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調研范文
時間:2023-06-12 16:4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經營調研,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基于對縣情的深刻審視,蘭西縣黨政領導班子認識到,在基礎弱、底子薄、欠帳大、積累少,后發展再發展能力嚴重不足的現實面前,要實現脫貧解困,必須拔掉頭腦中的“窮”根,解除思想上的“窮”氣,消除貧困文化心態,牢固樹立以市場化為主的經營理念。調研中發現,蘭西縣這種經營理念的確立,也是一個從不統一到統一、由不認同到認同、由不接受到接受的漸進過程。他們針對各層面存有不同認識、持有不同觀點的實際,通過會議動員、專家講課、座談討論、入戶宣講等辦法,做了大量的解放思想、統一思想的工作,把縣級領導干部講經營定位在用市場經濟思維做決策抓落實上,把鄉鎮講經營定位在以帶領農民進市場為主的經營服務上,把部門講經營定位在服從服務于全縣整體經營大局上,把民眾講經營定位在叫響發家是第一要務上?!敖洜I”這兩個字在蘭西被賦予了較多的理性因素和實踐內涵,并逐漸在蘭西廣大干部群眾的頭腦中扎下了根,形成了凝心聚力、同頻共振的人和效應。“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種經營理念也是“堅毅自強、無畏有為、文明敬業、開放向上”的蘭西精神的一個濃縮。在經營理念的驅動下,蘭西縣廣大干部群眾在變劣勢為優勢、變優勢為強勢上形成了共識。一是把貧困劣勢轉化為政策優勢。從經營視角客觀審視縣情,逆向思維,把貧困劣勢轉化成政策優勢,相繼得到了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省十弱縣政策支持。二是把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和優勢。激活生產力要素中人這一最活躍的因素,調動各級領導干部積極性,尊重和發掘群眾首創精神,激發廣大民眾干事熱情,形成了全民創業的態勢。三是把地緣潛力轉化為地緣優勢。主動融入哈市經濟圈,接受強輻射,發展市郊經濟,在與哈市對接中擴張經濟總量。四是把特色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著眼于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亞麻產業確定為立縣主導產業,釋放資源資產潛能,創造競爭新優勢?,F在看,蘭西的干部群眾已經深知,非經營沒有出路,唯經營才有希望,人人都做經營主體、人人投身經營實踐的氛圍已經形成,這種意識形態領域從“破”到“立”的轉變難能可貴,必將演進為引領蘭西人脫貧解困、干事創業的動力源泉。
第二點啟示:創新經營實踐,凸顯亞麻產業“領跑”地位,為經濟擴張構筑了產業支撐
蘭西素有種植亞麻的傳統,擁有“中國亞麻之鄉”的美譽,歷史最高年份亞麻種植面積曾達到21.6萬畝。然而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影響,亞麻產業一度陷入萎縮,農民種植積極性下降,亞麻企業紛紛停產。近年來,蘭西縣委縣政府對亞麻產業的發展進行了重新定位,變就企業抓產業為強產業帶企業,變鏈式聯結為營銷牽動,堅持政府主導、行業規劃、市場運作、社會融資、多方共贏的原則,聚集政策資金和人才優勢,走“營銷拉動、加工擴張、原料支撐、科技長入”的路子,建設“中國亞麻城”,使亞麻產業實現了恢復性發展,構筑起了溫州式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發展格局。一是做活亞麻加工企業的存量優勢。堅持以存量換增量,以增量擴資本,實現亞麻工業總量擴張和亞麻企業群族發展。2001年以來,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9.2億元,亞麻等加工企業發展到170家。引入香港企業紡織公司和哈爾濱陽光紡織貿易有限公司,盤活黑蘭麻紡資產近億元,以此為龍頭,拉動全縣亞麻產業開發提速推進。到今年年末,全縣亞麻干濕紡能力將達到4萬錠,織布能力1500萬米,編織能力150萬套(件),吸納社會就業2萬人?!爸袊鴣喡槌恰陛喞找媲逦6轻尫拧爸袊鴣喡橹l”的品牌優勢。注冊了蘭西亞麻原產地和綠色亞麻用品兩個專用標志,在財政沒投一分錢的情況下,用市場化運作手段建成了黑龍江亞麻大市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等地設立了蘭西亞麻編輯制品直銷窗口,蘭西的亞麻系列產品已遍布全國各地,并已打入美洲、歐洲、澳洲、中東等國際市場。三是彰顯蘭西地處哈市都市圈內層的區位優勢。以黑龍江亞麻市場、宗正物流中心的龍頭,已初步搭建起哈北物流基地框架。通過“政府主導、民間運營”的方式,在5月25日舉辦了“首屆中國(蘭西)亞麻節”,國內外客商300多人參加了項目洽談,簽約額6.9億元??h內140多家企業、5000多戶個體工商戶積極參與,吸引域內外游人20多萬人,打造出了人流、財富流競相迸發的會聚效應。在亞麻一業領跑的同時,各業也同步跟進。特別是以“中國東北之鄉”品牌為牽動,東北的短鏈產業化模式初步形成,商品量達到35萬頭,擴繁點達到52個,連鎖店發展到16家;以市場化運作、社會化融資、多元化辦學的形式,興辦了私立崇文學校,改造了中小學校條件,新建電教樓、宿舍樓3.2萬平方米;匯集多渠道資金投入建設了引泥入蘭工程、應急水源工程和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水制約”問題;積極爭取省市扶貧開發、以工代賑、通鄉通村道路建設專項扶持資金,解決城鄉道路建設問題。蘭西縣運用市場化經營手段,在“無中生有”、“小題大作”、“化整為零”、“積少成多”等方面不斷破題,走出了一條大有可為的經營之路。
第三點啟示,優化經營環境,打造多流匯聚的“洼地”效應,為加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環境的競爭,哪里的環境寬松,生產要素就向哪里集聚。蘭西縣從吸引生產要素內流,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出發,千方百計打造“洼地”效應,創造出親商、惠商、安商、富商的優良投資環境。他們充分利用黑龍江省亞麻集團在全國亞麻行業的影響力,大造建設“中國亞麻城”聲勢,造出了商機,造出了做亞麻賺錢,在蘭西做亞麻更賺錢的濃烈氛圍,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為引進香港企業紡織公司,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三下香港,十進北京與之進行40多次洽談,用韌勁和誠意感動了對方,兩年三次追加投資1.3億元。用香港企業紡織公司董事長蘇振宇先生的話說:“蘭西就象一塊磁石,不僅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而且有一個能干事干實事的班子,讓我們來了就不想走,干了還想大干,投了還想再投”。蘭西為企業服務,逢年過節不是企業拜政府,而是政府拜企業,做到了“感情倒掛”;為企業服務沒有節假日,不分禮拜天,做到了“時間倒掛”;經常出錢為企業辦實事,肯于感情投資,做到了“金錢倒掛”。蘭西正是用這種真心誠意的服務,引進了香港企業紡織公司、哈爾濱陽光公司等各類企業50多戶,出現了投資者心系蘭西、創業蘭西,競相開發亞麻產業的熱潮。為筑巢引鳳,他們從政策服務上切入,專門出臺了《“中國亞麻城”建設促進辦法》,對域內外創業者一視同仁,不設坎,不設限,放手發展,盡最可能地為創業者提供便利。在吸引外商的同時,蘭西縣還在調動千家萬戶發展亞麻編織業上做足了文章,通過以典型引路,用典型說話,讓民眾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做亞麻是一條致富的捷徑,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發展亞麻編織的積極性?,F在蘭西的亞麻編織企業和編織戶遍布城鄉,規模大到上千萬元,小到幾千元不等,有的就是利用自家房屋進行作坊式生產。蘭西公司就是從幾臺織機的小作坊起步,短短兩年實現了滾動式發展,一躍成為蘭西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現代化編織企業,投資規模達到1200萬元,年加工能力20萬套,安排就業867人,年人均增加收入6300元,“蘭亞”商標成為全省著名商標,產品遠銷到北京、廣州等國內各大中城市及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為提升亞麻產業的發展層次,他們引導80家企業參與成立了蘭西縣亞麻行業協會,制定了亞麻編織品地方標準,統一標識,規范經營行為,提供信息、市場、技術等服務,參加寬領域的合作競爭。蘭西發展亞麻產業根植于民眾,喚醒民眾投資創業熱,讓民營經濟唱主角,激活了產業開發的潛能和動力,找到了一把推進產業開發的“金鑰匙”。
蘭西在脫貧解困進程中找準了定位,選對了路子,顯現了良好態勢,邁出了可喜步伐。雖然他們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解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們以經營為重點的創業實踐,無疑會使我們引發一些深層次的思考。
蘭西的實踐告訴我們,經營之路不僅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用經營的辦法不僅可以換來資本,引進技術,盤活存量,做強產業,也可以擴大財源,增加投入,辦好事業,造福百姓。與蘭西狀況類似的弱縣如此,比較有實力的強縣也如此。尤其是要實現跨躍發展,與全省同步建小康,任務十分艱巨繁重,樹立起象蘭西那樣的負重奮起,全民創業的經營理念,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幾年海倫、綏棱等地在市場化辦教育等社會事業方面也趟出了很好的路子,沒錢辦有錢的事,錢少辦錢多的事,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成為現實。作為農業地區,市場化經營這個路子要一直走下去,而且要越走越寬,在各個領域作好經營實踐。
蘭西的實踐告訴我們,劣勢可以成為優勢,優勢也能成為強勢。貧困是蘭西的劣勢,但他們把這一劣勢做成了優勢,謀得了支持,贏得了積累,攢足了后勁。各地都有各地的優勢,在發展方向、目標取向、決策指向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對優勢的利用和發揮。蘭西主要有兩大優勢,一個亞麻產業,另一個是毗鄰哈市,他們把對這兩個優勢的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目前亞麻立縣和市郊型經濟并進的局面。省委常委現場辦公會議要求我們要抓好“兩靠”(靠哈爾濱、大慶),肇東、安達進入哈大齊工業經濟帶,哈市六區與我市六縣正在開展對接合作,做好“兩靠”文章,我們的優勢就是特色資源,應該像蘭西那樣,立足于優勢互補和利益雙贏,用經營的辦法使優勢更優,強項更強。
蘭西的實踐告訴我們,市場要“做”,品牌要“炒”。蘭西面向市場需求,運用市場方式,做成了全省獨有、國內聞名的黑龍江亞麻大市場和宗正物流中心,并通過首屆中國(蘭西)亞麻節這個載體,炒熱亞麻品牌,叫響蘭西知名度,使“中國亞麻城”的金字招牌樹起來、亮起來。我們知道,市場是產業開發的主導,品牌是市場開發的主導。蘭西抓產業先抓市場,等于抓到了先機,掌握了主動,通過搭節會臺唱經濟戲,既簽了合作項目,引來了外埠客商,又宣傳了蘭西,推介了亞麻,收到了一舉多得、一招多贏的效果。這幾年,我們開展慶安綠節、青岡招商節等招商洽談活動,效果都很明顯,今后應在“做”市場、“炒”品牌上多下功夫、花氣力,實現以市興業,依場創業。
篇2
一、××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1、工業生產情況。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比去年增加1戶。1—5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1910萬元,同比下降25.3%;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8179萬元,同比下降4.3%,在9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有2戶重點礦產業今年以來均未開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全縣工業生產的發展。目前,虧損企業有7戶,比去年同期增加2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488萬元,同比下降18.6%;利潤總額-3623萬元,同比增長3.2倍。
2、延伸產業鏈和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南華糖業勐省公司利用榨糖過程中產生的濾泥、渣灰及酒精廢液作為原材料,將有機廢棄物轉化成環保優質的生物有機肥生產線已投入試生產,拉長了制糖企業的產業鏈條,改變了制糖企業產品單一的結構,提高了抗市場風險能力,創造了循環經濟效益。
3、大部分企業在對平穩度過金融危機、保生產、穩就業上充滿信心。全縣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7戶開工生產,開工生產率77%。在調研所到的7個工業企業,大家對平穩度過金融危機信心十足,都在想方設法保生產,堅持以銷定產,維持基本生產經營工作正常開展。尤其是××云礦鋅業有限公司自2008年10月份停產以來,一直積極關注市場行情走勢,目前1噸鋅現貨價格回升至13500元左右,比去年10月份最低價8500上漲近60%,月均漲幅7.5%,公司根據市場走勢分析,預測四季度鋅價能回升到14000元以上,因此,公司積極的在做恢復生產前的資金籌措、原料儲備等準備工作,以便能及時抓住機遇,適時恢復生產。在做好以上各項準備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市場沒有大的變動,10月份可正式恢復生產。
4、節能降耗工作發展勢頭良好。在高耗能礦業生產減產,工業結構調整的推動下,一季度××縣單位gdp能耗下降4.3%,為完成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4.0%的考核目標奠定基礎。
二、××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1、工業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難以在短時期內根本恢復,××金臘云礦鋅業有限公司、云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金臘鉛2個企業在2008年的同期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28.3%,但目前還處于停產狀態;蓮花塘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也是由于銷售市場不暢的影響,新井生產一直處于半停廠狀態,老井也因生產系統環節不暢而導致產量較低,截止5月底,生產原煤11435噸,同比下降108.8%,產值304萬元,同比下降53.2%;制糖業自今年2月份以來糖價一路回升,截止5月底白糖最高價3640元/噸,1-5月食糖平均銷售價格3286元/噸,制糖業增速達21.9%,在全縣規模以上增加值速度中支撐作用明顯,但生產已于5月10日結束,后期要實現增長,要靠礦產業的恢復生產與及其它規模較小的企業支撐,因此,全年工業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2、市場競爭力弱。企業外欠貸款多、資金短缺、技術設備老化、生產成本高、資金籌措難度大,產品沒有價格優勢,缺乏競爭力。××縣的建材行業由于還沒有形成規模,市場競爭處于弱勢,在調研中了解到,××縣建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以來,由于水泥生產的成本價格高于外來水泥的生產成本,銷售環節受到外來市場的沖擊,1—5月,生產水泥61200噸,同比減少2800噸,下降4.4%,完成產值1775萬元,同比下降13.6%。
3、外來企業與當地農戶之間在土地征用、用工、運輸等方面矛盾沖突多,不能很好的協調解決,影響企業的生產。碧麗源(云南)茶業有限公司是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茶葉公司,2006年注冊成立,2008年實現工業產值1194萬元,列入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之一。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公司在項目申請、種植園區的架電、引水工程、道路疏通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要在××縣實現茶葉生產的產業化發展,走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茶葉全程清潔化生產發展之路,還需要當地政府給予必要的項目支持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助和配合。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1、要高度認識工業企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其擺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做到領導力量到位,領導精力到位,政策扶持到位,各項服務到位,在新的形勢下,搶抓發展機遇,克服不利影響,把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努力增加其在全縣經濟中所占份額和比重。
2、在進一步加強對工業企業的培育和撫持。工業企業的發展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其自然屬性是發展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按照市場經濟發展模式運行;其社會屬性是發展如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扶持,就會使發展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企業就會發展得更快更好。因此,我們要在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認真研究分析符合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要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方針,既要高度重視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一批對全縣工業經濟起支撐作用的支柱企業,又要重視小企業的發展,及時幫助解決企業運營和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引導企業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形成產業集群。如臨滄市佤鄉實業有限公司,雖經營自來水供應、純凈水生產、牛干巴加工等多個產業,但目前仍不上規模。
3、要進一步加大對項目建設的跟蹤督導力度。對意向性項目要促其早簽約,簽約的項目要促其早落地,已落地的項目促其早開工,在建的項目促其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云南國通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累計完成投資1.47億元,總裝機容量2.1萬千瓦時,預定在6月份試發電,目前日期已過半,但后期工程仍未完工。
4、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市場、資源和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繼續加強對企業的改造升級,提高技術含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企業檔次,增加企業效益。立足××縣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電力、礦業、竹、木等加工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
5、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好資金問題。解決企業資金短缺、投入不足的問題,必須多方支持,共同努力。一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還貸能力強的工業企業優先給予貸款,并在提現開戶等方面減少環節積極支持。二是通過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來募集資金,吸納民間資金和其他社會閑散資金來發展企業。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拓寬利用外資渠道,借助外力發展自己。
篇3
*市煤炭市場依托我市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以及便捷的區位交通優勢和*發電廠、清鎮發電廠行業對煤炭資源的利用優勢,發展成為102家煤炭生產經營企業和60多家煤炭專營企業,年交易量達900多萬噸,其中:市內生產企業生產800萬噸,其它地區流入100萬噸;成交額近26億元,上繳各稅5.6億多元的經營市場。
1、生產、經營企業。全市共有煤炭生產企業102家(含國有煤礦企業4家),市內煤炭專營企業20家,省級、六盤水市、畢節地區煤炭經營企業在*區域火車貨運站發煤(經營)的有近40家。
2、經營區域分布。我市煤炭市場的區域分布,一是依托*發電廠、清鎮發電廠等大型火力發電企業,煤炭生產企業直接對其進行銷售供應,銷售對象相對穩定,年供應量約400萬噸左右。二是依托貴昆鐵路的*、幺鋪、天龍、平壩等貨運站形成的煤炭運銷,煤炭專營企業主要通過鐵路運輸對大龍電廠、廣東、廣西、湖南等周邊省區用煤企業進行銷售供應,其銷售量為150萬噸左右。三是依托320國道、清黃公路和清鎮高速形成的運輸網絡,主要通過汽車運輸供應本省和臨近省份用煤企業,其銷售量為150萬噸左右。四是依托縣鄉道路交通優勢形成的個體煤場,主要分布在西秀區城區、轎子山鎮、蔡官鎮、平壩縣城區、天龍鎮、高峰鎮、開發區宋旗鎮、幺鋪鎮、西航辦事處、普定縣城區、白巖鄉、化處鎮、鎮寧縣城區等鄉鎮辦事處,其銷售對象主要是零散的煤炭用戶,部分業戶依托規模煤炭營銷企業進行銷售。此外還形成了以煤炭初加工為主的型煤企業(主要分布在各縣區城區,主要供應民用)和洗煤企業(主要分布在關嶺縣、鎮寧縣,其產品銷售對象主要是焦炭冶煉企業和紫云的用煤企業),其銷售量為200萬噸左右。
3、經營規模。從煤炭生產企業的經營規模看,2007年全市共生產原煤近800萬噸,年底無庫存,實現全銷售,產值近23億元(按時價280元/噸計算),上繳各稅5億多元;從平壩縣城區、天龍鎮、開發區宋旗鎮、幺鋪鎮等煤炭市場和火車貨運站經營者的經營規模看,60余家的煤炭經營企業的市場占有份額在50%以上,年交易量約400萬噸,交易額12億多元;而零散的個體煤場的市場占有份額在20%以下,交易量約二百萬噸,交易額5億多元。從其設備以及服務情況看,一類是擁有自備的鏟車等裝載機械、運輸車輛、磅房以及為客戶提供后勤保障服務,經營機制比較完善,主要集中在交易量大,營銷渠道比較固定的煤炭運銷企業,如*市華榮礦業集團實業貿易開發有限公司擁有煤炭集散場地,近150輛的運輸車輛,年銷售量達150萬噸,銷售額達3億多元,實現各稅8000多萬元。另一類就是非常簡單的小煤場,場地占用較小,交易量也相對比較少,平均每個煤場交易量不足5萬噸,如鎮寧自治縣興隆煤炭有限責任公司、關嶺縣宏達經營有限公司等;有的甚至未開展經營活動,如*貿易開發公司、*黔鼎物資貿易有限公司。
4、管理水平。同等規模同等類型的煤炭經營戶之間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業戶間管理更是千差萬別。規模運銷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核算比較規范,如*市華榮礦業集團實業貿易開發有限公司、*永峰煤焦有限責任公司、*廣盛源煤炭貿易有限公司等經營企業,不僅有規模經營場地,而且有專門的營銷人員和比較固定的銷售渠道,同時其財務核算比較規范。規模較小的個體煤場的經營管理較差,沒有穩定的購銷關系,經營者變化頻繁,而且其財務核算水平較差,同時其接受各方面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
二、煤炭市場存在的問題
1、煤炭經營市場沒有統一規劃和管理,導致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體現在:一是非法經營現象普遍存在,從全市8個縣區看,都有不同程度的無照經營的狀況,特別是居民生活零用煤的經營,由于這部分煤炭經營者只有一定的經營場地和少量的周轉資金及煤炭,經營規模較小,達不到煤炭經營辦證的條件。二是環境污染嚴重,一方面煤炭經營戶是分散型的,無防塵措施,運輸車輛溢出拋撒路面,污染環境;另一方面煤炭中的硫份、篩選出的煤矸石等污染物沒有妥善處理,污染周邊環境。三是亂占土地現象嚴重,由于煤炭經營需要一定土地面積作為經營場地,經營者就會違反國家土地政策租用一些糧田好土來作煤炭經營場地,如平壩縣清鎮高速樂平站附近的煤炭市場、開發區烈士墓附近煤炭市場等。四是煤炭流向沒有正確引導,給道路交通運輸帶來了壓力,如西秀區的煤炭通過城區運往清鎮、貴陽方向,而平壩的煤炭通過城區運往*電廠,給*城區道路交通帶來了壓力,同時路面損壞嚴重。
2、可以在我市進行經營的省級經營公司、畢節地區和六盤水市的經營公司均未在相關部門進行登記備案。從稅務部門了解到,這些經營公司若在*經營時間達8個月以上就要辦理登記手續,但是均未進行登記備案,經營、納稅等情況無法掌握。
3、受煤炭供求矛盾的影響,煤炭經營者的煤炭采購渠道狹窄,銷售方隨意抬價銷售,經營戶為及時采購到煤炭,惡性競爭,給具有國家指導價的電煤供應帶來了壓力,一定程度擾亂了市場的穩定。
三、完善煤炭經營市場管理的建議
根據我市當前煤炭經營市場的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認為必須采取強制措施,對全市煤炭經營市場進行集中整治,統一規劃交易市場,規范管理。
1、把煤炭經營納入依法有序管理軌道,制定煤炭經營監管機制,對大宗批發的煤炭經營企業實行集中管理,定點經營;對民用零售企業向省級申請實行市級發證,加強煤炭產品經營活動的監管,規范我市煤炭產業市場。
2、摸清底數,明確整治目標,以市政府名義《清理整頓煤炭經營市場秩序的通告》,各縣區由工商牽頭,國稅、地稅、環保、煤炭、城管、公安、質監、經貿等部門配合(市級配合兩城區),對我市煤炭經營秩序進行清理整頓。依法取締無證經營,集中整治規范城區煤炭經營市場。
3、在依法取締、集中整治的同時,通過科學論證選址、規劃,按區域建設1-2個高標準的煤炭集中交易市場,采取統一建圍墻、統一栽植防護林、統一規范出入口、統一安裝防塵設備等措施,將持證經營的煤炭批發經營企業集中到交易市場統一管理,解決環境污染、亂占土地、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稅收監管等問題。對不按要求進入交易市場的煤炭企業堅決取締,并按有關規定予以經濟處罰和不予年檢證照。目前,平壩縣政府正在著手煤炭市場規劃選址等工作,但相關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篇4
【摘 要】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使我國原有汽車市場營銷體系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汽車市場營銷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據國家有關權威部門的調查現實,汽車人才已經長期占據緊缺人才榜首。作為培養汽車營銷人才基地的職業院校,必須在汽車營銷人才培養上做出貢獻。但是,目前開設汽車營銷專業的中職學校普遍存在硬件條件不足、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因此,本文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以便對汽車營銷專業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精益;全程;汽車營銷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20-0082-02
汽車市場的急劇膨脹,也為汽車市場營銷增添了更為精彩的價格戰、品牌戰、服務戰、促銷戰、廣告戰等策略。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使我國原有汽車市場營銷體系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汽車市場營銷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據國家有關權威部門的調查現實,汽車人才已經長期占據緊缺人才榜首:“汽車營銷人才成為職場新貴”“全國汽車營銷人才空前告急”“市場急需專業汽車營銷人才”……各地人才市場也都傳遞著同一種聲音——汽車營銷人才嚴重缺乏。基于上述因素,作為培養汽車營銷人才基地的職業院校,必須把握時代脈搏,審時度勢,在汽車營銷人才培養上做出貢獻。但是,目前開設汽車營銷專業的中職學校普遍存在硬件條件不足、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因此,筆者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以便對汽車營銷專業建設提供參考。
一、企業中汽車營銷人才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的汽車4S店硬件條件都相當先進和齊備,但軟件方面相對較弱。目前汽車4S店前臺各工種在人力資源方面突出的矛盾是員工職業綜合能力無法達到廠家規定的標準,制約了行業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就汽車銷售業務領域而言,人員結構、人員素質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服務顧問專業素質低,服務意識淡薄。服務意識是指企業所有成員為顧客服務的態度和觀念,包括對顧客服務的積極性、責任心等。它是開展優質服務、構建服務文化的內容和前提。而服務意識淡薄是前臺員工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前臺員工沒有經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不能理解良好的服務禮儀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服務意識最終是要用語言和行為來體現的,語言的運用能力是多數員工覺得需要提升的工作能力。是否能把問題說清楚基本決定了客戶對服務顧問個人素質的感覺,是否能說到點子上則基本決定了客戶是否愿意把自己的需求交由企業來滿足,這也體現了服務顧問自身的概念能力和對客戶心理的揣摩能力。所有我們接觸過的企業主要負責人都認為前臺員工具有服務意識是比具有相關汽車產品知識更重要的工作能力。
2.前臺服務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目前上崗的維修服務接待人員分為三個部分:大都分為實習生;少量一般員工;個別企業認同的技術骨干。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國家技術等級要求,由于維修服務接待工作技術含量比較高(對車輛故障的診斷),所以多數企業采取了從維修工中間選拔溝通能力強一點的員工到維修服務崗位上去。但實踐中發現這種模式不是很成功,首先需要明確在維修服務的崗位上更多運用的知識和能力是哪些?所有的維修服務主管都表示溝通能力、“揣摩客戶心理”的能力、服務意識是最重要的,需要豐富的維修經驗判斷車輛故障的機會很少。即使有也可以調車間的檢驗師協助處理,當然,如果員工在有了與人溝通協調的能力后再具備維修知識和故障檢驗能力就更好了,這樣的人待遇不會低。
在維修服務人員中的實習生,他們的汽車產品理論知識基本夠用了,但是服務意識基本沒有,或者說基本不知道服務意識的含義,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大都是依靠自己的工作經驗來積累,這樣使得他們的成長時間較長,企業對人員培養的投資也過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結構的不合理,僅僅具有汽車產品知識是無法滿足維修服務崗位的工作需要的,因此在學校的課程體系需加強人為素養這方面的指導和培訓。
二、汽車營銷人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分析
筆者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企業進行了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反映在汽車營銷崗位中的職業能力要求按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來分項統計,集中于表1。表中顯示就職業能力而言,針對于汽車營銷業務的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基本都包含其中,其社會能力集中于職業素養、合作與溝通以及計劃與創新能力。
在調查中,筆者還對汽車營銷類人員職業素質要求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汽車營銷類人員在職業素質的13項指標中的排列順序是:1.職業道德;2.敬業精神;3.合作精神;4.紀律觀念;5.專業知識;6.進取精神;7.執行能力;8.技術能力;9.學習精神;10.創新能力;11.文化知識;12.質量意識;13.法制觀念。其中職業道德、執行能力、敬業精神、合作精神、紀律觀念等人文素質要求排在了前列,盡管在企業員工的不同層面上顯示了素質要求的差異,但無一例外地對這些人文素質的要求都排在了前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對此相關內容也進行了調查,其調查結果有相近之處,表明現代企業越來越注重企業員工的人文素養和基本素質,更看重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和敬業奉獻精神。
三、中職汽車營銷專業發展的取向:精益營銷和全程營銷
隨著汽車市場激烈的競爭形勢,汽車營銷必須向服務型市場轉變,這是毋庸置疑的。面對多元的客戶群體,學校相應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應發生改變。精益化和一體化無疑是最具價值的取向,結合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及開發導向,其核心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
1.以有效為目標。在我國,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作為同一類型的教育,都是堅持“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的,在辦學模式上努力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學研一體”,在教學模式上積極探索“教、 學、做”一體,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但是,中職教育對所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要求、職業能力要求和職業素養要求,顯然與高職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這就是“有效”的重大意義所在。根據調研,筆者認為針對企業和工作性質的差異,中職學校可以考慮在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中開設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鑒定評估與交易、汽車租賃專業方向,在專業的統一平臺上通過部分課程的開設有側重地培養適應與不同企業和就業崗位的適用人才。
2.以個性為基礎。學校教育的所有活動都要以學生為本,企業的一切活動則是以顧客為主的。因此,學校的專業設置也要以顧客需求為導向,以滿足顧客需求為目的,將顧客看成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組成部分,與顧客要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用優質的服務維持與顧客的長期合作關系。因此,只要是實際崗位所需要的均可以納入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至于理論性知識的傳授可適當作為教學內容,但不可深入。課堂教學內容設計要與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相同步,與汽車市場規律相適應,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進行科學、合理、規范的設計,力求課堂教學內容能及時反映汽車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新技術、新成就。教學內容應開設綜合化課程,不需要設置大量的單科課程。如汽車維修企業管理、汽車美容、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售后服務與管理等。
3.以團隊為動力。專業建設是學校立足與發展的根基,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學校辦學水平、師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因此,高水平的專業離不開優質的教師隊伍。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教師是關鍵。專業教師的數量及質量直接關系到專業發展規模和教學水平。另外,企業在不斷向前發展,新技術也層出不窮。為使學校培養的學生能更好的切近企業的需求。因此,教師隊伍也需要可持續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成為發展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汽車營銷專業而言,教師資源也要合理配備,主要是理論教師和實習指導老師師資力量配備。各學校調研數據顯示,理論教師和實習指導老師的比例在1 ∶ 1左右。全國競賽有專職的指導教師。只有建立起學習型團隊,深入企業第一線,才能接觸企業先進技術、管理技術,掌握汽車營銷工作流程,了解汽車配件的類型,懂得汽車配件材料,熟悉汽車配件行業術語,學會汽車配件專業英語,進行汽車配件市場營銷調查,熟悉汽車配件倉庫現代化管理手段;會布置營業場地,會進行廣告策劃和展示活動等。
4.以數字化技術為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不再僅僅依靠傳統的營銷手法,企業都紛紛投入數字化營銷中去。利用網絡等其他數字媒體和手段來實現營銷。這是未來整體營銷的走向,也是企業營銷的歸宿。結合中職學校的相應專業,就可以將數字化技術融入課堂之中,融入教學之中,融入實習實訓之中。
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鄭毓煌曾說過,“營銷是所有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最后還要加上四個字:沒有之一。”鑒于中國汽車市場后時代的來臨,中職學校開設汽車營銷專業、辦好汽車營銷專業,是義務,更是責任和時代的召喚。
參考文獻:
[1]孫鳳霞,夏文恒,于洪超.“三本”院校開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必要性[J].科技創新導報,2009,(11).
[2]汽車人才:中國汽車業的軟肋[N].工人日報,2005,(10).
[3]李艷菲.論汽車后市場與汽車專業學科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8).
[4]姚成金,徐紅金.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職業學校汽車專業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考試周刊,2015,(6).
篇5
1 倉儲商務的內容
倉儲商務是倉儲經營人利用其倉儲保管能力向社會提供倉儲保管產品并獲取經濟收益的商業行為。商務活動是企業對外的一種經濟交換活動,因此,若企業自營倉儲則不發生倉儲商務活動。
倉儲商務活動是企業對外經濟活動的綜合體現,其內容包括制定企業經營戰略、打造企業形象、市場調研和市場開拓、商務磋商和簽定商務合同等。
(1)制定企業經營戰略。倉儲企業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離不開一支合理高效的商務隊伍、一套完善的商務管理和作業規章制度、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因此,在全面了解企業資源的情況下制定企業經營戰略,對倉儲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制定企業經營戰略時,要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及市場對倉儲產品的需求和供給狀況,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利潤最大化為原則,合理制定企業經營發展目標和經營發展方法。
倉儲企業可以在總體經營戰略的基礎上選擇租賃經營、公共倉儲、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或者采用單項專業經營或者綜合經營,實行獨立經營或者聯合經營的經營定位。
(2)市場調研和市場開拓。市場調研是企業進行有效經營決策不可缺少的一步,市場調研的資料和結論往往作為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倉儲企業市場調研的目的在于尋找和發現潛在的商業機會,對市場進行分析并合理選擇商業機會。倉儲企業市場調查的重點應放在倉儲市場的供求關系、倉儲服務需求方的需求變化、同行業的競爭狀況等方面。
市場開拓的目的在于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挖掘有潛在需求的客戶,并與之建立業務關系。市場開拓可采用廣告宜傳、人員促銷、關系營銷、企業聯系等方法。企業也可結合有效的市場開拓進行企業形象宜傳。
(3)商務磋商和簽定商務合同。合同是市場經濟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綜合體現。倉儲企業經營人應本著誠實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與客戶進行商務溝通和商務談判。由于物資倉儲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且在保管的過程中還可能涉及到加工處理、分拆等作業,也有可能涉及到倉單持有人的第三方關系,為了避免產生爭議,商務磋商的內容應該盡可能條款細致、內容充分。雙方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應該訂立較為完備的商務合同,以明確倉儲合同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為倉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保障的法律依據。
(4)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雙方權利義務得以實現的階段,也是倉儲企業實現其經濟利益的階段。對于一項倉儲商務合同而言,其履行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關鍵環節:存貨人交付倉儲物、保管人接收倉儲物并保管倉儲物、存貨人提貨、存貨人支付倉儲費用。
2 倉儲商務管理的目的
倉儲商務管理是倉儲經營人對倉儲商務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和控制的過程,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倉儲商務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最充分地利用倉儲資源,最大程度地實現經濟效益。具體表現為:
(1)滿足社會需要。倉儲服務是社會生產和發展的結果,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倉儲服務會提出更加多樣化的需求。因此,倉儲企業需要加強倉儲商務管理,有效地開發市場、挖掘商業機會、跟隨市場的需要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服務水平,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使自己的產品被社會接受。
(2)充分利用倉儲資源。企業進行商務管理就是要獲取更多的商務機會,并實現這些商務機會。機會能否變成企業利潤,離不開企業的核心產品――即倉儲服務。因此,倉儲企業需要充分利用企業的一切資源,包括倉儲能力和作業能力、資金能力和人力資源等,獲取最多的商業機會。
(3)提高經濟效益。一方面,倉儲企業通過商務管理采取先進的經濟管理理論、現代化技術、有效的經營方法,能最大程度控制和減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商務管理積極開拓市場、需求商務機會,能提高企業收益。因此,通過倉儲商務管理,最終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4)減少風險。企業的經營風險絕大部分來自于商務風險,高水平的商務管理就在于避免發生商務風險。倉儲企業通過嚴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嚴格的合同管理、規范的商務責任制度,可以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
(5)打造企業形象。倉儲企業通過有效的市場宜傳、人員管理、合同管理等商務管理手段,可以打造誠信、高效的企業形象。企業形象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因此,任何倉儲企業都應該將良好的企業形象作為企業經營和管理的目標。
3 通過加強倉儲商務管理提升倉儲企業競爭能力
倉儲商務管理是倉儲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對參與商務工作的人、財、物等資源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提升倉儲企業競爭能力。
具體而言,倉儲企業實施倉儲商務管理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1)市場管理。倉儲企業要廣泛開展市場調查和研究,加強市場監督和管理,廣泛開展市場宣傳,使倉儲服務能切合市場需求。
(2)資源管理。倉儲企業需要充分利用倉儲資源,為企業創造和實現更多的商業機會。
因此,要合理利用倉儲資源,做到人盡其財、物盡其用。
(3)制度管理。高效的商務管理離不開規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倉儲企業應該在資源配置、市場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建立和健全規范的管理制度,做到權利、職責明確。
(4)成本管理。一方面,企業應該準確進行成本核算、合適確定價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應該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降低交易成本。
(5)合同管理。倉儲企業應該加強商務談判和合同履行的管理,做到誠實守信、依約辦事,創造良好的商業信譽。
(6)風險管理。倉儲企業通過細致的市場調研和分析、嚴格的合同管理,以及規范的的商務責任制度,可以妥善處理商務糾紛和沖突,防范和減少商務風險。
(7)人員管理。商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整體形象,因此,商務管理還應該包含對商務人員的管理。倉儲企業應該以人為本,重視商務人員的培訓和提高,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商務人員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同時還要加強對商務人員的監督管理,創建一支高效、負責的商務隊伍。
【參考文獻】
[1]李永生.倉儲與配送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篇6
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逐漸成為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主力軍,對其培養成為推動地區人才升級,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長期而且復雜的社會工程。本文通過對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調研,把握這個群體的現狀和特點,并對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四個培養途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生代 企業經營管理者 培養 途徑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現狀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誰擁有人才誰就控制了人才的制高點,擁有競爭的主動權。推動人才優先發展,形成人才競爭優勢,支撐產業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在各省市已經成為共識,因此經濟轉型人才為先,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素質轉型又是重中之重。
當前眾多80年代創業的企業都出現了企業家向二代“交接班”現象。而這些民營企業大部分都處于傳統制造業,他們的轉型升級意義更加重大。此外受政府出臺的各類鼓勵創業的政策吸引,借助新技術新產業以及新模式進行自主創業的青年企業經營者逐漸增多,持有部分企業股份并參與企業管理的職業經理人日趨年輕化,可以確定在當前及接下去的10年時間內,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已成為嘉興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主力軍。
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他們要從第一代企業家手中穩穩的接過企業的經營管理權,承擔著帶領企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另一方面,他們缺乏經營管理的經驗和市場磨練,自身的素質能力都迫切需要進行大力培養和提升。
從“十二五”規劃和嘉興南湖區出臺的相關人才培養和發展的規劃和政策來看,目前對人才的投入是前所未有,尤其是對外部引進高端人才投入很大,但對本土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培養,尤其是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培養的關注相對較少。經過調研了解到,他們的成長環境、經歷特點、能力素質等方面都與老一代企業經營管理者有很大差異。而缺乏成長發展的氛圍,培訓費用偏高、缺少高質量的學習資源,缺乏有效學習提升的渠道、以及學習知識的轉化方法不得當等原因,嚴重制約著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成長和發展。因此認真分析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特點,明確培養需求,尋求最佳的培養途徑,值得積極關注。
二、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優勢和弱勢
為了清晰地了解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現狀,在嘉興南湖區內五個鎮七個街道十一個行業中在2010年年度銷售收入在2000萬以上的235家企業中選取了51家有代表性的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了調研。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擁有突出的知識優勢、觀念優勢、經濟優勢以及政策優勢,同時也存在著缺乏經歷和定力,不善于協調外部關系等明顯的弱勢,他們的成長和培養必然有特定的需求。
一)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優勢
1、知識優勢和觀念優勢
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具有第一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無法比擬的知識優勢。他們普遍受過大專水平以上的高等教育,其中不乏有海歸、碩士或博士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知識優勢賦予他們國際化的視野、更強的學習能力。他們比第一代企業經營管理者更重視繼續學習和自身的素質提升,倡導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他們更有能力憑借知識和智力帶領企業積極參與產業鏈的國際化分工,進入國際市場,謀求轉型升級。
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非常年輕,有活力,具備較強的觀念優勢。從調研的結果看他們平均年齡為34歲,最大的年齡為43歲,最小的年齡只有22歲。他們思想開放,能靈活運用各類新興的信息渠道,愿意接受時代賦予的新觀點,敢于突破,追求創新,發展的可塑性強,能力提升的潛力巨大。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們不但非常重視提升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技術升級和品牌推廣,同時有很強的變革意識,他們積極推動并把控公司的轉型變革,有利于企業的轉型升級。
2、經濟優勢和政策優勢
無論是繼承家業、自主創業,還是擔任職業經理人的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都擁有較好的經濟優勢,在企業中都擔任著重要的職務。相比老一代企業家赤手空拳打拼市場而言,他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著更充沛的資源條件和更富足的資本。
當前國家和政府不斷出臺并且完善各類政策,支持經濟發展,鼓勵創新、激勵學習、支持變革,而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能夠充分地享受這類優惠政策,相比老一代企業經營管理者有著天時地利的經營政策條件。在相關的政策鼓勵和引導下,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已經開始在新興的行業中,如電子商務、生物醫藥工程、咨詢服務等行業進行探索和嘗試,對地區的經濟轉型產生積極意義。
二)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弱勢
1、缺乏歷練和定力
企業經營過程中隨時會出現各種危機和風險,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年輕,心智模式不成熟,管理歷練不足,又缺少銳利的膽識和背水一戰的勇氣,應對結果并不如意。當前“后金融危機”仍影響和制約著企業的轉型升級,激烈的市場競爭、經營成本的大幅上升和人才普遍缺乏等困難,對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提出更大的挑戰。通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經驗,提高情商的修煉,不斷積累,能夠彌補經歷的不足。
盡管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平均有11年的不同崗位工作經驗,但是其中87%的人承擔的是執行性管理職能,關注點和經驗都集中在常規性事物管理,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世界格局、宏觀趨勢、產業經濟缺乏深入的理解,戰略意識和大局觀明顯不足,整體浮躁,急于求成,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缺乏定力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2、外部關系協調不足
企業外部的關系包括與政府、行業、媒體、社會、環境等方面的關系。良好協調的外部關系對企業建立廣泛的經濟聯系網絡、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素質、擴大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自立性強,社交性差,缺乏對外部關系主動溝通協調和維護的意識。政治敏感度低,和政府的互動少,對于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不關心不熟悉,與行業的關系也類似。而媒體更傾向于把“新生代”等同于“富二代”,經常將“新生代”和一些負面新聞聯系在一起,對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發展非常不利。缺乏廣泛的人脈和穩定有利的外部關系和環境,就有可能錯過很多好的資源和發展機會。
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不可能保持可持續發展,而社會如果缺少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更無法建設和諧社會。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密不可分。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對社會的發展和建設參與甚少,對員工的所思所想關注不夠,掌握不準,對周邊弱勢群體的幫扶比較淡漠,社會責任感有待加強。要作為未來企業乃至經濟的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尚需勇于承擔。
三、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培養途徑
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培養和成長是一個長期和復雜的社會工程,但意義重大。這支隊伍年輕、意識領先、敢于創新,加強對這個群體進行引導、培養,他們的素質提升將會推動地區人才升級,進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根據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特點,有效的培養途徑包含四個方面:
篇7
關鍵詞:創業投資企業;經營風險;管理機制
創業投資企業是指自身具備一定資金,通過對創業企業進行投資的方式,幫助所投資企業實現自身發展,并在所投資企業發展相對成熟時,以股權轉讓的形式獲取資本收益的企業組織。創業投資企業有助于高新技術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推動高新技術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創業投資企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自身企業經營方面存在較多的風險。因此,創業投資企業應從風險影響因素出發,通過完善企業風險管理制度,保障企業經營方面的良性發展。太湖新城處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立于2012年1月,是蘇州“一核四城”的南部板塊,屬于我國典型的創業投資企業集中區,更要完善創業投資企業的經營風險管理機制。
一、創業投資企業所面對的主要風險因素
(一)投資項目因素
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項目主體是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項目存在的風險多數是由高新技術特性決定的,其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高新技術的研發成功率是不可確定因素。第二,高新技術產品由于自身新奇性市場認知度差,當高新技術產品投入市場時,具備一定的市場風險。第三,由于高新技術產業創業需求大量資金,創業投資企業僅會提供部分資金,如創業公司不能籌集足夠資金就會出現資金危機。
(二)創業企業因素
創業企業所具備的技術水平、營銷能力以及企業運營和管理能力,都決定著創業企業的發展和創業投資企業的實際資產收益。因此,創業企業的業務能力和發展情況,也是造成創業投資企業經營風險的主要因素,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技術水平風險影響。創業企業如不具備相應的技術水平,極有可能導致技術科研失敗或產品生產失敗等現象,進而造成創業投資企業的經營虧損。
第二,創業企業營銷能力風險影響。只有創業企業具有較高的營銷能力,才能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發展,進而提升創業投資企業的資產收益,反之就會造成創業投資企業的經營風險。
第三,創業企業運營和管理能力風險影響。一個企業發展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和營銷能力,如果創業企業在運營和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缺陷,將會導致企業出現人才流失、資金問題等企業問題,進而造成創業投資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完善風險管理機制的實際措施
創業投資企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其企業經營存在多種風險。因此,創業投資企業繼續完善自身風險管理機制,以確保企業經營工作的順利進行,而科學、系統的風險管理機制,必須涵蓋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經營保證以及資本退出四部分內容。
(一)風險評估機制
創業投資企業想降低多種風險的不良影響,首要任務即是對風險進行評估。風險評估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創業投資企業應創建,符合自身企業使用要求,及相關風險評估標準的風險評估管理體系。第二,創業投資企業進行任何投資工作前,依據風險評估管理規定進行風險評估。第三,結合投資項目和創業投資企業實情,制定創業投資企業經營最大風險值,作為創業投資企業投資工作的參考依據。
(二)風險控制機制
創業投資企業通過風險評估明確風險后,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制定相關風險控制措施。
第一,優化投資對象的選取工作。創業投資企業投資的創業企業直接決定了創業投資企業的資產收益,因此,創業投資企業應對創業者、創業企業具備的技術水平、營銷能力等進行實際調研,進而確定是否投資。
第二,加強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這部分工作主要要求,創業投資企業對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效益性等進行調研,從而保障自身的實際收益。
第三,投資決策限制機制。創業投資企業的重要投資決定,應由公司高層共同商討決定,并明確個人對投資決策意見應承擔的責任,避免因個人因素造成創業投資企業的經營風險。
第四,采取多樣化投資策略。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資金不應集中在一個投資項目上,應采取分散投資的形式。同時,創業投資企業進行投資時,應注意尋求合作伙伴分擔風險,并且按創業公司發展進度,分批進行資金的投入工作,最大化降低風險影響。
(三)經營保證機制
經營保證機制是指創業投資企業,通過提升自身能力,進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其主要內容包括人才保證和資金保證兩方面內容。人才保證是指創業投資企業始終保證企業內部員工,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資金保證是指創業投資企業,對企業總資本、流動資本以及投資資本,進行科學的規劃統籌,進而實現企業資金的統一規劃。
(四)資本退出機制
資本退出是創業投資企業發現所投資企業,實現自身投資收益可能性小或不可能時,撤回資金保證企業不受風險影響的方式。資本退出機制是指,創業投資企業對資本退出的條件、時機、流程等做出規定的管理機制。
三、結語
創業投資企業是以對創業公司投資的形式,實現自身企業資產收益的企業組織。創業投資企業的企業經營受到:投資項目和創業企業風險因素的共同影響,易發生企業經營問題。因此,創業投資企業應加強企業經營風險管理力度,通過制定相應的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經營保證以及投資退出制度,全面降低風險影響,進而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吳江太湖新城組織人事勞動局)
參考文獻:
[1] 柏榆芳.我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風險管理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3.
篇8
關鍵詞: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管理職能
中圖分類號:F27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8)02-0074-06
現代公司制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給公司的治理與績效問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由于“信息不對稱”和“激勵不相容”,加上公司治理結構的失衡和治理機制的不完善,經營者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而損害企業長遠利益的行為屢見不鮮。因此,現代公司制企業中出現了典型的委托理論關系,即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以及股東收益的最大化,為此,企業所有者越來越關注經營者的選拔問題,究竟應該選擇具備何種素質的企業經營者?在此背景下,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研究盛行起來,為了防止經營者的這種短期行為,企業需要充分了解經營者的勝任特征,并且基于經營者勝任特征建立企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通過設計一套最優化的制度安排,在充分了解經營者任職素質以及充分尊重經營者人力資本價值的基礎上,合理激勵和約束經營者,使經營者把對個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轉化為對公司價值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追求,從而謀求企業最大效益。
本文根據國內外關于經營者“勝任力”的相關研究,通過在廣東、福建、江蘇和山東等地的實地調研,基于研究小組自行編制的勝任力與績效測評問卷,從管理職能的角度探討了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差異性及其與個人績效的相關關系。該研究對企業經營者的選拔、培養、激勵及繼任問題,以及企業建立合理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勝任力”理論的研究綜述
(一)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界定
20世紀70年代初,McClelland(1973)首次提出“勝任力(competence)”的概念,勝任力理論的研究和應用也隨即風靡于西方國家。此后,諸多中西方學者紛紛提出自己對勝任力的理解,影響較大有Guglelmino(1979)、Ron Zemke(1982)、Spencer和Spencer(1993)、Mansfield(1996)、王重鳴(2000)以及Jackson和Sehuler(2003)等。綜合諸多中西方學者對勝任力的研究,我們發現勝任力的概念具有三個共同的特點:(1)與特定的工作有關;(2)創造高績效;(3)包含了人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本文將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界定為:從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人應當具備的能夠創造企業高績效的心智模式、價值觀、個性、興趣,以及能夠勝任崗位的知識、技術、能力等;擔任某一特定任務角色所需要具備的勝任能力的集合稱為勝任特征模型。
(二)勝任力研究起源
勝任力的研究最初起源于19世紀的西方司法領域,后來在臨床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領域中逐步得到發展。西方國家將勝任力模型應用于軍隊官兵的選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即才將其應用到管理領域中。管理領域對勝任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管理科學之父”泰勒(1911)的“科學管理”時代,當時被稱之為“管理勝任特征運動(management competenciesmovement)”,泰勒對工廠里工長們進行的“時間一動作研究”實際上就是對勝任特征的分析和探索。在我國,勝任力的研究首先起源于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經營者選任的需要,后來隨著民營企業特別是家族企業的發展,經營者的選拔、激勵與繼任問題倍受關注,民營企業也逐漸開始關注高管的勝任力問題,并且在國外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實踐。然而,與西方國家的研究相比,目前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仍然屬于初級階段。
(三)經營者勝任特征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
在管理領域,關于經營者勝任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據工作崗位的性質和特點確定經營者應該具備何種勝任能力。主要的研究成果有:Flanagan(1954)首先運用“關鍵事件法”根據公司經營者的工作分析認定經營者的7個工作要素,即生產監督、生產領導、員工監督、人際協調、與員工的接觸和交往、工作的組織計劃和勞資關系,并且初步應用于經營者的測評;McClelland(1973)提出了“行為事件訪談法(BEI)”和“勝任特征評價法”,以及有效測試的六個原則:最好的測驗是效標取樣、測驗應能反應學習后的變化、應該公開并使測試者知道測試特征、測試應該評價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勝任力、測試應該包括應答和操作兩方面、應該測試操作性思維模式,這些原則為后來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Boyatzis(1981)通過對公共部門和私營企業的2000多名管理人員的勝任特征進行實證分析,提出了經營者應具備的19個勝任特征,這項成果后來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測評。后來的研究逐漸轉向為行業或企業建立勝任力管理體系(CMS)。其中,Spencer&Spencer(1993)開創了勝任力管理體系研究的先河,通過對科技界、教育界、制造業、銷售業、服務業、政府機構、軍隊、醫療保健及宗教等行業與組織中的200多種工作進行的系統研究,分析了大量與優秀T作績效相關的行為,最終構建了包括專業技術人員、銷售人員、社區服務人員、經理人員和企業家五大類通行行業的模型框架,并于1993年形成了“勝任力模型數據庫”;Young等(1994)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勝任特征的研究,構建了HR專業人員的勝任特征模型,包括業務技能(商業敏銳性、顧客導向、外部關系),人際信任(信任、建立私人關系、堅持原則、勇氣),人力資源管理技能(人員調配、業績評價、獎勵系統、溝通、組織設計)和變革技能(人際關系技巧和影響、解決問題的技能、創新和創造力)。接著,研究者們又將重心轉移到企業微觀層面,將勝任力管理體系與組織內部管理職能相結合,用于提升競爭優勢、組織創新能力和工作績效。
我國學者在西方現有成果的基礎上也進行了相關研究,主要成果有:時勘、王繼承、李超平(2002)首先在同內開展了勝任力方面的實證研究,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技術”探討了我國通信業高層經營者的勝任特征模型:提出了影響力、組織承諾、信息尋求、成就欲、團隊領導、人際洞察力、主動性、客戶服務意識、自信和發展他人的10項勝任特征。王重鳴等(2002年)對正副職管理勝任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管理勝任特征由管理素質和管理技能兩個維度構成,但在具體的要素上,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
的結構要素,此外,正副職層次職位在管理勝任特征上形成差異結構:正職的戰略決策能力更為關鍵,而副職的責任意識更為重要。趙曙明(2003)在研究職業經理人勝任力測評時認為:經營者必須具備科學決策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吳孟捷(2004)借助“工作分析”、“行為事件訪談”及人力資源評估測量軟件得出結論:專業知識、規范管理、概念性思維、人力資源管理直接影響營銷經理的績效;心態調整、財務管理、戰略計劃、應變能力間接作用于營銷經理的績效。
國外目前的研究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不但已經建立起不同行業、崗位、層級經營者的勝任特征模型,而且已經將勝任特征模型充分地應用到組織的管理實踐中,尤其是經營者的測評、選拔、激勵等機制中。除此之外,還將勝任力管理體系引進組織的微觀管理環節,用以調整組織的管理與激勵機制,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人力資本價值衡量的有效性以及組織的整體績效。然而,與國外的相關研究相比,國內的研究仍然很不成熟。首先,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理論體系仍然很不完善;其次,測評技術與實證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缺少在不同層面與維度上的系統驗證;最后,其研究結果有待于需要進一步進行實踐檢驗,目前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中,勝任特征測評的應用技術仍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下文將基于管理職能的維度探討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差異性及其與個人績效的相關關系。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描述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的方式,在江蘇省(南京和無錫)、廣東省(珠海和普寧)、福建省(泉州和廈門)以及山東省(青島)收集樣本。樣本主要包括來自不同性質(國企、民營、三資企業)、不同規模以及不同層級、不同管理職能的企業經營者。一共發放問卷1800份,總共回收問卷1200份,有效問卷1146份,有效回收率為63.7%。樣本的分布及主要特征如表1所示。
由于勝任特征測評量表和績效測評量表均由單一被試填寫,因此調查數據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同源方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s)問題。根據Podsakoff和Organ(1986)的建議,我們在研究設計上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以減少同源誤差的影響。例如,問卷采用匿名制;答案無對錯之分;語言表達盡量清晰;采用反向測試題目等。
(二)指標選擇
本研究采用的量表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況調查,包括地區、管理層級、管理者年齡和文化水平、所在企業規模和性質等控制變量;第二部分是勝任特征測評量表,由11個勝任特征測評分問卷構成,分別是決策能力分問卷A(20題)、情緒智力分問卷B(16題)、自我效能分問卷C(11題)、成就動機分問卷D(10題)、創新能力分問卷E(12題)、社交能力分問卷F(16題)、學習能力分問卷G(20題)、溝通能力分問卷H(14題)、領導能力分問卷I(14題)、變革能力分問卷J(14題)、知識應用水平分問卷K(15題);第三部分是個人績效測評量表,由3個績效測評分問卷構成,分別是高層管理者績效測評分問卷LH(15題)、中層管理者績效測評分問卷LM(8題)、基層管理者績效測評分問卷LL(5題)。其中,除了情緒智力分問卷B采用了Law&Wong(2004)編制的情緒智力量表之外,其余10項勝任力測評分問卷均由課題組根據文獻自行編制而成。在績效測量指標的選擇上,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進行如下設計:高層績效問卷LH主要包括企業的財務指標、市場價值、員工滿意度等指標;中層績效問卷LM主要包括成本控制指標、目標完成情況、與其他部門的協作情況等;基層績效問卷LL主要包括個人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及質量評價、員工協作程度等。分問卷的所有題目都采用Likert五級量表來衡量,1表示“從不”,5表示“總是”。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1.5進行數據統計。首先,依據主成分分析對所有的變量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驗證變量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及內斂效度;其次,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判斷模型的擬合指數;再次,通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分析(LSD)判斷不同管理職能的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的差異性;最后,通過STEPWISE回歸分析判斷路徑系數的顯著性以及變量間的相關關系。數據分析中采用的擬合度指標主要有:x2、NFI(標準擬合指數)、IFI(增值擬合指數)、NNFI(非范擬合指數)、CFI(比較擬合指數)以及RMSEA(近似誤差均方根),其中NFI、IFI、NNFI和CFI需要大于等于0.90(Byrne。1998),而RMSEA則需要小于等于0.08(Browne&Cudeck,1993)。
三、數據分析
(一)信度與效度分析
如表2所示,勝任特征測評量表中的11個變量的相關系數均在0.01和0.001的水平上顯著相關,滿足因子分析的條件。各變量的MSA值(取樣合適性測度)均大于0.89,總體MSA值為0.947,總體Bartlett球形檢驗x2值為6238.71(df=55,p<0.01)。11個變量在高一階上合成一個因子,解釋了模型總變異量的61.32%。各個變量的內部一致性系數以及累積方差貢獻率如表3所示,a系數都大于有關研究建議的可接受水平0.70,顯示了變量之間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同時,各變量正交旋轉后的標準化因子負荷都顯著高于有關研究所建議的最低臨界水平0.60,都具有較強的統計顯著性(p<.001),充分顯示了較強的內斂效度。
此外,在績效測評量表中,各個變量的相關系數也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相關。其中,高層績效測評變量的MSA值為0.89,總體Bartlett球形檢驗x2值為1661.47fdf=105,p<.0011;中層績效測評變量的MSA值為0.85,總體Bartlett球形檢驗z。值為1596.14fdf=28,p<.001);基層績效測評變量的MSA值為0.77,總體Bartlett球形檢驗x2值為1206.47(df=10,p<.001)。各變量的Cronbach’sd系數分別為0.83、0.81和0.88,分別解釋了模型總變異量的73.15%、69.34%和68.02%。量表中各個變量正交旋轉后的標準化因子負荷也均顯著高于0.60,說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和較強的內斂效度。最后,驗證性因子分析顯示了整體模型具有良好的擬合指數:NFI(0.96)、IFI(0.97)、NNFI(0.96)、CFI(0.97)、RMSEA(0.08)。
(二)方差分析
如表4所示,通過方差分析,不同管理職能的經營者在11項勝任特征上都存在顯著差異(A:F5,993=9.42;
B:F5,1035=4.38;C:F5,1067=5.51;F5,1089=5.79;E:F5,1044=6.15;F:F5,1023=4.81;G:F5,1063=5.22;H:F5,1066=4.60;I:F5,1058=3.70;J:F5,1049=3.04;K:F1012=2.86;p<0.001,p<0.01,p<0.05)。經多重比較(LSD)發現,擅長決策/戰略管理的經營者在各個指標上的得分最高,除了在社交能力、知識應用水平指標上的得分沒有顯著高于人力資源管理者和營銷管理者之外,其余指標的得分都顯著高于其它崗位的經營者(p<0.01)。財務/金融職能的經營者在各個指標上的得分最低,除了在自我效能、學習能力指標上的得分與其他管理職能經營者的得分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之外,其它指標的得分都顯著低于其余的管理職能的經營者(p<0.05)。
(三)STEPWISE回歸分析
上述分析已經證明,不同管理職能的企業經營者在勝任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下面將驗證各個管理職能的企業經營者勝任特征與個人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本研究通過Stepwise的方式對11項勝任特征和不同層級管理者的個人績效進行回歸分析,共線性檢驗表明,各自變量的VIF在1.000至2.236之間(VIF<5),說明白變量之間存在共線性的可能性很小,各層級模型的Pearson相關系數均在0.001和0.01的水平上顯著,主要結果如表5所示。
數據顯示:對于不同的管理職能來說,不同層級企業經營者的勝任特征與個人績效之間的相關性大有差別。表5數據顯示了不同管理職能及不同層次企業經營者的勝任特征與個人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B系數為正值時,說明勝任特征對個人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B系數為負值時,說明勝任特征對個人績效有負向解釋能力。
四、結果與討論
(一)主要結論
經過實地調研和對數據的統計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不同管理職能的企業經營者在11項勝任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戰略,決策領域的經營者在各項勝任特征上都有較好的表現,而財務,金融領域的管理者在這11項勝任特征上的表現相對較差。
第二,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變革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領導能力和知識應用水平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創新能力則對其有負向解釋能力;學習能力和決策能力對基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
第三,在營銷管理領域,學習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自我效能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成就動機則對其有負向解釋能力;變革能力對基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
第四,在生產,項目,工程管理領域,創新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決策能力和變革能力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變革能力對基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
第五,在財務/金融管理領域,學習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領導能力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變革能力對基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
第六,在技術管理領域,變革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學習能力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自我效能對基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
第七,在戰略/決策管理領域,變革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溝通能力則對其有負向解釋能力;溝通能力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成就動機對基層管理者的績效有正向解釋能力。
(二)討論
首先,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創新能力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負向解釋能力。中層人力資源管理者在組織中充當重要的執行角色,諸多人力資源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都是在人力資源規劃的指導下,由中層人力資源管理者履行完成的。人力資源管理屬于組織內部規范性較強的管理環節,而創新通常伴隨著高的風險,創新能力過強,有可能背離企業的實際情況,創新理念也在實踐中不易被接受,甚至可能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造成對績效的負面影響。
其次,在營銷管理領域,成就動機對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有負向解釋能力。所謂成就動機,是指為自己及所管理的組織設立目標、提高工作效率和績效的動機與愿望。中層管理者是高層與基層溝通的紐帶和渠道,同時還肩負著本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工作。成就動機過高的中層管理者往往只注重部門利益,形成“隧道視野”,片面強調本部門的作用,不追求協同作用,這種行為傾向可能對績效產生負面影響。
最后,在戰略管理領域,溝通能力對高層管理者的績效有負向解釋能力。隨著企業組織結構扁平化和管理幅度寬化的發展,高層管理者地位的權勢性導致高管與下屬之間的溝通往往存在“位差效應”,信息失真的情況頻頻出現,溝通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通過訪談得知,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仍然沿襲傳統的層級溝通循環模式,然而,行業、市場和顧客的發展趨勢都要求管理溝通更加精確、有效,而這種傳統的溝通循環模式卻對個人績效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研究還發現,勝任特征中的一些能力與個人績效沒有顯著的相關性,這并不表明這些能力對于提高個人與組織績效沒有促進作用,而是因為大多數被調查的企業經營者沒有在這些能力上表現突出,同時,高層管理者也沒有重視員工在這些能力上的開發與培養。因此,我們認為,企業人力資源的選拔與培養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首先,應該注重選拔和培養青年管理人員,通過各項技能的培訓加強青年管理人員掌握和應用知識技能的水平,提高他們的整體學習能力,以滿足企業管理人員內部更迭的需要;其次,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對員工進行有效的物質與精神激勵,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協助企業留住核心人才;最后,企業在選拔管理者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管理職能和層級的需要進行甄別,不同管理職能和層次的管理者對勝任特征的要求各不相同,企業需要針對管理職能和層級的特殊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與甄別體系,提高甄選的質量和有效性以及管理者的適崗率,實現“人一職”匹配、“人一組織”匹配的理想狀態。
五、總結
篇9
我國經濟理念與經濟結構的變革推動著中小企業的崛起與發展,使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體之一。中小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下,迎來了國內外、行業上下的大量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多重挑戰。機遇與挑戰并存是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中小企業如欲在經濟發展的合奏中發出新興經濟的最強音,則必須從市場營銷方面入手,開拓其外部廣闊的發展市場。市場營銷貫穿于企業經營全程,是中小企業生存利益的關鍵命脈。因此,全方位處理好中小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的障礙與阻力,多層次構建市場營銷策略體系,既是其自身長遠發展的核心,又是提振行業士氣、助力國民經濟的關鍵。
二、市場營銷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社會的飛速變革和人們各類需求的增長,為市場營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市場營銷已經不僅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部分,而且成為滿足社會和人們需求的主要方式。中小企業相較于同行業的大規模企業而言,市場營銷在創造其生存和發展的經濟效益方面,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力軍作用。因此,市場營銷對中小企業具有格外的重要意義。
(一)擴大產品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經營效益
中小企業經營流程的中間環節,就是將生產的產品或者開展的服務,通過有效的市場營銷方式售賣到客戶手中,從而在交易中獲得維持企業良性經營的利益成果??梢姡袌鰻I銷是中小企業經營的核心。通過市場營銷,能夠最大程度上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推廣到市場中。高效的市場營銷方式,可以使企業產品獲得廣闊的市場平臺,從而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產品在市場中所占份額的提升,將直接導致其交易量的上漲,從而有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因此,市場營銷是企業建設發展的活力源泉,更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生命線。
(二)拓展商品銷售渠道,積累廣泛客源基礎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如果說市場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活力源泉,那么客源與銷售渠道則是中小企業的根基。只有具備廣泛的客源、寬闊的銷售渠道,才能使中小企業在市場中占據更多重要席位。市場營銷的首要目標就是創造、維持顧客,通過牢牢掌握顧客來把握市場競爭中的主動權。市場營銷不僅僅是單純針對市場的經營與銷售,而是通過對市場的充分調研,詳細掌握市場動向與需求,深入分析商品的流通渠道與顧客的喜好追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擴展商品銷售渠道,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積累廣泛客源基礎。
(三)營造良易環境,奠定堅實經營根基
在市場經濟中,穩定的交易渠道、廣闊的交易平臺能夠保證市場交易的良性循環。通過高效、科學的市場營銷手段,中小企業在市場交流中獲得一定的人脈客源、資金積累以及品牌支撐,從而為其進一步開展交易活動做好了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物質準備,以及品牌影響等企業軟實力。因此可以說,市場營銷不僅為中小企業帶來初步經濟效益,而且為中小企業營造了良性循環的交易環境,奠定了堅實的經營根基,使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挑戰的沖擊下屹立成長。
三、當前中小企業在市場營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攀升,處于交易終端的買方已經形成較為固定的市場氣候,而賣方市場由于競爭壓力大、市場沖擊頻繁等原因,仍然處于待成型狀態。作為賣方市場一員的中小企業,面臨著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和市場環境的多重壓力,產品營銷舉步維艱。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從自身缺陷入手,對自身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剖析,為制定優質營銷策略指明方向。
(一)產品定位不明,不重市場選擇
市場調研是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的基礎,是有針對性地采取營銷方針的關鍵。但中小企業囿于經營規模小,人力資源并不如大企業一般充沛。所以中小企業難以調配大量員工投入到市場調研工作中。因此,中小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大多沒有對市場需求、匹配人群等進行充分調查研究,經常盲目地向市場投入新產品。這就造成中小企業產品生產和投放定位不明,難以滿足市場的選擇,在優勝劣汰的市場交易法則中處于劣勢。
(二)營銷理念落后,欠缺完善策略
阻礙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發展的另一大桎梏,是企業營銷理念落后。市場營銷理念是中小企業從事該項活動的根本性指導思想,因而營銷理念的正確、先進與否,不僅關涉到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制定,而且牽系著市場營銷乃至企業經營的成敗。但從經營實踐來看,中小企業沒有完備的理念引入體系,導致企業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都對市場營銷保有落后的認識與態度。甚至很多中小企業仍然認為“營銷就是促銷”、“市場營銷就是單純的多賣產品”,這樣的錯誤理念,直接左右著營銷策略的制定,導致中小企業欠缺完善的市場營銷策略,不能有效應對突發性市場變化。
(三)營銷人才匱乏,難組高效團隊
從總體上來看,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相比于大企業而言是不甚完備的,缺乏專業對口型人才。再加之中小企業對于市場營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營銷方面的專業人才匱乏,在整體營銷素質與水平上處于下風。市場營銷也不是營銷人員個人的單打獨斗,需要有力的后援支撐與團隊配合。同時,營銷團隊內部的競爭也可提升營銷人員的工作熱情。但中小企業的營銷人才本就匱乏,更難以組建高效的營銷團隊。這對于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是人力方面的一大障礙。
(四)營銷方式單一,缺乏培訓體系
目前,眾多中小企業仍然將追逐高利益置于企業發展目標之首,并不重視對企業全盤發展規劃的構建。這一問題表現在市場營銷方面,就是中小企業尚未建立健全市場營銷培訓體系,不重視儲備和發展市場營銷人才,且市場營銷人員的專業水平亟待提升。進而言之,營銷人員專業素養的參差不齊,導致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方式單一,仍然局限于促銷方式,這對于市場營銷質量的提升無疑是致命打擊。而且正因如此,中小企業就難以通過營銷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完善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機制的相關策略
在全面剖析中小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存在的障礙之后,我們必須在結合市場營銷的發展前沿的基礎上,探尋清除這些障礙問題的針對性解決策略,從而為完善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機制提供理論助力。
(一)引入先進營銷理念,創造優質營銷環境
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現狀的轉變,首要關鍵在于要轉變營銷理念。先進的理念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思想上的精華與觀念上的助力,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先進的市場營銷理念,不僅能夠充實中小企業的軟實力,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引導企業的市場營銷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同時,引入先進市場營銷理念,是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第一步,能夠從根源上有力創造優質的市場營銷環境,為中小企業市場化發展提供精神助力。
(二)健全營銷培訓機制,儲備高能營銷人才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源建設是中小企業全方位建設的重要方面,多層次的人員結構、完善的人才儲備機制是其發展的根本支撐。中小企業市場營銷工作的深化開展,離不開營銷人才體系建設。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健全營銷培訓機制,定時定期地對現有市場營銷人員進行考核性培訓,著力提升其專業素養;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建立高能營銷人才儲備機制,通過全面的儲備性營銷教育,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制備生力軍。雙管齊下,才能從人力資源方面完善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機制。
(三)明確產品市場定位,抓準市場需求走向
產品或服務最終流向客戶,客戶和市場的需求應當是產品營銷的根本依據。中小企業要改變以往盲目投放的模式,投入一定的人力進行市場調研工作。在充分考察市場需求和預期的基礎上,制定相對應的市場營銷策略。一方面,中小企業要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對目標客戶源、潛在客戶群、市場需求量等要素都要思慮周全;另一方面,企業要抓準市場需求走向,善于對市場風向作出準確預期,從而提高市場營銷方向感。
(四)采取多種營銷方式,制定科學營銷策略
營銷方式是市場營銷的主要步驟,科學綜合利用營銷方式即構成市場營銷策略。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必須改變以往單一的促銷模式,在科學分析各種營銷方式優缺點的基礎上,善加綜合利用。例如同一款產品,針對老客戶可以采用會員營銷———互利互惠,而針對新客戶采取公益營銷模式———爭取客源。這種科學的、綜合性的營銷策略能夠最大程度維持原來客源、吸引潛在客戶群。
(五)重視市場營銷調研,組建高效營銷團隊
中小企業雖人力資源緊缺,但應提升人員工作效率,培養專門的市場調研團隊和高效營銷團隊。中小企業應當對自身能夠快速轉變經營形態這一優勢善加利用,通過重視市場營銷調研,提前預知、準確把握市場動向,率先更改營銷策略,從而占盡市場先機。在市場經濟中,誰把握住先機,誰就在市場中占盡上風。高效的營銷團隊能夠快速執行策略,有助于中小企業在與大企業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中取得壓倒性優勢。
(六)結合自身顯著特點,構建完善營銷渠道
我國的中小企業所經營內容遍及各行各業,各具特色。因此,在營銷機制的建設過程中,中小企業必須首先結合自身行業特點、企業特性,再進行相應策略實施。例如,食品行業的中小企業面臨食品安全、保存周期短等限制,就必須采取快速營銷戰略;而鋼鐵行業的中小企業則面臨著環境限額、貨品積壓等壓力,需要采取長線營銷方式。中小企業因時因地因情制宜,鋪墊網絡化營銷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五、總結
篇10
[關鍵詞]導論;企業經營;美學應用
一、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和學術使命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這既是學科賴以確立的基本理由,也是我們把握不同學科性質的前提條件。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美學應用的基本規律。也就是說,企業經營美學是研究企業經營活動如何應用美學原理的科學,它把企業運用美學原理從事經營活動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在我看來,企業的經營活動既是一種經濟活動,同時也應該是一種審美活動,因為當今的時代生活特別是都市生活正在迅速地被藝術化。但是,我們現在還有許多經營者尚未清醒地意識到企業經營審美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們經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硬性競爭和經驗管理的水準之上,而且經營者的審美修養和審美水平也亟待提高。這就使得企業經營美學的建立成為歷史的必然。由此可見,應運而生的企業經營美學理應承擔下列兩大學術使命:一是揭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審美規律;二是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自覺運用美學原理提供理論指導。企業經營美學作為美學的一個新興的分支學科,雖然剛剛起步,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既然企業經營美學是應現代企業經營審美實踐之需而誕生的,那么,它一定會有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它將不會辜負時代生活和市場經濟的重托,努力完成自己神圣的學術使命。
二、企業經營美學的學科特點
從前面的闡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企業經營美學的學科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交叉性;二是應用性。
先說交叉性。企業經營美學既不是單一的企業經營活動描述,也不是純粹的美學原理闡釋,它是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學科理論和與美學相關的學科理論的有機融合。它討論企業經營活動,是為了給美學找到應用的注腳。它討論美學原理,則是為了給企業經營活動提供審美的理論指導,它應該是企業經營管理學科和美學學科的交叉學科,具有邊緣性。
再說應用性。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擔當起自己神圣而艱巨的學術使命,它沒有理由束之高閣,也不應該是純理論的玄學思辨,它必須時刻關注企業經營的全部現實過程,正確而及時地指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自覺按照美的規律從事經營活動,以便更多地盡善盡美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審美需求,創造最大效益。
三、企業經營美學的理論體系
如上所述,企業經營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美學應用問題。圍繞這一研究對象進行思辨,企業經營美學建構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其理論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十大內容:
(一)闡述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美學原理
美學基本原理揭示了美的一般規律,它是企業經營美學的第一塊理論基石。企業經營美學履行自己的學術職能,指導企業經營實踐,以自己的方式闡明美學的基本原理,如:美的本質與美的標準、美的形態、形式美及其法則、審美心理與審美范疇等。如果離開美學的這些基本原理,企業經營美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習和研究企業經營美學,也應該首先弄懂弄通與之密切相關的美學原理。不懂得基本的美學原理,企業經營者就不能做到自覺地按照美的規律去從事經營活動。
(二)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分析
應該說,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分析與考察,是企業經營美學發生的第二塊理論基石。企業經營美學本質上屬于美學學科,但它絕不同于一般的基礎美學,它是應用性很強的實用美學,它要將自己的學術研究牢牢地根植于現實的企業經營活動之中。一方面從企業經營實踐中總結出審美規律來,另一方面又拿這些審美規律指導企業的經營實踐。這就決定了它除了要把自己的學科體系建立在美學原理之上外,還必須把理論體系建立在活生生的企業經營實踐基礎之上。因此,企業經營美學的理論探求,除了對美學原理的把握和闡述之外,還必須對企業經營實踐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考察。企業經營活動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姑且從兩方面入手對它進行宏觀地分析和把握:
一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歷時性分析與考察。企業經營活動雖然復雜多變,但如果我們對它的動態性作出宏觀的把握,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哪類企業,也無論是企業的哪類作業,其流程周期一般都可確定為四個相輔相成的步驟,這便是:市場與環境調研;計劃與決策;執行與控制;評估與反饋。倘若我們能夠理性地把握這四大步驟,我們就找到了總結企業經營活動審美規律的突破口,同時也就找到了為企業經營活動全程提供美學指導的出發點。
二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共時性分析與考察。如果說前面對企業經營活動過程的歷時性考察屬于線性的動態分析的話,那么,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共時性考察則屬于非線性的靜態分析。這種共時性的靜態分析,使我們發現了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對管理的經營;(2)對產品的經營;(3)對服務的經營;(4)對銷售的經營;(5)對公共關系的經營;(6)對企業形象的經營;(7)對企業文化的經營;(8)對人力資源的經營。企業在對以上八項重要職能的經營中,無時無處不關涉到美學原理,也無時無處不伴隨著審美活動。企業經營美學就是要把企業經營活動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當作一種審美活動來進行系統考察,總結這些職能活動中滲透的美學規律,進而使企業的這些職能活動變成更加自覺的經濟審美活動。因此,企業經營美學的理論主體除了美學原理概述和企業經營活動分析這兩大總論之外,還有下面分論,即:企業管理與美;產品經營與美;經營服務與美;市場營銷與美;公共關系與美;企業形象與美;企業文化與美;人力資源與美。
(三)企業管理與美
企業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中樞神經和指揮系統,在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時代的管理學家們反復強調,現代化的管理應該是科學、規范、民主化的人本管理。毫無疑問,人本管理當然應該是盡善盡美的管理,不善不美的管理只會導致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惡性循環,毫無人性可言,也毫無美和效益可言。企業經營美學將在分論部分,首先從美學的視角闡述企業管理過程中的美學應用問題,以期為現代企業的管理審美化提供理論參考。
(四)產品經營與美
產品經營是企業經營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現代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應該既實用便利,又美觀大方,還舒適環保,令消費者賞心悅目。本章將從產品的設計與創新、品牌的培育與創意以及產品的造型與包裝等方面,探討企業在產品經營過程中如何應用美學原理。
(五)經營服務與美
企業除了要為消費者提供實用美觀的優質產品之外,還應該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優質服務。特別是在當今買方市場條件下,企業的營銷服務顯得特別重要。有學者把服務與管理和產品相提并論,指出管理、產品、服務是當今企業生存的三大生命之柱,其中的任何一根坍塌,企業的生命將不復存在。因此,現代企業要充分重視服務,要像精心經營自己的管理和產品那樣,精心地經營自己的服務。而真正優質的服務當然應該是美好的服務,其中服務者的服務態度、服務禮儀和服務規范等,無一不滲透著美學原理。在企業經營美學看來,企業的整個服務過程應該是一個審美化行為過程。
(六)市場營銷與美
傳統的營銷方式就是企業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消費者,實現經濟效益。其實不然,市場營銷并不等于推銷,營銷與推銷有著質的不同。營銷的實質在于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進行精神和物質的溝通交流,實行最親密的接觸,繼而在這種親密的接觸當中,既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更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讓消費者得到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所以,營銷的宗旨不僅不是功利地推銷產品,而且恰恰是要使功利笨拙的推銷成為多余。由此可見,傳統的推銷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了,只有真善美的新營銷才能完成這一嶄新的營銷使命。因此,企業經營美學主張在營銷過程中貫徹美學精神,使現代營銷成為審美化的新營銷。
(七)公共關系與美
公共關系理論產生在20世紀初的美國。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有識之士紛紛指出,企業應該充分重視優化自己的內部員工關系和外部社會關系,內求團結,外求發展。于是,公共關系隨即成為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經營職能。但是,在企業經營美學看來,僅從經營職能上去理解企業的公共關系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應該把公共關系當成創建一種美好的生存環境來認真地進行經營。否則,公共關系的純潔性就會受到玷污。當下企業公共關系的庸俗化傾向就是最好的說明。
(八)企業形象與美
企業形象是企業在社會公眾心目當中的整體印象,它包括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學者們常用“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IdentitySystem)”來界定企業形象,簡稱CI。它包括企業獨特的經營理念即理念識別(MindIdentity),簡稱MI;獨特的行為方式即行為識別(BehaviorIdentity)簡稱BI;獨特的視覺系統即視覺識別(VisualIdentity)簡稱VI。這三個方面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企業的形象系統。企業對自身形象的經營管理,就是力爭使這三個方面超凡脫俗,優秀獨特,以便給社會公眾鮮明的形象感知。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借助美學的力量,加強企業內在美的修煉,同時也要強化企業外在美的修飾。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逐步贏得社會公眾的好評,在社會公眾心目當中樹立起自己良好的企業形象,最大限度地求得社會公眾的愛戴與追隨。
(九)企業文化與美
如果說美好的企業形象能使企業“秀于外”,那么,深厚蘊藉的企業文化則能使企業“慧于中”。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企業與一個文化修養淺薄的企業相比,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為什么沃爾瑪始終雄踞世界連鎖零售行業榜首?為什么通用電器的旗幟百年不倒?為什么中國的海爾也能木秀于林?究其根本原因,無一不是長期修煉的企業文化使然。企業文化是企業所有員工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約,是企業的精神圖騰,它像基因一樣,深深地根植于企業的生命之中,使企業生命之樹長青,使企業形象在公眾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企業這種因深厚的文化修養而具備的永久魅力,當然包括企業長期的審美修養在內。如:企業崇高遠大的經營理想,矢志不渝的經營宗旨,造福人類的經營道德,儒雅脫俗的經營氣質,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范等。因此,企業文化的美才是企業深層次的內在美。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是這樣,一個企業同樣如此。
(十)企業人才與美
深厚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生命之源,而打造一支有文化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則是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之源。企業競爭的方略千千萬萬,但人才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管理顯得格外重要。企業經營美學要借鑒人力資源管理的有關理論,闡述企業員工審美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為企業包括CEO在內的所有員工加強美學修養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論指導。
以上論及的十個方面,就是企業經營美學研究為自己設定的十大理論課題。除此之外,又由于企業經營的直接對象是廣大消費者,所以,企業經營美學在討論以上這些理論課題之后,不能不對消費者的審美心理進行必要的分析和闡述,以便指導企業經營者更加完美地投消費者之所好。出于這樣一種學術考慮,因此,本課題在最后還要論及消費者的審美心理。至此,開頭一個導論,結尾一個附論,中間十個理論主題,總計十二個部分,共同構成企業經營美學研究完整的理論體系。
四、企業經營美學建立的時代背景和價值前景
企業經營美學是對企業經營審美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它的提出和建立既以當今時代豐富多彩的企業經營審美實踐為基礎,又正是適應了當今時代企業經營審美化趨勢的客觀需要。因此,它的建立既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又有遠大的價值前景。在企業經營美學看來,當今的時代背景呈現出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一是買方時代的來臨與市場競爭的加劇。由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空前發展,市場上的商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多彩,商品的供給量相對于消費者的購買力而言,明顯地表現出相對過剩。而生產的相對過剩必然導致企業在市場上主導地位的喪失,代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導向。也就是說,企業過去是市場的中心和主導,消費者圍繞企業轉,這樣的時代叫“賣方時代”。當今的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企業不再是市場的中心,買主才是市場的中心,企業開始像崇拜上帝那樣崇拜消費者,追隨消費者,圍繞消費者轉,這樣的時代叫做“買方時代”。買方時代的來臨,必然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因為誰追隨消費者,誰就占有了市場,誰喪失消費者的寵愛,誰就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這樣一條鐵的法則,促使企業不得不努力優化自己的所有經營職能。于是,現代化的、規范化的、科學化的和審美化的企業經營方略應運而生。與此相適應,企業經營美學就必然地被提到企業經營理論的議事日程上來,應該說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因為一切為了消費者既是市場本位的回歸,也是企業經營美學遠大的價值前景之所在。
二是消費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與消費意識的成熟。買方市場的來臨和商品的極大豐富,引起的另一個馬太效應就是大大地提高了消費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人們的生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方便快捷,追求舒適和美好。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也日趨成熟和自覺。他們不再像賣方時代那樣,被企業任意地擺布和支配,他們有了更加自覺的消費觀念和更加清醒的維權意識,企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投訴。所以,企業必須想方設法地投消費者之所好,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和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服務,而這又必然要求企業經營不僅要規范化,還要審美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進而贏得效益。因此,企業經營美學便應運而生。: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業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