除外。

第七條 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篇5

【關鍵詞】中職學校;分層教學;現狀;教學方式;人才培養

中職學校培養的人才應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技術和技能,能夠自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學會操作新設備,適應社會發展。隨著中職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如何開闊學生視野、開發智力,如何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如何使學生掌握一門專業知識,形成職業技能是擺在中職學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1中職學校教學現狀

1.1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理念決定了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對教學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雖然說中職學校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借鑒新興教學方法,但傳統知識結構、教學模式理念、教學效果評價觀念都影響了中職教師更新教育理念,許多新興教學方法難以得到落實。

1.2實訓教學資源少。

中職學校教育的鮮明特色是職業教育,因此,實訓教學很重要,其關系到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許多中職學校的實訓教學資源是企業淘汰的設備,落后的設備影響到學生學習新技能。實訓教學資源少導致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少,多數情況下只能觀看教師的演示,實訓教學質量低。比如說,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上,實訓課程對于學生護理實踐技能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學校實訓資源少導致學生上手操作的機會少,經常只能觀摩教師的演示,護理技能難以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1.3學生學習積極性低。

中職學生年齡多在14-18歲之間,心智尚不成熟,不了解自己今后的職業方向,不清楚學的東西對自己今后發展的積極作用,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學習積極性低,導致教師無法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教學質量低。學校按照高職或是本科教育的醫學教學模式進行護理教學,沒有體現護理教學的特色,也沒能體現出中職的職業教育特點,學生學習積極性低,教學質量低。在中職衛校護理專業教學現狀的調查中發現:僅有10%左右的學生對將來的就業成竹在胸,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認為可以努力就業,30%的學生對成功就業不抱任何希望。護理專業學生的知識面窄,自信心不足,無法深入分析問題,而對就業成竹在胸的學生多是在在校期間獲得了護士執業資格證,對未來就業有明確方向。護理專業的學生鑒于醫院單位編制的原因,多選擇去私人診所工作。護理專業的學生多為女生,且文化素質較低,自信心不足,大多數學生對未來就業沒有明確而具體的方向,護理技能低,學習積極性不足。

2分層教學的類型

分層教學是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教學方法,它根據學生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潛力傾向和個體差異性進行分類組隊,從高到低劃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后再分別組織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充分結合本層次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特點,實現因材施教,促進人才培養。在中職教育上,分層教學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定向培養目標分層,另一種是專業內分層目標教學。

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教學是學校根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和學生的畢業去向開展分層分班教學,是校企合作教學的一種具體教學方式。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上,應用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教學的具體做法是:學校與醫院、社區護理機構等衛生服務機構達成共識后以合同形式簽訂定向培養目標,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學校根據衛生機構的崗位要求讓學生自主報名,進行摸底考試,掌握學生的能力水平、知識結構等,然后將這些學生分成不同的班級,學校和衛生機構共同制定這些班級的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考核體系等。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教學有助于學生提高職業技能,認清自己發展的方向,進行針對化教學,促進學生就業。

專業內分層目標教學就是從學生的能力水平出發,進行摸底考試和前期調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并組成班級,合理安排各個班級的教學目標,開展階段性考察,分類考核。在基礎知識學完之后,讓學生選學不同的模塊,培養其自學能力。比如說,在護理專業上,可以分成國際護理、社區護理、保健護理、康復護理等模塊,讓學生自由選擇。另外,當今保險行業的護理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學??筛鶕o理專業的就業方向為學生開展針對性護理教學,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專業素質,培養精細人才,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

3提高中職學校分層教學質量的措施

隨著大學教育的大眾化、平民化,中職學校教育內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今天的中職教育不再是以前的選拔、淘汰教育,而是成才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成才,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促進學生順利就業。而中職學校的學生狀況是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文化水平差異大、個性化強,加上就業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一現實要求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中職學生面臨的社會現實,落實“以人為本”價值取向,遵循因材施教教學理念,開展分層教學,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智力開發、潛能挖掘、綜合素質培養,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找尋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發展自我、突破自我,實現全面健康發展。

3.1確立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

分層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性格特點、學習需求進行分層,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機會,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在教學活動中灌輸“天生我材必有用”思想,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會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和智力,在多元智力理論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要樹立“人人成才”教學思想,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教學活動中主動給能力低的學生進行課外輔導,發現其學習方法中的問題,指導其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3.2解放思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優質教師是分層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中職學校教師的觀念和思想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新時期里必須解放思想,統一觀念,打消畏難情緒,積極探討本校本專業學生的分層教學方法。

首先,推進績效改革,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教師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師隊伍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教師主動吸收知識,提高自身知識素養,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教學經驗,為學生開展多元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其次,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中職學校的教師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年輕教師,這類教師社會經驗少,多是從高校畢業之后就直接到學校任教了,雖然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但實際操作能力、技能水平不高,雖然說他們有熱情、有理想,但因怕出錯而畏畏縮縮,使得教學活動開展得不徹底,影響了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另一類是企業的技術人才,這類教師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由于理論知識不多,教學時以經驗性教學為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不利于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中職學校則應根據這兩類教師的特點開展個性化業務培訓,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積極探索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專業內部開展輪崗教學活動,使一個專業的教師在合作基礎上實現優勢互補,在開展豐富教學活動的同時促進自身發展。另外,中職學校還要學會利用校企合作的資源,派遣教師到相關崗位上實習,提高技能水平,了解社會的人才需求,接觸新知識、新技術,分析市場發展趨勢,促進分層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高教學質量。

3.3改進分層教學方法,形成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由教育目標、教學計劃、教育對象、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質量評價體系等內容組成。中職學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一員,其教學以就業為導向,考慮到學生的當前就業和今后的發展,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社會適應力的培養。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興人才培養方式,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大多中職學校的分層教學尚處于摸索時期,學生不了解其積極作用,企業招聘時也很少考慮學校的分層教學和學生頂崗實習情況,種種情況導致教師開展分層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低。市場經濟的發展決定各行各業需要的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因此,改進分層教學方法、形成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今時代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通過良好的分層教學讓學生獲得該層次的進呢過知識,將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方式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3.4評價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評價內容和原則也要有所不同。在專業內分層目標教學上,若是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等級(A-B-C層級的學生能力自高向低排列),在C層級學生評價上,教師應更多的看到學生的進步,經常表揚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A層級的學生可以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促進學生爭優創先,在競爭中實現個性化發展。B層級的學生可以采用激勵評價,提示不足,指示方向,促使其積極向A層級學生靠近。

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職學校必須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制定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解放思想,樹立科學教學理念,探索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探索分層教學的新道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實現人人成才目標。

參考文獻

[1]時新宇.淺談分層教學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26(1):126.

[2]宋成利.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的分層教學[J].管理學家,2010(8):202.

[3]楊立興.分層教學在中職教育中的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24):31-32.

篇6

一、重要意義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它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廣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二、基本任務

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在城市社區普遍展開,同時積極向農村社區推進。力爭“十一五”期間,全國城市社區基本建立起多種形式、廣泛覆蓋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充實,服務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專業化和志愿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居家養老服務的組織管理體制和監督評估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農村社區依托鄉鎮敬老院、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現有設施資源,力爭80%左右的鄉鎮擁有一處集院舍住養和社區照料、居家養老等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1/3左右的村委會和自然村擁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動和服務的站點。

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必須堅持以下幾項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堅持依托社區。在社區層面普遍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和服務隊伍,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營造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環境;堅持因地制宜。緊密結合當地實際,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社區人文環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適應,循序漸進,穩步推開;堅持社會化方向。采取多種形式,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和支持居家養老服務。

三、保障措施

(一)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各級政府應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地研究制定本地城鄉社區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規劃,并把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社區建設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快速健康發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資源。各級政府應轉變職能,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逐步加大投入,研究制定“民辦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業。各級政府要統籌考慮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運營管理等問題,合理配置資源。有條件的地區可針對性地設立專項資金,開設資助項目,探索適應當地特點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三)貫徹落實支持居家養老服務的優惠政策。貫徹落實國家現行關于養老服務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院類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營業稅,對各類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征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四)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要按照當地社區建設規劃和老年人實際需要,協同各個部門,整合資源,在城市社區和大部分農村鄉鎮建設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等基礎設施,大力推動專業化的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信息咨詢、老年教育等服務項目的開展,構建社區為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種服務。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門到社區為老服務設施接受服務和參加活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則采取派專人上門包護,滿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種需求。依托城市社區信息平臺,在社區普遍建立為老服務熱線、緊急救援系統、數字網絡系統等多種求助和服務形式,建設便捷有效的為老服務信息系統。

(五)加強專業化與志愿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設。要鼓勵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考試合格發給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認真實施專業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科學界定居家養老服務中職業社會工作者的崗位和職責,加強對社工專業人才的吸納與培養。同時,加強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

要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志愿者組織,鼓勵和支持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等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

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地位和待遇。緊密結合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的實行,為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人員落實相應的物質待遇;對符合條件的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要按規定享受相應的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

(六)積極培育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組織。按照政府職能轉變以及與企業、事業、社團分離的原則,對居家養老服務中能夠與政府剝離的服務職能都要盡可能交給社會組織和非營利機構去辦,交給市場和企業去辦。各級政府應積極培育、規范管理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連片輻射、連鎖經營、統一管理的服務模式。

篇7

關鍵詞:老齡化 社區老年服務

根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我國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10%,正式踏入了老 年型社會的門檻。從老齡化的特點來看,我國的老齡化速度 快而且是未富先老。另外,中國在迅速老齡化的同時伴隨著 迅速高齡化。日趨加深的老齡化給中國的傳統養老體系帶 來了嚴峻的挑戰。老年人口絕對數量的增加使老年人在生 活服務、健康護理、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增加,社會的養 老負擔加重。原有的老年照顧體系在規模和水平上顯得很 不適應。與此同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老人們在生活中遇 到困難時,往往更依賴家庭成員來解決。但家庭規模逐漸小 型化和空巢獨居老人的數量逐漸增多使老人們雖然能夠在 經濟上得到子女的資助,卻很難在家庭成員中得到充分的 照顧。為滿足越來越多老年人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家庭養老 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是發展趨勢。社區老年服務是拓展養 老服務社會化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一、社區老年服務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為適應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以 及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需要。我國政府大力倡導開展社區 服務事業,主要針對社區中的各類弱勢群體開展便民利民 服務。其中,為滿足老年人生存與發展需要的社區老年服務 是社區服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20年的發展歷程使社區老 年服務在老年人的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社區老年服務 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發展迅速,

首先,根據老年人不同的特殊需求,各地廣泛開展了多 種形式的為老服務。在傳統的機構養老與家庭養老的基礎 上創新推出了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如由街道選派養護員 到老人家中提供生活、衛生、保健服務的居家養老:為空巢 獨居老人配管家,提供全方面服務的暖巢行動以及朝至夕 歸,提供日間護理照顧的社區托老所,等等。為全面提高老 年人生活質量而提供的專業咨詢和情感援助,具體包括:文 化娛樂,由社區老年學校開設繪畫、書法、保健等科目,老年 人可以在這里實現知識的更新與充實,豐富老年人的精神 生活;權益保護與法律咨詢,由社區出面幫助老年人解決家 庭生活、經濟、再就業等方面的糾紛,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 益;再就業服務,開發老年人的社會角色,拓展社會參與,如 吸收老年人參與社區服務或幫助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健康 老人發揮余熱等。

其次,為了營造良好的社區活動空間,2001年6月“全 國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正式啟動(簡稱“星光計 劃”),由國家民政部直接推動。資金主要用于資助城市社區 的老年人福利服務設施、活動場所的建設,如托老所、老年 活動室等各種老年服務機構以及對社區進行方便老年人的 無障礙建設。截至2004年6月,“星光計劃”圓滿結束,全國 城鄉共新建和改建社區“星光老年之家”32490個,投入134, 85億元。全國5902個街道建成老年福利設施的有4534個, 占全部街道的72.86%。

社區老年服務日益豐富和完善,逐漸成為系統化的社 會服務體系。但是社區老年服務在我國仍處于初步發展階 段,現實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首先。政府幾乎包攬 了社區建設和社區管理的事務,承擔了直接從事社區服務 的職能。政府在社區老年服務的發展中一直占主導地位,背 負了極高的風險和成本,客觀上抑制了社區居民和社會組 織的廣泛參與。同時,社區老年服務對政府的依賴性較強、 行政色彩濃厚,其發展程度取決于政府的重視程度。在政府 重視地區投入大,社區老年服務發展得比較好,相反則比較 落后。其次,在服務內容和供給量上還存在缺口。相對于老 人們的實際需求而言,服務還有差距,突出體現在醫療保健 和康復護理上。再次,服務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據統計,1998 年全國110萬個社區服務隊伍中專業技術人員只占10%, 專業管理人員僅為6%,實踐中直接從事各種服務的人員主 要是下崗失業人員、離退休人員和家庭主婦等。人員的素質 不高影響了服務質量。服務的功能也未能充分發揮。

二、實現社區老年服務的新發展

(一)理順政府和社區的關系,引入社會工作的專業理 念和方法

首先,發展社區老年服務離不開政府的推動,但政府的 作用僅限于倡導、扶持和監督,即關注老年問題,倡導和發 起為老服務:提供足夠的財政投入以及對服務質量進行檢 查和監督。其次,在政府的指導和扶持之下,社區要發揮主 體作用。一方面,群眾參與是社區服務發展的內在動力,要 形成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局面。開展社區范圍內的自助與 互助服務。不依賴政府,不等待外援,即使是經濟落后的地 區也可以結合本社區的現有資源和居民需要,開展不同層 次的自我服務項目。另一方面,社區老年服務要引入社會工 作的專業理念和專業方法。社會工作是在一定價值觀指導 下運用專業知識與技巧開展的助人活動,社區服務與社會 工作的融合有利于社區服務朝著專業化、制度化的方向發 展。目前。國內部分城市也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如上海市 民政局在社區服務機構中設置了專門的社會工作者崗位, 浦東新區也引入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做法。在社區老年服務 中,社會工作者的主要職責是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提供專 業服務,具體如倡導、中介、咨詢等服務。倡導就是社會工作 者通過評估老年人的社會需求,針對目前為老服務存在的 缺陷,倡導和設計各種必需和急需的服務項目,指導和幫助 社區建立服務組織和服務機制。中介服務是建立信息平臺, 實現養老服務與養老需求的有機整合。使老年人能夠及時 詳細地了解關于服務項目的各種信息,合理地選擇自己希 望得到的幫助和服務。咨詢服務涉及面比較廣,如醫療咨詢 就是要告知目前的醫療狀況,協助老年人尋求治療方案、住 院方案。健康咨詢是協助醫療機構開展健康教育,做好各種 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工作,為老人提供直接服務。 另外還有法律咨詢以及情感咨詢,等等。

(二)充實醫療衛生服務

在各種老年問題中,老年健康問題最為重要。由于肌體 的衰老,老年人患有各種慢性病的比率上升,2000年城市老 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為67.3%。1992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老 年人在60歲以后的壽命中有60%-80%的時間是在帶有各 種慢性病的狀態下度過的。慢性病的難愈性造成老年人對 醫療資源的持續消耗和對醫療護理服務的依賴,但是老年 人的收入水平低限制了其獲得充分足夠的醫療服務。據統 計,城市中有15.7%的老年人要由自己負擔醫療費用。許多 老人由于經濟困難該住院而未住院或是病未愈就出院, 1998年這樣的老人占到了60.09%。規模日漸龐大的老年人 醫療和康復需求不可能完全由醫院來承擔。積極開拓社區 老年服務的醫療保健功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 可有以下形式:

1 以醫助養。由社區服務機構出面與社區附近的醫療機 構簽署協議,醫院定期選派醫生和護理人員到社區為老人 提供健康咨詢、檢查診療、康復護理等服務,為老年人建立 健康檔案,預防慢性病并開展有針對性的治療。

2 開設家庭病床。由衛生部門和政府部門合作培訓合格 的家庭護理員,照顧因病臥床不起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以及為病危老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3 開展社區護理互助。許多醫護工作不一定要通過住院 或由醫院的醫護人員來執行。一些物理治療、康復治療完全 可以充分發揮社區的人力資源優勢,由社區培訓的護理員 來承擔。如由社區選派家庭護理員或由具有醫護專業知識 的年輕老人來照顧老人等。

篇8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 老年護理; 健康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3-181-01

1 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

1.1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截止09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67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2.5%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13億。預計2020年,將達到2.5億。銀色浪潮來勢迅猛,全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推測, 2021~2040年將是我國老齡化速度最快的時期,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占總人口的1/4左右。

1.2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①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②呈現出“未富先老”。③高齡化趨勢顯著。④“空巢”老人迅速增加。⑤農村出現了大量的“留守老人”。

2 我國老年護理現狀

2.1 我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我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人到老年,身體健康狀況日益下降,據統計,全國老年人群慢性疾病患病率達51.8%,北京市27.4%的老年人有視聽或肢體殘疾,2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幫助,5%的老年人生活需他人照料,老有所醫的問題非常突出,老年群體渴望得到保健護理。

2.1.1 身體健康問題[3]。在影響我國老年人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中,慢性病居于首位。主要有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病、惡性腫瘤。此外,前列腺肥大、便秘、老年癡呆、白內障等慢性非致死性疾病也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4] [5] [6]。而對老人日?;顒佑绊懽畲蟮那?位疾病是癡呆、失明、中風、關節炎和慢性肺部疾病[7]。

2.1.2 心理健康問題[3]。退休對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最大。老年人從幾十年繁忙的工作到退休,這種社會角色的突然轉變會使他們心理上一時難以適應,產生孤獨、失落、抑郁的情緒,表現為少言、沉默、多慮、多疑、心煩、懷舊、喜歡獨處 。

2.1.3 社會健康問題[3]。主要包含了家庭健康狀況、社會支持、社交活動情況等。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變化,“三代同堂”式的傳統家庭越來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結構(一對夫婦同時贍養4個老人和1個小孩)愈加明顯,空巢老人的比例還將進一步增加。這些家庭不能向老年人提供滿意的支持與照顧,其物質和精神支持只能依賴于社會。

2.2 老年群體是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消費對象,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衛生部曾有過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人口傷殘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衛生資源的1.9倍。2004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達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1.6%?;踞t療保險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長,人口迅速老齡化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北京市實施“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制度,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之意,可緩解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3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老年護理產生的影響。

2.3.1 護理人員的匱乏使老年護理面臨嚴峻考驗。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不相適應,護患比例低,護理人員的減少與老年患者護理的復雜性增加,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需要照料護理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具有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夠照料護理老年人的人越來越少,這個矛盾極大制約了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使得老年護理成為社會衛生事業的一大難題,對老年護理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2.3.2 促進社區老年護理的發展。老年人是家庭護理的主要服務對象。我國大多數老年人均由家屬照顧,所以家屬的負擔很重。因此,無論從老年人自身還是從照顧者方面來說,都急需來自醫療、社區等方面的服務機構的支持和幫助。老人的健康狀況及對社區護理服務的需求率較高的依次為鐘點工、社區醫療和家庭病床。目前我國社區護理正在普及當中,開展的主要內容有①基礎護理,如注射、換藥。②康復護理,包括康復指導和康復鍛煉。③心理護理。④健康宣教等。

2.3.3 護理教育開始適應人口老齡化對護理的要求。目前,我國護理專業高等教育已開設老年護理學,臨床也正在積極研究、探討和摸索老年護理經驗,護理人員不但要學會老年疾病的護理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促進老年人健康的知識和方法。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提高生活質量。

3 我國老年護理展望

3.1 人口老齡化為我國老年護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3.1.1 機遇。人口老齡化將為護理行業的發展創造日益良好的市場環境,也將促進護理服務行業的發展和規范,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護理服務體系。必然對護理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改變現在的護理狀況,提高護理質量。

3.1.2 挑戰。加強護理管理,提高素質和競爭力。

3.2 大力發展護理教育,培養老年護理及社區護理專業人才。由于人口老齡化、社區服務擴大等帶來的人力需求增加,實際需要的護理人員數量會更多,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短缺明顯,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護理保健服務需要,應加大護理人才的培養。眼下老年護理工作還有一個“瘸腿”現象,護理人員多為女性,在照料男性老年人與重體力活上難免欠缺。所以應抓住機遇,找準培養方向,向社會輸送緊缺護理人才。

3.3 “以人為本”,提供整體護理。以“病人為中心”,提倡“服務第一、設施第一、技術第一” [2],為病人提供及時的治療和科學、全方位的護理服務。為適應老年病人的需要,老年護理事業應不斷發展壯大,老年??谱o理將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為此,臨床護理工作者必須更加努力刻苦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以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延續生命,促進健康。

3.4 拓展社區護理。社區護理將為社區內每一個人、家庭和團體承擔更多的健康服務工作。如健康教育、家庭護理、康復指導,以及心理咨詢、流行病學調研、傳染病監控、衛生宣教等一系列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合理利用社區資源,因地制宜,通過社區資源的優化機制,加上政府的專項資助和扶持,老年人家庭養老護理不再難,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便有了保證[8]。同時開展社區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與保持公眾健康,并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大大降低社會醫療成本,節約醫療資源。

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中國呈現給了世界一份精彩,相信我國老年護理事業也將開創新的篇章,把高超的護理技術與溫馨的人文關懷融入到護理工作之中,用雙手迎接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殷磊.老年護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4):249.

[2] 覃桂成. 老年護理現狀與展望[J]. 護理學雜志,2002,17(4):318.

[3] 張娜,蔣銀芬. 我國老年護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護理,2006,12(15):15.

[4] 李增金,于普林,時秋寬,等.北京市部分地區城鄉老年人便秘的現況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0,20(1):1-2.

[5] 于普林,黃魏寧,鄭宏,等.我國部分城市老年患病情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1):34-37.

[6] 鄭宏,于普林,洪依舒,等.我國城鄉老年人白內障的患病情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6):446-448.

篇9

一、“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健康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路

面對國內外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十三五”時期,內蒙古應以國家有關健康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指導,以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為目標,以分類推進為原則,堅持市場主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加強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強化政府在制度建設、規劃和政策制定及監管等方面的職責。積極拓展健康產業服務領域,拉伸健康產業鏈條,鼓勵新型業態的發展,提升健康產業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建立符合內蒙古區情、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產業體制機制。

二、“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健康產業發展的戰略路徑

(一)加強理論研究,科學規劃健康產業

雖然健康產業在國內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但是目前關于這一產業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還較為薄弱,沒有一套完善科學的發展模式可以直接應用。國內雖有許多地區已經摸索出發展健康產業的一些經驗,但內蒙古具有自身獨特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地理區域特征,其他地區的發展模式并不完全適用于本地區的發展。因此,要想推進內蒙古健康產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首先必須對這一產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掌握其特征和規律,同時加大對國內外健康產業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經驗的比較借鑒研究,再結合內蒙古地區健康產業自身的發展規律、特點和市場需求,確定內蒙古健康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指引健康產業的發展。

(二)明晰產業構成,堅持分類推進原則

健康產業具有公共品和商品功能混合在一起的特有屬性,因此必須從理論上、思想上辨析清楚健康產業與衛生計生事業的區別和聯系,進而從理論上、思想上認識清楚其服務內容,如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私人產品、基本健康服務、非基本健康服務中,哪些屬于事業范疇,哪些屬于產業范疇,哪些主要由政府主導提供,哪些主要由市場主導提供。在此基礎上,樹立不同部分采取不同發展政策的發展理念,建立不同部分實施不同推進政策的發展原則,即以分類推進原則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

(三)堅持市場驅動,統籌推進健康產業

1.大力推進醫療服務業平衡特色發展

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新醫改以來,內蒙古地區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發展非常不平衡,民營醫院看似遍地開花,但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所承擔的角色功能定位模糊,沒有形成自身發展的特色,其實力難與公立醫院形成有效競爭。面對內蒙古健康產業市場的不斷成熟,必須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醫療服務的積極性、方向性上做更多的引導和探索,鼓勵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特色的??漆t療服務和高端家庭醫生服務,滿足高收入群體的高端需求,以彌補公立醫療機構在這一服務領域的空缺。允許境外醫療機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與我區醫療機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合資或合作形式在我區設置醫療機構,特別是較為短缺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臨終關懷醫院等。采取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引進國內知名醫療機構來內蒙古辦醫,提高疑難重癥醫療救治水平。統籌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事業均衡發展,全面提高城鄉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提升蒙中醫藥醫療服務水平。發揮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的引領作用,建設各具特色、綜合服務功能完善、??苾瀯萃怀龅膰鴥戎舍t醫院和優秀蒙西醫結合醫院。加快各級蒙醫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著力改善服務條件。做好蒙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和保護工作。支持蒙中醫藥臨床科研基地建設。

2.培育和壯大健康養老產業鏈

積極探索有效的醫養結合模式。老齡化速度高于全國平均值且呈現出快速化、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和貧困化“五化”疊加的特點,這為今后養老產業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未來,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的合作,特別是蒙醫中醫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將是一大趨勢。我們必須建立資源共享、醫養結合的理念,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開發老年公寓、涉老康復護理機構、療養醫院等養老服務綜合機構,提供集養老與醫療保健為一體的護理養老服務,實現醫養一體。

大力發展社區健康養老服務。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居家養老服務,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庭等,努力構建以提供中長期醫療護理、康復促進、心理關懷、蒙中醫藥保健等服務為主的老年健康護理服務體系。同時加強社區養老場所規范化建設,規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互助點的運營管理,擴大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覆蓋面。此外,還應結合我區區情探索農村養老模式和牧區養老模式,破解農村牧區老年人養老難題。

3.提升蒙醫藥產業發展水平

推進蒙醫藥制造企業發展壯大。完善蒙醫藥標準體系,支持其自主知識產權藥品研發、制造和應用,支持蒙藥的創新研發和產業化,支持蒙藥傳統劑型改造升級。加大對蒙藥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建設現代蒙藥產業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加大對蒙藥行業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扶持與保護力度,提升蒙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培育自己的蒙名牌,重點打造蒙藥的新形象。

全面發展蒙醫藥醫療保健服務。積極發展蒙醫醫療在預防保健特色中的優勢,推動相關醫療機構開展蒙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宣傳普及蒙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推廣科學規范的蒙醫保健知識及產品,推廣科學有效的蒙醫藥養生、保健服務,鼓勵在養生保健機構提供蒙醫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

4.積極促進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業的發展

發展健康體檢、健康咨詢等全過程健康服務。豐富完善大型醫院體檢中心、獨立體檢機構、健康管理公司中的綜合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全方位健康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等服務,實現健康篩查、評估、干預和健康檔案建立的全過程健康管理服務。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規范行業服務標準和管理認證體系,重點培育和引進健康咨詢、健康體檢機構,培育一批以個性化服務、會員制經營為特色的健康管理企業。同時加強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產業與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健康物聯網、健康云計算、智慧醫療、智慧健康管理等前沿健康科技產業。搭建現代健康數據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實現本地和遠程相結合的健康信息管理,實現居民就醫診療、健康服務的信息共享,大力引導健康管理服務向集約管理、分散經營、貼身服務、產業聯合的方向發展。

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商業保險公司提供的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填補基本醫療保險的不足。因此,鼓勵發展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勢在必行。需要積極引導商業保險公司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擴大人群覆蓋面。同時使長期護理商業險以及與健康管理、養老等服務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得到更V泛的普及。推行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等多種形式的醫療執業保險,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制度的建立。鼓勵商業保險公司積極探索健康保險新形式,建立公司與醫療、體檢、護理等機構合作的機制。探索建立政府、社會、個人多方籌資的老年護理保險制度,促進老年健康護理服務發展。

5.壯大關聯產業,拉伸健康產業鏈條

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全民體育健身服務,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運營管理。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興辦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健身指導站點等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組織。積極發展體育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體育健身休閑市場,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體育健身服務企業,大力支持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人興辦體育健康咨詢、體質監測、鍛煉指導和運動康復等經營服務實體。大力支持青少年、兒童體育健身,鼓勵發展適合其成長特點的體育健身服務。

推進面向蒙古國等相關國家的健康保健及醫療旅游服務基地建設。依托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的蒙醫藥技術資源,吸引蒙古國及周邊國家的人員來內蒙古進行蒙醫中醫治療、預防及養生保健服務。同時發揮各盟市獨特的生態、地熱等資源優勢,積極開發礦泉泥美容、天然氧吧、溫泉保健、蒙藥中藥藥浴、沙療等養生保健和運動休閑等旅游產品,依托根河市、額爾古納市、阿爾山市、克什克騰旗、敖漢旗、寧城縣、蘇尼特右旗、涼城縣、鄂托克旗、東勝區、烏拉特前旗等地區打造健康養生旅游基地。

6.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

破除人才流動障礙,促進醫務人員在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間有序流動,完善醫師多點執業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員開展多點執業。加大對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的投入,支持區內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開設健康服務業相關學科專業,培養更多護士、養老護理員、藥劑師、營養師、育嬰師、按摩師、康復治療師、健康管理師、健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從業人員并不斷加強相關專業人員的技能培訓。

出臺有關高端健康服務人才引進的配套保障政策,打造人才集聚的良好軟硬件條件和環境,結合內蒙古區域特色,加快引進目前緊缺的高端醫療服務、生物醫藥研發團隊和重點行業、瓶頸行業緊缺急需的領軍人才。建立與健康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資格認證培訓、崗位培訓、人才培養與考核評估等培訓服務體系,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四)優化政策環境,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篇10

[關鍵詞]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5-009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46 [本刊網址]http://

一、全面推進居冢養老服務工作

(一)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重要意義

居家養老服務是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籍、文化娛樂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居家養老服務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對我國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更新和補充。要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就要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生活環境和延長老人生命的重要出路;居家養老服務是尊重老年人心理需求和情感的人性化選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更是促進社會和諧、家庭和睦和推進社會主義和社會建設的重要途徑;同時居家養老服務也是擴大就業渠道、促進經濟增長、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需把握以下四個原則:

1.社會化方向發展。采取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等多種形式,并以“有償優惠為主,政府購買為輔”,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充分支持和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2.依托社區。充分發揮社區組織在居家養老服務中的作用,以社區為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基本單位,整合社區各類為老服務資源,建立健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和隊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營造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環境。

3.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經濟和當地實際情況作出與當地經濟水平和當地實際相適應的需求和人文環境,來穩步推進當地的居家養老服務的循序漸進發展。

4.以人為本。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為老年人提供快捷、高質量、方便、人性化的服務。

(二)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總體思路

按照“以人為本、方便老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依托社區、保障重點,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的原則,在傳統家庭養老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政府服務、社會組織服務、社區服務、志愿服務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著力打造多層次和全方位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把居家養老服務的核心定位為家庭,依托社區的力量和專業化服務機構,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讓每個老年人能夠幸福、健康、平安的養老。

(三)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主要任務

到2015年,在所有社區基本建立起多形式、廣覆蓋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實現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內容不斷充實、服務隊伍不斷壯大、服務管理不斷規范、城市居家養老服務協調發展的目標。

1.推廣居家養老社區化服務模式。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展多層次的個性化服務和群體,為社區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2.建立居家養老多元化服務機制。由政府提供無償服務,主要用于基本生活依靠政府救濟(救助)的城區“三無老人”、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以及其他特殊困難老人;提倡社會組織、社區組織、志愿者組織以及鄰里鄉親為高齡、失能、貧困、空巢老人居家養老提供無償、低償服務。

3.提高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水平。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積極培育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市場,為有經濟支付能力且有服務需求的各類老年人提供價廉優質的服務。

(四)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服務對象、內容和方式

1.服務對象。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為持有當地戶口,且居住在本轄區內的老年人。分為以下三種:

(1)無償服務對象:年滿70周歲,生活不能自理且在縣區無子女照顧的低保老人、重點優撫對象、五保老人和革命“五老”人員,經批準,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其無償提供部分服務項目。

(2)低償服務對象:年滿70周歲,生活不能自理且在縣區無子女照顧的低收入老人;年滿80周歲,在縣區無子女照顧的獨居老人,經批準,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其低償提供部分服務項目。

(3)有償服務對象:有經濟能力、有服務需求的老人,自費購買服務。

無償服務對象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社區審核、公示,街道核準,報縣區居家養老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備案。

2.服務內容

(1)生活照料類。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送煤氣、送糧油、配餐、送餐、管道疏通、家電維修、家庭陪護及家庭保姆介紹等服務。

(2)醫療保健類。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防治疾病、心理咨詢、康復護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開設針對老年人家庭病床等服務。

(3)法律維權類。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維權及維護老年人贍養、財產、婚姻合法權益等服務。

(4)體育健身類。為老年人提供健身活動場所、健身活動設施、健身團隊等服務。

(5)文化教育類。為老年人提供老年電大、老年學校、知識講座、學習培訓、書法繪畫、圖書、電子閱覽等服務。

(6)志愿服務類。以社區為依托,以志愿者、義工為骨干,為老年人提供鄰里互助、定期看望、電話問候、談心交流、法律咨詢、家政服務等公益。

3.服務方式

(1)個人購買服務。對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居家老年人,以個人購買服務為主,提供收費。

(2)志愿結對服務。對本轄區內的獨居、空巢、高齡、生活困難老人,開展志愿結對幫扶活動,組織志愿者、義工為老年人提供全年無償的公益。

(3)政府購買服務。由縣區級財政統一負擔。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站)可以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拓展服務范圍,適時開展有償和低償服務或志愿服務。

(五)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主要措施

1.完善制度,健全服務機構和服務隊伍

居家養老的骨干人員要包括從事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社區協理員。在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支持和鼓勵大中專院校學生、社區居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要更多形式的來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義務服務、養老服務。建立一個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隊伍、義工隊伍與志愿者隊伍,并逐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制度模式來壯大為老年人服務的隊伍。

成立縣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領導。部門的工作規劃要將居家養老服務納入議程,并能夠及時解決各類關于居家養老服務的問題。由縣區民政局、老齡辦牽頭,勞動保障、財政、衛生、文體旅游局等相關部門配合,建立讓社會群眾參與,社區力量支持,社區主導,各政府部門協調合作的運行機制。

培育好服務組織,要鼓勵和支持社會養老服務和各類NGO(教育服務機構、餐館服務、文化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機構賴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工作,政府購買服務和居家養老服務購買的主要單位。必須是實力強、信譽好、質量優的社會服務機構。對主要內容以居家養老服務的新社會服務機構,要實行備案制度,門欄適當降低、登記程序要簡化。要積極引導和培育各類型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健康發展,并形成統一管理、輻射片區、經營連鎖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2.統籌兼顧,保障居家養老服務基本經費

縣區政府在老年福利設施投入和老年事業經費安排時,將居家養老服務經費列入預算,根據縣區經濟發展狀況逐步增加用于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補充的經費和購買居家服務的困難老人進行經費補助。

3.齊抓共管,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作用

(1)縣區財政部門負責居家養老服務經費保障工作,監督和指導居家養老經費??顚S?。

(2)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縣區發改委應把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列入其中。主動和積極的為居家養老服務向上申報居家養老服務配套建設等需要資金的項目。

(3)有關部門應配合縣區老齡辦,依托縣區城市社區現有的信息平臺,廣泛的在社區建立針對老年人的救援活動、便捷服務和安全防控等多種服務方式,通過社區便民熱線,實現送貨、送餐、家政、理發、醫療等上門助老服務,指導有條件的社區提供應急救助服務,逐步建立與老年人溝通便捷、服務及時的信息化服務網絡。

(4)有關部門要配合縣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多渠道的開發居家養老服務就業崗位,鼓勵其工作人員參加職業技能的培訓再給以經費上的支持,并按照社會公益性崗位的比例配置居家養老服務的崗位,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化隊伍。

(5)縣區文體旅游局要積極扶持老年文化活動開展社區老年文化活動來滿足老年人的需要,要結合各街道和積極組織指導社區社區農家書院和社區文化站的建設,對老年人文化和精神生活進行充實和豐富并對有需要的老年人優先提供服務。同時,為了滿足老年人能夠更近、更方便的上老年人大學,要在社區規范社區老年大學。為了保障老年人能夠更加健康的安度晚年,要建立健全適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并對其進度進行有效的監督,積極做好對老年人的健身服務和健身指導工作。

(6)縣區教育局、團縣區委、婦聯組織要大力開展敬老、愛老、養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積極組織志愿者隊伍為社區和敬老院老人提供志愿服務。

(7)針對空巢老人、病殘老人和高齡老人等這些老年特殊群體,縣區民政局要對其定期巡查、上門服務等。對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要采取的服務方式是上門服務對其進行生活照顧,鼓勵有條件的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室。

(8)縣區司法部門要加大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案件的執法和監督力度,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贍養、財產、婚姻等方面的合法權益,讓老年人享受到及時、便利、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