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金融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06:09: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學金融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學金融論文

大學生金融危機影響論文

【大學生金融危機論文摘要】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認真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大學生金融危機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經濟危機

一、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采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查看全文

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論文

1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1.1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對新增勞動力需求不足

從2008年開始,我國GDP增速逐步放緩,整體上呈現出下降趨勢。2014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僅為7.4%,遠遠低于“十一五”期間11.2%的平均增長速度,也低于2012年、2013年的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對大學生就業的拉動能力減弱。但從2008年開始,高校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一直處于上升狀態,到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達到了727萬,比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又增加了27萬,再創歷史新高。經濟學理論認為,經濟增長與失業率之間存在反向變動關系,即經濟產出越高,失業率越低,這可以用奧肯定律來說明,即相對于潛在GDP,實際GDP每下降2個百分點,實際失業律就會比自然失業率上升1個百分點。因此,我們可以通過GDP的變動來預測失業率的變動情況,而GDP增速的放緩必然使得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從總量上減少了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

1.2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使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

所謂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的變動而造成勞動力供求失衡所導致的就業矛盾。簡單說來就是勞動力市場上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現象,它表現為勞動力的素質、技能與崗位要求之間的不匹配。而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相應地帶動了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大學生就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加劇了大學生結構性失業問題。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原先依靠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來擴大生產規模的外延型增長,轉變為依靠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利用效率的內涵型增長,在這過程中更加強調科技和技術進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對勞動者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生產和服務部門的技術含量增大,勞動復雜程度提高,無論是在制造業還是在服務業中,都需要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社會增加對大學生,尤其是對中職、中專、高職、高專類學生技能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滯后的特點以及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使其培養的人才不能夠勝任崗位需求進而造成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

1.3企業規避風險行為,使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為嚴重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論文

1正確看待金融危機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

1.1金融危機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隨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受到沖擊,為了控制成本,裁員、減薪是企業最常用、最優先考慮的方法,不少企業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使得本來就形勢嚴峻的大學生就業機會減少,就業更是雪上加霜。據預計2008年底有100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就業,2009年將有592萬大學生畢業,再加上往屆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合計有上千萬的大學生要就業。研究生擴招這一政策雖然可以暫時緩減一點壓力,但它只是將現在的就業壓力轉移到將來幾年而已,沒有從跟本上解決就業壓力,將來還可能會出現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

1.2金融危機不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根本原因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大學畢業生就業是關系國家人力資源規劃,影響社會發展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使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們更多地是把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歸因于金融危機,這是片面的看法。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就已經凸現,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較突出,但此后形勢有所緩和。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機只是加劇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我們在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困難的同時,還應該冷靜地思考、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臺上,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尋求可持續性的治本之策。

1.3大學生就業難的理性分析大學生就業難是中國近年來面臨的社會整體就業狀況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政府和社會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一方面,就業體制導致部分大學生就業困難。雖然政府每年針對大學生就業都出臺專門的政策和文件,但仍存在著有些地區和部門執行不力的現象,如行業限制、區域限制等。在大學生求職和擇業時,走后門、拉關系等現象仍然存在,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就業體制,導致部分畢業生失去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市場缺陷導致大學生不能很好地就業。就業市場發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場化、信息化程度低,不能能使雙方相互了解對方信息,畢業和用人單位雙方相互選擇時成本加大。②高校教育模式對大學生就業產生影響。高校擴招增加了大學生就業人數;高校現有的學科專業結構存在問題,高校專業設置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后,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專業趨同現象嚴重,供求結構失衡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錯位,造成學校無特色,教育無特點,學生無特長,結構性矛盾更突出;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缺位,大學就業服務工作比較薄弱,機構不健全、經費不足、工作職責簡單、隊伍專業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學生對就業服務的滿意度不高。③企業用工制度、用人觀念不合理。一些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一系列社會福利不能保障,起薪較低,升幅不大。有的企業還存在著嚴重的就業歧視問題,如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健康歧視和戶籍歧視等。還有錯誤的用人觀念,片面追求高學歷,中專生可以做的寧要專科生,專科生可以做的寧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覓研究生。用人單位缺乏人才儲備意識,不少用人單位不招應屆畢業生,只招有幾年實踐經驗的往屆畢業生,造成應屆畢業生就業難。人力資源市場不完善,中介服務不到位、不規范、不健全,加重了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性。④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大學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知識面過窄、實踐能力差,依賴性強,創造力弱,綜合素質有下降的趨勢。部分大學生及其家長錯誤的就業觀念,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單位、大公司,片面地追求優越的生活條件、較高的工資收入、較好的社會福利。追求“精英崗位”,無視“大眾化崗位”。缺乏開拓創新膽識,缺乏艱苦創業精神,沒有“自己當老板”的意識,不想自主創業。

1.4正確看待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①理性、冷靜地面對現實。本次危機從2008年7、8月份開始,將持續三年,這是比較樂觀的估計,因此由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所造成的困難將是長期的,我們要在思想上有這個準備。金融危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自己打垮自己。當外在的客觀困難被任意放大之后,人們就容易陷入一種把一切問題都歸咎于客觀原因的思維定勢,從而不愿去查找自身的原因。②關注金融危機下企業的發展方向。在金融危機中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尤其是民營企業。但是我們更應看到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小企業優勝劣汰、產業升級的步伐,他們由原來粗放型、資源型企業開始向技術性、環保型和節約型轉變。要完成這些技術升級,企業對技術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也將大大提升。因此,大學生必須瞄準產業轉移的方向,向產業承接地尋找工作機會。③抓緊提高自身的基礎能力。金融危機下經濟前景不明朗,很多企業放慢了發展的步伐,大學生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段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能力。

2解決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幾點建議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下大學生的就業研究論文

【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下,就業機會的縮減與大學畢業生的激增使得當前我國就業矛盾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金融危機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普遍較大,就業觀念和心態、應對危機方式均呈現多元化特征,擇業取向異質性較強。因此,構建政府、高校、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為主體的就業服務合作供給機制,積極創造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整體性制度環境,針對不同的大學生群體的提供實踐導向的就業服務,深化準就業政策,將就業服務延伸至大學生待業期,鼓勵大學生創業,促進大學生中弱勢群體實現公平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擇業取向;政策認知;就業服務

1金融危機爆發我國大學生就業面臨挑戰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始于美國華爾街的次貸危機逐漸演變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劇烈的外部沖擊。金融危機通過以下三重路徑對我國就業形勢構成嚴峻挑戰:

外需縮減效應。全球性金融危機造成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繼出現經濟增長衰退,失業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和儲蓄增加等現象,發達國家的進口收入需求效應隨之顯現,對中國出口企業的訂單減少、推遲或取消,影響此類企業的就業吸納能力;同時,在外部訂單減少和人民幣升值效應影響下,不少出口導向的外商企業或國內企業面臨著資金鏈條斷裂的危險和虧損、倒閉的威脅,不得不削減生產或關門倒閉,從而造成了就業問題。

投資流失效應。我國是全球吸收FDI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爆發后,一些跨國企業或投資者由于受到資本市場籌資和融資的約束,無法籌措資金對新興市場進行投資。而且中國制造業成本上升和利潤率較大幅度的下降,也降低了投資盈利預期,導致外商投資拉動就業的效應明顯減弱。出口滑落帶來出口企業和制造業的開工不足,誘發投資進一步下降,加大了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負面影響。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探究論文

1正確看待金融危機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

1.1金融危機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隨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受到沖擊,為了控制成本,裁員、減薪是企業最常用、最優先考慮的方法,不少企業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使得本來就形勢嚴峻的大學生就業機會減少,就業更是雪上加霜。據預計2008年底有100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就業,2009年將有592萬大學生畢業,再加上往屆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合計有上千萬的大學生要就業。研究生擴招這一政策雖然可以暫時緩減一點壓力,但它只是將現在的就業壓力轉移到將來幾年而已,沒有從跟本上解決就業壓力,將來還可能會出現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

1.2金融危機不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根本原因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大學畢業生就業是關系國家人力資源規劃,影響社會發展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使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們更多地是把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歸因于金融危機,這是片面的看法。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就已經凸現,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較突出,但此后形勢有所緩和。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機只是加劇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我們在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困難的同時,還應該冷靜地思考、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臺上,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尋求可持續性的治本之策。

1.3大學生就業難的理性分析大學生就業難是中國近年來面臨的社會整體就業狀況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政府和社會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一方面,就業體制導致部分大學生就業困難。雖然政府每年針對大學生就業都出臺專門的政策和文件,但仍存在著有些地區和部門執行不力的現象,如行業限制、區域限制等。在大學生求職和擇業時,走后門、拉關系等現象仍然存在,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就業體制,導致部分畢業生失去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市場缺陷導致大學生不能很好地就業。就業市場發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場化、信息化程度低,不能能使雙方相互了解對方信息,畢業和用人單位雙方相互選擇時成本加大。②高校教育模式對大學生就業產生影響。高校擴招增加了大學生就業人數;高校現有的學科專業結構存在問題,高校專業設置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后,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專業趨同現象嚴重,供求結構失衡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錯位,造成學校無特色,教育無特點,學生無特長,結構性矛盾更突出;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缺位,大學就業服務工作比較薄弱,機構不健全、經費不足、工作職責簡單、隊伍專業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學生對就業服務的滿意度不高。③企業用工制度、用人觀念不合理。一些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一系列社會福利不能保障,起薪較低,升幅不大。有的企業還存在著嚴重的就業歧視問題,如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健康歧視和戶籍歧視等。還有錯誤的用人觀念,片面追求高學歷,中專生可以做的寧要專科生,專科生可以做的寧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覓研究生。用人單位缺乏人才儲備意識,不少用人單位不招應屆畢業生,只招有幾年實踐經驗的往屆畢業生,造成應屆畢業生就業難。人力資源市場不完善,中介服務不到位、不規范、不健全,加重了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性。④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大學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知識面過窄、實踐能力差,依賴性強,創造力弱,綜合素質有下降的趨勢。部分大學生及其家長錯誤的就業觀念,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單位、大公司,片面地追求優越的生活條件、較高的工資收入、較好的社會福利。追求“精英崗位”,無視“大眾化崗位”。缺乏開拓創新膽識,缺乏艱苦創業精神,沒有“自己當老板”的意識,不想自主創業。

1.4正確看待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①理性、冷靜地面對現實。本次危機從2008年7、8月份開始,將持續三年,這是比較樂觀的估計,因此由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所造成的困難將是長期的,我們要在思想上有這個準備。金融危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自己打垮自己。當外在的客觀困難被任意放大之后,人們就容易陷入一種把一切問題都歸咎于客觀原因的思維定勢,從而不愿去查找自身的原因。②關注金融危機下企業的發展方向。在金融危機中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尤其是民營企業。但是我們更應看到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小企業優勝劣汰、產業升級的步伐,他們由原來粗放型、資源型企業開始向技術性、環保型和節約型轉變。要完成這些技術升級,企業對技術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也將大大提升。因此,大學生必須瞄準產業轉移的方向,向產業承接地尋找工作機會。③抓緊提高自身的基礎能力。金融危機下經濟前景不明朗,很多企業放慢了發展的步伐,大學生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段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能力。

2解決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幾點建議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下的貧困女大學生就業價值觀論文

摘要:面對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就業就成了國民經濟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的頭等大事。目前就業現狀堪憂,對于就業壓力日益嚴峻的中國人才市場來說,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貧困女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或許將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所以,對于這些貧困女大學生來說,在就業過程中本人要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取向;學校的有關部門亦應積極完善就業幫扶機制。

關鍵詞:金融危機;貧困女大學生;就業價值觀

一、當前金融危機對就業情況的影響

由于世界經濟危機影響,導致大量企業招聘需求疲軟,證券、銀行、保險、期貨、房地產等行業招聘崗位數相比往年大幅縮水。阿迪達斯中華區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面向畢業生的招聘是一種長線投資,公司不會減少類似宣講會的場次,但金融危機確實會對招聘計劃有影響,2009年公司會減少招聘的人數。蘇寧電器有關負責人則表示,蘇寧目前已經不是成長期,所以招聘重點已經不是數量而在于保證質量。往年公司會在北京和外省市開多場宣講會但2009年只保留北京的一場宣講。

中華英才網人力資源專家歐陽暉表示,大學生就業難已不是一個新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2008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07年全國近500萬高校畢業生中,至今仍然有100萬沒有找到工作。從目前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統計看,和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大學生就業比率有所下降。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工作崗位減少、大量員工失業、應屆畢業生數量又創新高,就業形勢緊張的現狀似乎已很難避免。對于有經驗、有資歷的職場前輩也許不構成太大的威脅,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人脈,使得他們另謀出路的難度相對不高,而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就業可能就難了。

二、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貧困女大學生就業更難

查看全文

金融教育學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在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學研究出現了數學形式主義的傾向,雖然數學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優勢,但該種形式主義傾向對于金融學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極大。通過對2006級金融學研究生論文的抽樣進行分析,提出當前金融學研究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嚴重的數學形式主義傾向,并針對其產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關鍵詞:金融學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當前金融學研究方法的特點及局限性

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包括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結合、數量經濟模型分析、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為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學才具有了科學性及嚴謹性。但當前從世界范圍看,在整個20世紀中,金融學作為一門學科已呈現出急劇的狹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及現象;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代數、積分、計量經濟學以及博弈論等在一些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已超過了90%。一些極度崇尚數學的金融學家們認為,通過建立相對于現實世界簡化的模型,然后再對模型進行分析和討論,來呈現這種精確性和嚴謹性,而不再去過多的考慮該模型對于現實世界的預測和解釋能力,這使金融學逐漸成為一門“純技術學科”,更加關注數學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了。

但金融學并非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其最終目標應該是為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及結果。一些一流的美國金融學雜志對于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對于大量來自各國的論文采用是否有數學模型作低成本的篩選,這使數學形式主義成為一種金融學及經濟學的學術標準、一種范式和一種時尚。

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風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國。中國最優秀的經濟類學術期刊《經濟研究》,是廣大經濟學和金融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坐標,但縱觀近些年發表的文章,充斥著大量的數學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或者僅僅是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國的數據上,也是可以容忍的。這讓很多長年從事金融學和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們產生困惑,他們認為,經濟及金融學說史以及對于現實經濟歷史的學習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關注理論的來龍去脈及發展,一篇精美的數學文章就足以代替了。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蔓延危害極大,所謂過猶不及,其發展不僅會極大的抑制研究人員及學者們的創造力及新思想的誕生,也會對在校研究生們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查看全文

金融學研究教育探討論文

摘要:當前在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學研究出現了數學形式主義的傾向,雖然數學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優勢,但該種形式主義傾向對于金融學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極大。通過對2006級金融學研究生論文的抽樣進行分析,提出當前金融學研究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嚴重的數學形式主義傾向,并針對其產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關鍵詞:金融學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當前金融學研究方法的特點及局限性

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包括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結合、數量經濟模型分析、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為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學才具有了科學性及嚴謹性。但當前從世界范圍看,在整個20世紀中,金融學作為一門學科已呈現出急劇的狹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及現象;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代數、積分、計量經濟學以及博弈論等在一些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已超過了90%。一些極度崇尚數學的金融學家們認為,通過建立相對于現實世界簡化的模型,然后再對模型進行分析和討論,來呈現這種精確性和嚴謹性,而不再去過多的考慮該模型對于現實世界的預測和解釋能力,這使金融學逐漸成為一門“純技術學科”,更加關注數學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了。

但金融學并非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其最終目標應該是為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及結果。一些一流的美國金融學雜志對于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對于大量來自各國的論文采用是否有數學模型作低成本的篩選,這使數學形式主義成為一種金融學及經濟學的學術標準、一種范式和一種時尚。

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風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國。中國最優秀的經濟類學術期刊《經濟研究》,是廣大經濟學和金融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坐標,但縱觀近些年發表的文章,充斥著大量的數學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或者僅僅是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國的數據上,也是可以容忍的。這讓很多長年從事金融學和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們產生困惑,他們認為,經濟及金融學說史以及對于現實經濟歷史的學習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關注理論的來龍去脈及發展,一篇精美的數學文章就足以代替了。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蔓延危害極大,所謂過猶不及,其發展不僅會極大的抑制研究人員及學者們的創造力及新思想的誕生,也會對在校研究生們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查看全文

金融學研究生教育問題探討論文

摘要:當前在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學研究出現了數學形式主義的傾向,雖然數學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優勢,但該種形式主義傾向對于金融學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極大。通過對2006級金融學研究生論文的抽樣進行分析,提出當前金融學研究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嚴重的數學形式主義傾向,并針對其產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關鍵詞:金融學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當前金融學研究方法的特點及局限性

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包括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結合、數量經濟模型分析、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為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學才具有了科學性及嚴謹性。但當前從世界范圍看,在整個20世紀中,金融學作為一門學科已呈現出急劇的狹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及現象;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代數、積分、計量經濟學以及博弈論等在一些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已超過了90%。一些極度崇尚數學的金融學家們認為,通過建立相對于現實世界簡化的模型,然后再對模型進行分析和討論,來呈現這種精確性和嚴謹性,而不再去過多的考慮該模型對于現實世界的預測和解釋能力,這使金融學逐漸成為一門“純技術學科”,更加關注數學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了。

但金融學并非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其最終目標應該是為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及結果。一些一流的美國金融學雜志對于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對于大量來自各國的論文采用是否有數學模型作低成本的篩選,這使數學形式主義成為一種金融學及經濟學的學術標準、一種范式和一種時尚。

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風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國。中國最優秀的經濟類學術期刊《經濟研究》,是廣大經濟學和金融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坐標,但縱觀近些年發表的文章,充斥著大量的數學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或者僅僅是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國的數據上,也是可以容忍的。這讓很多長年從事金融學和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們產生困惑,他們認為,經濟及金融學說史以及對于現實經濟歷史的學習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關注理論的來龍去脈及發展,一篇精美的數學文章就足以代替了。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蔓延危害極大,所謂過猶不及,其發展不僅會極大的抑制研究人員及學者們的創造力及新思想的誕生,也會對在校研究生們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查看全文

融資約束研究主題可視化圖譜探析

【摘要】近年來融資約束已成為阻礙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和升級的重要問題之一,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2000—2018年間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中收錄了1504篇以融資約束為關鍵詞的文獻。利用可視化圖譜分析工具CiteSpace軟件,對現有研究文獻分別開展關鍵詞頻次與聚類分析,研究發現融資約束主題形成了中小企業、全球價值鏈、投資不足、現金持有、營運資本管理、貨幣政策、金融機構六個聚類。通過高影響力作者、主流研究機構圖譜分析發現天津財經大學翟淑萍等八人為高影響力論文作者,再結合突現詞分三個階段對融資約束研究脈絡進行梳理,最后提出豐富融資約束理論體系構建等建議。

【關鍵詞】融資約束;CiteSpace;可視化分析;發展歷程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融資約束問題近年來一直困擾著大量民營中小型企業。黨的報告指出,未來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優勢,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融資約束問題的產生主要由于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使得公司內部與外部的融資成本存在著顯著差異,而且外部資金的成本總是高于內部資金的成本[1]。這使得公司管理層不得不削減現金的支出以提高資產的流動性。本文以“融資約束”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核心期刊數據庫中檢索發現,2000—2018年間有關于融資約束的研究成果共有1504篇,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中檢索發現,關于融資約束的文獻有1227篇,這說明融資約束問題受到學者高度關注。目前公開發表的有關“融資約束”主題的綜述類研究論文有《廠商投資行為的融資約束理論研究綜述及啟示》[2]、《會計信息質量、市場化進程與融資約束的相關性研究綜述》[3]、《融資約束與技術投資的相關性:一個綜述》[4]、《國內外融資約束研究綜述與展望》[5],四篇論文都采用了文獻綜述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近年來國內融資約束研究的成果及歷程,豐富了融資約束研究的理論成果,各具特色。受研究技術和方法的限制,融資約束問題研究脈絡并不清晰,鑒于此,本文運用可視化圖譜分析軟件CiteSpace對“中國知網”核心期刊數據庫中2000—2018年以融資約束為關鍵詞的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通過辨析國內融資約束問題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熱點和研究趨勢,梳理“融資約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后續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與分析工具。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大數據平臺的出現和云計算的應用使得各種信息獲取方式更加便利,與數據分析相關軟件的開發使用,順應了時代的變化而使得實證化研究變成現實。本文運用的研究軟件是CiteSpace,該軟件是由陳超美教授團隊研究開發,是一種基于文獻數據分析原理,在文獻數據中識別與可視化圖譜分析的一種Java應用程序。本研究通過數據分析軟件CiteSpace對選定的原始有效數據進行運算分析,依次得出融資約束高頻關鍵詞可視化知識圖譜、主要關鍵詞聚類圖譜、高影響力作者可視化圖譜、主流研究機構的可視化圖譜。(二)數據來源。本文在“中國知網(CNKI)”核心期刊數據庫中搜索與融資約束主題相關的論文,運用高級檢索方式,檢索條件設定關鍵詞為“融資約束”,檢索時間段為不限,可查閱到1546篇相關文獻。為了保證數據的權威性,提升研究分析精度,本文對檢索數據進行了篩選(研究年限起始年份為2000年,結束年份為2018年),將來源類別設定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文獻(CSSCI),剔除會議論文后最終選取1504篇文獻作為可視化軟件CiteS-pace分析的原始有效數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