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在線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21:35: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在線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學在線教育

疫情下在線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摘要:2020年春節期間爆發的肺炎疫情給中國乃至全世界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教育行業也不例外。疫情時期無論是教育方面還是非教育方面都給在線教育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但同時網絡的不流暢、軟件平臺的不熟悉等也成為在線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面臨這些挑戰,主要從教師角度提出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從網絡、平臺、教學模式等方面提出后疫情時期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肺炎疫情;在線教育;線上學習;5G網絡

肺炎的肆虐使得社會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從教育方面來看,教學模式的“被迫”轉變就是此次疫情所帶來的“副產品”。在此期間,線上學習、在線教學代替傳統教學成了此階段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流,這很好的解決了疫情期間教育教學的問題,也使得廣大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對在線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這對在線教育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機遇。但隨著參與者的增多,教學活動的開展,在線教育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應對也成了后疫情時期在線教育發展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1研究背景

1.1肺炎疫情概況。2019病毒病是2019年12月開始出現的,繼“非典”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據互聯網“肺炎實時疫情追蹤”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5月26日13:10中國累計確診84543例;累積死亡4645例;累積治愈79767例。從疫情開始出現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感染者已經蔓延到全國各地,又恰值春節期間,擴散速度更為迅速。2020年1月20日,對肺炎疫情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全國人民聽從安排,不拜年、不出門、不聚眾,居家防疫。1.2在線教育發展現狀。我國在線教育從出現至今,依次經過了萌芽期、中斷期、恢復期、戰略革新和起飛期。可以說中國在線教育的發展整體呈上升狀態,尤其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線教育的發展更是得到了質的飛越。白勝楠在其“遠程教育領域移動學習研究現狀可視化分析”中從文獻發文量、關鍵詞共現情況、機構及作者合著共現情況、文獻引文分析情況這四個方面對2001-2017國內遠程教育領域移動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后,得出遠程教育領域移動學習的發展處于持續增長態勢。經調查及眾多資料、數據顯示,遠程教育、在線教育現今的發展狀況較為可觀,其在未來也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疫情下在線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查看全文

醫學教育與線上線下醫學課堂教學探討

【內容摘要】近年來“互聯網+教育”在高等學校課堂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各高校紛紛組織師生開展線上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與此同時,線上教學的優勢也為傳統高校醫學課堂提供了新思路新導向。目前,隨著醫學教育新時期的到來,各醫學院校以此為契機,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當今醫學教育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醫學教育;互聯網+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如今,信息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互聯網教育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然成為在線教育事業進步的新動力源泉。在線教育以互聯網為依托,以各種遠程教育、云課堂等形式走進了每個同學及教師的視野,這不僅增加了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新途徑,改變了傳統的學習觀念與方式,充分調動了高校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讓目前高校教育“自主學習,自由教學”的理念成為可能。高等醫學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有其獨特的特點,如知識點多,理論需要與醫學實踐技能操作相結合,教材知識需要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等,這給細節眾多、包羅萬象、復雜龐大的醫學高等教育線上教學帶來了挑戰。醫學教育新時期,各醫學院校越來越重視在線教育的應用,組織師生進行相關培訓,使其充分熟悉在線教學流程,打破了在線教育技術普及上的屏障,使其利用在線教學的優勢,豐富優化教學及學習效果,方便師生教學及學習,提高教學及學習的效率。此外,隨著線上教育市場的日益壯大,各種互聯網系統推陳出新、蜂擁而上,紛紛打造操作簡單、線路穩定、教學多元的新型教學平臺。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云平臺等新興網絡技術提高我們教與學的水平,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完善線上教學的評價體系,如何更好地實現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值得實踐中深入探究與思考。

一、醫學線上教育現狀

過去,線上教學的“主戰場”是一些興趣課程、課外拓展課程以及少量可完全擺脫課堂模式的專業課程。這類課程模式接近線下教學模式,由教師將先前錄制的課程上傳至平臺,如:人衛慕課、荔枝微課、騰訊課堂、雨課堂等,學生通過此類在線課程對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入了解,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醫學素養。教師也嘗試利用上述平臺開展翻轉課堂,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總體上來說,醫學教學模式還是線下教學為主,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占醫學教學的主導地位。近年來,網絡課程的作用由輔助變為主導,隨之而來的是完整的醫學線上教學流程的建立。教師重新制定線上教學大綱,確定線上課程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課前,教師梳理出預習作業,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任務,通過移動終端自主學習,為課程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上,教師利用互聯網平臺,線上錄播或直播課程,講授重點和難點,進行小組討論答疑,學生可以在線分享學習成果,完成課堂任務,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和升華;課后教師通過在線測試和討論,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在線直播平臺為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搭建了橋梁。以釘釘、騰訊會議等為代表的在線直播平臺,不僅大幅度還原了線下課堂的環境,還具有多種操作簡單、方便、高效的輔助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如考勤打卡、聊天閱讀狀態顯示、連麥、屏幕共享、投票功能等,通過這些功能,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感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師可以分享課件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直播后回放視頻進行復習。對于一些以小班分組授課的討論性課堂如PBL討論課,即以臨床病例為引導進行討論學習,這些平臺都可支持在線互動討論需求,如會議視頻直播,微信群、QQ群分享案例數據、圖片等。討論中打開攝像頭和麥克風,可加強師生間溝通,便于教師和小組主席觀察學生的討論,平衡發言機會,鼓勵內向的學生大膽發言、積極思考。課程結束后,討論并總結病例的知識點,突出學習重點,提出課堂上未解決的問題,供學生課后繼續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醫學網絡教學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

查看全文

醫藥衛生類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對教育資源需求的不斷增長,依托“互聯網+醫療教育”模式構建的網絡教育平臺逐漸增多。文章在對目前主要的網絡教育平臺醫藥衛生類課程建設情況進行描述的同時,選取“中國大學MOOC”“好大學在線”“學堂在線”三個平臺,以代表性課程為例對其平臺建設完整性、教學資源、學員參與情況等進行應用分析,以期為醫藥衛生類課程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和指導意見。

關鍵詞:醫藥衛生;網絡課程;醫學教育;“互聯網+”

近年來,醫學課程體系改革陸續在國內高等院校開展,主要是為順應醫學技術的進步和多學科交叉的趨勢而進行的醫藥衛生類課程整合[1,2]。這一舉措在優化傳統醫學教學模式的同時,相應地引發了部分學科課時減少、課程內容銜接不當而致知識遺漏等問題[1,3,4],醫學生亟須通過其他途徑進行自主性專業知識補充。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5]的頒布,“全民健康”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奮斗的共同目標,其要求利用新媒體拓展健康教育,并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故普通民眾對醫藥衛生類課程的需求也日趨擴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6]顯示,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持續呈現較快增長,截至2018年底已達2.01億,年增長率為29.7%;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24.3%,較2017年底增加4.2%。在互聯網迅速發展和教育資源需求不斷增長的共同推動下,“互聯網+醫療教育”的模式為醫學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各大在線教育平臺以一對一、一對多、雙師課堂等方式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讓教師和受眾突破時空限制實時互動,進一步擴大教學覆蓋范圍,推動在線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本文旨在對目前主要的網絡教育平臺提供的醫藥衛生類課程進行比較分析,描述現階段醫學線上課程建設情況,為進一步發展提供建議和參考依據。

一、主要網絡教育平臺醫藥衛生類課程開課基本情況

本研究選取“中國大學MOOC”“好大學在線”及“學堂在線”三個網絡教育平臺,從課程總數、開設的專業及通識課程種類、授課語言、合作學校及單位五個方面進行比較和分析,截止時間為2019年8月19日,詳細信息見下表。三個平臺均包含醫學領域各基本學科的專業課程,且開設了一定數量的通識課程,后者涉及知識面較廣,包含急救、養生、塑形、武術等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課程。中國大學MOOC(慕課)開設課程總數最多;三個平臺均主要提供中文教學課程,但也有一定數量的全英語課程,其中與“學堂在線”平臺合作的國外院校較多。

二、網絡教育平臺間的課程狀況比較———以《藥理學》為例

查看全文

重大疫情中鄉村在線教育知識傳播分析

摘要: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技術賦能與政策扶持使得鄉村在線教育得到迅速推廣,知識傳播向線上空間發展,但受疫情期間居家隔離規定措施的影響,學生與學校這一具體學習場景區隔導致具身性消減,同時城鄉信息發展水平的差距為鄉村在線知識傳播帶來諸多挑戰,只有從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客體四個方面共同改進才能推動鄉村在線教育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肺炎疫情;鄉村在線教育;知識傳播

2020年初暴發的肺炎疫情(COVID-19)的蔓延給我國醫療系統帶來巨大挑戰,也給教育行業帶來重大影響。為了更好地阻斷病毒傳播鏈條,人們相互隔離、減少空間流動以防控疫情,傳統線下教育在疫情期間難以進行,在線教育以其碎片化、移動化等特性為鄉村教育發展帶來新的變革,這種“新型知識傳播模式”[1]將鄉村地區知識傳播場景從線下向線上過渡。然而,線上知識傳播在給鄉村地區教育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系列挑戰,為推動鄉村地區在線教育可持續發展,需思考教師、學生、家長、政府四大主體應如何協同發力。通過對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研究的現有文獻梳理可以發現,學者們的研究并未有明確的區域劃分,更多是針對于整個教育行業在線教育發展的探討。本文主要以鄉村地區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線教育發展問題,并提出相關發展策略。

1線下到線上:疫情中鄉村知識傳播的空間轉移

為阻隔肺炎的肆意傳播,國家出臺系列舉措防控疫情,教育行業“人員密集型”的特點使其成為疫情防控的關注重點,線下教育場所的暫時性關閉為鄉村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不便。開學時間的不斷延遲,給廣大學子尤其是面臨升學考試的學生帶來巨大壓力。學習與休息時空界限的模糊大大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這一情況下,于教師而言,既定教學任務無法按時完成、學生學習狀態無法掌控、疫情過后面臨教學問題的未知都給廣大鄉村教師群體帶來壓力;于學生而言,在家學習意味著學習場景與休息場景的混淆,情境因素的制約導致學生難以在家維持較長時間的學習狀態;于家長而言,擔心子女在家偷懶、疫情影響子女未來學業等。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對于疫情影響下教育教學的壓力迫使他們追求新的路徑恢復正常教學狀態。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為疫情中的鄉村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在線教育移動化、碎片化的特點為疫情防控期間鄉村教育的正常開展帶來契機,而互聯網技術和在線教育基礎設施的普及與發展,賦予在線教育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在線教育打破時空的壁壘,將原本的教育環境從學校向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延伸,極大限度地調動了政府、學校、企業、家庭等的協同性。在線教育打破時空界限,為教師遠距離授課帶來便利。雖然線上傳播娛樂化、碎片化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但由于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使學生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空間,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上教學的不足。學生的學習場和教師的教學場從以學校為主的社會化場景變為以家庭為主的單一化場景,固定的環境能夠降低因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人們造成的普遍性焦慮和恐慌,給人們以心理安慰,從而有利于營造常態化的學習和教學氛圍。此外,國家政策支持也推動了疫情期間線上鄉村教育的發展進程。教育部集中多項文件要求中小學“停課不停學”,積極推進在線教學與管理,為疫情期間鄉村地區在線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在線教育平臺一般是互聯網企業,其為在線教育提供網絡平臺基礎設施和在線教育服務。在政府的政策實施和激勵、社會的廣泛需求下,資本向在線教育傾斜,線下教育教學轉變為線上知識傳播,大量的教育人才、教學資源等涌入在線教育行業,在線教育基礎服務設施也不斷完善,在線教育行業在疫情期間得到了井噴式發展。綜上,教師、學生、家長三方的社會壓力迫使鄉村學校在疫情中尋找開展教學的新出路,而技術賦能與政策扶持使鄉村地區在疫情中開展線上教育成為必然。傳統的線下教育主動或被動地轉移到線上教育平臺,原有的知識傳播手段、教育教學方式、知識獲取渠道等需要進行創新變革,以適應數字化生態環境和多元化的教育發展,從而形成全新的線上教育新格局。

2困局與挑戰:具身性的消解與知識溝的擴大

查看全文

在線教育中教與學探討

摘要:教育現代化的建設與發展中,在線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線教育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有諸多不同之處,最主要的不同點在于:在線教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線教育一定會運用到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線教育需要特定的教學環境。正因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有許多新的特點,給在線教育中的教與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當前我國在線教育還處于建設階段,在實踐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亟待我們改進與完善。

關鍵詞:在線教育;課堂教學;學習環境

我國的在線教育始于上世紀末,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且在線教育一直處于不斷地發展與變革中,并牽動著整個教育現代化的建設與發展。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的沖擊,疫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也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帶來了重大的挑戰。受疫情影響,各地大中小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無法正常開學,在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在線教育被推上了“戰疫”中教育戰線的最前線,我國在線教育將迎來一次重大發展。在線教育正不斷地在實踐中革新我國教育體系,以適應全球化、信息化的教育發展趨勢。在線教育不僅是應對特殊時期教學難題的方法手段,更是推動新時代教育教學變革、促進教育組織變革的必經途徑[1]。

一、在線教育的特點

(一)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比較分析。目前,傳統教學方式依舊是我國各級教育機構運用最廣泛地教學方式,但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這次疫情期間,傳統教學方式很明顯難以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要。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課堂、教師和書本是教學的中心,以統一為特點,進行集體化教學。教師僅僅是講授教學內容,學生僅僅是被教授的對象,現代信息技術則是講授的工具。在傳統教育中,學習者、教學者、時間、空間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學內容與體驗都顯得較生硬刻板,而在線教育卻可以較好的克服這些問題。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見表1[2]。(二)在線教育的特點。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線教育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教育方式,在線教育的發展需要更先進的教育理論作為支撐。在在線教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知識的探究者,教師在在線教育中主要起到幫助者、促進者的作用,教師可以主導教學的方式,卻不能灌輸知識。教師應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來構建學習情景境,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新的知識,促成在線教育中的學生能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掌握新的知識,提高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2.借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線課堂的教學方式下,學習者與教學者一般都是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教好一堂課,除了傳統課堂中所需的教學能力之外,還需要熟練掌握以計算機、網絡為主的現代化信息技術。除此之外,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運用相關軟件制作電子課件的能力以及網絡傳播知識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3.特定的教學環境。在線教育的課堂不再是一塊黑板、一張講臺就可以完成的傳統課堂,在線教育的課堂是以計算機網絡為主要媒介的現代化課堂,其教學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在線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運用傳統的紙質教材外,還會運用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源,教師在課堂中,除了利用傳統的口傳、耳聽、筆記等方法外,還要利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學媒體,這些使得教學環境更加復雜。學生參加在線教育的空間不受限,因此學生的學習環境與傳統課堂相比更加多變。教學環境的復雜性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在線教育對各個基本要素的新要求

查看全文

疫情推動網絡教育

摘要:肺炎的突然爆發,擾亂了原本的教學計劃,學校不得不延期開學。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中小學生率先開啟了線上教學,隨后便是各大高校,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資源井然有序的“復學”。這使得網絡教育迎來春天,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由線下教學轉變為線上教學。疫情雖然對經濟、社會、教育等帶來了影響,但也同時推動了網絡教育,本文通過對網絡教育的效果進行評估,進而對網絡教育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來對網絡教育的未來進行展望。

關鍵詞:疫情;線上教學;網絡教育;

近年來,我國教育規模不斷發展,肺炎的突然爆發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這次疫情反映出平時被忽視的問題,教育是國家的未來,開學季的到來,全國依然處于疫情期間,開學的日期不得不延后。根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要求,中小學、幼兒園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已推遲。為保障“推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在疫情的防控期間全國中小學校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網絡教學工作。在正式恢復上課后,再對已在線講授的課程進行系統梳理和復習,以此來減少對教育的影響。

1疫情推動網絡教育

在疫情時期,網絡教育有了發展空間,當大部分產業還在觀望時,網絡教育產業迎來時機。疫情的爆發雖然影響了現有的傳統教育,也讓教育出現了“拐點”,促使著理想化網絡教育早日到來。1.1政府機關積極參與指導工作。在疫情的防控期間,各個省都了有關這段特殊時期關于開展網絡教學的指導意見。各個地區按要求展開網絡授課,讓中小學生在家開啟了新的學期。各市教育局做好各地各校的網絡教學的指導工作,結合互聯網技術為中小學師生提供在線直播授課、師生課堂互動、教學內容回看、課后作業、課堂測試、考試等服務。為了保證網絡教學質量,一個可靠的網絡平臺也是至關重要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選擇不同的線上教育方式,提高網絡教育質量。2020年2月17日中小學生開始了網上學習,老師開始網絡授課,“停課不停學”工作也是打贏防疫阻擊戰的一部分。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充分備課,最大的限度減少疫情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1.2網絡教育平臺提供技術支持。阿里旗艦的產品釘釘提供直播授課平臺,慕課、網易公開課等提供教學資源。除了中小學生的正常教學外,許多高校和教育培訓機構紛紛開放了網絡教育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例如清華大學搭建網絡環境為大家提供免費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機會,教育部為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在線教育教育資源等。由于學校不能復課,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等一批在線教育平臺迎來爆發的春天。雨課堂打破課時教室的時空限制,實現翻轉課堂。教師可以將預習習題、微課視頻等在課前推送給學生,學生在課前完成基礎知識點的梳理,由此,課堂的時間就釋放出來讓教師可以進行更多課堂互動,激活課堂教學。[1]

2網絡教育效果評估

查看全文

在線網絡外科護理學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高職院校在線網絡外科護理學課程應用的背景,探討其在專業知識、技能和衛生保健職業素養方面的應用研究的目的,提出方法建議,得出結論:大多數學生肯定了在線網絡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并對教學內容持滿意態度,改善了對外科護理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進一步促進了職業教育方法的改革。基于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s)的醫學教育讓學生更自由地學習,并且幫助他們思考如何實現終身學習,給自己的職業定位找到可靠的路徑。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網絡資源;教學改革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s)是公共可訪問的教育資源,給教育者提供全球化的教育資源,幫助其改進課程內容,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注意。外科護理學是高職院校護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涉及多方面的護理學知識,而且越來越需要新的和更好的教學方法。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s)的醫學教育促進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臨床實踐的開展,我們在此基礎上,利用強大的交互性,通過實時反饋、調查問卷等形式,應用于我校2016級護理專業學生的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外科護理學慕課的時間跨度為6個月,內容包括閱讀材料、視頻講座和多種選擇問題,其特點是由教師指導的課程與考試、作業結合在一起,利用網絡較低的成本縮小師資力量不足帶來的差距,如果學習者達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通過在線測試來確定,鼓勵學生和老師共同參加在線討論,以反饋和分享他們學習的知識內容。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共納入2016級護理專業學生2006名,其中男生556人,女生1450人。所有護生對研究方案知情同意,并表示能夠嚴格按照研究方案完成培訓。2.研究方法(1)教學改革方法。參與了此次學習,當他們登錄“在線課堂”,并且至少訪問了一個學習模塊(視頻課程或作業)時,參與者均完成了我們的在線課程調查。平均來看,大多數同學都有回答“我學到了一些在我的課程中使用的東西”。我們繼續評估這門課程對他們的專業教育和實踐的影響,并給以更細節的網絡問卷調查。這次課程的教學大綱包括流行病學、預防醫學、診斷學、遺傳學、藥理學等多學科的內容。(2)調查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2016級護理專業2006名學生進行無記名調查。共發放問卷2006份,回收率100%,全部為有效問卷。問卷分3個部分,分別為學生一般資料、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s)教學改革的看法、對教學方法及效果的評價。(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查看全文

疫情背景下中藥學線上線下教學研究

摘要:以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展為例,采用線上線下教學方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運用實物教學、觀察對比教學、情景教學、虛擬仿真教學以及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量化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優選教學人員、教學環境,建設中藥學線上線下思政課堂,提高教師網絡線上教學水平、線下答疑能力,激發學生愛國愛校熱情,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就業能力。

關鍵詞:中藥學;線上線下教學;課程思政;疫情

中藥學課程體系以中醫學基礎、醫藥發展史、中醫診斷學等課程為基礎,是一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中藥名稱、來源、采收加工炮制、性能、功效與臨床應用的學科[1],是我校藥學系中藥學專業基礎課。2019年12月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根據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廳和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貫徹“課堂停,課程不停,開學遲,學習不遲”教學理念,本課題組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方法,采用優慕課在線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的教學平臺和QQ直播的教學方式,進行中藥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首先分析疫情背景下教學遇到的問題,講清楚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改進措施,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運用實物教學、觀察對比教學、情景教學以及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開展中藥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定量設置教學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為其他藥學類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疫情下中藥學教學遇到的新問題

(1)學生不能到教室。由于發生病毒肺炎疫情,學生不能返校,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環境不存在了,影響了學生學習。(2)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學生學習情況。學校現行以期末考試分數和平時表現作為學生成績的考核方式不能從過程性評價的角度去打分,影響成績的公正。(3)知識涉及范圍廣。中藥學涉及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生藥學[2]、天然藥物學[3]以及醫藥發展史等方面內容,范圍廣,一方面學生很難掌握,另一方面會影響學生對問題的研究、分析和解決。(4)中藥功效易混淆。由于中藥功效易混淆,學生很難區分和識記,導致學生懶得學,影響學生應用、探索和實踐[3]。(5)中藥操作技能有待提高。中藥的功效、主治、應用難表述,經驗功效術語難記,拿藥發藥操作難,處方的合宜性審核難,學生一方面不易學會,另一方面怕發錯藥[3]。

2線上線下教學措施

查看全文

疫情下線上教學質量調查與建議對策

摘要:疫情發生后,按照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普遍實施了線上教學來應對延期開學。針對線上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通過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754名學生進行電子問卷調查發現: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教學整體上教學運行平穩,教學效果學生較為滿意,學生學習效果良好,教學質量有一定保證。但存在自建線上課程質量不高、線上授課方式選擇不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教學質量監控困難等問題。從線上教育發展的長遠角度出發,應盡快轉變師生觀念,提高教師線上教學水平,融合運用多種線上教學手段,提升課程內涵,努力建設線上“金課”,構建線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確保線上教學收到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線上教學;教學效果;教學質量;調查分析

一、調查背景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面對疫情導致的延期開學,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方針,以保障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有序開展教育教學工作。2月4日,教育部針對高等教育專門下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同時組織了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向全國高校開放在線課程2.4萬余門,覆蓋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供高校選擇使用。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文件精神,各級各類高校根據校情學情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施方案。一時間,教師從臺前走向幕后,有的變身“主播”,與學生“隔屏相見”“隔空喊話”,開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與學改革創新,探索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的教學方法,以保證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為調查了解線上教學運行情況及教學效果,我們采用電子調查問卷,針對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部分專業學生進行線上教學情況調查,分析線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線上教學提供科學反饋,進而探索特殊情況下高等教育在線教學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二、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調查采取無記名網上調查形式,調查對象為某高校4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專業,共計17個教學班574名同學。問卷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與填空題組成,共22小題。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線上教學運行與教學效果和學生對線上教學的評價兩個方面。

查看全文

混合式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形式不再單一,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以及開放式課程的學習等新型教學方法的混合使用正逐步推進醫學教育的改革。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是實現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優勢互補,以及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以內蒙古醫科大學護理學專業為對象,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生物化學;教學模式;護理專業

生物化學是醫學類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內蒙古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在大二年級開設,護理本科專業與護理高職專業的生物化學理論課學時均為32學時,該專業2018年本專科學生人數270人,其中文科生39人,占比14.4%,呈逐年增加趨勢。對于剛入學的護理專業學生來說生物化學知識相對抽象,內容繁瑣、代謝理論繁雜易混淆,學生較難掌握重點及難點。針對這一問題,同時為了實現教與學的一致性,我校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便攜移動設備開展教學活動,凝練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將傳統教學方式與在線教學方式有機融合,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為后續學習工作夯實基礎。

1學時安排與教學內容探討

張婷等[1]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研究了護理高職專業的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聯系,根據教學大綱將生物化學課程的內容分為掌握、熟悉和了解。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內容在護理工作的使用情況與課程標準一致,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與現行的課程標準要求出入較大,比如護理臨床實踐中認為蛋白質的結構域功能在實踐中利用率不高,熟悉就可以;蛋白質的變性用到的概率很高,應該作為掌握的內容;教學大綱中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是需要掌握的重點;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如變性等只是熟悉的內容;血糖升高或降低可導致的相關疾病及發病機理、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脂血癥的發病機理在實踐中需要護理工作的人員掌握,課程標準中要求對這部分內容了解即可,這與課程標準要求出入較大。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大綱的同時需要結合護理專業特點因材施教。學校培養人才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只有深入臨床實際了解現狀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才。因此,了解學生需要,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十分重要[2]。

2依據教學對象與內容科學設計教學形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