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導入策略

時間:2022-06-09 04:37:29

導語:簡述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導入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導入策略

【摘要】課堂導入是歷史課程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一節課有個好的開端,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多半。出彩的課堂導入不但可以吸引學生,還可以學習興趣,快速地將學生“拉”回課堂,還可以拉近學生與書本、與教師的距離,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課堂導入;策略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也是打開這節課的一把鑰匙。這個環節至關重要。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會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授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歷史課堂如何有效地集中學生思維、吸引學生注意力,成為每位教學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何利用帶有啟發性質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快速地進入狀態呢?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導入策略

一、圖片對比,激發興趣

教學實踐表明:運用刺激性強度大、具有強烈對比性的圖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對歷史的探知欲。在講述《探尋新航路》時,我在課堂上出示了兩幅地圖,分別是15世紀歐洲人繪制的地圖和16世紀繪制的地圖。緊接著提問:這兩幅圖片有什么變化?學生觀察地圖后,找出變化:非洲變得完整了,16世紀的地圖上有了美洲。再次提問: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自然地引出“新航路開辟”這個內容。通過這樣對比性的導入,可以有效地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對教學主題進行深層次探索,就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教授《日本的明治維新》這一課時,先出示“現代化的日本”的一系列圖片,包括電腦、相機、汽車和動畫技術;接著出示“法西斯化的日本”的一系列圖片,包括731部隊、日軍的殺人比賽、軍事化教育,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日本一邊是進行現代化的建設,一邊卻是野蠻地實行法西斯主義?通過強烈的對比,學生馬上集中了注意力,認真聽課。

二、設置懸念,新穎獨特

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設置懸念,不但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內心求知欲,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講述《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課時,利用課件展示:一位八路軍代表,叫小林寬澄,他參加了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他來自日本,曾經做過和尚、是侵華日軍的一份子,后來成為抗日八路軍的一員。那么他為什么會加入八路軍呢?然后,我就告訴學生:學習了本課你們自然會明白。這種導入方式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時刻關注課堂講授過程中這位老人的動態。在講述《東漢的興亡》時,出示一段話:這是征服匈奴,疏通絲路,改變世界歷史歷程的朝代;這是一個白馬馱經,佛教傳入中國的時代;這是產生了張衡、張仲景、華佗、許慎等偉大人物的時代。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朝代呢?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很自然過渡到東漢王朝這節課。通過有效地設置懸念,先抓住學生的眼球,“勾”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拋出問題,指引學生思考,以此激發學生對歷史的探知渴望;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會主動地投入到歷史課堂。再如講述《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一課時,出示簡單幾句話:他的偶像是普羅米修斯,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他一生研究money,卻最缺money,他被稱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是誰?學生議論紛紛,這個人到底是誰?這時告訴學生他就是馬克思,由此導入本節課。

三、復習導入,溫故知新

通過復習舊知識,鞏固之前的學習成果,自然地引入新課,這是初中歷史教學必備的導入策略。例如:在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可以這樣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經濟大危機”,知道美國通過實行羅斯福新政,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擺脫了經濟危機;而德國和日本卻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為什么德國和日本會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因為他們實行法西斯專政)德國和日本也分別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和亞洲戰爭策源地。法西斯國家日益膨脹的侵略野心,促使他們不斷進行軍備競賽,使得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由此導入新課。又如:在講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課時,可以通過復習第一次世界大戰來導入新課。首先拋出兩個問題:一戰的性質和結果。學生通過回憶已學過的知識,知道一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霸權而的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接著,教師講述戰敗的德國必然會受到懲罰,由此引出《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這一課。復習導入的策略特別適用于復習課的學習。比如在復習《近代化的探索》這一單元時,可以利用時間軸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侵略戰爭以及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通過復習舊知,學生了解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導入,學生很容易理清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而且很好地引入了本節課要復習的內容——近代化的探索。利用“溫故知新”的導入策略,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歷史發展脈絡,理清歷史知識的來龍去脈,也有利于“利用知識的銜接,有效進行知識過渡,讓學生更好地明白歷史概念之間的因果關系”。

“教無定法”,有效即可,課堂導入,亦然。只要能夠快速地將學生的關注點“拉”回歷史課堂,就是“好”、優秀的導入。精彩的導入,也是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把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真正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吳敏芳.《初中歷史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分析》.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14).

[2]張雷.《未成曲調先有情——初中歷史課堂導入例談》.文教資料,2007年9月號上旬刊.

[3]呂作銀,陳家旺.《例析初中歷史課堂導入策略》.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年第7X期.

作者:傅萍萍 單位:昆山市陸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