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體育人才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15 10:29:28

導語:教育和體育人才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和體育人才工作總結

按照《中共縣委組織部關于報送人才工作相關材料的通知》要求。在全面總結2020年縣教育體育事業發展的情況下,現將縣教育和體育關于2020年人才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開展情況。

縣現有教職工編制728人,專任教師721人;實有教職工726個,特崗教師教師22人,臨聘教師247人(其中一村一幼教師244人,縣臨聘教師3人),臨聘工勤210人(公益性崗位210人)。

為克服教師隊伍編制緊缺、數量緊缺、部份學校年齡老化、結構失衡、職業素質偏低、流失嚴重,師范生源質量下降,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2020年以來通過“剛性引進”和“柔性引進”人才措施,一是通過開展公開招聘方式引進7人,其中英語專業5人,語文專業2人;二是通過“特設崗位”定向引進戶籍學生5人,充實到基層學校,其中語文專業3人,數學專業2人;三是從外縣調入4人(均為籍),其中幼兒教育專業1人,歷史教育專業1人,藏語言文學專業2人。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行業實行“崗編適度分離”。四是充分利用對口援建資源,接受10名西華大學教師赴支教,13名雙流區教師來巴支教。五是為確保“控輟保學”專項行動工作取得實效,在嚴格中小學編制管理條件下,近5年第一次從區鄉學校在編在崗教師中考調12名教師充實到城區學校任教。六是根據《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民族地區村級學前教育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17〕344號)文件精神,補招聘編制外村級幼教點(園)輔導員18人,充實到基層。

二、特色亮點做法。

一是出臺七項激勵機制和政策,即:尊師重教資助政策。縣財政每年預算100萬元設立“助學解困基金”,依托雙流縣援助100萬元資金設立“金鵬圓夢”基金,對貧困學生、貧困教師進行資助。二是退休教師獎勵政策。縣財政配套資金,對教齡滿30年的公辦學校一線退休教師給予一次性6萬元獎勵。三是評先獎優激勵機制。每年召開教育表彰大會,專列30萬元用于表彰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和目標考核先進學校,極大地調動了教師隊伍的積極性。四是優秀教師關愛政策。依托雙流對口援助100萬元資金,設立“金鵬圓夢”基金,每年對貧困學生、貧困教師進行資助。對急需的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優先調回或調配;對在村小工作5周年以上且表現優秀的教師可直接調整到條件較好的鄉中心校工作;夫妻雙方在縣內區鄉任教工齡合計滿30周年的,可照顧其中一方調入城區學校工作;工作業績突出、家庭確有特殊困難且教齡滿25周年的區鄉教師,可照顧進城區學校工作;對評為國、省、州級優秀校長、骨干教師,在聘期內分別給予每人每月800元、500元、300元的獎勵補貼;對縣級每兩年評定的名師、學科帶頭人和每年評定的骨干教師分別給予每人每月300元、200元、100元的政府津貼;對鄉村一線教師按照每人每月400元、500元、600元不等的標準給予偏遠地區生活補助;將班主任津貼從平均每人每月12元增長到130元以上,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五是新研究完善了出臺了“縣級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室”的組建方案和考核機制。在全州率先開展試點工作,按照名校長工作室5萬元、名師工作室3萬元的活動經費補助標準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六是自加壓力建設周轉房,在項目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把關愛教師放在重要位置,整合1000萬元實施教師周轉房項目,已經主體完工了,年底將完成竣工審計結算。七是是強自身,實施了“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工程。特別是針對入職三年的新教師開展了規范的縣級培訓,邀請成都市天府新區、高新區的專家到縣授課,解放思路,解放觀念,邁出了縣級培訓的第一步。二是找外援,依托雙流、廣東、西華大學等對口援建力量,通過“名師蹲點”、“講師團送教”“跟崗鍛煉”、“師徒結對”等方式,學經驗、學辦法,改進教法教技。

三、存在問題。

1.專業教師缺乏,質量有待提高。近年來,雖然我縣不斷充實加強了教師隊伍,但音、體、美、科、計學科教師緊缺依舊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全縣教師短缺問題依然存在。隨著廣大群眾對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教師學科不配套,專業知識水平低又是一個新問題。教師教學缺乏活力,以時間換分數,以時間換質量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方法。長此以往將難以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導致縣內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課時量遠高于省、州規定的課時量。

2.教師外流突出,待遇有待提高。辦學環境艱辛、工作環境艱苦等現實問題成為很難吸引優秀教師前往的障礙,即使是一些年輕教師通過考試或者招錄短暫就業后,也會通過調離、辭職等方式離去,我們已經淪為了師資的培訓中轉站,急需人才招不進、優秀人才留不下成為困擾我們民族教育發展的重要難關,急需從體制機制方面入手改革,否則民族教育將永遠面臨師資短缺的問題。建議將深度貧困縣列為全國大學生畢業實踐基地,一方面讓廣大畢業生提前了解和熟悉基層社會的困難,另一方面為深度貧困縣教師不足提供一條可復制的長久經驗。

3.教師編制短缺,編制急需補充。根據現有學校和班級數量按師生比,需小學教師365人,初中教師171人,幼兒教師114人;按師班比,需小學教師475人,初中教師179人,幼兒教師129人;共需教師783人,從現有情況看編制缺口達30個。

四、下一步打算。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的親切關懷下,縣民族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基礎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無論是學校數,還是學生數,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成就顯著,實現了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升,民族團結教育廣泛開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十四五”期教育和體育人才發展規劃需做到:

一是補充教師編制。根據現有學校和班級數量按師生比,初中教師按1:13.5計需要219人,實際初中教師只有140人,缺口為79人;幼兒教師參照初中1:13.5測算148需人,實際僅有96人,缺口為52人,僅幼兒園和初中編制缺口就有131個。

二是繼續落實現有人才政策。不等不靠,堅持教師“公招”“雙選”“公費師范生”“特崗計劃”本土籍在外縣教師引進工作,今年秋季已經接受4名本土籍在外縣教師安置工作,重點傾向邊遠緊缺鄉鎮學校。對接雙流教育局,將選派13名教師到縣頂崗支教,西華大學選派10名優秀教師赴縣支教。落實“一村一幼”,“公益性崗位”招錄政策。

三是提高工資待遇,實現待遇留人。“到高原上工作,拿高工資”成為上世紀末的口頭禪,“拿高工資”也確實成為吸引人才最有效手段,從收入上看內地教師收入已經遠高于高原身上的老師了。在現有條件下已經不能吸引內地優秀人才到高原工作了,高原引進人才的手段還得靠提高待遇。在現有待遇保障的條件下,每月人均在提高1000元—1500元是一個基本需求,人均收入才能突破10萬元。

四是繼續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援建”。對口支援以來,無論是學校硬件建設,還是設施設備采購,或者師資水平提升,貧困學生資助等等,都花費大量心血,不僅僅改善了的辦學條件,更重要的是促進了積極入學上進的理念入腦入心,最終獲益的就是一個地區和一個民族的良性發展,懇請上級部門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教育幫扶力度,為推動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五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進一步落實國培、省培州培、縣培和校本培訓,對口援藏教育幫扶和東西部協作等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有效培訓,培養了大批年輕骨干教師,教師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等到較大提高,解決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不足和專業能力低的現狀,一步提高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掌握現代學校管理知識、懂教育、善管理的校(園)長隊伍,以推動全縣教育教學穩步持續健康發展。

六是開展雙語師資隊伍培養工作。建立健全雙語教師補充機制,優化教師結構,逐步建設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專業起點高、教學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未來5年,建立藏語文教師專項培訓制度,拓展雙語教師培訓資源、渠道和平臺,創新培訓模式,完善培訓手段,提高教師培訓參與度和實效性,促進雙語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發展。

七是推動落實“縣管校聘”、“崗編分離”政策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全面實施中小學教職工“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將義務教育教師編制全部上收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實行編制統管、人員統配、經費統籌,加強縣域內教師統籌管理和均衡配置,建立健全教職工編制、人員經費、崗位設置、交流輪崗、崗位聘用、績效工資分配、考核獎懲的新機制,打破推進校長、教師交流的管理體制障礙,打破教師聘用終身制,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充分調動校長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編制總量內按學校規模和崗位需求擬訂義務教育學校崗位核定方案,指導學校按崗聘任,對教師余缺進行全縣調劑、動態管理。在工資待遇方面,堅持錢隨人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財政部門將全縣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預算到各級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