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效果研究報告

時間:2022-09-21 03:49:00

導語:教育培訓效果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培訓效果研究報告

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具體到法院,也就是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法官隊伍,而這又正是法官職業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在當今知識膨脹、立法數量劇增、糾紛種類日趨復雜化、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下,要使法官始終保持最優的狀態,就必須加強對職業法官的教育工作,以使其適應變化著的世界。而教育又正是提高法官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來:

一、通過教育來提高法官的素質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在大陸法系國家很早就建立起了法官的職業教育機構,加強對法官的職業教育。如法國、德國。途徑是通過了解社會和立法方面的新發展以及聽取相關領域的專家講課,其目的是為了讓法官跟上時代的步伐。在英美法系國家,由于法官的素質普遍較高,過去并不注重法官的教育培訓工作,然而自60年代以來,也在逐步加強了對法官的教育培訓。

二、教育促提高是我國過去法院隊伍建設成功的經驗。

我國法官群體中雖不乏德才兼備的優秀法官,但整體上看,現有法官素質不高,良莠不齊。所以法院系統一貫重視對預備法院力量以及現有法院力量的培育,這也正是法院隊伍素質獲得較大提高的原因。**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法官職業化建設”這一目標,并且強調指出,法官職業化建設是提高法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是法院隊伍建設的一條主線,這一主線主要是依靠教育工作來牽頭,從而把教育工作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教育促提高是我國過去法院隊伍建設中所存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

法院圍繞提高素質,展開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實踐,應該說初見成效,法官不論是在辦案數量還是在案件質量等各項考核評估指標上均較以前有較大提高,但上述成績與法官職業化建設的目標、與法官肩負的樹立法院威信、維護法律尊嚴、贏得人民尊重所應具備的內在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法官的素質一時難以滿足高標準、快節奏、重負荷的法院工作實際不能不說是其最根本的原因,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重視教育工作。

以上是論述的教育工作對于提高法官素質的重要作用,僅認識到這一點遠遠不夠,當前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相當一部分教育流于形式,形式是轟轟烈烈,效果卻不如人意,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對素質教育的效果作更深入的認識。

一、認識以往教育存在的不足:

1、我國目前法官教育大體上還是一種臨時性的突擊式教育,缺乏長期性和系統性;

2、教育結構不合理,學歷教育的比重遠遠大于業務技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3、相當一部分法官對接受教育不夠熱情,意識不到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4、教學方法仍遵循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法,難以突出教育內容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等。

二、認識教育要達到的目標:

肖揚院長在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社會對法官的職業操守、專業能力、業外表現等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把法官視做正義的象征、公正的化身和良知的守護神。"這是對法官素質的高度形象概括,也為我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培養高素質法官明確了目標。

1、高素質的法官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即深刻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深刻理解我們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都集中在為黨和國家大局服務,為促進中國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

2、高素質的法官要有崇高的法律信仰,正如伯爾曼所指出的,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實的遵守。深埋于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自己思維和行為的法治觀、正義觀、人權觀,對一名法官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3、高素質的法官要有深厚的法律基礎,法官應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熟悉法律規范,這是法官的基本專業要求。在大多數國家,法官被尊為在法律和法學領域具有崇高地位和極具智慧的人,而且很多法官本身就是知名的法學家,著述頗豐。沒有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基礎,法官很難領悟適用法律的立法意圖,對案件作出正確判斷,也難以對判斷作出合乎法理的解釋。

4、高素質的法官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按照美國近代著名法官科克的說法,法律上各種案件"是由人為理性和法律判決來決定的,而不是由自然理性來決定的;法律是一門藝術,在一個人能夠獲得對它的認識之前,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這也就是說光靠法學知識是不夠的,對于社會經驗的觀察積累也很重要。

三、加強教育效果的新途徑:

教育效果相對不如人意是因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所致,所以我們可以從彌補不足入手,明確要實現的目標,從而完善教育方法并加強教育效果。

1、要強化教育效果就要使教育向系統化、制度化轉變。一是教育體系的系統化,如黨性政治教育、廉政素養教育、業務知識技能教育要全面涉及,統籌兼顧。這樣一來可以讓法官的素質全面提高,二來可以避免體系單一引起被教育者的疲倦麻木;二是把教育制度化,嚴格落實,配套建立考核機制和獎懲辦法,層層落實,考核到人。一來可以避免把教育當成形式,敷衍了事,二來可以保證教育長期有效的進行下去;三是切實列好教育計劃,讓人心中有數,以便作好充分準備,使教育活動能夠較大限度的達到效果,以免倉促上陣,走馬觀花,草草收場。

2、強化教育載體建設,全力打造教育活動新平臺。一方面精心準備教育材料,著力豐富教育內容,內容上做到“兩個結合”,即一要結合黨當前的有關精神來開展教育,二是結合部門的工作實踐開展教育;另一方面做到不拘一格、富有創造力,使教育形式多樣化,在利用傳統的黨課、培訓班、報告會、文藝演出、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進行教育的基礎上,補充使用警示教育、主題討論、網絡教育、電教教育、拓展教育等新教育形式,賦予教育更加鮮明的時代特色,增強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警示教育可以挖掘身邊的典型,自制教材,既可以推出本單位中的先進模范,樹立正面典型,又可以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執紀辦案的優勢,剖析反面典型,這樣的教育就比較具體、飽滿,有助于教育效果的加強。又比如拓展教育,拓展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注重對人的意志力鍛煉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其優點是寓教于樂,效果潛移默化,能夠很好的增強教育效果。

3、開展具體而有層次教育,避免空洞和一刀切。被教育者是有差異、有層次的,所以教育工作的開展也必須因人而異,如果在教育中,不論年紀大小,文化水平高低,接受能力強弱,“餃子餛飩一鍋煮”,內容單一重復,就會導致被教育人員反感、抵觸。反之,如果根據具體的對象安排相應的教育形式和內容,效果可能就會好得多,所以教育要處理好這“四個關系”,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就必然要求教育具體到人,乃至具體到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旦具體了,它就會引起被教育者的注意,激發被教育者的熱情,繼而深入到被教育者的頭腦中。這時的教育,也就不會是“空對空”,而是務實有效的教育。

以上是對素質教育以及教育效果的一些思考,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改進,我們只有在實踐中累積方法,繼而靠方法推動實踐,再憑借實踐促進方法,如此循環往復中追求不斷的進步。當然,還有一點是必須提到的,方法是可以優化的,好的教育方法可以有助于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但迷信方法萬能是不可行的,要真正做到教育效果最大化,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依靠每個人自己對學習的重視和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