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教學經驗分享范文
時間:2023-08-02 17:3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語文教師教學經驗分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結合網絡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研的實效性
初中語文教師隊伍建設是促進教學高效進行的保障。因此,在追求教學效率的同時,學校和教師要重視教研活動,通過聽課、評課、討論等形式進行語文教研。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學校和初中語文教師要擺脫傳統觀念的影響,注重教研活動,為了活動的方便快捷,可結合網絡進行,讓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開展聽課、評課、討論。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研,每個教師都能夠暢所欲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對講課教師提出不同的意見。通過廣泛接納教師提出的觀點,可以使教師能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經驗。在網絡教研形式下,為語文教研活動提供了一個直觀、互動的交流平臺,使教師在民主、自由的教研氛圍中進行討論和分享,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借助網絡學習優秀教學案例,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
隨著網絡的廣泛運用,網絡和初中語文教學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網絡平臺上,教師可以找到很多教學課件,對這些課件進行研究,可以學習其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同時,教師還可以把自己的教學課件進行上傳,通過網絡上的教師分析討論,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改進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網絡教研,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拓寬了教師的學習途徑,讓他們通過網絡平臺接觸到更多優秀教師。網絡教研不受地點的限制,教師不僅可以和同一學校的教師進行討論和分析教學課件,還可以通過網絡和其他優秀教師進行教學討論。通過教學討論,讓教師掌握了更多的有效教學經驗,他們根據自己班級的學情,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中,教學能高效進行,教師的業務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能力
在網絡教研活動開展的同時,要針對語文教師隊伍進行培訓,針對教研活動中反映出來的教學問題進行指導,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有效運用學到的教學經驗,不斷通過自己的教學能力,促進初中語文優質教育的構建。
1.對教師進行教學的系統培訓。要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學校需要組織教師進行系統培訓,邀請專家和優秀教師進行教學專題講座,通過分析具體案例,抓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深入討論,使教師能拓寬思路,找到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在系統培訓過程中,同樣可以發揮網絡的重要作用,讓專家和優秀教師對學校教師進行網上遠程指導和培訓,通過教師培訓,讓本校教師能有效地、直接地選擇教學方法為自己所用,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加強教學實踐培訓。只有把教師掌握的教學經驗和學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才能把這些收獲轉化成教學能力,取得優質的教學效果。在進行教學實踐培訓時,可以把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成研究課題,讓教師在研究課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實踐,并錄制視頻課件,上傳到網絡上,請初中語文教師和有關專家進行點評。在網上進行專題教學點評,可以讓教師收集到更多的改進意見。
3.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跟隨信息發展的潮流,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通過初中語文教學論壇等網絡平臺進行教學的交流討論。通過討論,可以讓語文教師借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濃厚的教研和學習氛圍,讓他們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和培訓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
篇2
一、初中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
(一)發揮語文學科的功能性
語文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人類文化的直觀表現,而語文教師的工作任務就是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學會更好地表達、學會更好地理解。語文作為中國母語教育,語文教學應以語文為載體,深入傳播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關注學生靈魂深處的感知和體會,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精神共鳴。學好語文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
(二)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性
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能夠引領學生進入更好的學習狀態,從聲音、文字、影像多重角度理解教學內容,更入心、入腦。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積極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化,培養學生的良好認知,允許不同觀點的闡述。
(三)拓展語文教學的延展性
語文教學不僅是學校教學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和國家進步的需要,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就事論事,應該從基礎教學入手,進行橫向縱向的深入拓展,從教學背景出發讓學生更加透徹的體會,了解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博大精深。教師通過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研究并掌握語文教學的客觀規律,進而促進語文教學對社會以及國家發展的改革完善。
二、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一)建立健全教育培訓體系
教育培訓對象包括新入職教師、原在職教師以及高等師范院校學生。
一是新入職教師的培訓。與長期從教的老教師相比,新入職教師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例如對課堂教學設計不完整,頭重腳輕,單方面注重互動卻淡化了對學生人文性的教育。應該利用新入職教師充足的理論知識,挖潛其創新思維,以新教師帶動老教師教學模式的改革,以老教師帶動新教師教學經驗的傳遞。
二是原在職教師的培訓。對原在職教師持續充電,根據教學需求及時、有針對性的培訓,他們長期奮戰在一線,已經建立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想要突破固守的模式很難,通過培訓讓他們能夠逐步地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自主接受新事物,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把握好教與學之間的比例關系,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三是高等師范院校學生日常學習培訓。高等師范院校是教師隊伍的源頭,在該階段對師范生進行系統的教育培訓,使其了解自身即將從事工作的重要意義,應提倡多元化教學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應根據自身的特點不斷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已完全具備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因此學校應給予學生廣闊的空間和平臺。
(二)重塑為人師表職業理念
為人師表是教師的職業靈魂,但是現今教師隊伍中不乏受利益驅動而變質的教師。在課堂上敷衍了事,在課后補習班上才講重點,誘導學生進行課后補習從而獲取利潤。導致學生課后壓力大,嚴重缺乏自主時間,長期惡性循環造成教學效果的大打折扣。因此,重塑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理念刻不容緩,讓每名教師明確認知每一個課堂的45分鐘對學生來講的重要意義。通過對教師定期的監督提醒之外,家長、社會機構、教育系統應該全力配合,為孩子打好這場攻堅戰,還給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不要將孩子的思維完全扼殺在無止境的補習中。
(三)強化教師學習提升意識
篇3
【關鍵詞】語文教師;專業素養;蘇霍姆林斯基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8-0138-01
時展,社會推移,日新月異,瞬息萬變,在整個教育系統也在改革的過程當中,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適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呢?我認為,只有靠扎實的語文專業水平,才能屹立于改革的浪潮之中。
語文教師扎實的專業成長之路在何方?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培訓、學習、進修、座談、參觀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近幾年來,我們學校敢為人前,另辟蹊徑,一直探索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之路。經過實踐探尋,把自覺讀書、備課思考、務實科研定為立足點,三足鼎立,三為一體,以促進語文教師專業不斷成長,現表述如下:
立足點之一:自覺讀書,夯實語文教師的專業基礎。蘇霍姆林斯基以讀書作為自己人生成長的一筆重要“財富”:“我私人的圖書館里,在幾間房子和走廊里,從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擺上了書架……有成千上萬冊圖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是無法活下去的……”但與他一絲不茍的讀書態度極不協調的是,一些中小學有相當一批教師卻很少有時間去讀書。試想,如果一個學生一年讀一本書的話,那么有著50個學生的老師又該讀多少書才能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呢?實際上,語文教師每年的閱讀量應不少于200萬字。
身正為范,學高為師。語文教師要自覺讀書更是責無旁貸,首當其沖,一個語文教師的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沒有讀書的習慣、讀書視野的寬窄和讀書積累的厚薄。讀書是每位語文教師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覺是讀書的基本前提,是內在的潛動力,讀書才會常讀常新,常讀常活,猶如一股源頭活水,不斷冒出鮮活的泉水。語文教師通過自覺讀書,不僅獲取信息、增長知識,還提升了個人的人文底蘊。知識面廣了,底蘊深了,教學起來駕輕就熟,事半功倍。我每周業務學習,通過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強化自己作為語文老師的語文底氣。這樣學習也是讀書的一個的重要環節,營造良好的愿讀書、好讀書、樂讀書的氛圍。
立足點之二:備課思考,踏實語文教師的專業內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擲地有聲的警言,告訴我們,如果讀書不思考,往往進入寶山而空手而回。讀書是汲取別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對文本的積極思考又是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必由之路。教材是載體,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開放的課堂當中,在知識來源廣泛的層面上,就看老師的思考能力水平的高低了。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教師一定要一絲不茍對待,特別對教材進行備課思考,應包括三方面:課前預設的思考、課中組織的思考、課后反饋的思考。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它需要教師課前做出周密的策劃,這就是對教學的預設。課前預設的思考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學會解讀文本是必備的素養,是一種專業知識、言語技能、倫理情操和審美價值等方面的綜合素養。我們除了學會解讀自己,對自身的知識、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讀外,還要學會解讀學生。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作為教師要學會解讀文本。在解讀文本這一環節時,我們最能夠見出一個教師的思想修養,學理結構和他的文化視野。
有了良好的課前預設,還要求教師有出眾的課堂調控能力,因此,語文老師必須對課中組織進行嚴密的思考,掌握兩種能力,一是對教材的駕馭能力,二是對學生的駕馭能力。教材是靜止的事物,課堂上老師可以調控,可以分重難點進行割舍,旁敲側擊,有的放矢;而學生是動態的個體,需要老師的洞悉察覺,教育機智,還要有口若懸河的口才,敏捷的思維,以應對課堂中的千變萬化。在不同的情況下,對課前的預設,教師靈活變通,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立足點之三:務實科研,充實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能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只是一個教書匠,要想真正在語文專業之路上走得更闊更遠一些,就要走上科研興教的道路,以大膽務實的科研能力,充實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篇4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互動高效 策略思考
新課程改革指引初中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通過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讓語文學科的學習效果推動其他學科學習。本文剖析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并且探究出了創設互動高效課堂的對策。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待提升的地方
1.課前教學備課不充分。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一樣,初中語文互動學習課堂要求教師摒棄原本按本照宣的教學方式,而是使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然而,根據調查統計的情況看,目前,初中語文課前教學備課的情況遠遠沒有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備課工作方面表現出兩種極端: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中老年語文教師,一直相信沿用多年的教學方案是最有效的,不愿意嘗試和接受新的教學方法;較為年輕的語文教師有較高的工作熱情,但是缺乏實踐經驗,在備課環節中缺少把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意識,制定的教學策略容易受到挑戰。
2.課堂教學效果不樂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需扮演好學生知識的指引者,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還沒有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方面表現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大部分初中語文課堂上,依舊是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為了在預設的時間內實現教學目標,幾乎所有教學環節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漸漸地學生會進入老師預設的套路中,教師只要按照原先的計劃進行教學即可;其次,多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理念,表面上看是被引入了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但是實際缺少明確可行的教學策略,只是營造出看似熱鬧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
3.課后教學反思不理想。有效的教學反思是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必要因素。初中語文互動高效的教學,強調教師應該學習和掌握課后反思技巧,培養課后反思的教學習慣。然而,從調查統計的情況看,初中語文教師普遍沒有進行課堂教學反思的習慣,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課后反思對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有效作用,大多數教師認為課后反思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教學環節。
二、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對策思考
1.科學安排,塑造高效課堂。重視課前預習。充足合理的課堂備課是開展互動高效課堂的有效保證,可見課前備課十分重要。教師應反復多遍地閱讀教學內容,對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都弄清楚弄明白,每一知識點需要使用哪種教學方法應該非常清晰。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有預見性地了解和掌握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疑難困惑,并且能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和處理這些困難,讓學生更輕松更容易地掌握學習的要點,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找準課程切入點。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把握內容的切入點,才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營造高效的教學氛圍。“灌輸式教學”就是把文章的作者、寫作背景、生字生詞中心思想,平鋪直敘地向學生介紹,這樣不僅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切入點,要求語文教師找出教學內容的重點,介紹文章前,讓學生首先明確本次課堂的學習重點,讓學生在互動探究中有目的性地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的《從百草堂到三味書屋》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結合文章細節體驗自身的生活經驗著手,以正確領悟生活的苦與樂為教學重點,從而對文章開展每章節的學習。
強化課堂訓練。無論是鞏固舊知識,還是接觸新知識,都必須進行相關的課堂練習,教師還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置課堂練習的題目。怎樣才能挑選設置出好的練習題目呢?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為教學的重點任務,通過課堂訓練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最終營造互動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的課堂訓練設計中,教師可以提問:“假如登上了月球,你們將會在月球上做什么呢?”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分享想法,培養拓展思維能力。
2.加強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初中語文互動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言行神態是營造良好氛圍,實現師生互動教學的橋梁。言行親切、情緒飽滿的教師,更能夠以滿腔的熱情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互動探究學習中。初中語文互動高效課堂應該展現為“以學生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使用引導的方式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技能,讓學生享受到語文學科無窮的樂趣。所以,教師應該在深入摸索教材的基礎上,提煉和設置出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問題,進而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適時恰當地提出問題。問題提出的實效性也是影響互動、高效教學課堂塑造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能充分發揮提問對課堂教學互動的積極作用,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在最合適的時候,以最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達到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創設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在大概把握文章,理順文章情節后,向學生提出問題: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桃花源里有怎樣的景色?生活著怎樣的人民?文章最后南陽人劉子驥為什么沒有找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呢?這又說明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在全面分析課本塑造的環境的基礎上,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
3.做好反思,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課后教學反思,從四大方面著手,包括思效、思得、思失和思改。思效就是對上完課后對本課教學效果作自我評價,例如哪些內容學生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教學有待提高;思得,課堂教學結束后,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總結成功經驗,并及時記錄下來,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思失,課堂教學有得必有失,面對性格各異和學習能力各有不同的學生,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可能會有出入,教師要勇于總結教學工作的不足,認真琢磨,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思改,進行課后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入剖析問題,并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強化課堂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學科教師每個星期集中進行一次課后反思的交流會議,分享自己的看法,學習他人的經驗,也是做好課后教學的有效辦法。
總體而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創設互動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我們要認真觀察和反思現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創新思維,改變思路,不斷摸索,從而探尋出符合學校實際,符合當今學生需求且可行性強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推動教育事業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紹山.論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專業化發展[J].考試周刊,2012(36).
篇5
本文簡要分析了一些促進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師教研模式的改革方法,使得教研模式更加具有操作性,同時也是對教師教育理念思想的一種更新,希望能夠為我國的中學語文教學提供更加有利的教育資源。
【關鍵詞】
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師;教研模式改革
一、前言
自新課改提出后,國家教育部越來越嚴格要求教師的教育工作,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新課改下我國中學語文教學模式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師教研模式的改革為教師提出了更加專業化的要求,目前眾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積極探索如何來提高教師專業化的快速成長。按照以往的教學經驗,學校組織開展了通過將課堂教學作為載體的教研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將課堂作為一個共同的整體來提高其專業化。
二、學生是教學模式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研究探索者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中學語文教師往往只是扮演者一個教書者的角色,他們的工具也只有教材或者教學參考書足矣,完成教材指定的教學內容就是教師主要的工作任務[1]。然而所謂的研究者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具有研究某種東西的權利與義務。但是傳統的教育工作者卻沒有對教育教學的研究權利與義務,充其量也只是一名參與者。而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語文教師應該作為一名教學的研究者,積極主動研究與反思在新課改中遇到的難題;對于課程、教學以及教材等進行積極主動的研究與探索,在新課程改革下,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師角色。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策略等,根據自己的特點,形成屬于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
三、積極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教師成為知識的培養者
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閱讀的主體。新課改下,要積極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激發其興趣,要采取獎勵等有效措施鼓勵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并給予學生足夠自由的空間博覽群書,慢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例如也可以通過開展一些辯論賽、課外知識閱讀比賽等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并為其提供廣闊自由的閱讀空間[2]。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自愿地去進行課外閱讀,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養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從而不斷獲得新知識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使用多種閱讀方法,慢慢找到適合自身的合理的閱讀方法。在學生進行瀏覽閱讀時,只有掌握了合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在閱讀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學語文教師在訓練學生閱讀時,要督促學生培養邊讀邊標注與邊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采用精讀、略讀與瀏覽相結合的良好的閱讀方法。
四、增加課外活動的開放
新課改體制下,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課外活動的開放。學生適當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與老師的感情,增加與老師之間的親和力,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此,實行新課改體制后,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多地增加課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教師教學的真正目標所在。通過對課外教學活動中產生的問題積極思考,來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打破單一備課模式,進行集體備課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是獨自一人完成備課的,教師之間的合作是比較匱乏的。在中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應該提倡合作精神,互相支持幫助,分享各自的經驗,針對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切磋與探討,共同學習與成長。教師之間的互相合作,不僅是校本教研的標志,也是其靈魂所在。所以,新課改體制下,應該積極開展開放式的集體備課活動。即根據年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經過年級組商量后,由每位教師來選擇教材中的不同內容給予授課。在教師主講過程中,一定要清楚新課程的標準,新課程的新改變以及學生的領悟能力,并且一定要講明白新教材的特點、新教材的設計思路以及對于教學方法和作業是如何設計的。并且,要規定每個年級每個學期必須有一位教師對全校進行公開授課,鼓勵其他各科各年級的教師積極進行聽課,從而為教師提供一個公開交流的平臺。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使得每位教師能夠獲得快速發展,及時獲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與經驗。通過這種方式,打開教師之間交流的大門,減少封閉現象的存在,充分調動其教學的積極性,通過中學語文教師之間的積極交流與合作,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教研氛圍與教研文化環境。
六、結語
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新課改體制的實行不斷使這些問題得以發現并得到不斷優化與改善,從而大大提高了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學模式得到了不斷創新,使教師擺脫了傳統的授課方式,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去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使中學生真正的課堂魅力。然而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模式并不是一無是處的,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值得借鑒的地方通過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應用到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中去,從而為我國的教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劉純 單位: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教師進修學校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129-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的教學改革也在順利推進中。語文是一門基礎、重要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內容也博大精深,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有很大幫助。在初中語文教育過程中,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和理念已經不適應于當前的時代背景,必須要對其進行改革。在素質背景下,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推進,對于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必須要改變,要結合新時代的特征,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高等,這些都將會對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帶來影響。
一、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老舊
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由于傳統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對當前的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還比較陳舊,依舊采用一些比較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對很多內容并不是很理解。在新課改不斷應用的背景下,對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水平的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要學會如何使用語文知識,而不是只學會各種詞語、語法等基礎知識。但是由于傳統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使得教育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很多學生都成為考試能力強的人。
2、教師綜合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水平還比較薄弱,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沿用比較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將大綱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資源,使得學生只會被動地學會如何去完成作業、取得更好的成績,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的考核不到位。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措施探討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應該要更注重對學生的個體性的發揮,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并且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初中語文知識的應用。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對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程的認識
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基礎,在教育過程中要定期對教師進行相應的宣傳,宣傳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知識和理念,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管理。初中語文課程教育的主旨是要讓初中生通過實踐學習,使得初中生能夠應用所學到的各種語文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對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意識進行改觀,認識到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從而加強現代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語文教育過程中的應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2、加強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
初中生的個性是好動、好奇的,初中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斷激發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提高初中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從而使得初中生可以積極參與到實踐教育中來。比如在教育過程中加強分組教學、情景教學模式的應用等,通過在語文課堂上設置一些相應的環節,使得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強化對知識的領悟。另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嘗試對初中生與教師的角色進行互換,有助于突出初中生的語文教學主體地位,開展以初中生為中心的語文教學,注重啟發式、引導式的交流,為初中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以日常生活為原型的情景,讓初中生能夠對教師所擬定的場景比較熟悉,從而可以加深對所學的語文知識的內容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新媒體設置一些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語文課堂中。比如在講解詩歌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圖片、文字、音樂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學生能夠對詩歌的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領悟到詩歌的魅力。
3、加強初中語文教師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初中語文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對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有較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對自己的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通過不斷地充電,接受再教育,使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可以不斷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黑板教育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語文教學水平,對此要積極加強對語文教學理念和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進,使得初中的教育可以逐漸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對此,在對語文教師的能力素養進行培養的時候,應該要注重培養初中語文教師的信息意識,使得教師能夠借助各種計算機平臺、新媒體平臺實現信息化教學管理,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育,從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問題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教師。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借助各種媒介平臺加強與其他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就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經驗進行分享,將自己對語文教學的看法講出來,不同的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對自己的教學問題進行反思,累積更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是初中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有很大的幫助。在新課改背景下,應該要對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引導職責,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教學的突破點,加強對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進,借助新媒體和多媒體技術,加強語文課堂上的情境的設置,真正踐行新課改的理念,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保亭.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空中英語教室:新教師教學,2011(09)
篇7
【關鍵詞】初中語文中華文化教學
一、語文教師應具備豐富的教育文化底蘊
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還應具備豐富的教育文化底蘊,教育作為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這里所說的教育文化主要包含教師個人的修養、職業道德、超前的教育理念、淵博的學識、精湛的教學藝術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等。只有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積累,經長期的沉淀就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教育文化底蘊。如果一個語文教師一節課能口若懸河地從時代背景講到段落大意、到中心意思、到寫作特點、到語法修辭等等,那么我們承認這個教師的語文基本功非常扎實,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他還沒有教育文化底蘊,因為他這堂課完全是在將前人的東西原版“刻錄”進學生的腦子里去,學生根本不需要動腦筋去學習,長期下去,學生也就不會學習了。這樣的效果是少、慢、差、費。如果一個語文教師能巧妙地營造語文文化氛圍,讓學生在語文文化氛轉里加深體驗而學習語文知識,學生會學到很多自己需要的知識,也能受到優秀文化傳統的熏陶,這個老師就是一個具備教育文化底蘊的好老師。
二、怎樣營造合理的語文文化氛圍
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語文課型的不同,要注意營造不同的文化氛圍,下面就第四學段語文識字寫字課和閱讀課談點個人看法。
1.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逐漸明白祖國文字的起源、發展史及漢字在世界交流中的地位等,他們會自豪地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多么了不起,祖國的文字多么優美!祖國的歷史多么悠久阿!從而他們會更加熱愛祖國文字、熱愛祖國。
教師還應把生字詞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不能把生字詞從文中剝離開來進行枯燥的音、形、義的分析。特別是在文言文教學時,經常看到有的老師在翻譯課文時,把文言詞與文章內容分開處理。如《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字的特殊用法,很多老師都當著重點來講解,要求學生背得其用法、意義。其結果是:到底是狼還是犬?狼為什么變成犬?“犬”為什么“坐于前”等等問題困惑于學生心中。這樣做脫離了文本,有悖于語文教育的特點。即使學生掌握了一些生字的音、形、義等基礎知識,但是作者為什么用這個字而不用其他字?這什么用在這里而不用在別處?這樣用對文章的表達效果有何作用?這些問題學生全然不知,教學目的就沒有達到。我們用醫生給病人治病作比方:假如醫生把病人放在病床上不管,只把他有病的器官割下來拿到手術室去治療,我們可以想象病人與器官會是怎樣的后果。所以醫生在給病人做手術前必須對病人進行全面體檢,然后再進行局部治療,最后病人出院時還要進行全面體檢。醫生給病人治病的這些環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稱之為“整體――部分――整體”,把生字放在語言環境中去學習,有些字音、字義不用老師講,學生也會心領神會。
在寫字教學中,老師可以多講一些古今書法家的故事,開展書法作品展評等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寫字熱情,端正寫字態度。讓其明白寫好文字也是熱愛祖國的具體表現。學生在這樣的文化氯圍中就會自覺地“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了。
2.閱讀課要營造與學生生活近距離的文化氯圍,而不一定是五彩賓紛的語文情景。第四學段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涵蓋面非常大:時空上遍及古今中外;體裁上包含記敘文、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及各種應用文等;題材上涵蓋“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所選的文章又大多是名人名篇。由于農村學生閱讀量小、見識少、信息閉塞等因素,給我們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語文老師要營造近距離的文化氯圍,拉近學生與作者的距離,與作者近距離對話,了解當時的文化習俗,走進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分享作者的成功喜悅。課堂上要讓出盡量多的時間給學生閱讀文本,“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名人名家讀書的方法和習慣,注意引導學生齊讀、分小組朗讀、分角色讀、自由讀或默讀等,還要形成閱讀群體,讀后群體間相互交流、暢談個人體會,共同分享讀書的樂趣,也可以開展一些讀書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這樣,班上的讀書氣氛造起來了,“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近距離的文化氛圍中學生很容易讀出“形”、讀出“神”來。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美國習俗,知道美國小孩愛玩好動敢冒險等特點,家長也很支持小孩的行動。這樣,學生就會理解莫頓.亨特的父親為什么沒像中國的父親那樣責備孩子,警告孩子下次不能這樣做了。在教學生初次接觸的文言文《童趣》時,教師可以喚起同學們對兒時生活中趣事的回憶,引導他們與沈復一起體會“物外之趣”,在寬松活躍的氣氛中學了知識,培養了想象力。教師只要營造了這樣的文化氛圍,又何必進行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意思、語修邏文的剖析呢?藝術賞析的唯一標準是整體美,而不是肢解得支離破碎的零亂的美。
三、營造語文文化氛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篇8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生動性
語文課堂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課堂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所以如何強調和帶動發揮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成為現代初中語文教學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的生動意義入手,綜合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生動性實現的對策。
一、生動的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理論知識,還要求關注和重視學生的技能、個人情感、價值觀念等多個方面的培養。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管理模式過于僵化,脫離了文學情感培養的基本要求,單一地將語文作為文字和書面語文積累的學科,不利于塑造人的個性發展,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和重視文學精神情感的傳遞,應該重視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情懷以及未來理想追求的鼓舞。
二、生動的語文教學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生動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通過個人思考和感悟來獲得個人體會,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生動的語文教學屬于學生個人文學情感的內化過程,所以要求學生重視課堂活動設計的生動性,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初中語文課堂成為一個動態的交流和學習過程,可以綜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與樂趣。
三、生動的語文教學是讀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的一條最重要的經驗就是讀寫的結合,實現了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這也是實現生動教學課堂建立的重要基礎,通過朗讀來感受文字的情感表達,通過寫來鞏固自己對細節的理解,學生在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總結對文章的理解,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總結寫作特征,轉變過去被動接受的語文學習狀態。學生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和寫作來提升個人文學素養,培養文學理解能力,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四、初中語文教學生動性實現的對策
1.加強師生交流
傳統的語文教學學習強調以課堂和教師為重點,以教材內容為指導核心。現階段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在逐步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豐富,課堂上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互動,避免教師課堂講解,學生單一聽講、記筆記的無交流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活動的安排和設置上多花心思,多設計生動有趣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語文問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課堂教學應該使文學理論知識與趣味性相結合,需要教師有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文學素養,不固守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師要調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通過幽默的語言和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語文課堂氛圍,生動有趣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一個幽默、睿智、文學素養較高,善于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語文教師可以感染課堂上的每位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課堂是自由發揮想象、自由交流個人感悟、表達個人情感的舞臺。
3.采取多類型的教學模式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影視作品片段、圖像資料以及標本等來組織課堂語文學習活動,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帶學生進入文學的情感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學的巨大魅力。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個人學習語文的感受,在欣賞經典散文、詞曲、詩歌畫作中提升文學素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朗讀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不同主人公的心理情感變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生動的語文課堂環境和課堂氛圍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理論知識,還要求關注和重視學生的技能、個人情感、價值觀念等多個方面的培養。通過研究和分析初中語文課堂的生動性,有利于充分發揮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和支持作用,帶動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所以關注和重視生動的課堂氛圍的構建,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是每個語文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參考文獻:
[1]薛秀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26):76.
篇9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師 素質 提升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B-0013-02
古往今來,教師都被看作一項神圣而崇高的事業。荀子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夸美紐斯說:“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別林斯基曾寫道:“教育者多么ゴ螅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縱在他的手中……”可見,教師對于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而現在中職生的語文基礎水平較低,這給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中職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程目標的實施者,理應比學生具備更高的語文素質。因此,提高中職語文教師素質顯得十分重要。
一、中職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要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探索富有實效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教師要加強學習和研究,努力促進專業發展。”“了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重視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積極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加強語文實踐,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恰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基于此,中職語文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高度的責任感
教師要有責任心,這實質上就是一種敬業的精神,是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托爾斯泰也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系中也無所不及。”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責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
(二)淵博的知識
中國古代思想家王充說過:“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捕者也。”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講究實用,這是由語文的工具性特點所決定的。對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語文不僅是學習基礎學科的工具,更是學習專業課程最重要的工具。作為語言工具學科的語文教學必須還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這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要博學宏才。一是要具備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指導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需要。二是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知識,如具有人文、科學、心理等方面的一些基礎知識,不但有利于語文教學工作,又拓寬知識面、愉悅身心。三是要掌握現代多媒體技術。過去靠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就可以支撐的中等職業教育課堂。如今,現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并應用于中等職業教育課堂,作為中職語文教師,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現代多媒體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
一是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加強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等教育理論知識并將這些知識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建立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二是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如講課口齒伶俐、吐字清晰、普通話標準、語言精煉,善于駕馭課堂。三是注重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墻報比賽、辯論賽、講故事比賽等。四是超強的心理調節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有成熟良好的個性、較強的處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面對多變的情況,保持冷靜的頭腦,及時調整心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深厚的文學功底
語文教師必須大量閱讀,勤于積累,不斷寫作,具備深厚的文學功底,才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五)強烈的創新意識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語文教師要順應時展,應在教學、教法等方面加強創新意識,以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二、中職語文教師提升素質的途徑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提出了具體教學要求和建議,中職語文教師要重讀語文教學大綱,在此基礎上通過樹立人生觀、自主學習、參加教研活動、外出學習培訓、重視創新、勤于思考等途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增強責任心,加強責任感
學習掌握并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其位、謀其政、做其事、盡其責”,經常參加政治學習,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二)加強自主學習
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增強自我教學能力,學習新的教學手段包括語文教學方法、教育理論、相關哲學著作和現代教育技術等;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自我超越,才能在新形勢下游刃有余地開展語文教育活動。
1.博覽群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語文教師,應該閱讀以下幾類書籍:一是本專業書籍,這是教師之本;二是與本專業有關的理論書籍,以提高本專業的教學水平;三是與本人愛好有關的書籍,語文教師是一個“雜家”,屬于個性拓展閱讀。
2.手勤多寫。主要寫課堂實錄、寫教學設計、寫教學日記等。從教學中自己觀察到的材料,有長期的經驗,有長期的積累,多次積累就會有新發現、新收獲。
3.努力提高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能力。21 世紀是一個信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現代教育模式更多地加入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成分。當今的中職生對于直觀、形象、感染力強的客觀事物比較感興趣,多媒體教學則滿足了他們的興趣,適應他們理性思維不強、學習持久力弱的特點。教師是新技術運用的關鍵,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新技術發揮應有作用的前提條件。在多媒體、網絡化的環境中,教師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多媒體 CAI 應用等,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
4.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借鑒,交流提高。如今,網上學習、網上查詢、網上交流已成為一種潮流,教師應上網學習,用電腦備課,促進自身素質迅速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學設計;交流教師課改的問題和思考,開展教學研究;學習參與網絡提供的教案、作業、單元檢測試題、課件、教W設計、教學反思、教育敘事、教學隨筆、教學案例、公開課示范課錄像等相關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網絡教研為自身教學服務。
(三)參加教研組活動,參與合作研究
教研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基地,語文教師應積極參與教研組活動,參與合作研究。
1.參與集體備課。一些教師往往習慣于獨自備課、講課,獨自學習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當然,個人學習是必須的,但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強調團隊學習。“眾人拾柴火焰高”,實踐表明,教師緊密合作評估教與學、探討有效教學方式能夠更快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教師要集體學習與合作,發揮“團隊效應”的優勢,以借眾人之力改良教育學,分享教學反饋信息等。
2.參加聽課、公開課,對課堂進行診斷。聽課,是以課堂教學診斷為目的的一種研究形式。步驟為:課堂觀察書面記錄組員點評深度交流改進建議自我反思。通過聽課或公開課,有效地對課堂進行診斷,提高自身授課水平。
3.開展說課活動。說課就是自我反思,是錘煉教師、把教師日常轉化為詩意化行為和研究的最好辦法,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步驟為:說理念說途徑說評價討論。通過開展說課活動,可有力促進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重視外出學習培訓,交流提升
要重視師資培訓,參加各級各類中職校語文教研活動,如理論講座、聽課、評課、優質課、網絡交流等。無論是何種規模與形式,教師都要珍惜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在學習培訓過程中認真學習,認真記錄,學以致用,資源共享。
(五)重視創新
21 世紀是創新發展的世紀,中職語文教師要有創新教育意識,確立現代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質,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教師不應長期使用一種模式為學生上課,不應一直用一種設計教授某篇課文,而是要不斷創新思想、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生每天都有新感覺、新收獲。有創新的教師,才有創新的學生,才有創新的民族。我們還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發揮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六)善于思考,熱衷反思,懂得總結
語文教師是在實踐、學習、思考、總結、反思以及再實踐的過程中成長,要不斷學習他人需要理性思維,認真反思課后小結,精心構思教法設計。總結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總結的過程就是提高的過程。總結還能輸入、吸收新知識新見解,提高科研水平。
篇10
關鍵詞:語文教學;專業化;教師隊伍;新課程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職業的專業化,中學教師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語文作為學校教育中的基礎學科,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專業化水平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而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
一、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概念內涵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的發展,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教育發展的根本要求。教師優先發展是學生發展的依托,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教學工作意義的前提下,拓展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努力提高專業修養,掌握規律,培養專業精神,實現自身人生價值,這是教師崗位的要求,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單單是文憑的提高,學歷和能力不能劃等號,語文教師的素質問題最重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不僅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各科課程的前提,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語文素養與創新能力。提升語文教師語文素養是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靳健指出:“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自身的專業內涵,提升言語水平、思維水平、美感水平、教學水平、專業態度與自主意識,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語文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不但需要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語文教師提升語文素養的行動,作為人類交際工具的語文學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理解力層次。語文中那博大精深的文化、精致優美的語言構成了語文學科獨特的人文特色,語文教師專業化內容是由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決定的。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要求語文教師不但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具備教育理論知識,不但有強烈的情感感染力,還應關注學生,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具有實踐與探索的精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個初中語文教師,要從語文學科內容出發,打破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引導學生把課本知識融入生活情境,挖掘教材蘊含的德育內容,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滲透德育教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完成。
二、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路徑
隨著初中語文新課改的推進,對初中語文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不斷更新,初中語文教師,怎樣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成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關鍵。
1.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是進行整體規劃、構建成長的橋梁
對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制訂培訓規劃,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提出不同要求,提出了“合格、骨干、名師”三個發展層次,三年成為合格教師,五年成為骨干教師,十年形成風格,打造名師。制訂合理科學系統的培訓計劃,使新教師盡快熟悉教學要求,融入集體,迅速適應教學環境,督促中級教師不斷進取,敢于創新,爭取成為有獨特教學風格的語文教學名師。這個規劃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架設了成長的橋梁,是語文教師從合格到優秀再到卓越的不斷完善過程,實現了知識和能力的超越提升,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成長軌跡。
2.讀書學習,研究探討,內外兼修
語文教師通過“讀書、思考、研討”,增長專業智慧,提高語文素養。首先語文教師的讀書活動要廣泛涉獵、互相推薦,營造出讀書氛圍。經典名著和流行讀本;文學作品和哲學教育書籍;歷史科學和文化藝術,各個領域的精髓理論,都是閱讀的范疇。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成為語文科組讀書日常習慣。其次,在進行讀書活動中,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勤于探討,加深了讀后思考。通過讀書沙龍,分享讀書的樂趣,交流讀書的體驗。大家可以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就文學等話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3.立足課堂教學,構建成長的舞臺
對新教材深入研究,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數。打破過去每課必講的傳統做法,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對部分內容進行調整,打亂教材的編排順序,選取重點精講,延伸、補充教材的內容,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語文教師發揮自己特長,精心創設活動情境,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切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把傳授性教學與探究性合作教學相結合,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精心設計組織講評,熱心輔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語文課綜合性較強,課堂上要體現語文的文字美和藝術美,一個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通過互動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學過程精細化和人文化。
4.開展語文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開展語文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建立“教務處―語文教研組―備課組”三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合理的語文教研制度是開展語文教研活動的保障,學校依托課程改革機構,成立研究小組,展開課題研究,借助互聯網開展教研活動,明確各級職責,各責任部門互相督促,開展學科研究活動。加強骨干教師對語文教研活動的領導作用。學校領導對語文教研活動要重視,想辦法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投身到教研活動中,為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并且對校本教研活動加強管理和策劃,搞好教研組建設,構建共享平臺。教研組是語文教研活動的主要承載者。發揮它們的引導作用,為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集中備課、教學反思等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重視課后調研活動,組織教師進行聽課、評課和學習培訓,同時還需要建立系統的評價制度和完善的激勵機制。教研活動是資源共享的學習活動,活動要體現主體合作精神,教研活動過程就是探索和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是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同的教師,由于經歷和知識結構層次的不同,對同一問題可能會有不相同的看法。研訓活動教研員要尊重教師主體,尊重教師的教學經驗,通過合作式學習,共享勞動成果,通過合理開展語文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下,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優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適應新課程改革,實現專業化發展。讀書學習,研究探討,內外兼修,立足課堂教學,構建成長的舞臺,積極參加語文教研活動,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
參考文獻:
[1]衛春兵.淺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硅谷,2011(6).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語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