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13:53: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會建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文社會科學建設論文
一、中醫藥院校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回顧
大力發展人文社科階段。進入新世紀,高等教育迎來了大發展。人文社科也在中醫藥院校轉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斷凸顯出來。實現中醫藥院校由單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學的發展,人文社科必須有現對獨立的學術和學科地位,有自主發展的學術規模、空間,并達到一定的學術水準和學術地位。各校開辦了衛生事業管理、市場營銷、英語、日語等本科專業以及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中醫倫理學、中醫保健體育等研究生學科專業。這些非醫學科專業的學生數占到各學校學生總數的2-3成以上。
二、中醫藥院校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背景分析
醫學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雙重屬性,醫學研究和醫療活動以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為基礎,沒有對人的尊重和關愛就沒有醫學。研究解決醫學引發的重大現實問題需要人文社會科學。醫學科學發展過程中,醫學技術的應用范圍與社會價值層面引發一系列爭論,而這些超越技術本身的問題要通過社會、道德、文化等方面給出合理判斷。對于在夾縫中生存的中醫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內的多種方式對中醫進行解讀,讓公眾了解中醫知識,相信中醫文化,傳播中醫理念。中醫藥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礎。中醫藥院校人文社科資源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陣營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時期勇擔責任和使命,取得長足進步。中醫藥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學科體系。醫藥院校人文社科發展受到關注。在國家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背景下,醫藥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也受到了關注。教育部主導成立了全國醫藥院校社科研究協會,定期舉辦全國醫藥院校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
三、中醫藥高校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任務和思路
《中國•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中規定:“獨立的中醫學院校或在綜合性大學以及醫科大學中設置的中醫學院(系),必須得到學校人文、社會學科及其他自然學科的學術支持,應該重視學科交叉與滲透對中醫學發展的促進作用,努力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融合”。中醫藥院校發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務可以定位為三個層面,并逐步向最好層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層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學校發展布局和發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層面上,使人文社科達到與學校其他學科協調發展的水平;三是在較高的層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夠為學校的整體發展戰略作出更多貢獻。在學科布局上,要通過建立人文社科來擴大學科覆蓋面,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從單科性向多科性的轉變和提升。在學科水平上,人文社科應有與學校其他學科相當的學術水準,有相對獨立的學科地位和發展空間,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輔助性向基礎性轉變,提升學校的學術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會地位和影響上,提升中醫藥院校在高教領域的地位和發言權,爭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學術圈中的話語權。在學術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師要走出單純講授公共課的區域,開展專業性的學術研究,爭取在國內外所在學科中的學術地位。中醫藥院校發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創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醫藥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作為專業的人文社科來加以建設,以達到國內外學術界的一定水平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能夠參與主流對話,參與學科中重大問題的研討。“倡交叉”就是這些學科的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到中醫藥學科的發展中去,在人文社會科學與中醫學之間尋求新的生長點和交叉點,達到良性的互動和互滲,使之成為不可或缺的內生性學科,成為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創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與醫學的交叉中產生,也可以在對某些新的研究領域或者分支學科開發中產生。
信用社會建設理論層面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信用社會建設理論建設理論創新
論文摘要:現實社會生活中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論要求與社會實踐相脫節,難以導向和規范現實社會生活。必須從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的層面進行思考和探索,尤其應解決好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道德導向與道德規范、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的關系,實現構建社會主義信用社會的要求。
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形成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制度,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但現有的理論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會經濟生活中誠信缺失的表面現象,或者只注重對具體信用制度和行為規范的設計,缺乏從社會理論體系和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析。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打造誠信社會,必須從理論建設的層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達到洞觀癥結、標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論滯后——社會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單從表面上看,目前社會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本質和缺乏社會規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難發現:理論滯后是社會信用丟失的思想根源,社會誠信缺失是理論空缺的必然表現。換言之,社會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理論要求不適應現實社會生活需要,導致道德生活與經濟生活相脫節,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相分離,難以對現實社會生活以有效的導向和規范。
人們的活動和行為,都要受到思想意識的支配和驅使。在社會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須以道德存在為基礎,否則這種利益或者就不能夠存在,或者成為不道德的行為。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生活是以社會和集體的形式進行的,每個勞動者都是聯合勞動中的一員,必須無條件服從于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這與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和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道德規范是一致的。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個人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個人的利益要求。作為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社會道德也必須體現出這種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和聯系,在觀念形態上,保證社會生活的健康有序發展。然而長期以來,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仍停留在純粹計劃經濟的年代,缺乏對個人利益的正確反映,體現不出已經變化了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和要求。
鄧小平社會主義建設分析論文
1、鄧小平的共同追求——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不容質疑,,鄧小平都堅信共產主義乃中國建設的方向;在落后的社會基礎條件上,依靠先進社會制度的作用實現國家騰飛,是他們的共同意識,而且這種意識主導著他們的建設思路。
但是,他們之間的差別在于對“超前”尺度的把握。有著強烈的超速發展的主觀愿望,所以他更注重先進社會機制條件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鄧小平雖然也肯定先進社會機制條件對于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但他堅信社會機制條件與社會基礎條件只有相互適應,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2、鄧小平的建設社會主義方式比較
2.1民眾建設熱情的激發
對于人民建設熱情的激發,毛的時代和鄧的時代有著重大的不同:前者依靠的是用精神鼓舞、崇高的理想信仰去激起人們的建設熱情,而后者則主要利用利益、欲望來激發。
農村社會道德的建設探析論文
論文摘要: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加速了中國農村社會的轉型和農民精神生活的深層變革,使當代中國農村社會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現為農村社會成份的混合性、農村社會成員個體屬性的模糊性、農村社會信息傳播的復雜性、農村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和社會道德選擇與建設的功利性等。這一切都使農村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面臨著新的挑戰。
論文關鍵詞:社會轉型農村特征核心價值論文關鍵詞:社會轉型農村特征核心價值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農村社會發生了深層的變革和快速的轉型。在某種意義上說,今天中國農村的個別地區大都具有了一些“現代性”甚至“后現代性”的生活元素。與之相應,農村人口的精神風貌和生活方式也因而有了很大的變化。
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不僅使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面臨著新的挑戰,同時在農村地區進行核心價值建設也顯得更為迫切和必要。因此,在當前中國農村社會的轉型與變革之中,必須重視農村成員經濟自救與道德建設的結合,以保證農村社會的健康轉型和全面發展。尤為重要的是,必須認清農村基本特征,堅持正確的價值方向,促進社會道德建設,以文明科學的現實生活促進農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
(一)農村社會成份的混合性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運行機制的深層變革加劇了中國農村的社會轉型。這種轉型從社會形態上看,是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農村社會的轉變;從個體勞動者的角度看,是從傳統的依附于土地的“農民”向現代的農業勞動者和“農民工”的轉變。三十年來,這種社會經濟轉型的量和質的積累,使廣義上的中國農村成為一個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具有多種經濟成份和社會元素并存的混合體。
節水型社會建設對策分析論文
1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1.1水資源概況皋蘭縣水資源十分貧乏,本縣地表水、地下水極少。全縣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提取過境的黃河水和跨流域引取的大通河水。黃河流經縣境東南部,在縣內長34km,據蘭州水文資料觀測,多年平均流量991m3/s,多年平均徑流312.60億m3。黃河是皋蘭縣工農業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過境水資源。全縣地表水資源總量為639萬m3,蔡家河是縣內最大的河溝,流域面積1356km2,另外還有李麻沙溝、水源等河溝。全縣地下水埋藏深,儲量小。經計算地下水資源量為962萬m3。
經綜合計算,全縣本地水資源總量為1601萬m3,人均水資源量93m3,僅占全國人均2230m3的4.17%,耕地畝均水資源量38m3,占全國平均水平1476m3的2.57%。
1.2水利工程現狀皋蘭縣的水利設施,主要是修建電力提灌工程提取黃河水,改變皋蘭的生態環境。全縣先后建成從黃河提水的獨立電灌工程14處,其中萬畝灌區有西電、大砂溝、什川3處,千畝灌區5處。共建成泵站197座,安裝機組374臺套,裝機容量8.16萬kw;共建成干支渠156條,長592.80km,斗農渠2118條,長1718.10km。另外還建成引大甘分干、黑武分干渠2條,長146.09km,斗農渠344條,長532km,皋蘭轄區引水流量3.15m3/s,年引水量3200萬m3,灌溉面積萬畝。建成山字墩水庫1座,蓄水能力120萬m3。
2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2.1水資源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皋蘭縣是甘肅二十個干旱缺水縣之一,其突出表現為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現象并存。全縣目前農村供水不安全人數達104655人,農業、工業、人飲用水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信用社會建設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信用社會法律道德市場規律調節政府法律法規強制
【論文摘要】: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必須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需要處理好企業的商業秘密和個人的隱私權問題。
社會信用體系也稱國家信用管理體系或國家信用體系。它是一種社會機制,具體作用于一國的市場規范,它旨在建立一個適合信用交易發展的市場環境,保證一國的市場經濟向信用經濟方向轉變,即從以原始支付手段為主流的市場交易方式向以信用交易為主流的市場交易方式的健康轉變。這種機制會建立一種新的市場規則,使社會資本得以形成,直接地保證一國的市場經濟走向成熟,擴大一國的市場規模。
信用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缺乏和違背信用不僅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而且毒化社會風氣,敗壞社會公德。針對造假售假、坑蒙拐騙、商業欺詐、合同違約、惡意逃避債務等信用關系紊亂現象在中國的滋生蔓延,還有關于信用的價值、企業信用的內涵、政府信用之功能以及如何樹立信用之途徑、保障維護信用的方法等,總之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穩。
對于現代的市場交易環境而言,信用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獲取資金、物資、服務的能力。接受信任的一方在其應允的時間期限內為所獲得的資金、物資、服務而付款,而上述時間期限也必須同時被授予信任的一方認可。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當前,信用狀況差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薄弱環節,已成為影響和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因素。由于缺乏足夠的信用,直接導致不少企業陷入危機。面對這種情況,建立和健全國民經濟的信用體系就成為一項當務之急。
如果一個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比較健全,公正、權威的信用產品和信用服務已在全國普及,信用交易已成為其市場經濟的主要交易手段,這樣的國家通常被稱為征信國家。在征信國家,信用管理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意識強烈,注重維護信用,有著明確的信用市場需求。因此,征信國家的對外信譽較好,信用交易的范圍和規模很大,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福利
地方節水型社會建設論文
論文關鍵詞:節水型社會建設、建議、對策
論文摘要:結合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目標,分析了水資源現狀、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皋蘭縣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建議、對策。
1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1.1水資源概況皋蘭縣水資源十分貧乏,本縣地表水、地下水極少。全縣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提取過境的黃河水和跨流域引取的大通河水。黃河流經縣境東南部,在縣內長34km,據蘭州水文資料觀測,多年平均流量991m3/s,多年平均徑流312.60億m3。黃河是皋蘭縣工農業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過境水資源。全縣地表水資源總量為639萬m3,蔡家河是縣內最大的河溝,流域面積1356km2,另外還有李麻沙溝、水源等河溝。全縣地下水埋藏深,儲量小。經計算地下水資源量為962萬m3。
經綜合計算,全縣本地水資源總量為1601萬m3,人均水資源量93m3,僅占全國人均2230m3的4.17%,耕地畝均水資源量38m3,占全國平均水平1476m3的2.57%。
1.2水利工程現狀皋蘭縣的水利設施,主要是修建電力提灌工程提取黃河水,改變皋蘭的生態環境。全縣先后建成從黃河提水的獨立電灌工程14處,其中萬畝灌區有西電、大砂溝、什川3處,千畝灌區5處。共建成泵站197座,安裝機組374臺套,裝機容量8.16萬kw;共建成干支渠156條,長592.80km,斗農渠2118條,長1718.10km。另外還建成引大甘分干、黑武分干渠2條,長146.09km,斗農渠344條,長532km,皋蘭轄區引水流量3.15m3/s,年引水量3200萬m3,灌溉面積萬畝。建成山字墩水庫1座,蓄水能力120萬m3。
現實社會國家現代化建設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現實社會主義;落后國家;現代化模式;選擇
論文摘要:社會主義,可以分為“理想社會主義”和“現實社會主義”。自從誕生社會主義國家以來,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都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其最大特點是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通過蘇聯模式的現代化的挫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大成功,可以看出現實社會主義是落后國家現代化的成功模式。
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始終堅持了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歷史觀,依據對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科學分析,論證了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客觀歷史必然性。但是,對于將來的這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將要經歷自身的哪些發展階段,他們都認為只能由處在這個將來社會中的將來的人們,依據其當時的實踐去做出判斷,而決不能在這種實踐產生之前,就毫無根據地憑空猜測。恩格斯指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
一、理想社會主義與現實社會主義
要認識社會主義,有必要區分“理想社會主義”和“現實社會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論述的理想社會主義是指經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也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從典型的、成熟的資本主義形態中推演出的能夠完全替代資本主義的人類社會高級形態。
社會誠信制度建設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誠信制度信用危機誠信管理
[論文摘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中出現的失信行為和信用危機,已經嚴重地危害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加快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奠定社會誠信制度的基礎;加快法制建設步伐,為社會誠信制度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揚誠信精神,扎實推進社會誠信制度建設。
誠實信用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把“明禮誠信”寫入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我國民商法也把誠實信用確定為基本原則之一。但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一些公民和經濟組織的“利”和“義”的天平卻慢慢發生了失衡,各經濟主體受到了利益價值的挑戰,信用危機已經在社會上時時出現。失信行為已經危害到國家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誠信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全社會認真對待的重大社會問題了。
一、當前我國社會誠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當前,我國的社會誠信狀況不容樂觀,有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甚至認為,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中正在發生著誠信危機。信用環境惡化已經對經濟社會生活產生諸多嚴重危害。經濟學家茅于軾在分析我國總需求不足、市場疲軟的原因時指出,總需求的不足禍在信用短缺。我國一些經濟組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拖欠貸款、稅款,違約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及披露虛假信息、質量欺詐等不誠信行為,增大了國民經濟運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成本,揭制了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信用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和產品附加值。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總需求不足,企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其根本禍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講,信用環境惡化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危害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市場缺乏信用將嚴重影響社會的投資和消費。二是破壞企業的正常經營,加大企業運管成本,削弱企業競爭力。三是影響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使宏觀調控政策難以發揮作用。四是信用惡化還直接破壞社會法制基礎,經濟主體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競爭,各類經濟主體難以形成以契約為基礎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機造成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水平下降,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當前社會轉型期誠信缺失產生的原因:一是傳統誠信觀念沒有及時更新,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我國儒家傳統的誠信不是作為人們的權利、義務來確定的,而是為人們修身養性所追求的目標。它的誠信行為規范是特殊主義的,不是普遍主義的。它認為道德的誠信應該是出自內心的、自愿的、不計利害的,是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經過自身長期修養才能達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是面對全體公民、組織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經濟主體必須遵循的起碼的道德義務。二是同我國政治、經濟體制轉型有關。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整個社會被組織成一個全國大一統的企業,社會各部門、各單位、各利益主體不是以經濟利益、以誠信為紐帶聯系起來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計劃聯系起來的。在當前政治、經濟體制轉型期,傳統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仍然發揮著影響,抗拒著市場經濟的沖擊。特別是在追求各自經濟利益時,開始顯得張慌失措,無所適從,導致欺詐、賴賬等失信行為發生。三是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誠信制度體系對誠信缺失者予以嚴懲,使失信者無所畏懼,結果造成信義貶值,誠信受到嘲弄,這是當前誠信缺失極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極小的成本,卻能夠獲得極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給心存詭異者留下可乘之機,他們鉆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交易優勢,聚斂不義之財。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更使不法之徒有恃無恐,變本加利破壞誠信。誠信體系缺乏司法保護,失信者不能及時得到嚴厲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產生。五是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沖擊及宣傳和思想教育工作滯后,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加之經濟結構調整,出現大量下崗職工及弱勢群體,社會分配差距不斷拉大,貧富懸殊等社會現象發生,都引發拜金主義滋生,道德觀、價值觀混淆,使社會信用環境整體惡化。
社會誠信制度建設論文
[論文關鍵詞]誠信制度信用危機誠信管理
[論文摘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中出現的失信行為和信用危機,已經嚴重地危害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加快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奠定社會誠信制度的基礎;加快法制建設步伐,為社會誠信制度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揚誠信精神,扎實推進社會誠信制度建設。
誠實信用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把“明禮誠信”寫入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我國民商法也把誠實信用確定為基本原則之一。但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一些公民和經濟組織的“利”和“義”的天平卻慢慢發生了失衡,各經濟主體受到了利益價值的挑戰,信用危機已經在社會上時時出現。失信行為已經危害到國家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誠信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全社會認真對待的重大社會問題了。
一、當前我國社會誠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當前,我國的社會誠信狀況不容樂觀,有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甚至認為,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中正在發生著誠信危機。信用環境惡化已經對經濟社會生活產生諸多嚴重危害。經濟學家茅于軾在分析我國總需求不足、市場疲軟的原因時指出,總需求的不足禍在信用短缺。我國一些經濟組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拖欠貸款、稅款,違約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及披露虛假信息、質量欺詐等不誠信行為,增大了國民經濟運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成本,揭制了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信用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和產品附加值。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總需求不足,企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其根本禍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講,信用環境惡化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危害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市場缺乏信用將嚴重影響社會的投資和消費。二是破壞企業的正常經營,加大企業運管成本,削弱企業競爭力。三是影響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使宏觀調控政策難以發揮作用。四是信用惡化還直接破壞社會法制基礎,經濟主體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競爭,各類經濟主體難以形成以契約為基礎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機造成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水平下降,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當前社會轉型期誠信缺失產生的原因:一是傳統誠信觀念沒有及時更新,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我國儒家傳統的誠信不是作為人們的權利、義務來確定的,而是為人們修身養性所追求的目標。它的誠信行為規范是特殊主義的,不是普遍主義的。它認為道德的誠信應該是出自內心的、自愿的、不計利害的,是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經過自身長期修養才能達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是面對全體公民、組織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經濟主體必須遵循的起碼的道德義務。二是同我國政治、經濟體制轉型有關。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整個社會被組織成一個全國大一統的企業,社會各部門、各單位、各利益主體不是以經濟利益、以誠信為紐帶聯系起來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計劃聯系起來的。在當前政治、經濟體制轉型期,傳統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仍然發揮著影響,抗拒著市場經濟的沖擊。特別是在追求各自經濟利益時,開始顯得張慌失措,無所適從,導致欺詐、賴賬等失信行為發生。三是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誠信制度體系對誠信缺失者予以嚴懲,使失信者無所畏懼,結果造成信義貶值,誠信受到嘲弄,這是當前誠信缺失極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極小的成本,卻能夠獲得極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給心存詭異者留下可乘之機,他們鉆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交易優勢,聚斂不義之財。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更使不法之徒有恃無恐,變本加利破壞誠信。誠信體系缺乏司法保護,失信者不能及時得到嚴厲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產生。五是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沖擊及宣傳和思想教育工作滯后,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加之經濟結構調整,出現大量下崗職工及弱勢群體,社會分配差距不斷拉大,貧富懸殊等社會現象發生,都引發拜金主義滋生,道德觀、價值觀混淆,使社會信用環境整體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