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資本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
時間:2022-09-29 10:03:20
導語:企業文化資本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舞弊極大地破壞了投資者對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的信任,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問題再次被資本市場重新審視。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之所以會失效的關鍵就在于其中的“軟控制”部分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要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特定的文化資本,本文試圖將社會學當中的“文化資本”概念運用至企業的管理活動當中,從軟約束的角度契入來分析企業的文化資本如何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產生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文化資本;內部控制;有效性
一、引言
我國A股市場自1990年12月正式成立以來,一路跌撞前行,市場風波不斷。前有“億安科技”、“藍天股份”舞弊案件極大地打擊了股民的熱情,近又出現“國海證券”、“多倫股份”以及“九好集團”等造假案再次重創了A股投資者的信心。財務舞弊猶如一顆惡瘤吸附在A股市場之上,極大地破壞了投資者對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的信任。鑒于此,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問題再次被資本市場重新審視。然而,監管部門習慣性的運用制度來凸顯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殊不知,剛性的行為規則要求并不意味著執行者———“人”———一定會循規蹈矩。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之所以會失效的關鍵就在于其中的“軟控制”部分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所謂“軟控制”是相對于通常所設置的公司規則制度這種正式的剛性約束而言的,是一種非正式制度的軟性約束。要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就不能僅僅從剛性的制度上做出約束,還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特定的文化資本,將文化資本這一軟性約束因素引入管理范疇綜合考慮。基于此,筆者試圖將社會學所研究的“文化資本”概念引入到企業的管理活動之中,用文化資本來影響內部控制,從軟約束的角度契入來分析企業的文化資本如何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產生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二、文化資本的定義
“文化資本”最早是由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所提出并運用于社會學的研究,布迪厄并未就“文化資本”的概念給出念明確的定義,他提出“文化資本”其實質具有開放性和持續性,任何一種形式的明確界定都會限制文化資本的外延或曲解其內涵。布迪厄在研究過程中構建了若干個文化場域(networkorconfiguration)、結合行動者的慣習(practiceofreproduction)對隱匿于社會資本結構和傳統經濟資本背后的“文化資本”進行了分析和提煉,通過對“文化資本”不斷的剖析從而揭示出被忽略的文化資本再生產過程中獲取、維持、積累和傳承的隱秘循環關系。“文化資本”這一理念被布迪厄正式提出之后,眾多的社會學家們從若干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豐富而有趣研究,“文化資本”的影響力也逐漸滲透至社會的各個領域,學者們紛紛就“文化資本”的概念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了探索和拓展。由于“文化資本”這一概念本身帶有強烈開放和隱喻的屬性,不同學者的研究角度和出發點也不盡相同,這必然會導致不同的研究者在其研究領域內對文化資本內涵的見解也各不相同。制度經濟學家主張從價值理念、生活習慣的維度界定文化資本(高波和張志鵬,2004),他們在研究中更關注的是“文化資本”當中的“文化”的因素。部分研究者(ThrosbyDavid,1998;Hogan,2013;歐陽強,2005;王云,2008)在對“文化資本”進行界定時則更側重對“資本”的研究,他們認為“資本”是文化資本的本質,因此,文化資本具有能夠提供財富以及價值增值的作用。從上述兩種觀點來看,筆者認為前者對文化資本的定義更符合管理學的要求,本文所研究的企業文化資本也是從文化因素出發,企業文化資本由精神資本與結構資本共同構成,具體表現為企業家能力、信任機制以及企業價值觀三個維度。
隨著學者們對于內部控制研究的不斷深入,眾人的關注焦點從顯性影響因素逐漸過渡到隱性影響因素。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開始挖掘制度的背后隱性影響因素———文化。本文從文化資本的視閾出發,綜合“SOX”法案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2010)的思想,推導出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結合其自身特殊文化資本的管理活動,其實質是一種“人控制人”的活動。內部控制是在企業的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雙重影響之下發展的,它首先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經濟手段,但是各個企業都有自身特殊的人文環境,因而內部控制又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文化屬性。文化資本被看作是企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加強聯系和相互協調的紐帶,通過把同一性的意識觀念自上而下地滲透至企業內部從而達成利益相關者的彼此信任及合作共贏,進而內在地影響利益相關者的決策思維和行為方式,最終對企業的目標實現方式和實現程度形成影響。綜上可知,要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就必須重視并且充分借助文化資本的力量和影響。這是因為,內部控制為目標的實現只能提供“合理的”而非“有效的”保障,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在這其中,“人”的影響是最為關鍵的,文化資本對“人”的思維能力和行為方式都產生著巨大的指導作用,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企業獨特的文化資本,因地制宜,才能達到內部控制行之有效的目的。
四、結論與建議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而實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如何評判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則需要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評價機制又是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反饋機制,通過對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實現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對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因素研究者們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分析,結合企業內部(董事會、監事會、股權結構等)和外部(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取得卓而有效的研究成果。然而,筆者在研究和梳理過程中發現,研究者們都忽略了文化資本這一軟性約束的重要因素。本文建議企業應從文化資本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提高內部控制有效性,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大力培育和發揚優秀的企業文化資本,打造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不斷增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波,張志鵬.文化資本:經濟增長源泉的一種解釋[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5):102~112.
[2]李偉,滕云.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5,(8):105~109.
[3]王竹泉,隋敏.控制結構+企業文化:內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論[J].會計研究.2010,(3):28~35.
[4]夏寧,劉淑賢.中國企業軟文化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J].當代會計評論.2012,(6):81~97.
[5]余雁.企業文化與內部控制關系芻議[J].商業經濟研究.2016,(22):102~103.
[6]余雁.企業文化與內部控制的關系淺析[J].現代交際.2017(13):179-180.
作者:余雁 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上一篇:企業文化視域下職業品牌文化建設
- 下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治理分析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