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標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22:47: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教育標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外醫學教育標準對我國的啟示
摘要:本文結合國內外醫學教育標準的內容,在分析比較其中不同理念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我國在醫學院人文教育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對醫學院開展人文教育和培養優秀醫學人才具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醫學教育標準;人文教育;對比;啟示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醫學事業實現國際化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醫學教育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在新形勢下,為提高高校醫學教育水平、醫學國際競爭力和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開展中外醫學教育標準對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外醫學教育標準以及比較
1.中外主要醫學教育標準
目前,在世界上比較重要的醫學教育標準有《IIME標準》《WHO西太區標準》《WFME標準》《和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1)《IIME標準》。《IIME標準》的全稱是《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制定于2001年,內容涉及總結性個人評估并以保證醫學畢業生的質量為目的。(2)《WHO西太區標準》。其于2001年制定,包括促使醫學院進行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等內容。(3)《WFME標準》。其于1999年制定,其內容涉及培養高素質畢業生、提升教育質量和完善教育改革等。(4)《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我國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內容主要涉及對醫學畢業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養等方面。
標準化病人在兒科醫學教育的運用
【摘要】目的應用AMOS系統和問卷形式改進標準化病人(SP)模式在兒科的臨床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方法發放問卷調查,對于問卷調查內容進行矩結構(AMOS)系統分析,獲得影響教學質量的潛在因素,比較改進教學細節后不同學校同學成績差異性。結果(1)結合問卷調查分析各個指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找出此教學模式的優缺點以及待改進方面。(2)改進教學細節后,學生成績在改進后教學成績顯著提高,P<0.05。(3)AMOS系統分析,課程期望、課程體驗、課程價值、滿意度、課程改進這5大因素影響教學質量。課程期望顯著影響課程的評價,也會顯著影響其改進,呈正相關,R=5.18,P<0.05;課程期望影響課程滿意度,呈負相關,R=-0.14,P<0.05;滿意度與參改進呈負相關R=-0.75,P<0.05;課程體驗與滿意度程負影響關系,R=-0.35,P<0.05。討論結合AMOS分析和問卷調查,改進教學細節,讓SP教學模式更加精準的改進兒科教學工作。
【關鍵詞】標準化病人;滿意度測評;AMOS分析;兒科教學;問卷調查;教學模式
兒科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真正融入對患者的診治中?如何深入學習疾病的各種病理生理和診斷治療過程?如何在臨床中切實學習到人文關懷,增加與患兒家屬的醫患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社會醫學教育面臨的新問題。醫學實習同學不一定可以遇到臨床上所有常見疾病,這樣學習的效果就不能達到;同時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兼顧人文關懷,從事臨床工作后容易出現醫患矛盾。兒科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按照不同的設計來加強學生的知識點教育,同時加強醫患溝通的能力,可以作為常規臨床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補充[1-2]。本教學中心應用SP融入兒科的教學中,教學后獲得問卷調查結果,運用AMOS統計軟件[3],通過有效路徑分析獲得有利于教學持續改進的潛在多因子擬合模型[4],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教學,促進SP的教學模式的改進,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1.1教學對象2019年7月份和2019年10月份兩批實習同學。2015級上海健康醫學院臨床本科專業實習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齡(20.0±0.7)歲;2015級山東泰安醫學院臨床實習同學30例,女21例,男9例,年齡(20.0±0.9)歲。兩個學校的兒科實習同學均參與。1.1.2教學教材和病例兒科教材采用全國高等學校器官—系統整合教材—《兒童疾病與生長發育》(主編:孫琨,母得志)(人民衛生出版社,第9版);小兒腹瀉(母親和患兒兩名)。考點涉及到病史采集,治療和檢查原則,人文關懷。1.2研究方法1.2.1教學SP選取與培訓考核我們采用教師SP,易于培訓管理、專業性強的優點,選自兒科的未參與教學的住院醫生,患兒選自本科室護士的適齡期子女。反復在課下進行模擬演練,同時對于標準化回答進行培訓。1.2.2滿意度問卷表從事教學的醫生規劃設計了5大類變量[5],分別包括課程期望、課程體驗、課程價值、滿意度、課程改進。采用5級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置可否,“4”表示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見圖1。1.3評價方法案例采用開放模式發到健康醫學院實習同學中,小組推薦一名學生作為與教學演員進行溝通的醫生,結束后評估打分,同時理論知識的考試。測評結束后,根據AMOS測評結果進行整改,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根據問題改進教學模式;整改后,相同的案例再次發放到泰安醫學院實習同學中,再次測評評估和理論知識考試。1.4統計學方法滿意度問卷效度檢驗:應用SPSS22進行滿意度問卷信度檢驗;應用AMOS導入統計數據分析模型各變量的影響路徑。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國外醫學教育認證制度研究
一、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國外研究現狀
醫學教育專業認證起源于美國,最早的舉措可追溯到成立于1904年的醫學教育和醫院委員會(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Hospitals)開發與實施的醫學院等級評價系統。隨后1910年《弗萊克斯納報告》問世,提出了一系列整改醫學院的措施,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步入標準化和制度化進程。1.本科醫學教育階段認證機構研究。醫學教育專業人員的國際流動使得醫學教育國與國之間的資格互認變得日益重要,MartavanZanten等借鑒弗萊克斯納的五大評估要素:進入門檻、教學人員、可用資源、實驗設施以及臨床設備,構建了認證的框架圖,用于描述包括美國(LCME)、巴基斯坦、中國等在內的10個國家認證體系的方方面面,揭示各國之間存在的異同。Kassebaum聚焦LCME的緣起,指出LCME的成立是1942年美國醫學院聯合會(The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簡稱AAMC)和AMA這兩大機構領導人聯合會議的成果,并詳細介紹了該歷史性會議的背景、內容以及最終達成的共識,同時也對LCME的構成進行了詳細闡述。RoySchwarz回顧了自成立之初到1992年這50年間LCME所經歷的風雨和取得的成就,全篇分為三大時期:早期的意向合作時期,這是逐漸穩定的時期,指的是LCME由剛開始的不甚獨立到基本獨立的過程;擴展和多樣化時期,主要指60、70年代,尤其是70年代,LCME的人員組成發生變化,需要更多的應對公眾問責;迎接未來挑戰時期,50歲的LCME,在未來的10年間,來自各方的壓力和挑戰接踵而至,LCME要做好應對準備。StevenA.Mclaughlin等探討了最新的LCME規定對急診醫學教育(EmergenceMedi-calEducation,簡稱EM)的影響,回答了兩大問題:LCME如何影響EM的教育活動;EM部門如何幫助醫學院校達到LCME的規定。同時,從機構設置、教育項目組成、醫學院學生以及能力發展四個方面提出了參考建議。2.畢業后醫學教育階段認證機構研究。Mar-thaB.Mainie針對ACGME日益重視教育結果性評價,以確保醫學畢業生能達到作為新實習生的能力水平的現狀,指出實踐指南、技術標準和適應性標準正是輔助住院醫師專業教育的有用工具,并且指出有效地將上述資源融入到醫師教育的課程體系、課程目標以及訓練項目目標中,正是ACGME新要求的體現。JosephineMCassie等將美國和加拿大的畢業后醫學教育認證制度進行比較,認為兩者有著相似的目標和認證要求,并且都包括定期的實地認證制度,但兩者在運轉操作中仍存在巨大的差異,這體現在畢業后醫學教育計劃的要求、住院醫師培訓計劃的主辦、考察和評審周期及費用、籌資等方面。DavidCLeach指出ACGME承諾自1997年開始將醫學教育成果作為認證的工具。3.繼續醫學教育階段認證機構研究。ACCME認證體系中牽涉到的專業術語與縮略語多且雜,為了便于讀者閱讀和了解,有網站專門制成ACCME術語匯編。另一些有關ACCME的網站也提供了包括該機構使命、職責、下屬機構在內的相關資料。另外,為了便于讀者了解機構的概況,美國醫學教育各專業認證機構均設立了自己的網站,在其主頁上提供了一系列基本信息。
二、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國內研究現狀
1.本科醫學教育階段認證機構研究。李筠萍從醫學教育制度、培養目標定位、臨床醫學培訓、醫學教育評價制度、人文素質教育五個方面比較中美兩國醫學八年制教育的異同,指出在評價制度方面,最大的差異在于:美國由LCME派出專家到校進行實地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課程、師資、教學條件等200多條項目,而中國尚未形成獨立的專業組織管理體系。針對人口統計學的變化和逐漸增加的醫療不均等化的證據,LCME在其認證標準中納入了涉及文化能力、文化差異以及文化多樣性的認證標準,FrancisG.Lu詳細介紹了融入這些新因素的認證標準。魏薇對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醫學教育的規模管理、層次結構、專業機構、學制與學位、院校分布和教育成本等幾方面進行概述,指出在美國,各醫學院的教育標準、教育質量受到全國性、專門性、非政府機構的行業組織的監督和控制。2.畢業后醫學教育階段認證機構研究。王華等介紹了美國和加拿大畢業后醫學教育的概況,以及兩國畢業后醫學教育認可的發展歷史,并從畢業后醫學教育計劃的要求,住院醫師培訓計劃的主辦,考查和評審周期及認可費用和籌資等方面對兩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認可作了比較,認為這兩種體系目的相似,但理論和實踐卻大相徑庭,相較而言,加拿大的認可過程更具開放性。1991年10月至1992年2月,梅人朗教授受衛生部派遣,赴美考察醫學教育,在考察期間,訪問了部分醫學院和教學醫院,以及美國考試委員會,并就美國住院醫師培訓項目的評估和認可進行了研究,指出ACG-ME是住院醫師培訓項目評估和認可的組織,并對該組織的認可程序、認可類別、認可標準等進行了詳細介紹。李密等指出ACGME是醫學教育連續統一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環節之一,在對其實施情況及最新發展趨勢進行介紹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情況歸納了四點值得借鑒之處。3.繼續醫學教育階段認證機構研究。國內學者致力于對ACCME的研究是為了借鑒美國的經驗為我國所用。如王遠華等對ACCME認證政策依據、舉辦單位和州醫學會的認證程序以及認證管理做了簡要介紹,為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的認證工作提供了借鑒。又如馬真在剖析ACCME認證過程的基礎上,認為其認證具有自愿性、科學性、獨立性三大特征,并提出我國在借鑒其成功做法的過程中要做到:一重視細節評估;評估主體要依靠固定的機構開展具體評估工作;重視和加強評估理論研究。美國ACCME年度報告從學員、組織者、活動類型、資金來源等方面提供了真實、詳細的數據信息,是美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宏觀總結,周贊和張英楠通過對ACCME報告1998年以來的數據進行匯總制作,直觀地反映了美國繼續醫學教育體系的有關情況,并為我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參考。ACCME認證分兩類,一類是直接對面向全國招生的培訓機構進行CME認證(直接認證);另一類是對各州醫學社團的認證資格實行認可。馮秋陽等介紹了ACCME第二類認可工作的基本情況,并結合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了思考與借鑒。
三、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研究現狀的述評
1.當前國內外研究的不足。醫學教育專業認證的出現掀開了美國專業認證新的篇章,而美國的專業認證又是高等教育認證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國外的研究在最初只是將醫學教育專業認證作為高等教育認證的一部分加以分析和說明,后來隨著終身教育思潮的興起、醫學教育實踐的不斷發展以及認證理論的豐富,專門研究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的文獻開始涌現,出現較多分別以LCME、ACGME以及ACCME為研究對象的文獻資料,但可惜的是這些文章的側重點均是以單純介紹認證機構的歷史、性質、機制、程序、標準等事實性信息為主,而對機制形成背后動力因素、橫向的國別比較、縱向的機構對比以及國際間如何進行資格互認等值得深入挖掘的問題,卻絕少涉獵,即使稍有研究,也只是淺嘗輒止,并未深入。一言以概之,美國的醫學教育實踐雖開展得如火如荼,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也已形成完善的體系,但理論研究仍相當滯后,深度十分有限,缺乏系統性。2.未來研究的發展方向。醫學教育的國際化進程、醫學人才的跨國際流動,使得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專業認證制度作為醫學教育質量的外部審核機制,其理念和做法已得到廣泛認同。美國作為該理念的最早實踐者,在歷經一個世紀的發展之后,已形成相對成熟完善的專業認證制度。總結成就,直視不足,展望未來,今后對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研究應致力于為我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構建提供借鑒;加強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推進醫學教育專業認證的國際化;推動全球性醫學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具體地說,未來的研究重點主要在于:美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建立與發展的背景與原因,制度變遷的過程和動因,對我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建立的啟示和借鑒意義;西方各國尤其是英國、加拿大與美國認證制度的異同以及原因探尋;剖析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制定的全球醫學教育國際標準,與世界接軌,構建美國與世界各國醫學教育學分互認機制。
繼續醫學教育考核情況通報
為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繼續醫學教育規劃》和省衛生廳、人事廳《關于印發省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和學分標準的通知》文件精神,12月19日-23日,局科教處對局屬14家醫療衛生單位開展繼續醫學教育情況進行了考核驗證,驗證采取電腦隨機抽查和現場查閱資料的方式進行,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從考核驗證情況來看,各單位都能按照省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規范管理,發揮繼教、遠教工作領導小組功能,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和遠程醫學教育工作,落實繼續醫學教育登記制,學分制,考核制及考核驗證,建立規范的繼續醫學教育檔案,將繼續醫學教育列入單位績效考核范圍。大部分局屬醫療衛生單位將繼續醫學教育考核驗證與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年終考核掛鉤,實行繼續醫學教育考核驗證一票否決。通過對局屬14家醫療衛生單位的4269名具有衛生專業技術職稱的在崗衛技人員進行了考核驗證,參學率達100%,合格率達100%。
二、存在的問題:
是我局開展繼續醫學年度教育活動第一輪第五年收官之年,通過我市衛生系統各級領導和繼教管理人員及廣大衛生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下列問題:
一是個別單位對繼教工作重視不夠,未能及時組織開展繼續醫學年度教育活動,學時學分均未達到標準;有的干部職工對繼教工作認識不到位,主動放棄繼續教育的現象仍然存在。
醫學教育工作通知二
各醫療衛生單位:
為了加強醫務人員對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促進衛生事業又快又好發展。根據衛生部《關于繼續醫學教育的規定》,現就我縣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及考核機制
1、健全工作制度
各醫療衛生單位一定要按照《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辦法》、《繼續醫學教育規定》、《延安市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實施辦法》的要求,成立以院長為組長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制度,確保繼續醫學教育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繼續醫學教育登記制度和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檔案,詳細記錄本人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情況,年度考核情況及獎罰情況等,從制度上保障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建立最低學分制度。從今年開始,全縣統一實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制度,所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參加認可的繼續醫學教育醫療及醫技人員學分總數不得低于25分,護理人員不得低于15分。具體標準如下:
繼續醫學教育網絡平臺構建模式
摘要:繼續醫學教育是提高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加快學科建設、促進人才培養、提升診療水平及能力的基礎性工作。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學習自主化、管理規范化、評估標準化”為建設目標,構建“一個管理平臺、一個考核平臺、N個名老中醫傳承學習庫”的“1+1+N”模式,提高中醫藥繼續醫學教育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實現教學與教務管理相融合、學習過程和考核過程相融合,帶動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等建設工作,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成效。
關鍵詞:繼續醫學教育;中醫藥;信息化;管理;網絡平臺
繼續醫學教育是一種以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及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更新教育,是隨著世界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而采取的一種靈活多樣的終身性教育。繼續醫學教育的任務包括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增新知識的教育,提高專業技能、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等。在知識信息爆炸時代,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繼續醫學教育規模逐步擴大,覆蓋率和受教育率不斷提高,教育形式多樣化、管理規范化、評估標準化是目前的主要需求,需要創新繼續醫學教育方法[1]。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信息網絡的廣泛普及,信息化建設在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學分審驗、資源共享等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內普遍開展了與信息化手段相融合的繼續醫學教育模式,包括自行開發在線學習課程[2]、慕課教育模式[3-4]等網絡資源,同時搭建信息化網絡管理平臺,管理實現規范化、流程化、專業化,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積極性與滿意度[5-6]。
1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現狀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本院”)作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國家中醫(中醫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是我國中西部地區中醫藥特色突出、臨床學科門類齊全、自主創新能力較強、區域影響力明顯、綜合實力雄厚的中醫醫療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在繁重的臨床醫療壓力下,積極開展了各類別人才培訓。2017-2020年,共獲批并舉辦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61項、省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100項,培訓省內外人員逾1.4萬人次,對各級醫院中醫人才培養起到助力作用。
2醫院繼續醫學教育構建模式
領導在醫學改革大會發言
同志們:
一、一致思維,充沛看法鼎力推進醫學教育綜合變革、加速高質量醫藥衛生人才培育的主要性和緊迫性
衛惹事業是國度經濟社會開展的主要構成局部,與人民群眾安康息息相通。人才是衛惹事業的第一資本,醫學教育是衛生人才步隊建立的主要保證。探究具有中國特征醫學教育開展路途,具體提拔醫藥衛生人才培育質量是我們神圣的前史任務,是教育和衛惹事業變革與開展的中間義務之一。
第一,深化醫藥衛生體系體例變革客觀要求推進醫學教育變革、加速高質量醫藥衛生人才培育
2012年,黨中心、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系體例變革的定見》,衛惹事業進入了一個主要的變革開展期間。深化醫改是深化貫徹落實科學開展觀的嚴重理論舉動,是保證全民安康的嚴重民生工程,也是協調推進經濟社會建立、擴展內需的嚴重開展工程。2012年以來,醫藥衛生體系體例變革已初見成效:一是根本醫療保證面大幅擴展,全民根本醫保掩蓋了全國95%左右的生齒;二是底層醫療衛生效勞才能分明加強,2000多個縣級病院和3萬多個底層醫療衛生效勞機構獲得革新建立,以全科大夫為重點的底層醫療衛生步隊建立規劃正在啟動施行;三是根本公共衛生效勞均等化獲得新發展,國度根本公共衛生效勞項目、嚴重公共衛生效勞舉動在全國局限內展開;四是根本藥物準則和公立病院變革試點有序推進,根本藥物準則已在一切當局舉行的底層醫療衛活力構中得以施行;五是衛惹事業財務投入力度不時加大,小我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所占比重延續下降,群眾就醫擔負有所減輕。
跟著醫藥衛生體系體例變革的深化,一些構造性問題日益凸顯,個中,醫藥衛生人才步隊建立滯后的問題尤為凸起,已成為深化醫改的主要制約要素。當前,我國衛生人才步隊建立存在四個凸起問題:一是總量缺乏。與歐美等興旺國度比擬,我國每千生齒執業醫師數、注冊護士數還有較大差距,僅與中等收入國度接近。二是本質和才能有待進步。2010年,鄉村衛生技能人員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僅占14.3%,具有高級專業技能職稱的人員僅占3.9%,在很多鄉鎮衛生院,可勝任醫療衛生效勞任務的人員嚴峻缺乏,一些正常營業任務不克不及得以展開,所裝備的一些醫療設備也不克不及充沛發揚效益,鄉村衛生步隊尤其單薄。三是構造和散布尚不合理,人員散布的城鄉、區域差異分明。四是與醫學教育和人才培育相關的政策情況有待進一步完美,尤其是吸引和不變底層衛生人才的保證辦法亟待增強。
醫學教育管理論文
摘要:近兩年來,我院應用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決了醫務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內容僵化、形式單一的問題,并且為繼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繼續醫學教育規范化管理的力度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些管理漏洞。該系統界面友好、操作簡便,易為初學者掌握。如在某些方面進一步加以改進,則有可能成為一種科教綜合管理信息化的平臺。
關鍵詞:醫學教育;管理系統;改革
繼續醫學教育20世紀50年代起源于美國,20世紀70年代引進我國,衛生部于1991年頒布《繼續醫學教育暫行規定》,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繼續醫學教育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和實踐[1]。我院是一所二級醫院,科教科、護理部負責我院400多名醫護人員的進修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和科研管理工作,傳統的工作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來負責整理、統計各類資料,不僅工作量相當大,而且統計出的數據容易重復或遺漏,不能及時、準確、動態地提供相關的查詢和統計分析信息。多年來,我院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都是人工處理,從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舉辦、學分年度驗證、統計報表制作等,工作量大、程序較為復雜瑣碎,且效率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我院從2005年開始使用由北京健康在線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公司)研發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以下簡稱ICME),雖然應用時間較晚,但已取得較好的效果。較為有效地解決了醫療衛生機構繼續教育學分記錄難、規范難、上報難、查詢和審核難等問題。該系統是根據衛生部、人事部《繼續醫學教育規定(試行)》、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辦法》的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的規定而設計的信息管理系統,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通用性,適合于各級醫院用于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學分管理,目前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應用。
1系統簡介
以我院使用的2.1.1064版為例,ICME是一套集記錄、管理、統計、申報為一體的繼續教育管理系統軟件,它把計算機、互聯網、POS機和IC卡等現代科技手段引入繼續教育管理[2]。主要特點有:圖形界面操作簡單、功能實用、操作方便快捷、運行安全可靠、動態數據統計等。該系統主要包括“人員管理”、“學分錄入”、“科室管理”、“統計查詢”、“遠程查詢”、“系統設置”六大功能模塊,能夠完成醫務人員繼續教育數據的錄入、修改、查詢、統計、存儲、打印、維護和遠程交換等功能。
1.1前期準備科教科專人負責ICME的管理工作。硬件需求:可連接Internet的專用電腦1臺,POS機2臺,聯機讀寫器1臺,ICME軟件1套。按姓名、科室、專業、職稱、職務、學歷、身份證號等內容錄入ICME全院醫務人員的基本數據,公司為每位醫務人員配發一張繼續醫學教育IC卡,為持卡人建立唯一編號。
醫學教育國際思考論文
【關鍵詞】教育,醫學;國際教育交流;經濟后發達地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的形成,要求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各國高等教育在立足于本國教育實際的基礎上面向世界的發展。高等教育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吸取各國文化之精華,更好地履行其社會職能,培養出能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能為社會作更大貢獻的優秀人才。
同樣,高等醫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必將跨越傳統國界,走向世界。中國醫學教育界面臨著以全球化為契機,以及全面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挑戰。我國已有一些重點醫學院校和重點大學的醫學院,進行了醫學教育國際化的研究和探討,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的落實,中國經濟后發達地區的醫學教育國際化的要求日益明顯。
1我國醫學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要求高等醫學教育必須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作為高等教育的場所,大學的起源當初就具有國際化的性格。伴隨著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大學發展的周邊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各國面臨的一些問題(如環境問題等),已經超過國界,成為必須由全世界共同來解決的國際問題,高等教育的研究對象一樣具有國際性。社會的飛速發展面臨的種種問題要求高等教育加速國際化的發展,計算機智能化的發展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縮短了時間和空間。
發達國家,如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領先一步。美國極力倡導教育國際化,并對此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不論在進行教育國際合作和人員交流方面都可以說位于世界各國的前列。這種國際化的活動,給美國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除了即刻可見的利益(以經濟利益最為明顯)外,還有許多尚未顯現的潛在利益和影響[1]。歐洲,特別是西歐地區,是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發祥地,而且還出現了作為跨國界、跨文化學習和國際教育的先驅——法國的巴黎大學和意大利的波倫亞大學(因為這兩所古老的著名大學曾是當時歐洲知識傳播與研究中心),并誕生了曾經成為世界教學、科研中心的德國柏林洪堡大學[2]。在日本20世紀70年代高等教育國際化已被列入討論議程,通過一系列的立法和改革外籍教師招聘、留學生外派和接受等制度,為其高等教育國際化創造條件。現在,一些著名的大學正在有計劃地實施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戰略,并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果。
專業認證基礎醫學教學論文
一對醫學專業認證的認識
1醫學專業認證的起源及意義
醫學專業認證對醫學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是醫學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通過認證,對醫學院校教育進行全面地“診斷”,肯定成績,查找差距,從而明確醫學教育的改革方向,從而加強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完善專業結構,帶動學科整體水平的發展。另一方面,專業認證是醫學院校教育走向國際化、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高等教育質量互認的主要依據,只有能實現教育互認和人才的國際互認,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醫學教育進入國際醫學教育的發展平臺。
2醫學專業認證在我國的實施情況
為了提高我國醫學教育的質量,提升我國醫學人才的競爭力,與國際醫學教育接軌,2002年教育部召開“醫學教育標準”國際研討會,學習和研究國際醫學教育標準,同時委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組建了“中國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研究課題組”,課題組于2005年完成了《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的起草工作。2008年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此標準成為我國醫學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主要評價標準。2008年教育部組建醫學教育認證機構,成立了“醫學教育認證專家委員會”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并開始進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試點工作。2009年在《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實施醫學教育認證,保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建立政府、社會和學校有機結合的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目前有8所醫學院校開展了臨床醫學認證工作。
二桂林醫學院基礎醫學的教學及改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