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時間:2022-09-16 08:43:06
導語: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計劃是基于中國夢的實現而作出的重要部署。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強化鄉村振興,促進高等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應進一步構建中國式教育體系。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應擔負服務地方經濟的使命,了解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剖析英語優化方向,并基于鄉村振興發展需求,拓展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可助力人才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為鄉村產業發展蓄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
鄉村振興戰略計劃要求加強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以文化與人才振興為基礎。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發展過程中應積極促進產業振興,為發展現代化農業提供助力與支持。英語課程教學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增加一些與農業產業對口的崗位與專業,以期更好地服務于產業振興計劃,拓展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面,突出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的專業特色,打破傳統畢業生的就業趨勢和就業導向,為高職院校畢業生提供更廣闊的就業平臺與更多的就業機會。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目前我國已步入全面小康社會,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下一步重要發展戰略。基于此戰略,我國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也在根據鄉村發展需求,轉化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希望以此促進區域振興,培養復合型人才服務于地方,建設地方,發展地方。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過程中,需要高職英語教學培養懂農業、愛農業的人才隊伍。《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對鄉村振興的構想進行了進一步闡述與細化。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想要切實服務于鄉村,需要強化對優秀農業人才的培養,更要提升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1]。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地方需要復合型人才。綜合語言能力較強的人才服務于鄉村,有利于提升鄉村發展層次,更能在建設鄉村時提升鄉村的國際化水平,拓展鄉村產業發展范疇,為鄉村跨國產業發展提供助力與支持。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英語優化方向
(一)為鄉村的產業振興蓄力
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鄉村產業發展趨勢,并根據其特點了解其發展方向。深入探究目前農業產業發展形勢,了解相關附屬產業的發展狀態,可使學生切實了解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并對鄉村產業發展狀態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全方位了解鄉村產業,才能了解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更好地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升級。例如,學校可積極與鄉村溝通與合作,構建相關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研究不同地域適合發展什么產業,了解農民工作狀態有利于提升學生對鄉村經濟的認知。
(二)引導學生認知鄉村治理
不同地方治理形式有所區別,而鄉村作為經濟落后地區,其交通狀況和基礎服務設施較為落后。因此,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英語優化過程中,需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鄉村治理的重點工作。例如,英語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多元化鄉村文化時,也要強化思想教育,促進其了解鄉村振興的戰略意義,提升其思想認知和政治能力,助力學生為鄉村發展作出貢獻。再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鄉村習慣的全方位了解,將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融入于未來發展方向中,可促進鄉村針對性改革,在不影響村民正常生活的基礎上助力鄉村振興。
(三)提升師生服務鄉村能力
高職院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力量。新時期高職院校應加強對人才的全方位引導,助力師生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借助國家倡導的“雙創”契機,構建多元化創新創業平臺,利用科研帶動知識創新,促進鄉村產業升級,為鄉村發展提供多元化技術人才。例如,學校可定期舉辦活動,給予創新創業人才一定的資源支持,并加強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獎勵,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吸引更多大學生到鄉村創業和就業,以此為鄉村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一)推動產業振興,提升專業服務的價值
產業振興需要人才支持,提高專業服務的價值,有利于產業振興,也能提升英語課程與產業的契合度,促進人才多元化發展[2]。首先,基于農業產業鏈發展需要,構建多元化崗位,凸顯英語人才在語言和外貿等方面的作用與價值。農業產業鏈泛指農產品從種植到加工、生產一系列環節,由高素質語言人才優化相關環節,促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有利于區域振興,更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早日實現。例如,高職院校可根據鄉村發展需要結合區域農業特色,以此引導人才加強就業規劃,促進其全方位了解區域農業發展過程中對語言人才的要求并進行針對性提升。我國地廣物博,具有豐富的農耕文化,農業產業鏈中包括加工營銷等較多環節,但通過強化對農業產業鏈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發現農業產業鏈并不成熟。由于管理者缺少風險管理意識,導致我國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缺少區域品牌,而積極培養高素質語言人才,積極推動產業鏈優化和發展,提升農業管理質量和效率,是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下一步規劃與部署。正確探究與了解鄉村農業發展對人才的多元化要求,以此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整合課程教學資源,可真正實現農業產業鏈優化與升級。高職英語課程發展過程中,可為農業產業鏈發展培養更多外貿和營銷方面的復合型人才。例如,英語人才可積極走上跨境電商、物流管理等崗位,相關崗位既需要綜合素養較強的語言人才,又能為高職院校畢業生拓展就業面,促進產業升級,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早日實現。以跨境電商為例,其需要運營、客服、中英翻譯、推廣等相關人才。其次,我國諸多農業大省都在積極向農業強省轉型,因此地方政府會加強區域部署,制定具有全局性的地方戰略規劃。面對區域農業發展問題,高職院校應全方位了解農業產業鏈不同環節,解析農業大省的人才需求,根據地域特色與自然資源構建具有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例如,信陽毛尖、長豐草莓等,都屬于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已經形成相關品牌效應的農產品,為不同區域農業發展提供成熟的發展經驗。長豐草莓于2016年打入國際市場后,其產業鏈逐漸完善并延伸,不僅快速實現了振興地方的目標,而且促進了草莓文化的多元化傳承與發展,更使產品的文化利益和品牌力得以凸顯。區域政府根據草莓發展大力開拓地方旅游,形成了集采摘和吃住行一體的游樂模式。由此可見,農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可提升農產品價值,也能提高其附加價值,快速形成完整產業鏈,助推我國由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鑒于此,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時,可積極開展多元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各種農產品營銷會,促進學生了解農產品海外市場的開拓情況。同時,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農產品相關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趨勢,以此促進學生全方位了解農業發展的大方向和大趨勢,從而為農業產業發展吸引更多語言人才,促進人才自主投入農業產業鏈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人才助力。
(二)助力人才振興,健全專業化育人體系
人才是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實施的執行者,落實鄉村振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發展,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高職院校積極培養復合型語言人才,促進人才到農村就業,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主要隊伍,可切實解決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人才稀缺問題[3]。首先,學校和企業應積極合作,政府也要為校企合作做出宏觀指導,三方形成聯動體系,有利于鄉村振興計劃的早日實現。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會積極提升學校與企業對校企合作的重視程度,也能為產業與教育的深入融合提供潤滑劑,促進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全面改革和優化,拓展英語課程的服務功能和服務價值,激發學生就業興趣,促進企業積極為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實施發光發熱。同時,高職院校可積極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利用互聯網消除傳統線下教學弊端,展開多元化線上授課,促進鄉村地區農民積極接受再教育,完善協同育人機制,以此為農民發展提供技術與智力的雙重支持,快速促進鄉村地區經濟發展,使其吸引更多應屆畢業生。其次,促進創新創業課程融入英語課程教學中,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語言人才。高職院校可積極鼓勵畢業生到鄉村創業,鄉村雖然經濟相對落后,但其農產品相關產業卻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國家和區域政府會進一步為大學生制定相關創新創業政策,促進高職院校與鄉村積極合作,共同構建“雙創”基地,以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和就業。大學生是鄉村振興的力量,更是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發展的源動力。因此,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可積極構建大學生產業園,并促進大學生產業園與鄉村雙創基地有機融合。基于此,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帶動大學生提升創業熱情,使大學生在“雙創”氛圍下積極開拓創新思維,投身于鄉村建設,有利于鄉村發展,更能使大學生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最后,培育跨境電商人才。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區域政府開始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時,應積極培養跨境電商人才,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和升級,打破傳統農產品銷售渠道,使英語專業學生在跨境電商中發揮力量。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吸引更多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參與跨境電商,更有利于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電商體系,吸引高職院校學生為農村電商提供推廣和翻譯等服務,并引導其加強跨境電商網站建設。大學生憑借自身語言能力從事相關崗位工作,也能實現農村跨境電商的跨越式發展。
(三)促進文化振興,為鄉村提供人才支持
鄉村振興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對均衡城鄉經濟結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構建文明鄉村,富足村民生活,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展現新農村風貌,有利于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因此,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基于文化振興發展需要為鄉村提供多元化文化與精神支撐,利用文化引導促進傳統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推動具有我國特色的農耕文明體系傳承與創新。首先,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應促進商貿文化與傳統鄉村文化有機融合,培養一批愛鄉村的復合型人才。英語人才需要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了解鄉村文化魅力,感受鄉村文化的隱性和顯性價值。高職院校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有機融合,促進學生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在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學生有機會了解多元文化,教師可借此契機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發達國家鄉村發展趨勢和發展理念,促進學生根據我國國情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鄉村發展模式。為服務“三農”,我國區域政府積極推動開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在發展時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高職院校可引導英語專業人才積極到鄉村地區旅游,了解鄉村旅游文化,并結合國外先進的鄉村旅游發展經驗,感知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為產業升級提供多元化人才助力。其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時可積極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均衡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例如,英語課程教學可開展一些特色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和暑期鍛煉中了解鄉村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并到鄉村探尋紅色文化足跡,積極為鄉村獻愛心。在實踐活動中提升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可確保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加強對鄉村文化的認同,也能豐富農民業余生活,使村民在豐富的實踐體驗中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和農耕文化價值,解決鄉村文化生活不豐富的問題。最后,英語專業人才具有較強的語言綜合素養,應根據語言優勢挖掘鄉村文化元素,促進鄉村文化的多元化傳承和傳播,助力我國鄉村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使具有我國特色的農產品被國外認知和認可,打造國際一流農產品品牌。農業相關產業發展過程中也會無形傳遞中國文化價值,使世界了解中國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觀念,感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學生作為保護與傳承鄉村文化的中堅力量,在探究鄉村文明過程中,也會增強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積極為鄉村振興戰略計劃貢獻多元化力量。只有大學生勇于承擔責任,積極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才能實現高職英語課程的合理轉型和升級,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助力。
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計劃是我國制定的重大發展戰略,全國人民都應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計劃,而高職院校也應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相關人才。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時應抓住發展的機遇,尋找課程改革與創新的有力抓手,為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發展培養多元化人才。鄉村振興戰略為高職英語課程帶來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多渠道促進英語專業學生多元化發展,推動其為鄉村振興獻策獻力,也可確保黨對高職院校的全面領導,構建特色化高職院校。
參考文獻:
[1]劉玉俠,張劍宇.鄉村人才振興:內涵闡釋、困境反思及實現路徑[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11):1—14.
[2]董婷婷.基于“職教云+騰訊課堂”的“高職英語”在線教學實踐與反思[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9(3):68—71.
[3]董悅華.“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培養的教與學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7):22—23.
作者:凌媛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鋼琴作品在音樂教育專業的傳承
- 下一篇:巖土工程與深基坑支護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