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非遺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06:56: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非遺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非遺文化

非遺文創設計賦能鄉村振興策略

摘要:伴隨全媒體深度融合時代的到來,數字鄉村的發展迎來新機遇。該文以廣州市從化區鳳二村的客家非遺文化為例,通過黨建與非遺文化引領,產業帶動,凝聚政府、高校、企業、當地村民、媒體和非遺傳承人等多方力量,通過創建融媒體傳播矩陣將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化資產、經濟資本,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促成新的文創產業輸出,激發鄉村內生動力,創新扶貧方式。希望該研究能為促進鄉村非遺傳承、文化重塑和產業升級,推動鄉村振興提供策略借鑒。

關鍵詞:融媒體;非遺文創設計;品牌文化;產教融合;鄉村振興

鄉村非遺文創產品,即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品,是鄉村民俗、表演藝術和傳統技藝等鄉村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和各種物質載體的結合,通過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創新和開發,在展示現代社會元素的同時,也促進了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優秀的鄉村非遺文創產品既能有效詮釋鄉村非遺文化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底蘊,又具有商品的實用價值,并能基于消費者反饋不斷調整和增添新的魅力,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1鄉村振興和非遺文創的聯系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其中指出,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之一。2022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并且要“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著重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過程中開展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等提升行動[1]。根據以上黨的政策指引,基于鄉村本土非遺特色開發非遺文創產品,打造鄉村非遺文創品牌,是保護、傳承、發展和宣傳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之一,也是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本,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扶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從而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措施。

2廣東省非遺文創產品的開發現狀

查看全文

融媒時代非遺文化傳播方式

摘要:在融媒技術推動下,非遺文化的傳播方式不斷革新,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短視頻、網絡直播等移動傳播平臺風起云涌,5G網速的提升與流量資費的下降,促使移動終端遠超傳統路徑,成為傳播的主流。非遺文化的傳播方式要緊貼時代,合理利用移動媒體的各種優勢,發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并引入多元流量,以簡潔、高效的切入方式推動非遺傳播生態化。另一方面,非遺文化還應加強與受眾之間線上線下的交流互動,發展高粘性的非遺“鐵粉”,編輯優質的視頻、推文,組建專業的直播陣營,從方式、路徑、內容、視覺等多個方面合力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發展。

關鍵詞:融媒時代;非遺文化;木版年畫;朱仙鎮;傳播

融媒時代,移動平臺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路徑,網速的提升帶動多元化的傳播方式,數據資費的下降促生了諸多的移動流量池,可移動、視聽、交互、分享的信息界面成為目前網絡傳播的主流。信息的固定推送與流量的后期發酵不斷更新著人們的感受與認知,傳統的傳播渠道正在向便捷高效的集群式服務性傳播方式轉變。實際來看,新媒體技術集合多元傳播功能,將信息的搜集整理、編輯制作、傳播反饋融為一體,使人們僅靠點擊便能瀏覽參與各種資源。信息技術的空前發展推動各個領域的與時俱進,而非遺文化的傳播還沒有完全與移動端口相對接。本文結合對非遺傳播的現狀,以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為案例,對當前非遺文化主要的傳播路徑進行對比分析,反思其欠缺與困境,嘗試建構新媒體技術下非遺文化傳播的多元方式。

一、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當前的傳播路徑

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歷史久遠影響較廣,在工藝上,主要包括起稿、畫版、雕版、設色、套印等過程,機器印刷出現后,由于傳播不暢銷路短缺,逐漸走向沒落,而今急需傳承與保護。中國木版年畫最早的傳播方式就是沿街張貼售賣,在北宋的《清明上河圖》中,開封王家紙馬店門前的門神畫清晰可辨。木版年畫的傳播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題材內容的傳播,主要包括歷史人物與風俗故事;二是創作形式的傳播,即數百年來人們對年畫人物的造型特征、裝飾技法、設色規律的文化認同;三是制作工藝與作品的傳播,主要包括對年畫的雕版、套印、宣傳、展示、研討、銷售,等等。作為特色的非遺文化,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急需人們關注與挖掘,在傳播、傳承與保護一體化的進程里,傳統的傳播路徑面臨著新媒體科技帶來的諸多挑戰。

(一)廣電與紙媒傳播

查看全文

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

摘要:隨著社會繁榮昌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成為博物館研究的關鍵課題之一。本文就“博物館+文創視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分析研究,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和傳承的方式方法,推進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與傳承,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特有的價值助力國家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關鍵詞:博物館;文創;文化;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民族文化傳承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開發,是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多年來,我國博物館始終秉持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展開系列工作,使太極拳、中秋節、端午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傳承。博物館作為一個國家歷史和文化的收藏地,匯集了民族文化的精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家及全民的軟實力,博物館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此,本文就博物館的文創與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跨界共享融合發展進行了分析研究,以幫助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典藏“出圈”,走進大眾生活,踐行博物館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功能。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模式

隨著國家的繁榮發展,文化的日益昌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態。在“文化+”“互聯網+”等新思潮的影響下,研發創意型產品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新模式。生產性保護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千家萬戶,“活”在人們心間的一種特別的保護方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正確的途徑。博物館通過對館內典藏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貼合國情的創意性研究,開發具有獨特文化特色的創新性商品,借助消費形式與公眾連接開展特殊交流與傳承;博物館活用典藏文物及其歷史文化內涵,通過特色創意開發出符合時代審美的商品,借用流通與銷售渠道開展交流與傳承,形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別保護。至今,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以其巨大的經濟價值,成為一種獨特的創意產業資源。

二、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創產品特性評價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蘊含了豐富的育人思想,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它可以提升學生思想認識,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學生思想境界,塑造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和文化自信;強化審美教育,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實現的路徑包括:高校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教育、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開設非遺課程、加強社會實踐。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價值;路徑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東方大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沉淀和積累了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上面深深烙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印記,蘊含了豐富的育人思想。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各種機遇和挑戰,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挖掘和汲取“新鮮”的力量,有益于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徑。

1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1.1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總書記曾在多次講話中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思想的“總開關”,青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理想信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青年普遍富有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1]??梢姡硐胄拍顚τ谛聲r代的大學生成長發展至關重要。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5G時代已經到來,進一步促進了全球化,各種思潮、文化影響著青年一代的成長,有些大學生理想信念出現模糊、飄忽不定,出現消極、頹廢、腐朽等思想認識,有的甚至成為一小撮“廢青”的一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育人文化有血有肉,大學生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調查、保護及傳承等將會有意無意地培養他們刻苦努力、積極上進、百折不撓、誠信友愛等可貴品質,激勵和指引青年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并為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斷努力拼搏。如十堰市竹山縣堵河剪紙作品中的內容繁多,有普通老百姓挑水、下地收割、豐收、送糧,有興修水利工程,有歡樂喜慶節日,有美麗的神話傳說……。在調研的過程中,有位當地的老奶奶說:“不要小看這些剪紙,里面的世界可大著哩。”一個“大”字道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小紙片里有大千世界。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研究

摘要:非遺文化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促進鄉村創收,鄉村振興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傳播。文章選取三江縣非遺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模式進行研究,從鄉村振興的“生產、生活、生態”角度,提出三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非遺旅游促進侗族漢語普及和文化凝聚、鄉村軟硬件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農業示范區建設。

關鍵詞: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鄉村振興;路徑;侗族文化

在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五位一體”總要求。有關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文獻研究結果表明,發展民族非遺文化是促進鄉村振興、帶動區域經濟的重要途徑,非遺旅游是結合鄉村自然與人文資源最好的產業形態,旅游產業鏈還會帶動地區非遺保護。侯玉霞、趙映雪[1]從文化自覺視角,著重研究將瑤寨“非遺”產業化,助力鄉村地區振興;肖遠平、王偉杰[2]從非遺活態傳承視角,研究苗寨非遺旅游帶動傳統工藝復興的產業振興模式,創新法律和景區規范管理,協調利益主體;黃永林[3]從國家整體非遺與鄉村振興視角,論述非遺在鄉村文化振興各個方面具有的多重作用和價值,并提出生產性保護、鄉村文化游和特色小鎮三條非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朱玉福、廉潘紅[4]從人口較少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視角,考慮地區非遺文化傳播難度大、交通區位不便等因素,提出西藏珞巴族依靠政府引導、村民全員參與發展非遺精神文化傳承,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綜上所述,民族地區以非遺旅游振興鄉村,不僅促進地區非遺保護與傳承,還激發出村民發展非遺經濟的造血能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本文對三江侗族進行研究,旨在進一步豐富國內少數民族非遺旅游研究體系,為三江鄉村振興實踐提供參考?!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到要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江侗族自治縣非遺資源基礎較好,且是廣西區內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區,民族風情特色鮮明,2018年還未實現貧困縣脫貧,是區內要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區域。

1三江鄉村振興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在政策引導下,三江縣采取產業與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法治扶貧等多種扶貧模式發展鄉村。2012年,三江縣全面部署下轄貧困農村地區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致力于解決水電等交通軟硬件設施建設。2019年三江縣在廣西貧困農村危房改造區內考評中被評為優秀,三江縣脫貧摘帽主要指標接近或達標。1.1旅游扶貧模式。三江縣從1980年左右開始開展侗族風情游,2006年與2007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收入均占三江縣旅游總收入的70%以上。民族非遺文化底蘊深厚,以鼓樓、風雨橋為代表的非遺旅游扶貧模式,逐漸改變地區產業結構格局。旅游業發展以前,三江縣貧困人口除靠天吃飯外基本沒有收入來源;非遺項目認定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證普及發展起來后,村民開始參與鼓樓、風雨橋修繕工作,當“導游”,在政府主導下參與旅游經營活動,增加就業機會,第三產業也逐漸占據侗族鄉村家庭生產生活的重要地位。1.2產業扶貧模式。三江侗族自治縣憑借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交通條件,逐步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增加產業輻射區域,引導有條件的貧困群眾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林下經濟、水果、油茶等特色產業,不斷拓寬產業創收渠道。2019年產業扶貧“春風行動”覆蓋資源條件較好的多個鄉村,幫助貧困戶就業2.51萬戶,覆蓋率達97.34%,666.7hm2茶園就業1.76萬人次,全縣帶動36個貧困村8381戶36709名貧困人口脫貧,縣內貧困發生率降到1.99%。1.3教育扶貧模式。2018年兩廣聯合簽署粵桂扶貧協作和區域合作協議,合作涉及消費、人才、教育、醫療、旅游等13類重點區域與扶貧工作,具體落實到40項項目。三江縣在兩省區合作中抓住機遇,舉辦清華學子侗鄉座談會,期待借助清華大學智庫平臺與創新型人才將三江特色農業、特色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方面的現代先進技術水平提升,也可以將三江縣作為清華大學師生科技創新項目基地和實踐場所,為地區實現鄉村跨越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

2三江非遺旅游促進鄉村振興路徑

查看全文

文化傳承下剪紙視覺設計藝術的實踐

摘要:翁墩剪紙作為藝術創新的重要構成元素,為視覺設計及藝術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文章對翁墩剪紙的特點、視覺語言進行了研究與分析,重點闡釋了從多層次的視覺設計形式到多形式的視覺表現,將翁墩剪紙諸多文化元素與視覺設計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實現翁墩剪紙傳統與當代結合的視覺設計。以當代的時代特點與翁墩剪紙傳統性相結合,突出翁墩剪紙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故事,從而設計系列圖像以及其衍生應用。

關鍵詞:文化傳承;翁墩剪紙;視覺設計;藝術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鋪展開新時代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畫卷。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華夏五千年的歷史,理應擁有它更加廣闊的天地,只有不斷以新的角度去看待它,才能讓民間藝術在現代社會環境下保留下來,并且不輸于新生代的藝術產物。文學家郭沫若曾這樣稱贊我國的傳統民間剪紙藝術:“曾見北國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渾厚,今見南方之刻紙,玲瓏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翁墩剪紙作為藝術創新的重要構成元素,也為視覺設計及藝術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生存所帶來的新的生機與活力及在此基礎上對吉祥紋樣文創產品設計做出闡釋以豐富文創設計的發展[1],因此應當從翁墩剪紙獨特的文化內涵以及歷史性上入手,在與當下時代潮流接軌的同時不丟失自身的文化獨特性。

1翁墩剪紙介紹

安徽省六安市翁墩鄉的農民剪紙歷史悠久,當地的農民群眾嫁女兒、過新年有著剪窗花的習慣。早在解放前,翁墩鄉已經有很多剪紙藝人。解放后,翁墩鄉各級黨委政府根據自己的獨特風土鄉情,獨辟蹊徑,決定繼續以具有人民性和群眾性的文化宣傳事業為工作重點和重要突破口,帶動翁墩鄉的文化經濟社會發展。先后分別主持成立了多個協會。其中,農民剪紙協會最為積極。在各級人民政府的正確政策指導和積極鼓勵大力扶持下,廣大的傳統剪紙表演藝人的藝術創作生活熱度和藝術激情日益增強,剪紙藝人利用傳統創作技法向現代年輕人傳遞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新的創作指導思想,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翁墩鄉的傳統剪紙表演藝術迅速發展并達到一定成熟程度。其中孫蘭勤在2008年被全國婦聯評為“中華巧女”。會員徐圣年所著并書寫的《白鵝詠春》被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特別收藏,剪紙《十駿圖》被共青團六安市委作為禮品送給東歐十國國際青年聯合會[2]。

2翁墩剪紙現狀研究及痛點分析

查看全文

鄉村振興文化振興工作匯報

按照《縣關于提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資料的分工安排》要求,現就我局承擔的鄉村振興文化振興及文化創意相關工作作以下報告。

一、推進情況

1、農村文化創意

以舉辦夏季雅克音樂季為契機,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樂文化產業公園,讓音樂產業成為優化經濟結構、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促進群眾增收、壯大縣域經濟的有力抓手,成為厚植發展優勢、提升形象的核心舉措,有力促進了文化、旅游產業大招商、大發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鄉村優秀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

縣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是兩水的分水嶺,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在傳統游牧文化中有著天然的自然生態保護意識,這種意識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單純追求利益的獲取,造成了現有牧場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載的問題,經濟的發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徑;因此,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植根于非遺的創意農業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在縣委、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整合各界力量與資源,以科學的態度面對非遺創意農業,以期解決非遺傳承與發展的根本問題,發揚長征精神開創文化扶貧新局面。

查看全文

非遺儺文化傳承下APP構架設計分析

一、引言

多年以來,我國對非遺文化有一系列的保護措施,但這都不足以解決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失傳的現象,桂林市大河鄉的儺文化同樣存在著瀕臨失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充分利用當地的非遺文化保護政策。依托“農村+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借助儺文化手機APP,尋找大河鄉儺文化的發展新出路。為了能夠讓桂林市大河鄉上窯村的儺文化有更好傳承發展,本文提出了開發儺文化APP的傳播方式。

二、儺文化的概述

儺文化包括:儺舞、儺歌、儺面具、儺祭等,源于人們對天地、鬼神、祖先、風俗等的敬畏。而儺文化最早是一種自然宗教性質的祭祀活動,因此,也被稱作“巫儺文化”。農耕文明時期有著獨特的文化內容及特征,人們依賴自然,將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神靈及一些神話故事身上,人們對神靈的信仰促進了儺文化的出現。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不滿足于依靠自然生存,開始嘗試征服自然,對神靈的信仰愈發濃厚,儺文化以不同形式傳播到各地,主要集中于黃河、長江流域及兩廣地區,并一直發展至今。

三、研究背景

(一)國家出臺非遺政策及推廣案例。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針對促進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講話,要求以創新方式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各級政府認真貫徹黨的精神,廣西壯族自治區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工作方案》。廣西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抖音短視頻推出了“行走廣西,探秘非遺”的活動,讓非遺文化同流行的媒介緊密結合起來,這種傳播模式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便捷性,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尤其是年輕人感受非遺魅力。(二)我國儺文化現狀。20世紀30-40年代開始,我國提出了對儺文化的保護。20世紀50年代時已經有了對儺舞進行調查研究的研究院,此舉讓儺文化正式浮現于大眾視野中。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對儺文化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深化,自1988年11月以來,中國正式成立了儺戲研究學會,此后掀起了儺學研究的熱潮。由于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提出時間較晚,導致對儺文化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及時。(三)大河鄉儺文化現狀。2010年,桂林大河鄉儺文化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不久采訪了一位叫陶孑兌(mǎn)發的儺傳承人,他講述了關于如今大河鄉上窯村儺戲文化的發展現狀。目前該地儺戲的學習者年齡均在40歲以上,年輕人大多內心浮躁加之有不少崇洋媚外的現象,導致儺戲很難傳承,儺文化傳承已成問題更別提帶來文化創收了。上文中提到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推廣非遺文化的措施中,不難發現,互聯網的普遍性和便利性在儺文化的推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河鄉的儺文化想要傳承發展,就得借助互聯網尋找新出路。

查看全文

文廣局副主任供職報告

3年多時間以來,在領導的關心和同志們的支持下,我盡心盡職,不辱使命,我局工作多次獲得上級主管部門的表揚。去年我局榮獲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文化工作創新獎,我今年1月榮獲省委宣傳部頒發的全省鄱陽湖生態文化工作先進個人。近來我作為市唯一的人選被列為由日報省社聯舉行的“百萬網民評選省十大人文建設先進個人”候選人。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了本職工作:

一、注重學習,強化意識

我深知在新的歷史時期,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文化工作者,就必須強化學習意識,注重提高思想和業務水平。近幾年來,在學習中我做到了兩手抓:一方面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的發展觀,同時認真學習中央省市宣傳文化廣電系統的有關文件精神。為此,我寫了大量的學習筆記和體會文章,在理論學習中注重學深學透;另一方面努力學習宣傳文化方面的業務知識。學習中我要求自己克服自滿情緒,經常告誡自己:雖然從事宣傳工作有近20個春秋,但學無止境,學習業務更應不斷努力,要有新的突破。為此,我重溫了老一輩文化工作者的專著,進而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了一個新的提高。

二、學以致用,多出成果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為此,我做到了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去。近幾年來,由于本人帶頭注重了學以致用,從而使全縣的新聞宣傳以及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人與原縣委常委宣傳部張部長創作的故事片《花香歲月》榮獲省第五屆優秀影視劇獎,市第三屆優秀文學藝術獎。今年,本人創作的電影劇本《萬年飄香》《山鼓聲聲》在全國農村影線和央視電影頻道播映,武俠電影《天涯》已銷往德國等海外市場,我擔任編劇反映生態生態的電影《鄱湖浪》近期將由省委省政府在南昌舉辦盛大的新聞會,并將在我縣開機。我出版的電影劇本集《鄱湖濤聲》中篇小說集《神秘的鄱陽湖》被省新聞出版局列為配送書在全省10萬個農家書屋發行。近幾年來,本人的文學作品曾次3次在全國獲獎,并赴人民大會堂參加領獎儀式。近年來我縣各項文化工作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如縣民族樂器有限公司被省文化廳授予全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圖書兩館通過爭取省文化廳兩百萬扶助面貌一新,鷺鷥捕魚”等17項縣級非遺文化項目被列為省市級非遺文化項目,已為全縣300多個行政村實施了農家書屋和農村文化共享工程等,我局文化工作多次受到省文化廳《文化工作簡訊》的表揚。

三、敬業愛崗,樂于奉獻

查看全文

高校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摘要: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事業,利用自身專業優勢解決對口幫扶村落的貧困問題,以設計扶貧推動高校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推動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構建立體式人才培養體系、課程思政融入育人情境、建立人才培養長期效應四個方面取得實效,但仍需進一步拓展設計扶貧實踐領域、加大鄉村文化保護和傳承力度、著力于鄉村本土設計人才培養、推廣設計扶貧工作經驗,深化高校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繼續為鄉村振興和民族復興助力。

關鍵詞:設計扶貧;設計人才培養

高校是我國設計人才培養的搖籃,高校設計專業應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培養實踐應用能力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模式,服務社會與地方經濟發展。桂林理工大學于1994年創辦設計藝術學科,是全國較早開展設計藝術教育的高校。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重視學生設計創新能力培養,通過產學研聯動積極參與地方建設和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我國高校設計人才培養普遍存在趨同趨勢,在辦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和設置等方面千篇一律,人才培養模式脫離生源特點,地域文化特色彰顯不足。在課程設置上,偏重于理論設計,知識結構單一、內容陳舊,實操環節較少,專業教學缺乏實踐性與交叉性的融合,一些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限。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設計專業的人才需求。在此背景下,學院努力開展高校地域特色化探索,在一帶一路的國家重大戰略中,牢牢把握廣西作為對東盟開放前沿和橋頭堡的時代機遇,尋找突破口和著力點,培養高素質設計人才,進一步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服務。設計作為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已成為全世界設計教育領域的新趨勢。貧困是世界性難題,扶貧是一項高度復雜且需要創造性的工作,設計恰好能夠起到“協調人”的作用。2015年《“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出臺》,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發揮文化在扶貧工作中“扶志”和“扶智”的作用。2018年工信部印發了《設計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更是提出以設計的介入改變貧困狀況。設計扶貧發揮高校專業優勢,既可以在技術層面為貧困人群提供支持,又可以在文化層面給予他們幫助,幫助貧困鄉村制定高質量的幫扶計劃,確保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實效。針對高校設計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學院以設計扶貧為抓手,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推動高校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推動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學院在視覺傳達設計、工藝美術、環境設計等6個本科專業中選派專家、搭建人才團隊組成精準扶貧專家工作站,為對口幫扶貧困村落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過程中將項目設計與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在《標志設計》《品牌形象設計》等課程教學中安排扶貧設計課題,將農特產品品牌形象設計作為學生課程作業。授課教師與扶貧團隊一道,帶領學生深入田間地頭,多角度、多層面和多形式地了解當地情況和農產品優勢及特色,學生得以充分掌握其市場情況,以便更精準地著手農特產品外觀包裝設計。在與村民的溝通中,秉承設計服務客戶的宗旨,學生充分體會到客戶需求與設計理念的矛盾統一,這種更為直觀的19設計體驗讓學生受益匪淺。此舉不僅促進了學生在知識領域的發展、提升學生在面對不同客戶需求時靈活應對的技巧,同時也提升了教師能力,使其在設計課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教學設計推陳出新,不斷優化課程課件、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設計扶貧豐富了教學案例、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對教學形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設計扶貧與教學改革相結合,將產業資源和科研資源導入專業課程中,一方面以專業知識服務地方經濟,另一方面以在扶貧工作中獲取的科研資源服務教學改革。高校師生一同從書本走向生活走向市場走向社會,與扶貧團隊一起圍繞鄉村發展需求和建設方案展開跨學科跨部門的合作,提供了設計扶貧推動鄉村發展和高校人才培養的育才理念和實踐思維。

2構建立體式人才培養體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