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調整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07:35: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貿易調整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對外貿易結構調整論文
【內容提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日本經濟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長的停滯期,“四小龍”和東盟國家則較快地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也保持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高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日本官方指出,以日本為領頭雁的東亞雁行模式業已結束。那么,日本官方的這一表態是否表明雁行模式真的終結了呢?本文對比了日本與“四小龍”和部分東盟國家出口主導產品的差異,闡明了日本和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巨大差距之后,說明雁行模式仍有存在的必要,關鍵取決于日本經濟的恢復和對外貿易結構的調整。
【摘要題】他山之石
【英文摘要】From1990sof20century,thereexistgreatdifferencesbetweenJapanandother
easternAsiacountriesintheeconomicgrowth.FoursmalldragonsandASEANcountries
getridof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quickly.Chinakeepthehighlevelofeconomic
growthbeginfromthetakingofreformandopenpolicy.Underthesebackgrounds,J
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探究論文
加工貿易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現已超過一般貿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文獻已對加工貿易的興起以及在我國開放經濟中的作用做了細致地分析。但是,由于加工貿易本身的特性,以及在我國發展過程所顯現出來的不足,諸如,與國內產業關聯性弱,固化我國靜態比較優勢,對一般貿易產生擠壓,不利于技術進步,以及監管困難易引發走私和稅收流失等等,也使一些學者和實際部門人士對加工貿易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現行優惠政策提出諸多質疑。因此,今后我國加工貿易應如何發展,現行的政策應如何調整,有必要深入探討。
一、分析的前提和框架
本文對我國加工貿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開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下文簡稱《十五綱要》)。加工貿易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的目標應服從于并有助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已制定《十五綱要》,這是今后五年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也應以此為指南。本文將以《十五綱要》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對現行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剖析,提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作出建議。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已經加入WTO,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變,也有不利的改變。為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我們在制訂一切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入世”的影響。我們將主要就“入世”對加工貿易的中間品替代,對加工貿易的出口以及貿易磨擦公平解決等方面來討論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
3.加工貿易的“進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現實中,加工貿易就是對“兩頭在外,中間在內”這樣一種特殊的貿易方式的界定。我們對加工貿易的理解和研究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貿易方式”。“加工”屬于“中間在內”環節。它是東道國投入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對進口投入要素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它表現為國際分工。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加工貿易的實質是“兩頭在外”。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從國際市場購入,加工制成品應全部出口。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利用“加工貿易”這一貿易方式,往往實行相關的政策措施,對原材料等中間品的進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勵性的,特別是確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貿易對本國的經濟、外貿發展有著其他貿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對加工貿易的研究與對其相關的政策探討總是無法剝離的。因此,加工貿易是由“進口——加工——出口”三個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成其為加工貿易。本文將按照這一框架,分別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這三個部分的政策劃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確的,一項政策會影響三個環節。但就我們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這種不精確并不十分緊要,因而我們在文中并未嚴格拘泥于這種劃分。而分三個環節分別進行論述的好處在于,有利于我們基于加工貿易的內在運行機理和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來討論相關政策,從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議更具有針對性。
國際貿易策略調整畢業論文
在全球經濟失衡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實力總體上還不夠強,尚沒有力量改變世界經濟格局,應該從自身平衡出發,主動對開放戰略中的外貿、外資、外匯、外交等對外經濟政策進行適時調整,以適應世界經濟變化的挑戰。
一個國家的貿易結構、貿易方式和貿易政策,是這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產業水平和比較優勢在貿易上的真實反映。改革開放我們走過了20多年歷程,經濟發展的模式主要是模仿型經濟、粗放型經濟、生產主導型經濟,那時候我們缺資本、缺技術、缺人才、缺管理經驗、缺商業運營模式,不得不走這樣的道路。如果說我國過去主要是世界加工廠,將來主要應該是世界的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和人才密集的區域;過去在國際產業鏈中處于低端,今后主要是向高端發展;過去在“微笑曲線”的底部,將來要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在經濟增長方式上,過去我們注重的是流量、是銷售總額、是進出口總額,未來我們追求的是創造財富的存量和增量;過去我們注重的是GDP的總量,是經濟增長的速度,未來我們更注重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是創造了多少利潤,創造了多少稅收,創造了多少就業,創造了多少研發能力,創造了多少技術專利,創造了多少知名品牌,特別是跨越國界的世界名牌。
中國1978年以來經歷了28年的改革,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多變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我國經濟已經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自然經濟、產品經濟轉向商品經濟,從封閉型經濟轉向開放型經濟,從總體上短缺經濟轉向總體上的過剩經濟,從供給約束型經濟轉向需求約束型經濟,從政府主導型經濟轉向微觀經濟自增長型經濟。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著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新的轉型,即從模仿型經濟轉向創造型經濟,從粗放型經濟轉向集約型、循環型經濟,從生產主導型經濟轉向流通先導型經濟,從速度型經濟轉向和諧型經濟。這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轉變,而是一種財富創造方式的轉變。認識這一點,主動地進行對外開放戰略包括貿易政策的調整。
第一,要推動我國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型
這是戰略目標的轉變。我國現在是第三大貿易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68倍,年均增長16.8%。專家預測,在未來三年內,中國有可能超過德國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我國貿易總量從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不僅僅是位次的上移,而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全球貿易格局、全球經濟格局乃至全球政治格局新的洗牌和調整。
我國雖然貿易總量迅速上升,但是國際競爭力還比較低,應該改變這種規模擴張、數量擴張和外延擴張的道路,改變對外貿易的核心競爭力、綜合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低下的被動格局。中國對外貿易已經走過的路程,一些代價是中國改革開放和鑒于中國國情必須要付的成本,但是現在到了轉型時期。對于已經獲得的國際市場份額,決不能輕易放棄或收縮,這是幾代領導人帶領全國人民經過20多年艱苦努力形成的世界貿易格局,是來之不易的成就,一旦由于我們的政策舉措不當失去,再想重新獲得是不可能的。我們要把力量下在實現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型上,通過貿易結構、貿易方式和貿易政策的調整,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完成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強的轉變歷程。
我國加工貿易政策調整論文
加工貿易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現已超過一般貿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文獻已對加工貿易的興起以及在我國開放經濟中的作用做了細致地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下文簡稱《十五綱要》)。加工貿易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的目標應服從于并有助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已制定《十五綱要》,這是今后五年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也應以此為指南。本文將以《十五綱要》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對現行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剖析,提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作出建議。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已經加入WTO,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變,也有不利的改變。為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我們在制訂一切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入世”的研究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貿易方式”。“加工”屬于“中間在內”環節。它是東道國投入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對進口投入要素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它表現為國際分工。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加工貿易的實質是“兩頭在外”。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從國際市場購入,加工制成品應全部出口。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利用“加工貿易”這一貿易方式,往往實行相關的政策措施,對原材料等中間品的進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勵性的,特別是確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貿易對本國的經濟、外貿發展有著其他貿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對加工貿易的研究與對其相關的政策探討總是無法剝離的。因此,加工貿易是由“進口——加工——出口”三個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成其為加工貿易。本文將按照這一框架,分別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這三個部分的政策劃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確的,一項政策會影響三個環節。但就我們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這種不精確并不十分緊要,因而我們在文中并未嚴格拘泥于這種劃分。而分三個環節分別進行論述的好處在于,有利于我們基于加工貿易的內在運行機理和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來討論相關政策,從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議更具有針對性。
二、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
我們認為,我國加工貿易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發展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的確立,應緊緊圍繞《十五綱要》制定的總體戰略目標來進行。根據加工貿易本身的特性及作用,《十五綱要》中所涉及的就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出口等問題值得我們在考慮加工貿易政策時重點注意:
1.關于就業。大力發展和鼓勵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加工貿易,在我國仍然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加工貿易從事的大多仍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加工,應該說這符合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所決定的比較優勢,對于緩解就業壓力,創造就業機會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實現《十五綱要》提出的有關就業的目標,有必要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因為,首先,就業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出口貿易的擴大;其次,以我國目前的工業發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備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換言之,要擴大出口,我們所能依賴的,就是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生產環節的加工貿易。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永遠停留在為跨國公司當加工裝配車間的階段,相反,在發展加工貿易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學習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建立營銷渠道,積累資本,努力將出口產業升級至更高的技術層次。但是,在完成這個過程之前,作為一種過渡,采取加工貿易的方式來緩解就業壓力,積累資金、技術包括經驗都是完全必要而且必須的。
我國貿易戰略調整分析論文
一、出口商品結構對我國貿易條件的影響
出口商品結構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的各類商品或某種商品在對外貿易中的構成,即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出口額與整個貿易額的比,是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結構狀況的重要指標,對該產品的出口將拉動國內的生產,形成規模經濟。雖然我國工業制成品1981年首次超過初級產品的出口,但是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結構才真正實現了從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轉變完成后,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和優化則主要表現為工業制成品中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與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品分別所占出口總額的比重變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調整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出口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促進了工業制成品出口的增長。在這一階段,由過去出口初級產品為主向輕紡類半制成品、中間品轉變,特點是較低技術含量,粗加工、簡單加工。
第二階段:1992年-2003年。1991年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所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達到了62.2%的頂峰后,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速強勁,所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從1990年的15%上升到2000年的47.4%。因此,這一時期是以出口輕紡產品為主向出口機電化工、高新技術產品等重化工產品轉變,其特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口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程度提升。
第三階段:2004年及其以后。2004年,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所占出口份額首次超過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44%的份額,達到49.4%,使其成為促進工業制成品持續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動力,順利完成了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結構(輕紡產品等)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重化工、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結構的轉變。根據海關歷年公布的數據,從我國出口商品構成情況來看(按SITC分類),2004-2006年初級產品分別為405.5億美元、490.4億美元和475.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6.5%、20.9%和7.8%;工業制成品分別為5528.2億美元、7129.6億美元、8274.9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7%、29%和28.8%。
但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依然是低附加值、低工資、低技術密集度、高競爭強度的產業和加工環節,基本上處于世界產業鏈的末端。我國現階段的出口產品相對集中在紡織品、服裝、鞋類、玩具和食品等,多屬價格敏感性商品,這類產品一般技術含量不高或產品開發、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大多出口企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價格競爭。在貿易快速增長的前提下,表現為出口萎縮,進口增長而導致的貿易收支逆差。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潛在危險在于:在貿易條件下降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出現經濟增長與國家凈福利增加的背離,陷入貧困化增長的困境。因為初級產品或勞動密集型產品是需求彈性小的產品,在國際價格下降的情況下,需要大量的出口來彌補損失,因而有可能出現出口規模越大,國家凈福利損失越多的現象。
加工專業貿易政策調整分析論文
加工貿易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現已超過一般貿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文獻已對加工貿易的興起以及在我國開放經濟中的作用做了細致地分析。但是,由于加工貿易本身的特性,以及在我國發展過程所顯現出來的不足,諸如,與國內產業關聯性弱,固化我國靜態比較優勢,對一般貿易產生擠壓,不利于技術進步,以及監管困難易引發走私和稅收流失等等,也使一些學者和實際部門人士對加工貿易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現行優惠政策提出諸多質疑。因此,今后我國加工貿易應如何發展,現行的政策應如何調整,有必要深入探討。
一、分析的前提和框架
本文對我國加工貿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開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下文簡稱《十五綱要》)。加工貿易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的目標應服從于并有助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已制定《十五綱要》,這是今后五年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也應以此為指南。本文將以《十五綱要》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對現行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剖析,提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作出建議。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已經加入WTO,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變,也有不利的改變。為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我們在制訂一切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入世”的影響。我們將主要就“入世”對加工貿易的中間品替代,對加工貿易的出口以及貿易磨擦公平解決等方面來討論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
3.加工貿易的“進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現實中,加工貿易就是對“兩頭在外,中間在內”這樣一種特殊的貿易方式的界定。我們對加工貿易的理解和研究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貿易方式”。“加工”屬于“中間在內”環節。它是東道國投入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對進口投入要素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它表現為國際分工。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加工貿易的實質是“兩頭在外”。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從國際市場購入,加工制成品應全部出口。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利用“加工貿易”這一貿易方式,往往實行相關的政策措施,對原材料等中間品的進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勵性的,特別是確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貿易對本國的經濟、外貿發展有著其他貿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對加工貿易的研究與對其相關的政策探討總是無法剝離的。因此,加工貿易是由“進口——加工——出口”三個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成其為加工貿易。本文將按照這一框架,分別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這三個部分的政策劃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確的,一項政策會影響三個環節。但就我們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這種不精確并不十分緊要,因而我們在文中并未嚴格拘泥于這種劃分。而分三個環節分別進行論述的好處在于,有利于我們基于加工貿易的內在運行機理和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來討論相關政策,從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議更具有針對性。
經濟貿易政策調整論文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日本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中日兩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從此中日關系揭開了新的一頁,日本政府對華政策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回顧30年來日本對華經貿政策的演變和發展,總體來說,日本采取的是積極發展中日經貿關系的政策,但在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根據自身的經濟利益出發,結合國際形勢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
一、推行自主外交下的日本對華政策
進入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過戰后經濟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經濟實力大增,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日本外交開始推行以日美關系為基軸的自主外交。事實上,在20世紀5、60年代的日本外交就典型地搖擺于“對美一邊倒”與推行自主外交之間,對美牟取利益時,就“對美一邊倒”;對華牟取利益時,就搞自主外交。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開始調整對華政策,特別是“尼克松沖擊”,促使日本必須調整對華外交政策,推行自主外交。1972年7月7日,田中角榮組閣的當天,在首次的內閣會議上,提出“在外交方面,要加緊實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要在動蕩的世界形勢中強有力地推進和平外交”,“中國的問題是最大的外交問題”。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對華采取的經貿政策主要是以本國的國家利益為前提,推動中日經貿關系向前發展。在這一政策的指導下,1974年—1975年締結了貿易、航空和漁業協定。1978年—1979年又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中日長期貿易協定》等文件,并開始商定由日方提供第一次日元貸款。
在這一時期,雖然日本極力推行自主外交,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末期,美國出于聯華抑蘇的目的,在中日關系上,采取了支持中國的政策,使日本在對華經貿政策上不得不采取積極的態度,特別是在日本對華貸款方面表現更為明顯。1979年10月17日—18日,日美在華盛頓協商對華援助計劃時,日美出現意見不一,美方要求明文規定,日本對華提供日元貸款“沒有附加條件”。對此日本的通產省表示反對,最后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不得不同意“原則上沒有附加條件”[1]。
也正是在日本采取積極的對華政策和美國的支持下,中日貿易關系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980年中日貿易額達到89.1億美元,與建交時1972年的10.4億美元相比增長近9倍(表—1)。這一時期也是中日貿易發展最順利的時期,增長幅度大都在兩位數以上。
表—1:70年代中日貿易進出口
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分析論文
加工貿易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現已超過一般貿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文獻已對加工貿易的興起以及在我國開放經濟中的作用做了細致地分析。但是,由于加工貿易本身的特性,以及在我國發展過程所顯現出來的不足,諸如,與國內產業關聯性弱,固化我國靜態比較優勢,對一般貿易產生擠壓,不利于技術進步,以及監管困難易引發走私和稅收流失等等,也使一些學者和實際部門人士對加工貿易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現行優惠政策提出諸多質疑。因此,今后我國加工貿易應如何發展,現行的政策應如何調整,有必要深入探討。s0100
一、分析的前提和框架
本文對我國加工貿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開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下文簡稱《十五綱要》)。加工貿易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的目標應服從于并有助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已制定《十五綱要》,這是今后五年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也應以此為指南。本文將以《十五綱要》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對現行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剖析,提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作出建議。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已經加入WTO,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變,也有不利的改變。為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我們在制訂一切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入世”的影響。我們將主要就“入世”對加工貿易的中間品替代,對加工貿易的出口以及貿易磨擦公平解決等方面來討論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
3.加工貿易的“進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現實中,加工貿易就是對“兩頭在外,中間在內”這樣一種特殊的貿易方式的界定。我們對加工貿易的理解和研究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貿易方式”。“加工”屬于“中間在內”環節。它是東道國投入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對進口投入要素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它表現為國際分工。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加工貿易的實質是“兩頭在外”。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從國際市場購入,加工制成品應全部出口。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利用“加工貿易”這一貿易方式,往往實行相關的政策措施,對原材料等中間品的進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勵性的,特別是確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貿易對本國的經濟、外貿發展有著其他貿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對加工貿易的研究與對其相關的政策探討總是無法剝離的。因此,加工貿易是由“進口——加工——出口”三個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成其為加工貿易。本文將按照這一框架,分別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這三個部分的政策劃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確的,一項政策會影響三個環節。但就我們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這種不精確并不十分緊要,因而我們在文中并未嚴格拘泥于這種劃分。而分三個環節分別進行論述的好處在于,有利于我們基于加工貿易的內在運行機理和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來討論相關政策,從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議更具有針對性。
貿易自由化原則及稅收調整戰略論文
一、WTO的基本原則
(一)非歧視性原則
非歧視原則是指某一締約方對另一締約方的貿易待遇也同樣適用于其他締約方,不能對其他締約方實施歧視待遇。該原則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最惠國待遇,即各成員現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方的在貿易上的特權、優惠和豁免,也必須同樣給予成員國對方。二是國民待遇原則,對國外產品、服務給予不低于本國相同產品或服務的待遇,也就是享受與本國產品或服務相同的待遇。無論是最惠國待遇還是國民待遇,非歧視原則對我國各項政策確立韻基本要求就是對內對外必須一視同仁,不能搞區別對待。
(二)貿易自由化原則
貿易自由化原則是指所有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都要限制和取消一切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加大本國市場準入程度。該原則又包括關稅減讓原則和禁止數量限制原則。
1.關稅減讓原則:該原則指任何締約國都要大幅度削減關稅,而且,削減后的關稅應得到約束,不得進一步提高。
調整發展戰略發展對外貿易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知識經濟時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我國應采取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生產、分配、使用之上的經濟、知識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重要生產要素、國際貿易發展動因知識化、一國與另一國發生國際貿易的動因,主要是各國擁有的生產成本和資源稟賦不同、國際貿易交易對象高級化、國際貿易交易方式網絡化、國際貿易交易市場壟斷化、國際貿易利益分配兩極化、國際經濟協調貿易化、加大科技投入,鼓勵技術發明與創新、促進科學技術的吸收和應用,加快我國產業的升級換代、適時推行網絡貿易,開拓國際市場等,具體請詳見。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生產、分配、使用之上的經濟,它是一種以知識作為發展資本,靠人類智力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實現經濟增長的新型經濟形態。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知識既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又是國際競爭的重點。因此,知識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重要生產要素,同時,知識經濟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知識經濟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國際貿易的發展表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
一、知識經濟時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
1.國際貿易發展動因知識化
按照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古典的比較優勢理論和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一國與另一國發生國際貿易的動因,主要是各國擁有的生產成本和資源稟賦不同,按照生產成本的不同和資源要素豐缺盈余的程度進行國際分工,然后進行國際貿易,貿易雙方均能獲得擁有生產成本和資源稟賦相對優勢的貿易利益。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知識產業為主要標志的知識革命迅猛發展,我們正在邁向一個以智力資源和知識要素占有、分配、生產和消費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實力將代替資本成為競爭的根本要素,智力資源的豐缺盈余程度將成為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決定性因素,自然稟賦狀況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資源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逐漸被以知識和技術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所代替,科學技術知識將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的重要動因。社會發展的實踐經驗也證明了科學技術知識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對經濟的貢獻率在20世紀上半葉不到50%,但到90年代卻達到80%-85%;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也主要是通過科學技術進步獲得的。據美國商務部和美國電子協會統計,美國“新經濟”增長的1/4以上歸功于信息科學技術,今天對美國經濟起主導作用的是高技術信息產業,微軟、英特爾等已經取代了當年的三大汽車公司。此外,又據美國商務部和國家制造業協會的研究表明,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有關的工作崗位比制造業的平均工資高15%,高新技校產品的出口不僅利潤較高,而且使美國對經濟緊縮或經濟周期的抵抗力更強,高技術產品的出口成為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2.國際貿易交易對象高級化
- 上一篇:機關單位年終總結范文
- 下一篇:貿易影響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