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時間:2023-11-17 17:2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述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精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簡述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精神

篇1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2-0223-02

1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簡述

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黃子孫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凝結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和諧持中,崇德尚仁以及愛國主義情操等等。

(1)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造就了勤勞不屈的中華兒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至誠不息,不息則久”這都無一不表現著中華兒女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自強不息還表現為“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貞剛毅品質,“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執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的大氣。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來傳承不息,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靠的就是中華兒女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從2006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到2007年南方冰雪災害,再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這些都是中華兒女譜寫的一曲又一曲自強不息之歌。

(2)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情操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激勵著許多的仁人志士為國家,為民族前赴后繼,拼搏進取,寄托了古人對祖國矢志不渝的熱愛和一片赤誠之心。從古人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到今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完美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在于它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還在于它的炎黃子孫的社會責任感,對自己國家的憂患意識。

(3)和諧持中,以德化人。和諧持中,以德化人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一種高尚風范。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這其中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個人自我身心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會促使社會穩定,家庭和睦;個人身心間的和諧能使人做到遇事寵辱不驚,進退有據;而人與自然的和諧能達到“雙贏”,實現可持續發展。“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法自然”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描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些優秀的傳統思想為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2 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我們的教育觀也隨之發生變化,雖然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們依舊掛在嘴邊,但效果卻常常不盡人意。現代教育實施的是科教興國的戰略,學校天天都在倡導素質教育。盡管素質教育沒有明文規定要學生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但是素質教育的成功實施卻離不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指引。孔子說:“因材施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但是這種思想,這種教育方式卻在學校里沒有得到真正實現。雖然現代教育主張素質教育、主體教育、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創新教育、實踐教育,表面上是為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是滿路荊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經濟全球化帶來文化沖擊。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人類的實踐也隨著信息化、網絡化實現了跨時空拓展,突破了原有時空的限制,而文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也面臨著全球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跨國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會通過文化價值觀、模式方面的沖突、磨合與整合,而建構起新的文化關系和模式。當我們吃著麥當勞、肯德基的薯條,喝著可樂,看著美國大片、日本動漫,玩著日韓游戲的時候,國外的學者卻在努力地學習四書五經;當韓國將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申請為他們國家專利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捶胸頓足,后悔不已。在這個文化沖擊的過程中,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正在逐步外流,而我們正宗的傳承人卻正在不知不覺地受著國外“快餐文化’,的侵蝕,丟掉我們自己最優秀、最應該學習的優秀傳統文化。

(2)當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認識模糊或興趣淡薄。對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傳統現在許多青年人根本不感興趣或存在著片面、模糊的認識。由于認識的模糊,他們把傳統文化認為是文言文、古詩詞本身,以為弄來古代的服飾、器皿,模仿古代的儀式就是在傳承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結晶,以為學習了文言文、古詩詞就傳承了傳統文化,殊不知那些東西僅僅是傳統文化的載體。面對四書五經之精華,青少年作為文化的傳承人,卻漠視了傳統文化所蘊涵的豐富內涵價值。

(3)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授現在都是采取將四書五經,孔孟之道放在語文教材里,由語文老師上課進行傳授的方法,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被動地為了考試而學,老師也是為了考試而教,上課生硬死板,只看重講考點卻沒有拓寬,內容也多是文言文和古詩詞,很少有其他關于傳統文化的介紹。這樣就導致教學缺乏新意,不足以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4)社會傳統文化氛圍稀薄。由于上個世紀的對傳統文化的大肆否定,導致現代青少年的父母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匱乏。但是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既然父母的傳承傳統文化的觀念都不夠深入,那么孩子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就會越發匱乏。加上現在西方文化的侵入,現在孩子滿口的流行歌曲,網絡詞匯,甚至在一些校園里還傳唱著“灰色兒歌”。這些現象的泛濫,都在警示著當代的人們。因此,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3 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語文教學改革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競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是繼承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積淀起來的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傳承的重要紐帶。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推動語文教學改革,教師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重任。如何將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筆者提出以下幾種構想:

(1)將傳統文化教學從語文教學中剝離出來,使其成為一門獨立的科目。當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門獨立的科目只有在大學里才開設,然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

承應該從小抓起。為了更好的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在小學和中學設立一個專門的科目進行學習,或借鑒大學里的選修課方式,在中小學里設立一些關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選修科目。內容可包括國學經典課、文學欣賞課、楹聯教學、詩文寫作、書法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傳統文化科目。對于該科目的考試,老師也可以不用應試教育的方法閉卷答題,可以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主動性,寫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學后的心得體會等等。

(2)拓展課程資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努力弘揚傳統文化,需加強傳統文化教材的研究與開發?拓展課程資源,注重傳統文化中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校園里開展“每天一詩”、“每周一文”的活動或開展一個班級讀書會,讓老師上傳統文化書籍的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并讓學生寫好讀書筆記。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3)改革課堂教學,構建以讀為本、師生互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自主化、朗讀情感化、理解個性化、作業多樣化。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開展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或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論文評選等活動。利用網絡、電視等媒體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習過程中,舉行一兩個小型的知識問答比賽引導師生互動等等。

篇2

關 鍵 詞 :中醫思維 傳統文化 天人合一

中醫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并豐富了中國博大的傳統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龐大的中醫系統理論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息息相通。中國古樸的哲學思想滋養了神奇的中醫,也奠定了中國藝術的基本精神。

在作為中華文化兩大思想源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下,中醫和中國傳統藝術有著相同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即認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宇宙法則統一支配著天體的運行,季節的變化與人體生命的無常一樣都統一存在于宇宙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認為,當這個整體內部出現不和諧或者外界出現異常時,微生物之間的生克規律就會混亂,最終會導致瘟疫的暴發和流行。戰國時期神醫扁鵲在《難經》中寫到:“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中醫有句名言“有諸內必形諸外”,也就是說人體內在的疾病會反映到外表,通過外表即能認識到內在的問題。“望聞問切”是中醫獨特的診斷方法,以至于扁鵲只用“望”就能準確獲悉蔡桓公的病情。望、聞、問、切是中醫全面系統了解病情的手段,通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體現了整體的哲學思維。比利時著名學者普利高津曾說:“中醫傳統的學術思想著重研究整體和自發性,協調與協同,現代科學的發展更符合中醫的哲學思想。”中醫采取辯證施治的整體原則,用全面的觀點來看問題。中醫治病的思路就是從整體出發,調動人體自身功能對抗疾病,中醫給予病人更多的時間和關注,它治病注重的是整個人體而不是人體的某個部分。

中國傳統藝術與中醫一樣,以整體的思維方式把握世界,以“天人合一”的哲學世界觀為基礎,以“人學”為核心,側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以美善統一為基點。“所謂‘惟人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為‘五行之秀氣’,為‘天地之心,無行之端’《禮記·禮運》都在強調人的主導地位。孔子以人文精神解釋祭祀緣由。這些都表明審美觀念上的天人合一的自覺意識背景已經形成。陰陽五行和諧原則,便是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重要成果。”①“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范疇,中國藝術的根本特征就在于體現著和諧的原則。“儒道互補,方為主體和諧心靈的完整體現。中國藝術正反應了宇宙和諧精神與主體和諧的合一,從而心有所感,藝有所達。”②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氣是萬物生命生存的本質,萬物生命的誕生與生長都歸結于“氣”。“春氣發而百草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這些都是從陰陽二氣的變化來解釋萬物生命的誕生。人也和萬物一樣,生活在由氣支配的時節變化中。“春生夏長,是氣之長也。人也應之。”(《黃帝內經》)在中醫學里,人也和自然萬物一樣,是氣聚的產物,“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因此,所謂的生死、有無都歸結于氣,氣主宰了一切。“故曰:通天一氣耳。”(《莊子·知北游》)“氣,體之充也。”在中醫中就有“氣虛”“氣滯”“生氣傷肝”“火急攻心”之說,中醫推崇靜心、守神而養生、休生養性,以此恢復元氣。張景岳說:“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中醫從“氣”的角度來認識疾病,對疾病的治療著眼于對“氣”的調整。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這也不無道理。元氣論作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融入中醫學理論后,對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傳統美學用“氣”來說明美的本源,“氣”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命。藝術中有“筆氣”“墨氣”“靈氣”“氣韻”之說。“氣”是藝術作品的生命,也是作者靈魂的再現。謝赫的“六法”中把“氣韻生動”作為評判一幅作品好壞的最高標準,“氣”不僅蘊含了藝術作品的生命,還包括藝術家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學識修養。“氣”是通過整體的內在表現出來的,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某個物體之上。藝術作品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元氣”,為了表現其獨特的“氣”,藝術家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學識水平。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家與今天的畫家相比可謂是全才,他們不僅有精湛的繪畫技巧,還精通書法、畫論,有很高的學識修養,因而他們的藝術作品到今天還被人們頂禮膜拜,是中華藝術的瑰寶。

中國傳統美學與傳統藝術主張中和為美,“和”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辯證思維。要達到“和”,其重要法則是要掌握好“度”,過或不及都不為美。“中和”是一種模糊而崇高的美,是一種含蓄的美。“和”的這種辯證的觀點滲透在中國藝術當中,并被廣泛的運用。用筆的“濃淡”“干濕”“輕重”“快慢”“方圓”;經營位置的“疏密”“主次”“聚散”“向背”;處理手法中的“以白計黑”“以小見大”“虛中實”“實中虛”“密中密”等都體現了“和”的辯證思維。“中國畫藝術處理講究火候,對于修養高的作品,常譽為‘爐火純青’。藝術處理要求恰到好處,過頭了則物極必反。”③中醫中的“中和”體現為它始終謀求與萬物的共存之道,它沒有把目光僅僅局限在只能用精密儀器才能認識的所謂的“病毒”上,而是宏觀地從生命的角度看待宇宙萬物,在中醫的詞匯里不強調對抗,這也體現了中西方不同的醫術之道:西醫講求對抗,中醫謀求共處。

中醫和中國傳統藝術同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發生、發展、成熟,故它們遵循著同樣的思維方式。中醫并不以抽象的邏輯思維作為學術的主要思維方法,使得它與同樣以注重直覺、靈感、頓悟等非邏輯方式的形象思維為思維方法的中國藝術有本質的相似。古老的中醫是我們人類航程上的守護神,它與中國傳統藝術一樣,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注釋:

①朱志榮.中西美學之間.上海三聯書店,第77頁.

篇3

關鍵詞:中國傳統;楹聯;陳設藝術;室內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8-0-01

一、中國傳統楹聯陳設藝術簡述

楹聯,俗稱對聯,是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一種特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精華之一,有著詩中詩的美譽。楹聯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種類,是中華民族的獨特藝術形式。楹聯文化是具有極強滲透力的文化,既與人民大眾生活息息相關,又為文人雅士喜聞樂見楹聯藝術,主要是將文學詩詞和書法藝術結合在一起,即用書法把詩詞的句子書寫出來,有時也將雕刻藝術融入其中,即把書寫好的聯句雕刻在石質和木質的楹柱上,形成各種石刻和木刻的楹聯。因此,好的楹聯,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中國傳統楹聯陳設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一)布局組成。傳統楹聯在室內講究對稱美。它天然具有內在對稱質素,能夠在字數、字形、字音、字義上自然形成兩兩相對,在室內中通過左右均分張貼、懸掛,空間布局組成愈加顯現出一種對稱、和諧的美感。

(二)空間功能。擴展室內空間,中國傳統楹聯,常常用寫意的筆墨,渲染出室內的環境特色,使眼前有限的空間擴展到環境美中去,而且在室內空間上,通過詩詞表達的文學意象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楹聯的藝術意境,使室內空間在心理上得到了無限的擴展。

(三)裝飾手法。在室內中的裝飾性。撰寫楹聯,終歸是要張貼、懸掛在室內門庭或其他處。而這種張貼、懸掛,又起到了裝點、修飾的作用。室內楹聯是極具特色的裝飾之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中的重要體現。

(四)材質表現。傳統的牌匾從材質上劃分,主要有木質、石材、竹制和金屬,但以木質居多,石材和金屬的較為少見。牌匾漆地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紅、藍、綠、棕等顏色。

三、中國傳統楹聯陳設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一)渲染主題。渲染主題與概括空間意境,在室內中廣泛運用勵志楹聯,它直接通過文學的形式來抒發主人的情環,傳達創作者的審美信息,加深鑒賞者的理解和感受,使室內空間的意境更加深遠。室內楹聯講究對稱,優美,融散文氣勢與韻文的節奏于一體,淺貌深衷,蓄意深蘊,內容豐富。

(二)營造意境。營造室內中的楹聯藝術意境,要以表達和展示室內楹聯的藝術美為特點,將藝術美和生活美高度統一。室內藝術美是客觀存在的,而室內楹聯藝術美需要借助文學傳達審美主體的感受,表達一定的藝術美學思想。因而具有歷史的、人文的和審美的價值,楹聯在室內中是不可或缺的營造空間意境藝術珍品。

(三)強化內涵。強化室內楹聯的藝術內涵,楹聯是室內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集詩詞、書法、篆刻藝術于一身。室內楹聯既是室內陳設藝術又是書法藝術。楹聯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學形式,楹聯借書法形式展示流傳,書法借對聯形式流芳遠播,彼此的相互襯托強化了室內中的藝術內涵。

(四)傳承文化。傳統楹聯在室內空間中體現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運用文字和書法的形式來傳達審美的觀點,同時活化和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使室內楹聯更具有文化內涵。傳統楹聯陳設藝術的基本形式,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這樣的文化傳統,意味著中國文化觀念和表現手法不同于西方文化。

四、傳統楹聯陳設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表達

(一)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幾千年積淀了豐厚的華夏文明,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在現代室內中利用傳統楹聯和匾額的形式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如在無錫東林書院的楹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告訴我們在不同的狀態下享受不同文化內容,能使人與自然的關系達到和諧的境界。如果將類似的楹聯用于到現代室內設計中,無疑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表達文學意境。由于傳統楹聯表達的文學意境,楹聯也叫對聯。顧名思義,不僅要對偶,而且要相聯。所謂相聯,一般地說,上下聯應圍繞相關的主題,或并列,或反對,也可以構成延續、因果等各種關系來表達某種意境,寫景言物,抒情明志。上下聯并列,意境相同。上下聯意思相承,表達一種文學意境。

(三)強化空間藝術。傳統楹聯和匾額在現代室內中的應用強化了空間的藝術感。特別是對于具有春聯情節的中國人來說,首先它具有親切感,其次它給室內空間增添了喜慶的氛圍,再次它加強了室內的藝術魅力。傳統楹聯在現代室內中不是簡單的綠化,而是一個能滿足不同入住者要求的藝術品,充分利用在現在室內中發揮較大作用的楹聯和匾額,對現代室內空間藝術具有重要意義。

(四)彰顯人文情趣。室內楹聯的內容要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彰顯人文氣息。楹聯的對稱美是一種形式美,已被中國現代室內陳設藝術所接納,中國人自古就有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及中和之美的審美原則,重視事物成雙配對的對稱與和諧。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對稱美的追求,楹聯表現在文學藝術上就是對偶辭格,但是將傳統楹聯的這種對稱美應用到現代室內中時,其內容必然反映中國社會的時代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達到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統一。

參考文獻:

[1]任先大,傅小松.中國楹聯發展史[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2]劉森林.中華陳設:傳統民居室內設計[M].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

篇4

關鍵詞:地域文化地鐵交通建筑

Abstract: in the domestic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in more and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implan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how the modern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traditional reg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good is on every designer of the problem before. Zhengzhou subway line one as the central plains article first subway line, the regional conside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ylist is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ntinuously find point, the adornment of the whole lin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the scheme of the new interpretation.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subway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 項目概況及項目的定位

隨著全國軌道交通建設的大規模的發展,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擁有地鐵”的城市,地鐵車站也就成為了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由于地鐵建設普遍存在任務重、資金緊、工期短等特點,同時又需兼顧后期運營、維護,因此在很長一段建設時期全國的地鐵車站設計趨于雷同,缺少城市與城市之間、站與站之間的辨識度。而鄭州地鐵一號線作為中原地區的第一條地鐵線路,從項目初始就把人文地鐵提到了非常的高度。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起源。現代化的地鐵車站中如何將這些文化以恰當的方式去植入,去為大眾所接受,同時也要符合交通建筑的功能與特征。這成為這次設計的重點與難點。

鄭州地鐵近期規劃6條線路;遠期規劃17條線路,從線網的角度出發,一號線將表現出什么樣的主題?采用什么文化元素?在整條線網中的定位如何?采用何種手段表達更多精神層面的內容,文化植入度如何把握,這一系列問題都等待設計師去解答。

二、調研與分析

通過對北京、南京、廣州、成都、重慶、西安、上海等地鐵城市的調研和走訪,發現近幾年開始建設地鐵的城市,在文化表達上的投入更多;傳統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更愿意去表達傳統文化,也就是將傳統文化植入于地鐵空間中。這樣設計、施工及維護的難度都會增加。而廣州、上海等城市相對強調通用性和標準性,這種做法相對比較成熟,比較能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同時也符合地鐵的功能性的要求。如何兼顧這兩者,是這次地鐵設計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的手段和引入度的把握成為關鍵的因素。

調研后得出幾個指導性的原則:

1. 一線一景

首先確立“一線一景”為主要基調來保持每條線路的一致與完整;而在一線一景的基礎上,一站一景可以局部突出該站的主題,做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線網的角度出發,鄭州近期規劃6條線路,遠期規劃17條線路。一線一景顯然是符合未來發展的模式。

2.主題性

原則確立后要給整個一號線賦予一個貫穿所有站點的主題,使其精神內涵上有一定的關聯性,突出整個一號線的文化特征。結合鄭州的線網規劃,一號線在方位上橫穿東西,溝通了城市中心區域和周邊地區;在時間連貫古今。貫穿了古代歷史遺跡及代表鄭州當代風貌的新區域。整條線站點的選位經過精心策劃,可以說是整個線網的“總綱線”。前期中央美院在線網概念設計中將“厚重中原”的主題賦予了一號線。厚重中原可以理解成三個層面的內涵。地理概念:代表河南作為中國地理中心,鐵路中心的重要作用,展現鄭州作為中原崛起龍頭的核心地位;時間概念:展現河南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發源地敦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發展概念:表現新世紀背景下鄭州逐漸從歷史的鄭州走向未來的鄭州,從河南的鄭州,走向中國的鄭州、走向世界的鄭州的美好前景。

3.文化引入度

通過對各地既有地鐵站的考察發現,對于鄭州這樣的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車站的裝修如果完全脫離鄭州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性是不合適的,缺少城市的個性和辨識度。但是如果裝飾元素出現過多,導致整個空間視覺繁瑣,導致影響標識系統的功能與空間動線連續性,這樣的做法更不復合大流量的交通空間設計的要求。因此文化符號只能適當的引用,在整合空間中的比例不能太少更不能太多。如果要用一個量化的數據來規范20%-30%最為恰當。

4.現代的手法

在當下的工業發展和技術前提下,地域文化或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必須轉變與創新,它必須創造出一種新的視覺效果。因此必須突出“現代”表現出跨越性。因此整個地鐵車站的前提定位為“現代中原地區重要城市的交通建筑”。藝術表現上展現出“古擇技法古也新”。

在確立了上述各項原則后,在設計具體車站方案前先建立從一個基本車站的模型著手

將車站的頂棚分為中央區域――A區和兩側區域――B區;柱面分為中央區域――C區和兩端區域――D區。由于在地下車站箱型結構體系下B區通常集中各種管線,需要吊頂設計簡潔實用,便于拆卸維護,A區則有條件獲得更為高敞的空間,可以在此區域多做變化及體現文化符號。柱面也同樣如此在D區各站采用統一的造型、色彩,C區則載入各自車站的文化元素,色彩、材質、圖案都形成個性化特征。由此整條線路各個站點就有了統一性,同時也能突出各個車站的區域文化。這種基本邏輯關系的確立,為接下來具體車站的設計打下了基礎。

三、 文化元素的提煉

1.簡述文化提煉原則

“厚重中原”這個主題如何去體現,諸多文化元素如何取舍,哪些既能代表厚重的中原文化,又與一號線的站點相契合。而在現代化地鐵車站這一交通建筑中表達文化性應更應該注重“意”的抒發,去抽象的表達文化元素或者運用根本不表達任何具體文化的元素進而又代表中國情結的表現手法引入設計當中來讓使用者體驗到文化感同樣非常重要,憑借地鐵強烈的傳播力,來發揚中原地鐵厚重的文化感。這些元素應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一種質感,可以是一種色彩,可以是一段墻,可以是一些碎片……凡是讓人能夠喚起某些聯想、某段記憶的都可以去表達。鄭州的厚重多少文字都挖掘不完,車站用裝飾表達文化更不可能追求全面。只需要去抒發出某些“意”、某種“情”。

裝飾材料以鋁材(方管、圓管、掛片、鋁板、鋁網)、搪瓷鋼板、花崗巖、陶板等建材為主,以不同的造型、質感搭配體現設計的主題。

2.文化元素

鄭州作為商代的都城留下了很多的歷史遺跡“文字起源――甲骨文”、 “貨幣起源――貝幣、玉器”、姓氏起源、青銅器起源。這些商代的文化元素是這條線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其他河南文化的代表如豫劇、鈞窯、彩陶、造字技術也可以在一號線中的以體現。

3.色彩元素

一號線標志色為紅色,與“厚重中原”及中國傳統特色相吻合,為了強調一號線及其識別性,在一號線的設計方案中體現以紅色為主的色彩漸變體系,來強調整條線的整體性及識別性,灌輸式的強調,在使用者角度能很快明確自己當處的位置。

4. 材質的選用

每一種想法最終都需要靠具體的材質去體現,這是抽象的概念轉換為現實邁出的最為堅實的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所選用的材質要能夠體現相應的文化元素,又要適應地鐵車站巨大的客流,同時構造又要簡便合理利于安裝施工及后期的維護。因此,主材的考慮上仍然選用石材、搪瓷鋼板、烤瓷鋁板、金屬天花這些交通建筑中的主流材質,這些材質變化多,表現豐富,。考慮到一些特殊的效果,還將選用鈞瓷片、銅雕、彩色玻璃、陶瓷等特殊材質

四、 典型站點的文化表現

1. 紫荊山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紫荊山系商代舊城址的一部分,距今已有3500年的歷史。幾千年來,由于風沙堆積和洪水沖淹,大部分城墻已埋入地下。現在,舊時紫荊山公園和公園南山兩處露出地表長度約一千公尺,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素的提取:模擬商代古城墻的厚重感覺,簡潔的墻面,凝重大氣,凸現中原文化的厚重感,并詮釋出現代都市的容納形包容性。運用饕餮紋的元素,饕餮紋是在青銅器文明時期就開始發展的古老的傳統紋樣,在紫荊山站的設計里面加入這種古老的符號元素,通過新材質新技術給它以現代的詮釋,用這種手段來反映新鄭州在日新月異的發展氛圍下也不失傳統文化的底蘊,而是讓古老文化在新時代里面展現新的氣象。

2. 東明路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東明路車站的設計主題是“百家姓”。從殷商時期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到,在古老的三皇五帝時期就開始了姓氏文化。姓氏在我國發展的悠久歷史中有過劃分世族,維護世族宗法的重要作用。東明路的“百家姓”主題,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古老姓氏曾經在中國歷史中建立完整的社會制度文化體系所起的重要作用。

設計表現:主要元素表達運用不同字體表現姓氏元素,運用文字的平面機理形式,展現厚重的文化沉淀,同時結合快速交通概念表現人們追根溯源的愿望。象征著文字對中國早期社會的構筑和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 新鄭州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新鄭州作為鄭州發展的前沿,體現了鄭州在新時展下的最新氣象。在新鄭州區隨處可以看到有獨特設計理念的新建筑和新環境。與此同時,鄭州的大部分地區仍舊保留著文化古都的古老氣息。在地鐵一號線將這些過去和未來串聯起來的時候,我們希望通過“古今傳承”的主題來反映在新鄭州站上,希望通過將古老元素融入現代建筑,過去和未來的元素相互交融下反映新鄭州的新風貌。

設計表現:新鄭州站的建筑設計元素為古琴今韻,古典的意境現代的建筑形式,注定室內設計須跟隨建筑形式,使之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4. 二七廣場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三商文化即由商人、商業、商品衍生出的文化,是中國商丘的品牌文化。商丘是三商文化的發源地,華商始祖王亥的故里,商朝建都地,商丘因此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貝幣是早期中國實物貨幣之一,早在夏代末年,貝就可能成為交換媒介。商代貝幣常見的是一種齒貝,背面往往磨平,或鉆一穿孔,以便于攜帶,其學名為“貨貝”。由于真貝的數量不夠,又用仿制貝代替,有石貝、蚌制貝、骨貝、銅貝等。

設計表現:二七廣場為鄭州著名的商業區,各大商場環繞二七塔周圍,運用抽象的古幣元素體現商業文化,體現著名的中原品牌文化――三商文化。整體感覺現代、夸張,強調時尚都市感。

5. 會展中心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希望通過古老的元素融入現代建筑,過去和未來的元素相互交融下反應新鄭州的新風貌。

設計表現:設計中取具有現代造型特點的曲線作為空間的承載構架,并取當地民俗特征為元素造型為點綴并配以現代的設計手法,力求做到歷史與現代相互碰撞又和諧共生的現代空間。

6. 鄭州火車站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鄭州火車站扼守國家中部中原腹地,位居河南省鄭州市的中心,是連接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大動脈的核心十字樞紐,素有全國鐵路“心臟”之稱,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戰略地位。

設計表現:新站譯新,老站承老。由于鄭州的歷史中心地位,將承載這過去鐵路的總總記憶的綠皮車作為裝飾展現在車站的空間中。在新與舊的碰撞中,它一定是震撼的,一定是打動人的。每個車窗都有一個故事,都有一段抹不去的回憶。

7. 桐柏路站

文化內涵的引入:陶瓷文化。中原是我國古老瓷器文化繁盛的重要地區,其中尤為重要的官窯瓷器“窯”、“汝窯”就是典型的代表。

設計表現:桐柏路站以形如“窯”“汝窯”的瓷片為本站的裝飾元素,并選擇兩個窯口的瓷器色彩――青釉、海棠紅為色彩基調。古老的元素用現代的手法去表現,并且呈現在一個完全簡潔、現代的空間中時,就換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篇5

關鍵詞:武術體育教學優勢

1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1.1體育教學缺乏對武術的充分重視

當前,學校體育教學缺乏對武術的充分重視,未能充分發揮武術的教學應用優勢。多數學校體育教學缺乏科學統籌和整體規劃,未能針對武術教學制定詳細具體的合理計劃,導致武術教學流于形式。同時,多數學校負責武術教學的教師缺乏專業的教學技能,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多數學生缺乏對武術的正確認識,加上體育教師缺乏對武術教學的重視,導致學生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態度散漫,缺乏對武術教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難以深入理解并熟練掌握武術教學內容的精髓。

1.2未能彰顯武術的獨特優勢

當前,學校體育教學未能充分彰顯武術的獨特優勢,導致武術教學極易被其他體育項目替代。中學生承擔著繁重的課業壓力,參與體育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未能充分彰顯武術的獨特優勢,未能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武術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搏擊、健身思想,未能充分體現武術教學的不可替代性,導致武術教學呈現出枯燥性,導致學生缺乏對武術的學習興趣,導致武術教學形同虛設。

1.3武術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

多數學校體育教學沿襲傳統滯后的武術教學內容,武術教學內容和方法相對陳舊,缺乏創新性。體育教師未能實時關注武術發展的前沿動態,未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武術教學技能,未能充分借鑒吸收先進的武術教學方法,且在日常的武術教學過程中,未能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未能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武術學習和接受能力,未能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武術教學效果。

2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武術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長期發展,集合了搏擊、健身、養生等多種鍛煉功效,是一項良好的終身體育運動[1]。當前,武術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具有諸多應用優勢。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2.1具有廣泛的學生參與基礎

武術教學具有廣泛的學生參與基礎。受武俠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青少年學生對于武術較為青睞,在體育教學的有效引導下,極易對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形成廣泛的學生參與基礎。為充分發揮武術的這一優勢,要求體育教師加深對武術的認識,并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有效激發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

2.2能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良好實現

武術不僅包括套路項目,還包括搏擊訓練內容。學生在積極參與武術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能有效增強自身的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能有效增強自身的靈敏度和協調性,還能增強自身的反應速度,能鍛煉自己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勇猛堅韌的意志品質。武術講究形神兼備,內外兼修,呈現出較強的攻防技擊特點,且武術入門較為簡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相對較低。體育教師組織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鍛煉,并組織嚴格的訓練考核,能有效增強體育教學的規范性和有序性,能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良好實。現[2]

2.3對教學場地和相關器械的要求較少

有一句著名的武術諺語,“拳打臥牛之地”。這句諺語是說,武術練習占據的空間相對較小。在體育教學中,武術對教學場地和相關器械的要求相對較少,武術教學不會受到各類客觀因素,諸如教學場地、訓練器械的嚴重影響。[3]因此,在體育教學經費不充裕的條件下,發展武術教學更為切實可行。

2.4具備了一定的師資力量

經過多年來的體育教學發展,武術教學課程已經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必修課。多數學校具備了一定的武術教學師資力量,能滿足基本的武術教學需求。多數學校配備了專業的武術教師,并逐步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善的武術教學體系。另外,在新時期,學校體育教學日益重視武術教學,普遍注重通過優厚的薪資待遇招聘專業的武術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武術教學的師資力量日益增強。

2.5能培養學生的武德觀念

武術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武德觀念,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武術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武技”是武術文化的外在體現,“武德”則是武術文化的深層次內涵。所謂武德,是指武術練習者在為人處世的社會實踐中應該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應該追求的道德情操,武德涵蓋武術禮儀、心性修養、精神境界和道德作風,貫穿于武術相關的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參與武術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武德觀念的熏陶,并促進對自身人品的凈化和人格思想的升華。[4]

2.6能促進學生吸收傳統文化精髓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神,并形成了相對系統的武德觀念。武德觀念融合了儒家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精神理念和道家道法自然、無為無恃的思想文化,對國人的精神架構形成了至關重要的影響。[5]自強不息是儒家剛健有為精神體現,厚德載物是儒家推己及人、寬厚待人的處世理念。學生在參與武術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武德觀念的熏陶,并增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品質,且有助于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道法自然和無為無恃作為道家思想的精髓,具有超凡脫俗的精神力量,能實現對習武者心態的良好調整。學生在參與武術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理性意識和無為心態,“無為而無不為”。

3加強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3.1從整體上提升武術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

加強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要從整體上提升武術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學校要通過優厚的薪資待遇招聘高素質的武術專業教師,充實現有的武術教師隊伍。同時,學校在招聘武術教師的過程中,要科學制定并嚴格執行招聘標準,嚴格招聘具有較強的武術專業教學能力,且教學經驗豐富的武術教師,確保后期的武術教學質量。學校要加強對現有武術教師的教育培訓,引導武術教師深刻認識到武術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督促武術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并對武術教師的各項專業教學技能實施定期考核。

3.2加強對武術教學的宣傳

學校要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加強對武術教學的宣傳,引導武術教師和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并重點宣傳武術具備的獨特優勢,激發廣大學生對武術的學習鍛煉興趣。學校之間可加強合作,共同舉辦武術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在對武術進行切磋交流的過程中,相互砥礪,共同提高對武術的學習興趣。另外,學校要通過加強對武術的宣傳,引導武術教師和廣大學生形成對武術的正確認識,并轉變對武術的教學學習理念。

3.3加強對武術教學的科學規劃和合理安排

學校要深入考察自身的武術教學現狀,明確自身武術教學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具有較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措施加以改進。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武術教學,并科學制定武術教學的具體目標,并從整體上對武術教學進行科學統籌和合理規劃,針對武術教學制定詳細具體的教學計劃,增強武術教學的規范性和有序性。學校要制定配套措施和相關獎懲制度,督促體育教師嚴格執行武術教學計劃,并對武術教學效果進行定期考核,增強武術教學的有效性。

3.4創新武術教學內容和方法

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逐步摒棄傳統滯后的武術教學內容和陳舊的武術教學方法,要對武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創新。體育教師要嚴格遵循武術教學大綱要求,明確武術教學的預期目標,并深入挖掘武術教材,明確武術教學的主要內容,并依托互聯網等途徑豐富武術教學資源,采取多樣化的途徑開展武術教學。例如,教師可加強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充分利用微課教學視頻,引導學生學習規范的武術套路,提高學生的武術套路學習水平。同時,武術教師可引導學生觀看武術比賽,總結武術搏擊技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借助護具組織學生開展散打搏擊比賽,強化武術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在武術實踐中積累搏擊經驗。武術教師要實時關注武術發展的前沿動態,并充分借鑒吸收先進的武術教學方法,在日常教學中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實現對武術教學的優化改進。

篇6

[關鍵詞]建筑設計;環境藝術;藝術設計;室內設計

1環境藝術設計概念簡述

環境藝術設計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端設計領域,它的外部設計要點是環境設計,在精神內涵設計上體現出一種意境。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至今沒有詳細的定義可對環境藝術進行概括詮釋,環境藝術設計的美感也成為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抽象審美觀念。意境的美感對于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感受體驗,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一個優秀的兼具美感的意境設計,必然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也就是說雖然個人審美不同,但是群眾審美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這為建筑中的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審美基礎。環境藝術設計雖然尚未有完善的定義,但是在環境藝術設計發展過程中,其中有一些規律已經在設計人員中達成共識,比如環境藝術的設計善于利用氛圍打造,其中涵蓋了一種“主題”,這種主題能無聲地表達出一種優美的意境和情調,很容易激發觀眾的思維聯想,從而帶來一種高度的精神上的享受。空間是有限的,但環境藝術帶給人的想象是無限的。

2建筑設計中環境藝術設計的控制要點

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的融合要考慮多方面的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和人文因素,并不是簡單地融合即可,它體現的精神內涵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深度、廣度,還要充分迎合當地群眾的審美。在具體的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控制。

2.1做好現代科學技術的控制使用

環境藝術設計在現代能得到迅速的發展,并被市場認可,其中的原因除了國家發展引起的群眾進步的因素以外,現代科技的發展為環境藝術的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在大量細致繁瑣的工作任務之上,協調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意境設計、室內設計等多方面因素,還要考慮功能和美感的一致性。任務量上的高難度和設計上的高難度,需要現代科技技術參與設計,通過人工設計加計算機數據計算,現代意境設計才能更加完美契合,特別是現代設計中燈光的應用,必然需要現代科技作為底層支撐,所以為了讓現代建筑的意境設計能更完美,內涵更豐富,設計人員需要多多關注建筑設計中現代科技的應用進展,這才能保證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跟上時展步伐。

2.2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要注重宏觀的審美統一性

審美統一性,是宏觀環境藝術構建的必要前提,先通過形式美的統一,為意境美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在形式美的構建上,要體現出一定的規律和共性,比如構圖規律性和顏色規律性,另外在韻律節奏、比例尺度和均衡微差等各個方面也可做好規律控制。以常見的街道廣告牌裝飾為例,如果一條街道的廣告牌各自按照各自的風格裝修,整條街道就會給人一種雜亂的感覺,更談不上統一的美感。但是如果在當地街道辦的統一下,街道商家廣告牌采用統一制式進行裝修,則會顯得整齊得多,這時也更容易體現出一種固定的風格,或是簡約、或是莊重、或是活潑,在整體的風格控制上就更容易把控。

2.3在細節上追求設計風格的多樣化

形式美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大方向,但是在設計的細節上,設計者依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風格,體現出獨特的個性化追求,這符合現代社會自由平等的基礎論調。在宏觀環境定調的情況下,個性化的設計應當在大方向上向整體的設計主題靠攏,但是在細節上可自由發揮,設計人員需要充分考慮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對于設計人員而言是一種高要求。比如在迪士尼樂園的景觀建筑設計中,首先應當明確迪士尼樂園輕松、歡樂、童趣的主體,在景觀設計上也應當以輕松流暢的線條進行設計,在主題上,應當向夢幻、想象、創意和探險的方向靠攏,在具體的內容設計上,才是考驗設計者的真正實力。

2.4在環境藝術的設計上注重文化內涵的設計

意境作為一個美學上的概念,其美的體現更多地是內在美,內在美比起外在形式美能更加長久地吸引觀眾駐足,讓建筑更具精神內涵。中華民族文化對于內在美的把控最為悠久、專業,因此在意境設計中融合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內在設計,是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獨特優勢。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支撐,在環境藝術的設計上,我國設計人員自然是更有信心和底氣,所以在環境藝術的設計上,我國設計人員應當充分發揮民族優勢,展現自己的長處,這也符合精神文化發展戰略的整體需求。

3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融合的宏觀設計

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融合的宏觀設計,能帶給參觀者第一直觀的視覺印象。宏觀設計是主題設計的主要板塊,在宏觀設計方面,我國已經發展出的園林學等理論學說,就是建筑設計融合意境設計較為成功的范本,這可作為國內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的優秀參考資料。遵循較為成功的設計范本,將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融合的宏觀設計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逐步實現。

3.1整體建筑設計

人是環境的人,環境是人的環境,能實現人和環境的友好交互的環境才是真正優質的環境。在整體建筑設計方面,應當將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控制在刺激效應階段。所謂刺激效應就是環境必須滿足人的需要,最好使人在受到刺激后,產生更加積極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從而推動人有更好外在表現。中國人的建筑理念設計和世界建筑發展史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建筑師非常注重建筑物單體的刻畫,追求精雕細琢,而我國在建筑設計中自成一派,更注重建筑的群體效應性,比如中國人在建造時,最小的建造單位都是一個“院”,院之中的各個建筑分別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完成整體院落的基本功能。中西方在設計上各具特色,但是雙方都具備獨有的優勢,因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當充分結合兩者優勢,在注重整體建筑構建中,要做好細節上的把控,在尊重大空間的布局上,又要細化小空間的控制設計工作。在整體建筑設計上,風水問題是中國人關注的一個重點,那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是否應該關注風水,這需要辯證來看,比如坐南朝北的方位設計就很符合中國的國情,另外在一些關系到美學、哲學、地質生態、景觀設計的經驗上,可充分調研其真實性和可信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3.2環境藝術方向確定

在宏觀的環境藝術方向確定上,應當結合現代居民的需求進行設計。在現代城市地區,環境藝術的設計方向主要是生態方向,這很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在整體造型方面,可以流暢生動的自然線條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方向。環境藝術在宏觀環境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除了在建筑設計中直接和建筑設計進行融合,在之后的配套設施方面也可充分融入環境藝術設計,另外還可考慮開設專門的環境藝術設計景觀。總的來看,環境藝術可以作為激活宏觀環境的生命線進行設計,在生態環境藝術的設計中,可重點對城市綠地等有生命的環境進行著重設計,從而更好凸顯城市的生態性。作為環境藝術的設計師,尤其是兼具建筑設計師頭銜的設計人員,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明確時代責任,努力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創造宜人的生活空間,在設計中努力保持城市生態平衡、改善城市面貌,創造優美、清新、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

3.3做好宏觀文化設計的融合

在完成了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的基本融合后,接下來要注重其精神文化的內涵性和豐富性,這需要設計人員對于傳統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同時能有效地完成建筑和意境的融合。在進行文化設計之前,要先行考慮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就是融合的文化和本地文化的契合度,這關系到本地群眾是否能理解設計者的內涵,然后就是融合的文化和意境文化是否存在沖突的問題,畢竟文化也存在一定的特性,比如佛家、儒家、道家文化,在思想理念上都有自我的風格,在意境融合中,可只從某一個方面入手進行融合設計,這可大大降低設計難度,提升建筑文化設計內涵,也是為我國的思想文化建設傳播貢獻力量。

4建筑設計和室內環境藝術的微觀設計

4.1室內環境藝術的設計特點和設計優勢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和室外環境藝術設計互為表里,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存在相互依托的特點,因此也有說室外設計和室內設計其實就是一次設計和二次設計的區別,兩者甚至可以在施工上同步進行。在設計特點上,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在視覺沖擊感上不如室外宏觀設計,但是建筑室內環境藝術和居民的日常生活聯系度最高,因此最能影響到居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在這方面需要進行重點關注。我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室內設計,因此在這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我國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更高的起點,像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在筆先,趣在法外”“一步一景,步隨景移”等說法,都是對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極大概括。在室內設計領域中,首先在底層上滿足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然后在中層設計上吸取傳統或地域文化的精華,渲染出帶有文化特色的意境;最后在精神高層面上產生共鳴,引發想象,體悟人生哲理,從而完成高端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

4.2建筑設計和室內環境藝術的融合策略

為了達到微觀環境藝術設計上的良好效果,可考慮采用創作者和使用者一起設計的方式進行。首先,使用者應當提出自己的審美和情感需求,創作者需要進入審美狀態,以審美的眼光對周圍空間進行布局規劃,激活自身的創作靈感,確定設計的大方向。然后,引導使用者揣摩設計者的設計初衷,確認雙方在微觀設計的內容上不會出現太大的誤差,保證使用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設計意圖,從而讓藝術發揮真正的價值性,當然在該過程中,使用者也可充分表述自己在欣賞之后的心境變化,甚至是講述出自己的人生故事,進而引發設計者進行更貼合使用者的改動,從而將小范圍內的意境設計打造成使用者的專屬空間,這樣更能提升使用者的體驗感和融入感。

4.3建筑設計手段對環境藝術的具體控制方法

在建筑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上,要充分從空間的形態、尺度、光環境、色彩、材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設計,具體控制上可按如下方法進行:首先是將空間形態和尺度作為最基礎因素,充分考量影響到其對人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影響;然后要注重光環境的塑造,營造不同的明暗、光影等形態效果改善室內空間氛圍,提升意境層次感;再有就是色彩控制,這不僅要結合藝術需求,還要結合用戶對不同的色彩的具體感受;緊接著要做好室內空間環境材料控制,主要是材料質感的組合使用情況,比如自然主題下就要多使用木材石材,少使用現代合成材料和金屬材料;最后就是文化藝術和品位的提升,具體設計上可留出空間讓使用者自行放置裝飾。

5結語

建筑設計和環境藝術的融合設計是現代居民對居住環境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端優質的設計在未來必然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無論從經濟利益出發還是從時代使命出發,相關設計人員都應當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設計質量,以滿足時展需求,為大眾創造更好的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1]張化龍.試析建筑學知識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3(24):58-58.49.

[2]李光宇.試論建筑環境藝術設計中如何運用符號學知識[J].科學與財富,2014(8):400,367.

[3]李美玲.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與裝飾,2019(1):7.

篇7

[論文摘要]中國古代歷來重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優秀的傳統文化,用傳統的道德教育審視當前的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現狀,通過孝教育、尊師道、修身律己的傳統思想加強和提升當代未成年人感恩意識。

中華民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文化沉淀,根深蒂固的優良文化傳統依然是道德教育,重視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為一切社會活動的主要目的和行為方式。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道德即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的基本問題是利益問題,即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的關系問題。在我國古代,所謂“德”就是對他人有利,這樣才稱得上是有道德。不僅在我國古代要求是如此,當代社會,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傳承優秀的傳統道德教育,與當代的社會現實相結合,作用于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把他們也培育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一、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內容

中國的重德傳統一直傳承下來,在整個封建社會,統治者都十分重視道德教育,各朝各代的教育政策都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西周國學就以“一日孝行,以享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賢良;三日順行,以事師長。為主要教育內容。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歷代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視道德教育,最具典型代表的是孔子,其關于道德教育的內容是最為豐富和最具影響力的,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仁”的教育,“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仁”是“道”的具體體現,按照“仁”的要求去做,就是實踐了“道”,反之便是違背“道”。如何實現這個“仁”,孔子及其弟子在討論中得出,“仁”者“愛人”。因此,“愛人”無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愛人是仁的基本含義,也是待人處事的前提。儒家另一思想家孟子提出“性善論”,“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論證了實施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也,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熱,泉之始達”。即人性中的這“四端”,故可以通過道德教育“擴而充之”,使之成為仁、義、禮、智四德。荀子特別重視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荀子從“性惡說”的思想角度出發,論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化性起偽”,重視對學生的道德知識教育的培養,主張通過個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的環境加強對道德教育的認識和學習。西漢的董仲舒也比較重視道德教育,他把德治提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道德教育在培養人才、發展人性、社會教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對中國的德育思想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宋代的教育家朱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學派重視道德教育的思想,提出了學校教育必須堅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學生有了較高的道德修養,才能發揮其作用,對社會和國家有用。朱熹認為道德教育應該從兩個方面發展,即“存天理,滅人欲”,讓學生懂得道理,自覺行動,遵循社會道德規范。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就道德教育有很多的闡述,對后世有很深的影響和作用,尤其在當前未成年人道德滑坡、感恩意識淡薄嚴重的社會,我們應當借鑒古代道德教育的精髓,加強和提升當前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

二、當前未成年感恩教育的現狀簡述

《現代漢語詞典》把“感恩”界定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對感恩教育主要的解釋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的本質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價值觀的轉變等導致未成年的道德品質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我國現在的未成年多是獨生子女,大多只懂得享受,缺乏自覺的道德修養,從而養成自私、冷漠、忘恩等性格。未成年的種種不良表現正是由于感恩品質缺失,具體表現首先在家庭中,他們對父母的不孝順,叛逆父母,社會中多有未成年人為了上網玩游戲與父母發生爭執而離家出走,也常和父母頂嘴,甚者有揮刀拭母等事件的發生。我們從古代傳統的道德教育中首先學到一點就是孝,對父母的孝,對長者的孝。父母帶給我們生命,傾其所有培育我們,報答父母的恩情是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而在當前的現實社會中,尤其是未成年這種意識越來越淡漠,甚至在調查中發現很多的未成年人認為這種恩情是理所應當自己該獲得的。其二表現為在校對老師的不尊敬。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梯”,即在家里要孝順父母,在學校里,要尊敬師長。尊師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當前很多的中小學生已經淡忘了這一古訓,缺失了對老師的這份感恩之情,表現為路上碰見老師就當不認識,橫沖之;課堂上全無敬和尊,不認真聽講,和老師頂嘴,也有當面辱罵老師等現象發生。其三,個人的修養不夠,在社會中則表現為沒有責任心和道德感。很多未成年人是獨生子女,他們缺少寬容和分享的心態,往往在處事中表現較為狹隘,不懂得體恤別人的辛勞以及珍惜其勞動成果,唯我獨尊,不懂得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給予他們的一切。

當前未成年人正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時候,加上社會上的種種不良的行為的影響,不加以正確的疏導和灌輸,未成年人很容易走向歧途,導致形成感恩缺失現象。在造成未成年人感恩意識缺乏的種種主客觀原因中,當今社會對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的摒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們應該重拾古代道德教育的精華,從而指導當前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認識感恩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 三、以傳統的孝道教育為主線,加強未成年的感恩意識

中國古代歷來重視孝的教育,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認為“百善孝為先”。《孝經》中有“孝者德之本”之語,是說孝敬父母是一切社會道德的根本。川所謂孝梯,是指孝順父母和敬愛兄長。[8](P32,孔子認為孝梯是根本的道德規范,“為仁之本”,孔子把“敬”作為孝的主要內容,即尊敬父母是很重要的,看的比養還重要,只有把尊敬和供養想結合的行為,才能稱之為孝。孔子的“孝”還要求子女在做人行事上嚴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這樣父母才能對子女放心。子女之所以要孝敬父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應當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辛苦養大兒女,最希望的也是兒女能知恩圖報,善待父母。故常說:“人之行,莫大于孝”,這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墨子認為孝,就是利親也,為人子必孝,把父母的事要作為自己分內的事而又有能力為父母謀利益,這是墨子對君子提出的孝的要求。《孝經》中認為孝有五等之孝,庶民之孝則是“謹慎節用,以養父母”,要求敬養父母。北魏孝文帝時主張孝治,通過獎用孝梯,推動人們崇敬踐行孝道,要敬老并嚴懲不孝。因此漢以孝而治天下。中國傳統文化是重視倫理道德的文化,也以孝梯教育為家庭和學校的主要教育。對于當代的未成年人,加強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從傳統的孝教育出發從小培養青年的孝心,要養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良好品質,做一個有孝、知恩、有義的青年人。未成年人現在進行孝教育,從身邊的家人做起,孝敬父母,才能讓其漸漸學會照顧他人,關心別人,學會以感恩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最終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四、繼承傳統的尊師道精神,提升未成年的感思教育

中國古代教育重視尊師道精神,這在《學記》中就能體現,尊師是其主要特點,認為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要由教師來嚴格教育,“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在先秦諸子中,荀子是最為提倡尊師的,“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可見荀子將師的地位與天地先祖相比,與君師并稱,并把尊師與否與國家的衰亡相聯系,提倡國家要重視教育,社會上要尊敬教師。在教學中,荀子更是強調學生對老師的尊敬,“言而不稱師,謂之畔,教而不稱師,謂之倍”。戰國末期產生的雜家的尊師思想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教師教育人,培養人的作用很重要,能夠影響國家的命運和社會的發展,學生應該做到“事師之猶事父”,“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師說》是唐代著名的教育家韓愈論師道的主要的著作,認為“人非生而知之者”,“學者必有師”,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要尊敬教師,即“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學問,學生應該認真的聽從教師的教誨,才能學有所長。古代尚且如此,今天的學生更應該傳承這種尊師的思想,尤其是未成年,從小就應學習古戎的尊師教育,認識到教師對我們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傾之心血給學生傳授其所知之事,相應的學生要懷有感恩情懷,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知教師的辛苦,尊敬老師。

五、通過修身律己強調未成年的感恩教育

篇8

關鍵詞:先秦時代語用思想;道家語用學;無名;無言;無辯

中圖分類號:H1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3-0199-02

語用學雖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其思想史卻異常豐富源遠流長。近年來,它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取得了輝煌的理論和實踐成就。追溯語用學的思想的發端,探索其歷史發展,對語用學的未來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一、先秦時代的語用思想

先秦時代,即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天下以前,包括春秋戰國時期。先秦時代已有成熟的書面文學,雖然沒有系統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上的語用學,但作為百家爭鳴的工具的語用學思想卻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其中的語用思想也是很值得當今語言學學者和專家去思考和探究的。先秦時代的語用學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易經》中的語用推理

《易經》即《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一部占卜的奇書。古人用占卜的方法預測吉兇禍福,占卜的過程也是推理的過程。為了幫助進行推理,先哲們寫出了卦辭和爻辭。占卜者根據卦象和占辭,并結合占卦時的實際情況來預測事件的吉兇禍福。由于易占是在語境中推理,所以易占預測實際就是語用推理。在易占推理中,語境是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甚至可以左右結論的性質,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辯學

辯學是以駁倒對手觀點以證明自己觀點、思想為目的一種學術方法。辯學是中國古代語用學研究的最高成就,特別是春秋戰國時盛行的辯論之風和層出不窮的雄辯家。以辯論推理為主要內容的語用推理的研究不斷深入,形成了古代語用推理的辯學理論。名墨兩家曾對辯學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在辯學討論過程中,墨家甚至涉及到言語行為等語用問題。

(三)名學

名學是研究名與實關系的學說。名實關系,是指符號與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本屬符號學,語用學是符號學的重要部分,所以名學也具有語用學的性質。

(四)表達和釋義理論

諸子百家的名實之爭越來越發展,后來為“言意”之辯打下基礎。言、象、意的關系曾被道家的莊子系統深入研究并有專門論述。莊子的“立象盡意”和“得意忘言”說是重要的語用學思想。當今語用學研究的重點就是一定語境中說話者和聽話者對語言的表達和接受。

道家在整個先秦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老莊之道對語用學發展作出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在道家思想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對其在語用學領域內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索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道家思想簡述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化是儒、道、釋三位一體的綜合體,其中儒、道兩家不僅是純正的本土文化,而且也是中國最早、最重要的兩個思想流派。自80年代中后期以來,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肯定,“道家主干說”的提法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和重視。馬祖毅、任榮珍曾在其專著中總結道:“如果說20世紀以前,中國儒家思想是影響著世界的主要思想的話,那么,到了19世紀末,隨著老子、莊子的著作大量的譯介,中國的道家思想便逐漸成為影響世界的主要思潮了。”漢學家陳漢生也明確宣稱過:“在作為一個整體的中國哲學史中,道家的觀點更具有意義。”可見,在目前的文化環境中,對西方人而言,道家哲學似乎有著更強的吸引力。

(一)道家精神

1918年8月20日,魯迅先生在致許壽裳的一封信中提到:“前曾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嚴格來說,“道家”與“道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道家”,是指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一個先秦學術流派,“道教”是東漢末期開始逐漸形成的一種本土宗教。但是,道家與道教又有著深厚的淵源。道教在繼承道家思想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弘揚了道家精神,“道家精神”概而論之就是“道法自然”。在道家看來,“自然”是指一種本然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所以,道家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自然”是“道”的本性。從“道法自然”的觀念出發,道家提出了一套“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道家所謂的“無為”,并不是不要人做事,而是教人要順應自然不肆意妄為。司馬談說:“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道”使天地萬物順時自生自滅,雖然我們看不見“道”究竟做了什么,但“道”實際上支配了天地間的一切,真正是無為而無所不為。與經世型的儒家文化相比,道家文化更具超世型的特點。道家學說同儒家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儒道思想的互補,構成了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塑造了中國人一種特有的心理現象。

(二)道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為老子和莊子,合稱“老莊”。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曾做過東周的史官,是一位博學的人。《史記》載“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著有《道德經》,通本五千言,意豐言約,是道家主要經典。牟鐘鑒先生在《道教通論》中認為:“《老子》書以‘道’為核心概念,以‘陰柔’為基本特征,以‘自然’為最高原則,提出一套博大精深的宇宙論、人生論和政治論,結構嚴謹,風格一貫,個性鮮明,自成一家,非哲學大師如老子者,無人能以為之。”

莊子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早年曾做過漆園小吏,后隱居不仕。楚王聽說他很有才能,就派使者去厚禮相聘做國相,被莊子婉言謝絕。莊子受老子影響較深,擅長寫作論辯。莊子雖一生貧困,但他始終以達觀的態度對待萬事萬物,追求個人的自由幸福,心情寧靜,崇尚自然,安處順命,自得其樂。《莊子》一書是對其思想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最好詮釋,十萬余言,肆恣,在哲學、文學、美學等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代表著先秦諸子在思想深度和文學表達兩方面的最高成就。

三、道家語用思想特征

道家以道為其哲學的最高范疇。道家論道著重于天道,“自然無為”也是根本的人道,治國的根本原則。道家認為道體虛無而作用實在,本不可名、不可言,然而無名則不可稱,無言則人不知,所以不可名而名之,不可言而言之。莊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言意的關系,提出了“言不盡意”、“得意忘言”,主張用領悟的方法去把握“道”。這些思想在當今語用學領域都是研究的重點,可見古代中國道家蘊含了豐富的語用學思想,其語用特征也值得總結探究。

(一)無名

“無名論”顯示了道家獨特的語用學思想,它涉及到名與實以及它們的語言表達等問題。“無名論”首先是由老子提倡的。《道德經》開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是指說得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說得出來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本質上來講,道是不可以用名來表達得清楚的。他還指出過有名來源于無名,有著名的短論“無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萬物的根本。所以經常從‘無’中去認識道的微妙,從‘有’中去認識道的端倪”。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不可道”的道論,也即接受了老子“名不可名”的無名論思想。莊子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他認為,宇宙原本是“無”,沒有“有”,也沒有“名”,道呈現為混而為一的狀態。在莊子看來,萬物有不同的規律,而道不偏私,所以道無名,《莊子》中還有多處講到“無名”。

(二)無言

老子的“無言論”,直接來源于他的無名論。天道無為,人道亦不用言表,一切順應自然。既然老子的“無言論”淵源于無名論,那就同無名論一樣并不排斥一般的名言概念,更不排斥人們的言語交際。老子說:“言有宗,事有君。”意在揭示言語要有主旨,行為要有主宰,說明了言語和行為的必要性。莊子主張“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中的論述已為大家所熟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由此基礎上莊子討論了“言”和“意”的關系問題,得出了“言不盡意”的重大結論。

(三)無辯

老子既然認為大道無名、無言,當然無辯也就順理成章了。關于老子的“無辯論”,主要有兩處論述。一句為“大辯若訥”,大道即真理,擁有真理的人無意于逞口舌之能。另外一處便是“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也是說善于言說者止于理,不必立巧強辯,而刻意立辭者并不是善于言說的人。老子并不反對辯論,但是對巧言強辯確是極其不贊同的。

莊子的無辯論似更具體復雜。莊子看來,道原本沒有分界,言語本沒有定說。因為大道是不可言說的,“言”爭辯就有所不及,所以大辯不可言說,既然事物沒有是非界限,甚至有謂無謂都不存在,所以辯論就沒有意義可言了。莊子從他的“天人合一”、“物我為一”的觀點出發,提出“無辯”乃至“反辯”的主張,雖然有些違背常理,但是從莊子的是非齊一的觀點來看也還是順理成章的。

中國當代的語用學研究方興未艾,面對如此豐富的中國語用學思想資料,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可能把握語用學思想的研究對象,從中發現相關內容,進行討論,來使語用學的發展脈絡更加清晰明了。

――――――――――

參考文獻:

〔l〕陳宗明.中國語用學思想[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篇9

以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為研究對象,圍繞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內容設置問題,以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優勢特征為依據,在充分分析中國傳統音樂發展、演變、傳承等問題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特征,探討普通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其內容及形式意義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樂課堂教學為陣地,在充分厘清中國傳統音樂內涵、外延及發展脈絡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傳播形態下的文化實質,以拓展其傳承方式與途徑,發掘其文化內涵。

關鍵詞: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傳統音樂;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延伸

我國音樂教育學學科的劃分既包括以培養專業音樂人才為目的的“專業音樂教育”,又包括側重音樂能力培養為目的和歸宿的“普通音樂教育”兩種主要類目。僅就普通音樂教育而言,除去“社會音樂教育”存而不論,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尚且分為在基礎教育階段以及大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本文僅以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為研究對象,圍繞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內容設置問題,以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優勢特征為依據,在充分分析中國傳統音樂發展、演變、傳承等問題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特征,探討普通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其內容及形式意義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樂課堂教學為陣地,在充分厘清中國傳統音樂內涵、外延及發展脈絡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傳播形態下的文化實質,以拓展其傳承方式與途徑,發掘其文化內涵。

一、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及《中國傳統音樂》課程設置概談

(一)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概談

“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簡稱“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其學科稱謂早在1986年即已確立。1878年美國傳教士狄考文夫婦在今山東蓬萊設辦的“登州文會館”[1],因其受教育對象的知識層次及教學內容同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有著極大的相似性,故而被視為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發端。后歷經百余年的探索及諸如王國維、等著名教育家的致力貢獻,于上世紀90年代后步入繁榮發展期。特別是1996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教體[1996]5號),“進一步明確了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基本任務和目的,完善了藝術教育的管理體制,使其從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入手,抓好藝術課程的開設等工作”[2],國家政策上的扶持與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促使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在進入21世紀之后作為一個新學科迅速崛起。著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家、理論家馮蘭芳先生將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學科的定位和教學宗旨歸結為:“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是音樂學與哲學、美學等學科交叉的一門復雜的學科。它的宗旨是以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研究藝術與人、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系,培養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3]可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是以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為教育對象,通過音樂為手段和方法,幫助大學生學習、了解和掌握音樂的本質特征;通過音樂教育的施行,培養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傳承優秀的文化與科學創新精神”;通過音樂教育的方式“進一步開拓音樂學專業中音樂與科技、音樂與人文等音樂與多交叉學科的研究領域,分析和揭示人與音樂的關系”[4]。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是以音樂教育的方式,幫助大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提升藝術修養、陶冶性情、培養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二)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優勢特征

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核心在于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對塑造和健全大學生完美的人格有著重要意義,而音樂教育又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能幫助大學生調整和深化音樂的素養和水平,還能通過對音樂文化的溯本探源,體味其中深刻的文化意義,這或許也是自上世紀90年代起,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發展加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教育對象是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生源地屬于不同的地域范圍,且世界觀、人生觀都已基本形成,知識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層次,認知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好,因而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迅速突顯了其優勢特征,也賦予了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以特殊的意義,具體概括如下:

1.地域范圍的優勢:社會學研究中關于地緣的概念,強調地理環境因素影響下對人所產生的影響。梁啟超在《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就曾以氣候山川之特征差異,對住民性質、習慣及思想產生的影響展開論述[5],可見地域性特征的差異對人的影響,尤其是思想行為上的差異性的影響巨大。而今天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的鄉籍差異已成常態,由此可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受教育對象也會在意識形態上由于地緣的差異而產生相互的差別。散分于各地的音樂形式既是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組成,倘若在課程教學的思路上將地緣差異上的特征轉變為教學設計上的優勢,針對性的借助這一優勢資源發掘地域文化的內涵意義,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無疑具有先天的優勢。

2.知識結構的優勢:因為公共選修課的課程特性使然,來自各地的大學生聚首在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課堂上。雖然除了地緣關系形成的差異外,專業方向、學識結構、思維方式的相異,也導致了他們在知識結構上差異的客觀存在,但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水平都達到一定層次,對問題的認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較好,故而有能力在音樂本體的背后,通過深入發掘傳統音樂產生的社會、文化、歷史、哲學、美學等背景,探究傳統音樂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還可以發揮不同專業間的學科知識構建,以學科的多樣化為研究團隊組建的優勢,實現學科知識的互補,以利于綜合研究的開展與深入。

3.研究與創新優勢:“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應培養大學生思辨、評價和批判各種文藝思潮的能力。”[6]普通高校音樂教育除以施行素質教育的本初目的之外,在全球化和各類思潮頻頻涌動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以知識為基奠,充分地發揮能動性和創新性,培養獨立思考、分析與評價的研究能力。大學生均處風華年少之時,思維的敏捷與精力的充沛是人生其他生理年齡階段無可比擬的,如此時加之精神食糧的給養及有意識的方向引導,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學識修養,而且為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打下堅實基礎。當然,我們在樂觀的同時,也需明確事物的兩面性同樣適用于到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公共選修課中音樂課程雖為必選課,但學生在專業上、知識結構、音樂素養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同樣不容小覷,如不妥善引導亦會成為教學設計的羈絆。因此從事公共藝術教育的教師要開動腦筋,“變問題為優勢”,充分發揮各個專業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化問題為手段”,激發大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實施效果,為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三)普通高校《中國傳統音樂》課程設置情況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從無到有,從萌芽到崛起的歷程中,用大量的實踐證明了藝術教育在提高大學生藝術能力與修養、提升想象力、激發創造性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傳承先進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并保護傳統文化,使大學生的審美價值取向對社會文化起到引領的作用,并對推動社會的進步產生重要的影響。”[7]因此中國傳統音樂教學在課程的設置上,也不斷地根據教學實際,從最初過于專業化的傾向,調整為依據教育對象知識背景的多元,強調綜合性課程的開拓。就目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中與傳統音樂相關的課程而言,據筆者在北京、安徽、山東、江蘇4省抽樣調查的32所高校初步統計的結果顯示,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開課率近97%,較之2006-2007年筆者完成碩士論文之時所做的調查數據有了極大的提升,有名無實的現象基本杜絕;已開設相關課程的名稱包括:《中國傳統音樂導學》《民族民間音樂賞析》《民歌演唱與欣賞》《中國傳統音樂概論》《民間歌曲賞析》《中國傳統音樂》幾種;課程名稱雖然不盡相同,但教學內容都在學界界定的中國傳統音樂的類目之中,區別在于教師于課堂教學內容設計上的側重,多數院校側重民歌和民間器樂的賞析教學。調查結果顯示,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經歷90年代后的穩步發展,已成為各高等學校公共選修課的重要組成,發展的形勢喜人。不足在于: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僅限于馮蘭芳先生分層次逐層深入總結的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研究方法中相關音樂本體的教學,未能深入至文化層面、音樂美學與心理學層面、哲學與史學層面、社會學層面的相關理論[8]。缺失在于:就中國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而言,目前幾乎所有高校都是通過審美的方式引入音樂本體及其基本形態,只講了傳統音樂典型的基本樣態而未將傳統的流變、發展、遺存等問題深入探究,僅關注了音樂的“表象”,未能發掘“表象”背后還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無異于忽視了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潛在優勢,白白地浪費了優越的教學資源。扼腕嘆惜之余,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中傳統音樂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的思辨則顯得更為必要。

二、中國傳統音樂在共時性與歷時性雙重體認

基礎上的文化認知“任何一門科學或者學科,都必須界定其研究領域,明確內涵,還應尋求有秩序的框架對它進行科學的、有邏輯的分類,弄清其外延。明確內涵的方法是定義,弄清外延的方法是進行劃分。”[9]“中國傳統音樂是在我國漫長的農業社會中成形、積淀;在歷代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以及和外來音樂文化的交融中創新發展;是數千年華夏文明的結晶。”[10]“中國傳統音樂是指在中華民族大地上歷代產生并大多(或少部分)流傳至今,和在古代歷史長河中由外族(包括屬于我國的少數民族和國外民族)傳入并在我國生根發展的一切音樂品種。”[11]從上述不盡相同的概念界定上我們可以大致歸納出中國傳統音樂的總體特征:1.產生于農耕文化的大背景之下;2.成形于各民族音樂文化長期的積淀中;3.豐富于各民族音樂文化以及外族音樂文化的(我國的少數民族和國外民族)交融中;4.流淌于民族的血脈中且具有隨勢而變的特性。“學者們的已有成果顯示了傳統音樂是在由文化意識與制度體系構成的既定框架下為適應時代變遷而動態存在的象征符號。”[12]從這幾個層面上來講傳統音樂自產生之時即在發展之中不斷地變化,會隨其文化土壤之變而變,會隨多方交融的環境而變,會隨積淀中與外界共生關系的相互調適而變。對傳統音樂的概念做了概略性的總括,對外延的認知同樣需要厘清。學術界對中國傳統音樂類分的歸納有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編著的《民族音樂概論》(1964年)中總結的五類論(即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與舞蹈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1990年王耀華先生在《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中提出的四類論(即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袁靜芳先生在五類論的基礎上增添了佛教音樂、道教音樂、祭祀音樂而形成的八類論[13]。從上述幾種主要的分類法中五類論及八類論的關系一脈相承,區別在于八類論中融含了宗教和祭祀音樂,四類論中以民間音樂囊括了五類論的5個部分,加上部分民間音樂形式兼具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特征而補充進了綜合性樂種,6個部分將其統稱為民間音樂歸于一大類目,據此也幫助我們理解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名稱的紛雜性的根源所在。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分別是以傳統音樂產生和使用的場合、創作和欣賞群體、音樂的功能性意義的差異等為依據。就傳統音樂的功能性而言,其伴隨著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的過程而產生,隨著社會的演化而產生、消解、變異著某些功能。如原始狀態下的作狩獵、交流、鼓舞的呼喊狀的實用,衍生作表達悲喜、陶冶性情的審美,還有早期以禮的形式存留在宮廷,后又流轉到民間作祭祀音樂的社會。“雖然在社會的演化過程中,某些功能可能減退,某些功能得以凸顯,但是功能性的一直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在延續了數千年的祭祀文化、禮樂文化中,音樂的功能性意義顯而易見,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符號。”[14]

三、普通高校傳承傳統音樂文化的使命感與緊迫感

全球化的不斷深化,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交融愈加深入。自20世紀20、30年代后西方音樂文化以強勢的姿態植入于學校音樂教育之中,雖然那是當時社會形勢環境下國人的主動選擇,但回觀傳統音樂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西方音樂文化在歷來最容易產生文化變異的城市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15]。當西方的觀念與西方視角大舉“侵犯”我們看待傳統的眼光時,“當西方音樂文化進入的時候,強調的就是‘為人’的、作為審美功能的音樂”[16]對音樂的審美功能性的關注逐漸消解了我們對音樂社會意義的思考。隨著封建制度的解體,傳統以“禮”的形式轉移到了民間,中國傳統音樂的“大傳統”由至20世紀初止“在農耕文化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其音樂文化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的特征逐漸消解[17],在幾千年來中國音樂“大傳統”的社會意義逐漸消退、審美意識漸次增加的現實環境下,其發展開始轉向當下民間的儀式用樂之中。在功能性意義的背景下延續著幾千年來的遺存,顯現于今天具有逐漸消解之勢的禮俗儀式用樂之中。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在意識形態領域,特別是“精神層面”全面科學化的背景下,傳統音樂無法再繼續生存于現代語境之下,雖傳統究竟是將部分變形發展還是消亡于其中我們不得而知,可我們應該清楚的意識到傳統未來的命運堪憂。在所謂先進文化理念中以審美為先導的意識觀念支配著傳統音樂教學的現實面前,我們應該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歷史上的主流傳統、現在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于鄉村社會的音樂文化,一直是多重功能性并存的,這種多重功能性的存在恰恰是中國音樂文化的大傳統”[18]。因而從這個層面分析,“禮失而求諸野”的命題并非空穴來風,“諸野尋樂”亦是歷史賦予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使命。普通高校中國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必須要突出和強調普通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的文化意義,引導大學生在認知傳統音樂本體層面“表象”的基礎上,深挖“表象”背后的意義。作為文化傳統的生成、發展、變異、演變的內驅力和原動力,從共時性和歷史性雙重認知的前提下全面的認識和把握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脈絡,認知傳統音樂社會的消解、關注傳統依存環境的變遷、洞悉現代語境下傳統消解無力感的原因、承擔起傳承中國音樂傳統的責任,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及其文化的深度體認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認同感與自豪感,這方是在普通高校實施傳統音樂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四、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視域下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的延伸及實施途徑

(一)傳統音樂課程教學理念的延伸

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猶如一條數千年綿延不息的河流,在漫長的歷史積淀中不斷豐富著自身的發展形態與內容。“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總是連貫古今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民族文化形成的歷史長河中,都伴隨著音樂文化的產生、發展、演變、衰亡的過程。傳承性的運動規律是音樂文化延續、生存的根本條件與特征。”[19]因而傳統音樂的文化屬性中既有藝術形式所共有的實用功用和審美功用,又兼具重要的社會功能性特征。1987年邵光琛先生即提出“傳統音樂并非音樂傳統”,學界對此多較為認同。“傳統音樂是指歷史上存在過的或是歷史上產生而又流傳至今的具體樂種和樂曲;音樂傳統則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開放系統,既源自遠古,又指向未來。”[20]既然音樂傳統的涌動是推進傳統音樂之河匯流發展的動力源,那么作為教育行為的實施者,教學理念假如僅僅局限于對音樂本體的表層的鑒賞與教授,則有舍本逐末之嫌,割裂了音樂本體、音樂現象與音樂文化間的聯系,也忽視了傳統音樂與音樂傳統的互通共融性。“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教育被限制在音樂理論知識性傳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樂教育成為懸浮在表層的純技術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們獲得有關音樂的種種知識和技巧,而很難得到對音樂深層的鑒賞能力與美感趣味,造成這一狀況的關鍵在于將音樂與文化分離。”[21]普通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同樣需要引導大學生結合自身的地域優勢、學識優勢、精力優勢、創新優勢,“把握中國歷史和當下‘民間態’客觀存在的關聯相通,理念調整很有必要,如不能做到這一點,學界提供給學子的就是不完整的傳統音樂文化樣態,難以對音樂文化傳統產生認同。”[22]此處“學子”置于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語境下的意義性更加凸顯,當代大學生施以傳統音樂教育目的之一就是“立足于音樂的本體,向相關文化拓展,使大學生認識音樂藝術形式在歷史進程中的演變、沿革和發展過程,音樂對時代和社會所產生出的深刻影響,理解音樂中廣闊的精神內涵”[23],引導更廣泛的大學生群體,以多元化的知識結構研習和思辨中國音樂文化的傳統,讓更多的學習者通過對中國傳統音樂及其文化的感知,體認其深厚的文化內涵。

(二)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延伸

不可否認,在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對中國傳統音樂經典作品的學習的確不失為讓大學生盡快了解中國傳統音樂,增強大學生對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的認同感的好方法,然而,倘若在普通高校音樂課堂中僅僅將中國傳統音樂的教學局限于此,則未免太過保守,亦有悖于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對象知識能力水平提升發展的規律。故而普通高校傳統音樂教育既要關注傳統音樂中多類分的經典曲目的教學,又要關注音樂本體所蘊涵的文化傳統,還要關注中國傳統音樂發展與演變的脈絡,關注在西方強勢文化的傾軋與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環境的演變中傳統音樂的消解、演化、嬗變的過程與規律,關注“失于諸野”之傳統的前世與今生,以文化的自覺關注傳統之未來。

1.品評: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通過音樂的方式塑造更加美善的“人”,提升大學生的藝術修養是其要務之一,學會對藝術價值的品評乃是要領所在。“中國的傳統音樂實在并不是一切都好,許多傳統音樂出現危機,甚至瀕臨淘汰的邊緣,那是它們不能適應今天中國人的需要,是無可奈何的事,當然我們今天完全有可能將這些祖傳的寶貝都原封不動的保存起來……只要對今天的中國人的文明發展有利,該淘汰的由他淘汰,該繼承的認真繼承,該吸收的努力吸收,該借鑒的大膽借鑒。”[24]與封建社會制度有著密切共生關系的傳統音樂,在內容與形式上必定有在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下衍生的“糟粕”,其現實樣態必定有良莠雜陳之態的呈現,因而普通高校在傳統音樂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以謹慎鑒別和挑選。課堂教學內容上對經典作品的介紹與教學安排無疑秉承了去粗取精的要旨,倘若能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加入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發展與演變的現實與分析,借助對這一問題的引入和分析,為大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傳統音樂與傳統音樂文化的全貌與發展大有裨益,通過這種方式使大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與演變,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傳統音樂在形態上的變化與融流,學會甄別與品評傳統音樂中的精華與糟粕。

2.辨析:環視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文化土壤,其本初樣態是與中國的農耕文化和封建制度長期并存的,但隨著封建社會的解體、時代的進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與其有著共生關系的中國傳統音樂在內涵和外延上也有了較大的拓展。傳統不僅存在于廣義上被賦予的音樂形式之內,也以儀式等形式存在于廣袤的田野之間,對于中國傳統音樂而言,其樣態的呈現一定是同傳統音樂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生態環境密切相連,隨其文化生態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衍生與嬗變,故而對中國傳統音樂在概念上的理解應該是變動和發展的。對傳統音樂本體的關注固然是基點,但卻不可固步自封,止于基點,而要以基點為中心發散輻射至傳統音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學會分析,就是要通過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理念與內容的延伸,使大學生能夠以清醒的頭腦認識到傳統音樂形態的蜿蜒與嬗變,清晰明了的洞悉我們的傳統究竟是怎樣的,我們的傳統文化究竟是怎樣的,我們的傳統音樂究竟又是怎樣的,清楚而自覺的探尋保護傳統音樂的方法。

3.創新:創新是教學形式上的創新,重視學生主動性的提升。當然上述對傳統音樂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延伸會給教學本身帶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安排、教學的準備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準備教學的工作量會無形增大數倍,而且對傳統音樂本身前世今生的清醒認知也成為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教師的必備知識。但作為普通音樂教育的實施者通過這種方式“授之以漁”對普通高校傳統音樂的教學效果意義巨大。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除了關注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培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大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創新欲,通過激發大學生的多重潛能而促其自發、自覺地實現自我修養的提升與完善。通過對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教學手段的拓展和延伸,幫助大學生利用地域優勢以及自身知識結構等有利條件,自覺地將傳統音樂與文化聯系起來,與民俗聯系起來,提升自身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傳統音樂教師不妨突出課程內容的主題性引發學生思考,使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為介質圍繞教師預設的傳統音樂相關主題展開深入的研究,通過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歸類獲得階段性心得,通過課堂討論、成果展示與教師方向性的引導,鍛煉大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等多種潛能的開發,通過實施傳統音樂教學的過程實現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大學生創新精神的雙贏目標。如果說高校教育是育人、樹人的重要手段,那么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則是完善人的重要途徑;如果說傳統音樂的本體樣態是陶冶大學生藝術情操的有力工具,那么傳統音樂隨其文化生態環境嬗變的樣態則是幫助提升大學生文化自覺的有效手段;如果說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在內容上對音樂本體的關注是教學的根基之上繁茂的大樹,那么對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延伸則是枝繁葉茂之中累累的果實。通過對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程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反思,意在以普通高校傳統音樂課堂為陣地,充分利用普通高校教育對象所具的地域等優勢,在明晰中國傳統音樂“前世”與“今生”的基礎上“諸野尋樂”,使大學生在學習了解的同時,以文化的視角深入對其的認知,在歷史和文化的雙重考量下,達到傳承之目的,探尋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未來”之路。

作者:黨兆曌 單位:宿州學院 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再生.近現代音樂史簡述[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7,23.

〔2〕馮蘭芳.對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探討[J].中國音樂教育,2005,(10):31-32.

〔3〕〔4〕〔6〕〔7〕〔8〕〔23〕馮蘭芳,孟維平.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一個新學科的崛起[J].人民音樂,2007,(12):76-77.

〔5〕梁啟超.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24,(01):2-37.

〔9〕〔17〕〔18〕杜亞雄.中國傳統音樂的分類和教學[J].中國音樂學,2006,(01):3.

〔10〕黃允箴,王璨,郭樹薈.中國傳統音樂導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10,4.

〔11〕董維松.關于中國傳統音樂及其分類問題[J].中國音樂,1987,(07):45-46.

〔12〕〔19〕袁靜芳.中國傳統音樂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10):6-7.

〔13〕〔15〕〔16〕項陽.中國音樂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J].天籟,2006,(03):4.

〔14〕齊琨.論傳統音樂的兩種時態———以徽州禮俗儀式音樂為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02):30.

〔20〕李西安.對音樂傳統傳承、變異與創新的再認識[J].人民音樂,2003,(12):19-23+63.

〔21〕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的人文闡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10.

篇10

關鍵詞:體育娛樂;《詩經》;基本特征

中圖分類號:G81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1-0023-04

On the Forepart Sports Entertainments and Its Characters In ShiJing

WANG Jingl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Qi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255049,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hundred and five poesies, most of which are with melodies, in ShiJing, including many sports entertainments such as hunting, arching, fishing, swimming, dancing and so on. All the forepart sports entertainments had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the poesies pursued “kindheartedness" as the goal; the sports entertainments were the outcom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ariz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social life; the sports events had obvious successive and disintegrate characters; the poesies brought out some conceptions of hedonism life style.

Key words: ShiJing; sports entertainments

《詩經》是我國古代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保存了周代前段500多年間存在的許多體育娛樂活動,字里行間反映著當時人們極其豐富的精神生活,表述著特定的社會環境條件下的體育娛樂活動的基本發展趨勢。

1 樂歌是《詩經》的基本特征

從基本形式上看,“詩三百篇都是樂歌”[1]。所謂樂歌,實質上就是一種表述情感的娛樂方式。孔子說:“吾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孔子所說的“各得其所”,也就是把《詩經》中的詩歌分成了三類,這就是風、雅、頌,其中,風指的是民歌、民謠之類,這一部分統共165首,占了大部分,涉及的地域范圍是可以基本確定的;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共有105首,都是西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王畿的詩歌,大多是朝廷公卿士大夫的作品;頌共有40首,大體是西周和宋、魯兩國的最高統治者用于祭祀和重大慶典活動時的樂歌。在這三部分詩歌當中,雅、頌兩部分,屬于贊美、祝愿、頌揚性質的占絕大數;而風這一部分,直接來自于社會基層,反映了十分廣闊而又豐富的社會生活。“風”是樂曲的通稱,《大雅•蕩之什•菘高》:“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以贈申伯。”就是說,吉甫作的這首《菘高》的曲調非常好。《左傳•成公九年》“樂操土風”,土風就是地方的曲調,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北風指的是北方的曲調,南風指的是南方的曲調。《詩經》中的15國風,應當是15個地區的“地方曲調”。因此,《詩經》305首,我們今天見到的都是瑯瑯上口的韻文,但當時大都是具有鮮明地方特色而可以演奏的樂歌。《墨子•公孟》說:“或以不喪之間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若用子之言,則君子何日以聽治?庶人何日以從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記載,吳公子季札來聘,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邶》、《》、《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鄶》、《小雅》、《大雅》、《頌》,這里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見到的周樂表演幾乎包括了今見《詩經》的全部,只有《魯頌》和《商頌》沒有在內。樂歌出現的時候,總是為了表達某種情感的,《齊風•還》是一首敘寫兩個獵人相遇山間,共同逐獸,相互贊揚的詩歌;《召南•有梅》是舞會當中女子們共同唱的歌;《小雅•魚藻之什•采菽》,是一首周天子歡迎來朝的諸侯時所奏的樂歌;《周頌•臣工之什•振鷺》是周王設宴招待來朝諸侯的樂歌。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雖然我們對于《詩經》中每首詩的作者及其身份很難以一一斷定,但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布衣庶民,無不可以通過一種樂歌的方式表達出某種思想情感。《詩經》中的這些詩,就是當時人們用以表達某種情感的一種娛樂工具。高亨先生認為:“《詩經》是周王朝各個時期的樂官所編輯。”[2]袁枚先生指出:“在周代,《詩三百》,本來都是能夠演唱的樂歌。”[3]但這些“樂歌”所表達的卻不都是歡樂的情感,發牢騷、諷譏之類的詩歌也是大有所在,比如《魏風•伐檀》、齊風•南山》都是這方面的例證。運用樂歌這一特定形式,表達紛繁復雜的生活感情,既是人們精神情感世界的顯示,同時也是當時環境條件下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娛樂方式。

這是《詩經》最為基本的主題精神之所在。可見“樂歌”這種中國早期的娛樂活動方式在當時社會環境條件下的普及程度。

2 《詩經》當中保存了許多體育娛樂項目

2.1樂舞極為常見的娛樂項目。樂舞就是有樂器伴奏的舞蹈。舞蹈同樣是從勞動過程中抽象升華出來的,在周代已經很是普及,但樂舞的發展狀況在《詩經》當中還是有著明顯的差別的。作為娛樂活動,樂舞在民間基本上還處在“舞蹈”階段。鄭國風俗,每逢春季的一個節日(舊說是夏歷三月三日的上巳節),在溱、洧二河的邊上,舉行盛大的集會,男男女女人山人海來游玩。《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可見鄭國舉辦的這個舞會何等熱鬧!《周禮•地官•媒氏》有關于國家舉辦舞會的規定記載:“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這一記載說明,在周代有著國家為方便青年男女婚配而舉行舞會的規定,《召南•有梅》就是這種舞會當中女子們共同唱的歌,詩是這樣寫的:“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頃筐墾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類舞會由于是在民間舉辦的,樂器伴奏可能還是比較簡單的,《陳風•苑丘》:“坎其擊鼓”、 “坎其擊缶”,鼓、缶,都是打擊樂器名。缶本是瓦盆,古人有時以缶為樂器。“值其鷺羽”、“值其鷺?”,都是舞具。鷺羽,是一種用白鷺羽毛做的舞具。是用鳥羽編成的形似扇子或者雨傘的舞具。在貴族階層舉辦的許多娛樂活動中,樂器伴奏的舞會已經很是常見,而且也比較復雜了。《邶風•簡兮》是一首描述衛國君主公庭舞會的詩:“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左手執,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詩中描寫的這個舞會,開始前敲起了“簡簡”的鼓聲,然后先是武舞,武舞之后是文舞。武舞者手中拿著兵器,文舞者手中拿著鳥羽和樂器。由于舞跳得很好,所以受到了衛君的賞賜,那個漂亮的舞師甚至博得了一個貴族婦人的芳心。其中出現的“萬舞”是一種舞蹈的名子。轡、組是武舞的道具;、翟是文舞用的樂器和道具。《王風•君子陽陽》也是一首描寫奏樂跳舞的詩:“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君子陶陶,左執?,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其中,簧,是一種可鼓的樂器。?,是一種舞具。《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記載,吳公子札來聘,請觀于周樂的時候,就見到了《象》、《南》、《大武》、《韶?》、《韶》、《大夏》[4]等專門的舞蹈表演。在貴族的樂舞娛樂活動中,奏樂唱歌是主要方式。國君宴會群臣和賓客的時候要奏樂為娛,《小雅•鹿鳴之什•鹿鳴》就是用于這種宴會場合的詩歌,《小雅•鹿鳴之什•伐木》則是一首宴會親友的樂歌,《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南有嘉魚》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彤弓》敘寫諸侯有功于天子,天子就賜給他彤弓等物,并設宴招待他。《小雅•魚藻之什•采菽》,是一首周天子歡迎來朝的諸侯時所奏的樂歌。大規模的勞動過程中也要鼓樂,《大雅•文王之什•綿》有“百堵皆興,?鼓弗勝”一句,意思是說,很多的墻同時開工興建,眾人在做工的時候,就敲起大鼓來鼓舞干勁。弗勝,意思是說,大鼓的聲音勝不過勞動的聲音。在《詩經》當中,盛大活動過程中中使用樂歌現象極為普遍。《小雅•谷風之什•鐘鼓》的作者住在淮水邊上,宏大的鼓樂聲音傳到了他的耳朵,引發了他的無限感慨,詩中有“鼓鐘將將,淮水湯湯”、“鼓鐘喈喈,淮水”、“鼓鐘伐?,淮有三州”、“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等句子,其中的鐘、?、瑟、琴、笙、雅、南、龠都是樂器名,?,是一種大鼓。雅,是一種狀如漆筒,兩頭蒙以羊皮,以手拍之作聲的樂器。南,是一種類似鐘的樂器。龠,是一種形狀似排簫的樂器。可以想象鼓樂形成的場面是如何宏大。由于周代大力推行“禮樂治國”,禮、樂也就成為了當時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勢所必然的產生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樂”是“禮”的活動中的重要輔助部分,“禮”的推行與普及,對于“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舞是從社會勞動過程中直接演化而來的,樂與舞的結合形成了樂舞。樂舞的后來分化,不僅形成了一些體育項目和藝術項目,而且教化和娛樂的功能被一直繼承了下來。

2.2狩獵休閑類體育娛樂項目。狩獵活動最早是一種重要的生產活動,我們在《詩經》當中可以見到許多反映狩獵活動的詩歌,《風》、《雅》、《頌》當中均有所見。值得注意的是,在《詩經》的記載當中,狩獵活動已經在士大夫以及和許多的諸侯君主所接受,形成了社會統治階層所普遍采納的一種休閑體育娛樂活動。《周南•兔?》描寫的是國君與他率領的武士在外打獵的情況,《秦風•駟?》敘寫了秦君帶著兒子打獵的情景,周王也喜歡狩獵,《小雅•南有嘉魚之什•車攻》、《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都是敘寫周王到東方打獵的詩。周滅殷商,是西進的周文化與發源于東方的商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周文化是以農業文明和游牧文明為主體的,而東方的商文化是以東夷漁獵文明為主體的。狩獵作為獲取生活資料的基本手段,在殷商文化環境條件下是不足為奇的,但對于西進的周文化來說,則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活動方式。周文化對于殷商文化的吸收,是一種文化交融過程中的自然吸納現象。從另一個角度看,周滅殷商是以大規模的軍事活動為基本方式的,東夷人的生活習性造就了驃勇好斗的性格[5],《左傳•昭公十一年》就有“紂克東夷,而隕其身”的記載。周滅殷商以后,迫使周代的統治者不得不高度的重視東夷地區的集團勢力。周代的統治者接受東夷地區的狩獵習俗,既是文化吸收的需要,也是軍事統治的需要。同時,由于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度,社會統治者所占有的生活資料已經不需要自身勞作來獲得,在這樣的一種社會條件下,狩獵活動勢所必然的也就從生活資料的獲取方式轉化成了休閑體育娛樂活動方式。《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敘寫周王打獵,詩中有“吉日維戊”的記載,戊,古人以天干和地支順序配合以記日,從后面“吉日庚午”來看,戊日是戊辰日,且是一月中逢單的日子。古人逢單日則從事打獵、征戰等活動。這說明狩獵作為國君的娛樂活動已經不是偶然或者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而是一項隆重而莊嚴的,在進行這一活動的時間上都有了選擇。這種現象,不僅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許多典籍中可以見到,在漢代以后,乃至于清代的典籍記載當中也是才可以見到的。

2.3射箭由狩獵分化而來的體育娛樂項目。射箭是狩獵過程中的重要方式,射箭由狩獵過程中的重要方式轉化而成為體育娛樂娛樂活動,在《詩經》當中已經有了充分反映。射箭從獲取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轉化為體育娛樂活動,首先是在民間開始的。《齊風•猗嗟》是一首描寫婚嫁禮俗的樂歌,詩中描寫了一個俊美健壯的小伙子來到新娘家里迎娶新娘的過程。小伙子帶領車駕來到岳家,首先舉行射禮,中式合格以后,岳家就算認可了這小伙子,那么他就可以載著姑娘歡快而歸了。在這里,射禮已經成為了整個婚禮中的一部分。射箭本來是一種謀取生活資料的手段,引入到婚禮當中便成了一種儀式。由謀生手段到儀禮活動的轉變,自然引導了人們對于射獵水平的有意識訓練和提高。為了應對婚禮而對射箭水平有意識的訓練提高,射箭也就從生活手段上升為體育活動了。《小雅•魚藻之什•采綠》中的主人是個夫人,他的丈夫外出,這個夫人在家懷念即將回來的丈夫,設想丈夫回來后要打獵釣魚,于是就把打獵、釣魚的工具作了準備:“之子于狩,言其弓。之子于釣,言綸之繩。其釣維何?維魴及。維魴及,薄言觀者。”這些地方出現的獵人、獵物、獵具,所反映的都與主人公的某種喜悅心境有著直接關系,其中弓箭是首要的工具。但是,由于當時的社會生產水平不高,狩獵仍然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謀生手段。射箭從生產方式轉化為體育項目更為明顯的表現在上層社會的青睞。《齊風•猗嗟》中描寫的魯莊公不僅體壯貌美,而且能舞善射。魯莊公作為一國國君沖鋒陷陣的機會自然不會很多,他能舞善射主要應當是生活娛樂的需要。《小雅•魚藻之什•角弓》中有“角弓”的記載,“角弓”就是兩端鑲著牛角的弓。,紅色。弓箭的弓不僅染上了漂亮的顏色,而且在弓的兩端都鑲上了牛角。顯然這是一種裝飾精美的弓箭,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具有欣賞價值。反映射箭活動的詩歌在《詩經》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這正是狩獵活動由謀取生活資料的手段向娛樂活動方式轉變的結果。專門描寫打獵活動的詩,比如在《大叔于田》詩中,不僅詳細描述了打獵活動的具體過程,而且還詳細敘述了圍獵的過程,諸如焚燒草木驚動鳥獸,馬隊排列驅趕野獸,用弓箭射殺野獸等。狩獵者可以從中獲取勝利者的快樂和活動過程的快樂。狩獵活動向娛樂活動的轉化,正是從這種勞動過程中抽象和凸現剝離的過程。射箭轉化為體育娛樂活動,正是狩獵活動分化升華的結果。

2.4釣魚修身養性的體育娛樂項目。捕魚是人類早在原始階段就掌握的生產方式,魚類是當時人類的美味,這在許多資料當中都有反映。在《詩經》當中不僅有用網捕魚的記載,而且出現了釣魚的記載。周平王的孫女要嫁到齊國去,于是要求召南地區的諸侯之女作陪嫁的媵妾,姑娘的父親不同意,于是召南地區的人就寫了《召南•何彼農矣》這首詩。詩中的“其釣維何?維絲伊緡”一句,意思是用絲繩釣魚比喻以王姬、齊侯之貴征求媵妾。緡指釣魚的繩子,“維絲伊緡”就絲做的釣魚繩。用“釣魚”來比喻某一事物,這一語言現象的出現,足以證明當時釣魚活動的社會認知程度。《衛風•竹竿》有“??竹竿,以釣于淇”一句,“??”,就是光滑的樣子。這句詩的意思是說,用光滑的竹竿做的釣魚桿在淇水上釣魚。不管是“維絲伊緡”也好,還是“??

竹竿”也好,給人的基本印象就是人們在注意釣魚用具的精致程度。至于究竟怎樣的釣魚,釣魚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我們沒有見到相關記載。但是,作為獲取生活資料的手段,“垂釣” 顯然不是最理想的,而應當是從“網”之類的捕魚活動分化出來的另類。由此我們再聯系到對于精致垂釣用具的關注,可以推斷,釣魚在當時應當從獲取生活資料的手段當中分化了出來,成為了一種休閑娛樂的體育活動。傳說商代末年姜子牙渭水垂釣就是這樣,他與一般的垂釣又不同:直鉤垂釣,至今民間謂之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其悠閑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最有條件休閑娛樂的應當屬于社會統治者,可惜,在《詩經》當中我們沒有見到諸侯君主之類任務垂釣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釣魚與射箭不同,作為體育娛樂活動,射箭強調的是人身肢體的運動與鍛煉,釣魚強調的是人的心智的修養與鍛煉,二者各有所長。

2.5游泳萌生階段的體育娛樂活動。我們今天流行的游泳活動,在《詩經》當中已經有了普遍的記載。《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男子追求一個女子而不可得,然后作刺歌而自嘆。泳,就是游泳渡水。方,同“舫”。古語稱筏子為方,此語指坐著筏子渡水。“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意思是說漢水很寬,是不能靠游泳渡過去的,長江更寬,坐著筏子也是很難渡過去的。《邶風•匏有苦葉》:“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濟盈,有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否。不涉?否,?須我友。”詩中的匏,就是葫蘆。古人渡水把大葫蘆拴在腰間,稱為腰舟,相當于現在的救生圈。“匏有苦葉”,意思是說,葫蘆的葉子干枯了,葫蘆已經成熟,正好做腰舟了。《邶風•谷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意思是說,水深的時候,就要坐筏子或船渡過去;水淺的時候,就可以游泳渡過去。方指筏子;舟指小船;泳是潛游;游是浮游。由此來看,游泳作為人們與戰勝水的基本活動方式,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已經非常普通了。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水深的時候可以借助某種工具渡水,有了舟、筏子等渡水的工具,人們可以借助這類工具而輕松的渡水;二是水淺的時候可以直接游泳渡水;三是如果考慮到渡水過程中會有危險,則可以使用輔助工具“腰舟”――也就是葫蘆。葫蘆作為游泳的輔助工具,在先秦典籍中是多有記載的:《國語•魯語》:“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莊子•逍遙游》:“今子有五石之匏,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冠子•學問》:“中流失船,一壺千金。”陸注:“壺,匏也。” 匏俗謂之葫蘆。葫蘆在當時是一種極為常用的游泳輔助工具。游泳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活動方式,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游泳活動是否引入到了人們的娛樂活動范圍當中呢?這當然不可以隨意而言,我們在《詩經》當中沒有見到“不勞而獲”的貴族階層人士游泳的記載,但在《衛風•竹竿》中有“淇水悠悠,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瀉)我憂”的描寫,詩中的主人公在淇水上駕著小船,在水上宣泄自己內心的憂悶。這一類的記載也不多。這一現象告訴我們的基本信息是,當時人們戰勝水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游泳還處在一個基本的原始發展階段,與狩獵活動向娛樂活動的轉化相比較,還是有很大距離的。游泳雖然還沒有進入純粹的娛樂活動范圍,但作為生活活動方式是普通的,作為后來的體育娛樂活動的源頭,也正是從這一生活活動當中分化而來的。

2.6飲酒高雅的生活娛樂項目。“酒是先民在飲食方面的偉大創造,它是人工制造的第一種迥異于自然風味的食物,大約產生于夏朝初年或更早。”[6]在《詩經》當中,飲酒已經成為一種很是普通的娛樂活動儀式。《小雅•甫田之什•賓之初筵》描述的是一次壯觀的宴會全過程。從賓客彬彬有禮的進入宴會開始,到賓客“或醉或否”神態各異。宴會過程雖然以飲酒為主,但中間還設置了許多的娛樂項目,有樂舞,還有射箭。宴會過程中還設有監酒官。《小雅•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旨酒思柔。”兕觥,是一種飲酒器,形如臥兕。旨酒,就是美酒,柔,指酒味不烈。,彎曲貌。《大雅•蕩之什•江漢》:“鬯一卣”,,是黑色的黍米,鬯,是黑黍和郁金香草釀成的一種香酒。卣,是一種裝酒的器皿,形狀如壺,有曲柄。飲酒作為一種生活娛樂項目,在《詩經》的記載中非常常見,慶典活動、友好交往、自我發泄等等,都可以通過飲酒的方式實現娛樂或者情感的自我發泄。

3 《詩經》所見體育娛樂項目的基本特征

3.1“仁”是體育娛樂追求的基本目標周公定鼎洛邑以后,就開始了“制禮作樂”,“他的‘制禮作樂’應該也是在對殷商禮制‘損溢’基礎上完成的。”[7]由于周代大力推行“禮樂治國”,這一政治文化必然的影響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推行“禮”強調的是對人們社會行為的規范作用,推行“樂”強調的則是對人們的社會行為的教化作用。《詩經》作為樂歌的出現,正是適應社會教化需要的自然產物,因此,《詩經》本身也是禮制的輔助工具。《周禮•春官》說大司樂“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荀子•樂論》也說:“君子以鐘鼓道志。”所謂“樂語”就是音樂的語言,在當時看來,應當就是“詩歌”。“興、道、諷、誦、言、語。”指的應當是運用“樂語”的具體方式。在《詩經》當中,“仁”字已經出現,《鄭風•叔于田》有“洵美且仁”,《齊風•盧令》有“美且仁”。周代統治者既然把“樂”作為推行禮制的輔助工具,主張用“樂”陶冶人們的情操,那么,評價一個人,氣質應當是第一位的。因此,《詩經》中出現的“仁”字,反映在體育娛樂活動當中,就應當是一種人的氣質的追求目標。這樣的解釋,不僅與《詩經》“樂歌”的基本特征相吻合,而且與后來的儒學大師把《詩經》歸入儒學經典的基本思路相吻合。由此我們揣摩《詩經》中描寫的諸多體育娛樂活動就會不難發現,其基本的體育娛樂觀念追求的就是一個“仁”字。也就是說,“仁”作為中國傳統體育觀念的基本核心內容,在《詩經》當中就有了基本的反映,但是,這個“仁”字與后來孔子提出的哲學意義上的“仁”字是不盡相同的。這個“仁”是一個人的氣質追求目標,也就是通過體育娛樂活動要實現氣質情操的陶冶與升華。孔子對于學習《詩經》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小子何莫學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3.2體育娛樂活動是社會生產生活分化與抽象的結果《詩經》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反映,體育娛樂活動正是從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當中蘊育而抽象分化而來的。《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這一記載形象的說明了牛尾舞這一娛樂活動的產生過程。前面講到的射箭、釣魚、樂舞、游泳都是最早產生于社會生產活動中的。西周至春秋時期,社會生產能力的提高,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活水平的兩極分化,那些生活資料不足的人們,自然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本能的尋求著快樂,而那些生活資料富足以后而無所事事的人們,則理所當然的攫取了那些社會生產者的快樂方式,并同時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與改造,形成了專業性的體育娛樂活動。由此也就構成了社會生產方式向體育娛樂活動的分化。西周至春秋時期,正處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蘊育發生階段,社會生產方式向體育娛樂活動的分化大致上應當是人的生活的本能需要,但這一分化過程是意義重大的,開啟了中國體育娛樂活動發展的先河。

3.3具有顯明的繼承和分化特征《詩經》是記載的體育娛樂活動,在時間范圍上大致可以匡定在西周至春秋中期,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之間,在地域范圍上,如果僅僅按照十五國風的區分,已經包括了現今中國地域范圍的大部。可以說,《詩經》記載的中國早期的體育娛樂活動在中國體育娛樂活動發展歷史上有著很強的代表性。在這些體育娛樂活動當中,有些顯然已經基本完成了從生活資料的謀取手段向體育娛樂活動的分化,比如射箭本來就是狩獵者謀取生活資料的手段,但在《小雅•甫田之什•賓之初筵》中的射箭就成了宴會舉行過程中的娛樂活動,《齊風•猗嗟》中的射箭則成了婚禮過程中的一種儀式。但是,這些活動的社會生產功能并沒有完全退化,我們在《詩經》中許多描寫狩獵活動的詩歌中都可以見到這類影子。有些體育娛樂活動還處在分化過程的初級階段,游泳活動大約就是這樣,我們在《詩經》當中可以見到多處對游泳活動的記載,但是沒有一處是專門的娛樂活動,而且也沒有一處是上層貴族的活動。這一現象只能說明:游泳作為現在常見的體育娛樂活動,在當時來看與社會生產活動還保持著一定的緊密程度,大約是人們駕馭水的能力有限,還不能夠做到隨心所欲的“與水共舞”。有些體育娛樂活動則達到了社會廣泛認知的程度,比如樂舞,《詩經》所見,不僅有“舞”,而且有“樂”,還有“樂舞”,而且這些不同表現方式的樂舞在不同的場合還有不同的功能,《唐風•有之杜》是一首歡迎客人的詩歌,《小雅•鴻雁之什•白駒》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詩歌,《小雅•谷風之什•信南山》是一首貴族祭祀祖先的樂歌,《大雅•文王之什•靈臺》敘寫了周王建筑靈臺和他游觀靈囿靈沼,在辟雍奏樂自娛的情景。諸如此類不可勝舉。由于樂舞有了十分廣泛的社會認知程度,因而社會的各個階層也就有了不同形式的樂舞。

3.4出現了一些追求瀟灑快樂生活方式的娛樂觀念《唐風•蟋蟀》通過描寫秋天蟋蟀活動,極力宣揚了一種“好樂無荒”的人生觀點,提倡人們要及時的追求快樂,但又不要荒過度而荒廢事業。《唐•山有樞》中甚至勸告人們活一天就要享樂一天,不要吝惜財物,否則死后財物就被別人占有了。應當指出,這一類的詩歌所反映的不過是一種生活態度,有著一定的消極成分。但是,作為一種追求生活快樂的基本觀念來看,顯然對于體育娛樂活動的發展自然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總之,周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生和奠基時期,《詩經》所反映的西周至春秋時期正好處在周代的前斷,因而,《詩經》不僅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基本反映,同時也是中國早期體育娛樂活動狀況的基本反映。從《詩經》所反映的體育娛樂活動來看,不僅可以進一步證明體育娛樂活動來源于社會生活,而且還可以進一步證明體育娛樂活動的發展是社會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是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必然產物。體育娛樂活動由人類謀取生活資料的手段分化為健身和獲取精神娛樂的方式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并且,在西周至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了人的基本體育娛樂觀念的雛形。

參考文獻:

[1] 高亨.詩經今注•詩經簡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

[2] 高亨.詩經今注•詩經簡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

[3] 袁枚.詩經譯注•引言[M].濟南:齊魯書社,1985:28.

[4] 《墨子•天志下》引《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毋大聲以色,毋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作《大夏》。

[5] 王京龍.齊人“怯于眾斗,勇于持刺”的文化淵源及影響[J].管子學刊,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