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思考
時間:2022-09-19 06:14:00
導語:城鄉統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以大開放促大發展,實施城鄉統籌發展“大開放”戰略。主要任務是把握經濟全球化重要機遇,調整傳統產業結構,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施大城市帶大農村戰略,走一條內陸科學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道路。戰略目標是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承接產業轉移,擴大貿易規模,組織外派勞務,爭取到2010年進出口總額突破130億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達到20億美元,把**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密集區、出口制造基地和國際貿易中心、科技合作與技術創新平臺、國際金融資本聚集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堅持統籌城鄉對外開放,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城市建設。一是推動國別(地區)產業聚集發展。主要以韓國、日本、德國及臺灣地區在渝產業園區為載體,引進自動控制、汽車制造、裝備制造、芯片制造等產業鏈高端環節;以璧山、榮昌、永川等區縣為基地,發展鞋類、燈具、服裝、裝配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二是推動貿易與產業協調發展。建設好國家汽車、科技興貿醫藥、服務外包、裝備工業大型成套設備制造和農產品出口基地。三是推動企業海外和諧發展。主要是引導企業參與中非及與東盟的多雙邊合作項目,鼓勵與大型企業聯合承接海外工程。四是推動服務貿易縱深發展。主要是爭取金融、保險、電信、物流、教育、科研等領域服務貿易政策在**試點開放。
堅持“大開放大創新”,建立“一圈兩翼”開放型經濟新格局。一是開展主城科學發展示范。引導出口由無牌和貼牌向自主品牌轉變,指導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招商,提升出口制造國際競爭能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增強外商投資企業社會責任,完善涉外經濟公共服務新體系;二是推進中心城市改革試點。下放企業外貿出口經營權審核備案權、限額內新辦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核審批、三資企業的變更審核審批、外商邀請等外經貿行政權;三是進行庫區開放綜合試驗。落實“萬商西進”、“農產品示范區”、“農產品出口基地”、“外派勞務服務中心”、“國際無償援助”、“人才研修工程”等36個項目,建設15個“國家級萬畝生態蠶繭基地”、12個萬擔優質繭基地區縣(市),形成20000戶十擔戶、2000個百擔社、200個千擔村、20個萬擔優質繭基地鎮鄉。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推動貿易與產業同步發展。一是實現全球配置資源要素,加快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依托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天然氣與石油工、材料產業、創意產業等產業基地,引進IT芯片、天然氣和乙烯、機電和裝備制造等跨國公司戰略投資。二是加快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培育出口核心競爭力。主要建設汽車、摩托車、通機、船舶、IT等五大出口基地和生豬、柑桔、榨菜及鹽漬菜、茶葉、繭絲綢等五大出口示范區,擴大自主品牌出口。三是推動“走出去”便利化,開拓企業境外發展空間。建設韓中國際產業園區、中國(北非)突尼斯工貿園區、中國**(老撾)農業綜合園區建設,提供企業海外并購、資源開發、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便利化服務。
堅持建設內陸地區一流口岸,增強口岸的輻射力和聚集力。一是完善口岸設施配套服務。按照國際化大都市和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建設的要求,完善永川、江津口岸聯檢職能,推動寸灘港、人和公路等口岸建設和電子口岸電子聯網監管;二是構建西部航空國際貨運樞紐。主要開發和鞏固南亞、東南亞印度客貨航線、**—達卡和**—吉隆坡航班航線,發展萬州機場支線運輸;三是促進口岸物流發展。引進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增強碼頭、空港、涪陵、萬州口岸物資中轉、倉儲、加工、配送等區域性物流分撥功能;四是完善口岸協作機制。分別建立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監管倉庫、保稅倉庫、海關的關貿、稅貿、檢貿、工貿和港貿聯動機制。爭取到2010年建成以江北國際機場和寸灘水運兩個一類口岸,萬州水運、涪陵水運、江北公路、團結村鐵路四個二類口岸,實現機場旅客總吞吐量1200萬人次/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億噸。
堅持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相結合,建設內陸地區國際會展中心。一是完善服務貿易促進政策。試點啟用“修正BOP”統計辦法,參照貨物貿易促進政策鼓勵拓展物流、金融、保險、電信、教育、科研等領域國際業務,落實軟件、信息、金融、保險、文化、專利、旅游、運輸、建筑等出口鼓勵政策;二是培育服務貿易重點企業。依照“大開放、大格局、多主體”的發展思路,培育物流服務、軟件開發、跨境外包、職業教育、物業管理、經貿會展、設計咨詢等服務領域大型企業集團;按照國家鼓勵類產業政策向軟件外包、國際貨代、外派勞務中介、技術服務貿易、國際會展等企業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改善國際會展配套設施。依托國際會展中心和專業性技術展覽中心、工貿展覽中心等,引進國際會展專業管理機構,舉辦國際展會、國際雙邊會議、國際商務會議,把“渝洽會”打造成為投資、貿易、國際經濟合作交流展示平臺。四是加快國際會展機制改革。按照靠近產地或市場的原則,鼓勵國際會展專業機構入駐**,爭取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聯合承辦專業性會展,承辦進口商品專業博覽會。
堅持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進一步改善涉外經濟運行的環境。一是營造有利于開放的發展環境。強化“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關系開放形象”意識,積極營造“公平競爭、合作雙贏、共求發展”的發展環境;二是打造西部一流的商務環境。培育專業性服務機構,改善外籍人士就醫、外子女就學和休閑娛樂環境,營造誠信、透明、規范的市場環境;三是完善涉外公共服務職能。探索創新投資貿易促進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外經貿管理職能轉變,建立涉外經濟運行監測體系,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立發展開放型經濟長效促進政策。四是加快培訓涉外經濟人才。引進國際專業培訓機構,加快培養國際貿易、機械電子、計算機應用、物流倉儲、采購供應、電子商務、英語文秘、酒店管理等涉外經濟領域內的實用型人才。
- 上一篇:國稅與家鄉同成長征文
- 下一篇:村干部隊伍四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