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并購案例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1: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跨國公司并購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跨國公司并購案例

篇1

[關鍵詞] 跨國并購 跨國公司 中國企業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跨國并購作為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之一,逐漸替代綠地投資而成為跨國投資的主導方式。

本文以案例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選取跨國公司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下稱和黃) 與我國國有石油企業的跨國并購問題進行對比分析。和黃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在跨國并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對我國企業的跨國并購提供借鑒和啟示;由于現階段我國跨國并購的主體是大型國有企業,而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跨國并購又是近幾年的熱點,因此,本文選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這兩家中國最大的國有石油企業,作為研究和分析比較的對象。

一、跨國并購的涵義

跨國并購既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中的一種,又是企業并購跨越國界的一種經濟現象,其英文為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指一國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通過一定渠道或支付手段,將外國企業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份額的資產或股份買下來,從而對后者的經營管理實施實際的或完全控制的經濟行為。

二、和黃與中國國有石油企業跨國并購概述

1.和黃跨國并購簡介

和黃分別在其五大業務上積極開展跨國并購,本文僅選取其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成功的案例(赫斯基的并購)和一個失敗的案例(環球電訊并購案)來進行分析:

(1)赫斯基的并購。1987年,和黃集團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43%權益,開始向海外拓展業務。1998年,赫斯基石油收購擁有約300個加油站的 Mohawk Canada Ltd ,把赫斯基零售業務的規模擴大了一倍。2000年,赫斯基石油宣布與同是加拿大公司的 Renaissance Energy 合并。新公司名為 Husky Energy Inc(赫斯基能源),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加拿大最大的綜合石油與氣體公司之一。

(2)環球電訊并購案。2002年,和黃收購美國環球電訊公司引起質疑,因無法滿足美國監管機構極其嚴格的輪番調查,和黃正式撤回了收購環球電訊的計劃,收購以失敗告終。

2.中國國有石油企業跨國并購簡介

近年來,中石油、中海油這兩大石油公司表現出較強勁的跨國并購發展勢頭,本文重點分析其中一個成功的案例(中石油收購PK)和一個失敗的案例(中海油收購優尼科)。

(1)中石油收購PK。PK公司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綜合性石油公司。2007年,中石油通過與母公司中石油集團合資成立的中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中油勘探),出資約27.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9億元)收購集團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中所擁有的全部67%股權。

(2)中海油收購優尼科。2005年,中海油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遭美眾議院阻撓,美國眾議院公開表示反對將優尼科出售給中海油,而美國國會議員要求布什總統評估這項交易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潛在影響,收購以失敗告終。

三、和黃與中國國有石油企業跨國并購比較

從和黃與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跨國并購案例及其分析中,可以找到他們跨國并購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

1.相同點

(1)并購風險。和黃與中國國有石油企業在跨國并購中,都面臨國家和政治風險,遇到了美國國家安全審查和國會的阻撓。

(2)并購方式。和黃在其五大業務上分別進行橫向并購,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跨國并購多是橫向并購,也有少數在石油銷價值鏈上的縱向并購。

2.不同點

(1)并購動因。和黃的并購動因主要是出于一種企業的戰略考慮,增強企業的市場勢力和整體競爭力。

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特征決定了企業跨國并購的動機的特殊性,國有企業跨國并購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尋求資源,獲得能源保障,與國家能源戰略緊密配合。

(2)并購經驗。和黃的前身是中國香港特區第二大英資洋行和記黃埔,1980年被李嘉誠收購。李嘉誠及其管理團隊一項善于資本運作和跨國并購,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

(3)支付方式。和黃及世界上的大型跨國公司在進行跨國并購時,多采用現金+股權的支付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收購方的短期現金壓力。

中國國有石油企業多采用現金支付方式,這是目標企業的股東更愿意接受的支付方式,因為股權支付的兌現性較差,但對于并購方來說,面對的是巨大的現金壓力和融資風險問題。

四、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對策

從和黃與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跨國并購分析和比較中,總結經驗和教訓,能得出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對策:

第一,注意防范和應對跨國并購中的國家和政治風險。第二,制定科學、長遠的跨國并購戰略,使并購產生協同效應。第三,詳細研究國內外關于跨國并購的法律政策,做好充分的盡職調查,同時,向世界上的大型跨國公司學習海外并購經驗,提高跨國并購的操作效率。第四,加快自身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以應對西方大公司集團的排擠和挑戰。第五,努力獲得政府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朱寶憲:公司并購與重組[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篇2

關鍵詞:跨國公司;并購;政府;監管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7-0203-02

一、跨國并購成為跨國公司FDI的主要方式

跨國公司在華直接投資方式演變分三個主要的階段,從低至高分別是合資或合作階段、獨資階段和并購階段,數據顯示跨國公司目前在中國處于第二階段并有向第三階段飛速發展的跡象。20世紀90年代初,跨國公司在華并購投資的模式開始出現。1992年4月,香港中國策略投資公司(簡稱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礎上易名而成的)收購了山西太原橡膠廠,從而開創了改革開放以后外資在華并購的先河。跨國公司在華進行并購的案例每年都在遞增,并購規模也在逐步擴大。據統計,自2002—2008年間,跨國公司在華并購案值由80億美元上升到460億美元,增長了33%,交易數量在數年間也不斷攀升,2008年達944起。現在隨著中國外商投資市場準入領域放寬,越來越多的全球知名跨國巨頭,通過并購來搶占中國市場,使得跨國公司在華并購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長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中國也已經成為跨國并購的重要市場。跨國公司在華進行并購的案例每年都在遞增,并購規模也在逐步擴大。而且在華并購具有以下趨勢:并購的規模越來越大; 所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寬泛,從能源、制造業到服務業,比如零售、金融、旅游以及保險業等;被并購的企業既有國企也有民企;并購目標不僅是經營狀況欠佳的企業,甚至還有行業領軍者;外資并購者越來越看重控制被并購者的所有權和運營權。

二、跨國公司并購帶來的問題

1.外資壟斷傾向加劇,控制中國部分產業生產與銷售。目前,跨國公司在中國一些地區或行業整體并購中國企業,具有非常清楚的控制、壟斷中國市場的動機。例如飲料市場,幾乎完全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天下。可以說,跨國公司通過并購造成的市場壟斷已經成了無法避免的問題。跨國公司在在中國投資的過程中,利用其技術優勢達到產業控制的目的,并利用產業控制進而對中國同類產業的壓制,使其難以形成與跨國公司相抗衡的競爭能力。實力強大的跨國獨資公司正在逐步控制中國某些產業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生產和銷售,這必然會給中國的國內經濟安全帶來不少的隱患和威脅。

2.加大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有資產流失也呈快速遞增態勢,據有關部門統計,每年至少流失800億元~1 000億元。雖然國有資產流失有眾多的原因,但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中的流失是眾多因素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隨著外商獨資化趨勢的加強,其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外資并購國企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

3.內部化交易增加,加大了中國對其監管的難度。跨國公司內部交易所采取的價格,通常成為轉移價格,即公司內部總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在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換中,為了達到減少風險等目的在公司內部實行的價格。由于公司內部化交易避開了外部市場,具有隱蔽性,所以獲取資料和加強監管都比較困難。而跨國公司的這種內部化交易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經濟利益,多數外資企業一方面連年虧損,另一方面卻不斷追加投資,擴大經營規模,許多虧損的外資企業的投資增長率近幾年平均每年都達到了30%~40%。外資企業的“長虧不倒”,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法則和企業經營的常規,這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說明不少外商投資企業存在偷逃稅或避稅行為,就中國目前的監管力度來看這方面的問題可能會更突出。

篇3

【關鍵詞】 跨國企業并購 壟斷與反制 并購管制 法律規制

一、跨國企業并購的基本性質與分析

1、跨國并購的經濟學含義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企業兼并和收購的經濟意義是一致的,即都使市場力量、市場份額和市場競爭結構發生了變化,對經濟發展也產生相同的效益,因為企業產權的經營管理權最終都控制在一個法人手中。西方國家通過把Mergers和Acquisition連在一起,統稱M&A。跨國并購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一種方式,基本含義是:一國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企業的整個資產或足以行使經營控制權的股份收買下來,從而對另一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實施實際的或完全的控制行為。我國企業兼并的涵義與M&A相似,兼指吸收合并與收購。1996年8月20日財政部的《企業兼并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兼并指一個企業通過購買等有償方式取得其他企業的產權,使其失去法人資格或雖保留法人資格但改變投資主體的一種行為。因此,在我國,我們通常把企業兼并和企業收購統稱為企業并購。

2、跨國并購的類型及壟斷性

企業并購通常可以分為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三種形式。其中,縱向并購是指生產相同產品,但處于不同生產階段的企業之間的合并;橫向并購是指生產相同或者相近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的合并;混合并購是指來自不同市場、生產不同產品的企業之間的合并。這三種形式的并購導致的壟斷性,分別體現在:橫向合并的結果將直接減少甚至完全消滅市場中的其他競爭者,從而導致市場上競爭者數目過少,集中度過高,最終形成獨占,從而使市場的有效競爭受到威脅。縱向合并的壟斷性表現在合并發生后,沒有參與合并的企業減少了交易的機會,而合并企業增加了對其他競爭者的不公平競爭優勢。混合合并情況下,一些大企業可能通過實施低價傾銷的市場策略,將競爭對手逐出市場,同時使潛在的競爭者不敢進入市場參與競爭。

3、根據世界各國規制壟斷行為的立法

跨國并購過程實際上是跨國公司運用市場機制,通過全球市場上資金和信息的流動,實現資本的有效配置的過程,對東道國的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但任何企業行為都具有外部性,跨國并購也不例外。如果沒有配套的完善的法律制度、成熟的市場經濟和實力比較強大的內資企業,跨國并購可能排擠民族產業,造成金融風險,威脅東道國的國家經濟安全。最終危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因此,將跨國并購納入本國的反壟斷法律體系統一進行調整已成為全球趨勢。

二、跨國并購的反壟斷立法規制及實例分析

1、當前并購已經成為一種經濟發展潮流

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并購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潮流。在生產力發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2006年以來,從聯想與IBM、TCL與阿爾卡特到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就連老牌家電企業海爾集團也正式證實正在考慮收購美國家電巨頭美泰公司Maytag Corp,而一旦這次收購獲得成功,海爾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廠商之一。資本的置換和重新分配頻繁地發生在世界,越來越多的亞洲企業參與其中,但是為何剛剛并購完成的索愛能夠順利渡過財務危機?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為何不直接通過資產置換股權的方式,而采用如此“避高就低”的操作方式?規則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2、歐盟國家的并購政策

歐盟企業合并控制條例沒有明確提及第三國企業的合并。但實踐表明,在禁止或者限制第三國企業合并問題上,歐盟競爭法在域外使用方面接受了美國反壟斷法的“效果原則”。由歐盟委員會制定的條約,主要是促進競爭的法規。市場份額雖然是判斷合并后企業市場地位的一個基本測度標準,但不是絕對和唯一的標準。其他因素包括合并后企業能否將多數競爭者排擠出市場,能否具有漲價能力,能否構成市場進入障礙等。

3、美國的并購政策

總體而言,美國對壟斷的控制方式逐漸從嚴格的結構主義模式轉向溫和的行為主義模式。美國法院判例法理論主要考察潛在的競爭、構筑防御措施、互惠交易等。美國并購反壟斷規制的法律體系由三部反壟斷法(《謝爾曼法》、《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和《克萊頓法》)法院積累而成的判例法以及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頒布的《企業并購指南》(1968年、1982年、1988年、1992年指南)構成。1992年推出新的《橫向合并準則》,新準則在判斷有無橫向合并時,要求分析如下因素:合并是否明顯導致市場集中;是否產生潛在的反競爭效果;是否影響充分的市場進入;能否獲得合理的效益,而且此效益是當事人能通過合并獲得的;是否為可免使當事人破產或被擠出市場的唯一途徑。

4、實例分析――索尼與愛立信并購案

瑞典電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與日本電子消費品巨頭SONY達成協議,合并其全球行動電話業務,成立新的合資企業。新成立的SONY ERICSSON將負責為SONY和愛立信手機用戶提供售后服務。而愛立信在和索尼合并之前手機方面的虧損就達162億瑞典克朗。就在索愛剛剛并購完成后的幾個月內,大面積的虧損導致合資企業瀕臨危機,這個時候,并購的雙方企業也是索愛的大股東,索尼和愛立信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再度投資,使合資公司起死回升,最終步入良性循環。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財務瑕疵風險主要出現在資產審查和評估過程中,表現在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以下單列,現不討論)以及相關債權債務等幾個方面。現金問題存在于并購的過程中,在并購前審查中,應該主要看現金背后的債權債務。正如索愛的案例,并購企業在并購前現金流要充沛,要有足夠的資金余量,因為未來的重組改造經常會有變動超出預算,如果因此而擱置下來,就會造成極大損失。

5、并購的關鍵――核心競爭力源于品牌資源與知識產權

西門子手機事業部在過去4個季度總計虧損達5.1億歐元的情況下,以凈值無負擔的條件,將資產完全移轉給明基,包括現金、研發、相關智慧財產權、制造工廠、設備及人員,并承諾未來提供明基2.5億歐元的現金及服務。在明基并購西門子案中,雖然無償獲得了其中的知識產權,但還是要注意審查其知識產權的狀態,是否已經臨近到期,是否業已特許他人使用,是否有所有權或控制權上的瑕疵,尤其要統計其中主要市場地區不同國家的權利狀況。同時,要尤其注意審查并購而來的技術是否會對別的企業構成侵權。在國際并購中,也不能忽略目標企業可能享有的一些優先權等一些附屬性權利,以免給合并企業造成潛在損失。稅收會影響企業間的并購決策,精明的企業一般都會通過交易安排來獲得稅收利益。在跨境并購的實踐中,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通過承繼目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使并購企業達到減免稅目的,這主要是指結轉目標企業未使用完并可繼續使用的凈經營損失和稅收抵免等。通過并購交易將資產重新估值,在資產當前的市場價值大大超過其歷史成本的情況下,在新的資產基礎上計提折舊,就可產生出更大的稅收節省額。

三、國際上對跨國并購的規制對中國政府和企業發展策略的影響

近年來,跨國并購在促進國內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在2004-2007年上半年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主要并購活動中,有半數以上的跨國公司獲得絕對和相對的控股權。針對目前國外跨國公司在我國進行的大量跨國并購活動,我國已開始對此加以規范。但與世界各國相比照,仍然暴露出許多不足,立法散見于眾多的“條例”、“暫行規定”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大部分規則是國務院各部委的行政法規,權威性不夠。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未出臺一部完整的《反壟斷法》。跨國公司不斷涌入我國,盡快構建我國的并購反壟斷規制法律制度,將跨國并購納入該制度框架成為當務之急。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高度注意的并購腐敗現象的發生。

1、采用多種標準確定是否形成壟斷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資本的流動性越來越強,跨國并購的形式和手段也更加多樣化,僅僅依靠事前申報制度對并購行為進行規制并不能完全避免壟斷的發生,因此有必要對通過了事前審查但未能避免的壟斷狀態加以控制。這就使對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規制變得同等重要。在判斷一項合并是否構成壟斷時,對市場進行實質性分析,關鍵注重合并行為是否損害了有效的市場競爭,是否損害了本國利益。不僅要針對市場結構而且要注意市場行為。

2、建立完整的企業并購制度

在目前國際反壟斷合作尚不完善、各國放松對本國企業并購的監管的情況下,我國應該規定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包括事前申報和階段性審查,通過申報、審查等程序可以對跨國公司的壟斷性并購行為預先予以規制。在對并購的反壟斷規制上,對國內企業和跨國企業實行同樣的制度。同時,對于我國領域外的行為,如果對我國市場競爭發生影響,應該受我國法律調整。最早主張并適用域外效力的是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它依據效果原則來行使管轄權。

四、結束語

跨國公司跨國并購活動中,加強國際間的反壟斷合作將是完善國際性并購管制制度的最終方向,因此企業并購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定要與被并購企業所在地的政府做好公關工作。

在實物方面,企業主要要關注不動產的抵押情況,有時對同一不動產會進行數次抵押,而且不做登記,這種情況要尤其給予充分注意。

在前期調查時,最好列出企業的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明細狀況。

根據不同國家的法律對知識產權進行登記注冊,將被收購的知識產權轉入新公司名下。

在我國,雖然許多專利在法律上歸屬于企業所有,但實際技術往往掌握在少數的幾個關鍵人物手里,這樣企業并購時,還要考慮如何留住這些關鍵技術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給這些人一些股權或更為優厚的待遇。盡量減少并購阻力,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王曉曄:歐共體競爭法[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2]鐘攸紅:跨國并購的法律問題研究[J],財經科學,2000(6).

[3]李金澤:跨國公司與法律沖突[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4]王曉曄:企業合并中的反壟斷問題[M],法律出版社,1996.

[5]索尼與愛立信并購案例,企業并購有法則[J],經濟研究,2006(2).

篇4

全球企業并購的新動向

一般認為,企業并購在西方工業化的早期階段就已經出現。自19世紀至今,全球已發生了五次企業并購浪潮。第一次并購浪潮發生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此次并購以橫向并購為主,表現為有競爭關系、經濟領域相同或生產的產品相同的同行業之間的并購。第二次并購浪潮發生在1915至1930年之間。此次并購則以縱向并購為主,其形式是大企業并購小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并購交錯共存。第三次并購浪潮是在20世紀50-60年代之間,60年代后期為階段。此次并購的特點是以混合并購為主,即大的壟斷公司之間互相并購,并產生了一批跨行業、跨部門的巨型企業。第四次并購浪潮出現在1975-1992年間。此次并購的最大特點是并購后所形成的產業規模達到空前的程度,并購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第五次并購浪潮始于1994年,自1998年以來,并購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和新動向。

1、首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并購。西方經濟界普遍認為,1998年以前的企業并購浪潮,嚴格他說只能稱為美國企業并購浪潮,因為美國之外的區域基本上都未卷入。自去年以來,企業并購浪潮幾乎席卷全球。去年,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并購額大幅度上升,如日本1998年前9個月的并購額就高達63億美元,而1997年同期不足8億美元。1998年歐洲企業的并購總額8500億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60%還多。今年初以來歐洲再掀并購之風。分析家指出,目前歐洲大陸的企業正在向美國企業在80年代所經歷過的方向發展。西方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出現企業并購狂潮的真正原因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全球性的合并浪潮給歐洲企業帶來巨大壓力;二是歐洲資本市場的膨脹給企業合并提供了足夠的資金;三是歐洲優秀企業的管理者們已經在價值創造方面學會了一種新的盎格魯-美利堅方式,即把美國的價值觀念和歐洲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2、發展中國家加入企業并購浪潮。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受本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和為了迎接來自外國企業競爭的挑戰,也加快了企業并購和資產重組的步伐,其中東南亞遭受金融危機打擊的幾個國家表現尤為突出,這些國家的銀行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并購之風日盛。

3、跨洲和跨國并購頻繁。1998年以來,國際上許多巨型公司和重要產業都卷入了跨國并購,美國的許多大企業在歐洲和亞洲大量進行同業收購,如美國得克薩斯公用事業收購英國能源集團;美國環球影視公司收購荷蘭的波利格來姆公司等。而海外公司收購美國公司也同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筆和快節奏,如德國的戴姆勒收購了美國的克萊斯勒;英國石油公司對美國阿莫科石油公司的并購。發生在歐洲和亞洲內部的跨國并購之風也出現了空前未有的增長勢頭,如英國制藥企業收購瑞典的制藥企業;法國的石油公司收購比利時的煉油廠;菲律賓黎剎水泥公司與印尼錦石水泥廠的合并等。進入1999年以后,跨國并購更是異常迅猛,先后出現了福特收購沃爾沃、英美煙草公司收購荷蘭樂福門和法國雷諾汽車收購日本的日產汽車等跨國并購案例。

4、強強聯合迭起,巨額并購案例增多。去年末,艾克森以近790億美元的價值收購了美國的美孚公司,創下西方企業并購史上的最高紀錄,從而締造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今年4月,美、英、日三國的通信企業聯手合作,成立了全球最大的通信集團。經濟學家們認為,這種強強合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十分巨大,它極大地沖擊了原有的市場結構,刺激更多的企業為維持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不得不卷入更加狂熱的并購浪潮之中。

5、同行業橫向并購多,跨行業并購少;合作型并購增多,惡意兼并減少。1998年以來的全球同行業橫向并購幾乎涉及所有行業:石油、化工、鋼鐵、汽車、金融、電信等等重要支柱產業和服務業。在同行業并購中,有兩個重要趨向:第一,電信業成為并購最頻繁的行業。以去年的美國為例,該國信息產業的合并總額較上年增長了386%;第二,服務行業并購案例居多。這充分說明了各國企業正加緊調整本國產業結構,并試圖在服務行業爭奪更多的世界市場份額。

企業再掀橫向并購之風的動向表明,規模效應隨著跨國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值得指出的是,自1998年以來,企業在出現并購行為的同時特雖強調合作。據調查,去年以來,幾乎所有重要的并購協議,都是在當事雙方經過謹慎選擇、長時間接觸、耐心協商和洽談之后達成的,沒有再次出現80年代的惡意并購行為。

6、跨行業并購在高新技術領域興起,并出現了一股引人注目的產業融合潮。

自1998年底至今,高新技術領域的并購出現了十分明顯的產業融合現象。通過并購實現產業融合是當今世界經濟中一個值得關注的新動向。隨著數字化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業同傳統媒體相互融合,并使數字化技術向通信業、娛樂業等許多行業迅速滲透,給產業性質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甚至創造出一些新的產業。例如雅虎與福克斯公司聯手以及美國在線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聯合等,就是媒體業同網絡業相互融合的實例。并購使產業融合迅速進行,必將對產業結構的變遷和經濟發展帶來極其深刻的影響。西方經濟學家對此已給予了極其充分的關注和研究。此次全球并購浪潮的另一顯著特點表現為,并購是一種戰略驅動型的經濟活動,是企業著眼于未來競爭的戰略性行動,不是出于目前的經營或財務壓力,而進行股票市場炒作的短期戰術行為。因此,經濟專家們指出,只要跨國重組和結構調整沒有完成,全球性的并購活動就會繼續下去。國際經濟專家還指出,此次并購浪潮是以合作型和換股方式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現金投放和股市交易,因此不會出現像30年代早期或60年代后期那樣的由企業合并引發的大的股市動蕩。這一特點也為此次并購浪潮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全球企業并購的原因及背景1998年以來全球企業并購出現新動向并非偶然,它是國際政治、經濟局勢變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體化程度加深、國際競爭力加劇、技術進步加決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全球一體化、國際競爭和技術進步。據分析,全球企業并購的原因有以下幾點:·90年代初,區域經濟集團化打破了舊的世界經濟格局,傳統的國際貿易壁壘呈現被區域壁壘取代之勢。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貿易轉移效應,導致原來以出口方式進入市場的區外公司因受到歧視而只能以直接投資代替商品出口,并選擇在一體化區域內部并購企業進行直接生產。

·世界市場的供給能力增長快于需求能力的擴大,是導致企業并購的必然結果。9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傳統產業也煥發生機。產業迅速發展與市場擴張緩慢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擴展自身實力,增強競爭力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另外,高技術的迅速更新、計算機互聯網絡的迅猛發展和世界金融市場的迅速擴張也為本次企業并購提供了前提。

·作為全球一體化的一部分,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也為本次跨國并購帶來了壓力和動力。據分析,1998年歐洲許多并購案都是著眼于歐洲一體化所帶來的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而著手的。一體化完成后,歐洲的經濟國界將逐漸消失。統一貨幣歐元的面世,使歐洲的洲際型金融和股票交易市場的建立也勢在必行。可以想見,歐洲金融市場的建立,將為歐洲內部及跨大西洋的融資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時也為歐洲跨國并購帶來新的便利和動力。

·信息技術突破性發展已經并正在成為企業的組織結構變革的方向。由信息技術突破而引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創新洪流,正將企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這種推動在金融業、銀行業的效果最為明顯。在1998年全球并購中,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占整個并購總額的40%以上。·西方國家政府近來對企業并購放松限制,對本次并購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企業并購尤其是橫向并購容易形成壟斷,西方國家對此一向比較慎重。但隨著國際經濟的迅速發展,國界的約束力不斷減弱,在一國國內某種商品獨霸市場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基于此,近年來,從美國到歐洲、從西方的商界到政界都開始對企業并購變得容忍,甚至支持。全球企業并購可能造成的影響

本次全球并購浪潮可能會對國際經濟和其他有關方面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首先,它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區域集團化的分隔局面,加速經濟全球化進程。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的增強在對地區經濟的合作和整體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同時,也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妨礙了不同集團的國家間商品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大規模跨國企業并購不僅是對不利于世界經濟發展的貿易保護主義的突破,也是對當今世界范圍內興起的地區經濟集團化運動所產生的封閉性不良后果一定程度的糾偏。

其次,它將對當今處于低迷的世界經濟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隨著企業并購之后自身實力的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通常也將得到提高。這些合并后的企業群對所在國經濟發展將會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最終帶動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第三,它將進一步加速生產國際化進程。二戰以來,跨國公司的發展已經促成了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的國際生產協作體系,此次企業跨國并購無疑將成為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跨國公司的發展進而加速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第四,它還對國際間的反托拉斯法和企業管理制度發出了挑戰。目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機構。但管理重點、標準和程序各不相同,給跨國并購帶來障礙,甚至相互沖突,而且使并購案耗費時日和行政費用,增加并購成本。目前,美國司法部正著手研究同其他國家的跨國并購協調問題。一旦具體方案出臺,必將對許多國家企業和外貿的立法和司法造成重要影響。

篇5

【關鍵詞】跨國并購 產業 強強聯合

一、跨國并購的新動向

20 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資本流動中出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新特點:跨國并購。所謂跨國并購,即外國企業通過購買國內企業的股份而接管該企業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投資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目標市場的進入,迅速獲得現成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生產設備,迅速建立國外產銷據點;有利于投資者得到公開市場上不易獲得的經營資源,迅速擴大產品種類;同時給收購者減少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快取得受益和收回投資。近20年來,全球并購額以年均42%的速度迅猛增長,跨國并購目前已成長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近年來,跨國并購出現了一些新動向:并購規模不斷擴大,成交金額屢創新高,強強聯合顯著增多。1998年3月,花旗銀行和旅行者集團公司合并為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交易金額達830億美元;并購形式趨于多樣化,既有傳統的競爭對手之間的橫向并購,又有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縱向并購,既有非競爭對手、在縱向上不具有現實或潛在橫向關系的企業之間的混合并購、杠桿并購,又有散點聚合式網線并聯式、核心輻射式并購;并購涉及行業相對集中,開始出現跨行業并購。當前并購的行業相對集中于金融服務業、醫療保健業、電信業、大眾傳媒業、化學業和國防航空業。其中銀行業的并購最為引人注目;在追求規模效應的同時,從全球的角度考慮企業長期發展的競爭戰略優勢。如2000年英國沃達豐以約1320億美元的價格兼并德國的曼內斯曼電訊,成為全球最大的超級并購案例;由控制投資轉向控制競爭,實現競爭政策完善化成為與外資政策自由化并行的國際趨勢。如對企業并購包括跨國并購壟斷標準的界定越來越具體,放寬了對并購壟斷的界定標準,進行競爭政策的國際協調等等。此外,還出現了以從事互聯網絡設施、技術、服務或與互聯網絡有關的產品、服務的經濟為基礎的網絡并購。美國是全球網絡并購的發祥地,也是網絡并購交易數量、規模最大的國家,并顯現出并購規模日益擴大,并購金額迅速增長的趨勢。

二、跨國公司并購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1、可以彌補國內資金不足,解決由于投資不旺而引起的增長乏力問題。國有企業要轉換機制、走出困境,一要靠深化改革,二要靠加大技改投資力度,三要靠減輕負債和社會負擔。這三項措施都需要資金投入。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國有企業近40萬家,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至少需要資金3萬億元。這筆巨額資金全部從國內籌集是不現實的,而跨國并購可以為國內企業帶來后續性追加投資;可以通過產業連鎖效應引發前向輔投資和后向輔投資,引來投資母國企業和他國企業的投資;可以通過示范和帶動效應促進東道國當地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通過連帶效應促進投資母國其它跨國公司的投資和政府的援貸款。

2、可以彌補我國企業在技術和管理經驗上的缺口。跨國公司往往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掌握著當今世界的前沿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技能,并購有助于發揮其技術的轉移、擴散效應以及技術創新效應。隨著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重組整合,高新技術(包括管理和組織模式)發生轉移。外國企業與當地企業鄰近,導致人員接觸、反向工程、模仿并形成能夠促進東道國技術提升的產業集群。通過跨國并購建立的外國子公司往往與當地企業之間擁有更強的聯系,相對于新建投資來說,技術擴散效應也更為強烈。由于發展中國家具有研發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因此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漸趨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研發機構,而跨國公司進行的此類并購有利于我們形成自己的研發能力,為我們帶來集聚經濟的外部效應。

3、有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優化。跨國并購帶來的大量外資流入有利于我國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國有資產可以采取實物資產出或股權出售的方式從部分產業的退出和對部分產業的集中進入,促使我國新的資金技術密集型支柱產業的形成。

4、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首先,有助于從外部促進中國市場的發育和市場機制的完善,開發我國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有助于我國企業學習、應用和推廣跨國公司科學經營管理現代化大企業的經驗,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外商熟悉國際市場的行情和交易規則,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因而有利于產生規模經濟和協作效應,被并購企業可以直接利用跨國公司在全球營銷網絡上的壟斷優勢,排除國際市場進入障礙,迅速擴大出口規模。

三、跨國公司并購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

1、導致某些行業產生壟斷,并對國內一些企業和相關產業產生“擠出效應”。跨國公司并購有可能會導致我國產業市場集中度的提高。擁有壟斷優勢的跨國公司跨越歧視市場壁壘,保持穩定的加工市場集中度和寡頭競爭穩定性,排斥中小規模廠商,一旦它控制市場就可能壓制競爭,降低市場效率,破壞市場結構。如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價格歧視、利用其擁有的知識產權,在我國市場上拒絕交易。對國內企業的“擠出效應”表現在跨國公司并購國內企業后,有可能打斷國內運行已久的供應鏈,而轉向跨國公司母國或跨國公司在國內的配套生產企業。

2、導致國有資產、國有品牌流失,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下降。跨國公司在收購兼并國有企業時,一般會低估國有企業資產,這在國有企業處于經營困境時表現得尤為突出。而且,如果并購前沒有對國有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合理評估,往往會在并購中造成大量無形資產的流失。近年來本土品牌在與跨國公司品牌競爭中日益處于不利地位,國內企業的名牌、商標也逐漸消失,這種無形資產的流失,阻礙了國內企業健康成長。跨國公司并購后一般不使用中方的技術,而是利用跨國公司本部的技術,如果在華的合資企業不具有技術開發能力,就有可能成為跨國公司全球網絡中的一個簡單加工廠,從長遠來看,對于我國企業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無疑是一種巨大損失。

3、會削弱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一些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已經遍布于我國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并在部分行業形成寡頭壟斷和獨家壟斷的局面。這些行業經營發展戰略,已經脫離了國家的行業監督,如液壓挖掘機、程控交換機、部分家電產品,在企業數量、生產品種和規模、生產布局等方面,行業主管部門、國家綜合經濟管理部門都無從干預和協調,使國家的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手段等調節力度下降。

4、跨國公司在對我國企業的并購中存在投機行為,轉移其利潤、風險或污染。為了獲得股權轉讓或資產轉讓溢價的短期投機行為,以及單純追求金融資產增值的投機活動,其結果必然導致短期利潤排擠長期投資,賭博性投機排擠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的開拓工作。另外,還存在部分外商轉移利潤,轉嫁投資風險,以及侵害我國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一些跨國公司將一些重污染的工業向我國轉移,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論及建議

我們要積極面對新動向,采取正確的應對策略。一是加強政府對跨國并購的宏觀調控;二是加強資產的評估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三是制定和實施有差別的行業跨國并購政策;四是改革外商投資的管理方式,擴大外商并購投資的方式,如允許外商通過談判直接與國內企業簽訂并購協議、允許外商通過國內股市進行并購、完善并簡化外商并購的審批程序等;五是制定措施減少跨國并購的負面影響,防止外商并購形成產業壟斷。應加快制定反壟斷法并考慮跨國并購對壟斷的影響,應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平等對待;六是加快發展我國的跨國公司,積極應對跨國并購,一些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應逐步與跨國公司模式接軌,將國內企業的集團化提高到新的國際水平,向全球化公司模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習農:跨國并購中的企業與政府[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2] 張璇:跨國并購的新特點及效應分析[J].前沿, 2007(1)。

篇6

關鍵詞:雙鉆石模型,跨國并購,國家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2-00-01

一、概述

跨國并購是跨國兼并和跨國收購的總稱,是指一國的企業A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方式,購買另一國的企業B的股權或資產,以實現其企業發展目標的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跨國并購作為企業并購的類型之一,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幾年,伴隨著國外資本市場的惡化,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海外并購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施海外擴張計劃。據統計,2006至2009年間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數量由17起增至33起,并購交易額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由156億元增至667億元①。

雖然跨國并購的成功率并不高,但是,仍有眾多企業加入這一行列,主要是因為跨國并購有以下幾個優勢:1)迅速進入他國市場并擴大其市場份額;2)獲得目標企業的資源、技術,提高自身競爭力;3)以較低價格并購高價值的企業,從而獲得經濟價值;4)降低進入新市場或新行業的壁壘和風險;5)優化產業鏈,獲得協同效應。

本文從跨國并購對國家競爭力,特別是對國際競爭力的影響角度出發,采用雙鉆石模型分析兩者之間的關聯因素。第二部分為鉆石模型理論介紹,第三部分為案例分析及結果分析。

二、鉆石模型理論的演變

20世紀90年代初,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在對美國、日本、德國等10個國家的100多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研究后,在其專著《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了鉆石模型,用于衡量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價值。該模型的基本因素包括:生產要素、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相關支持性產業、需求條件、政府和機會。

此后,鉆石模型理論不斷發展演變。其中著名的理論主要有:(1)國際化鉆石模型:Dunning(1993)認為經濟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影響應作為除政府和機會之外的第三個變量,因為這一因素會對鉆石模型的各關鍵因素產生重要影響,這也彌補了波特的鉆石模型的一個缺陷。(2)雙鉆石模型:Rugman和Cruz(1993)在對加拿大這一開放性貿易經濟國家研究中發現,美國的國內經濟環境和企業對加拿大的經濟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鉆石模型并不能體現出這一點,因此他們提出了雙鉆石模型來闡述加拿大的國家競爭力來源。(3)一般化雙鉆石模型:Moon, Rugman和Verbeke(1998)對此前提出的雙鉆石模型進行了改進,他們將傳統的“鉆石”分為了“國內鉆石”、“全球鉆石”和 “國際鉆石”。其中,“國內鉆石”由本國的大小和實力決定,“全球鉆石”代表該國完全進入全球經濟時的競爭力,而“國際鉆石”則代表了加入了“跨國經營”這一要素后的競爭力。該模型解決了波特的鉆石模型不適用于小國經濟的問題。(4)九因素模型:Cho, D Sung (1994)在研究了韓國的經濟發展后提出了該模型。他將決定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分為九個:物質資源、商業環境、國內需求、相關支持性產業、企業家、政治家和官僚、工人、職業經理和工程師以及機會。這一模型的特點是:人的因素起重要作用。

三、用雙鉆石模型進行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Moon, Rugman和Verbeke(1998)提出的一般化雙鉆石模型來分析跨國并購對我國國家競爭力的影響,并考慮跨國并購這一活動中的特有因素,如生產要素中的尋求戰略資源,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中的并購戰略目標,需求條件中的開拓新市場,以及相關支持性產業中的并購協同效應等,如圖1所示。這些因素都是企業進行跨國并購的真正動因,因此在用該鉆石模型研究跨國并購活動時,這些動因將作為主要因素進行處理。通過對各行業的典型并購案例進行分析,本文將對跨國并購對我國國家競爭力的作用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分析。

圖1:一般化雙鉆石模型

本文研究的樣本是發生在2006~2009年間的中國企業并購外國企業的案例。根據時間將樣本分成兩組,每組五個案例,選取標準是:1)僅限中國企業對外國企業的并購;2)所選案例企業來自于制造業、生物制藥業、金融行業以及服裝業等不同行業;3)并購案例在所屬行業內具有一定代表性,且影響巨大;4)所選案例的信息披露程度較高。如下表所示:

表1:2006~2007年間跨國并購

表2:2008~2009年間跨國并購

將跨國并購的因素歸入鉆石模型的四個要素中,通過表1和表2的梳理,我們可以用圖2的鉆石模型將跨國并購對我國的影響清晰的表現出來。

圖2:跨國并購對我國國家競爭力的影響

圖2中的虛線是2006~2007年間鉆石,實線是2008~2009年間鉆石。由虛線鉆石可以看出,由于在生產設備、專利技術等生產要素方面的缺乏,我國企業在制定公司發展戰略時都希望通過跨國并購這一活動解決問題。此外,通過并購進入新的市場,布局全球也是并購的另一動因。然而《中國產業集群藍皮書2008-2009》揭示,我國產業集群度相對較低,產業國際競爭力較弱,因此并購企業所在產業群不能較好地為被并購企業提供有效的相關性的支持,而是更多依賴當地管理人員和成熟的市場環境。

圖2中的實線鉆石表明,我國的經濟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企業的規模、實力也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目光投向全球市場,試圖用手中資金換取更大的籌碼。這一階段,我國企業對國外先進技術、自然資源等更加渴求,也希望能在世界市場中占據一席之位,特別是在幾個成功并購案例的影響下,跨國并購更像是“龍門”一般,很多企業期待跳過之后華麗變身。

圖2顯示,兩個鉆石相比,實線鉆石明顯更大些,說明跨國并購對我國國家競爭力的影響在逐漸加大,因此我國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活動。同時,我國企業也要抓住發展機遇,在制定長期戰略時將海外并購納入考慮范圍。

該鉆石模型也揭示出了由于目前我國產業集群力量不足,企業進行跨國并購時更關注于獲得生產要素和新的市場需求,在相關性支持性產業方面得不到國內較好的支持。所以,我國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加大扶持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制定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進而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提高為中國企業提供相關性支持的能力。

本文通過一般化鉆石模型,在對2006至2009年間的典型跨國并購案例分析后,肯定了我國經濟和企業的快速發展和跨國并購對我國國家競爭力的深遠影響,但也揭示出我國國家競爭力相對較低的原因。由于我國海外并購數量相對較少,信息披露程度較低,因此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來提高準確性。又因企業并購后的整合涉及到長期的管理和后續的投資,因此并未列入考慮范疇。

注釋:

①數據來源:《中國企業并購年鑒2010》

參考文獻:

[1]張金鑫,等.中國企業并購年鑒2010[Z].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1.

[2]Moon, Hwy-Chang, Alan M. Rugman, and Alain Verbeke, A 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 and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Vol.7,1998, P.135-150

篇7

[關鍵詞]外資并購;投資誘發要素組合;國有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6.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8)06-0065-04

隨著美國經濟增長周期的結束和“9?11”恐怖事件的沖擊,2001年之后世界經濟形勢趨于惡化,國際貿易和投資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跨國并購和直接投資呈下降趨勢。2004年開始,國際直接投資出現恢復性增長,跨國并購也水漲船高。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全球跨國并購投資額分別達到3810億美元、7160億美元和8805億美元,分別占當年直接投資流入總額的58.8%、78.2%和73.4%,初步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吸引新建投資,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并購方式在我國還很少采用。這不僅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同拉美、中東和東南亞國家等發展中和轉型國家比也有明顯的差距。1996年~2001年第五次并購浪潮中,發達國家并購投資在跨國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基本在85%以上,而拉美國家平均在49.9%,中東國家平均為37.8%,東南亞國家平均為21.4%,而我國平均為4.48%,可以說我國并沒有融入到世界經濟的主流中。表1顯示我國最近幾年跨國公司在華并購占直接投資的比重,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并購活動在我國發展緩慢。而2003年開始,雖然此次全球并購浪潮已降溫,但跨國公司并購在我國FDI流入額中的比例不降反升,2004年~2006年該比例分別11.16%、11.40%和9.68%,反映出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方式的轉變趨勢,即加強了跨國并購活動。

最近幾年,一系列的外資并購活動令人應接不暇。表2歸納了近年來跨國公司在華并購比較典型的十大個案。

面對外資并購的火熱勢頭,一些擔憂、反對之聲也逐漸響起。有評論指出國外企業搞并購容易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其“斬首”式的收購國有龍頭企業,會實現對整個市場的控制,經濟安全將受到影響。對此應從理性、客觀、冷靜的角度去分析問題。

一、當前外資在華并購的特點

總結近年來外資對我國企業的并購活動可以得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并購對象集中于三大類行業

外資并購偏好三種行業:壟斷型行業、幼稚型行業和開放度高的行業。(1)壟斷型行業包括那些相對封閉和壟斷的行業,如金融、電信、電力、航空、港口等。這些行業的利潤空間較大,一旦政策限制逐步打破,這些行業必然是外資最希望進入的行業。(2)幼稚型行業是那些資本密集度和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并且其市場前景非常有潛力的行業,如汽車、精密機械、電子、醫藥、石化等。在這些行業外資的資金、研發、管理、銷售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國內企業與其實力相差懸殊,外資更容易占領市場。(3)開放度高的行業包括一些限制少、進入壁壘低的行業,如大型超市、食品餐飲、普通制造業。在競爭行業中的并購,外資看重的是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在選擇并購對象時,外資通常會選擇規模較大,具有良好品牌和銷售網絡且技術較為先進的企業為并購目標。

(二)并購重點為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此次并購熱潮中,外資傾向于收購那些業績良好的骨干國企。一些跨國公司的目標是必須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未來預期年收益率必須高于15%。外資并購在“三必須”的指導下大肆進入我國的機械、銀行、鋼鐵、水泥、食品等行業。比如上文提到的美國國際煤機集團獨資收購了雞西煤機和佳木斯煤機,而被收購方是我國煤機行業龍頭企業,最大的采煤機研發中心,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40%;被凱雷收購85%股權的徐工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其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西門子收購了錦西化機70%的股權,而后者在和合資前利潤率高達30%~40%(該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5%左右)。世界第一大啤酒集團美國安海斯(簡稱AB)持有哈啤全部股份的99.91%,比利時英博啤酒集團收購雪津啤酒公司100%的股權[2]……外資并購如此來勢洶洶,其通過對龍頭企業的控制,而旨在占領甚至壟斷該行業的市場,所以有人也稱之為“斬首式”并購。

(三)并購單比交易規模可觀,過億美元的項目屢見不鮮

《世界投資報告》將金額達到10億美元的交易列為大型的跨國并購。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跨國并購中,單個并購的規模呈擴大趨勢。1998年德國戴姆勒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以393億美元的股票價值實現合并,創造了工業跨國并購記錄。我國目前并購的單比交易中屬于大型并購的案例不多,但規模可觀且在不斷擴大。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比較大宗的并購案,如中移動香港以103億美元將8省市移動網絡攬入旗下;蘇格蘭皇家銀行牽頭的財團收購中國銀行10%的股權,此項收購耗資31億美元;匯豐銀行以17.47億美元入股交通銀行,占該行增資擴股后19.9%。凱雷集團收購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85%的股權, 案值達3.75億美元;除了這些大案,包括消費品行業在內的大部分并購案的案值都在1億美元以上。

(四)國際私募投資基金在并購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長

截至2006年11月,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中國內地投資規模已達117.73億美元,全球私募資本已經盯上了中國市場。在機械裝備業,凱雷入股行業領航者徐工;在食品業,高盛、鼎暉已相繼進駐行業第一和第二大公司雙匯和雨潤食品;在水泥業,IFC與摩根士丹利已共同向龍頭企業海螺水泥注資數億元人民幣;在日用品業,歐洲私人資本PAG已杠桿收購國內最大的嬰兒用品公司――好孩子。此外,分時傳媒、蒙牛等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同樣能找到國際私募基金的身影。私募基金傾向于在相對較短的使勁內持有股權,其活動更加類似于證券投資,是一個最近才出現的現象。國際私募基金的進入,可以帶動區域的總體熱度,加速區域內的交易與總體活躍度。他們以投資的眼光,替投資人“以錢賺錢”,并且可以助推產業內的“物競天擇”。

二、跨國公司掀起在華并購熱潮的原因

一項并購交易能夠達成,雙方必定都有需求,那么就可以從交易主體的角度,即跨國公司和國內政府、企業兩個方面來解釋外資并購中國企業盛行的原因。

(一)跨國公司方面

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認為,任何類型的對外投資都是投資直接誘發要素和間接誘發要素組合作用的結果。直接誘發要素包括投資國或東道國擁有的包括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及信息等生產要素。間接誘發要素指政策和環境要素,包括鼓勵性投資政策、世界經濟形勢以及東道國軟、硬投資環境。外資在我國的并購活動就是這樣由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直接誘發因素

跨國公司并購的直接目的在于利用、保持壟斷優勢。跨國公司可以將自己在資金、技術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并購在東道國得以延伸。通過并購減少競爭者的數量,相對提高行業集中程度和企業市場占有率,使企業獲得較高的利潤率。通過并購的方式可以迅速擴大規模,產品的單位成本也就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擴大而逐漸降低。尤其在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而研發費用越來越高的雙重壓力下,可以利用技術的邊際使用成本為零的特點,來分攤高昂的研發成本。

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并購的直接目的還包括創造新的優勢,即將自己的壟斷優勢同東道國的比較優勢結合起來,形成新的優勢。中國企業在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高于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許多主要的工業品在全球制造業比例明顯提高,家用冰箱、電視機、移動電話、水泥、鋼鐵等工業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的跡象日益明顯。一些龍頭企業不但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還擁有跨國公司十分看中的分銷網絡和客戶資源,這些都是跨國公司通過新建方式不可能得到的優勢。另外,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瑞典、日本、韓國、墨西哥、印度的制造業工資水平分別是我國的47.8倍、35.6倍、29.9倍、12.9倍和7.8倍①,這說明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十分低廉。客觀地說,我國的勞動生產率相比而言也十分低下(是美國的3.7%,日本的3.5%,韓國的6.2%),這使得單位產品的工資成本實際上與其他國家的水平差不多。但如跨國公司帶來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有效地作用于生產,則處于較低水平的生產率會很容易得到大幅提升,其幅度可抵消緩慢增長勞動力工資的速度,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也有較大的下降空間,這樣跨國公司就產生了新的優勢,即成本優勢。

2.間接誘發因素

我國政治穩定,近年來經濟保持了年均9%的高速增長,強勁的增長勢頭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隨著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現實的巨大的市場也成為跨國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甚至是其挽救全球市場的戰略點。特別是入世以來,我國嚴格履行入世承諾,市場更加開放,政策更加透明公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大大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大量的資金涌入。在這里要著重談談近年來我國在引資政策方面的放寬對外資并購的誘發作用。

我國最近幾年對外資并購的態度從“禁止”、“限制”走向“允許”、“放開”、“規范”,這使得在全球跨國并購速度減慢的背景下,發生在我國的跨國并購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2002年我國頒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取消了許多舊目錄下“限制”、“禁止”進入的行業的規定,其主要集中于汽車、金融、公共事業等行業。同年我國還頒布了《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的暫行規定》,將跨國公司并購與國有企業改革聯系起來,允許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國有企業的股權重組。2003年國家幾個部委聯合頒布了《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觸及到了一些核心問題,如資產定價問題,支付問題和有關反壟斷問題,試圖為具體的操作提供更多的依據。2004年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外資并購的范圍更加廣闊,一些加入WTO承諾開放的產業都開始允許外資并購了,如金融、保險、證券、零售、化工醫藥、鐵路和公路運輸、電信服務、汽車制造、房地產、旅游等行業。這些寬松政策的出臺,與近年來外資并購的規模和方向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

(二)國內政府和企業方面

目前我國引進外資的數量問題已不再是重點,政府更加關注如何使外資很好地為國內經濟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政策導向從以前的“吸引外資”階段轉向“挑選和利用外資”階段。利用外資對國內企業并購這種手段,可有助于以下問題的改善。

1.外資并購為國企改革提供新途徑

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我國國有企業面臨著重大的戰略調整,要選擇一種有進有退的“雙線式”改革的路徑。一方面,加強國有經濟在關鍵性領域的控制權。另一方面,在競爭領域的國有經濟要采取收縮、退出戰略。通過引進外資對競爭領域國有企業的并購可以解決國企改革中投資者缺位問題。當前我國對大型國有企業進行產權結構多元化的重組改革并不是一件易事。一個嚴重的困難是缺乏有能力對企業進行有效管理的非國有投資者。中國目前擁有國有企業近40萬家,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至少需要資金4萬億元[3]。面對如此龐大的國有資產,要使其產權結構多元化,國內非國有投資者能力明顯不足,跨國資本則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跨國公司以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及一流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國內非國有投資者實力不足所造成的國有資產退出的障礙。跨國公司的參股使產權結構更合理,使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發生真實的變化。與企業內部過去單純的投入技改資金相比,外資的加入能優化內部治理結構,更有效地推進國有企業的效率,提高存量資產的質量,實現現代企業制度。從國際上其他轉型國家的經驗來看,跨國公司已經普遍地參與到轉型國家的國有企業改革中去,并購和重組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比如1987年~1999年期間,有跨國公司參與的世界最大的50個國有企業重組項目中,發展中國家占了一半以上(27個)[4]。目前,跨國公司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新一輪戰略性資源重組,這為中國引進優質的外國資本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2.解決產業內重復建設和競爭不足問題

外資并購對國內產業結構的改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對過度競爭、存在重復建設的行業,有助于減少廠家的數量,發揮規模效應,提高產業集中度;對壟斷行業,外資進入將有助于增加廠家的數量,使市場更趨于競爭狀態,提高效率,減少不合理的產業集中度。

具體來說,一方面,我國制造業中的許多行業出現較大比例的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2005年年底,我國鋼鐵生產能力已經大于市場需求1.2億噸,在建能力7,000萬噸、擬建能力8,000萬噸,已過剩產能和潛在過剩產能合計2.7億噸;焦炭行業產能超出需求1億噸,還有在建和擬建能力各3,000萬噸,合計過剩1.3億噸;汽車行業產能已經過剩200萬輛,在建能力220萬輛,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上能力達800萬輛,合計過剩1,220萬輛[5]。另外許多部門的產業集中度低下,不利于規模經濟的實現。以鋼鐵業為例,近年來我國鋼鐵產業生產集中度還很低,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由(圖1)計算出的2000年~2006年鋼鐵生產集中度CR4(鋼鐵產業四大廠商生產集中度)指標的均值約為23.4%;而同期世界主要國家的鋼鐵工業集中度CR4以2004年的為例:巴西99.0%,韓國88.3%,日本73.2%,印度67.7%,美國61.1%,俄羅斯69.2%[6]。如果外商僅僅在我國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就相當于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加重了重復建設問題和生產集中度低的問題。采用并購方式,一般僅是所有權變更和技術改造型的投資,所以能有效解決重復建設和過剩的問題,降低甚至消除行業的退出壁壘,淘汰抵消的生產設備,加大行業的集中度形成規模經濟,節約經濟資源。

另一方面,允許外資進入金融、電信、電力、航空、港口等相對封閉和壟斷性行業,將增加企業數目,降低過高的市場集中度,加劇行業內競爭,打破價格壟斷,使其效率提高,消費者也可以從中受益。所以,外資并購行為通過減少重復建設和打破壟斷兩方面有助于產業結構的改善。

3.技術的外溢效應有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與獨資的方式相比,合資的技術外溢效應更明顯。鼓勵外資通過并購的方式與國內企業合資是學習和利用跨國公司先進技術的有效途徑。外資為了將自己的技術優勢同中國的勞動力優勢相結合以占領競爭不斷激烈的中國市場,就勢必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與國內企業的合并與合作,這些先進的無形資產可以通過示范效應漸漸被我方所掌握,甚至可以指導上下游企業,帶動其技術進步。同時由于外資的進入,打破了市場原有的均衡,也迫使該行業的其他公司采取行動保護市場份額,他們也傾向于采取與外國公司相似的生產技術,這就是競爭效應。如在電梯業,我國企業先后與瑞士迅達、美國奧的斯、日本三菱和日立分別在北京、天津和廣州建立四個合資企業。10年間,中國電梯行業在技術上進步了30年,產業規模和產量提高了幾百倍。在這四家企業迅速發展同時,在技術示范效應的作用下,有100多家小電梯企業也還在發展,僅有很少部分的高級電梯需要進口。隨著外資進入我國的經濟各領域,其帶來的技術外溢效應將有利于我們技術換代和后發優勢的發揮,從而起到提升行業總體技術水平的作用。技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擺脫我國在產業分工中的低端地位,走出依靠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型發展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

[注 釋]

①聯合國貿發會議2002年《貿易和發展報告》。

[參考文獻]

[1]王國棟,陳麗珍.跨國公司在華并購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國際貿易問題,2005,(9):77-81.

[2]羅漢春.外資并購高峰突現[J].中國外資,2006,(7):6-9.

[3]王洛林.2003-2004中國外商投資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268.

[4]丁繼平.跨國并購催熟國企改革[J].中國外資,2004,(1):30-31.

[5]袁鋼明.中國宏觀經濟、產業發展的變動趨勢[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3):6-9.

[6]徐康寧,韓 劍.中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布局與結構優化研究――兼評2005年鋼鐵產業發展政策[J].中國工業經濟,2006,(2):37-44.

The Emerging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 in China and Its Reasons

Zhu Hua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116000, China)

篇8

關鍵詞:跨國并購 并購動因 貿易壁壘

隨著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基于多種因素的考慮,跨國公司進入外國的市場一定要借助一定的平臺,于是跨國并購狂潮興起。企業并購在西方國家已經發展了一個多世紀,迄今為止,世界范圍內共出現過六次大的企業并購浪潮。跨國并購始于二戰以后,在上世紀60、70年代迅速發展。我國的企業跨國并購活動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有將近30年的歷史。加入WTO以后,我國的跨國并購活動迅速發展,由于金融風暴的影響,世界又進入了一次并購浪潮。這些并購中較典型的有1988年首都鋼鐵公司兼并了美國麥斯設計公司,2005年12月8日中國PC巨頭聯想集團收購IBM全球PC業務,溫州民企中國飛雕電器集團收購意大利墻壁開關老牌企業ELIOS,廣東德豪潤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北美電器ACA名牌在亞太地區的所有權等。近期,最有影響的是我國吉利集團對沃爾沃的收購案。雖然,這些并購行動中既有成功也有失敗,但他們行動的動因是多種多樣的。

一、跨國并購動機研究回顧

隨著跨國并購案的增多,學者們對跨國并購的動因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并且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論。我國學者方麗君認為企業進行跨國并購有發揮比較優勢、產生規模效應、拓展發展空間、搶占世界市場、政府的鼓勵政策等幾點動因①。孫靜靜在其碩士論文中提出從三個方面尋求所有權優勢、尋求內部化優勢、利用東道國的區位優勢分析跨國并購的動因②。吳從宇從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動、國家政策鼓勵、企業自身成長的需要三個角度分析了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動因③。董慶輝則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析了這種動因④。西方學者對跨國理論的研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有Meckling(1976)的成本理論跨國并購是解決成本問題的一種方式;Stigler認為公司間的并購可以增加對市場的控制力(梁嵐雨,2002),這是市場理論的應用研究;國際上著名的目標企業價值低估理論是跨國并購動因的基礎之一;效率動因理論則認為企業并購活動能夠給社會收益帶來一個潛在的增量,而且對交易的參與者來說能夠提高各自的效率。

二、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動因

總結國內外對跨國并購的動因研究無論從哪種角度分析都包括提高資源、擴大市場、規避貿易壁壘、尋求先進技術、追尋規模經濟等。但都沒有從主動與被動兩個方面進行過分析。

(一)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被動防御動因

1、全球國際化的影響

全球國際化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大趨勢,許多企業正在追求向世界邁進,特別是國際上的大型跨國公司。而我國企業被迫進入這樣一種局勢之中,不得不與他們進行國際性的競爭。競爭本來就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過程,所以要想在市場上生存就得走向國際,向大型跨國企業看齊。跨國并購則是開展跨國業務的一種方式。

2、外國貿易壁壘的限制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家電、紡織品因為低成本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其他國家為了打擊和抱復,對我國的產品往往實行反傾銷和貿易保護,使我國企業深受其害。因此,我國此類企業的跨國并購就是為了避開貿易壁壘,如TCL公司收購了德國家電廠家施耐德,就是為避開歐盟對我國電子產品實行的反傾銷策略。這一并購使TCL公司獲得了在歐洲市場超過41萬臺彩電的市場份額,超過了歐盟給予我國7家家電企業40萬臺配額的總和。

3、繞過上市規制,獲得殼資源

我國股票市場發展還不太完善,一些高風險的行業很難取得上市資格,因此,他們就在國外尋求上市的機會,如我國的網絡公司(百度、搜狐)等。但是在國外上市標準也是特別高的,尤其是在美國。美國的上市標準對外國企業要求十分高,要想順利獲得上市資格,尋求殼資源是一有效的方法――利用殼資源實現借殼上市。這方面的案例有很多,像萬向并購UAI,實現買殼上市,獲得了便利的融資。

4、政府的鼓勵政策

我國政府的鼓勵政策對跨國并購活動十分地重視,對這種活動加以引導、協調、扶持,使得跨國并購活動能順利、平穩、持續地發展。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引導企業跨國并購。如金融政策為企業跨國并購提供信貸和利率優惠,讓企業的資金運轉順暢。利用機會成本理論來說如果企業不進行跨國并購,就是相對于其他企業的一種機會的喪失。換一個角度想,政府的鼓勵政策也是對企業進行跨國并購的一種逼迫。

(二)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主動動因

1、追求先進技術

我國企業相較于國際上知名的大公司普遍面臨技術水平落后的局面,有研發成本高與獲效慢的劣勢。在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市場競爭中,技術能力的增長對于增強企業技術優勢和競爭力越來越重要。通過并購的方式可以直接接收外國企業的技術,節約企業的研發成本,取得研發資源和與本企業互補的研發能力。2004年12月聯想集團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的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業務就是為了追求先進技術并且較成功地實現了這個目的。

2、擴大市場份額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內競爭對手的增多,國內市場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于是開始開拓國外市場。借助并購活動可以達到減少競爭對手、提高市場占有率的目的。根據市場勢力論,橫向并購可以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行業集中程度;而縱向并購企業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系納入企業的控制范圍,達到提高對采購市場和銷售市場的控制能力的目的。

3、尋求互補資源

尋求互補資源的并購是指以尋求國外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等本國稀缺或者成本較高生產要素為目的的跨國并購。我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特別是優質的鐵礦石,不得不向國外購買,但我國鋼鐵企業在國際定價中一直處于劣勢,有種被國際操縱的態勢。首鋼收購澳大利亞礦山的舉措即試圖達到避免被國際鋼鐵巨頭操縱,取得低價格資源的目的。其他行業也是如此:2005年10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耗資41.8億美元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K)。此次成功收購意味著中石油將擁有PK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的12個油田的權益,得到了已證實的和可能的5.5億桶石油儲量,緩解了國內對石油需求的緊張局勢。

4、分散風險,戰略轉移,迅速進入目標行業

企業的許多并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避免單一行業或行業趨于成熟,或分散風險考慮進入其它新興行業或高利潤行業。現階段我國很多企業都在追求多元化,亦即為了分散風險,防止本行業產品供過于求。通過跨國并購,我國企業可依靠產品或地域市場的多樣化來分散經營風險,降低各種不確定性;也可在增大市場力量的同時降低市場競爭風險;還可縮短在新行業的學習階段,直接進入盈利期,減少了企業的摸索時間。在眾多并購案中,并購雙方大多是本行業的巨型企業,實力相當,并購后形成的新實體在市場份額、產品開發、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實力都會加強,在全球市場的覆蓋面更廣,可使其國際競爭力與分散風險能力同步提升。

5、降低交易費用,提高效率

通過并購節約交易費用主要表現在:降低企業的研發、商譽的外部性和專業中間產品的投入等。把目標企業收購內部化,這方面的案例如: 2004年8月上海電氣集團旗下的斯邁克公司完成收購日本機床業的鼻祖――日本池貝株式會社的業務,使外部交易變成內部交易。另外,并購整合所產生的協同效應能夠提高并購公司的創新的效率,對銷售額、市場份額和利潤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完成對國外企業的跨國并購,可以利用外企高水平的研發平臺,提高自身的研發效率。我國無錫藥明康德有限公司對美國艾普科技實驗室服務公司的成功收購,就體現了這種優勢。此次收購不僅增加了客戶群,擴大市場規模,還使藥明康德公司迅速獲得生物服務產能及專業技術,使其擁有向全球制藥客戶提供技術外包服務的資格。

三、結論

總之,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來自于外界的壓力屬于被動的因素,有些就是企業戰略的需要屬于主動的因素。通過對我國企業跨國并購情況的探索我們發現了許多并購動因;同時,如果我們要實現這些目標,同樣可以采取跨國并購的方式。

參考文獻:

①方麗君. 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動因及效應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6,(12)

②孫靜靜. 基于折衷理論視角的民營企業跨國并購動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 2006

③吳從宇. 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動因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5)

篇9

【關鍵詞】 跨國并購; 并購動機與績效; 并購風險; 研究現狀

同風起云涌的并購浪潮一樣,國內外學術界也出現了對跨國并購相關問題的一個研究熱潮。對跨國并購理論研究和一般的國內并購研究一樣,主要關注兩個方面的論題:一個是跨國并購動機的理論研究;一個是跨國并購績效(即跨國并購是否創造價值)的理論研究。Shimizu,Hitt,Vaidyanath,and Pisano(2004)對30篇跨國并購的文獻作了回顧,他們把對跨國并購的研究歸納為三個方面的研究:(1)把跨國并購作為市場進入戰略手段;(2)跨國并購是一個動態的學習過程;(3)跨國并購是一種創造價值的戰略。其中(1)和(2)仍是并購動機的理論研究范疇。此外,有關跨國并購風險的相關研究通常都結合在并購績效和跨國經營風險的相關研究當中,很少有專門針對跨國并購風險的相關文獻。

一、跨國并購動機的研究現狀

跨國并購動機的研究一直是理論界研究的一個熱點和重點,相關的研究成果也很多。跨國并購是企業國內并購跨國界發展的產物,其并購動機的理論基礎不能脫離傳統國內并購動機理論。例如效率理論、協同效應理論、問題和管理主義理論、管理者自大假說、市場勢力理論、自由現金流量假說、市場缺陷理論等。實際上動機理論的研究也綜合在并購收益來源的研究之中。

較早對并購價值來源進行解釋的研究是多德和魯巴克(1977),在他們的文章中也闡述并購產生的動機。他們認為,在收購事件發生之前,目標公司的資產沒有得到管理者的充分利用,收購事件的發生,說明并購公司對目標公司的資產價值和資產使用效率有了重新的衡量和判斷,如果并購后更換了管理層,則目標公司的資產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即使不更換管理層,甚至并購失敗,都使得目標公司的管理層意識到公司資產的使用效率問題,從而改善管理,提升資產的利用效率,增加股東財富,并購的收益來源即在于此。這就是內部效率假說(Internal Efficiency Hypothesis),也是并購事件得以發生的一個原因,是符合公司控制權市場理論的主流觀點。

隨著這一問題研究的興起,又出現了“市場壟斷假說”、“信息效應假說”、“節稅效應假說”、“建立帝國假說”、“剝削假說”等各種對并購收益的假說。按謝內夫等人的觀點,這樣一些理論假說都可以歸類為“財富轉移假說”。這一假說認為,收購或兼并只不過是財富在不同利益者之間的轉移而已,本身并沒有新的財富產生。因此,公司并購事件的發生動機就在于一部分利益主體企圖獲取另一部分利益主體的利益。實際上,這樣一些假說也并沒有得到有力的實證數據的支持,阿斯奎斯、金(1982)在《財務學刊》中發表的“兼并要價對當事公司證券持有人的影響”一文中對50家涉及兼并事件的公司展開分析后認為,沒有哪一項檢驗能提供證據說卷入兼并的股東和債券持有人之間存在財富轉移的現象。針對各種假設的實證研究仍在進行之中。

與“財富轉移假說”相對立的觀點是“協同效應假說”。“協同效應假說”認為,通過并購可以使得公司由于規模經濟而節約成本,或由于生產和流通中的人員和資產的高度合作互補而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從而使得公司價值得以提升(威廉姆森,1971; J.F.Nielson、R.W.Melicher,1973; Klein、Robert G.Crawford、lchian,1978)。詹森也一直力主這一觀點。博凱維奇和納拉亞南(1993)在“收購的動機:一項實證調查”一文中實證了這一觀點,因此他們認為,“協同效應是絕大多數收購的原因”。SSP(2000)的研究也支持這一觀點。

顯然,這些理論觀點對跨國并購的動機都有一定的解釋力,但跨國并購的動機應該不是一兩個理論觀點就可以概括的,不同的公司可能基于不同的動機或多種動機來從事這一項經濟活動,正如博凱維奇和納拉亞南所指出的,“除了協同效應,公司收購必有其他的收購動機”。另外,跨國并購作為一種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也可以部分解釋跨國并購動機。例如壟斷優勢理論、內部化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區位因素理論、國際生產折中理論等。鑒于跨國并購涉及兩國或多國的經營環境,比國內并購涉及的變量要多得多,并購動因也更復雜,上述已有的理論成果也難以解釋在不斷變化境況下的一些跨國并購實踐,因此,西方學者又從一些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跨國并購動機。比如價值低估理論(Hannah、Kay,1977;Vasconcellos、Kish,1998)、交易成本理論(Williamson,1985;Hennartt、Park,1993;巴克利和卡森, 1998)、產業組織理論(Yip,1982;Baldwin &Caves,1985;克魯格曼和奧泊斯法爾德,1998)、資源基礎理論(Baum & Oliver,1991; Eisenhardt&Schoonhoven,1996; Hennart, 1991;

Madhok,1997)和組織學習理論(Barkema & Vermeulen, 1998;Vermeulen & Barkema,2001)、分散化理論(Seth,1990;Markides & Ittner,1994;Denis & Yost,2002)等。

此外,國外有關跨國并購動機的理論研究成果很多,如“情景理論”、“網絡理論”等,西方學者一直試圖從不同的角度來揭示跨國并購的真正動機。跨國并購的動機往往是多因素影響的結果,即跨國并購實踐也許是上述動機的兩個或多個動機交織綜合的結果。即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并購實踐難以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找到有力的解釋。因此有關跨國并購動機的理論仍處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之中。

當然,我國學者對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動機研究也很多(史建三,1999;秦斌,1999;王林生,2000;羅仲偉,2001;張唯、齊安甜,2002;李蕊,2003;李梅,2006;廖運鳳,2006;蘇國強,2006;郭旭東,2007;王金洲,2008等),學者們以我國的并購實踐為研究對象,提出我國國企海外并購的“國家戰略理論”,認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海外并購是基于國家戰略的需要。此外相關研究都是以國外已有的動機理論來解釋我國的海外并購實踐,原創性的理論還很鮮見。

二、跨國并購績效的研究現狀

從歷年研究的文獻來看,并購方股東獲得的收益還沒有確定性的結論(Campa、Hernando,2004)。布魯納(2002)在他的一個文獻回顧中指出,在他考察的44項研究中,24項研究認為跨國并購為并購方股東創造了正收益,20項研究認為是負收益。因此,這一論題的研究還處于論爭之中。

(一)跨國并購的正效應

雖然跨國并購的研究要滯后于純國內并購的研究,但Shimizu等人(2004)的研究證據表明,跨國并購的效果要好于國內并購。此前,Markides and Ittner在1994年的研究中也提出這一觀點。這一觀點認為,跨國并購提供了內部化、協同效應、風險分散化的綜合收益,因此為并購公司的股東創造了財富(Markides,1994)。近年來的一些相關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Benou、Gleason和Madura在2007年對高科技公司跨國并購的研究中認為,有特色的跨國并購業務在充分做好宣傳、獲得市場投資機構認可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良好的并購效果。此外,還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跨國并購可以為收購方股東創造正的累積異常收益,在并購事件宣告的前后10天的時間窗內,存在0.29%-1.96%之間的累積異常收益。比如莫克、楊(1992),馬基迪斯、伊德納(1994),Manzon、Sharp和Travlos(1994),Doukas(1995),Cakici、Hessel和Tandon(1996),馬基迪斯、奧榮(1998),Black、Carnes、Jandik(2001),Kiymaz、Mukherjee(2001);Gleason、Gregory、Wiggins(2002),Kiymaz(2003),Block(2005)等人的研究均證實了這一觀點。

(二)跨國并購的負效應

同樣,也有很多證據表明,并購并沒有導致公司價值的增加,也沒有獲得很好的財務業績。Lubatkin在1983年的研究中認為,并購公司的價值并沒有在并購中獲得增長。Danbolt(1995)使用指數模型和市場模型研究了英國公司對其他國家公司的并購,認為在事件前8個月到后5個月的時間窗內并購方產生了顯著為負的累積異常收益。Eun,et al(1996)采用回歸收益模型檢驗了并購美國公司的并購方的收益,發現在事件前后5天的時間窗內,并購方的累積異常收益顯著為-1.20%。Aw和Chatterjee(2004)提出英國跨國并購的公司在并購后的6個月和12個月的異常收益分別為-4.46%和-8.07%。

(三)并購效應研究評述

似乎有明顯的證據表明并購是失敗的,但實際上這一結論依賴于人們對失敗的定義。Hopkins(2008)指出,如果失敗是指公司被迫清算出賣,那失敗的比率相當低;如果失敗與否是指到達預期的財務目標,失敗的比率就相當高;如果失敗與否是指達到管理層的總目標,那么失敗的比率也相當低(H. Donald Hopkins,2008)。Brouthers、van Hastenburg和van den Ven(1998)發現大多數并購公司的管理層都對他們的并購業務很滿意。

此外,并購成敗的研究結論依賴于研究中并購評估的時間范圍(H. Donald Hopkins,2008)。基于并購事件宣告前后短期股價反應的研究表明,目標公司的股價在宣告日后會上升,而并購公司的股價則變化不大或下降。雖然這種研究方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但短期的股價走勢能否衡量基于戰略視角發生的并購效應,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那些基于長期基礎考察并購效應的研究就認為跨國并購的并購方能獲得良好的并購效果。

三、跨國并購風險的研究現狀

跨國并購的風險問題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雖然有很多研究表明跨地域經營可以通過分散化經營降低公司破產的風險,但由于東道國和母公司所在國的制度環境差異和文化差異的現實存在,要求從事跨國并購公司不僅在管理理念、經營戰略上應具備一定的柔性和多樣化,還要求并購者在跨國經營中要有很好的宏觀經濟研判能力和多種制度的解析能力,使得公司的經營面臨很多純國內經營公司所沒有的不確定性。復雜環境中的經營風險無疑會大大增加。

有關跨國公司管理東道國制度風險的研究獲得了很快的發展(Blank & La Palombara,1980;Anderson & Gatignon, 1986;Gatignon & Anderson,1988;Delios &Beamish,1999; Henisz& Delios,2001;Kobrin, Basek, Markusen,2001;Uhlenbruck, Rodriguez,Doh& Eden,2006),研究的主流范式是以交易成本經濟學為基礎,集中關注這些東道國制度風險如何影響跨國公司進入國外市場的進入戰略,得到了兩個一致的結論:第一,制度風險減少了通過權益投資進入的可能性(Delios &Henisz,2003;Henisz & Delios,2001;Uhlenbruck et al.,2006);第二,如果通過權益投資進入國外市場,制度風險的大小和跨國公司持有權益的百分比是負相關的(Gatignon & Anderson,1988;Delios & Henisz,2000;Uhlenbruck et al.,2006)。

總的研究結論是,如果不考慮其他的因素,政治風險應該使得跨國公司盡量避免其擁有的國外權益暴露在這些風險之下,至少是使得這樣的涉險權益最小化。然而,跨國公司跨國并購日益增長的形勢表明,很多跨國公司選擇積極面對這些風險。因此,對跨國公司如何處理對外經營的東道國制度風險的研究成為了一個研究的熱點。Teece(1977),Williamson(1979),Rugman(1981),Anderson & Gatignon(1986),Dunning(1988),Henisz(2000),Zhao、Luo & Suh(2004)等人的研究從公司治理機制的角度探討了在處理公司面臨交易風險時對權益結構的整合問題。而Susan E. Feinberg、Anil K. Gupta(2009)的研究指出,很多跨國公司單從權益整合管理政治風險的角度看不僅沒有改善風險,反而惡化了面臨的風險。同時他們的研究指出跨國公司的經營整合和組織活動整合可以很好地改善公司面臨的風險,并提供了相應的實證檢驗。

四、研究現狀的簡要評述

從上述的研究現狀回顧中可以看出,跨國并購動機的研究已比較成熟,雖然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單個理論在新形勢下對某些跨國并購實踐的解釋力仍存在不足,但如果綜合多種并購理論基本上能對絕大多數的并購實例進行理論解釋,并為并購實踐提供有力的指導。跨國并購理論的績效研究問題,針對并購后的正負效應問題的爭議仍會繼續,但正如H.Donald Hopkins所指出的,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研究考察的時間范圍。如果從長遠的時間維度來看,跨國并購的績效通常會獲得一個積極的正效應,當然,這也取決于并購業務的初始動機。而跨國并購的風險研究仍處在研究的熱點之中,這是由于并購實踐和研究結論相悖的事實決定。正是由于跨國并購實踐中大量跨國經營的企業選擇積極面對風險的客觀事實存在,使得很多學者積極關注這些跨國經營企業的風險管理措施,但對于跨國并購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以及企業的財務風險對跨國并購實踐的影響等問題的研究仍是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韓世坤.20世紀90年代全球企業并購研究[D].武漢大學博士畢業論文,2003.

[2] 李蕊.跨國并購的技術尋求動因解析[J].世界經濟,2003年(2).

[3] 李增泉.掏空、支持與并購重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1).

[4] 李東紅.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險與防范[J]].國際經濟合作,2005(11).

[5] 李梅.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J].經濟管理,2006(3).

[6] 羅仲偉.全球企業跨國并購:趨勢、原因與對策[J].經濟管理,2001(22).

[7] 廖運鳳.中國企業海外并購[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8] 史建三.跨國并購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

[9] 沈藝峰,沈洪濤.公司財務理論主流[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10] 葉建木.跨國并購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畢業論文,2003.

[11] 張寒.跨國并購的理論、運作及我國企業的跨國并購問題研究[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畢業論文,2005.

[12] Agyenim Boateng, Wang Qian, Yang Tianle. Cross-Border M&As by Chinese Firms: An Analysis of Strategic Motives and Performance[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 50, No. 4 July/August 2008.

[13] Anju Seth,Kean P. Song and R. Richardson Pettit,Valu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Acquisitions Of U.S.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

[14] Dunning, J. H.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0,11.

[15] Geraldo M. Vasconcellos, Richard J. Kish. Factors affecting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Canada-U.S. experience[J]. Global Finance Journal,1996,2.

[16] H. Donald Hopkin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Do Strategy or Post-Merger Integration Matter?[J].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4 No.1, 2008.

[17] Jensen, M.. Takeovers: their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1988,2.

[18] Jensen, M., and Ruback, R. S.,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3,11.

[19] Ki Hyun Ryu, Jae Eun Lee. The determinant of performance of cross-border M&A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overseas Sino and Anglo firms[J].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9, 8.

[20] Pedro Gonzalez, Geraldo M. Vasconcellos, Richard J. Kish and Jonathan K. Kramer.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ximizing the value of the firm[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997, 7.

[21] Sungho Choi,Bill B.Francis,Iftekhar Hasan. Cross-

Border Bank M&As and Risk: Evidence from the Bond Market[J]. Journal ofMoney,CreditandBanking,

2010, 4.

[22] Seth, A., Song, K.P. & Pettit, R.R.. Valu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acquisitions of U.S.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

[23] Shleifer, A & Vishny, R. W.. Asset liquidity and debt capacity[J]. Journal of Finance,1992,47.

[24] Shimizu, K., Hitt, M., Vaidyanath, D., & Pisano, V..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4,10.

篇10

關鍵詞:外資并購 企業競爭力 相關并購 股權集中度 協議并購

一、導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外資并購已經成為我國并購舞臺上一支日益壯大的力量,外資并購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事件層出不窮。那么,來勢洶涌的外資并購是否真能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并購的哪些要素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有顯著影響?科學地分析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外資并購下的滬深上市公司競爭力實證研究

(一)企業綜合競爭力變化研究

首先以2000~2005年在滬深兩市上被外資并購的30家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構建企業競爭力模型,來評價樣本公司在被并購前后競爭力的變化情況。企業競爭力模型構建指標見表1。

據此可算出,30家樣本公司從并購前兩年至并購后兩年的競爭力得分均值,如表2。

根據表2,可畫出反映并購前后目標企業綜合競爭力變化的折線圖,見圖1。

企業競爭力綜合得分均值折線圖清晰地說明,外資并購在較短期內并不能明顯提升企業競爭力,出現了一個短暫的“衰退期”。這是因為企業在被并購之后需要一段磨合期來整合資源實現協同效應,即所謂的“并購過渡期”。但從長期來看,實質性控制權轉移的外資并購能夠大幅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二)外資并購要素對目標公司競爭力影響的研究

1 并購相關性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本文的30個樣本中,相關并購子樣本有15個,非相關并購子樣本有15個。依據前述方法可畫兩個子樣本在并購前后競爭力綜合得分折線圖,如圖2所示。

兩種類型的并購雖然都能提高企業的長遠競爭力,但兩者的走勢不盡相同。為了更深入分析相關并購和非相關并購下的企業競爭力變化;對這兩種類型的并購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得到相伴概率為0.072。當顯著性水平為0.1時,表示拒絕零假設,說明兩者之間差別顯著,即相關并購提升目標公司競爭力的效果比非相關并購更顯著。

2 股權集中度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股權集中度常用的度量指標之一就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絕對控股模式下,第一大股東擁有了公司股份總額50%以上。本文依據并購后外資股東是否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將外資并購(共30個)分為絕對控股樣本(13個)和非絕對控股樣本(17個)。依據前述方法可畫兩個子樣本在并購前后競爭力綜合得分折線圖,如圖3所示。

對這兩種類型的并購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得到相伴概率為0.443,表示兩類樣本的差異在44.3%的顯著性水平下才顯著,而一般的統計檢驗中是以5%或10%為顯著性水平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從滬深兩市企業既有的被并購案例來看,國外公司是否取得絕對控股權,并沒有對企業競爭力產生顯著差異。

3 主并公司地區差異的比較分析

在30個樣本中,11個并購案例的主并公司都是香港的公司,其余19個公司所屬地大都是歐美地區。隨著祖國,香港企業投資大陸的主觀意愿也越發強烈,內陸各地政府也積極制定出臺各種優惠措施,意在筑巢引鳳,雙方貿易往來空前密切。那么,如此火熱的香港投資大陸潮,是否真給大陸企業帶來了比其它外資更強有力的福音呢?依據前述方法可畫兩個子樣本在并購前后競爭力綜合得分折線圖,如圖4所示。對這兩種類型的并購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得到相伴概率為0.193,接近于顯著性水平0.2,說明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由此可知,主并公司為香港地區的并購在提升目標公司的競爭力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而主并公司為非香港地區的并購卻能較顯著地提高目標公司的競爭力。

4 并購方式差異的比較分析

縱觀全球并購活動,絕大多數是通過公開市場進行并購,而與國外證券市場不同的是,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被分為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暫不參與流通。正是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權結構,造成上市公司的國家股、法人股只能通過協議的方式轉讓,這就決定了在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的方式中,協議收購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30個樣本中,就有19個并購案例是通過協議并購來完成的。由于樣本數量有限,本文研究中將協議并購的19個樣本歸為一類,其余11個樣本歸為非協議并購類型。依據前述方法可畫兩個子樣本在并購前后競爭力綜合得分折線圖,如圖5所示。

對這兩種類型的并購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NOVA),得到相伴概率為0.017,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表示拒絕零假設,說明兩者之間差別顯著,非協議并購相對于協議并購,更能提高目標公司的企業競爭力。

三、結論與啟示

根據以上實證分析的結果,我們得到以下結論及相應的啟示:

(一)被外資并購的上市公司在經歷了短暫的“過渡期”后。競爭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是因為并購企業在宣布并購后,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并購過渡期”,并購方在此期間內可能不但不能夠實現并購所帶來的種種好處,還有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出現并購后短暫的“衰退期”。企業真正要通過吸收外資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在較長的考察期來考察。

(二)相關并購提升目標公司競爭力的效果比非相關并購吏顯著

當發生相關并購時,跨國公司在相關產品或業務上比國內的具有一定競爭優勢,上市公司在被外資并購后,雙方容易整合企業資源,形成規模效應。而發生非相關并購時,跨國公司缺少應該擁有目標企業的“行業專屬管理能力”和“企業專屬非管理人力”。目標公司吸收主并公司的先進技術、適應并購公司的管理機制的速度也會相對較慢。

(三)絕對控股并購和非絕對控股并購都能使企業競爭力得到提升,但受本文考察樣本的限制。兩者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差異不顯著,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

控股權是企業經營的制高點,也是我國企業與境外公司進行并購交涉時最難以達成共識的一個問題。我國企業在招商引資時,一方面,希望借此資緩解國內資金矛盾,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達到這樣的目的,不可避免地要以出讓部分甚至多數所有權為代價。另一方面,出于對自身經濟的的考慮,我國企業也會爭奪控制權,積極尋求對并購后的企業的影響力。如何在上述兩方面之間找到平衡點,是當前日益頻繁的外資并購中亟待重視的問題。國家應當不斷完善有關外資并購公司的法律法規,適當放寬某些領域的外資并購門檻,對某些特殊領域限定適當的持股比例,使得外資并購在具體操作中有據可循。

(四)主并公司為香港地區的并購在提升目標公司的競爭力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而主并公司為非香港地區的并購卻能較顯著地提高目標公司的競爭力

主并方的香港公司大多為金融投資公司或者主營業務不鮮明的公司,其所從事的并購多為混合型并購。大陸企業在迫切需要招商引資的情況下,往往盛情邀請最容易爭取到的投資客戶――香港投資公司,未慎重考慮并購是否會帶來協同效應,反而使得并購后的目標公司競爭力下滑。而主并公司為非香港地區的19個并購案例中,大多為橫向或縱向并購,主并公司往往是目標公司所在領域的跨國巨頭,并購后目標企業能夠較快較好地發揮出與主并公司間的協同效應,企業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