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社會主義建設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3 09:49:00
導語:鄧小平社會主義建設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鄧小平的共同追求——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不容質疑,,鄧小平都堅信共產主義乃中國建設的方向;在落后的社會基礎條件上,依靠先進社會制度的作用實現國家騰飛,是他們的共同意識,而且這種意識主導著他們的建設思路。
但是,他們之間的差別在于對“超前”尺度的把握。有著強烈的超速發展的主觀愿望,所以他更注重先進社會機制條件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鄧小平雖然也肯定先進社會機制條件對于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但他堅信社會機制條件與社會基礎條件只有相互適應,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2、鄧小平的建設社會主義方式比較
2.1民眾建設熱情的激發
對于人民建設熱情的激發,毛的時代和鄧的時代有著重大的不同:前者依靠的是用精神鼓舞、崇高的理想信仰去激起人們的建設熱情,而后者則主要利用利益、欲望來激發。
2.2對國情的認識不同
要提出正確的治國方略,首先要正確地認識國情。雖然也認為中國的特點是“一窮二白”,“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②但他認為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③然而他對在中國這樣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中建設社會主義的困難,估計不足。他認為中國可以很快向共產主義過渡,超越中國社會的發展階段,因而急于求成,急于過渡。到“”期間,又主張建立一種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對國情特別是社會主要矛盾和發展階段的錯誤認識,是長期犯“左”的錯誤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鄧小平認真總結了過去犯“左”的錯誤的教訓,以國情特別是社會主要矛盾和發展階段的認識有了很大變化。對于國情,他認為中國有兩個重要特點:一個是“底子薄”,一個是“人口多,耕地少”,由此決定中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會生產力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就是盡快地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決這個矛盾。由于對國情特別是社會主要矛盾和發展階段有了正確的認識,所提出的治國方略自然是符合中國實際的。
2.3對階級斗爭和經濟建設關系的認識不同
在時代,當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也想盡快改變中國落后面貌的對于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必須由階級斗爭轉向經濟建設這個道理不可謂不清楚。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長期敵視,封鎖;波茲南事件等一系列東歐事件的發生;國內反右派斗爭的開展,使得錯誤地判斷了當時的社會主要矛盾仍然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的矛盾。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立即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經濟建設。他在1975年的全面整頓中,就提出要集中力量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總結了晚年所犯的錯誤,作出了把全黨工作中心從階級斗爭轉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這是鄧小平治國方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特點,也是對正確治國方略的重大發展。
2.4在治國目標上對“實事求是”的把握不同?
鄧小平和都把實事求是看作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但由于他們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因而他們的實事求是觀既有本質上的一致性,又展現著不同的時代特色。
思想活的靈魂就包括: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其中最能體現思想本質特征的則是實事求是。講究實際,強調一切決策都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但是,在晚年,在一些方面理論和實踐上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脫離了中國的具體實際。
鄧小平在堅持實事求是路線上保持了前后的一貫性。他把實事求是具體化為“三個有利于”標準,使各項工作的是非得失有了一個可靠的評價尺度,從而使我國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始終保持著正確的方向。在三年困難時期,當一些地區的農民實行包產到戶的時候,鄧小平就借用經常講的“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話,大膽地給予支持。這個“貓論”,充分體現了他求真務實的現實主義精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的這種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發揚。為了盡快地改變中國的落后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他果斷地作出了轉移全黨工作重心的重大決策,實行改革開放,建立起了一種完全符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模式。
3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3.1時代
從歷史上看,凡是經過長期動蕩,戰爭后進入和平年代的人,往往表現為對執政者的高度信賴,甚至崇拜,易于形成統一的信仰。
有效地利用了各種機遇并創造了利于激發全民熱情的良好環境,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熱潮。在利己主義思想的支配下,作為公有的財產的管理者們,是很容易倒向以權謀私的道路上去的。
3.2鄧小平時代
鄧小平所處的時代,中國與周邊鄰國較為和睦,國際環境相對平和;國內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人民身心俱疲,重整國民經濟成為人民最關心的事情。面臨的挑戰,一是傳統體制,二是資本主義的沖擊。
改革初期,鄧小平抓住了機遇,利用美蘇爭霸的有利時機,一心發展經濟。經濟改革逐步解放了被傳統體制束縛的生產力,而對外開放則進一步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綜上所述,在時代,人們高舉理想之旗。鄧小平時代則發展了人性的另一方面,推動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兩者都產生于人性中的需要。他們都代表了社會生活中最突出的需要,解答了時代的緊迫問題。在時代,中國人民面對的緊迫問題是救亡圖存,打破舊中國所陷于其中的那種貧困、動亂、外族入侵的惡性循環,把中華民族凝聚為一個整體,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奠定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才能有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才能有生產力的巨大進步。他們都以自己的突出的個性特征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并分別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了一個時代,這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個性使然,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需要。
注釋:
[1]《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59頁
[2]《著作選讀》下冊,第743頁
[3]《紅旗》1958年第1期
【論文關鍵詞】實事求是;生產力;
【論文摘要】提及和鄧小平的功績,誰也無法否認,前者使得中國改天換地,破舊立新;后者的巨大貢獻則在于改革開放,富國強民。本文從社會主義建設思路,治國方案,時代機遇挑戰等多個方面分析比較了和鄧小平兩位偉人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