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時間:2022-09-07 08:34:12

導語: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具備較高文化素養、品德一流的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隨著新時代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廣且就業率高,但是畢業生的就業對口率和就業質量與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及企業崗位技術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工程地質勘察行業技術更替周期的縮短,設備技術提升速度出現區域差異的現象明顯,企業的業務范疇逐步向多元化發展;工程地質勘查人才的實踐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高職院校部分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畢業生,不能滿足企業對于高素質的符合自身產業發展的技術人員的需求;[1]隨著社會需求增多,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不斷涌現,企業與高校聯合開設的訂單培養、委托培養實施,但是在針對企業要求的專業化培養仍需進一步規范考核,提升校企聯合培養的實效性。因此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應積極探索以“高平臺、多方向、精服務”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提高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為落腳點,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人才培養、專業建設以及招生就業等工作。[2]

就業導向培養 提高職業精神

我國正處在新時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高職學生就業形勢出現新的特征和變化,各個高校都積極搭建了專業的就業指導平臺,幫助學生順利就業。根據持續走訪調研,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畢業學生,在初次就業時就業率能夠達到98%左右,但是由于學生對于企業的崗位技能需求以及新技術的應用等方面掌握不足,部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和愛崗敬業的精神,一些畢業學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就會陸續出現辭職換崗的現象。這對于企業來說損失了人才培養的時間和價值,對于學生來說失去了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因此高職院校應堅持科學的專業人才定位和積極的就業指導,搭建高平臺、多方向、精服務的就業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職業精神,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就業競爭力以及吃苦耐勞的崗位奉獻精神。[3]高職院校應堅持以企業崗位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優秀員工為目標,努力培養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學生成為具有技能精、能力強、水平高的綜合技能型人才。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高職院校應在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將職業精神融入到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新時代企業對人才技能水平及綜合素質需求也逐步提高,不僅在技能上要求能力強,在綜合素質上也要求更高,因此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職業精神推動企業的長久穩步發展,培養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學生的職業精神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匠心工程。

推動課程改革 提升職業能力

近年來針對工程類艱苦專業生源人數減少、專業社會認可度低,再加上社會行業波動、就業環境艱苦等因素造成招生人數急劇下降、就業不穩定等現象,高職院校應順應時代需求,以高品質就業為導向,以對口就業率為突破口,不斷推動課程改革,多方聯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按照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性、實踐性與創新性的培養要求,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的課程設置應基于企業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課程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應基于崗位工作的實際任務,同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搭建和開辟企業實踐現場教學的新渠道,[2]使工程地質勘查專業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真正跟上企業的需求。高職院校積極實施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實現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崗位需求為引領,夯實理論知識教育,加強學生的實習實訓,不斷提升職業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達到具備靈活應用專業技術的能力,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能力,勇于開拓創新的能力等一專多能的目標。[3]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工程地質勘查專業教學“多平臺、模塊化、互融通”課程體系改革。“多平臺”教學是指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在互聯網技術的大力支持下,實現資源共享的專業知識學習平臺,包括專業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實現課程體系的資源共享;“模塊化”教學是指按照工程地質勘查專業技術能力培養要求,根據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培養規律,將專業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有序排列,包括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基礎知識課程、專業提升課程、模擬實訓課程、現場實踐課程等,實現多種課程的分層次模塊化組合,實現工程地質勘查專業課程體系的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技能提升、理論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理論學習內容和實踐鍛煉機會;“互融通”教學是指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融通,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相融通,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融通,以實現專業課程改革的同步性,同時滲透課程思政素質教學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應通過企業崗位對專業需求的實際進行調研分析,結合不同企業對于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崗位的不同需求,從學生就業的崗位職能出發,以崗位要求所需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及職業精神為導向,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標準和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課程教學的目標性和實效性。從而實現五個對接,專業課程的學習與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對接、專業課程的內容與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對接、專業課程的結構與崗位工作過程對接、專業課程的實踐與企業實際需求對接、專業課程的延伸與企業新技術新材料對接。并且做到四個同步,專業課程的建設與企業轉型發展同步、專業教學的目標與企業需求升級同步、專業的實訓實習與企業崗位素質要求同步、專業教育的職業素養與企業精神文化相同步。在互聯網發展的推動下,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以智慧教學服務專業課程改革為目標,推動專業課程的改革創新。根據工程地質勘查專業課程的特點,開展現場模擬實訓,運用互聯網平臺聯合企業現場情景進行模擬實訓教學,對于在工作過程中所面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職責更加直觀的體驗,專業課程智慧教學模式的改革,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習實訓提供保障。

提升專業水平 提高就業質量

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培養學生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是提高就業質量的根本。打造一批專業知識豐富專業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開拓廣泛的實習實訓實踐基地,提升工程地質勘查專業教學質量,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就業質量的不斷提高。1、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教師隊伍不斷融新,新入職的專業教師,普遍專業技術強、綜合素質高,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到學校工作,擔任專業教學任務,有非常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對于工程地質勘察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缺乏現實經驗。因此,高職院校應在原有教師隊伍的基礎上,積極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在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著重培養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在企業進行實際的實踐鍛煉,了解企業的崗位技能需求,與企業的發展需求相結合,切身體會工程地質勘查專業所需的實踐專業技術,并將實踐鍛煉總結成實踐教學經驗,帶入到課程教學當中,這樣能夠更加直觀地將實踐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能夠從理論學習到實習實訓都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符合企業發展對專業技能的需求,從而學校與企業招聘簽約儀式現場提高高職院校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質量。2、加強專業實踐基地建設對于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學生來說,實踐能力就是學生將來順利就業和立足崗位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有助于通過企業實踐基地的實踐鍛煉讓學生具有適應企業要求的實戰能力,同時有助于企業未來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積極搭建實踐教學場地,在對口專業的實習基地,邀請企業圍繞員工入職、崗位培訓、技能鍛煉、職業成長等方面指導學生實習實訓,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企業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及工作的任務與目標。使學生知道專業實習是什么、專業實訓做什么、專業實踐為什么,學生能夠從專業實踐中深刻理解專業理論知識,查漏補缺,從而有了明確的認識和目標。高職院校建立專業對口的實踐基地,能夠縮短學生與企業的磨合期,提高學生實習實訓的穩定性,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就業質量。3、加強專業教學質量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建設應積極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專業目標定位要明確高職工程地質勘查人才的培養層次,要堅持服務經濟發展、促進學生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的辦學方向。高職學院應建立學校、院(系)、專業教研室、專業教師四級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過程運行良好。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就是要保障學生學習質量、就業質量,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提升學生專業水平的重要保障。[4]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社會口碑與企業用人單位的滿意度,就是對學校教學質量最好的評價,因此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完善對畢業生的跟蹤調研體系,有助于學校通過調研分析,及時了解專業行業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改進。

產教融合育人 培養工匠精神

高職院校應積極促進產教融合,將校企合作朝著內涵化、前沿化、全程化發展,堅持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的辦學方向。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訂單式、委培式人才培養模式對高等教育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解決企業技能型人才需求難的問題,同時能夠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對口率和就業質量。[5]產教融合育人能夠使企業的崗位人才需求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相互融合同時進行,形成育人責任共同承擔、專業人才共同培育、學習過程共同管理、教育成果共同享有的多元化育人體制,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企業需求、企業文化,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專業技術為企業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想理念,引導學生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環節,高職院校應科學把握“工匠精神”對于職業教育的價值,把“工匠精神”融入產教融合提升技能的育人過程之中,“工匠精神”的培養也應該通過產教融合育人予以深化和實現。[6]高職院校不僅要在理論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更應該將“工匠精神”“職業精神”融入到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要堅持規范操作、精益求精、敢于創新、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風,同時要體會崗位工作應具備的艱苦奮斗、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品質。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具備“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立足崗位把個人追求與企業的需求結合起來,加強技能學習,明確自我定位,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穩定和就業質量,促進學生自身的學習進步和企業未來的發展,為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學生就業以及在崗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7]

結語

提高專業人才的就業質量,是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實現企業安全高效工作和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應根據專業特點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的人才培養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通過就業導向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精神;推動課程改革,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專業水平,提高學生就業質量;產教融合育人,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改革使高職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學生能夠成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職業精神、奉獻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高職院校更好地培養技能精湛、敢于創新、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秀英.試論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模式[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20).

[2]王慧敏,趙文芝,王燕,翟秋亞.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現狀研究[J].未來與發展,2020(07).

[3]趙芝俊,楊瓊,方志濤.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

[4]宋立中.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學質量的保障與監控體系[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5(08).

[5]王騫,周磊,馬博華.高校校企合作訂單式、委培式培養模式研究[J].遼寧經濟,2019(07).

[6]朱賽榮.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SWOT分析[J].當代職業教育,2018(06).

[7]肖波,肖霞.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8(14).

作者:劉陽 劉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