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論文:把丟失的利潤找回來
時間:2022-08-08 03:41:00
導語:企業管理論文:把丟失的利潤找回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許多企業沒有設定符合實際的成本和財務目標,結果導致重大虧損和現金流問題。利潤流失不僅僅是經濟滑坡造成的,它還反映出企業未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開展至關重要的銷售和需求預測活動。
做好預測其實并不像聽起來那么難。正確地運用成熟的預測技術能顯著提高利潤。具體來說,在規則指導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預測,并制定更為動態的企業全面規劃,能夠去除運營決策中的一些猜測因素,讓預測的焦點重返優化盈利,而非等事情發生了再去"救火"。據GartnerGroup稱,成功實施統一預測流程的企業至少可望獲得10%的收入增長。
由于競爭對手和市場狀況變化莫測,許多高層經理人對預測的準確性表示懷疑。但許多大型企業如通用電氣和沃爾瑪已經找到可靠的預測方法,并在整個企業范圍加以運用。
走出預測的誤區
首先要淘汰無效技術。有些企業使用非常復雜的模型,卻沒有適當地把企業的供應商和分銷商網絡考慮在內,從而使結果不可靠。
而在另一個極端,許多企業過分依賴銷售人員和經理的意見來產生結果。證據顯示,不管他們多么富有經驗,這些人員的意見可能導致不確切的結果。因為他們往往:
混淆目標(希望)和預測(現實);以為自己的個人判斷比統計預測更可靠;預測結論為本職能部門服務,不信任其他部門的預測;高估營銷攻勢以及其他收入管理行動的效果。
不要依賴于公司單個部門的預測結論。例如,財務、制造和銷售等職能部門可能各自獨立地產生預測結論,但沒有一個部門監控其他部門預測中的變動因素,并修正自身的預測結論以反映這些變動。
有這些問題的企業必須解決若干技術事項,才能創建可靠的財務預測。所需要的數據通常分布在多個系統中,如財務、生產、銷售和供應鏈。在大多數企業中,獲取所有這些數據幾乎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但如果信息技術的構造能整合這些不同的系統,員工提取數據就會相對容易些。
許多企業還需要進而解決流程問題,這就要實施系統的、跨部門的預測方法。還應考慮企業政治和信任問題。
六種最佳預測實踐
有些企業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改善其預測能力。制造和零售領域的許多企業認識到,疏忽大意的預測標準導致了高庫存和低利潤。
為解決這個困擾各方的問題,一些制造商和零售商聯合開發了一套標準,用于整個供應鏈規劃和預測。貿易伙伴運用"協作規劃、預測和補貨"(CPFR),就共同的經營目標和措施達成一致,攜手制定銷售和運作計劃,并通過電子化協作更新銷售預測和補貨計劃。參與各方還運用標準方法收集供應商和顧客的意見,并采用標準數據格式產生銷售預測結論。
采用CPFR的企業包括伊斯曼柯達、貨物零售商JCPenney、金佰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凱馬特(Kmart)、那比斯科(Nabisco)和沃爾瑪。根據制造業咨詢公司IndustryDirections的調查,采用CPFR標準的企業,其預測準確率提高了約20%。例如,沃爾瑪的"網上零售鏈"系統向公司5,000多家供應商中的3,500家提供每周預測數據。這些數據讓人觀測到沃爾瑪的零售活動,幫助供應商改進其預測,在正確的時機向零售商提供產品。然而,大多數企業對預測流程投資不力或者欠妥。
根據零售和其他行業公司的經驗,現已出現由以下6種最佳預測實踐組成的一套方法:
●標準化輸入
●標準化預測方法
●預測頻率
●限制偏向
●測量績效
●采取協作式銷售和運營規劃
盡管情形各異,遵循這些實踐的企業都將提高其預測能力。成功的原因遠不只是購買最精巧的軟件。收益來自于更好的數據、人員、流程和工具。
首先要標準化輸入到銷售預測流程中的信息。如果你的銷售代表都遵守同樣的規則對商機加以分類,預測模型每次就能基于相似的數據標準運行。
標準化就是要以統一的規則對銷售機會加以分類。首先,你要界定銷售周期的階段。然后,界定需要取得什么樣的進展才能進一步上升到下一階段。最后,根據標準規則,確定簽約的幾率。總的來講,輸入的信息應該基于事實而非主觀意見。
最普遍的預測方法是時間序列模型,它依據的是將當前情形跟過去類似階段進行統計比較。它能讓人們觀察當前的活動,預見未來的結果。
有了時間序列模型,你可以根據以往預測的準確度或偏差度,對預測結論加以調整,使得當前的預測更為可靠。譬如,你在新的季度開始前5周作預測,你回顧以往季度開始前5周所做的預測,將預測結論跟實際結果比較,然后相應地調整新的預測結論。
認可數據而非直覺
許多企業擁有收集數據點并運行預測模型的應用軟件。包括ERP和"供應鏈及需求規劃"軟件中的財務和預算模塊。
時間序列模型最適合于短期預測。如果需要做中長期(即超過6個月)預測,時間序列方法就不能揭示出必須考慮的長期趨勢。
大多數企業每季度或每個月產生預測結論。如果所要求的精確程度和回應速度較高,這樣往往是不夠的。在某些情況下,采用實時企業預測模型的公司每周就要做一次預測。你越早更新預測結論,就能越早知道哪些領域需要幫助,需要對生產層面做哪些調整,應該如何調整預算。
預測頻率過低會導致預算和實際結果的嚴重脫節。當然,你不希望停頓業務,光做預測。但一般來說,預測頻率越高,其結論就越準確。
盡管所有工具和研究顯示相反的結果,許多商務人士仍認為自己的判斷比成熟的統計技術更準確。這些偏向性難以預料,因為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人員參與預測流程。預測流程中混入個人偏向性,將削弱比較歷史數據的意義。
最佳做法是限制個人主觀預測。總的來說,要相信數據和統計模型而非直覺。如果你必須加入個人判斷,也要等統計模型產生了預測結果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
要持續改進任何舉措,績效測定都是至關重要的,預測流程也不例外。你需要系統的方法來評審預測失誤,不斷改進自己公司的流程和模型。最佳途徑是組建任務團隊,評審以往的預測。最好由高層經理組成委員會,其使命是改善數據、流程和執行中的薄弱點。
有效實施預測流程
運用統一的輸入信息和標準模型做出更好的預測后,協作性規劃流程就要在全公司和所有供應商當中開始運作。該流程稱為"銷售與運營規劃"(S&OP),通常每周進行一次,涵括所有主要經營領域。它將基線預測跟供應鏈限制、資源可利用性、營銷-促銷信息以及其他相關運營信息結合在一起。
結果就產生了整套供需計劃和財務計劃。這些計劃用來平衡供需,處理需求薄弱領域,并利用各種機會。要確保所有經營領域都追求相同的目標。下面是實施有效預測流程的若干建議:
為當前運營樹立基準。將自己的預測方法跟行業和其他公司的最佳實踐相比較。對公司內部的預測人員做調查,然后將結果與行業調查作比較。
教育預測人員和用戶。由于大多數商學院都不講授預測,許多經理人不懂得預測。要在方法、程序和應用方面對經理人進行教育。針對改進的可能性,解釋為何值得花時間去做。
組建跨職能任務團隊。將中層預測人員和業務經理組成團隊,調查企業的基準,然后確定期望的方法和成果。這種討論會可以演化為常設任務團隊,實施所需要的全企業變革。
評估數據質量。你的機會管理流程是全公司統一的嗎?是否始終如一地在每個領域為每個產品捕捉信息?員工們是否及時利用系統,使數據達到高質量?你很可能會發現許多不一致,關鍵在于找出并解決這些不一致的地方。要讓企業不同部門代表組成的控制委員會參與進來。
實施溝通流程。設計糟糕的流程可能導致預測者和使用者之間的裂痕。這是預測中常見的陷阱。要避免這樣,必須確保仔細規劃自己傳達預測結論的流程。要確保預測者和使用者就數據的格式和數量達成一致意見。
重新設計公司規劃流程。準確的預測應該成為公司規劃流程的關鍵驅動力,而這要求大多數企業完全改變其規劃方式。不應該只是每季度運用不同的假定,從各個領域推導出計劃,計劃應該更為動態,可依據預測的變化短期內進行調整。
為實現這一點,就要引進標準,使得企業的各個領域一致并同步地調整其計劃。要考慮實施滾動計劃,使之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并且能夠讓企業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所有這些舉措都要求你改變業務流程,獲得高層支持。你需要兼顧變革管理、流程、戰略和技術的綜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