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論文

時間:2022-05-20 02:30:07

導語: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論文

1研究綜述和方法

1.1國內外關于城鄉結合部地區生態環境及其治理的研究

城鄉結合部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特有的社會現象,國外城市化進程中也存在類似我國城鄉結合部的現象。在國外,埃塞俄比亞學者Nigussie以巴赫達爾市的城鄉結合部附近的一個小規模農戶為研究對象,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擴張及其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并對其影響進行了評估。印度學者Veena以晨奈為例,通過人類-環境耦合系統建模方法(CHES)考察并得出城市化和水的脆弱性之間的關系。Franziska等提出用標準化的方法來量化生態系統服務尺度,重點研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中生態系統供給與需求之間如何權衡,并對實現可持續的資源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進行了闡述。國內學者專門針對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問題研究較有限。魏東輝等從哈爾濱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入手,對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規劃、管理、法律等方面多角度地提出了生態環境改造對策。沈清基從城鄉生態效益指標體系、總體狀態及類型評價、關聯性分析、協調性分析等方面闡述城鄉生態效益的分析內容與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生態效益的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規劃框架。姜英通過對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建立的技術路線的論述,探討了地理信息系統在城鄉結合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縱觀國內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關于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治理的研究多為針對經濟發達城市、地區或生態環境破壞相當嚴重等地區的研究,而對中小城市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的研究比較少。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關于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的治理問題解決方案中專門針對政府提出的對策建議比較多,目前還沒有提出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思路和方案。針對這些不足,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治理研究是本課題的研究價值所在。

1.2研究方法

(1)樣本城市及樣本人群。本文選取湖南省湘潭市作為樣本城市。“湘潭市總人口約289萬人,總面積約5015km2,下轄湘潭縣、岳塘區、雨湖區、湘鄉市和韶山市五個縣市區。湘潭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城市化率達61%左右”,工業是湘潭經濟的主導產業,企業是破壞生態環境的重要主體。湘潭礦產資源豐富,有鐵、錳、鋁、鉛等金屬礦產,因此礦業開發和生產加工比較發達。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很大,所以環境治理離不開企業的積極配合。走訪了幾家曾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企業,目前已逐步建立起礦區生態建設示范基地,礦山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基于政府是環境治理中的主導力量,對湘潭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保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同時對生活在九華經濟區域內的居民及周邊的村民、部分流動人口進行了問卷調查。

(2)研究步驟。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個案訪談、問卷調查、內容分析法等。對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的政策主體、政策執行者、決策制定者、受眾進行多角度考察分析,了解不同主體對生態環境治理問題的感知和認知。

2研究發現

2.1公眾對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與受教育程度及媒體的影響呈正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生活在城鄉結合部的大部分人對生態環境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絕大部分人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持肯定態度。調查對象的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受教育程度、素質的高低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呈正相關。生態環境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更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態環境問題。同時,在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媒體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湘潭市九華經濟區的生態環境良好與該區重視利用媒體對生態環保進行積極的引導有一定的關系。

2.2與生態環境治理相關的政策體系尚未形成且缺乏執行力,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保機制有待完善

中國自第一部綜合性的環境保護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頒布以來,至今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總數已達2000多條。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政策在不斷完善,但與生態環境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形成體系。在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難以界定生態環境破壞的責任主體,生態環境破壞難以量化,對獎懲如何做到公正合理等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環境治理的有效執行。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保機制不夠完善除了法律機制不完善,還體現在治理生態環境的資金不足,技術水平落后等方面。總之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的有效治理離不開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

2.3政府部門已經認識到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治理需要多元主體共同協作,但在具體工作中如何分工協作尚未形成有效方案

通過對湘潭市環保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數十位官員進行訪談,借助內容分析法對訪談結果進行整理。通過整理了解到政府部門對生態環境建設越來越重視,與生態環境相關的政策逐步出臺。但生態環境治理面大范圍廣,不僅需要政府部門之間的相互協同與配合,還需要政府與各非政府部門進行溝通與協調。生態環境治理是當務之急,可持續治理與維護是保障。但現階段如何克服部門分割等執行障礙,政府官員感到困惑,并期望學術界給予理論支持。

2.4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治理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和考核制度

國家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有很多,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收效甚微。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有力的監督,監管不到位,此外,考核指標少而泛,缺乏靈活性、科學性,不能根據具體問題具體考量。甚至有的考核流于表面形式,并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總之,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應該由誰來監管,應該對哪些主體進行考核,如何讓考核的結果對生態環境的治理產生積極作用等問題都值得思考與探索。

3政策建議

3.1加強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宣傳教育,豐富宣傳教育形式和手段十分重要,尤其應當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要培養和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生態環境教育必不可少。生態環境教育能使人們了解生態環境的基礎知識,從而獲得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基本技能,并養成正確認識、理解、保護生態環境以及處理生態環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對于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問題,與其先污染后治理不如防患于未然,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培養民眾生態環保意識。在宣傳教育過程中,可以豐富宣傳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對不同人群分別采取其利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宣傳。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無處不在,接觸網絡的人群不斷擴大,網絡媒體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治理城鄉結合部的環境問題可以利用網絡媒體覆蓋面廣、便于接受、影響力大等特點積極宣傳教育,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調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完善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保障機制

完善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保障機制需要完善政策、法律、財力、技術等方面的保障。黨和政府應當加強對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治理的政策制度保障,建立長效治理機制。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結合城鄉結合部的特殊情況制定適宜的政策,并給予相應的法律保障。充實的財力保障必不可少,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涉及面廣、意義深遠的活動,僅靠政府的財政支持是不夠的,必須充分發揮公眾的積極主動性,擴大籌資范圍、拓寬籌資渠道,提供充分的物質保障。科學的指導和先進的技術是治理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的有力法寶。探討生態破壞的原因、分析破壞的影響以及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應用。總之,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持久戰,需集思廣益建立長效治理機制,不斷完善保障機制。

3.3重視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監督與考核

在多元主體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普遍提高的基礎上,應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即政府、居民、村民、企業等眾多利益相關主體之間相互監督機制。對于非政府主體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政府有權對其懲戒并追究法律責任;對于政府損害其他主體利益的決策,其相關主體有權提出控告。同時非政府組織之間也可以相互監督,任何對生態環境造成惡劣影響的活動都應被制止,有必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重視生態環境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實行捆綁制,將生態環境考核與經濟考核一并納入考核體系。考核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考核的對象應多元化,根據不同主體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總之,不論是監督還是考核都離不開多元主體共同配合協作。

3.4注重對城鄉結合部的工業園區進行治理,建立生態工業系統

由于城鄉結合部有著交通便利、土地成本低、資源豐富等優勢,很多企業應運而生。企業帶動城鄉結合部經濟發展的同時,對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影響,包括環境污染問題、資源能源問題、生態破壞問題,以及高新技術污染問題等。如果工業園區內建立生態工業系統,即某些企業的廢物和能源可以被其他企業消化吸收再利用,這種模式不但可以促進園區內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還可以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的目的。生態園區追求的是經濟、環境、社會協同發展并以環境效益為主。注重對城鄉結合部的工業園區進行治理,可以加強生態工業的宣傳,重構環境政策的綠色導向機制,積極開展城鄉結合部生態工業建設試點,逐步建立成生態工業系統。

作者:寧琳肖湘雄單位:湘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