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研究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2 08:46: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語文研究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語文研究論文

語文寫作材料研究論文

一、近年來,中學作文教學比較重視寫作運思的訓練,強調拓寬思路,提倡“多角度構思”“快速構思”等等。比較起來,對寫作材料的積累和運用的訓練,常常不被重視。寫作運思和材料的積累與運用,分屬寫作運思學和寫作材料學的研究范疇,但在一個人的具體的寫作過程中,這兩者是互為作用的。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把打開思路和豐富材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不斷豐富材料積累,提高材料運用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構思能力和駕馭材料的能力,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六朝時代著名文論家劉勰說過:“積字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前三句講的是材料積累和提高觀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是講辭章修養方面的作用。開宗明義說的是材料的重要。劉勰的論斷是歷萬古而常新的。從現代信息學的觀點看,沒有大量的材料的儲存,怎能從中檢索出所需要的有效的信息來?打個比方吧,要設計某項工程,總得考慮所用的材料,考慮到這些材料的數量、質量、規格,不然圖紙再好,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中國俗語“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道出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我國文化史上有著重視材料學的傳統,歷代統治者都組織很大一批力量編纂各種各樣的類書,其中有一些就是供文人采摭詞藻和典故用的。如清代就編纂了《駢字類編》《佩文韻府》《淵鑒類函》等材料性的工具書,每一部往往是煌煌數百卷。

在蒙學教育方面,為了體現知識灌輸和積累的目的,所編的讀物常常是涵蓋了那個時代知識領域各個方面的材料的匯聚:歷史地理、歲時節令、禮節風尚、人生哲理、處世之道,等等。其著者,如《增廣賢文》《幼學瓊林》《龍文鞭影》。這些啟蒙讀物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極大,因為它們語言凝煉而又雋永,運用起來適應性很強。最初接觸時往往在童年,熟讀成誦,好多片斷長久留在記憶深處,使人終身受用。以博洽著稱的中國革命領袖,到了晚年仍不能忘情于少年時讀過的《增廣賢文》,要秘書去搜求來再看看。他的雄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題目,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引用的名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都出于這本小書。

學會運用材料,是作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訓練,我們傳統語文教育相當重視,當代國外母語教育中也非常重視。國外中學乃至小學的作文教學,都非常注意培養青少年利用圖書館去積累資料、運用資料去撰寫論文的能力,從小訓練學生寫卡片,寫讀書報告。材料的積累、化用和裂變,會散發出比這些材料總量大得不知多少倍的力量,也會為一個人的文章增色添彩。唐代詩人李商隱作詩文好用典故,作詩文時常常把一本本書臚列在案上,被人譏為“獺祭魚”;被人譽為一代閑適之宗的周作人,晚年散文常以聯綴古人文章片斷來見志,也被同代人譏為“文抄公”,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在運用材料方面的高超技巧和文學上的卓越成就。

改變目前重視運思訓練,忽視積累和運用材料能力的培養狀況,需要作許多的努力。

查看全文

語文教材研究論文

一、教材的變動情況

國家教委對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于1990年初作了調整,1990年6月出了修訂本。調整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難度,減輕學生負擔。

根據修訂大綱,教材作了相應調整,情況如下:

甲:基本課文,初中由110篇減為100篇,高中由80篇減為70篇,共計篇數是由原來的190篇減為170篇。

乙:課文類型變動情況見下表:

表一課文類型變動情況表

查看全文

語文課堂研究論文

一、現代課堂需要對話教學

當代社會,對話已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狀態,作為對時代精神的回應,對話精神已被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使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一)對話教學是順應教學觀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觀念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創造者,是課堂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它倡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和溝通。而對話教學正是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教學方式,是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形態。

(二)對話教學是新時期學生發展的需要。

新學生觀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裝知識的容器,這就要求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學”,積極配合教師教法的改變,積極參與到學習進程中去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獲得學習的能力。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學生創設民主、平等的對話情境,給學生充足的機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

查看全文

語文讀本研究管理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試圖在針對《新語文讀本》中教學理念進行剖析的基礎上,聯系當前的語文教育現狀進行相關的闡述,本人認為中學語文在工具性和知識性之外亟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應該使中國的母語教學真正地融合人文素質的各種要素。

關鍵詞:語文教育新語文讀本人文精神閱讀對話

“五四”后尤其近幾十年的語文教育以“實際應用為本”或者唯語言應用,采取精神虛無主義的態度,無視人的精神存在,成為所謂的“無人”教育。(1)而在當前對語文教育進行全面討論和革新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逐漸地意識到,語文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形式,純“工具論”過于強調“語用”功能,導致語文學科教學的技術化傾向,忽視了語文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意義,忽視了語文對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構建的價值。許多技術化操作如機械釋詞、分解句子、肢解文段、“標準化”答題等,把語文帶進一種背離自己“本相”的道路上去,走著一條與自己為敵的路徑,把路走得越來越窄,越來越偏狹,成為很難突破的“瓶頸”,也使得本該最為知性,最富情趣的語文學習,反而讓大多數學生“敬”而遠之淪為“第三世界”。正如著名教育理論家楊東平所總結的“中學語文教學的種種問題,一言以蔽之,是人文價值、人文底蘊的流失。”(2)

就在社會各界對教育進行熱切期待與批評時,以王尚文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語言不僅僅是人際交往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與存在方式,語文活動就是人的生命運動,培養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就是培養人本身。語文教育以語用、語感為基礎,強調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他把語文教育同人文精神聯系起來,認為過去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的觀點是導致語文學科人文價值、人文底蘊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對語文課產生厭學情緒的直接原因。這無疑是對語文工具論的一記有力掌摑,也因此匡正了長期以來母語教育忽視人的精神、忽視人格創建等多種時弊。有了呼吁在語文教育中“灌輸人文精神”的理念,也有了構建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的具體實踐作為驗證,于是一個由自稱為理想主義者的著名學者、特級教師、資深編輯等組成的團隊,站在民間的立場、以一份強烈的責任感,懷著“作一些激烈的批評是容易的,也是必要的,但不能只破不立,批評本身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建設,能不能拿出一套有建設性的東西,比如課外讀物或教材,據此進行新的探討或爭論……而真正是為我們的孩子,為教育事業負責。”(3)的精神理念,憑借自身共有的睿智的人文素養,用了將近三年艱辛的時間,精心編選了這套從本質上已完全超越了課外讀物的中學語文課外讀物——《新語文讀本》。她的誕生無疑成功地打破了舊有禁錮人文視野的鐐銬,也同樣給語文教學未來的發展點亮了前進的方向。

一、閱讀目標——打底

要用我們民族與全人類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我們的孩子,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與精神成長“打底”。

查看全文

語文教材研究論文

一、教材的變動情況

國家教委對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于1990年初作了調整,1990年6月出了修訂本。調整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難度,減輕學生負擔。

根據修訂大綱,教材作了相應調整,情況如下:

甲:基本課文,初中由110篇減為100篇,高中由80篇減為70篇,共計篇數是由原來的190篇減為170篇。

乙:課文類型變動情況見下表:

表一課文類型變動情況表

查看全文

語文知識樹研究論文

“語文知識樹”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是魏書生老師有感于當時語文教育考題泛濫、教學缺乏序列的現狀,引導學生畫出來的。它的由來主要基于語文課的兩個特點:“第一,每篇課文,即使是最淺顯的課文,人們都能夠圍繞它設計出成千上萬道考試題。第二,每篇課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講課時你缺了課,只要基礎好,期末或升學考試,成績照樣優秀。”[1]從第二個特點,魏書生老師看到了“語文學科知識也有規律,也有穩定的結構方式”。[2]掌握了這些規律,考試時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學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習題了。

基于此,1979年,魏書生老師開始引導學生畫語文知識結構圖,經過討論,他們選擇了樹式結構,并通讀了初中的六冊語文教材,畫出了“語文知識樹”。雖然在畫的過程中意見眾多,但最終從大的方面基本確定為4部分22項131個知識點:4部分依次為“文言文知識”、“基礎知識”、“閱讀與寫作”和“文學常識”。“文言文知識”具體包括“實詞”、“虛詞”、“字”和“句式”4項;“基礎知識”包括“文字”、“句子”、“修辭”、“標點”、“語音”、“詞匯”、“語法”和“邏輯”8項;“閱讀與寫作”包括“中心”、“結構”、“語言”、“材料”、“表達”和“體裁”6項;“文學常識”包括“古代”、“現代”、“當代”和“外國”4項。每一項下面又包括眾多知識點共131個。

魏書生老師常把“語文知識樹”比作地圖,有了地圖就能明確目標,選擇最佳路線,可以少走彎路,而且在教學中運用也有較大的可行性。在教學中,師生可以按“知識樹”的體系去安排進度。每講一點知識,讓學生懂得每次學到的知識處于整體的什么位置,與鄰近的知識點有何區別和聯系。此外,在魏書生老師的六步課堂教學法的“自結”階段,他總是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并把所學知識納入到“語文知識樹”中去。再有,在“學法指導”中,他非常重視復習、檢測的過程,他強調復習一定要聯系自己的實際,不會什么復習什么,全班同學一般不集體復習什么知識,而是每個同學根據“語文知識樹”的內容自行安排。如果有的同學復習后還有弄不懂的知識,就去請教承包這一知識的同學。[3]這種做法和布魯姆提倡的“掌握學習”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處。

“語文知識樹”自其產生以來的十多年中,在我國的語文教育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16年來一些報刊雜志先后印了60多萬份”。[4]直到近些年,它還有一定的影響。借助網絡技術,我們可以查到,自1994年以來的各種教育雜志發表的論文中涉及“語文知識樹”的起碼也有上百篇。綜觀各種評論,認為畫知識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體現語文教學的整體性。“語文知識樹”是魏書生老師和他的學生在綜觀初中六冊教材的基礎上畫出來的。他首先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知識結構,體現了魏書生老師從整體著眼的教育教學思想。“學生可以根據這張圖,一個層次,一個類別地實現語文學習的目標,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被動性。這種從總體上了解知識結構,而后分部分學習,最后在認識部分的基礎上再把握整體的學習方法,即整體——部分——整體的學習方法,就是整體性原理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5]

2.尋求語文教學的序列性。魏書生老師試圖建立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有人認為“魏書生正確處理了知識規律、學的規律、教的規律三者之間的關系……關于知識規律,以‘語文知識樹’為主要內容,建立知識體系,使語文教學從無序到有序。他擯棄傳統的就文教文,就語文知識講語文知識的陳規,努力尋求知識之間的聯系,按照知識規律,他打破常規,有時‘跳講’,有時一課講幾篇課文,有時跨越文體,不拘一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規律”。[6]雖然語文教學到底有沒有序列,需不需要序列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魏書生老師卻以他獨創的方式把它付諸了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查看全文

探究性語文作業研究論文

1.課前擴展性學習作業此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搞好課前預習。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閱讀最感興趣的一篇或與本文有關系的一篇文章,查找其他作家寫的相關作品并閱讀,試著發現其異同。

2.課后延伸性作業學習了課文,理解了相關內容,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延伸性的閱讀有關資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語文學習的內容。可以讓學生編輯專題手抄報、黑板報;可以根據對課文的理解進行書法、繪畫創作,寫讀書心得等;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安排學生上網或上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剛開始查找資料時,教師可以交給學生一些方法,如什么問題到什么樣的書里去找,教給他們使用工具書,并向他們介紹一些書籍,或鼓勵他們運用網絡查找資料。對于這樣的練習,就連一些學習成績不太突出的學生也會很樂意去做,既擴大了學生的信息容量,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滿足了學生的自尊心強和獲得成功感的欲望。

3.積累性作業知識就是積累,學習語文尤其需要知識的積累。它可以是摘抄好詞佳句名段,寫讀書心得;課文的續寫,精彩片段的仿寫等;也可以是一些“收集信息”類的作業。從學生摘抄的句子中看,學生的閱讀興趣已不僅僅局限在童話和故事上,他們開始閱讀詩歌,甚至是散文。這樣的作業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使學生的閱讀范圍越來越廣,欣賞水平也在逐漸提高,也為更好地進行寫作打下了基礎。

4.練筆性作業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周記的習慣,堅持每周寫一篇周記。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周記的內容。寫所見、所思、所感,寫讀書心得、仿寫、改寫課文、編故事等等。老師還須作好指導和定期講評,發現好文章及時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激發學生練筆的興趣,讓他們在練筆中獲得樂趣,沒有樂趣,是談不上收獲的。

5.綜合探究類作業探究性作業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問題的設計并不拘泥于單學科,而是把視野放得更寬,強調多學科之間的綜合。各門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各門學科的學習可以互相促進,互相啟發。根據這一點,設計一些與其他學科知識相互滲透的實踐作業,學生很感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可與思想品德、科學等學科有機結合,以最接近于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實際而設計問題,最大限度地把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結合起來,可以利用時空條件,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建立起豐富的知識體系。

6.社會熱點調查類作業探究性作業設計如果僅限于教材或僅是對教材結論的驗證,顯然不能充分達到探究的教學目的。探究性作業是一種體現現代教育價值、追求多元績效的學習方式,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載體。它可以是深入社會進行觀察訪談,實地查看,調查訪問;可以是編寫廣告策劃。如布置學生參觀附近的工廠;可以是走近大自然進行考察探究,寫科技小論文,如就家鄉河流的污染和保護問題組織考察,研究、討論河流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污染源是什么,如何控制減少污染等,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下應該能夠完成。這類作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此外,采訪家庭、宣傳廣告、匯報交流,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作業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與他人合作的樂趣,所以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探究性作業是開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的作業,沒有固定的答案。其實這樣的作業,目的也不在于尋求一個答案,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改變學生片面依賴老師的習慣,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查看全文

語文教育研究論文

語文和其他學科比較有其鮮明的特色:內容豐富優美、結構精巧多姿、情理融會貫通,但在教學中有不少教師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識灌輸,忽略了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語文教學枯燥無味。語文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應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立體流程,只有這樣,知識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維活動才能找到其載體,充分展現其生機活力。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魏書生成功的教育實踐,也在于他為我們構建了語文教育的情感世界。

一、熱愛語文教育事業是情感產生的基點

教師難當,語文教師更辛苦更難當,但魏書生卻在兩千多日日夜夜里,寫了150多次申請,才實現了從教的心愿,這份執著的情感是他進行教育改革的原動力。他在1980年初的日記中曾說過:“對中學教學,我是百分之百的外行,由于在教學經驗上是零,為著對得起學生,我只有發揮自己的特長,即冷不下來的熱情和用不完的力氣。”也正是由于他的這種“熱情”,才能點燃學生的熱情之火,他分析班級中差生語文學習的現狀,用時代的要求去激發學生情感,探索出一條發展中學生智力的規律,增強信心、掌握方法、定向活動、規則活動、慣性運動五步,這實質上是學生情感啟動、維持和恒定的過程,它又必須建筑在教師積極的情感基礎上。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話里分辨出真正的熱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虛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調。他們不喜歡教師那種毫無熱情的表現(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現,而是指內心的流露),因為這里面隱藏著教師對學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1]

一個教師單有激情還不夠,他還要有一個支點,要能不斷豐富充實自己。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但這一桶水還必須是不斷更新的。魏書生剛教書時僅初中畢業,但他不斷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新知識,不斷研究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他正是付出了辛勞代價,才收獲到了充實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歡樂。“學生在上課時,在課外活動時,幾乎天天可以看到教師的模范作用和個性品質,這兩條是教學教育影響的強有力的手段。”[2]魏書生甘于清貧、心胸開闊、積極探索,這種情感無時無刻不體現滲透在他的教育教學中,處于這種情感熏陶下的學生必定會感受其人格力量,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師生配合才能和諧一致,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商量商量”是情感交流的起點

魏書生也曾走過一段彎路。他剛教語文的時候,也曾海闊天空津津有味地滿堂灌,但他不久就對那段可悲的教學生活加以總結,認識到:“教師與學生之間毫無民主氣氛,思想沒有理解,感情沒有相互交流,雙方都用寶貴的腦細胞去琢磨著壓服對方或欺騙對方的策略,教學怎能搞得好呢?”有了這樣的認識基礎,魏書生就開始了新的教改歷程。他深入到學生中去,具體感受體驗他們的情感信息,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學生也向老師敞開了思想情感的大門。在此基礎上,他開始將教學要求情感化,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作業是自己根據實際確定還是由老師統一留?作文是同學互批還是由老師批?日記是統一題目還是自選題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寫還是開學寫?這些較大問題他都和學生一起商量,根據多數學生的意見辦。學生由此充分體驗了做學習主人翁的情感,師生之間關系融洽,找到了情感的共鳴區域,人人想的是教學,是高效率,有了持久的牢固的學習愿望,學習效果怎能不突出?

查看全文

外語文化教學母語文化作用研究論文

摘要:母語和母語文化在外語論文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母語和母語文化的正遷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語和目的語文化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行文化對比需要以母語文化為參照;較高的母語和母語文化素養可以促進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母語;母語文化;外語教學;作用

近年來,在外語教學中,由于對傳統語法翻譯法的全盤否定和受直接法、聽說法等流派的片面影響,外語教學界在研究母語及母語文化的作用時,過分夸大母語和母語文化的負遷移作用,忽視了它的正遷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認為,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目的語的熟練程度,增加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母語和母語文化在教學中可有可無,在外語教學中盲目排斥母語和母語文化的積極作用。這種觀念的推行直接導致了外語學習者的母語文化素養的降低,而且每況愈下。史國強、王宇通過對沈陽師范學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譯試卷的分析指出,“英語專業學生身上文化素養的欠缺已經到了令人擔心的程度……中國學生竟然不知道抗戰是和誰打仗”[1]。他們還分析了學生中國文化素養欠缺的原因,主張學生應加強中國文化知識的學習。陸魁秋也對汕頭大學英語專業三年級學生的母語文化知識進行了調查,結果也發現學生的中國文化常識非常匱乏。他指出,主體文化(即母語文化)同目的語文化一樣也是交際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張在課程設置尤其是在低年級的課程設置中增加中國文化課,減少專業主修課[2]。另外,任海棠、從叢、韓紅都提到了這種中國文化知識欠缺的現象——中國文化失語癥。學習者中國文化知識匱乏會直接影響外語語言知識和文化的學習,影響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確理解和對待母語文化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是我們搞好外語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性環節。我們認為,母語和母語文化在外語學習中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母語和母語文化的正遷移作用

對外語學習的研究表明,在外語學習中存在遷移現象。所謂遷移(transfer)是指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習者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遷移、運用于新知識的學習、掌握的一種過程。遷移又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兩種。如果舊知識的遷移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幫助、促進作用,它就是正遷移;如果舊的知識、經驗的遷移妨礙了新知識的獲得,它就是負遷移,即干擾。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語的影響時,往往側重于研究母語和母語文化的負遷移作用。其實,對語言文化的大量研究還表明,母語文化在外國語言文化的學習中會發生正遷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語文化功底會對外國語言文化的學習起幫助和促進作用。束定芳、莊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語交際能力的外語學習者,其外語交際能力的獲得相對容易些。同樣,如果學生的母語與目的語語言結構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際能力的正遷移發生的概率和規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產性人格”理論,通過對52名中國外語教師和研究人員的實驗提出了“生產性外語學習”的概念,即“在目的語學習的過程中,目的語與母語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的鑒賞能力相互促進;學習者自身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在生產性外語學習中,母語和母語文化起著積極的作用”[4]。許多英語界泰斗如傅雷、錢鐘書、季羨林、許淵沖、王佐良、許國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學通古今、在母語和母語文化方面有極高的造詣的。因此,在外語語言與文化學習中,我們要正確利用母語和母語文化,使其發揮更大的正遷移作用。

二、進行文化對比需要以母語文化為參照

查看全文

語文情感研究論文

《鳥的天堂》一課,作者用生花之筆描繪了勢態截然不同的兩幅圖畫:夕陽下幽美的榕樹圖;晨光中群鳥奮飛、百鳥爭鳴圖,展示了“鳥的天堂”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賞析美的語言、感知美的形象、培養美的情操。

一、緊扣題眼,通覽全文,理清層次課文以“鳥的天堂”為題、新穎別致,富有詩意。“天堂”一詞道出了鳥兒生活環境的優美與作者對它的贊美。教師在板書課題后,緊扣課題設問:

1.什么是天堂?

2.快速讀文,思考:“鳥的天堂”指什么?課文寫了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

3.聽師讀文,思考:課文哪幾段寫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哪幾段寫他第二次經過?

4.課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什么?(板書:榕樹、鳥兒)設計這些問題,意在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初步感知課文,理清層次,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好基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