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銀行投資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0 06:17:00

導語:跨國銀行投資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跨國銀行投資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分析跨國銀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各種理論,并總結得出了銀行境外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獲取超額利潤。

關鍵詞跨國銀行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分析

關于銀行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及其理論淵源的研究,西方學者大都借鑒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進行分析。由于跨國銀行是以提供金融服務為經營對象的特殊的金融服務性企業,所以對跨國銀行發展動因的理論分析,又不同于一般的跨國企業。

1比較利益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的延伸

對跨國銀行理論的研究是在跨國公司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1960年,史蒂文·海默在他的博士論文中開創性地將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應用于對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分析。產業組織理論是以同一商品市場的企業關系為研究對象,以產業內的最佳資源分配為目標,研究產業內企業規模以及企業之間競爭與壟斷關系的應用經濟理論。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羅伯特·阿利伯教授在產業組織理論的基礎上研究跨國銀行對外發展的比較優勢。阿利伯得出的結論是:在給定的市場上,銀行的效率和銀行的數量是反向關系的,即銀行在集中率高﹙數量少﹚的國家比集中率低﹙數量多﹚的國家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說在銀行集中率越高的國家,銀行的存貸利息差越大,其銀行體系的效率越高,未來的成長潛力越大。在銀行高度集中的國家,銀行的規模往往很大,相對較小的國內市場限制了這些銀行的發展,只有走向國際市場,才能實現其規模經濟效益。

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格魯貝爾在產業組織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跨國銀行功能的三分類理論,這個理論回答了跨國銀行在與東道國的競爭中如何獲取比較優勢。格魯貝爾將跨國銀行分為跨國零售型、跨國服務型和跨國批發型三種類型,每種類型都有相應的比較優勢。跨國銀行會根據自身的優勢實行不同的發展戰略,以便發揮優勢,避免趨同,尋找自己的利潤增長點。格魯貝爾的三分類理論為跨國銀行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2內部化理論———交易費用理論的延伸

1937年科斯在其著名論文《企業的性質》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費用”的概念。內部化理論是科斯交易費用理論在跨國公司對外投資戰略中的一種應用,最初由巴克萊和卡森提出??ㄉ凇犊鐕y行演變的理論透視》一書中,用“內部化理論”來解釋跨國銀行形成和發展的原因。他認為,由于金融市場的不完善及處于國際財務保密等一些特殊金融服務的需要,有些金融業務很難與別國銀行合作展開,而跨國銀行通過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的靈活性,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風險。

內部化理論的兩個假設前提是企業利潤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場,強調市場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業將壟斷優勢保留在企業內部,并通過企業內部使用而取得優勢的過程。當這一過程超越國界便會形成跨國企業。內部化理論認為,中間產品市場上的不完全競爭,是導致企業內部化的根本原因。這些中間產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更為重要的是專利、專有技術、商標、商譽、管理技能和市場信息等知識產品。由于中間產品市場的不完全,企業在進行知識產品的外部交易時,存在著泄密的危險和定價的困難,企業為了克服這些障礙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費用,所以外部市場對于中間產品的交易既是昂貴的,又是低效的。企業不得不以內部交易機制來取代外部市場,將知識產品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統一的所有權之下,并在對外直投資中加以利用,從而降低交易費用,使企業的技術投資獲得充分的報償。

跨國銀行不僅向客戶提供最終產品,而且還進行研究開發、培訓員工、形成獨具特色的服務技術和管理技能等,并利用轉移價格通過跨國銀行網絡銷售這些中間產品。由于信息不對稱,這些中間產品很難定價,因而存在不完全外部市場,因此傳統自由貿易的赫克塞爾———俄林模型(以下簡稱H-O模型)不再適用。為了克服外部市場不完全性,跨國銀行通過組織內部市場以降低交易費用,此時H-O模型中的國家特有優勢變為企業特有優勢,正是這種優勢激發了銀行服務的跨國界延伸,因而內部化的前提條件是不完全市場。由于市場不完全,銀行在讓渡其中間產品時難以保障自身的權益,也不能通過市場來配置其資源,保證銀行效益最大化。通過形成中間產品的內部市場,銀行可保留對中間產品的控制權,防止中間產品的擴散以免失去這種優勢,所以中間產品的內部市場化尤為重要。中間產品優勢是銀行的公共產品,通過離岸擴張這種優勢可被充分利用。20世紀60年代美國銀行向歐洲市場發展可以很好地說明內部化理論,60年代初期,歐洲美元市場形成,歐洲市場寬松的監管環境及較高的獲利水平吸引了大量美國銀行向歐洲市場投資,1963年,美國政府實行利息平衡稅、自愿對外貸款計劃等條例限制美國銀行對國外客戶貸款以防資本外留。美國銀行為了逃避這些管制,紛紛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特別是在倫敦從事歐洲市場業務。跨國銀行從事歐洲業務的機理有:由于跨國銀行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地位,它們能內部化對某種貨幣的優勢;由于跨國銀行僅與大客戶打交道,它們提供的產品具有優勢,因而跨國經營可以在比較低的固定成本下內部化這種比較優勢;跨國銀行通過跨國界經營以逃避國內監管趨嚴引起不斷增加的經營成本并將其內部化。

銀行實行市場內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場缺陷,目標是獲得內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場的內部化也會增加其它成本,銀行此時必須承擔分配和定價成本,所以市場內部化也并不是沒有成本的。銀行市場內部化的進程取決于其對內部化收益與成本比較的結果,內部化最好的結果是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

3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對跨國公司各種理論的折衷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鄧寧提出的。1977年,英國里丁大學教授約翰·鄧寧發表著名論文《貿易,經濟活動的區位和跨國企業:折衷理論探索》,提出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鄧寧認為:早期理論都只是對跨國公司行為作了部分的解釋,不能成為跨國公司的一般理論。他強調,對外直接投資、對外貿易以及向國外生產者發放許可證往往是同一企業面臨的不同選擇,不應將三者割裂開來。應該建立一種綜合性的理論,以系統說明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動因和條件。他把自己的理論稱為折衷理論,其意圖是要集百家之長,熔眾說于一爐,建立跨國公司的一般理論。

鄧寧認為,一國企業﹙包括跨國銀行﹚之所以能跨國經營,關鍵在于擁有:所有權優勢。主要表現為企業所擁有的某些無形資產,特別是專利、專用技術和其他知識產權;內部化優勢。這是指擁有無形資產所有權優勢的企業,通過擴大自己的組織和經營活動,將這些優勢的使用內部化的能力;區位優勢。這是指特定國家或地區存在阻礙出口的因素而不得不選擇直接投資,或者使直接投資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種因素。區位優勢是造成對外直接投資的充分條件,當一個企業同時具備前兩種優勢,并能確認獲得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區位優勢時,對外投資常常是企業不可避免的選擇。鄧寧對這三種優勢的分析見表1。

根據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分析框架,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種因素對銀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影響見表2。

4總結

以上各種理論各有側重,但總體上遵循這樣的機理:當銀行境外業務比境內業務存在超額利潤,即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時,銀行境外投資就更有利可圖,實現凈收益的最大化,從而產生國際化經營的動機。可以用一個模型來分析此結論。

模型假定:①銀行和廠商一樣,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經濟人”。②金融市場由境內市場和境外市場兩部分組成。③銀行占有有限的生產要素。④金融市場為非完全競爭市場,包含以下幾點:a.要素流動限制,要素報酬國家間差別化;b.金融產業流動限制,金融產品價格國家間差別化。c.各國稅負、技術水平、風險系數不一致,且不同市場均存在信息成本。d.有些國家存在金融管制,產品價格(如利率)并非市場出清。

銀行在國內、國外要素投入的過程為:

MRi=αIim﹢bi;MRj=βIjn﹢bj;

s.t.m﹤0,n﹤0,TR=Ri﹢Rj,I=Ii﹢Ij

其中,MR為邊際收益,I為投資量,TR為總收益,R為收益,i為境內,j為境外,則:

maxTR=dTR∕dIi=0,推出MRi=MRj

由于是非自由競爭市場,m≠n,bi≠bj,α≠β,則:

MRi=MRj推出αIim﹢bi=βIjn﹢bj

∴當βIjn﹤αIim﹢bi-bj時,Ij>Ii

即此時銀行在境外業務的收益比境內業務的收益大(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這時銀行境外投資的收益最大,產生跨國經營的動機。無論是用哪一種理論來說明跨國銀行的國際投資,最終都是在當境外投資存在超額利潤即境外收益比境內收益大進行國際投資的。

參考文獻

1薛求知,楊飛.跨國銀行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馬之騆.國際銀行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

4吳先明.現代跨國公司理論的發展「J」.經濟評論,2000(1)

5馮嗣全.銀行國際化與金融發展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3(12)

6賴建平.試析跨國銀行理論「J」.南開經濟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