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太極與身韻

時間:2022-03-07 02:22:00

導語:簡述太極與身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太極是中國傳統的武術類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同樣有著它在肢體運動上的獨特的特點。在簡單的接觸了太極之后,發現了在太極當中有著很多中國古典舞身韻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太極拳中的剛柔相濟,動靜交錯,與古典舞身韻的動作節奏存在著異同點,如果能夠深入分析太極拳的動勢韻律,有助于古典舞身韻自身節奏的變化與發展,對古典舞身韻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太極中國古典舞身韻肢體運動;

一、簡述太極與身韻

太極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武術當中最有特點的武種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太極拳是太極文化發展之來,必先知太極之含意。太極是展到巔峰時期的產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所謂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以及剛柔、動靜,莫不分陰陽,太極乘氣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這就是太極生陰陽之理。

“身韻”是中國古典舞“身法”與“韻律”的總稱,是舞者外部的技法范疇與表演的內涵的有機結合。中國古典舞在不斷的追求與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發現“身韻”成為體現中國古典舞精神和肢體所追尋的核心。

二、太極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形”方面上的借鑒與影響

古典舞身韻雖然有緊有慢且有動靜緩急之分,但無論是緊慢或動靜緩急,在通過中國古典舞身韻表現出來時,則緊慢分明,動靜有別,在套以舞段和音樂之中,總會略顯直白,稍顯僵硬,而太極的動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的這個特點剛好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在經過提煉加工和吸收了太極的這個特點后,可以使得身韻的表現當中揉以動靜相宜、緩急相貫、收放自如且行云流水。舞蹈《扇舞丹青》就非常貼切的表現了以上所述的幾點。它的一大特點是重其韻律,不張揚,不浮躁,通過舞者身體的快慢相宜、剛柔相濟、抑揚頓挫、錯落有致的運動,在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配合下,將太極與古典舞身韻的動靜、緩急、張弛和收放相結合,動作與古曲雖都連綿不斷行云流水,但動靜分明且錯落有致,做到了太極與古典舞身韻之美的比肩。

三、太極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勁”方面上的借鑒與影響

中國古典舞身韻對于“勁”雖然講究大開大合,并且講究“寸勁”的亮相,但是并不著重注意對于之前的過程與亮相之間的對比與落差,而在吸收了太極“剛柔相濟”的這個特點后既講究了合則為柔,開則為剛(即蓄則為柔,發則為剛)在運勁過程中表現為柔,在運動到落點時表現為剛,從而加強了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表現力,因有柔的鋪墊才能使剛顯得更為剛猛,也因有剛的剛猛才能使柔現代更為柔順,便可以使得中國古典舞身韻更加加深對于“勁”的運用。還是拿舞蹈《扇舞丹青》來舉例,它便是因為融入了“勁”這一元素而變得于以往打得其他作品大有區別,與以往女子古典舞相區別的是,它的語言打破了陰柔為主的風格,增加了剛性質感的表現。作品所營造出強弱、剛柔、力度、飄逸、靈動、穩重和突變等不同的效應,時而高山墜石、千里陣云、忽而春蠶吐絲、綿里藏針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夢如幻、如癡如醉。這種典型中國式的身體運動與太極的“剛柔相濟”不期而遇。而舞者那剛與弱、收與放、張與弛、急與緩、強與弱等動勢更加展示了中國古典舞身韻與太極相融合的典范。

四、太極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神”“氣”方面上的借鑒與影響

在以往的中國古典舞身韻學習當中,是非常非常注重對“神”的訓練,因為他們認為,只有“神”才是最能體現中國古典舞身韻風貌與審美的精髓,而這一階段的訓練則是“神、意、氣”的綜合訓練,但是對于中國古典舞身韻來說“神”“意”在以往的訓練和運用當中是已經是很普遍的,也在多年的發展和演變之后,變的精煉,也有了很高的造詣,但是對于“氣”的訓練和運用,始終不及“神”,無有貫徹的動作當中總是略顯突兀。而在肢體運動當中貫徹“神”,“氣”的運用其實極為重要,在這一點上太極把兩者融入的極為妥帖,太極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神”與“氣”的融合與運用自如、吐納自持。而“氣”的講究不僅僅只是字面意義上的呼吸的運用,當然太極要求的“氣”講究“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對于高強度的肢體運動和肌肉的收放有著比以為的普通呼吸更好的恢復性和呼吸的隱蔽性。更重要的是在肢體的運動當中,將“氣”也就是呼與吸、吐與納融合進身韻當中,這時,無論是柔美的動作、剛猛的亮相、張弛的轉換、收放的反差再配以“神”的有內而外的內心情感和“氣”的張與呼、馳與吸、收與納、放與吐的絲絲入扣的配合,就能做到人與舞與自然的融合;就能做到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動律、剛柔交錯的舞蹈動態和“神”“氣”與動律動態相融合的精神氣場。

如果中國古典舞身韻能深挖、借鑒和吸收太極的特點特征,并按照舞蹈所特有表現形式去發展,在韻律動態的處理上有新的認識和領悟,就可以大大加強古典舞身韻的觀賞性,提高其自身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宋)周敦頤.太極圖說.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金秋.舞蹈欣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唐滿成、金浩.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