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生心理健康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1 02:51:00

導語:貧困生心理健康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貧困生心理健康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運用封閉式短程團體輔導的方式對貧困大學生進行心理和行為訓練,通過對輔導前后SCL-90各因子癥狀的差異性檢驗,結合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和跟蹤回訪發現,短程團體輔導對于幫助貧困大學生接納自我、改變認知、提升自信、樹立積極的人生目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團體輔導;心理健康

貧困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得到了廣泛關注,不讓大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是,我們在幫助貧困生解決經濟困難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家庭貧困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理應得到重視。研究表明,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高于非貧困大學生,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為了探討貧困學生心理援助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我們以改變認知,提高自信,促進個性發展為目的,嘗試運用封閉式短程團體輔導的方法,以18名大一貧困學生為小組,進行一整天的心理和行為訓練,并對小組成員作了為期一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表明,短程團體輔導對促進貧困生個性發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著明顯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05級大一學生為被試,總人數為18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6名。

所有被試都是在新生心理普查后被確定為需要關注的對象,即“大學生人格調查(UPI)”普查顯示總分在25分以上,同時“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試中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精神病性等因子≥3的學生,通過對這些學生的約請訪談,確定是因家庭貧困而導致極度自卑缺乏自信,并自愿參加團體輔導的學生。

(二)團體方案設計

本方案的主要目標在于幫助成員了解自己,澄清觀念,提升自我,建立自信,擺脫心理貧困。輔導采取全封閉的方式,團體輔導活動的時間為一整天連續八個小時,并精心設計了熱身活動,游戲互動,討論分享,團隊合作等環節,要求成員在觀察學習和活動體驗中,認識和探索自己,改變在長期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非理性觀念和錯誤認知,以積極的態度去接納自我,接受現實,走出自卑,建立信心,在團體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快樂。

(三)團體輔導的實施

應邀前來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班級,彼此互不認識,在最初的熱身游戲時,大多數同學都非常拘謹,舉手投足間還有幾分靦腆,但隨著“名字接龍”、“個性胸卡設計”、“快樂家庭”等活動的逐步展開,同學們防御的心慢慢開啟,互相之間變得真誠而融洽,輕松和諧的團體氛圍開始形成。

當分組游戲“同心圓”和“解開心結”的活動結束后,團隊表現出很強的凝聚力,同學們坦誠地分享各自的感悟和體會,在集體中體驗了快樂。

“愛心午餐”和“伴你同行”,讓每位同學都體驗了接納和信任,體驗了助人的快樂和接受幫助的溫暖;“目光炯炯”使同學們明白自卑心理的普遍性;“心靈的玻璃罩”引導同學們作進一步的自我探索;在“我為什么自卑”、“怎樣才能超越自卑”的分組討論中,許多同學都在同伴們積極的鼓勵和幫助下敞開了心扉,開始接受“貧困也可以是人生財富”的觀點,試著去改變原有的不合理認知,認識到只有接受現實,接納自我,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目前的困境,才能擺脫自卑,才能確立人生的目標。

隨著“感恩的心”的背景音樂,同學們在一張張粉紅色的心型卡片上,留下贊美和祝福,每個人都用心感受了真誠和美好,感受了心靈的成長。

(四)效果評估

運用“團體輔導效果評價問卷”,教師評價,跟蹤回訪,SCL-90前后測數據分析等,評估團體輔導實施的有效性。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團體輔導前后測試數據比較分析

為了檢驗和評估輔導的效果,我們為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并定期約請訪談,還通過加入團體QQ群與學生保持聯系。一年后,對這18位同學又進行了一次SCL-90測試,并將前后數據輸入spss10.0進行成對差異性檢驗,發現各項因子分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人際敏感、強迫、偏執、敵意等因子更是差異顯著(見表),這些數據說明短程團體心理輔導對提高貧困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

貧困生團體輔導前后SCL-90各因子的差異性檢驗

(二)教師評價

我們從學生所在班級的老師和輔導員那里了解到,這18位學生參加團體輔導以后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對工作和學習的熱情,在人際交往方面也表現的比較積極。大二時他們中有3位競選為院系副部長以上的干部,有9位同學擔任了班干部和社團干事。

(三)自我評估

在對18位貧困學生近一年的跟蹤輔導和交流中,發現幾乎所有同學都認為那一天的團體訓練,是他們大學生活一個全新的起點。在團體輔導活動結束后,我們利用“團體輔導效果評價”表,要求成員對團體訓練效果進行自我評估,統計結果表明,78%的同學對這次團體訓練表示非常滿意,22%的同學表示比較滿意;33%的同學在團體活動中表現為非常積極,50%的同學比較積極;在訓練過程中有66%的同學認為可以放下防御開放自己;88%的同學表示團體輔導對自信心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94%的同學表示以后有這樣的活動一定要爭取參加。

在集體分享體會和感想的時候,同學都表示在這次活動中收獲了很多,必將對大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學生A:“八個小時以前,我們還是陌生人,在校園里我們會擦肩而過,但是現在,我們真的就像一家人,在這個家里每個人都很快樂,我們已經成為朋友了,當我在體驗做盲人的時候,有一種非常無助的恐懼,就像生活中的種種無奈,是同學溫暖的雙手,牽引我完成了信任之旅,我非常感激,我應該感謝生命中所有幫助我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不放棄,一定不會有跨越不了的困難!”

學生B:“我會永遠記住今天,因為今天對我來說太奇妙了,我有了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和感悟,在‘天使留言’時,看到大家那么真誠地為每位剛剛相識的同學留言,在天使的翅膀上留下最真摯的祝福,看著長長的隊伍,我的心忽然被感動了,我才知道,原來感動就這么簡單,我忍不住哭了,我真的非常感動,很久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動了。”

學生C:“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參與,一個又一個的游戲,一遍又一遍的發言,自己一直關著的心慢慢打開了,在游戲中,那種被人尊重不被忽視的感覺是非常真切地體會到的,老師不和我們講道理,而是讓我們每個人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大家很團結,氛圍很好,我覺得在這里很安全,很有歸屬感。”

學生D:“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一直不愿意承認自己沒有父親,自從失去了父親后,我的世界就塌了,多少年來,這樣的想法讓我自卑,讓我不能抬頭,當老師讓大家圍成一個圈,把自己自卑的原因說給大家聽時,我真的沒有勇氣,真的很艱難,很掙扎,而在同學的鼓勵下,我終于說出來時,忽然覺得心里很輕松,在這里,我獲的了一種力量,我一定要自信起來,老師說的好:過去屬于命運,未來屬于自己!我會記住今天的,因為今天對我非同尋常。”

學生E:“游戲是生活的模擬,‘解開心結’中每一雙緊握著的手是環環相扣的,每解開一個,對后面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那么影響我生命的結究竟是什么?我該怎樣去解開呢?我一直希望在大學里改變些什么,但是,我不知道怎樣去改變,我好像在消極的等待,就象我在游戲里的表現,感謝有機會參加今天的活動,我一定會好好思考的。”

學生F:“來參加活動之前,并沒有太多的期待,可是一天的活動讓我如此快樂!在游戲中看到了自己的消極和被動,自己的思維模式,生活中我也常常是這樣的嗎?一直覺得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是學校里的弱勢群體,是被社會遺棄了的,在‘快樂家庭’游戲中,老師要求我們只說自己的優點,我覺得有點難,我真的有很多優點嗎?今天的活動讓我還記住了兩個新的名詞:悅納自我和正確歸因。”

學生G:“今天的感動,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是帶著矛盾的心情來的,有點擔心也有點期待,但當我走進團體訓練室的那一剎間,就感覺象回到了自己的家,有了在家才有的安全感。一天的活動,讓我開始相信自己其實是一個不錯的人,在這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很沒用,家里那么不容易供我讀書,可我對自己卻失去了信心,我是一個被上帝拋棄的人,是一個永遠不會成功的人,我很消極的對待生活,對任何事情都不會有興趣。不過,從今天開始我改變了這種想法,我不能放棄生活,我不能放棄自己,我對自己要有信心。我相信自己是一個會成功的人,我的明天是充滿陽光的。”

三、分析與結論

家庭環境和特殊的生活經歷,使貧困大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要比其他學生大得多,他們中的一部分學生把自己視為校園中的弱勢群體,為自己的貧困出身而不能挺直脊梁,但是在內心又不希望被貼上貧困的標簽,因為害怕被別人看不起而采取自我封閉的態度,回避與同學交流,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甚至不愿承認自己的貧困。還有一些同學視貧困而羞恥,常常自慚形穢,自我鄙視,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縮的消極態度,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如果不能及時地調整和干預,不僅會影響整個大學生活,也會對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協助個體開發心理潛能或解決心理問題的心理輔導方式。運用團體動力學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通過團體內的人際互動,引導成員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相互支持鼓勵,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和接納,提高成員的社會適應性,促進成員的人格成長。本研究通過同質團體小組的方式,探索團體心理輔導對促進貧困生個性發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和一般分階段團體輔導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了短程團體輔導的形式,即輔導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在一天時間里完成,讓學生經歷強烈的內心體驗,由此激發改變自己的渴望,并把這種內在的力量帶到學習和生活中去。通過輔導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的差異性檢驗,結合學生自我評估、教師評價和跟蹤輔導后發現,短程團體輔導對于幫助貧困大學生認識自我,接納他人,改變認知,提升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促進個性心理發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團體輔導的短期效果和作用是明顯的,但是效果的鞏固和持續還必需對團體成員作進一步的輔導和關注。

【參考文獻】

[1]郗愛萍,等.高職院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思考[J].高教研究,2006,(6).

[2]王艷春,等.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5,(2).