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

時間:2023-03-22 17:33:53

導語: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

摘要:數字經濟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大主題?;诖?文章對部分農村地區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狀況進行研究、整理和分析,闡述了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模式,并針對目前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存在的現實障礙,從頂層設計、戰略規劃、基礎設施完善、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等多個角度提出一些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有效策略,以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發展,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數字經濟;農村經濟;融合發展;路徑分析

引言:數字經濟是依托于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處理數據信息,用以引導和實現資源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從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一種全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的誕生無疑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在農業生產領域,通過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將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相融合,可以解決許多傳統農業中存在的發展問題,突破傳統農業的發展瓶頸。然而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仍面臨許多的現實障礙,如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未徹底落實、農村網絡信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基層數字化人才稀缺等。信息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的興起賦予了農村經濟發展新的驅動力,有關部門必須牢牢把握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脈絡,掃清農村經濟與數字經濟相融合的現實阻礙,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優勢,積極探索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有機融合的有效路徑。

1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我國早在2017年便提出了“數字經濟”的概念,開始著手規劃和落實數字經濟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后,我國重新部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點,確立了農村數字經濟的發展地位,將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相結合,希望借助數字經濟促進農村經濟完成轉型升級。因此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是響應國家戰略需求的必然舉措,應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信息時代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滲透社會各個領域,推動許許多多的產業走向信息化發展的道路。而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落腳點,借著信息技術這陣東風,我國極力推進農業朝現代化、信息化方向發展。通過將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俱進,可以有效挖掘農業領域中數字經濟的價值,轉變農業生產方式,重構農業生產鏈,驅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實踐模式

2.1數字經濟服務“三農”

在過去,受傳統農村金融供給限制,我國“三農”發展難以得到足夠的資金供給。在農村地區,農村居民相對分散,且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等現象和道德風險問題,以銀行為主導的傳統金融機構需要背負成倍的金融供給成本和風險,這導致農村融資市場較為萎靡。隨著數字經濟的誕生,通過對數字金融的深度發展和全新的授信形式,傳統金融機構完成了金融服務體系的全方位改革,擴大了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的服務范圍,增加了農村金融服務的形式,有效降低了農村金融服務過程中產生的社會成本,也減少了信息不對等和道德問題帶來的風險。

2.2信息化農業保險決策模式

信息化農業保險決策模式是指利用大數據、可視化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數據進行深度處理、充分利用,為農產品保險價格和補償機制的制定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依據,為農產品生產和經營保駕護航,從而促進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在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農產品生產經營面臨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農業工作者在進行從業生產中,需背負較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一旦市場出現波動或受到自然災害影響,農業工作人員很可能會虧本。而傳統的農業保險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難以為農業發展提供有效保障。為此,信息化農業保險決策模式應運而生。通過建立科學、合理、透明的保險機制,實現保險公司與農戶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促進雙方所掌握的信息平等,這可以有效降低農戶的心理負擔,增強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的信心,減少農戶不必要的損失,從而促進農業增收和增效。

2.3“互聯網+”農業產業鏈模式

依托于“互聯網+”構建新型農業產業鏈,是我國農業產業鏈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在農產品生產和營銷過程中融入互聯網、新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相關涉農企業可以用更小的生產和運營投入成本,來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這間接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后續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2.4智慧農業“智慧農業”是近年來農業領域較為火熱的詞匯。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之間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各項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元素變得愈發突出,多位一體的智慧農業模式由此誕生。智慧農業作為一種全新的農業經濟形態,將現代科學技術與農業種植牢牢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農業信息實時交流和管理指令的實時傳遞,促使農業管理朝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

3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存在的現實障礙

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前景無疑是美好的,但實現過程卻并不容易。受限于各方面主觀、客觀因素影響,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遭遇了壁壘。其一,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不完善。相較于城市,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許多偏遠地區的村落甚至沒有實現網絡全覆蓋。而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以較為完善的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為依托。如果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那么數字經濟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其二,標準化數據共享體系尚未建立。數據信息是農村經濟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的命脈。數字化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于農業數據信息的充分利用。許多農村地區尚未建立起標準化的數據共享體系,而且,不同企業、不同農業主體對于數據信息的采集和處理標準不統一,從而導致數據信息難以被高效整合利用。其三,數字化人才稀缺。優秀的數字化人才大多集中于城市。數字化人才的稀缺是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直接導致數字經濟在農村地區發展緩慢。

4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優化路徑

4.1落實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

落實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是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必要舉措。有關部門應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明確農村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在具備相應條件的農村地區推廣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型實踐模式,創設示范村,以點帶面,逐步建設現代化農村。其一,為了全面推廣數據經濟與農村經濟相融合,有關部門應推進標準化數據共享體系的建立,制定統一的信息采集和處理標準,要求相關的各類農村經濟主體使用統一的標準收集、整合、存儲數據信息,為后續的各農村地區數據信息共享打下基礎。其二,有關部門應鼓勵各農村地區、各涉農主體之間進行數據信息共享,以先進帶落后,以點帶面,借由農村經濟與數字經濟高度融合地區的先發優勢幫助落后農村地區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其三,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相融合要求數字經濟滲入農村經濟的方方面面,并與當地農村的產品相結合。有關部門應加強數字經濟相關宣傳活動,幫助涉農企業建立全新的信息化生產經營體系,促成數字經濟與農村產業融合,使每一個農村產業都能享受到數字經濟帶來的福利。其四,政府部門是農村經濟與數字經濟相融合的指揮棒。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能否順利融合取決于政府部門是否擁有科學有效的理論知識和切實可行的實踐指導。政府部門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發揮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深入了解和探索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相融合的相關路徑和發展可能性,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同時將理論成果應用于實踐,積極引導各地走向數字經濟和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創新道路。

4.2完善農村網絡信息基礎設施

完善的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物質基礎。其一,有關部門應加強農村地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將數字經濟形態推廣至農村偏遠地區,實現農村網絡全覆蓋,使得各地區農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其二,有關部門還應積極引導先進互聯網企業入駐農村,構建多方合作機制,將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推廣到農村地區,為農村地區帶來豐富的技術和人才資源,從而帶動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其三,有關政府部門可以建立農村網絡信息服務中心,開通官方數字經濟宣傳和信息服務渠道,幫助農村居民和企業解決數字經濟相關問題,為農村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4.3加強農村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

數字化人才是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的驅動力。無論是發展農村經濟,還是發展數字經濟,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支持。一方面,有關部門應加大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動農村信息教育建設,挖掘本土人才,使每一名有志于投身家鄉發展的中青年都能獲得教育培訓的機會,并通過專項培訓幫助有志青年快速成長為推動農村經濟和數字經濟相融合的基層人才,從而解決農村基層人才稀缺的問題。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采取全面數字化人才隊伍引進策略,鼓勵數字化人才返鄉就業,通過豐厚的政策福利吸引外來的數字化人才前往農村地區就業,吸納一批又一批愿意扎根基層工作的“懂農業”“懂信息技術”雙料人才,親自打造一支專業化、數字化基層人才隊伍,為數字經濟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5結論

綜上所述,數字經濟與農業經濟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對于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有關部門應具備敏銳的嗅覺,明晰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對于農業生產和發展的影響,重視數字經濟與農業經濟相融合的現實意義,樹立現代化、信息化的農業農村發展理念,結合農村發展現狀和已有條件,大力推行智慧農業、“互聯網+”農業產業鏈、信息化農業保險決策模式等數字經濟與農業經濟相融合的新型實踐模式,同時落實好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為農業信息化、現代化發展一路開綠燈,完善農業網絡信息基礎設施,搭建良好的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環境,大規模培養和引入優質的數字化人才,壯大基層服務人才團隊,踐行人才強縣戰略,從而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業經濟有機融合,為實現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錢明輝,潘菲,齊悅.后新冠疫情下我國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問題,趨勢與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1,42(11):10.

[2]溫濤,陳一明.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融合發展:實踐模式,現實障礙與突破路徑[J].農業經濟問題,2020(7):12.

[3]宋曉云,洪業應,翟亮亮.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機理分析與政策建議[J].經濟論壇,2021(7):104-112.

[4]劉俊彪.農業綜合產業化與農村經濟產業化融合發展關系探析[J].廣西農業機械化,2020(2):65.

[5]彭成圓,趙建偉,蔣和平,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創業的典型模式研究———以江蘇省創業實踐為例[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9(6):14-23.

[6]周冬,葉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與政府的支持———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的實證研究[J].農村經濟,2019(2):110-116.

[7]黃紅光,白彩全,易行.金融排斥、農業科技投入與農業經濟發展[J].管理世界,2018,34(9):67-78.

[8]王小兵,康春鵬,董春巖.對“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再認識[J].農業經濟問題,2018(10):33-37.

作者:李煜穎 單位:唐山市曹妃甸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