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融合發展的措施范文

時間:2024-01-08 17:3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鄉融合發展的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城鄉融合發展的措施

篇1

江蘇“十三五”時期發展的總體目標,就是要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而“強富美高”戰略定位的每一個方面無不蘊含著協調發展的原則要求。具體而言,經濟強不僅是經濟綜合實力強,同時也應該是經濟結構整體強,要求必須正確處理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之間、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之間的關系,堅持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發展,堅持四化同步、軍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協調、結構優化。百姓富集中體現為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好,要求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與社會的關系,堅持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同步發展,確保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環境美強調的是生態環境質量優,要求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務之急是修補生態環境損壞短板。社會文明程度高則要求正確處理好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切實促進“硬實力”和“軟實力”一起增強。具體而言,以協調發展理念引領“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應著重抓好以下方面重點工作:

一、全面融入國家區域發展總體布局,在更高層次上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不是平均發展、同質發展,而是要主攻相對薄弱環節,實現優勢互補的差別化協調發展。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改革開放以來,我省一直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特別是“十二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實施,蘇南提升、蘇中崛起、蘇北振興實現重大突破,沿海地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片、增長帶,區域聯動融合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區域自然稟賦不同、發展基礎各異、區位環境有別,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2014年蘇北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蘇南的43%和51%,區域發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約發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課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長期戰略,由此帶來的實際成效將有利于發揮我省的比較優勢和某些地域的后發優勢,進一步優化生產力布局,為江蘇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后勁。為此,“十三五”時期,理應繼續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區域互補、南北聯動、跨江融合、陸海統籌,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一是推動全省三大區域發展與國家層面區域發展總體布局緊密結合,更大力度推動蘇南提升、蘇中崛起、蘇北振興,推進沿滬寧線和沿江地區、沿海地區、沿東隴海線地區特色發展,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二是高起點建設南京江北新區,加快南通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和連云港國家東中西合作示范區建設,打造長江經濟帶建設先行先導地區,規劃建設運河、淮河生態經濟帶和寧杭生態經濟帶,加快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區域快速交通體系和統一規范的區域政策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創新完善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二、扎實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

統籌城鄉發展是協調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難在全面,重在農村,難在農村,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同步推進城鄉共同繁榮,共同進步。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江蘇城鎮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礎實,城鎮化進程總體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是對照新階段新要求,城鎮化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質量水平還不夠高,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實質性打破,城鄉發展差距依然明顯。“十三五”時期,要加快實施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全面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格局,努力建設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先導區、示范區。一是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所謂“人的城鎮化”,就是要突出以人為本,提高城鎮化質量,將目標放在造福百姓、富裕農民上去。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二是完善新型城鎮化推進機制。以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契機,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等試點任務,積極探索完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三是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大“六個一體化”統籌推進力度,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公共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推進新一輪農村實事工程,促進農村經濟繁榮。

三、深入實施民生幸福工程,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同步發展

堅持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同步發展,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協調發展理念的核心要義之一。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會進步同樣也是發展,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理應內在統一、協調平衡。“十二五”以來,江蘇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連跨三個萬億元臺階,超過7萬億元,人均GDP超過8.8萬元,但相比之下,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不能同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這就要求在繼續做強經濟的同時必須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源做好教育、就業、社保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工作,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十三五”時期,要緊緊圍繞“七個更”的目標,深入實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機會公平,扎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推動民生建設邁上新臺階。一是持續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確保讓人民群眾擁有更滿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促進就業創業;三是推進新一輪脫貧幫扶工作,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四是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扎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健康江蘇”,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健全社會救助優撫體系,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確保人民群眾擁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是協調發展理念的客觀要求。堅持兩個文明并重,就是要堅持雙輪驅動、雙翼共振,促進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步增強,實現“身”“心”系統平衡發展。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之初就確定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戰略方針。新時期提出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推向前進。隨著江蘇經濟快速發展、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相當艱巨。“十三五”時期,要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把建設文化強省擺上突出位置,加快構筑思想文化建設高地和道德風尚建設高地,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一是加強先進思想文化引領。先進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和中心環節,要堅持以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心骨,深入推進思想理論建設,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二是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健康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現途徑,要豐富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實施文化精品創作工程,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三是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開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實施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內容,要加快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深化法治江蘇建設,筑牢維護公平正義的堅強防線。

篇2

《R魯周刊》: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諸城農業發展現狀。

孫吉海:改革創新是諸城的靚麗名片,先后創造了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農村社區化、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經驗。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獲批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市、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范市。

2016年諸城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農業產業化、農村社區化、工業園區化方面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縣域內加快推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在種養結合、產城融合、農業新型業態等方面出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措施,積極探索農業品牌化引領、園區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融合化發展“五化發展”新模式,形成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目標,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齊魯周刊》:在您看來,在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諸城有哪些可供其他縣市參考的經驗?

孫吉海:首先,我們通過創新種養結合新模式,推進農業內部融合發展。我們構建了三大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模式。截至2016年底,諸城市財政累計投入扶持資金2億元用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積極探索了多種形式的種養結合發展模式。同時,我們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種植業抓“三調”大田調大棚、山地調林果、零散調規模,畜牧業抓“兩提”提升標準質量、提升養殖效益,培優培強了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鼓勵各鎮街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將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農業技術的支撐非常關鍵,2016年,諸城市政府與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簽署三年合作協議,共建“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諸城研究中心”,中心充分發揮農規院的技術優勢,開展了廢棄物資源量調查,總結推廣了一批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為產業內部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此外,政府也為此設立了專門的研發基金。

其次,創新產業化經營,統籌三次產業發展。我們對農業龍頭企業加強扶持力度,推進農業“接二連三”,積極實施“工業下鄉”,大力發展產業融合示范園區,有18萬農民在家門口變成了產業工人。同時,鼓勵龍頭企業與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對接。通過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農場聯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新模式,打破傳統的工業和農業相分割的局面。

第三,創新城鄉四級平臺,承載產城融合發展。提升中心城區發展平臺,推進鎮街發展平臺,優化社區發展平臺,完善產業園區特色發展平臺。全市各類園區共吸納過億元項目300多個。整合土地、勞動力等資源要素,實行社區和產業園區同建,培育起特色產業社區132個,社區產業園入駐企業1229家。

第四,統籌協調要素整合,支撐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我們引導了4家金融機構在農村社區設立“金融服務站”,派駐金融服務人員707人,打造起“兩公里金融服務圈”。成立了建信村鎮銀行、泰豐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及5家小貸公司、2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在農村設立服務網點452個,發放涉農貸款293.5億元。通過強化農業科技下鄉,構建起城鄉一體的社區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再一個,就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2016年,諸城市財政累計投入扶持資金2億多元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其中投資4000萬元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孵化器;安排500萬元果茶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苗木繁育、示范園建設等工作。極大地推動了全市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的開展。

《齊魯周刊》:在您看來,在推進產業融合過程中,諸城還存在哪些問題?

孫吉海:一是種養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亟待加強。諸城市農牧業體量龐大,雖然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種養結合模式,但是總體上種養分離現象仍然存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不高、資源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增大,已成為種養業健康發展的限制因素。

二是三產融合程度還不夠高。諸城的汽車、食品、服裝紡織等主導產業均屬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帶動“三農”發展的力度不夠強。服務業中,生產業主要集中于城區、鎮區,對農業農村的服務范圍和力度還需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三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眾多,但真正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較少。多數新型經營主體成長慢、創新能力不強,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

四是資源要素存在瓶頸制約。農業農村的有效投入相對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涉農公共服務供給存在短板;社會資本和先進成熟的技術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擴散滲透進程緩慢,融合型人才欠缺。這些問題制約了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齊魯周刊》:產業融合與精準扶貧如何實現有機結合?

篇3

學習先進經驗,跨越發展得先機

為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作風建設年”活動之后,涼州區教育局注重教育發展內涵,狠抓教育質量,于2012年深入開展了“質量提升年”活動。

教育質量的提高,必須重視教學,必須依靠課堂,把先進辦學理念和優秀教學方法落實到全區所有中小學。

涼州區開展的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先進經驗宣講學習活動便是落實這一舉措的具體體現。

“聆聽這樣的報告,開闊了教育視野,明確了自己實踐新課改的努力方向。學習他人之長,是為了創新自己的工作;借鑒先進經驗,是為了改變現狀、超越自我!”涼州區黃羊鎮廣場中學楊偉元老師參加完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先進經驗宣講活動后深有感觸地說。

早在今年2月,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便對此次培訓學習活動作了安排。從3月24日起,涼州區教育局組織教研員、區直小學校長、區直小學青年骨干教師共四批62人赴浙江杭州西湖教育集團參加了全方位的“影子”培訓,有效探尋落實教育質量年工作目標和任務,穩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和經驗。全過程的“掛職”學習和“影子”培訓,使涼州區教研員、校長和一線教師近距離接觸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秀的教育方法。每一期培訓,參訓教師都認真撰寫學習心得,并在返校后進行示范課教學。培訓結束后,涼州區教育局在《涼州教育》結集刊印了教師培訓心得,分發至全區每一所學校。

為使先進經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5月21日起,涼州區教育局班子成員帶隊,抽選參加過“影子”培訓的20名校長和教師,分四個宣講小組在全區38個鄉鎮學區進行了42場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先進經驗宣講學習活動,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全員培訓。5月26日,涼州區教育局又舉行了1200多人參加的城區中小學教師學習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辦學經驗宣講大會,把宣講學習活動推向了。

一項學習活動能如此深入、系統地開展,表明了涼州區發展教育的決心。以學習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先進經驗為契機,一場聲勢浩大的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全面鋪開。

縮小城鄉差距,教育資源更優化

打造公平優質的教育,必須切實縮小城鄉、區域和校際間的差距。隨著武威市城鄉融合、工業強市和生態立市三大戰略的實施,人才的因素顯得更為關鍵,社會發展不僅需要高學歷的創造型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必須把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作為轉型跨越發展的基礎工程。

面對這一形勢,涼州區教育局以全面落實《綱要》為契機,把提高質量作為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突破口和落腳點,把內涵發展作為提高質量的核心,把提高教師素質和加強學校管理作為提高質量的根本出路,把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作為提高質量的重要保障,助力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努力實現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為保障和支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全面提升核心區教師綜合素質,涼州區教育局出臺了《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教師對流辦法》,從2012年起,每年從城區學校選派30名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優秀教師到核心區農村中小學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工作,與此同時,每年選拔50名核心區農村學校骨干教師到城區中小學進行為期1年的交流學習。

涼州區還堅持每年從城區中小學選派50名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到核心區農村中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通過專題報告、示范教學、說課評課、交流互動等形式,幫助核心區農村學校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教師對流讓涼州區形成了以城帶鄉、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城鄉教育工作新格局,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早在2011年,涼州區就以“兩基”迎國檢工作為契機,積極搶抓政策機遇,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采取政府撥款、動員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和部門幫扶等活動,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多措并舉改善辦學條件。爭取到省上下達的實驗教學專項經費1095萬元,為50所初級中學配備了理、化、生實驗儀器,為35所農村初中配備了理、化、生標準實驗臺桌,初中教學儀器全部配齊;為240所小學配備了數學、科學實驗儀器。爭取到省上下達的圖書購置經費219萬元,購置圖書19.7萬冊。

通過努力,如今全區中小學圖書室藏書豐富,音樂、體育、美術器材室設備一應俱全,活動室、檔案室、衛生室、實驗室器材不斷充實,各室均有專人負責管理,制度齊備、資料詳實、各盡其用,為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和學生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落實質量工程,質量提升有保障

作為百萬人口的大區,如何讓教育整體水平滿足教育強區的目標要求,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涼州區教育局新一屆領導班子著力思考的問題。

2011年,涼州區教育局班子成員集思廣益、創新舉措、銳意進取,通過改革學區、學校年度考核的辦法,加大支教力度,加強教育督查,規范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規范學區教師內部調配,規范教師選調進城和評優選先辦法,規范職稱評聘工作,對城區學校個別教師進行了調整交流,清退了城區代課教師等措施,進一步優化了教育資源,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規范了全區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行為,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篇4

正確處理規劃編制和規劃執行的關系

推動蘇中融合發展,重塑經濟地理,應當堅持規劃引領,增強規劃編制和執行水平。

注重規劃的編制。建議重點圍繞如何與長三角核心區對接融入,合理布局土地、人口、交通、產業等要素,編制高起點、高標準的蘇中地區發展規劃。規劃編制應當突出三點:一是前瞻性。根據國際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發展、城鎮化發展的新形勢,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新變化,提出應對策略,確定發展框架。二是統一性。注重與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寧鎮揚同城化規劃的銜接,注重三市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三是可操作性。從規劃編制之初,就充分考慮規劃執行問題,并提高到操作層面上,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注重規劃的執行。建議從三個層面增強規劃執行的嚴肅性。縣級層面應該擁有一定的規劃編制權,在保證與上位規劃一致的基礎上,認真執行好規劃,及時與上級和周邊地區溝通對接。地級市層面,在抓好自身規劃執行的同時,對縣級市一些重要區域的規劃加強指導和把關。省級層面,加強統籌,對蘇中地區發展規劃相關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規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正確處理產業集聚和錯位競爭的關系

蘇中地區應注重合理分工、差別競爭,以產業集聚強化發展優勢,以優勢互補提高發展效益。

注重產業協作,加快產業集聚。借鑒蘇南、蘇北共建園區的做法和經驗,引導蘇中開發區加強與蘇南開發區的結對合作。圍繞產業鏈前延后伸,加大龍頭項目、缺環項目、延伸項目招引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例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產業之一,上海、浙江,以及南京、鎮江、揚州、淮安等地均有一定的產業基礎。蘇中三市特別是揚州市,建議用足用好江蘇省支持蘇色產業發展的政策,精心服務上海大眾儀征分公司,積極爭取上海大眾二期項目落戶,努力打造江蘇乃至長三角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繼續加大汽車零部件項目招引力度,加快零部件項目集聚,打造以配套上海大眾為主,輻射周邊的零部件生產基地。

注重錯位競爭,培育產業特色。引導和支持南通重點發展依托江海的船舶、鋼鐵、化工等臨港產業以及與上海分工協作配套的其他產業;揚州重點培育壯大汽車、新能源、半導體照明、電子信息、化工等產業;泰州重點培育壯大醫藥、機電(船舶)、化工等產業。同樣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為例,建議蘇中三市特別是揚州市找準自身產業定位,根據不同車企的市場、消費人群的區別,確定產業發展重點,避免與長三角其他地區形成產業同構化、同質化競爭。

正確處理整體融入和局部率先的關系

考慮整體性,推動蘇中地區整體融合。一是加快推動同城化進程。建議蘇中三市主動融入寧鎮揚同城化和錫常泰、蘇通經濟圈建設,努力在設施、產業、資源、要素等方面提升融合度。加快規劃建設以軌道交通為重點的城際交通網絡,促進城市間無障礙對接。二是加快培育區域中心城市。南通全方位融入、對接上海,建設江海交匯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揚州圍繞建設“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的目標,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和文化底蘊、古城風貌與現代氣息并存的城市。泰州拓展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建設百萬人口大城市。三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議蘇中三市加快推動與下轄縣市同城化,引導各縣市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培育壯大重點中心鎮。抓住擴權強縣和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機遇,增強縣域經濟自主發展能力。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四是扶持薄弱地區發展。針對蘇中地區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按照《促進蘇中與蘇北結合部經濟相對薄弱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要求,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考慮差別化,推動部分地區率先融合。蘇中地區各個地方條件不同、基礎不同。在推動蘇中地區整體發展的同時,根據各個地方區位、產業、資源的不同,每個大市選擇1~2個縣市,打造融合發展的先行區。這一點在蘇中地區發展中已經有了實踐。例如,靖江2003年就與江陰合作建立了全國首家跨行政區域的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帶動了靖江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蘇南、蘇中的聯動開發起到了示范作用。下一步,建議進一步發揮靖江、啟東的先行優勢,將它們分別打造為泰州實施江海聯動開發的先行區,南通實施跨江聯動、轉型升級的先行區。此外,儀征作為寧鎮揚之間的節點城市,交通十分便捷,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與南京、揚州緊密相關,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社會管理等方面也與南京、揚州聯系密切,建議考慮將其打造為寧鎮揚同城化的先行區。

正確處理綜合開發和資源保護的關系

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加快開發進度。以過江通道和城際軌道建設為重點,以快速化、通勤化交通網絡建設為目標,推進蘇中三市與蘇南、上海綜合交通網絡的全面銜接。針對蘇中地區水網密布的情況,將水利工程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實施江河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小型農田水利、農村飲水安全和河道疏浚等工程。推進蘇中電網建設,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蘇中地區能源、信息保障水平。

以資源保護為紅線,推動可持續發展。應當堅持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對產業布局、資源配置等提出更為合理的戰略安排。建議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建議加強生態功能區保護,從嚴管控污染排放,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抓好重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長江岸線是蘇中三市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條件。一方面,進一步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加快實施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推進沿江深水泊位和內河干線航道建設,使南京沿江港口群具備類似于沿海港口的功能。另一方面,按照綜合開發、效益優先、集約利用、遠近結合、可持續利用的原則,統籌規劃長江岸線資源,科學劃分生產、生活、生態和預留岸線,做到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經濟與生態相結合。

正確處理發展、改革和穩定的關系

堅持將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當前,與上海及蘇南地區相比,蘇中地區最大的問題還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夠充分,突出表現在經濟實力、城鎮化水平、城鄉居民收入等方面存在差距。蘇中三市應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瞄準長三角核心區,在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速度,加快追趕進度,逐步消除與長三角核心區之間的差距,接近和達到長三角核心區發展水平。

堅持將改革作為最大紅利。江蘇省委、省政府針對蘇中三市的特點,提出了“一市一試點”的政策。其中,南通統籌沿江和沿海開發,統籌海洋和陸地產業發展,統籌海上和陸域資源的利用,創建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泰州依托產業基礎,深化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探索較后發展起來的地區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實現跨越并帶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揚州雖然地處江北,但是江南特色濃郁,與南京、鎮江同城化效應明顯,積極開展跨江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探索與蘇南全面對接、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當前,蘇中三市應充分把握機遇,積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根據各自試點任務,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未來5~10年改革框架性方案,以及最近1~3年的具體行動計劃。二是抓緊組建工作機構。成立綜合改革試點領導小組,設立改革辦公室,負責綜合改革的謀劃、統籌、推進、督辦工作。三是抓緊啟動相關改革。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穩步實施、綜合改革的思路,優先選擇部分重點領域、突出環節,率先啟動改革,以帶動綜合改革試點的整體突破。

堅持將穩定作為重要保障。改革必然牽涉利益格局的調整,往往會面臨方方面面的壓力和阻力。如何克服這些壓力和阻力,既需要基層的努力,更需要高層的決心。新一屆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改革,更加重視市場作用和政府職能轉變,放手、放權、放給市場正成為宏觀經濟的重要思路。因此,在推動蘇中地區改革的過程中,省級相關部門要帶頭支持改革,給予基層一定的試錯權,保護地方的積極性。地級市對縣級的指導、把關,應更多地側重于宏觀層面,不宜過于具體。尤其是在行政審批方面,建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精簡行政層級改革試點。縣級層面要統籌好改革力度與群眾接受程度的關系,既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又保證群眾利益不受損害。同時,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自覺參與和支持改革,共享改革成果。

正確處理政策支持和自我奮進的關系

推動蘇中融合發展、重塑經濟地理,既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蘇中三市的自力更生、加壓奮進。

篇5

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正面臨一些難得的機遇和自身優勢,但同時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也將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一是總體經濟上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我國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面臨復雜嚴峻形勢,影響“三農”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保持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難度加大。二是農業生產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農產品供應“優的不多,多的不優”現象普遍,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日趨緊迫,破題困難。三是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勢頭難以遏制,農產品優質優價實現難度仍然較大,農業經營性收入增長收窄;工業發展減速,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受限;農村改革進入深水區,農民財產性收入難以實現,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四是在糧食連年增產、農業持續向好的背后,各種生產要素已經繃得很緊,資源環境的“紅燈”開始亮起,農業呈現資源短缺、生態環境約束趨緊等新特征,農業生產的制約因素增多并相互交織、復雜多變;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農膜等投入品,帶來嚴重的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嚴重危及農產品生產能力提升和質量安全;部分地區地下水位明顯下降,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威脅,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已難以為繼。五是如何統籌協調河南省肩負的糧食安全重任與發展高效農業的關系,尤其是糧食生產中的國際國內價格倒掛,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擠壓,部分農產品結構性供求失衡,糧食生產在高起點上實現穩產增產等難題,這是河南省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以新理念引領河南省現代農業新發展

將三產融合發展理念作為破解縣域農村經濟發展新困境的一把鑰匙。縣域經濟不發達,產業發展缺活力,城鎮化水平難提高,要素活力待激活等,是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普遍遭遇的問題。而農業一直都是縣域以下的主體產業。由于農業的弱質低效性,單靠農業自身很難擺脫經濟“低谷”狀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必須有農業做基礎,同時又接二連三,極大拓展了農業的增值空間和產業發展領域。一些三產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已經充分展示了這種發展模式的價值功能。“十三五”時期,各地均應努力打造鏈條完整、功能互補、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農村產業融合格局,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或以產品為依托,創新發展訂單農業,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貸款擔保、保險資助等服務,發展產業鏈金融,開展共同營銷,打造聯合品牌。或以a業為依托,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建設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示范縣(市)和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推動專業化、規模化生產主體與龍頭企業、配套服務企業集群集聚。或以產權為依托,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試點,通過“保底+分紅”等形式讓農戶分享增值收益。或以產城融合為依托,探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引導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集中。或以產村融合為依托,進行特色村鎮建設,建設地方特色小鎮。

把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作為激發農業內生動力的根本措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優化配置生產要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地適應和滿足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就農業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就是“轉方式、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促融合”,即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產能結構,降低農業生產、流通、銷售等各類成本,補齊農田基礎設施薄弱、資源環境受限等各種短板,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寬農業價值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結合河南省實際,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必須確保口糧安全,也就是小麥和水稻生產,這是前提,但也要改變由過去過度強調高產向注重調優,注重品質,注重效益轉變。二是適應市場需求,該調減的調減,該調優的調優,如適當調減玉米種植,積極發展符合企業加工標準的強筋、弱筋優質專用小麥,市場細分的優質油用、食用花生,特別是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高油酸花生,苜蓿、全株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因地制宜發展優質干鮮果、設施瓜菜、高山冷涼菜、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在畜牧養殖業上積極促進以牛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發展,并積極與種植業結合發展循環農業。由此促進農業生產由以數量為主轉向數量質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場導向,努力增加綠色安全質好品優農產品的供給,增加特色農產品供給。三是要努力推進全省農業形成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和發展產業化的方向格局,以此加快構建全省現代農業的新型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實現轉方式、降成本、補短板、促融合的改革目標。四是要大力扶持產業模式和營銷模式創新,這對農產品結構優質化發展至關重要。在新型農業主體的培育中,優質農產品的價值不能合理有效實現,已經成為農業優質化發展的關鍵,農產品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仍是普遍現象,只有通過有效適宜的產業模式或營銷模式,農產品的優質優價才能得以體現。

以三大工程為抓手實現發展新飛躍

首先是“百千萬”工程。其是實施糧食核心區戰略的主抓手,是河南省的一張王牌,也是河南省的一大優勢。目前全省糧食生產已經實現12連增,夏糧實現13連增,創造了糧食生產史上的奇跡。但要在高起點上實現持續豐產豐收、再創新高,難度不言而喻。因此,今后糧食生產的重點應放在發展方式轉變,探索糧食持續穩定增長的有效途徑或模式上,包括育種目標的調整、技術的集成應用、新型主體培育、補貼政策的優化等。尤為重要的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強力推進糧食產業與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采取聯合、兼并、改組等形式,培育糧食產業融合發展主體,做大做強,扭轉“麥強面弱”局面,全面提升河南省糧食尤其是小麥的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篇6

關鍵詞:基本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融合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F840.68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1

截止2016年7月全國基本t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95億,同比增長5.7%,同時商業醫療保險也逐漸被接受,在我國有28.3%的城市居民將商業保險列為首選,有36.7%的消費者購買醫療保險,有57.3%的消費者認為在參加社會統籌醫療保險之外,還應再購買一些商業保險。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融合發展提出幾點認識與思考。

一、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融合發展的重要性

社會醫療保險是屬于社會保障制度的范疇。是通過立法的形式來強制實施的。費用由國家和個人共同承擔,通過醫療保險機構來統一管理。這種保險屬于社會福利事業,當所屬范圍的人群生病或者受到意外傷害時,國家給予一定范圍內的經濟補償。而商業醫療保險是由保險公司來運作經營的險種。它屬于健康保險范疇,是由保險人與投保人雙方按照自愿原則簽訂合同來實現的一種商業行為,保險公司可以從中盈利。盡管這兩種醫療保險在性質上、實施方式上、保障水平和保費負擔方式等不同,但兩者都是通過建立保險基金的方式為被保險人在患病時提供的經濟補助。

醫療保險包括國家強制實施的社會醫療保險,也包括由保險公司運作的商業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基礎,商業醫療保險是補充,兩種保險有著明顯的區別,又有著客觀的聯系。如果能把兩種保險相互整合,就能使人們在生病或者受到意外傷害時,降低風險。想達到這個目的,只有將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有效結合,才能收到相互促進的良好效果。

“低水平、廣覆蓋”的社會醫療保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參保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障,但無法滿足更高層次的醫療需求,基本醫療保險就如同汽車中的交通強制保險,固定的投保金額,只是為參保者提供基礎的保障。而起付線和封頂線之外的各種費用,基礎醫療保險是不予支持的。但重大疾病的發生,卻是客觀存在的,而巨額醫療費用,一般家庭是難以承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醫療保險就有了自身的存在價值,對于特殊情況,起到很好的完善和補充的作用。

二、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參保覆蓋面的問題

國家城鎮醫療制度覆蓋為全部人群。但目前任有一部分空當。雖然說是強制,但仍有一些企業負債累累,交納不了醫療保險費用,所屬職工不享受醫保。非公經濟組織人員流動性大,參保意識淡薄,有病參保、無病斷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部分城鎮居民外出務工,人戶分離,無法聯系,影響參保。還有很多人外出多年,戶口在農村,人卻長期生活在城市,重復登記人口信息問題嚴重,登記數量多,繳納數量少。二是部分城鎮居民認為城鎮居民醫保政策沒有新農合政策優惠,得到的實惠少,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分的城鎮居民寧可參加新農合也不愿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基層醫療資源相對缺乏,醫療技術落后

一些基層公立醫院改革緩慢,醫療技術滯后,“以藥養醫”問題從根本上得不到解決,大處方、亂檢查等現象依然嚴重。過度醫療和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的不規范,致使基層醫保全年有近50%的醫保病人轉外就醫,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和基金成本。

3.醫保辦理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群眾在醫保報銷上,普遍反映手續非常繁瑣。住院報銷很多還依靠手工結算,效率較代。醫保中心與定點醫院、定點藥店數據不能共享,什么藥能報銷,什么藥不能報銷。群眾不太明確,給群眾帶來很多不便,影響醫保的信譽。而醫管專業人才缺乏也體現的較明顯。

三、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

1.完善改革措施,著力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基本醫療保險是一種福利制度。應該從群眾的受益角度去設定。例如降低起付線,提高封頂線,使參保人盡可能得到實惠。在醫療保護范圍上,大病也可保,常見病,多發病也能預防和治療。醫療保險承載著社會的穩定,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同時應鼓勵商業保險的發展,不斷完善醫療保險。

2.加強經辦機構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服務質量

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范圍、標準、項目、結算辦法、定點醫療單位相關責任,優化業務流程,不斷強化醫保管理水平。加強信息系統建設,盡快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信息系統與基層社會服務平臺之間的聯網;繼續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大的方便。加強與商業保險公司之間的溝通,尋找合理的銜接辦法,通過宣傳商業保險的存在價值,讓人們消除對商業險在誠信層面的顧慮,慢慢接受。

3.加強基金管理,確保基金安全高效運行

建立健全基金年度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年度審計制度;建立公開透明的醫保基金信息公示和通報機制;嚴格“收支兩條線”制度,保證基金使用安全,使用合理有效;使參保人最大限度地享受這種社會醫療福利。逐步形成統一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最終實現高效的社會保險管理。

4.發展探索“全民醫保”新體制,實現城鄉醫療保險的管理一體化

篇7

城鄉供水一體化

措施:2011年9月,獨山縣在距縣城11.2公里之外的甲擺河建設應急工程。2012年初,又建設日供水10萬噸的縣城供水擴建工程。規劃將全縣分為北部、中部、中南部、南部四個供水區域進行科學供水,推進供水城鄉一體化建設。同時通過招引民資對國企供水體制進行改革,實施供水一張網工程,供水管網向鎮、村延伸。

成效:“十二五”時期,共完成水利投資4.7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2倍;甲擺應急供水工程、譚堯中型水庫已建成投入使用,告別“旱城”歷史;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人口15萬人;甲擺、洋蒙、堯弄、打漁河等一批大中型水庫正加快規劃建設。

城鄉公交一體化

措施:按照“南北延伸、東西擴展、無縫連接、分步推進、全面覆蓋”的總體要求,加大農村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全面實施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科學布局城鄉公共交通線路,合理設置農村公共交通候車亭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公共交通樞紐客運站點,優化城鄉公共交通網絡;加強公交改革,優化便民服務,進行班線車改革。

成效:已建成通村油(水泥)路119條870公里,比全省提前3年、全國提前5年實現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成功引進城市公交、出租車上市營運,“的士進城、公交進鎮、面的進村”全面覆蓋。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直達客運為主干,縣際班線客運和城市公共客運為聯接,農村客運為節點的通達城鄉、互聯互通的城鄉客運網絡。

城鄉教育一體化

措施:2011年起實施“科教強縣”戰略,按照“小學分散、初中集中、高中聚集”布局,實施“三名工程”(名生、名師、名校),推行幼教集團化辦學模式,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修建全省第一家縣級大學城,推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同步發展;積極推行集團化辦學模式,開放式辦學。

成效:獨山大學城一期完成,目前已入住上萬學生;先后與廣州大學附屬學校、貴陽興農中學等簽署教育發展、聯合辦學協議,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與江蘇海安縣、南京師范大學等展開教育合作;突破了28年來獨山學子沒有被清華北大錄取的“歷史”,全縣初中、高中教育成績節節攀高,躋身全州前列。

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

措施:積極探索實行集團化辦醫,對影山、基長、上司、下司、玉水、麻尾六個中心鎮衛生院的醫療業務交由獨山縣醫院和中醫院托管;加強醫務人員、資源配備和管理,結合縣區劃調整,從社區醫院調配部分人員到中心衛生院,保證中心衛生院基本醫療業務開展;實行醫療業務和學習“雙向制度”,縣級兩家醫院下派專家到所托管醫院進行“傳、帶、教”服務,四所分院輪回選派人員到縣級醫院進修學習,實現規范業務技術和診療水平。

成效: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實現了群眾就近就醫的意愿,實現了“常見病不出鄉”的目標;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成功創建二甲醫院,縣內留診率達到86%;全民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口計劃生育實現“雙降”目標。

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

措施:積極調動金融、通信、廣電網絡等資源向鎮村延伸,推進公共服務網點遍及全縣每個村居,實現金融服務“鎮鎮有”、通信服務“戶戶通”。擴大金融覆蓋面、加強城鄉金融網點建設,促進全縣經濟金融的良性互動和健康發展;全面統籌發展有線寬帶、無線寬帶的普及應用,積極推行寬帶進村入戶的發展戰略;全面啟動有線數字電視縣鄉聯網工程。

成效:目前已建成金融機構6家,全縣共有銀行服務網點49個,遍及所有鄉鎮;全縣光纖覆蓋率達100%,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通了寬帶,解決了廣大農村通信難、上網難等致富瓶頸問題;啟動有線數字電視縣鄉聯網工程,新建干線280公里,全縣原18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實現全覆蓋,新增農村有線數字電視用戶5000余戶,建成鄉鎮四位一體化廣播影視綜合服務站四個,農村電商實現村村有。

城鄉區域發展一體化

篇8

一、工作思路

為全力做好國家城鄉融合試點工作,結合實際,我局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構建“1+7”鄉村振興三年行動體系,深入實施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脫貧攻堅、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域推廣農村宅改試點等專項行動,落實全域一體理念,強化機制引導、產業支撐,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構建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機制,努力打造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

二、開展情況

(一)新農村建設工作推進情況

1.工作現狀: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要求,全面完成“三年掃一遍”目標。圍繞“七改三網”項目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提升。2017年投資800萬元建設的角山古陶文化旅游已初具規模,接待游客3萬人次;按照梅里公路沿線打造的思路,依托孔子文化、紅色文化,重點打造下戴、葉塘、里屋孔家村新農村示范點,為我區發展休閑游、文化觀光和紅色傳承游提供一個良好的基地。2019年我區重點打造的安山徐家村緊靠龍虎山大道上,依托龍虎山大旅游,以農家樂休閑旅游為主體,投資1000萬元,打造出一個嶄新的周末旅游休閑示范點。建立了村莊環境長效管護“五定包干”機制,采取第三方承包運營及村清掃分類、鎮收集、區轉運、市處理模式,并在下戴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2座農村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里屋孔家創造性建設七格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探索出經濟、可行、簡易的處理模式。通過將新農村建設與宅改工作掛鉤,創造性推動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力提升美麗宜居村莊建設水平。深入實施集鎮建管三年行動,加快補齊示范鎮發展短板,打造衛生整潔、功能配套、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鎮區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升鎮域發展水平。

2.面臨問題:因部分干部和老百姓思想還未轉變,對當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不足,導致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參與度不高,建設進度慢。村鎮建設和小集鎮建設內生動力不足。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資金嚴重不足。農村危房改造項目推進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不理想。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三年掃一遍”的基礎上,強化資金投入,推動新農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村點建設力度,描繪美好新畫卷。二是堅持專業的事專業人來做。針對唯一鄉鎮--鎮進行全域規劃設計,切實提升村鎮和小集鎮整體建設水平。

(二)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情況

1.開展情況:一是調整農業結構,創建農業品牌。依托城郊比較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蔬菜、水果、綠色水產品,畜禽養殖和花卉苗木等特色農業發展,新增蔬菜種植面積300畝,加快發展葡萄、草莓、紅心獼猴桃、蓮藕、油菜、雷竹等特色農業種植面積800畝,發展黑豚鼠、孔雀10000只、肉牛500頭等養殖產業,大力發展新320國道花卉苗木產業帶1000畝。新增三品一標企業6家、產品8個。二是壯大龍頭企業,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全區有省、市級龍頭企業19家,年增加值8億元,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主力軍。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組織120家,今年新增太空蓮種植、雷竹種植、肉鴿養殖等產業6家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成立3家稻蝦專業合作社,發展稻蝦種養面積500余畝、稻蛙種養面積80余畝。三是創建鄉村創新創業協會,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通過創建鄉村創新創業協會,目前已發展會員52人。2019年爭取省財政資金29.7萬元,培訓農民113人。

2.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農業產業地域存在局限。由于我區農業范圍小,形成規模的產業化、現代化農業項目缺乏。今年來,我區持續規劃用地,加大城市化建設,可用耕地進一步減少,農業產業發展用地受到極大的制約,成規模的土地流轉難以進行。二是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較低、產業化發展層次低。我區農業基本上是傳統農業+初步機械化的手段,機械化基礎薄弱,成規模、經營良好,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的企業較少,特色農業和“一村一品”大多數達不到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要求,技術含量不高,有特色沒規模,缺乏精加工、深加工農產品,發展受到限制。

3.對應策略和措施:一是在鎮建立產業示范園,依托示范園的帶動效應,將區域其他閑置園區比如官山園藝場,通過開發、流轉和轉租等方式利用起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二是做好農業產業優化升級。如東川綜合種養殖項目、橋東果蔬樂園基地、上桂三紅蜜柚種植項目、咀上羽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肉鴿養殖擴建項目、岱寶山萬頭種豬養殖場、里屋孔家1500畝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和畜禽定點屠宰廠建設項目。三是加大招商投資力度。下一步將外出到廣州、貴州等地積極招商引資。

(三)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健全和完善情況

1.產業扶貧發展現狀:以發展村集體經濟為主要抓手、以發展貧困戶自主產業為基礎,切實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今年共撥付扶貧資金141萬元發展6個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39戶,實現就業近20戶。同時幫助93戶貧困戶發展家庭種養殖產業,擴大家禽養殖規模10000只,稻蝦養殖70余畝,牛養殖規模140余頭,菌菇種植10000個菌菇棒。大力推動貧困戶自主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同時擴大我區農業規模幫助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

2.面臨的問題:一是地域限制,用于產業項目扶貧資金有限;二是合作社發展規模小,帶動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技術支撐,組織化程度較低,競爭力和示范作用不強,難以發展壯大。

3.下一階段的工作思路和建議:一是加大招商投資力度。以成規模、有產業鏈的成熟企業來幫助我區產業的有效發展,以成熟的模式、現成有效的經營模式拓寬產業發展的渠道。將特色農產品如彩色大米、紅心獼猴桃、紅心火龍果等高端特色產業作為發展的支柱,以質量來取代數量。二是以農業產業為基礎,結合第二、第三產業為支柱,發展農業、休閑“一條龍”產業鏈。如以上桂蔬菜基地為基礎,同時并舉采摘、游玩、飲食等方面,依托我區近郊地理特色,周末人流多的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鄉村觀光產業,帶動鄉村就業,增加收入。

(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推進情況

1.工作情況:目前我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完成。一是全面完成全區107個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和清產核資工作,并通過省級驗收,獲93分被評為優秀等級,在全省排名靠前。二是完成2個鄉鎮、15個村委會、86個村小組成員確認工作,確認農戶總數9382戶、成員確認總數30,322人、資產量化完成了104.48萬元。三是下發了《關于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規則和業務流程,積極推進登記賦碼工作。

篇9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職住分離;產城分離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到2013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3.7%。我國城鎮化發展模式表現為依靠土地買賣和依賴大城市發展為特點,雖然城鎮化率較高,但是目前城鎮化發展模式會造成資源浪費、用地緊張等“大城市病”,有悖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所以在新型城鎮化的帶動下,我國各地區建立了不同層次的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這些園區雖然帶動了城市與工業的發展,卻導致了城鎮化落后于工業化、“產城脫離”,無法滿足新型城鎮化的需求。所以“產城融合”成為每個城市發展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新型城鎮化中“產城融合”的必要性

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要素組成就是產業和人口,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人口的轉移。在新型城鎮化的驅動下,我國各地區建立了不同層次的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這些園區滿足了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需求,帶動了當地的工業發展,卻導致城鎮化進程落后于工業化進程、城鄉收入差距增大。“產”與“城”的脫離,滿足不了新型城鎮化的需求。“產城融合”實際上是指,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產業發展以城市為基礎,城市發展以產業為保障。達到人、產業、城市之間和諧、持續的發展模式。在新型城鎮化進程當中“產城融合”是必要的。“產城融合”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約,產業聚集;有利于增加就業人數,避免盲目城市化所帶來的用工不足的現象;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推動“產城融合”也就意味著不僅要重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且要推動高污染、高消耗產業轉型升級。在城市功能分區中,工業扮演了生產者的角色,城市則扮演了消費者的角色,城市發展要以產業為支撐,產業發展要以城市為依靠。雙方在發展上必須協調同步,才能順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有效避免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同步發展中的所產生的一系列經濟問題。

三、我國產城融合的問題

(一)人口壓力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功能薄弱。人口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的大型公共設施的建設又是吸引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在實施的過程中,一方面大型公共設施的選址和功能導向是由政府決定的,但是政府受到自身財力、實力和空間需求的影響,造成公共設施從規模、功能、性質等標準的下降。這就可能導致城市在建設公共設施時,只注重項目本身的配套功能建設,從而忽視了商業、生活、辦公等從屬功能的完善,因而無法滿足城市新城區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我國實行的是“誰開發,誰配套”的開發管理模式,這就導致了配套設施分散和規模小等問題,未能給城市發展帶來集聚的效果。

近年來,新城區的建設成為各個地市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首要任務,任何一個新城區的建設都要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此外,由于政府對新城區圈地范圍較大,因而包含了周邊許多農村區域,使大量農村人口“一夜之間”成為城鎮人口,這種虛假的城鎮化無法保證產城融合目標的實現。以鄭州市新區為例,鄭州新區包括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國際航空港區、中牟縣。該區范圍內有農村人口57.8萬人,政府將面臨大量農村人口安置問題。據資料統計,鄭州新區經過十年的建設,除了中牟縣還保留了原有的社會基礎設施以外,鄭州新區的教育、體育、醫療等體現城市社會服務設施的缺口依然很大。對于一個現代化的新區來說,社會服務設施相對薄弱,城市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新房入住率低,職住分離現象嚴重。新房入住率和職住分離比是判斷產城融合的重要指標。按照國際慣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間為合理,10%―20%之間為危險區間,20%以上為嚴重積壓區。鄭州東區被稱為“鬼城”,據2011年調研數據統計,區內商品房空置率為50%,較為偏遠的地方新房空置率為60%―70%。

職住比是指本區內上班人數與居住人數的比例關系,國際上產城融合較為合理的職住比為50%―60%。但是在我國,特別是發達和較發達的城市,城市新區的建設以房地產為先,房地產商受利益所驅動往往急于預售房屋,購房者基于炒房心里,首先購置居于新區核心有升值價值的房產。當政府職能部門和產業遷入新區時,核心地位的房產早已預售一空。房價增長速度過快,導致真正在新區工作的職工買不起住房,因此上班只能往返于新老城區之間。職住分離使新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加劇了“鬼城”的形成,也間接造成交通擁擠。

(三)產城互動不夠。新區的產業布局應該結合城市的發展定位來規劃,規定入住產業的門檻,保證產業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但由于新區建設初期,缺乏經驗和技術指導,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勢必會導致一些錯誤的產生。降低入駐產業門檻,使得園區缺乏帶頭產業和核心競爭力,造成產業之間一盤散沙,產業之間互動能力差。這不僅達不到預期規劃,更不會促進產城融合的發展,以鄭州新區為例,從2009年至今,經過十幾年的建設,鄭州新區形成了五大功能區,但是產業分布和產業聚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鄭州新區產業一覽表

數據來源:《鄭州新區產業發展戰略規劃》(2010)

四、關于城市新區產城融合的改進措施

(一)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優勢,構建城市、產業、人和諧發展模式。在城鎮化進程高速推進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有些村莊土地被征用,農民失去經濟來源,而且村莊也成為城中村,這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成為城市新區產城融合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如果這部分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不但會造成新區的人力資源流失和新區產業發展速度降低,還會產生“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政府應該發揮引導職能,健全社會保障體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寬松的環境,提供可靠的就業信息;政府應該設立專項資金,對于培訓中的農民給于經濟補貼,對于農民自主創業的要縮減貸款的環節。其次,改革戶籍制度,消除城鄉二元對立實現城鄉一體化,讓進城務工的農民享受同等的社會福利。再次,大量的農村居民遷入大城市,會造成城市擁堵加劇,教育和醫療資源緊缺;大城市的集聚效應可能會造成“馬太效應”。所以體制的改革要全面的進行,在改革戶籍制度的同時,也要對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改革。只有實現城鄉一體化才能更好的促進“產城融合”的發展。

(二)加強新區社會服務功能建設。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新區建設往往都忽略了社會服務的功能,滿足不了新區居民的各項需求。因此今后一個較長的時間要把社會服務建設作為重點。在這方面有幾點建議,第一,城市新區社會服務功能的發展既要強調協調,又要強調與時俱進。第二,要制定完善新區社會服務事業的規劃,國內可以借鑒上海浦東新區的發展經驗,制定城市新區社會服務發展計劃,要有針對性,要涉及到不同層次的群體。第三,要加強政府、市場和城市之間協同合作。除了基本的公共服務由政府提供外,其它的社會服務由非政府組織或者私人提供,政府要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再者要大力扶持新區繼續的社會服務建設,并健全發展機制。第四,要完善社會運作機制,要做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格局。

(三)新區建設與功能用地混合使用。新區的建設,就內部而言要保持城市的各項功能的均衡,這樣才能實現城市功能的獨立化和空間環境生態化。一些傳統的城市受到雅典的影響,對于雅典中指出的“規劃城市的目的就是解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運行。”這一觀點有所誤解,誤解為每種功能都要有一個特定的區域,因而造成城市各項功能用地的空間割裂。為了保證新區的城市功能合理配置,可以參考雅典所述的功能進行分類組織,在保證主導產業用地的情況下,對剩余土地進行合理規劃和布局,可以兼顧其它功能的有機融合。以鄭州新區為例,組團發展是鄭州新區建設的發展模式,每個組團內部都應該有產業區、住宅區、商業區、市政基礎設施等,在組團內要滿足居民各種日常生活所需,在組團功能區之間,則要通過交通網連接起來,并給城市以后的發展預留充足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玨磊常州“鬼城”:造城運動導致新城區樓盤集中入住率極低二、三線城市地產經濟再引質疑[N].時代周報,2013(31):8

[2] 羅理章,張一.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與城市中國[J].城市問題,2012(9):9 -11

[3] 王青.以大型公共設施為導向的城市新區開發模式探討[J].現代城市研究,2008(11):47 -52

[4] 馮春萍.德國魯爾工業區持續發展的成功經驗 [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 2003(2):47-52

[5] 劉榮增,王淑華. 城市新區的產城融合[J].城市問題 2013(6):18-22

篇10

我國信息消費現狀比較分析

信息消費是一種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廣義信息消費是指以信息含量比較高的產品與服務作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主要包括信息化設備及系統、傳統信息服務和現代信息服務等。狹義的信息消費是指應用信息基礎設施進行的人際交流、信息傳輸與信息獲取的消費活動,具體包括信息終端產品、電信服務、廣電傳輸服務和基于網絡的信息內容服務。信息消費可分為政府信息消費、企業信息消費和居民信息消費三種類型。

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普及,新型信息終端大量涌現,信息內容和服務日益豐富,信息消費日趨活躍,不斷引發新的投資消費需求,成為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制定促進信息消費和投資的發展政策,通過積極培育發展新的消費熱點,開拓壯大信息消費市場,以緩解當前面臨的經濟困境。工信部研究表明“信息消費具有結構層次高、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是近年來各國重點培育的新興消費熱點,也是我國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最近兩年,在國內總體消費需求呈現疲弱的態勢下,信息消費需求增長卻非常強勁。寬帶網絡和信息終端的迅速普及,促使信息消費需求潛力得以在較短時間內充分釋放。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快速發展,極大促進了移動互聯網和智能信息終端等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發展壯大。同時,3G、4G移動通信網絡的加快建設,也加速了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應用,眾多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入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電腦等制造行業,進一步刺激了移動智能終端和應用程序商店的信息消費需求。可以預見,未來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應用服務為核心的信息消費將極大地激發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

眾所周知,人們在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等日常行為中,蘊藏著巨大的消費需求。這種消費需求能否被激發,轉變為正常的消費行為,關鍵在于人們對產品價值的認可程度,在于市場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否帶來便捷、享受、快樂的“正能量”。

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產業轉型升級同樣也離不開信息服務和信息消費。信息化和工業化加快融合亟待發展壯大生產性信息技術服務;農業現代化依賴于建立完善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信息服務業更是信息消費潛在的重點熱點領域。可以這樣說,信息服務已滲透到各行各業和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離開了信息服務,人類社會發展就會出現嚴重的倒退。

信息消費既是當前擴大內需的引燃點,也是引發新一輪投資需求的重要熱點。這是因為,信息消費對擴大內需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看得見的市場需求方面,而且體現在對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產業領域的投資拉動方面。根據工信部預測,未來三年內,由信息消費引致的國內寬帶網絡投資、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領域投資累計將超過10萬億元,由此帶動的GDP增長將超過33萬億元,強勁而有力地支撐和帶動著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培育發展我國信息消費的主要對策

根據黨的“十”對擴大消費的新要求,應牢牢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深入研究信息消費的發展趨勢和規律,超前謀劃通過信息消費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的前瞻性對策,研究制定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開發新型信息消費產品與服務、促進信息消費快速增長的有效政策措施。

要抓好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制定出臺促進信息消費的有效政策。加強前瞻研究,根據消費升級和擴大信息消費的要求,加快制定信息消費促進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意見,推進實施信息消費促進工程,積極培育信息消費增長熱點。加強信息消費環境建設,建立支撐信息消費政策法規體系、網絡信任體系,普及信息化知識與信息技術技能培訓,增強公眾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強化信息資源和個人信息保護,保障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安全。設立信息消費救濟制度,對城市殘疾人員、貧困人口、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以及廣大西部和農村地區人口購買智能手機、計算機、電視機以及寬帶接入服務進行補貼。

抓實產品服務創新,研究開發新型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加快終端融合產品創新,深入基層各行各業各領域市場需求調研,支持信息技術軟硬件企業、信息內容服務企業、信息增值服務企業加強合作,推動公共信息產品和融合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擴大供給能力和信息消費市場規模。推動商業發展模式創新。鼓勵廣電、通信運營企業與信息內容提供商、信息增值服務企業包括終端產品制造企業開展商業合作,互利共贏,大力推進新融合產品(服務)在政務、經濟、城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促進新的信息產品與服務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積極引導金融、物流、商貿、旅游、科技、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推廣普及本地化移動支付服務,推動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產業向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